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系统质控检查实用标准
2024年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2024年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7ef01f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8.png)
2024年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一、组织管理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明确,分工具体。
2.建立完善的科室院感管理文档。
3.院感小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科室医院感染防控重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按计划每月组织本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有签到、课件、培训照片、学习笔记、试卷、成绩及分析、培训记录。
4.院感小组每月两次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认真记录发现的问题,有分析、整改和效果评价。
5.院感小组每月底组织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活动会议,医护共同参与,反馈院科两级督导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及时完善质控活动会议记录,院感办定期进行整改效果追踪。
二、手卫生1.各种洗手设施完好,配置齐全,包括洗手液、干手纸、洗手图、手消毒剂。
2.严格按照“两前三后”正确执行手卫生。
3.每月多次对医生、护士、保洁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进行调查,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与汇总。
三、职业防护1.医务人员掌握“标准防护”的主要内容,根据职业暴露风险合理选择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2.严格执行职业防护制度,做好个人防护;掌握预防锐器伤的方法及发生锐器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报告流程。
3.现场考核医生、护士及保洁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4.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遵循安全注射的原则,规范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即入利器盒。
四、消毒隔离管理1.无过期物品:包括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等;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复用。
2.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正确。
3.每日监测含氯消毒液浓度并记录,及时更换。
4.布巾严格执行一床一巾;地巾严格执行一室一巾,用后送洗衣房集中洗消;多重耐药菌患者布巾、地巾单独使用,用后使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以上,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5.侵入性诊疗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6.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每日更换,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使用后的湿化瓶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洗消。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6fa05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4.png)
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引言概述:病区院感质控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为了提高病区院感质控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病区院感质控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帮助医院建立有效的院感质控体系。
一、院感管理规范1.1 制定院感管理制度:明确院感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
1.2 建立院感档案:完善患者感染情况、院内感染事件等相关档案,便于跟踪和分析。
1.3 进行院感培训:定期开展院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二、环境卫生管理2.1 定期清洁消毒:加强病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水质的卫生安全。
2.2 废物处理规范:建立废物分类处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2.3 病区设施检查:定期检查病区设施的完好性,及时维修更换损坏设施。
三、医疗操作规范3.1 手卫生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培训,规范手卫生操作流程。
3.2 医疗器械消毒: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消毒规范操作,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3.3 患者隔离管理: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隔离管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4.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院内感染情况。
4.2 感染事件报告:规范院内感染事件的报告程序,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3 感染原因分析:对院内感染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质量评价与改进5.1 定期评估质控效果:定期对院感质控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2 制定改进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院感质控水平。
5.3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院感质控的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病区院感质控的水平。
结语:病区院感质控考核标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希望医院能够重视院感质控工作,建立健全的院感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doc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bea04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e.png)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
在医院环境中,感染管理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当今疫情背景下。
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建立明确的感染管理检查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1.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背景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旨在评估医院在防控感染方面的能力,确保医院内部环境达到卫生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感。
2.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系统化的评估,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医院的防控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医院感染管理检查也有助于规范医院各项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内容
•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的执行情况
•医疗设备、器具的消毒灭菌情况
•患者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
•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的管理情况等
4.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评定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评定标准应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进行设定,应包括医院环境、医疗设备、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处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评定标准要严格细化,便于实际操作和检查。
5.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的持续性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应定期进行,并保持持续性,以确保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始终得到重视和改进。
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医院环境安全。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希望各医院能够高度重视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与控制技术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与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ca2e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1.png)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标准与控制技术一、医院感染质控标准(一)医院感染发病率1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7%:100 — 500张床位的医院<8%; 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10%。
(二)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1%;100—500张床位的医院<0.5%;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0.5%。
(三)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100%(四)医院感染漏报率应<20%(五)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W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六)无菌器械保存液不得检出任何病原菌。
(七)血液透析系统监测进水口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出水口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八)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50%以下。
(九)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力争达到70%。
(十)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使用中灯管应三70 Hw/cn2,新购进灯管不得低于90 uw/cm2o(十一)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十二)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W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十三)接触皮肢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W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十四)使用中的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十五)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以上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二、医院消毒灭菌原则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注射器、针炙针、针头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2、根据物品性能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或灭菌,灭菌选用压力蒸汽、环氧乙烷、干热灭菌法:消毒可选煮沸、流通蒸汽:化学消毒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医院感染管理科质控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科质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b8b42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9.png)
无,不得分
内
六、控制手
每台手术不能超过2人
3分
超过2分,按每多一人扣1分扣
感
术参观人数
完为止。
(3分)
染
七、院内制和学习活动
每年有院内感染控制的学习及活动记录2次以上。
3分
无,扣3分
控
制
(3分)
九、医院感
1、每个住院病人必须填写《医院感染个案登记表》
2分
无个案表,扣2分,罚款50元,
36
染个案登记
4、能开展心理卫生,遗传咨询,康复等门诊服务,
3分
宣教形式缺一种,扣1分
定期卫生教育记录缺一次.扣0.1
分
14
分
能开展2种以上咨询;门诊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并有记录
5、有卫生宣传警示标识,办公区、会议室有禁烟标志
2分
2分
未开展,扣2分
缺一种扣0.5分,记录缺一次扣
0.5分,扣完为止
无,扣2分
罚款50元;
内
油,肥皂干燥存放,擦手巾每日消毒更换。
2分
发现一次,扣1分
感
1、凡能耐高温高热的高危险度器材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高危险度器材,应采用戊二醛或
1分
方法选择不当,扣0.5
二、医疗物
甲醛薰蒸等方法灭菌;
品消毒、灭
2、各类灭菌物品分类专室,专柜干燥密闭式存放,
2分
无标记,扣0.1分
染
菌管理(4
分
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时限及方式报告
报院办处理,传染病漏报1例罚款20元。
传
二、传染病病人收治情况(8分)
1传染病人应收治传染科
2、病人入院时,因诊断不明收治传染病病人:
医院感染管理常规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常规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9d5f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4.png)
医院感染管理常规检查标准(100 分)普通病区:日期:考核得分:一、病区环境要求65基本要求考评内容1、有医院感染管无制度或者不严格理制度、消毒隔离遵守制度扣10 制度、医务人员防分,制度不全,酌护制度等情扣分2、病区常规消毒记录不全酌情扣(桌面、地面等) 分,病区内环境脏并有记录乱不得分3 、定期消毒病未定期消毒病床床,病人床单、被更换被套,或者每周套、枕套须每周更更换床单、被套不换不少于 1 次,足 1 次,不得分。
并有记录记录不完善每次扣 0.53、病房床头柜应病区内未做到一一桌一抹布用后桌一抹布消毒4、病人出院、转被体液、血液污染科或者死亡后,病床后的床单、被套未必须进行终末消及时更换毒。
遇有血液、体未设有终末消毒液污染床单或者衣登记本扣分标准10检查方法院感质控小组不定期到病房进行现场检查,并作评估。
35255得分分值项目二 、 治 疗 室 、 2处 置 2室 、 换 药 室 、物时应当及时进 进行终末 消毒后 行消毒 未及时登记 5、病室内定时通在病房走廊清点 风,必要时进行空更换下的衣物、 被 气消毒,遇污染时褥等应即将消毒 病室未定 时通风换气病床有污染未及时处理6、医用垃圾与生医 用垃圾与 生活活垃圾分开装运; 垃圾未分开装运 感染性垃圾置于 塑料垃圾袋未密黄色塑料袋中或者 封运送写有明显标实 感染性垃圾无 明 显标记 7、治疗室、厕所未在治疗室、 厕所 等应分别设有专 设置专用拖布 用拖把,标记明 专用拖把未分开 确,分开清洗、 定 清洗、定期消毒 期消毒 8、便器应固定使便器管理混乱 或者 用、保持清洁, 定未进行定期消毒 期消毒和终末消 和终末消毒 毒9、治疗室、换药治疗室、处置室、 室、处置室、 注射换药室、 注射室未 室应布局合理、三分“三区”区明确、标志清晰洁、污物品未放置混乱222353553553院感办、院感 质控小组不定 期抽查注射室 等诊疗 区 域 医 院感染 管理三 、 院 感 病 例 报 告 情 况 ; 及 1抗 菌 药 4 物 合 理 使 用 管 理情况10、治疗车上的 治疗车上 的物 品 物品应排放有序: 未按要求放置, 发 上层为清洁区,下现一次 层为污染区 11、治疗室、治 未配备快速手 消 疗盘应配备足够 毒液 数量的快速手消 毒液12、使用后的一 未分类处置 医疗 次性医疗垃圾必 垃圾须按规定分类处 锐器盒未及 时更 理,锐器盒不得过换, 或者无运送记录 满。
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质控标准
![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质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c74c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3.png)
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质控标准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质控标准1、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新的或恶化的感染。
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减少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健康安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质控标准,以帮助医院有效管理和控制感染风险。
2、感染监测项目2.1 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2.1.1 定义和分类2.1.2 监测指标和计算方法2.2 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2.2.1 常见病原体的监测2.2.2 检测方法和技术2.3 医疗器械和设施感染风险评估2.3.1 医疗器械和设施分类2.3.2 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2.4 医院感染相关疾病监测2.4.1 常见医院感染相关疾病2.4.2 监测方法和指标3、质控标准3.1 医院感染控制政策与指南3.1.1 制定和更新政策与指南的原则3.1.2 感染控制政策的具体内容3.2 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3.2.1 培训内容和方式3.2.2 培训频率和评估3.3 医院感染监测与上报3.3.1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3.3.2 监测结果的及时上报和反馈3.4 医疗器械和设施管理3.4.1 医疗器械和设施的清洁与消毒3.4.2 临床使用的器械和设施的合理配置3.5 患者隔离措施3.5.1 隔离分类和流程3.5.2 隔离设施和设备的管理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感染监测表格样本- 医疗器械和设施消毒标准操作流程- 医院感染相关疾病分类标准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医院感染: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定义,指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新的或恶化的感染。
5.2 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定义,指用于医疗诊断、治疗或者病人康复的器具、设备、器械、耗材和其他相关产品。
5.3 隔离措施: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定义,指对感染的患者进行的与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评价内容及考核标准(供应室)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评价内容及考核标准(供应室)](https://img.taocdn.com/s3/m/5130ee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9.png)
2、科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有累计记录,每月做空气培养、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剂等监测,有记录。
5
3、每次进行清洗物品或接触危险物品前必须穿好防护服及面罩,工作完毕后按手卫生标准进行洗手。
5
4、工作人员上岗要衣帽整洁,进入无菌室必须戴口罩、帽子换鞋。
5
5、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每日进行一次BD测试(134℃3.5~4分钟)均应登记备案。每半年接受区疾控中心的监测。
9.消毒液浓度符合标准,浸泡物品应在消毒液平面以下。
10物品生员按要求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卫生用具要分区使用,有标识。
医院
感染
监测
(20分)
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100%。
2.压力蒸汽灭菌应有化学灭菌标志,每包内应有灭菌指示卡,每周生物监测符合标准。
5
10、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有明显标识,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5
11、拖布分室使用,有标记,悬挂晾干。
5
12、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
13、无过期物品(一次性物品、无菌物品、消毒剂、试剂、指示卡等)
5
14、回收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运送、储存按上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5
5.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25cm,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金属包不超过7㎏。
6.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按相关规定执行,记录完整,专人管理,专室储存,离地面20cm,离墙5 cm,离顶50 cm。
7.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严格按手术器械和清洗消毒流程执行。
8.患有或疑似传染病人,使用后的物品,应进行特殊消毒处理。
10
6、灭菌后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包布干净无破损。
医院感染的质控标准
![医院感染的质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3c45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8.png)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监测
定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包括发病 率、病原体类型、易感人群等,以便 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
报告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确保 感染病例及时上报,为管理部门提供 决策依据。
提高消毒灭菌质量与效果
设备
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 确度。
程序
制定严格的消毒灭菌程序,并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以降 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 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危害
1 2
3
患者安全
医院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致 患者死亡。
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会增加医疗差错和事故的风险,影响医疗质量和安 全。
公共卫生
医院感染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培训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提高其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
设施
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液、干手器等,并确保其清洁卫生。
加强隔离预防与控制措施
隔离区设置
合理设置隔离区,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防护措施
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降低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的质控标准
$number {01}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质控标准 • 医院感染质控流程 • 医院感染质控管理 • 医院感染质控改进措施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染,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出 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0c47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6.png)
全部手卫生设施配置持续改进,满足医疗安全需要
C
1.根据手卫生规范要求制定手卫生管理相关制度
C
2.对医务人员提供手卫生培训。
C
3.医务人员落实手卫生规范
B
1.科室对手卫生执行情况有自查
B
2.主管部门对手卫生执行情况有督查,有总结、分析、反馈
A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
4
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院和不同部门的消毒与隔离制度。(病房和涉及科室)
B
2.主管部门对科室监测情况进行定期核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A
1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主要部位的特殊感染控制有效。
A
2.医院信息系统定期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监测及分析,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对医院决策提供支持作用,并取得效果。
2
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
C
3.重症医学科导管相关性血源感染(CRBS1)千日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千日感染率;尿路感染(UT1)千日感染率(工作量,感染率,数据来源追踪)。
C
4.有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等主要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与措施,并落实。
B
1.科室落实自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分析、报告机制,有改进措施。
2015
检查重点:以
项目编号
分
档
评审标准
评价
说明
1
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监测。对下呼吸道、手术部位、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皮肤软组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并实施。
C
1.有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并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07767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7.png)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染管理制度等。
2.查阅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核对是否符合要求。
3.查阅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等相关文件资料。
4.提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了解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
1.4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1.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覆盖全院,监测指标齐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完善,对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及时采取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3.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等文件资料齐全。
1.查阅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等相关文件资料。
2.提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了解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的实施情况。
1.5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1.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内容覆盖全院,形式多样,效果明显;2.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及效果记录齐全。
1.查阅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及效果记录等相关文件资料。
2.提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了解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关问题。
2.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有效落实。
3.医院环境应保持整洁,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空气和物体表面按要求清洁消毒。
4.医院应规范使用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消毒装置,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和登记。
5.医院应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质量持续改进。
6.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7.医院应建立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和规程的落实。
1.安全注射管理制度和流程应落实到位,并进行员工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2.现场检查应包括环境清洁情况、布局流程和标识、无菌物品存放情况、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物品定位和分层摆放等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0de3e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3.png)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增加其经济负担。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 质控检查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保障其权益。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有效的质控检查可以促进各学科和部门之间的协 作与交流,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02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概述
评估指标与方法
感染发生率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感染发生率的差 异,评估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 准的实施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
通过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估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的实施 效果。
抗生素使用情况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 的差异,评估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 查标准的实施效果。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 包括检查项目、时间、人员和分工等。
确定检查标准
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结合医院的实际情 况,制定适合的检查标准。
准备检查工具
包括检查表、记录本、测量工具等,确保满足检查需求。
检查方法与步骤
现场检查
文件审查
按照检查计划,对医院的重点区域、环节和 设备等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情况。
查阅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了解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制度、流程和执行情况 。
人员访谈
样本采集与检测
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对工作的认识、看法和建议。
根据检查计划,对医院感染高风险区域进行 样本采集和检测,评估医院感染的风险和防 控效果。
检查后的总结与反馈
数据整理与分析
检查标准制定原则
依据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 、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适 合本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质控标准
![医院感染质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c4a6fa8102de2bd960588c6.png)
3.普通病房 (20分)
用管理、消毒药、械管理规范,1处不合格扣1分.
3.3(5分)手卫生:手卫生设施、设备齐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1 处不合格扣1分。
全院每床每月手消毒液消耗量小于5毫升,扣3分。(科室总领取量(毫 升)/365/(床位数*床位利用率)=毫升数/床/日)
3.4(5分)医疗废物处置规范。
1.2(3分)医院应当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职责明确;未设立,扣1分;职责不符合医院实际,扣1分,配备的专兼 职人员能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每250张床位配备1人),不合格,扣1 分;
1.3(3分)医院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无计划或总 结,扣1分;定期召开会议,工作会议及总结内容有分析、有问题及改进措 施,能体现持续质量改进;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4(3分)医院应当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并有根据监测发现问题采取的改进 措施;未开展扣1分,无改进措施扣1分;医院感染的报告应当符合《医院 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的有关要求;不合 格,扣1分;
1.5(2分)医院感染情况、耐药菌感染情况应当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反 馈;无记录扣1分;未与相关部门沟通、反馈扣1分。
6.1(3分)现场抽查大、中、小手术器械包各1件,观察器械包的大小、外 包装、标识等是否合格,不符合要求,每个扣1分;查看包内所有器械的清 洗状况、包内卡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每个扣1分;灭菌方法、灭菌 6.手术器械 效果应当符合有关要求,不合格每个扣1分;(此项最多扣7分) 、用品的清 洗、灭菌、 6.2(2分)一次性使用物品的使用及处理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查看缝针、 包装等过程 缝线、一次性刀片等,1处不合格,扣2分;(此项最多扣7分) 符合规范。 (7分) 6.3(2分)具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不合格扣1分; 现场观察2名医护人员操作后的手卫生,每发现1人不合格扣2分;(此项最 多扣7分)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660b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5.png)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监测计划
医院应制定全面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包括监测 目标、方法、频率和责任人等。
监测实施
按照监测计划,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包括临 床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感染监测。
数据收集与分析
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医院感染监测数据,为医 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
报告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责任人和 时限等。
信息反馈效果评估
定期对信息反馈机制进行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信息反 馈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06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宣传教育 检查标准
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
培训计划覆盖面
检查医院是否针对不同 岗位和部门制定了详细 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计 划,并确保计划的全面 覆盖。
培训内容与学时
评估医院是否按照相关 规定和标准制定了培训 内容,包括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等,并确保培 训学时的充足性。
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原则
在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时,需要遵循科学、客观 、公正的原则,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适用于各 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 科医院、中医院等。
适用对象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的适用对 象包括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管理 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涉及医院 感染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医疗废物管理档案建立情况
档案管理
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档案, 记录医疗废物的种类、数 量、来源、处理方式等信 息。
档案保存
医疗废物管理档案应长期 保存,以备查验。
档案更新
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控考核评分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控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409e0e5022aaea988f0fc7.png)
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控考核评分标准医院感染管理护理质控考核评分标准医院医院感染运营管理护理质控考核评分标准检查标准1、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处置室室内整体卫生好,各物品柜整洁无积灰,物品摆放卢红扣,医用电风扇内不放私人物品。
2、治疗台面、治疗车面每星期操作前后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整洁;抹布有标识,分类使用,保持清洁;肥皂盒保持干净。
3、对启用的输液瓶口应严格遵守消毒规范操作。
分值4扣分标准卫生不好,物品柜不整洁,无菌物品柜门不及时关门,物品摆放无序扣冰箱不整洁,查到一样私人物品勾11扣分4台面、车面有污渍各扣抹布未分类使用的,不清洁扣肥皂盆不清洁扣11113开瓶后未使用安尔碘仍未消毒或消毒不怎么规范扣一根棉签只能消毒一个瓶口,违者扣14、静脉输液加药一把针筒只限用于同一类药,重复使用不得超过2瓶以上,已加好药的输液<550ml(营养液除外)。
5、各种注射操作规范,泡澡静脉输液一人一带一针一洗手(擦手)。
3治疗台上保留已加过药的针筒,发现一把扣加好药的输液量超过800ml扣114实地查看2人操作,1人不合格扣操作前后无洗(擦)手抽吸药液,针筒一把抓式扣安剖未经消毒即折断抽吸药液发现一扣11116、注射、治疗使用的药液落成时应注明开瓶时间;启封纯化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7、抽出的药液(微量泵用外),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3发现一瓶未注明开启时间寻获扣1发现一样溶酶超时转用扣12发现一样未注明时间等待时间扣抽出的药液超时使用的,发现1付扣1检查标准8、治疗巾应注明开始使用时间,每4小时更好1次,规范转用盘子化接输液9、灭菌物品专柜放入,灭菌物品包内、外均有3M灭菌合格标志,注明灭菌日期、过期日期(不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物品)10、查灭菌包布是否定期清洗,保持洁净无破损;无菌包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11、无抗菌能力的绞肉机罐、纱布罐,应注明开启时间,每日更换灭菌处理,缝合线(特殊的除外)须高压灭菌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786d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b.png)
10、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消毒药械必须是索证(在药械科存放)齐全的产品。
11、导管室介入手术,严格一次性用品管理,手术量与一次性用品使用量相符,用后处置符合要求,有记录,严禁重复使用。
4、免洗手液管理:门口、更衣、限制与半限制,半限制与非限制交界区、治疗车,备有免洗手液,整洁放置,有效期内使用。
5、六步洗手法正确率、外科手消毒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执行率均为100%。
6、现场查看2-3人手卫生依从性,计算依从率。
7、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戴手套前后、手套破损更换手套前应认真洗手。
3、手术衣、包布等推荐使用不掉纤维絮材料。
4、净化系统外罩每日擦拭(设备层),无尘埃、污垢、棉絮,过滤网定期清洁、维护,有记录。
5、地面、物表、衣服均应保持干爽整洁。
6、无尘即无菌的观念应深入人心。生物膜是细菌感染的新观念,细菌不再以单个浮游菌生存,而是以聚集或团块方式栖息存在,难以清除,没有规范的清洁,一切消毒和灭菌都是失败的。
手卫生
1、醒目的手卫生宣传图示,手术区域张贴外科手消毒图示,非手术区域张贴标准洗手图示。(每个水池旁边)
2、手卫生设施设备: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无菌纱布。皂液盒每周清洁消毒;水龙头、下水口漏网应每日清洁,无污垢、水垢和锈垢、水池周围整洁。
3、手卫生培训情况:培训率100%,培训后有培训效果评价:考试或提问。
3、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病例登记完整。定期(每月或季)汇总分析,向本科室医务人员公布,针对不足,及时召开质控会议,讨论分析,持续改进。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84fd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b.png)
19
进入病房治疗车,配快速手消毒剂
4
20
使用中消毒剂,保持有效浓度
4
21
拖把有标志,用后消毒,分开放置
4
22
污物桶每日清洗,必要时消毒
4
23
出院、死亡病人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4
24
正确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有交接登记
4
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得分
扣分理由
1
合理布局,病人在指定区域活动
5
2
病房保持清洁,定时通风,每天2次对空气、地面、物体表
面进行清洗或消毒,遇污染及时消毒
3
不同传染病人分开安置,设立隔离标志,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5
4
配备非手动式开关龙头、流动水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
4
5
诊疗和护理不同病种病人之间,严格洗手与手消毒
5
13
侵入性医疗器械、器具、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4
14
与皮肤、粘膜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4
15
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呼吸机面罩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
消毒、干燥保存
4
16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符合国家管理规定
4
17
在按标准预防原则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防护
4
18
执行手卫生规范,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
6
进治疗室、处置室戴口罩、帽子,严格无菌操作
5
7
严格限制探视,探视者有必要的防护用具
4
8
进治疗室、处置室戴口罩、帽子,严格无菌操作
5
9
灭菌物品有无菌标记,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过期物品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ae78b0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45.png)
2.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分开设置.
3.技工室独立设置,洗手池和清洗池分开设置。
4。开展口腔种植外科治疗的诊室单独设置。
5。开展拔牙、口腔外科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
6。通风良好。
7。有科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8。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记录,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2。现场查看一次性用品一次性使用;各种医疗用品、药物、消毒剂等规范使用;
3。现场查看各项操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2。4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容器标签清楚,使用中的医疗废物盛放容器在暂时不用期间应及时关闭.医疗废物装至容器的3/4时,应及时收集;锐器不外漏。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垃圾袋,无渗漏、并不作他用.锐器应放入专用锐器盒。
6。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并有记录,每月开展手卫生自查工作。
7。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备齐全,能满足需要(包括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纸巾等).洗手池旁应张贴手卫生图谱。
8.手消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手消毒剂标明启用时间,在规定时限内使用。
1。现场查看;
2.职业防护落实及相关用品配备;
3。院感重点科室与普通临床科室均应有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培训记录,一般每季度一次;
4.医务人员知晓本年度培训内容。
查阅资料,提问.
2。
医院感染重点环节
2。1职业防护与手卫生
1.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符合要求的职业防护制度.ﻫ2.工作人员掌握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及时处置并按要求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产妇,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
11.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1.现场查看布局流程;
2.查看资料;
3.现场查看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4.现场查看操作。
3.2
口腔科门诊
3.手卫生设施及执行情况,提问手卫生知识。
2.2
消毒隔离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有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与隔离技术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有记录。员工知晓相关知识并有效落实。
3.环境整洁,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空气和物体表面按要求清洁消毒。
4.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消毒装置规范使用,并按要求监测、登记。
11.科室相关器械的使用及处置符合要求。器械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按要求执行。
12.特殊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符合要求。
13.重点科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符合要求。资料保存完整。
14.卫生洁具处置符合要求。
1.现场查看资料与落实情况,并提问相关知识;
2.现场查看:环境清洁情况及布局流程、标示;无菌物品存放情况;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开启的无菌物品、消毒液及手卫生用品使用情况;相关器械的处置;特殊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卫生洁具的处置;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医生、护士的注射或者换药等操作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有年度工作计划,实施并评价、总结,体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查阅资料制度落实情况及相关部门履职情况。
1.4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与教育
1.有培训责任部门及年度全院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内容详实(目的、对象、内容、形式、时间等);
2.培训资料记录完整(讲义、课件、签到、照片及考卷等),培训效果的评价、体现培训质量持续改进;
3. 消毒隔离
3.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3.科室配备符合要求的职业安全防护用品,工作人员正确使用。
4.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等)。工作外不得穿工作服出入公共场所。
5.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必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医务人员手卫生符合要求,手卫生正确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2.二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由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人员担任,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由副高职称以上(含副高)人员担任,按每250张实际开放床位配备1名专职人员,专职人员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由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临床微生物等不同专业人员组成;有条件的宜至少配备1名专职感控医师。
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从事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不少于2年,连续任职不少于5年。
6.注射环境清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严禁在非清洁区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7.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锐器盒置于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8.医务人员操作前的准备: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着装;严格按要求进行药品、无菌物品检查。
9.注射过程中要求: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正确皮肤消毒;一次性物品正确使用;锐器处置符合要求。
9.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有序、规范存放与使用。
10.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1.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2.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13.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等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4.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均应参加省级以上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岗位培训,每2年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培训课程不少于1次。
1.查阅文件资料。
2.查阅人力资源部门资料核对专职人员人数(兼职或挂职)。
3.查培训相关证书。
1.3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1.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标准规范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消毒药械及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职业暴露处理方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相关部门及人员知晓本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并切实履行。
2.现场查看一次性用品一次性使用;各种医疗用品、药物、消毒剂等规范使用;
3.现场查看各项操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2.4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容器标签清楚,使用中的医疗废物盛放容器在暂时不用期间应及时关闭。医疗废物装至容器的 3/4时,应及时收集;锐器不外漏。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垃圾袋,无渗漏、并不作他用。锐器应放入专用锐器盒。
18.配备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帽子、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并规范使用。
19.放射线检查室需做射线防护。
20.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1.现场查看布局流程;
2.查看资料;
3.现场查看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执行情况;
4.现场查看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5.现场查看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使用情况。
6.查看各项检测记录。
7.现场查看各项操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3.3
血液透析室
1. 环境管理
1.1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清洁、半污染和污染区分界清楚、辅助区和治疗区分隔明确;工作人员与病人通道分行,且无交叉,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有传染病透析患者的单位,每种传染病均需有独立的隔离透析区,并有相应的通道和治疗室、污物处理室(治疗室、污物处理室不得其他透析治疗区混合共用);
2.3
安全注射
1.有安全注射管理制度及安全注射操作流程并落实到位。
2.开展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员工知晓安全注射相关知识。
3.环境整洁,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按要求通风消毒。
4.手卫生设施和用品配备齐全,洗手液和手消毒剂应标注开启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5.物品严格定位放置,标识明确;无菌物品放入清洁区的无菌物品储存柜内。一次性物品与非一次性物品应分层摆放。
1.2 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非手触式水龙头,手消毒液、洗手液和干手纸巾配备齐全;洗手液、手消液启封后注明开启时间,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每个洗手池上方均贴有洗手图;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1.3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0.8米。
1.4 复用间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有通风排气设施,通风良好,排水通畅;设有紧急眼部冲洗水龙头或冲眼器;已处理的血透器应在指定区域内贮存,与待处理的分开放置。
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标准
医疗机构名称:检查人员:检查时间:
检查
项目
类别
检查评价要点
检查评价方法
存在问题
1.1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
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七条要求,建立会议制度,主任委员参加会议,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问题(至少每半年1次);
1.7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规定开窗通风,动态空气消毒机按规定使用,过滤网按要求清洗与维护并记录。
2. 标准预防
2.1 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
2.2 复用过程中操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和防护衣,必要时应戴面罩及帽子。
2.3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10.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切忌只换针头不换注射器。
11.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开启后不超过2小时使用。
12.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
13.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14.重复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 ,使用中瓶上有消毒标识,盛放碘酒的容器应为棕色避光容器。一次性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1.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符合有关规定。
2.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分开设置。
3.技工室独立设置,洗手池和清洗池分开设置。
4.开展口腔种植外科治疗的诊室单独设置。
5.开展拔牙、口腔外科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
6.通风良好。
7.有科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8.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记录,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5.无菌物品存放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物品与非一次性物品分层摆放。
6.治疗室、换药室等环境清洁整齐,按要求清洁消毒。
7.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8.注射、换药等操作严格遵守操作原则。
9.含氯消毒剂的使用符合要求,相关人员知晓相关浓度。
10.一次性物品禁止重复使用。
3.各临床医技科室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人员组成),职责明确,制度健全;
4.科级感控组织开展日常院感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查找本科室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改进落实。
1.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
1.设立由医院院长或主管院长直接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齐专职人员,定位职责明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
14.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结果不合格有整改记录。
15.使用的消毒产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规范使用(验证件、效期)。
16.室内设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洗手图,速干手消毒剂等;洗手设备设施齐全,数量符合诊疗需要;洗手液、手消毒剂启封后在有效期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