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合集下载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

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的跟从的道理。

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建议:教师可范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和节奏,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

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聪明的王戎》。

学生:了解《世说新语》。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看一看: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指名复述故事)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确,读出节奏1、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水果的图片,如李子、桃子、苹果等,问学生喜欢吃哪种水果。

2、引入课题:在古代,有一个叫王戎的小孩,面对道旁的李子却不取,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戎、诸、竞、唯。

(2)指名读,正音。

(3)全班齐读。

(三)理解课文1、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3、全班汇报,教师点拨。

(1)重点理解以下字词:①尝:曾经。

②诸:众多。

③游:游玩。

④竞走:争着跑过去。

⑤唯:只有。

(2)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四)深入探究1、思考: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引导学生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小组讨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事例。

2、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

(六)总结全文1、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王戎的品质。

2、鼓励学生向王戎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以改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了解故事情节,3、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能够理解文中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谈话导入:(展示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这有颗硕果累累的李树,你们想不想摘几个吃啊?但有一个小朋友并没有去吃,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板书:王戎不取道旁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书上注音及工具书,认读本课生字词。

2、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学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停顿特点。

3、品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简单了解文中思路。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事。

(板书:王戎)明确: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板书:道旁李树、唯戎不动、此必苦李)2、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明确: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3、小组讨论,从中可以体现出王戎怎样的品质?明确:他善于观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善于思考和分析,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思考路边的李子无人摘的原因,进行分析、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4、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同学们应该怎么做?明确: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品质,他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文言文。

文章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因为四年级学生很少接触到文言文,因此,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明白,然后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一关键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辨析中感知“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道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文言文”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个文言句子,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这两个句子和我们今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明:这种以古汉语为基础的语言,被我们称为“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3.引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

教师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4.识记“戎”字,怎样记住这个生字?教师相机点明:“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5.学生做扩词训练:“戎”可以组什么词语?6.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初识文言文,并借助题目随文识字,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上面的音节,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努力将每一个字音读准。

3.小组展开合作,集中识记生字“戎”“诸”“竞”。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的认字情况。

(2)小组商议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这三个生字,你是怎样识记的?预设:(1)诸,可以用换部首的方式识记,“赌”将“贝”换成“讠”。

也可以用字谜的方式识记,“记者的语言”。

(2)竞,可以用比一比的方式识记:竟—竞。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

(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人物形象,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领悟诗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领悟诗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戎及其作品《王戎不取道旁李》。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句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诗文中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领悟诗文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 巩固练习:(1)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对话。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王戎不取道旁李》诗文。

2. 结合诗句,分析诗文中的人物形象。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023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2023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举例:通过对比王戎与其他孩子的行为,突出王戎的自律和诚信品质。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句式、词语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解释。
举例:课文中“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学生可能对“树在道边而多子”与“此必苦李”之间的关系理解困难。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诚信、自律的思考,效果不错。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时间把控上,我还可以更加精准,确保新课导入简洁明了,为后续教学内容留出更多时间。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生字词的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一点,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生字词。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需要我在旁边适时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同时,在实验操作环节,我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这些学生大胆发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从王戎的品质中感悟诚信、自律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素养。
5.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熟记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领悟故事寓意。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3篇元旦已经过去了,新的学期不就的将来就要来到。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戎 .诸”等字。

2.理解文言文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文中故事,体会文中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停顿。

2.得出启示。

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2.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说说文中故事。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完这篇文言文有何感想?(点名说说:文中主要人物王戎与朋友出去游玩,正巧看到道旁长着一些李子,多的把树枝都给压弯了,伙伴们看到这场景便争先恐后的去摘,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不动。

)2.王戎为何与他人不同,他是发现了什么吗?(生答:王戎认为这李树长在道路边上,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的果实,一定是苦李。

)3.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推断吗?(生可按自己的理解作答:道路上人来人往,假设李子真的好吃,估计早就被摘光了,又何来压断树枝之说。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点人逐句翻译。

2.多媒体出示本文翻译。

引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把课文相关图片给学生展示,以此激起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给时间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字词的理解: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李: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确实这样。

文章的翻译:王戎七岁的一天,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出去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许多小孩就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摘李子。

但是王戎没有爬上去。

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他不上去摘果。

王戎回答说,李子树在路边竟然也有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那人摘来放在口里面尝,发现情况果然如此。

3.学完这篇文言文后有什么感受,收到什么启示?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寓言故事,了解到道德人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明白到坚守正义和原则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总结寓意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寓言故事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感和追求正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和角色的塑造,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道德人格的重要性,例如:有一天,小明在马路上捡到一只钱包,里面还有很多钱。

小明想了一下,他决定将钱包交给警察叔叔。

大家觉得小明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让学生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寓言故事,并在阅读过程中提问:(1)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哪些?(2)故事的背景是什么?(3)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的李?(4)王戎的做法有没有问题?为什么?3.寓言寓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得出寓意,例如:(1)王戎不取道旁的李,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准则,他坚守自己心中的正义。

(2)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和原则很重要,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3)不管外界诱惑多大,只要我们始终追求正义,我们就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准则。

4.思辨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辨讨论,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如果王戎取道旁的李,会发生什么?会对王戎造成哪些影响?(2)如果你是王戎,你会选择取道旁的李还是坚守原则?(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吗?怎么处理的?5.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和原则,编写一个类似的小故事。

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或者写在作业本上交。

6.总结:通过故事的阅读和思辨讨论,学生能够明白到道德人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明白到坚守正义和原则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教案(多篇)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王戎聪慧机智、细心观察的品质,多动脑,勤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

语言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地把故事讲精彩。

【课前解析】关注人物: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采秀彻。

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关注出处:《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关注内容:本文讲述了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苦李”。

关注词语: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

如,“诸”是“众”的意思,“竞”指“争着”,“必”是“一定”的意思。

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

如,“走”在文言文中常指“奔跑”。

【教学目标】1. 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重点)4.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王戎生平及《世说新语》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我们来看看课文《精卫填海》,回忆一下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出示课件2)今天,让我们走进另一篇小古文,出示课题。

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课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2、难点(1)翻译文言文(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咏雪教学过程一、预习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课外查找作家作品资料。

二、导语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习的课文,就有三位这样的儿童。

三、正课1、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末清议而来。

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弥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

但这种清谈底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2、朗读《咏雪》。

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4、质疑: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文雅……5、质疑: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6、质疑: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讨论并归纳: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

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

语文教案设计《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雅量》。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七岁小孩王戎在面对道旁李子树时,能够冷静思考,不盲目跟从其他小孩去摘取李子的故事,体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文言文简短精炼,语言简洁却含义深刻,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良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法、词汇的理解还比较薄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引导。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有趣的故事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导他们学习文言文。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认识“戎、诸、竞”等生字,会写“戎、尝、诸”等字。

-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

- 引导学生运用注释、插图等方式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风。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如“戎、诸、竞、唯”等。

- 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 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性、省略性等。

2.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如词类活用(“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古义为“跑”)、省略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等。

- 能够从王戎的行为中领悟到思考和观察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简要复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6、能初步理解古今异义和一字多义。

教学过程:一、链接已知,揭示课题1、相信大家读过许多的故事,你能根据图片说出故事的名字吗?(出示: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对比两个故事,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自幼聪明)2、是的,司马光、曹冲自幼聪慧,他们的故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实,这样年幼聪慧的人还有很多,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指读——齐读),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2、指名读课题。

(1)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很有特色,“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七个字可以根据人物、事情、地点稍作停顿,谁来试试?(2)再次齐读课作好题。

(出示停顿)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1)“戎”是个生字,读一读。

(PPT出示“戎”的古字)大家看,“戎”这个字特别意思。

你看,右上的“戈”代表兵器,左下的部分代表铠甲,两部分合起来是武器的总称,这是“戎”的本意,这样的字在古汉字中叫会意字。

后引申为军队、战争等义。

观察图片,士兵身上穿的衣服就叫“戎装”、“兵戎相见”(以武力相见。

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了解了这个字,能写好它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一长横一短横,最后两笔是撇、点4、王戎不取道旁李,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打开书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古文,感受文韵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1)生自读(2)指名读(2-3人),相机正音。

(3)读好多音字“折”。

师:在这篇小文章里有一个多音字,就是这个“折”,你们还知道它另一个读音吗?生:she师:为何在这里读zhe枝,而不是she枝?师:(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李子特别多)多到把树枝都压弯了,你看,观察不同读音的意思,你发现当表示弯曲时我们只能读“zhe”,这就叫音随意走,字的读音会随着字义的变化而变化。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精品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文内容简介《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古代成语故事,讲述了晋代王戎小时候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和推理的故事。

故事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行为,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成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来源和含义。

掌握故事中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和他的聪明才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2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含义和背后的道理。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座位有序排列,方便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王戎不取道旁李”。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发展。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4.3 观察与推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或相关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和推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4 课堂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王戎的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等。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运用。

5.2 学生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和思考能力。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5.3 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故事,选自《世说新语》。

文章讲述了王戎小时候,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

在李树旁,其他小朋友都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去。

他认为李树在道旁,李子必定是苦的。

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要善于观察,思考,不能盲目跟随他人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不盲目跟随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难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翻译课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文言文翻译资料。

3.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

边读边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什么事情?b.王戎为什么没有去摘李子?c.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可采用问答、填空、连线等方式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善于观察、思考,不盲目跟随他人?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交流分享。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体会古文的表达方式。

(3)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直、勇敢的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3)掌握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5. 练习与反馈:(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进行课文背诵练习,教师检查。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反衬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教学本课,要注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如:结合插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学习本课,并适时介绍“补充”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故事的情节复述完整。

在理解本课的基础上,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群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难点: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经据典,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

四岁让梨的孔融,五岁称象的曹冲,七岁破瓮救友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

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戎”:出示甲骨文“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七岁的王戎曾经和小朋友们出去游玩,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先写“诸儿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反衬出王戎善于独立思考,冷静理智推断的优秀品质。

教学本课,基于所授班级学生仅有两篇文言文学习经历的实际学情,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查字典、看插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学习文言文,使学生读懂故事大意并能将故事的情节复述完整,学习王戎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人物品质,再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经典文言文的兴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书写“戎”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了解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能说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把握文言文大意。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帖,作业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切入要素,识戎揭题初感知。

1.引读揭题:出示导语页,教师引读: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教师简介“竹林七贤”,引出主要人物王戎及故事出处《世说新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世说新语》中一篇关于少年王戎的故事。

2.板书课题:出示“戎”字文字演变图;释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读题感知:(1)指名读课题:读准字音。

师:课题是什么意思?“取”什么意思?“道旁”指哪里?师:题目中交代了人物——王戎,事件——不取道旁李;这种“人物+事件”的题目不仅可以让我们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帮助我们读好句子的停顿,带着理解谁再读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意图】《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这篇故事性体裁的文言文,内容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哲理蕴含深刻。

本单元语文阅读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

简要复述课文”。

根据课后练习的编排“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是教学重点,为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以朗读为基础,以理解为根本,以积累为落点,采取两步讲述:第一步:朗读课题,知题预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二步:朗读课文,分清层意,按照情节顺序简要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和音韵;2.运用多种方法(如借注释、猜字义、查字典等)读懂课文内容,梳理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朗读人物的对话句,在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想法,从而赏识评价人物;4.诵背课文,联系实际,补充情节。

创造性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如借注释、猜字义、查字典等)读懂课文内容,梳理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过程一、主题导入,释题感知。

1. 单元导读揭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导读中两句诗揭示我们本单元主题。

(齐读)师:是啊,时间如河,大浪会淘洗掉沙子,留下真金。

在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名字的都是上才智出众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被记录并流传下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他的故事就被收录在《世说新语》这本书当中。

(《世说新语》简介)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个人物,他就是:王戎。

“戎”是我们既要读好也要写好的生字,出示“戎”的演变图示,解字义并指导书写。

2. 释题根据学生朗读,指导读出节奏,指明古文的停顿与意思有关。

题意指的是:王戎不摘取道路旁的李子。

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质疑是啊,路旁的李子多么诱人,他为什么不摘呢?就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

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

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

教案《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教案概述: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1.2 课文故事梗概1.3 学习目标及重点第二章:课文讲解2.1 讲解课文内容2.2 分析王戎的性格特点2.3 引导学生思考王戎的行为动机第三章:生字词学习3.1 生字词解释3.2 生字词朗读与书写3.3 学生互动练习第四章:句子解析4.1 重点句子解析4.2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4.3 学生模仿练习第五章:课堂讨论与总结5.1 学生分组讨论5.2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5.3 总结课文中的道德观念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王戎的行为。

3.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生字词书写与朗读准确性3. 句子解析的准确性4. 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思考深度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王戎不取道旁李》2. 生字词卡片3. PPT课件教学时长:每章内容教学时长约为45分钟,共225分钟。

教学建议:1. 在讲解课文时,注意语气和表情,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在生字词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语文基础能力。

3. 在句子解析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在课堂讨论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公开课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欢迎随时提问。

第六章:角色扮演6.1 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6.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6.3 组织角色扮演展示第七章:道德观念分析7.1 引导学生分析王戎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观念7.2 学生分享个人对道德观念的理解7.3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道德观念第八章:拓展阅读8.1 提供与《王戎不取道旁李》主题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8.2 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材料8.3 学生分享拓展阅读的心得体会第九章:创意写作9.1 给学生布置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主题的写作任务9.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练习9.3 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写作成果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学生总结本次公开课的学习收获10.2 教师进行课程反馈和总结10.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延续前述章节的方法,根据每个章节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这是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是优秀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做到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过程:一、导入1.正式上课前,张老师先和大家来一个热身小活动,我说上句,你们答下句。

2.人心齐,泰山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这两句话和现代我们说的话一样吗?有何区别?语言简练。

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

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板书:文言文3.今天,我们也将要学习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写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4.指名读题。

你关注到了什么信息?事儿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5.让我们带着对题目的理解,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书。

1.为何王戎不取道旁李?先听老师读课文。

2.这则文言文一共几句话啊?(四句)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好它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3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停顿。

3.你们将字音读准了吗?检查字词句,开火车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讲诸的意思,竞正音,竞是什么意思?争着)4.把这些句子送进文章里,你还会读吗?试着读全文。

谁来挑战?三、释书。

1.这篇文言文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各位同学结合书中的注释,四人小组,一人一句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可以互相补充。

2.谁做勇敢的第一人上台来和大家说一说你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其他同学认真听,过会他说完,你可以进行评价或补充。

一句一句地说。

3.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你们现在能读好他们了吗?指名读,齐读。

4.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指名说5.这则文言文其实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可以加上恰当的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戎”、“诸”的书写。

区分“折”的读音。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信然”、“竞走”的意思及重点
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次苦李”。

3、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4、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唯”、“信然”、“竞走”的意思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次苦李”。

2、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3、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谈话:初识文言,文言文
1、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两句话和现代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

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还记得么?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板书:文言文言文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教写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齐读课题。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始课文
一、读正确,读出节奏
1、在预习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2 、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测读文的情况。

指导学生读文言文的方法。

4、抽测重点词的理解:
(1〔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2〔尝〕曾经。

3〔李〕李子。

4〔曰〕说
5〔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6〔游〕玩耍。

7〔子〕果实。

8〔折枝〕压弯了树枝。

9〔竞〕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10〔走〕跑。

11〔唯〕:只有。

12〔信然〕真的是这样。


(三)、感悟文章
(1)谁能用现代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呢?
师提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

重点指导“树在道边而多子,此次苦李”。

(2)理解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

(3)这篇文言文只有49个字,四句话。

指导背诵。

(四)、拓展
1、这篇文章出自《世说新语》,全书有一千多则文言文。

我们猜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记述这件事?从哪句话看出他聪明?他为什么这样讲?依据是什么?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2、《世说新语》里全是这类暗含聪明故事的文言文,有兴趣读的可以找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