中国古典园林组景有18种方法
中国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是一些中国园林的常见造园手法:
1. 融合自然景观:中国园林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借助自然山水、湖泊、河流等景观,将建筑、园林构筑物与自然景色有机地结合。
2. 假山、石景:假山是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人工堆砌岩石达到自然山石的效果。
石景则是用各种形状的天然石材构造出象征性的山、石等景观。
3. 水景:水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水景有湖泊、池塘、溪流等,常借助水的流动和反射效果营造出柔和而宁静的景观。
4. 园林构筑物: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包括亭、阁、楼、廊等,这些建筑以凉爽、通风、适应环境为主要设计原则,同时与整体园林风格协调。
5. 园林布局:中国园林的布局常采用"一步一景、步步生情"的设计思路,以丰富的景观构建空间间隔感和景状变化,使游人沿着园林路径欣赏到不同的景致。
6. 植物点缀:中国园林中经常使用各种花卉、树木、灌木等植物进行点缀,创造出季节变化、色彩丰富的园林氛围。
7. 拟景法:通过构造人工建筑、装饰等手法来模拟或抽象地表现自然景观,例如通过摆放假山、亭台楼阁等元素来创造山水风景。
这些造园手法在中国园林建设中被广泛运用,创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抑景:即通过营造景观层次、虚实对比和引导视线等手法,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使景致更具深邃感和美感。
添景:在景观中增加元素,以丰富景致内容,如山石、植物、建筑等,使景致更加丰富多彩。
夹景:通过设置屏障或引导视线,使观景者在一定角度和距离内欣赏景观,突出景观的主体和重点。
对景:通过合理布局景观元素,使一处景致与另一处景致相互呼应,形成对景关系,增强景观的整体感和协调性。
框景:利用门洞、窗洞、柱框等框架结构,将一处景致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营造出更加集中、聚焦的视觉效果。
漏景:通过设置漏窗、漏墙等手段,使观景者在透过漏窗、漏墙欣赏景观时,感受到若隐若现、朦胧的美感。
借景:利用借景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借入园中,扩大园林视野,丰富园内景观内容。
障景:通过设置屏障或利用山石、植物等元素,将观景视线遮挡或引导到特定方向,以控制观景效果,达到欲扬先抑、增加景深等目的。
藏景:将景观隐藏起来,不直接展示给观众,而是通过暗示、引导等方式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增加景观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透景:通过设置开放式的园墙、花架等元素,使园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增强景观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这些手法各有特色,可以单独或综合运用,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设计意图。
同时,这些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灵活运用和发展创新。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为模板,遵循自然的和谐美景,融合了山水、花草、石灰、木料等形态和色彩的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
古典园林的建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的造园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细部设计手法。
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地形进行细部设计,使空间的宽阔感和紧凑感得以调节,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沟溝穿梭、石头堆积、植物组合等,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气氛。
二是营造景观特色的手法。
其主要是以“四合院”“池塘”以及“山石花草”等为基础,结合植物、石头、木料、砖瓦等材料,营造出造景的特色。
三是水泥制作手法。
这类手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将池水、湖水、池塘等打造成错落有致的美境。
水泥的形态结构有楼梯形、两层坡形、三层坡形等,其设计可以形成大型的小型水景,营造出壮观的景致。
四是结构组织手法。
这类手法是将古典园林中各种构成元素进行组织,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布局乱调、木栅格格、四仙桩、亭台楼阁等,都是古典园林中著名的结构组织手法。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造园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细部设计手法、营造景观特色手法、水泥制作手法以及结构组织手法。
整个园林由这些手法有机结合而成,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景。
- 1 -。
第三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乏景观加以屏障,从而形成左右 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 部景观。
华盛顿纪念广场的夹景
苏 州 小 巷 的 夹 景
⒋添景
是在主景前面加植花草、树木或
铺山石等,使主景具有丰富的层 次感。
留园冠云峰
柳丝添景
㈣分景
分隔园林空间、隔断视线的景物称
为分景。分景可创造园中园、岛中 岛、水中水、景中景的境界,使园 景虚实变换,层次丰富。其手法有 障景、隔景两种。
第三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一、景的含义
二、造景
一、景的含义
景,就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从 景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来,也 就是在园林中的某一地段,具有相对独立 性质与效果即可成为一景。
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其 本身具有可赏的内容;二是其所的位置便于 被人观赏
茶屋采用落地玻璃墙,邻借外面的景观
⒊仰借:是利用仰视借取高处 景物。
仰借
⒋俯惜:是居高临下俯视低处 景物。
俯借珍珠滩
俯借黄龙五彩池
⒌因时而借:是借一年四季 中春、夏、秋、冬自然景色的变 化或一天之中景色的变化来丰富 园景。
清晨的五亭桥
五亭桥的黄昏
五亭桥之夜
⒍借声:借园林中自然之声(雨声、水声、 虫鸣、鸟啼等)给景致增添情趣 。 ⒎借香:草木的气息可使空气清新,可烘 托园林景致的气氛。
鱼沼秋蓉 明代利用“三潭印月”的三潭旧址,筑起一带环形堤埂,使之 成为湖中之湖,用以放生畜鱼,名叫放生池。当时这里还建有一座 建筑叫德生堂,由和尚看守,禁止人们到这里来捕鱼。环池四周, 遍植木芙蓉。每当秋日,木芙蓉开放,环堤五色缤纷,烂若绮霞。 到了清代,这里就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如今 堤上的木芙蓉虽已消失,但池中的荷花却十分兴盛。清代文人张云 锦有《鱼沼秋蓉》诗云: 百顷琉璃似镜平, 夹堤红艳自盈盈。 游鳞密藻翻秋渚, 靧面新状炫晚晴。 乍觉影浮濠濮境, 只疑人住锦官城。 明月花近三潭发, 绰约仙姿下玉京。 诗中的“濠濮”,即古人观鱼之地,苏州留园有濠濮亭,北京 北海有濠濮涧。“锦官城”,即四川成都。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 雨》中有“花重锦官城”句。
园林规划设计:框景、夹景、漏景、添景、框景
曲 院 风 荷
六、障 景
在园林中,由于其位置与环境的影响,使 国外一些不好的景观很容易引到园内来, 特别是园外的一些建筑等,与园内风景格 格不人,这时,可以用障景的方法把这些 劣景屏障起来。屏障的材料可以是土山、 树林、建筑等,例如颐和园内苏州河景区 就是利用土山与树木把园外的景观挡在墙 外。
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一)框景
园林的景观要以完美的结构展示在游人面前,本 身要有完美的组织构图,能形成如画的风景,还 要使观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最精彩的部分。 框景是造景时常用的方式。
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 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 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 种造景方法称之为框景。
(三)漏景
漏景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 而漏景若隐若现。漏景是通过围墙和走廊 的漏窗来透视国内风景。漏景在中国传统 园林中十分常见。
(四)添景
当风景点与远方的对景之间没有中景时, 容易缺乏层次感,常用添景的方法处理, 添景可以为建筑一角,也可以为树木花丛。 例如,在湖边看远景时可以用几丝垂柳的 枝条作为添景。
在设计框景时,应注意使观赏点的位置距景框直 径两倍以上,同时视线与框的中轴线重合式效果 最佳。
悟 竹 幽 居 亭
洛 阳 龙 门 石 窟
(二)夹景
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 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 起来,只留合乎画意的远景,游人从左右 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夹景 一般用在河流及道路的组景上,夹景可以 增加远景的深度感,苏州河中的苏州桥采 用这种夹景的方法。
七、点 景
我国园林善于抓住每一个景观特点,根据 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环境进行概括。常 作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 其形式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它 不但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情画 意,点出了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 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为点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景方法(精品)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夹景
★景点
山或林带
人
六、对景
• 对景: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可以相互欣赏, 而不是独处的,即不管身在园林中的任 何位置,对面都要有景可看。
• 对景手法的运用,使园林景物隔而不断, 互相掩映,常常与借景相表里。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对景
★ A景点
Hale Waihona Puke ★ B景点七、框景:指选择特定的视点,利用门框、窗框、树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借景
远山
★景点
人
• 1、远借:就是借园林以外的景色。
2、邻借:就是借与园林为邻的景色
• 3、仰借:就是 借高处的景物。
• 4、俯借:就是 借低处的景物。
5、应时而借:是在园内设置特殊景点。包括
朝借旭日,晚借夕阳,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丹枫, 冬借飞雪,乃至山泉流水,燕语莺歌,皆可借之。
• 作用:利用漏窗,可以构建若隐若暗,似
见非见,含蓄雅致,模糊深远的意境。
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漏景
★
漏
景
又名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的窗。
狮子林:“琴”、“棋”、“书”、“画”
漏花窗
沧浪亭漏窗
九、点景:是指用一词一语点出景物的特征和意境,
以增加风景的魅力和色彩。
• 点景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园林中应该有景 物的地方要点缀出景物来。如水面大,就 要点以山石,构筑小岛,增添桥榭;假山虚 旷,就要点以山亭,叠以蹬道,泻以流泉, 这样使虚实得体,隐现合宜,有无相济。
A 框景 B 抑景 C 借景 D 夹景 3.透过葡萄、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或 院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 )。 A 框景 B 借景 C 夹景 D 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代中国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其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以及构景手段丰富多样,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公开课公开课教案
1、第一小组展示抑景、漏景探究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提问:抑景的作用是什么?
2、第二小组展示添景、借景探究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总结,随机提问:添景的作用是什么?借景分为哪几种类型?
3、第三小组展示夹景、框景探究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提问:夹景所突出的是哪里的景?
4、第四小组展示对景、障景探究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提问:障景的作用是什么?能起到什么构景效果?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六、布置作业——离园修习
1、完成《总复习》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2、QQ群中表格补充完整,并拍照上传。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公开课
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
上课班级
19旅游
教学内容
独具匠心——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抑景、障景、夹景、对景、添景、借景、框景、漏景)
教材
《旅游文化》蔡敏华等主编,高等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版社,2014年9月第二版。
授课地点
录播教室
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8种主要构景手法。
2、能够辨别8种不同的构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自由结合、自行商定最佳的展示方法,用合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本小组抽签抽到的两种构景手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将高考习题作为练习检测学生探究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使学生能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游园辨景
通过希沃白板-课堂活动“选择归类”,请学生在老师构造的园林中选出每一构景手法的两处景进行正确归类,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中国园林的审美情趣-小记网师园的几种组景手法
中国园林的审美情趣-小记网师园的
几种组景手法
中国园林的审美情趣一向以其雅致风格而备受赞誉,尤以小记网师园的几种组
景手法更加引人著迷。
小记网师园的几种组景手法有由三分法、四等法、五等法以及六分以及六方法。
三分法是在中国园林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法,其主要思想是将景物的重点是分割
成三大部分来进行诠释,令人印象深刻的景物摆放在中心位置,周围则是其他辅助性的景物,把其整体景观所表达出来的审美九和有机整合,总体来说比较容易把握,相对比较简单。
四等法则是一种常用于大型园林中的景观手法,这种手法融合了三分法简洁的
表达方式以及五等法的细节,它的核心思想是以一个山水构成周围四个半区域,将景物按正反两部分依次置入其中,分别使用简单景物和精细景物,有利于完美呈现景观。
五等法法则是一种常用于中等和大型园林中的景观手法,这种景观手法明确将
景观分为上,中,下,前,后五个部分,把景物摆放至此五个位置,在细致和精细的排列上表现出更加多样的可能性,以表达完美的景观客观。
六分法是一种常用于中等以上型的园林中的景观手法,它将一个圆景分割成六
分之一,把景物放置其中,分别根据位置把简单和复杂的景物分开,以进行视觉上的更好表达,令景观布置更加多元而完整。
六方法则则以六个方向作为景观安排的核心,人们可以把景物按照前方,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和后方的位置摆放,这种景观布置方式不仅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景观的多样性,而且能够让整个景观更加多样完整,把景物的配置更好的融入景观中。
以上就是小记网师园的几种组景手法,其能够将景观上的景物做出完美定位,
从而更好的达到艺术上的构图表现,令景观更具有审美情趣。
9园林景观组景手法(一)
西安市 西郊土 门地区 出土的 唐三彩 庭园假 山水陶 土模型
西安市西 郊土门地 区出土的 唐三彩庭 园假山水 陶土模型
南山庭石
南山庭石
峰石
5.2.2山石组景基本手法
山水园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和东方体系园 林景观主要特征之一。自然式园林景观常常离 不开自然山石与自然水面,即所说的“石令人 古,水令人远”,在庭园中能饱览自然景观之 胜。
布石组景又称点石成景日按形体分类用一定数量的各种丌同形体的山石不植物配合布置成构图完美的各石性不皴法有关又不布石有关画石则大小磊叚山则络脉分支然后皴之中国山水画技法构图不庭园中国山水画技法构图不庭园中国山水画技法构图不庭园假山中国园林景观自叜就流传有造山之法清代李渔在书中写到
园林景观组景手法(一)
教学目标
观赏点和观赏路线 观赏点一般包括入口广场、园内的各 种功能建筑、场地,如厅堂、馆轩、亭、 榭、台、山巅、水际、眺望点等。观赏路 线依园景类型,分为一般园路、湖岸环路、 山上游路、连续进深的庭院线路、林间小 径等等。
运用轴线布局和组景的方法 一是依环境、功能作自由式分区和环状布局; 二是依环境、功能作轴线式分区和点线状布局。 轴线式布局或依轴线方法布局,它有三个特点: (1)以轴线明确功能联系,两点空间距离最短, 并可用主次轴线明确不同功能的联系和分布。 (2)依轴线施工定位,简单、准确、方便。 (3)沿轴线伸延方向,利用轴线两侧、轴线结点、 轴线端点、轴线转点等组织街道、广场、尽端等 主题景物,地位明显、效果突出。
5.1.2园林景观结构与布局
园林景观的使用性质、使用功能、内容组成、 以及自然环境基础等,都要表现到总体结构和 布局方案上。由于性质、功能、组成、自然环 境条件的不同,结构布局也各具特点,并分为 各种类型。但它的总体空间构园理论是有共同 性的。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
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法很多,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把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自然艺术景观。
构景方法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它把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使园林景观更加完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主要是采用“山水相映”的方法,即把山水景观相互映衬,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最佳效果。
另外,还采用“景物相映”的方法,通过景物的搭配,使景观更加美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又有秩序的景观。
此外,还采用“建筑相映”的方法,把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使园林更加完美。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有山水相映、景物相映和建筑相映三种,它们把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自然艺术景观,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
1、中国古典园林9种构景手法:抑景、透镜、添景、灭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
景
抑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透镜:开辟新的透镜线障景:移步异景一步一景
夹景: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添景:为求得层次在缺之前背景时在景物之前增加建筑小景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2、发展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
3、我国的四大园林:拙政园、留园、避暑山庄、颐和园
4、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为几类:寺观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浓郁的诗情画意、
深邃高雅的意境
6、园林建筑集中分布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洛阳、开封;杭州及钱塘江三角洲;
南京、扬州、苏州及其附近各城市;北京、承德以及岭南一带
7、园林建筑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背景
8、计程《园冶》内容: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
掇山、选石、借景10篇。
中国园林组景的18种方法
借景 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 无锡寄畅园, 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这塔和山似成园内之景;反之, 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见到远处的北寺塔,而且有了这座塔的形象,使这一景更美。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
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寄畅园中能见到锡山,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这两处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现在有了准确的平面图,作视线不难,但古时候没有这种图,何以能有如此之妙?这就须实地观察、把握。
借景虽属传统园林手法, 但如今兴造城市绿地, 也可借鉴此法, 使景观更有情趣。城市有许多高层建筑,可以借鉴借景手法组织景观。《园冶》中说“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业……”所谓“俗则屏之”,也可以理解为现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挡住其视线“嘉则收之”,就是可以把远处美的建筑引入景观之中供观赏。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
18种组景方法
18种景观组景方法组景有法,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即: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
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几种手法作一些分析。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自然也与距离有关,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
景如人,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
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
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试看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10米,但觉得无别扭之感。
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
北京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其中古华轩与遂初堂之间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样手法,据说这个花园是乾隆皇帝之手笔,他酷爱江南园林,所以手法如一。
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
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块不规则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汉三老石室、观乐楼、华严经塔、题襟馆、四照阁等,空地之北有石池。
这里有好多对景关系,景景不同,妙趣无穷。
由于中部南北之间空间较狭,于是南部不设物,一可观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视距短“硬对景”。
借景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
无锡寄畅园,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
这塔和山似成园内之景;反之,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
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见到远处的北寺塔,而且有了这座塔的形象,使这一景更美。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1、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
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2、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砍伐大量树木。
透景线除透景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
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置布景,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
3、添景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所谓造景主要是指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
突出主景的方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4.构图重心法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5.园中之园法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置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没有层次就没有景深。
中国园林,无论是建筑围墙,还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区空间等,都喜欢用丰富的层次变化来增加景观深度。
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
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
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状混交、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景深效果。
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
三、借景与屏景《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景的类型有:1.远借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组景有18种方法
组景有法,古人总结组景有18种方法,即: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
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几种手法作一些分析。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自然也与距离有关,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
景如人,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
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
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试看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10米,但觉得无别扭之感。
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
北京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其中古华轩与遂初堂之间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样手法,据说这个花园是乾隆皇帝之手笔,他酷爱江南园林,所以手法如一。
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
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块不规则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汉三老石室、观乐楼、华严经塔、题襟馆、四照阁等,空地之北有石池。
这里有好多对景关系,景景不同,妙趣无穷。
由于中部南北之间空间较狭,于是南部不设物,一可观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视距短“硬对景”。
借景对景是相对为景;借景则只借不对。
无锡寄畅园,人在环翠楼前南望,可以见到树丛背后的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
这塔和山似成园内之景;反之,若人在锡山或龙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畅园。
借景是单向的,这就是借景与对景之不同。
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见到远处的北寺塔,而且有了这座塔的形象,使这一景更美。
景贵有层次,塔成了此景的远景。
从手法来说,要借景,必须设计视线。
寄畅园中能见到锡山,拙政园中能见到北寺塔,都是因为在视点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视线可及远处之景。
这两处水池都做得狭长,拉长视距又不影响园的规模。
现在有了准确的平面图,作视线不难,但古时候没有这种图,何以能有如此之妙?这就须实地观察、把握。
借景虽属传统园林手法,但如今兴造城市绿地,也可借鉴此法,使景观更有情趣。
城市有许多高层建筑,可以借鉴借景手法组织景观。
《园冶》中说“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业……”所谓“俗则屏之”,也可以理解为现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挡住其视线“嘉则收之”,就是可以把远处美的建筑引入景观之中供观赏。
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
框景顾名思义,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
拙政园内园有个扇亭,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框门外望去,见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
北京颐和园中的“湖山春意”,向西望去,可见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层层叠叠,景色如画。
苏州狮子林花篮厅之北的院子之东有一片墙,一个月洞门,两边是庭院,可以说互为框景,妙趣无穷。
也许是造园者有意这样做的,所以在此月洞门上有“得其环中”四字。
这四字来自《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其意是彼此双方都找不到它的对立面,这就是道的枢纽。
这个枢纽道先得到了“道”的圆环中心,来应付世间一切没有穷尽的事理。
这里有深邃的哲理性,不知园主人写此四字,与在此两面都起框景作用是否有关系。
但无论如何,在客观上存在这种交互为框景,可谓难能可贵。
引景其实,漏窗也起到引景的作用,如杭州西泠印社,围墙上一排漏窗,人们观窗内之景,便欲入园游赏,于是沿墙找到大门而入。
苏州怡园中的复廊、上海豫园中的复廊,都有引景之作用。
引景手法较多,有的用弧墙(有较强的导向性)引景,如杭州虎跑。
自“虎跑泉”照壁,沿弧墙前行,便至叠翠轩,桂花厅等处。
也有的用文字来暗示,起到引景的作用,如上海豫园,自三穗堂向东,有一条廊向北,有“渐入佳境”四字,很起引景作用。
廊边墙上又有四字“峰回路转”,显然是转弯,里面果然美景不少。
总之,无论是漏花墙、廊、台阶、弧墙乃至文字,都能起到引景的作用;但须得当,不能喧宾夺主,这些东西只是起引景的作用,不是主景。
组景十八法,只是古人对组景方法的总结,不能生搬硬套,墨守成规,须处理恰当。
另外这种手法也要融会贯通,用到新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去,还须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