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关于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关于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

关于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原理乳剂是由油相和水相通过乳化剂稳定形成的稀散体系。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混合物,乳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稳定性和均匀性。

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农药等领域。

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机械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原理。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一种简单且广泛应用的乳剂制备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力和温度来使油相和水相微细分散,从而形成乳剂。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搅拌、超声波、高压均质等。

1. 搅拌法:将油相和水相加热至适当温度后,以一定速度进行搅拌,使两相混合均匀,并逐渐形成乳状液。

搅拌能使油相和水相产生大量的界面,从而favoring the formation of small droplets,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 However, this method is no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due to its low efficiency.2. 超声波法:超声波利用高频振动的效应,将油相和水相迅速颠倒并碰撞,从而使两相微细分散并形成乳剂。

超声波能够产生非常小的气泡,使乳剂颗粒更加稳定并提高分散性。

此方法适用于小规模实验,但在大规模生产中不常用。

3. 高压均质法:高压均质是一种通过高速剪切作用来形成乳剂的方法。

将油相和水相通过高压喷射装置送入高压均质设备中,利用高速剪切力使两相经过碰撞和摩擦,使其微细分散并形成乳剂。

高压均质法能够获得非常小的乳化液滴,提高了乳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此方法常用于工业化生产。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产生表面活性剂,进而形成乳剂。

常见的化学法有乳化聚合法、还原法和配位法等。

1. 乳化聚合法:通过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利用乳化剂将油相和水相稳定地分散在一起,形成乳剂。

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

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

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乳剂型基质是化妆品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基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渗透性。

乳膏剂是一种常见的外用制剂,常用于皮肤保湿、护理与治疗。

由于乳膏剂能够迅速滋润皮肤并且不会残留,因此多被人们青睐。

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制剂技术,本文将对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进行介绍。

一、乳剂型基质的制备1. 所需原料:油相、水相、乳化剂。

2. 热水浴法:将乳化剂混入水相中并充分搅拌,随后加入油相中并再次混合。

将混合好的乳剂型基质置于70℃的水浴中加热至40℃,不断搅拌,直到乳剂型基质温度降至70℃左右,停止搅拌并放置至半小时。

3. 冷水浴法:将乳化剂混入水相中并充分搅拌,随后加入油相中并再次混合。

将混合好的乳剂型基质置于15℃的水浴中并搅拌,直到乳剂型基质温度降至25℃左右。

二、乳膏剂的制备1. 所需原料:乳剂型基质、活性成分、生产助剂。

2. 加热法:将乳剂型基质加热至70℃左右,不断搅拌,加入活性成分和生产助剂后充分混合。

随后快速冷却至40℃左右,继续搅拌数分钟,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用容器存放并标记。

3. 冷却法:将乳剂型基质温度降至40℃左右,加入活性成分和生产助剂并充分混合,最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三、制备注意事项1. 制备乳剂型基质时需注意加热溫度和时间,若过高过久会使乳剂类型基质变质。

2. 在加热溫度过高时加入活性成分,会降低其有效性,应尽量在温度适中时进行加入。

3. 不同类型和特性的生产助剂和活性成分对于乳剂型基质和乳膏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斟酌使用。

总之,乳剂型基质的乳膏剂制备方法相较于其他的制剂技术而言,过程相对简单,在稳定性和渗透性方面表现良好,为化妆品的制备提供了广泛而有效的选择。

在实际生产制备过程中,需注意不同生产助剂、活性成分以及温度等因素的使用和影响,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特性。

多相乳化

多相乳化

化妆品多相乳化将化妆品制成W/O/W(水/油/水)或O/W/O(油/水/油)的膏、霜或乳液的过程。

其过程一般分3~4步,首先要制备成均匀细小的W/O或O/W,然后再制成W/O/W或O/W/O,并使其稳定。

多相乳化使化妆品活性成分,特别是对氧、光不稳定性物质得到有效的保护,是活性成分的皮肤输送的有效工具。

水—油—水多相乳化法是一种较佳的生产工艺。

以该法制得的膏体由无数超薄微胶囊构成,这种微胶囊的壁厚仅为0.01微米,使用时遇压后瞬间破裂,内含的香精和天然添加剂即时流出,滋润皮肤。

这种膏体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力,因而可被皮肤迅速吸收,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液晶保护膜,对人体安全无刺激。

"化妆品用W1/O/W2型多相乳液的研制"项目,是日化所高技术实验室"九五"期间立项、完成的北京市科委项目。

乳化技术是现代化妆品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化妆品制剂向高科技、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目前市场上70%以上的化妆品是乳化型制品,因此,对化妆品乳化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多相乳化体与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的两相乳化体相比具有极其突出的优点,是今后化妆品配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传统意义上广泛使用的乳化体为O/W型与W/O型两相乳化体。

W/O型乳化体具有光滑的外观、良好的润肤作用,但由于外相为油相,乳化体在涂抹时易发粘,肤感较差;O/W乳化体虽有良好的涂抹性与清爽的肤感,但护肤效果与抗水作用均不如前者。

而W/O/W型多相乳化体则同时具备以上两种乳化体的优点。

由于外相为水相,使用感好且涂展性佳;涂展后的部分W/O型液滴则赋予了产品良好的乳肤性能。

本所研制的W1/O/W2型多相乳化体中可分别添加三种不同性质的有效成分,能够使活性成分的作用时间得以大大延长,效果得以更好地发挥,是所有多相乳液中性能最好的一种。

目前,国外较为先进的制备多相乳化体的方法是两步乳化法,即第一步先采用亲油性乳化剂制备W/O型乳液,然后再将其加入含有亲水性乳化剂的水相中,进而得到W/O/W型复合乳化体。

化妆品中乳剂类产品特点

化妆品中乳剂类产品特点

化妆品中乳剂类产品特点
化妆品乳剂产品中的油性原料和水性原料可以起到滋润皮肤,保护皮肤,并适度补充皮肤水分的作用。

化妆品中的膏、霜、蜜、奶液等都属于乳剂类产品。

一、乳剂类化妆品
乳剂类化妆品是指由油性原料和水性原料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配制而成的一类外观为乳白色的制品。

它是护肤品中最常见的一类。

二、根据乳化性质分类
1.油包水型产品
乳剂类化妆品油包水型产品中的连续部分是油性原料,而水性原料是以很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油性原料中形成油水分散体系。

特点为:比较油腻,适合干性肤质的人使用。

2.水包油型产品
乳剂类化妆品水包油型产品中的连续部分是水性原料,而油性原料以很小液滴分散在水性原料中形成油水分散体系。

特点为:清爽不油腻,适合油性及中性肤质的人群使用。

三、膏霜类
膏霜类化妆品是乳剂产品中最常见、最多的一类,外观呈半固态的,不具有流动性。

膏霜制品的组分中往往油性原料的含量
比例较高,一般都>30%,或者是含熔化温度较高的蜡类成分稍多,又或者是化妆品中加入增稠剂的成分较多。

特点为:这类化妆品由于比较稠厚,护肤能力较强,稳定性较好。

四、蜜及奶液类产品
与膏霜类产品不同的是它具有流动性,黏度较低,倾倒容易,水分比例较高,一般含量>70%,所选择的油性物质的黏稠度和熔点都较低。

特点为:这类化妆品具有易涂抹、不油腻,使用后感觉舒适、滑爽等优点,但是护肤能力弱于膏霜,并且容易出现油水分层现象,稳定性不如膏霜类产品。

五、特殊用途化妆品
化妆品企业往往在乳剂产品基础物质中增加适当的功效性或功能性物质,就形成了如美白、祛斑、防晒等具有各种特殊作用的化妆品。

化妆品乳化操作规程完整

化妆品乳化操作规程完整

化妆品乳化操作规程一、目的:本规程通过规范乳化生产和设备操作,从而提高半成品一次性合格率,减少产品质量事故及返工次数,降低生产周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膏霜、乳液、啫喱、化妆水、洗涤类生产操作。

三、生产操作规程及生产流程图(一)、膏霜生产操作规程及生产流程图1.1膏霜生产工艺操作规程A、油相将油、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份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温度控制在 80℃至 85℃,使其完全溶解,要避免过度加热或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氧化变质。

容易氧化的油,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中搅拌溶好,即可进行乳化。

B、水相将去离子水及水相其他组份一起投入水相锅,如水相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可用丙二醇分散好投入水相中,或用吊式均质机均质分散均匀投入水相中,搅拌中加热到 85℃至 90℃,保温 15-20 分钟。

C、两相混合a、O/W 在快速搅拌的条件下将油相均匀加入水相中,加料速度为 5-8KG/分钟,搅拌速度为 50 转/分钟,温度控制在 75℃至85℃。

b、W/O 在快速搅拌下将水相均匀缓慢加入油相中,加料速度为3-5KG/分钟,搅拌速度为 50 转/分钟,温度控制在 80℃至85℃。

D、均质乳化1、均质:两相混合完后,开均质,均质时间一般为 3~5 分钟,小锅一般均质 3 分钟,如有真空泵,均质时应该抽真空,让其在真空状态下均质乳化。

2、搅拌乳化:均质后在 80℃至 85℃情况下进行 15 至 20 分钟中速保温搅拌乳化,搅拌速度为 25 转/分钟。

E、搅拌速度控制在两相混合及均质乳化期间搅拌速度应该快,速度为 50 转/分钟。

保温搅拌乳化期间,搅拌速度应该控制在中速,25 转/分钟,降温过程搅拌速度为中速和低速,降到 45℃以前速度为25 转/分钟,45℃以下添加香精与防腐剂及其他的活性物搅拌速度为 20 转/分钟。

如能抽真空,整个过程应抽真空,乳化时温度要求控制在 80℃至 90℃,降温之前温度不能低于 75℃。

《乳剂的制备技术》课件

《乳剂的制备技术》课件

乳化阶段
通过合适的乳化设备将油水混 合物进行乳化,形成稳定的乳 剂。
包装阶段
将制备好的乳剂进行包装,并 标识清楚,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
03
乳剂制备品,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润滑
性。
制备乳膏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 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以及合
适的制备工艺。
油相通常包括油脂、蜡和烃类 物质,水相则是去离子水或蒸 馏水。
安全性
乳剂应无毒、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确保使用安全。
乳剂的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检测方法
乳剂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粒径分布检测、稳定性检测、微生物指标检测等。
标准
乳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化妆 品卫生规范》等。
05
乳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乳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乳化剂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乳化剂,这些乳化剂具有更优良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不同领 域的需求。
新型乳化剂的应用范围
新型乳化剂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农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乳化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乳化技术的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乳化理论,探索乳化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乳化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
《乳剂的制备技术》 PPT课件
• 乳剂基础知识 • 乳剂制备技术 • 乳剂制备实例 • 乳剂的质量控制 • 乳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录
01
乳剂基础知识
乳剂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剂是由两种或多种流体(通常是水 和油)组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其中一种或多种流体以微小液滴形式 分散在另一种流体中。
分类
01
选择合适的乳化剂类型,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在当今社会,化妆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护肤到彩妆,从头发护理到身体保养,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然而,要确保这些化妆品的安全、有效和高品质,就离不开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一、化妆品的生产工艺1、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化妆品的品质首先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

常见的原材料包括水、油脂、乳化剂、香料、色素、活性成分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纯度、稳定性、安全性和功效性。

例如,用于护肤品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微生物;油脂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肤质,如干性皮肤适合使用滋润度高的油脂,而油性皮肤则需要清爽型的油脂。

原材料在进入生产环节之前,还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原材料需要粉碎、过筛,以保证其均匀分散;一些活性成分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包裹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渗透性。

2、配方设计配方是化妆品的灵魂。

一个好的配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产品的功效、使用感、稳定性、安全性等。

配方师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科学研究,确定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组合。

在配方设计中,乳化体系的选择至关重要。

乳化剂能够将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或霜体。

不同的乳化剂具有不同的性能,需要根据产品的质地和稳定性要求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添加适当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混合与搅拌将原材料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和搅拌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分层、结块等现象。

对于液体产品,通常采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对于膏霜类产品,则可能需要使用均质机等设备,以达到更好的乳化效果。

搅拌的速度、时间和温度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4、加热与冷却在某些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

加热可以促进原材料的溶解和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冷却则有助于产品的定型和稳定。

加热和冷却的过程需要缓慢进行,以避免温度变化过快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

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介绍---1. 引言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包装,详细解析整个生产过程。

---2. 原料选择化妆品的原料选择是化妆品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通常,原料主要包括基础油、活性成分、防腐剂、稳定剂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来源、纯度、稳定性以及对皮肤的影响等因素。

---3. 配方调配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功能,化妆品厂商需要合理配制化妆品的配方。

在配方调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配比、物相稳定性、防腐剂的使用量等。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还可以调整配方,提升产品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4. 生产工艺化妆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混合溶解、精细混合、热熔、乳化和灭菌等步骤。

4.1 混合溶解将特定比例的原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搅拌槽中,进行混合溶解。

通过搅拌和加热的方式,使得原料充分溶解,并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4.2 精细混合将混合溶解后的物料进行进一步的精细混合。

通过高剪切搅拌设备,将混合物分散均匀,确保各种原料充分融合。

4.3 热熔对于一些固体原料,需要通过热熔的方式使其溶解。

通过加热设备,将固体原料加热至液态,再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4.4 乳化乳化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乳化过程中,需要加入乳化剂,并通过高速搅拌将油性物质和水性物质充分乳化,使化妆品形成乳状或凝胶状。

4.5 灭菌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防腐效果,还需要进行灭菌过程。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和辐射灭菌。

---5. 包装与质检化妆品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与质检。

包装通常包括瓶子、管状、喷雾器等。

包装应符合卫生、安全和环保要求。

同时,对成品进行质检,检测产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6.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史上最全化妆品生产工艺。

精细化工工艺学历真题及复习题

精细化工工艺学历真题及复习题

1、Cl12H25C8H4SO3—Na+属于两性表面活性剂。

( × >2、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8,比较适宜制造油包水的乳化体。

( × >3、感光材料的反差性能是指感光材料能容纳的被摄体的反差。

( × >4、邻苯二甲酸(2一乙基己酯>与PVC树脂的相容性很好,因而其塑化效率值高。

( × >5、胺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剂时,在氨基对位有供电子取代基(如—CH3>时,则抗氧能力加强。

( √ >1.精细化工生产大多采用< A )操作方式。

A间歇式B连续式C反应式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B )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使用。

A能B不能C不确定3.AEO代表的表面活性剂的名称是<C )。

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季铵盐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助剂与聚合物之间要有良好的<C )。

A相容性B溶解性C化学活性1、下列产品中,哪些归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 AC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醋酸C、高纯度氧化铝D、环氧乙烷2、下列产品中,哪个为表面活性剂?( C >A、乙醇B、食盐水C、胰加漂T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选出一个耐燃性能好、毒性较低的增塑剂(作辅助增塑剂用>( B >。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氯化石蜡C、磷酸三甲苯酯D、环氧大豆油4、指出下列食用色素中,哪些为天然食用色素? (BD >A、苋菜红B、红曲色素C、胭脂红D、胡萝卜素5、氯化石蜡可作增塑剂用或作阻燃剂用,如果主要用作阻燃剂时,共最适宜的氯含量应为( D >。

A、45%.B、50%C、60%D、70%5.在食品添加剂中,< A )是用量最大的食品添加剂。

A防腐剂B甜味剂C乳化剂7.甘油单硬脂酸酯是一种< C)。

A着色剂B润滑剂C乳化剂8.双酚A型环氧树脂胶黏剂所用的固化剂是<A )。

A胺类B盐类C酸类9.润肤乳或润肤霜中的甘油主要作<C )成分。

化妆品配方与制作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制作工艺

《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本复习资料用途:用于《化妆品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考试,以及《化妆品配制员》职业资格考试。

但是本资料只是两门考试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

本复习资料目的:列出两门考试与化妆品配方与制备工艺相关知识的要点,便于各位同学记忆。

乳化体第一章乳化体理论1. 孚L化体(或叫乳剂):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体或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之中,形成有相当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2. 乳剂的种类:水包油型乳化剂(O/W、油包水型乳化剂(W/0)、多重乳化剂(W/O/W 0/W/0)、微乳化体。

3. 液珠大小与乳化体外观的关系液珠大小外观大液珠可分辨两相存在大于1 jjm乳白色乳化1 ~ 0.1 ⑴体(约)蓝白色乳化0.1 —0.05 体m灰色半透明0.05 m以下液透明液4. 乳状液颗粒大小的测定方法:浊度法、计数法、光散射法、显微镜法5.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1)外相的黏度2)内相的黏度3) 内相的浓度4) 乳化剂及界面膜的性质5) 液珠大小及其分布6) 电黏度效应6. 影响乳状液黏度的因素乳化体的增稠的办法: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增加内相的比例,增加油相的熔点。

注意:不能通过加盐的办法来增加黏度。

7. 乳状液类型的测定方法:稀释法、染料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8. 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相体积、乳化剂的分子构型、乳化剂的亲水性、乳化器材料性质9.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界面张力、界面膜的强度、界面电荷的影响、黏度的影响10. 乳状液不稳定性的三种表示方式:分层、变型、破乳11. 影响絮凝和聚结速度的主要因素:电解质、电场、温度12. 选择乳化剂的原则(1) 当选用两种乳化剂配成混合乳化剂时,HLB 值不要相差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否则所配乳化体的稳定性不好。

(2) 选用多个HLB值呈等差变化(如HLB值分别为6、8、10、12、14、16)的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所配乳化体稳定。

( 3) 混合乳化剂中各组分用量要主次有别,以保证乳化体的类型及其稳定性。

美容化妆品生产设备与工艺

美容化妆品生产设备与工艺

第十三章美容化妆品生产设备与工艺第一节生产设备制造化妆品的设备都是一些中小型的简单的精加工设备,同时它们具有多样性,即用同一种设备可以制作出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来。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电脑已逐渐应用于化妆品设备中。

一、膏霜类化妆品常用的设备膏霜类化妆品主要指雪花膏、冷霜、乳液、发乳、营养霜、防晒霜、清洁霜、磨面霜、按摩霜、护手霜等。

膏霜类化妆品常用的设备主要有各种类型的乳化搅拌设备、胶体磨、三辊研磨机、真空脱气装置等。

在膏霜类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乳化搅拌设备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通用的生产设备。

1、乳化搅拌锅乳化搅拌锅又称乳化搅拌器。

它是制作膏霜类产品应用的最重要的乳化设备,注见图1。

(请查美容化妆品学教科书)M-电动机F-过滤器T-温度计VP-真空泵图1 乳化搅拌锅该设备装有夹套加热或冷却的锅体、搅拌器、传动装置、安全装置及指示仪表仪器等。

乳化锅体一般采用耐腐蚀搪瓷乳化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不锈钢乳化锅具有抗拉、抗压的优点,可以适应不同压力下乳化过程的需要。

传动装置主要有电动机和减速器两部分组成.为适应多种生产工艺的需要,要求搅拌器的转速可以随工艺要求进行调节.搅拌器主要有以加速乳化锅内的乳剂搅拌速度、传热和传质速度。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搅拌器种类与转速选用范围已列于表3.表3 化妆品常用搅拌器种类与转速范围在生产过程中,乳化搅拌锅都是采用间歇操作.物料由上部锅盖加料口加入,在搅拌器的作用下迅速混合,并进行乳化.如果需要进行加热冷却,可以在乳化锅夹套内通入蒸汽或冷却水。

乳化搅拌完成后,根据工艺要求搅拌冷却至出料温度,将乳剂从底部出料口放出。

2、均质乳化搅拌器均质乳化搅拌器简称均质器,是一种具有较强的剪切、压缩、冲击等作用的高效搅拌设备,使用不同的叶轮可以搅拌各种不同粘度的物料并迅速地进行内相分散和均匀混合.均质器的转速为500~10000r/min,可以采用无级调速以适应多种用料的需要.均质器的搅拌部分是以涡轮叶轮和外壳组成,由于叶轮的高速旋转将在叶轮的下边和上边产生压力差而造成对流反复循环.在对流循环作用下,物料受到由高速旋转的叶轮通过外壳产生强力剪切、压缩和冲击等作用,瞬间剪切,均匀混合,使内相颗粒分散,制造出有特殊效果稳定理想的乳剂。

化妆品基本配方与生产工艺

化妆品基本配方与生产工艺
等方面要求设计产品配方。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 乳化体系:包括选用的乳化剂、油溶性和 去离子水及水溶性等相关原料
➢ 表面活性剂体系:包括选用的主、辅表面 活性剂、增泡、稳泡调理作用的原
料 ➢ 稀释体系:去离子水 ➢ 增稠体系:包括改善产品外观粘度,增加
稳定性的原料(汉生胶、丙稀酸聚 合
物、羟乙基纤维素等)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以上所列结构体系不是每种膏霜、 乳液或洗发香波都具有的构成体系, 不同类别产品有其基本组成,如膏霜 的基本成分是:乳化剂、油相和水相 成分、保湿剂、防腐剂等。可根据配 方设计产品特性的要求选用。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配方设计的原则 ➢ 安全性 ➢ 稳定性 ➢ 功能性(有用性) ➢ 实用性
颜料 粉料 防腐剂
胶合剂原料
混合 熔混
研磨 混合
过筛 喷加
混合搅拌
包装 压型
储存 过筛出料
中间质量控制
花露水类流程示意图
鳌合剂
香精
精制水
抗氧剂
混合
混合搅拌
冷冻陈化
乙醇
其他成分
灌装
调整色泽及乙醇含量
中间质量控制
过滤
唇膏类流程示意图
颜料混合 脂类原料 油料染料
油、蜡
碾磨
捏合碾磨
溶解分散 融化
混合
真空均质 脱泡

产品配方设计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产品配方设计
剂型
功能
基质


添加剂 试制工艺
试验筛选 n

生产工艺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卫生理化指标
生产工艺 质量检测
功效评价

化妆品成型技术—乳剂详解

化妆品成型技术—乳剂详解

化妆品成型技术—乳剂详解乳剂一般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不相混溶的液体连续相中所构成的一类不均匀分散体系的液体剂型。

前者称为分散相,又叫内相或不连续相;后者称为分散介质,又叫外相或连续相。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大于0.1 μm,多在0.25 ~ 25 μm范围内。

主要由大液滴组成的乳剂称为粗乳,平均直径小于5 μm的乳剂称为细乳,而分散相直径减小至几十纳米的乳剂往往称为微乳。

分散相直径不同,乳剂的颜色和外观也不同。

当分散相直径由大变小时,乳剂可依次呈现出由乳白色不透明、蓝白色不透明、灰色半透明,直至透明的变化趋势。

在日用化妆品中,乳剂粒径越小越稳定,效果也更好。

例如,纳米级多重乳剂(W/O/W)稳定性优良,易分散和渗透进皮肤,更能满足渗透性要求较高的护肤用品需求。

1、乳剂的组成和种类乳剂(Emulsion)由油相(Oil,以O表示)、水相(Water,以W表示)和乳化剂(Emulsifier)三部分组成。

根据乳化剂的种类、性质及相体积比(φ),可形成水包油(O/W)或油包水(W/O)型乳剂,也可制备复乳(Multiple emulsions),如W/O/W或O/W/O型,以及纳米级乳剂(nanoemulsion)等类型。

乳剂中的油相可分为合成油脂和天然油脂两大类。

合成油脂主要为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棕榈酸或肉豆蔻酸酯类、辛酸/癸酸甘油酯类、羊毛脂系列衍生物、硅油系列衍生物、角鲨烷等。

天然油脂又可分为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其中,矿物油主要有凡士林、石蜡、地蜡等,动物油主要有羊毛脂、水貂油、蛇油、马油、卡那巴蜡、蜂蜡、鸸鹋油等,植物油除了从常规植物中提取的油脂外,研究者也逐渐倾向于使用从坚果(杏仁、开心果、核桃)、草药(琉璃苣﹑月见草、紫苏)、水果(樱桃﹑各种浆果)和蔬菜种子(胡萝卜)等非常规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富含脂肪酸(FAs)的植物油作为化妆品乳剂的油相,以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化妆品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化妆品生产工艺1精品PPT课件

化妆品生产工艺1精品PPT课件
1、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
• 硬脂酸又称为十八酸 • 单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辅助乳化
剂,也具有润肤作用
2、棕榈酸、肉豆蔻酸及其异丙酯
• 棕榈酸又称为十六酸 • 肉豆蔻酸又称为十四酸 • 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
是人工合成的轻质易流动的油状物质,对皮肤 的渗透性较其他滋润物为好 。
配方设计步骤
1.选定乳化体类型:W/O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3~6 O/W型,油相乳化所需HLB为8~18
2.选定油相组分:根据设计产品所需功能及原料的性质选定 3.选定乳化剂
(1)根据油相乳化所需HLB值选定乳化剂或乳化剂对 若为 W/O型乳体,
则以HLB<6乳化剂为主,HLB>6的乳化剂为辅
(2)、选定油相组分
选定重质白油,十六醇,无水羊毛脂为油相组分,其重量 百分数与被乳化所需HLB值如下表所示
50升乳化锅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乳液及膏霜类护肤品的 生产
最新展示的乳化锅
均质混合器
均质器
3.2、生产工艺
(一)间歇式乳化
• 1、油相的调制 • 2、水相的调制 • 3、乳化和冷却 • 4、陈化和灌装
(二)半连续式乳化
(三)连续式乳化
乳化方法
转相乳 先将加有乳化剂的油相加热成液体,然后边搅拌
化法
边徐徐加入热水直到转相成功
.将乳化剂加入油相中,混匀后一起投入水相中, 并伴以良好的搅拌,像矿物油这一类易流动的液
体常采用此法。
自然乳 化法
机械强制 利用很大的剪切力将乳化体撕成很细很匀的粒子,
乳化法
形成稳定的乳化体
只是在乳化过程的必要环节中供给所需能量,从 而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设计

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设计

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设计首先是原料准备。

乳剂类化妆品的原料主要有油性成分、水性成分、乳化剂、稳定剂等。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可以使乳剂类化妆品具有良好的质地和功效。

油性成分可以选择植物油、矿物油等,水性成分可以选择纯净水、植物提取物等。

其次是配料。

将预先准备好的油性成分和水性成分进行配料,根据具体配方要求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稳定剂。

乳化剂的选择和添加量是影响乳剂类化妆品质地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一般常用的乳化剂有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乳化剂。

然后是乳化混合。

将配料好的油性相和水性相分别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两相加入到乳化容器中,开始乳化混合过程。

乳化可以采用高剪切均质机、搅拌机等设备进行,通过机械力和热力的作用,使油性相和水性相均匀混合在一起。

接下来是调整乳化体系。

在乳化混合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乳化体系的稠度、乳化度和质感等。

可以通过调整乳剂的PH值、加入增稠剂或调整乳剂的温度等方式进行调整。

然后是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是评价乳剂类化妆品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乳剂类化妆品要保持长久的稳定性,避免分离、变质等现象的发生。

可以通过离心试验、冻融试验、低温沉降试验等方式进行稳定性测试。

最后是灭菌和包装。

为了保证乳剂类化妆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需要对产品进行灭菌处理。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灭菌等。

灭菌后,将乳剂类化妆品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式有瓶装、管装、盒装等。

总之,乳剂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设计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需求和配方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原料,科学配料,有效乳化混合,调整乳化体系,稳定性测试,灭菌和包装等环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

膏霜乳液类和水剂类化妆品一般工艺原理

膏霜乳液类和水剂类化妆品一般工艺原理

霜、乳原理
乳 化
加 热 后 混 合
霜、乳原理
均质机的操作原理是将欲乳化的混合物在 很高的压力下自一小孔挤出。
均质机
霜、乳的生产程序
油相 水相 乳化 灌装 陈化 冷却
化妆品原理
• 化妆水的原理
化妆水一般呈透明液状。通常是在洁肤后,为给皮肤的角质层补充 水分及保湿成分,使皮肤柔软,调整皮肤生理作用为目的而使用的化妆品。
化妆水的分类
(1)柔软性化妆水——以保持皮肤柔软、润湿为目的 (2)收敛性化妆水——抑制皮肤分泌过多油分,收敛而调整皮肤 (3)洗净用化妆水——对简单卸妆有一定程度的清洁皮肤作用
(4)须后水——抑制剃须后所造成的刺激,使脸部产生清凉的感觉 (5)痱子水——去除痱子,并赋予清凉舒适的感觉
化妆品原理
• 化妆水的工艺原理
膏霜乳液类 水剂类化妆品 工艺原理入门了解
霜、乳原理
油相(乳化剂、油脂、油溶防
腐剂、油相增稠剂等)
水相(去离子水、增稠剂、保
湿剂、螯合剂等)
乳化
低温相(防腐剂、香精、功
效成分)
霜 乳
霜、乳原理
油相
乳化剂、油脂、油溶防腐剂、油相增稠剂 一般加热温度75 ~85 ℃
油脂的作用
能使皮肤细胞柔软,增加其吸收能力;抑制表 皮水分的蒸发,防止皮肤干燥、粗糙以致裂口; 能使皮肤柔软有光泽和弹性;涂布于皮肤表面, 能避免机械和药物所引起的刺激,从而起到保 护皮肤的作用;能抑制皮肤炎症,促进剥落层 的表皮形成等等
使物料充分艺
化妆水
• 增溶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 胶团后,使不溶于水或难溶 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 显著增加,这种作用称为增 溶作用。
化妆品生产遇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乳液配制长期以来是依靠经验建立起来的,逐步充实完善了理论,正在走向依靠理论指导生产。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

至今,研究和生产乳化产品的专家,仍然承认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乳液制备时涉及的因素很多,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定量地指导乳化操作。

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很难保证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经过小试选定乳化剂后,还应制定相应的乳化工艺及操作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制备乳状液的经验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选用哪种方法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企业具备的条件,但必须符合化妆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体制备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法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

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

(一)生产程序(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

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

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

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

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

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

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

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

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

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

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内流出为宜。

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压空气压出。

冷却方式一般是将冷却水通人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

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剪切应力,终点温度等对乳化剂体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响,必须根据不同乳化体系,选择最优条件。

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转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尤为重要。

(4) 陈化和灌装一般是贮存陈化l天或几天后再用灌装机灌装。

灌装前需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装。

(二)乳化剂的加入方法(1)乳化剂溶于水中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乳化剂直接溶解于水中,然后在激烈搅拌作用下慢慢地把油加入水中,制成油/水型乳化体。

如果要制成水/油型乳化体,那么就继续加人油相,直到转相变为水/油型乳化体为止,此法所得的乳化体颗粒大小很不均匀,因而也不很稳定。

(2)乳化剂溶于油中的方法将乳化剂溶于油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一般用这种方法),有2种方法可得到乳化体。

①将乳化剂和油脂的混合物直接加入水中形成为油/水型乳化体。

②将乳化剂溶于油中,将水相加入油脂混合物中,开始时形成为水/油型乳化体,当加入多量的水后,粘度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

这种制备方法所得乳化体颗粒均匀,其平均直径约为0.5цm,因此常用此法。

(3)乳化剂分别溶解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水溶性乳化剂溶于水中,油溶性乳化剂溶于油中,再把水相加人油相中,开始形成水/油型乳化体,当加人多量的水后,粘度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

如果做成W/O型乳化体,先将油相加入水相生成O/W 型乳化体,再经转相生成W/O型乳化体。

这种方法制得的乳化体颗粒也较细,因此常采用此法。

(4)初生皂法用皂类稳定的O/W型或W/O型乳化体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制备。

将脂肪酸类溶于油中,碱类溶于水中,加热后混合并搅拌,2相接触在界面上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肥皂,起乳化作用。

这种方法能得到稳定的乳化体。

例如硬脂酸钾皂制成的雪花膏,硬脂酸胺皂制成的膏霜、奶液等。

(5)交替加液的方法在空的容器里先放人乳化剂,然后边搅拌边少量交替加入油相和水相。

这种方法对于乳化植物油脂是比较适宜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在化妆品生产中此法很少应用。

以上几种方法中,第1种方法制得的乳化体较为粗糙,颗粒大小不均匀,也不稳定;第2、第3、第4种方法是化妆品生产中常采用的方法,其中第2、第3种方法制得的产品一般讲颗粒较细,较均匀,也较稳定,应用最多。

(三)转相的方法所谓转相的方法,就是由O/W(或W/O)型转变成W/O(或O/W)型的方法。

在化妆品乳化体的制备过程中,利用转相法可以制得稳定且颗粒均匀的制品。

(1)增加外相的转相法当需制备一个O/W型的乳化体时,可以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开始时由于水相量少,体系容易形成W/O型乳液。

随着水相的不断加入,使得油相无法将这许多水相包住,只能发生转相,形成O/W型乳化体。

当然这种情况必须在合适的乳化剂条件下才能进行。

在转相发生时,一般乳化体表现为粘度明显下降,界面张力急剧下降,因而容易得到稳定,颗粒分布均匀且较细的乳化体。

(2)降低温度的转相法对于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温度点,内相和外相将互相转化,变型成为W/O乳液,这一温度叫做转相温度。

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浊点的特性,在高于浊点温度时,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导致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下降,即亲水力变弱,从而形成W/O型乳液;当温度低于浊点时,亲水力又恢复,从而形成O/W型乳液。

利用这一点可完成转相。

一般选择浊点在50-60℃左右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将其加入油相中,然后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这时形成W/O型乳液。

随着搅拌的进行乳化体系降温,当温度降至浊点以下不进行强烈的搅拌,乳化粒子也很容易变小。

(3)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转相法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如加入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将极大地提高乳化体系的浊点。

利用这一点可以将浊点在50-6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油相中,然后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这时易形成W/O型的乳液,如此时加入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加强搅拌,体系将发生转相变成O/W型乳液。

在制备乳液类化妆品的过程中,往往这3种转相方法会同时发生。

如在水相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油相中加入十八醇聚氧乙烯醚(EO1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相温度在80-90℃,水相温度在60℃左右。

当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时,体系中开始时水相量少,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也极低,温度又较高,便形成了W/O型乳液。

随着水相的不断加入,水量增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也变大,体系温度降低,便发生转相,因此这是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当指出的是,在制备O/W型化妆品时,往往水含量在70%-80%之间,水油相如快速混合,一开始温度高时虽然会形成W/O型乳液,但这时如停止搅拌观察的话,会发现往往得到一个分层的体系,上层是W/O的乳液,油相也大部分在上层,而下层是O/W型的。

这是因为水相量太大而油相量太小,在一般情况下无法使过少的油成为连续相而包住水相,另一方面这时的乳化剂性质又不利于生成O/W型乳液,因此体系便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总之在需要转相的场合,一般油水相的混合是慢慢进行的,这样有利于转相的仔细进行。

而在具有胶体磨、均化器等高效乳化设备的场合,油水相的混合要求快速进行。

(四)低能乳化法在通常制造化妆品乳化体的过程中,先要将油相、水相分别加热至75-95℃,然后混合搅拌、冷却,而且冷却水带走的热量是不加利用的,因此在制造乳化体的过程中,能量的消耗是较大’的。

如果采用低能乳化,大约可节约50%的热能。

低能乳化法在间歇操作中一般分为2步进行。

第l步先将部分的水相(B相)和油相分别加热到所需温度,将水相加入油相中,进行均质乳化搅拌,开始乳化体是W/O型,随着B相水的继续加入,变型成为O/W型乳化体,称为浓缩乳化体。

第2步再加入剩余的一部分未经加热而经过紫外线灭菌的去离子水(A相)进行稀释,因为浓缩乳化体的外相是水,所以乳化体的稀释能够顺利完成,此体。

如果做成W/O型乳化体,先将油相加入水相生成O/W型乳化体,再经转相生成W/O型乳化体。

这种方法制得的乳化体颗粒也较细,因此常采用此法。

(4)初生皂法用皂类稳定的O/W型或W/O型乳化体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制备。

将脂肪酸类溶于油中,碱类溶于水中,加热后混合并搅拌,2相接触在界面上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肥皂,起乳化作用。

这种方法能得到稳定的乳化体。

例如硬脂酸钾皂制成的雪花膏,硬脂酸胺皂制成的膏霜、奶液等。

(5)交替加液的方法在空的容器里先放人乳化剂,然后边搅拌边少量交替加入油相和水相。

这种方法对于乳化植物油脂是比较适宜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多,在化妆晶生产中此法很少应用。

以上几种方法中,第1种方法制得的乳化体较为粗糙,颗粒大小不均匀,也不稳定;第2、第3、第4种方法是化妆品生产中常采用的方法,其中第2、第3种方法制得的产品一般讲颗粒较细,较均匀,也较稳定,应用最多。

(三)转相的方法所谓转相的方法,就是由O/W(或W/O)型转变成W/O(或O/W)型的方法。

在化妆品乳化体的制备过程中,利用转相法可以制得稳定且颗粒均匀的制品。

(1)增加外相的转相法当需制备一个O/W型的乳化体时,可以将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开始时由于水相量少,体系容易形成W/O型乳液。

随着水相的不断加入,使得油相无法将这许多水相包住,只能发生转相,形成O/W型乳化体。

当然这种情况必须在合适的乳化剂条件下才能进行。

在转相发生时,一般乳化体表现为粘度明显下降,界面张力急剧下降,因而容易得到稳定,颗粒分布均匀且较细的乳化体。

(2)降低温度的转相法对于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温度点,内相和外相将互相转化,变型成为W/O乳液,这一温度叫做转相温度。

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浊点的特性,在高于浊点温度时,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导致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下降,即亲水力变弱,从而形成W/O型乳液;当温度低于浊点时,亲水力又恢复,从而形成为O/W型乳液。

利用这一点可完成转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