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疾病的定位和诊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病前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病 原菌经血行或邻近组织蔓延至硬膜外形 成脓肿。 在原发感染数日或数周后突然起病,出 现头痛、发热、周身无力等感染中毒症 状,并出现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常伴 根痛、脊柱叩痛。 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椎管梗阻,CSF细 胞数和蛋白含量明显增加;CT、MRI有助 于诊断。
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早期尿便储留,无膀胱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 经源性膀胱,膀胱充盈过度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随着脊髓功能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 到300~400ml时自主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 性膀胱。 损害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皮肤脱屑和水肿、 指甲松脆和角化过度等。
急性上升性脊髓炎 (acute ascending myelitis) 起病急骤,病变在数小时或l~2日 内迅速上升。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 或延髓支配肌群,出现吞咽困难、构音 障碍、呼吸肌瘫痪,甚至导致死亡。
相关几个概念
每一对脊神经根的根丝所附着的那一段脊髓
就是脊髓的一个节段.脊髓31个节段:颈髓8节、 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尾髓1节. 颈膨大相当于C5-T2节段,支配上肢. 腰膨大相当于L1-S2节段,支配下肢. 脊髓圆锥:脊髓的下端,腰膨大以下逐渐变细, 相当于S3-5和尾髓. 马尾:腰、骶和尾部的神经根,在未合成脊神 经根穿出锥间孔之前,在锥管内几乎垂直下降. 由L2至尾节10对神经根组成.
【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 2 .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 l ~ 3 日内 达到高峰。病初可伴麻痹侧乳突区、耳内或下 颌角疼痛。 3 .患侧表情肌瘫痪,可见额纹消失,不能皱额, 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 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 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 四轮匝肌瘫痪便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颊肌瘫痪 可使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多为单侧胜, 双侧多见于Gulllain-Barre综合征。
瘫 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
上、下运动神经元及肌肉病变所致。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中央前回运动区、运 动前区及旁中央小叶皮质的大锥体细胞 及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 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即脑神 经和脊神经前根。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临床表现
⑸运动障碍: 早期常见脊髓休克,表现截瘫,肢体肌张力低和腱 反射消失,无病理征。 体克期多为2~4周或更长。脊髓损害严重,合并肺 部及尿路感染并发症和褥疮者较长。 恢复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征, 肢体肌力由远端逐渐恢复。 ⑹感觉障碍: 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在感觉消失水平上缘 可有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随病情恢复感 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恢复慢。
更正:侧索损害导致病变同侧肢体上运动神
经元瘫痪 脊髓半切综合征 病变以下同侧痉挛性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 侧痛、温觉缺失。
脊髓损害的定位
前角细胞 阶段性分布无感觉障碍如病变刺激前角细胞则导 致肌束震颤(肉眼可见)或肌纤维颤动(肉眼不可辩认但肌 电图可检查) 后角细胞 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如脊髓空洞症; 侧角细胞 T1至L1节段的脊髓侧角内。支配和调节内脏、腺 体功能。血管舒缩障碍、泌汗障碍和营养障碍。 C8-T1的脊髓侧角发出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和 眼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病变引起Horner征。 S2-4侧角为脊髓副交感中枢,发出分支支配膀胱、直肠和性 腺,病变产生膀胱、直肠和性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
脊柱X线平片正常。 MRI典型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 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病灶, 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强度不均, 可有融合。有的病例可始终无异常。
【诊断要点】
l.根据急性起病,迅速进展为脊髓完全
横贯性或播散性损害,常累及胸髓。 2.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 3.结合脑脊液和MRI检查可以确诊。
腰 穿 压颈试验通畅,少数病例脊髓水肿严重可不 完全梗阻。 CSF 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蛋 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淋巴细胞为主,糖、 氯化物正常。
【辅助检查】
电生理检查
①视觉诱发电位(VEP)正常,可与视神经脊
髓炎及MS鉴别; 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可明显减低; 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可作为判断疗效 和预后的指标; ③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周围性及中枢性面瘫 的鉴别及解剖基础
核性周围性面瘫和干性周围性
面瘫的鉴别 核性多有展神经麻痹,交叉瘫 痪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或
Bell麻痹(Bell palsy)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 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病因不明。 [病理] 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轴索变性。 [临床表现] 1 急性起病,1—3天达高峰。 2 周围性面瘫伴患侧乳突区及附近疼痛。 3 合并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者称Hunt综合征。 同时双侧起病者见于格林-巴利综合征。
【治疗】
5.理疗: 急性期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环,消
除神经水肿。恢复期可行碘离子透入疗法、针 刺或电针治疗。 6 .康复治疗: 患侧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应 尽早进行功能训练,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 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 数分钟,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7.预防眼部合并症 由于不能闭眼、瞬目使 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可用眼罩、眼药 水和眼膏加以防护。
【鉴别诊断】
1 . Gulllain-Barre 综合征: 可出现周
围性面瘫,多为双侧性,对称性肢体瘫 痪和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是特征 性表现。 2.中耳炎、迷路炎和乳突炎等可并发耳 源性面神经麻痹, 3.腮腺炎、肿瘤和化脓性下颌淋巴结炎 所致者有原发病史和特殊症状。
【治疗】
1 皮质类固醇:急性期可口服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 解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泼尼松:剂量为 30mg / d ,顿服或分 2 次口服,连续 5 天,随后在 7 ~ 10 天内逐渐减量。地塞米松: 10 ~ 15mg / d , 7 ~ 10 天。 2 维生素 B1100mg 、维生素 B12500ug ,均 1 次/ d 肌肉注 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3 氯苯氨丁酸(baclofen)每次5mg,3次/d口服,可 逐渐增量至 30 ~ 4bmg / d ,分 3 次服。可通过减低肌 张力改善局部血循环,但个别病人不能耐受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和嗜睡等。 4 如系带状疱疹感染引起 Hunt 综合征可口服无环鸟苷 (acyclovir)5mg/kg,3次/d,连服7~10日。
脊髓损害的定位
后索 薄束和契束
侧索 锥体束和脊髓丘脑束
脊髓损害的定位
后索
薄束和契束 侧索 锥体束和脊髓丘脑束 脊髓横贯性损害 脊髓休克 脊髓半切综合征
节段性+传导束损害
高颈段 损害平面一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
痪、括约肌功能障碍、四肢躯干无汗伴根痛。C3--5 导致膈 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颈膨大:损害平面一下各种感觉缺失、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 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躯干下肢无 汗伴根痛。C8-T1的脊髓侧角发出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 睑板肌和眼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病变引起Horner征。 胸髓:损害平面一下各种感觉缺失、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括约肌功能障碍、无汗伴根痛。T10-11:下半部腹肌乏 力,Beevor征. 腰膨大 圆锥和尾节:不出现下肢瘫痪.鞍区感觉缺失二便及性功能障 碍. 马尾:早期下肢无力、根痛,晚期二便及性功能障碍。
脊髓病变的定位
脊 髓 横 断 面
节段型
后根型
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如脊髓外肿瘤 压迫脊神经根,可伴后根放射性疼痛(根性痛) 后角型 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如脊髓空洞症; 前连合型 双侧节段性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如脊髓空 洞症;
传导束型
脊髓后索即薄束、禊束受损导致同侧深
感觉缺失;脊髓丘脑束受损导致病变平 面以下对侧痛、温觉缺失。 脊髓半切综合怔:平面以下对侧痛、温 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如脊髓外肿 瘤早期。 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平面以下完全性 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如急性脊髓炎、脊 髓外肿瘤晚期。
深浅感觉传入通路
触觉传导通路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脊髓的功能
感觉的传导功能
运动的传导功能 躯体的神经营养
脊髓前角细胞对其所支配的肌肉及骨骼均有营养 作用。病变时导致相应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支配内脏活动 脊髓的交感神经系统位于T1至L1节段的脊髓侧角内。 支配和调节内脏、腺体功能。 C8-T1的脊髓侧角发出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 睑板肌和眼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病变引起 Horner征。 S2-4侧角为脊髓副交感中枢,发出分支支配膀胱、 直肠和性腺,病变产生膀胱、直肠和性功能障碍。
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一个脊髓后根支配的皮肤
区域称皮节,共31个,与 神经根节段数相同。 胸部皮节节段性最明显 (乳头平面-T4;脐平面 -T10;腹股沟-T12和L1。 一个皮节通常由三个神经 根重叠支配,故确定脊髓 损伤的上界应比查体感觉 障碍平面高一个节段。
脊髓的动脉供应
P113
前角细胞 阶段性分布无感觉障碍 如病变刺激前角细胞则导致肌束震颤(肉眼 可见)或肌纤维颤动(肉眼不可辩认但肌电 图可检查) 前根 阶段性分布伴感觉障碍和/或根痛 神经丛 单肢多数周围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 周围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和自主 神经功能障碍
由于肢体肌、下部面肌和舌肌仅接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非特异性炎 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 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水 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 临床特征。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 ⑴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 异,散在发病。 ⑵病前数日或 l ~ 2 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 吸道感染症状,可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 ⑶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 2 ~ 3 日发展至完全性 截瘫。 ⑷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束带 感或根痛,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 害.胸髓最常受累。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受对侧锥体束支配,损害导致对侧 肢体瘫痪、中枢性面瘫和舌瘫。 习惯于双侧同时运动的相关肌肉如 眼肌、面上部肌肉、咬肌、咽喉肌 和躯干肌等接受双侧锥体束支配, 一侧损害不出现瘫痪。
内囊受损导致对侧三偏征
内囊膝部及后肢前 2/3 受累引起对侧均
等性偏瘫 后肢后1/3受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视辐射受累引起对侧同相性偏盲
皮质运动区
破坏性病损导致对侧单瘫,即下肢瘫、上肢瘫 或/和中枢性面瘫。 刺激性病损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 可导致Jackson癫痫。 皮质下白质 对侧单瘫或对侧不均等性偏瘫 内囊 内囊膝部及前2/3受累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 脑干 交叉性瘫痪 脊髓 病变以下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临床表现
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关系
由于在胚胎三个月后,人体脊柱的生 长速度比脊髓要快,因此在成人脊髓 与脊柱的长度是 不相等的。即:脊 髓的阶段与脊柱的阶段并不完全对应。 粗略的推算方法: 上颈髓C1-4与同序数椎骨相对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与同序数 椎骨的上一节锥体相平 中胸髓T5-8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2节 锥体相平 下胸髓T9-12同序数椎骨上方第3节 锥体相平 腰髓约平对第11及第12胸椎范围 骶髓和尾髓约平对第一腰椎。 成人第一腰椎一下已无脊髓。临床上 常选择第3、4或第4、5腰椎间隙进行 腰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