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1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复习整理(一)

教育学基础复习整理(一)

教育学基础复习整理(一)一、教育概述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个体和社会的进步。

2. 教育的要素(1)教育者:指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促进和评价学习者身心发展的人。

(2)学习者:指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3)教育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道德规范等。

(4)教育方法:为达到教育目的,教育者采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5)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3.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以儒家教育为代表,注重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2.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以西方教育为代表,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提倡教育民主、平等。

3.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

4. 当代教育当代教育发展趋势:教育个性化、教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民主化。

三、教育的基本类型1. 按教育目的分类(1)普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人。

(3)特殊教育:针对特殊人群的教育,如残疾人教育、天才教育等。

2. 按教育阶段分类(1)学前教育:针对36岁儿童的教育。

(2)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

(3)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3. 按教育形式分类(1)学校教育:在固定场所进行的有组织的教育。

(2)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

(3)社会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教育。

四、教育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教育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知识为指导,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活动。

2. 主体性原则教育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发展性原则教育要关注学习者的发展,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学(复习1)

高等教育学(复习1)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 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 活动。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
化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l)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 说”
(一)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 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确立教育目的过程中最根 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冲突,也是教育主体所面对的最基 本的价值选择。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对立,其 根源实质上是迄今为止的社会中仍存在的个人利益和 社会利益的矛盾,而在阶级社会中,所谓“社会”利 益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系统的落实,它集 中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
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对自己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要求。
●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方针属于政治性概念,是 最高层次的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目的属于教育方针的一部
2、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教育学复习题1

教育学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2、整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3、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A、文化性功能B、生态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政治性功能4、主张“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洛克B、斯宾塞C、卢梭D、培根5、谈话法的一种类型是()A、对话B、讲述C、报告D、讲解6、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B、教学C、社会调查D、公益活动7、决定人们受教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文化传统8、教育制度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历史性9、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王国维D、胡适10、美国现行学制属于()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混合学制D、分支型学制来源:考试大-教育硕士考试11、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A、《孟子》B、《学记》C、《说文解字》D、《论语》12、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知识与品德之间的矛盾D、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13、新中国第一个学制颁布于()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14、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

这说明教育发展具有()A、地域性B、民族性C、阶级性D、继承性15、决定教育性质的社会因素是()A、生产力B、经济基础C、社会文化D、科学技术16、评判我国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首要标准是()A、教育目的B、社会要求C、升学率D、学生需求17、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的教育家是()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涂尔干18、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福禄贝尔B、卢梭C、涂尔干D、裴斯泰洛齐19、师范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是瑞士教育家()A、乌申斯基B、培根C、裴斯泰洛齐D、第斯多惠20、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洛夫创立的教学法是()A、暗示教学法B、范例教学法C、发现教学法D、探究教学法来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1922年学制22、德育23、教育目的24、教育影响25、陶冶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26、教育的生产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7、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教育起源说?28、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29、简述二战后西方学制改革的基本特征。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1]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1]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2.教育(狭义,即学校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对个别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以使之发生预期变化的社会活动。

4.自我教育是指人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自觉对己施教,自主监控学习过程的一种教育(学习)形态。

5.实验教育学该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主要观点是:⑴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理论没有实际价值;⑵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依据6.实用主义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杜威●教育即生活。

●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

二、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最早将“教”和“育”二字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在我国,关于教育历史分期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即以生产关系发展为标志的观点、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观点和以教育自身特征发展为标志的观点。

3.在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的早期学校称为痒、序、学、校。

4.在欧洲,奴隶社会初期有过两种早期学校教育,即斯巴达早期学校教育早期学校教育和雅典早期学校教育早期学校教育。

5.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类型。

6.我国古代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7.在终身教育系统的生成过程中,可以看出两股发展浪潮:一是近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化浪潮;二是现当代教育系统的信息化浪潮。

8.近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化,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学校教育的层次类别多样化;二是学校教育制度化;三是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

教育学习题复习材料1

教育学习题复习材料1

1“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2.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判断题) 错,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活动,狭义的教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3.旧中国制定并全面实施的的学4德国的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5.教育学是一门探索教育现象、教 6.现代教育主要有哪些特征? (1)教育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教育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原 7,教育学为们独立的学科萌芽于理论。

8.从独立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为标志9.战国后期,《礼记》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儒家教育理论和经验,稀罕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1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11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1. 人也是自然的,人一部分,人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

2.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3.要进行的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1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1.他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3.他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于礼。

”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4.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5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

6.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3.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理论的代表,观点是1.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传授 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习间接知识为主。

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即权威地位。

(2)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1.强调目的与活动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2.强调教法与教材统一。

3.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14(填空题)15.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_______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_______和_______。

3._______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主要负责情感与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传授。

4._______是起始阶段教育,是处于较低级阶段的教育,显得非常简单和原始。

5._______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6.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_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7.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_______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当时称为_______。

9 .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_______》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10.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和三大要素组成的。

11建社会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和的特点。

12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它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在欧洲,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要算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发表的,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这些著作可以看成是教育学发展的新标志。

14.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学习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1.教育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D.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2.教育同生产劳动分离是()。

A.原始教育的特点 B.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C.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D.古代教育的特点3.学校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 B.原始 C.近代 D.现代4.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目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4)一、填空 (4)二、单项选择 (4)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5)四、名词解释 (6)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6)六、简答 (6)七、实例分析 (6)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6)一、填空 (6)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6)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7)四、简答 (7)五、论述 (8)六、实例分析 (8)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

(8)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8)一、填空 (8)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8)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9)三、名词解释 (10)四、简答 (10)五、论述 (10)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10)六、案例分析: (10)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 (10)一、填空 (10)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四、名词解释 (11)第五章教育目的 (11)一、填空 (11)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2)四、名词解释 (12)五、简答 (12)六、论述 (12)七、材料分析: (12)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14)一、填空 (14)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三、选择题: (14)四、名词解释 (15)五、辨析 (15)六、简答 (15)七、材料分析: (15)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16)一、填空 (16)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6)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7)四、简答 (17)五、实例分析 (17)第八章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18)一、填空 (18)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8)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四、名词解释 (20)五、简答 (21)六、论述 (21)七、实例分析 (21)第九章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23)一、填空 (23)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4)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 (25)四、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25)五、简答 (25)六、论述 (25)七、实例分析 (25)第十章德育基本原理 (27)一、填空 (27)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7)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8)四、名词解释 (28)五、简答 (28)六、论述 (28)七、实例分析 (29)[案例]一次上班会课时,余老师发现地上丢了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教育学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教育学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教育学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学习要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它是在对教育活动的认识、研究、探讨的过程中,特别是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许多的教育事实积累起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的产生发展大致经过萌芽、独立形态、发展三个阶段。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效果,克服工作的盲目性。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学习这一章,要着重掌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识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以提高学习教育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实践与应用一、填空1.教育起源于劳动。

2.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大要素组成的。

3.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非独立性、平等性和普及性、原始性。

1.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2.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点。

3.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社会科学。

4.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阶段和理论深化阶段。

5.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它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在欧洲,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要算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____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9.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些著作可以看成是教育学发展的新标志。

10.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学习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学校产生于(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教育学是一门( B )。

A.应用性学科 B.实践性很强的理论性学科 C.理论性学科D.技术性学科 3.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 A ),是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自考教育学复习(第一、三章)

自考教育学复习(第一、三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2、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区别:(1)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

(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教职人员、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2)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4、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夫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将不按逻辑规则而仅仅通过语言陈述来进行定义的方式称为“定义性陈述”。

他列举了三种定义性陈述:规定性定义(创造的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

5、教育学宏观: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中观: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微观: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6、教育的产生—几种较有影响的说法:(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主要观点:认为教育完全起源于生物的本能。

动物界的老猫教小猫抓老鼠也是教育。

(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主要观点:教育是“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

——我们认可的观点7、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8、教育产生的原因: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年轻一带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能,根据社会化生存的特点向儿童传授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准则,便成为满足维持生命的需要和满足延续群体生命的必要手段。

9、教育产生的条件:(1)人类劳动的进行——教育产生的根本条件;(2)语言的形成——另一个必要条件。

10、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1)教育的无阶级性;(2)教育的非独立性;(3)教育的原始性。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1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1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⑴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⑵根据课程任务分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⑶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⑷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4.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⑴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⑵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5.课程目标:⑴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⑵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⑶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⑷教学目标.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叫结果,标准.6.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8.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11.课程实施的结构:⑴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⑵分析教学任务.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⑹组织教学活动.⑺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1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13.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14.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⑴目标评价模式.⑵目的游离评价模式.⑶CIPP评价模式.16.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⑴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17.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18.课程改革趋势:结构日趋合理化;内容日趋综合化;形式日趋多样化.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A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A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b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B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C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D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A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学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章节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绪论(一)填空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

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科学。

2、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

3、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三中心是、、。

4、19世纪未,“新教育运动”出现,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和忽视儿童等缺点给予抨击。

以美国教育家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发表了等著作,强调“”、“”、“”等教育和教学原则。

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形成了“”的思想和教学模式。

5、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出现了杨贤江《》、凯洛夫主编的《》、加里宁的《》等有影响的著作,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6、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与“”的关系问题。

教育学发展的源在。

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

教育学是在和的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7、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和之一。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学好专业,成为合格的“”,而且要学会育人,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合格的“”。

8、在我国近代,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与师范学校的设定同时进行的。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其中的就明确规定了有关教育学科开设的要求。

9、从事教育工作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和。

10、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研究对象的、和比较突出,为教育学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这就要求师范生以更大的和更为来学习和研究。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论语B、《学记》C、勒图尔诺《动物界的教育》D、昆体良《雄辩术原理》2、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凯洛夫《教育学》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 )。

教育学原理 复习资料

教育学原理 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填、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孔子、苏格拉底、学记,夸美纽斯康德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布鲁纳)《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

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

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长期以教育为业。

他的教育方式十分独特,经常用启发、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他是古希腊道德哲学的创始人,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学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育论》,这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可以堪称为“学”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1776年。

1806赫尔巴特,西方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论著《普通教育学》,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

杜威对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哲学思考,构建起了具有哲学特色的教育理论。

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主张,被誉为现代教育思想或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小学教育学 综合复习1 适用于黄济主编《小学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 综合复习1 适用于黄济主编《小学教育学》

第二节 教师素质
• 教师的一般素质: • 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 (必须非常熟悉)
第三节 师生关系
• 一、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what): •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 二、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how): •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
•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 育无目的论;
•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主观依据、客观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 (2)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
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1)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
验教育学;3.文化教育学;4.批判教育学;5.马克思 主义教育学
• 第二节 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教育学的地位(基础、必修)、教育学的作用(三个方
面) • 第三节 怎样学习教育学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三、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 四、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 地位、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 二、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 用、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 蒙作用
第二章 学校
• 第一节 学校概述 • 第二节 学校文化 • 第三节 学校管理 • 第四节 学校、家庭与社会
• 一、儿童发展的内涵(四个方面) • 二、儿童发展的特点(五个特点) • 三、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 (一)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主从关系、目的与手段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学理论著作。

教育学的形成阶段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提出来。

西方近代史上撰写第一部系统教育论著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的《大教育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的体系中分解出来,初具雏形,是一部系统的教学论著。

西方近代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讲授的人是康德,德国人。

西方近代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论著的作者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他的《普通教育学》,他也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的人。

教育学的成熟阶段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教育原理的是杨贤江。

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过程》中两个重要观点:1..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学科的结构,而不是大量的知识。

2.教育的方法应使用发现法。

发现教育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汤睃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赞科夫,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提出“发展教学论”。

该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推动苏联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改革。

瓦根舍因,德国教育家倡导“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起源的三种说法: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的著作《动物世界的教育》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在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表达了思想:教育从它的其原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一切人类社会皆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1]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1、___自愿性___、___广泛性___ 、灵活性、自主性是社会教育的特点。

2、快乐教育又称__畅快教育____,主要是一种教育观念、__教育思想____。

3、“实质教育”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__知识____,而___能力___是可以自然得到发展的。

4、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___深度___和广度。

5、各学科教学都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的___教学内容___与教学过程的__各个环节____之中。

6、在教学过程中__教师和学生____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_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_____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客观依据和物质保证。

7、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___间接(书本)知识___为主,___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___相结合,是教学的客观规律。

8、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__教为主导,学为主体____”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和___学会学习___的学习观。

9、教育国际化即教育要面向世界。

也就是说现代教育从__教育目标____、教育制度、__教育内容____到教育管理都要面向世界。

10、终身教育是一种始于本世纪___20___年代,流行于___60___年代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

11、终身教育是一种始于本世纪___20___年代,流行于___60___年代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潮。

12、活动课程的特点有___主体性___、广泛性、___实践性___和灵活性。

13、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___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___,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建设者和接班人____。

14、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___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___,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建设者和接班人____。

15、社会生活条件(环境)包括社会____物质生活条件_、精神生活条件_和社会自然条件。

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影响作用。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篇)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一)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关注教育的理论层面,还关注教育的实践层面。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学、学习、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1. 教育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即通过学校这一专门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教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品德的过程。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

3. 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经验获得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4.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5.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机构体系的总和,包括学校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 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重视人文教育。

教育对象具有等级性,主要面向统治阶级子弟。

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强调死记硬背。

2.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

教育对象逐渐普及,开始面向平民子弟。

教育方法逐渐多样化,强调启发式教学。

3. 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以20世纪以来的教育为主,具有以下特点:教育内容综合化,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对象全民化,强调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方法现代化,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育的基本规律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同时又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教育学复习题精选(上) (1)

教育学复习题精选(上) (1)

绪论一、单选题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C )。

A.《论语》 B《师说》C.《学记》 D.《大教学论》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C )。

A.《教育论》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3、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C )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布鲁纳B. 凯洛夫C.杜威D.陶行知4、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D )。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杜威5、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主张的人民教育家是( B )A. 蔡元培B. 陶行知C. 杨贤江D. 晏阳初6、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 )。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7、“学而时习之”一语出自( A )。

A.《论语》B.《学记》C.《孟子》D.《道德经》8、《教育漫话》一书是( B )的著作。

A. 夸美纽斯B. 洛克C. 斯宾塞D. 裴斯泰洛齐9、《大教学论》一书是( C )的著作。

A. 斯宾塞B. 洛克C. 夸美纽斯D. 裴斯泰洛齐10、“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家( C )的信条。

A. 鲁迅B. 蔡元培C. 陶行知D. 杨贤江11、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 B )。

A. 《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 《教育论》12、“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 )。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布鲁纳D. 洛克13、在近代,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B )。

A.《爱弥尔》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1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

A. 培根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赞科夫15、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复习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认知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任务:认知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意义: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②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③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④建构教师合理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2、萌芽阶段: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以及孔子的《论语》,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3、独立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形态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巴特——《普通教育学》阶段普通教育学:是认知中、小学教育现象,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揭示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巴班斯基4、发展多样化阶段:实证主义者斯宾赛的《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传统教学: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就是解放儿童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现代转向的重要体现,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5、理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深化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提出结构主义理论阶段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6、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第一章1、教育基本要素: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教育措施(客体)2、教育的产生:①生物起源论②心理起源说③劳动起源说(马克思:教育归根结底产生于劳动)3、教育措施: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或受教育者向教育者学习的内容及方式。

4、广义教育:有意识的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5、狭义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组织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系统连贯的培养人的活动。

(两专三有一目的)6、教师行业产生于奴隶社会。

7、现代教育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P22):①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②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③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④教育公益性日益突出⑤教育具有终身性、国际性第二章1、人的发展: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几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

3、影响人的发展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能动性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④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环境:现实制约因素①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生态环境对人有最直接的影响个体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队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

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③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②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③教育促进开发人的创造性,个体价值的实现促进个体社会化:①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③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意识第三章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经济教育制度文化作用教育内容教育社会政治培养所需的人才传递交流、创新知识制约教育人员人口教育方法环境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①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②教育是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章1、教育目的:广义: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

狭义: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格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教育具有导向、激励、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学习培养目标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的所持的一种倾向。

5、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人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6、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7、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基础教育任务:①做人的基础;②接受专业(职业)的基础;③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8、普通中小学教育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和劳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性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育: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和技能,引导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教育。

第五章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了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制类型:双轨学制(西欧)、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苏联),我国属于单轨学制。

①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1904年初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葵卯学制”②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通称“六三三制”。

4、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第六章1、课程:作为文本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总和。

文本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2、课程方案(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制定,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指导性文件。

(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4、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5、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显性课程: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第七章1、教学: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活动。

2、教学的任务:①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②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学的重要任务)③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教学的重要任务)3、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①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②感知新教材,形成表念;③理解新教材,形成科学概念;④复习、巩固知识;⑤运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⑥教学效果测评4、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必然联系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5)教学具有教育性第八章1、教育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的始终。

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

2、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①教育目的——出发点②教育规律——客观依据③教育实践经验——基础3、教学(育)规律:教学(育)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教育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

教学原则不是教学规律。

联系:①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②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应③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灵活对应关系5、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原则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教师应当授予学生正确无误的知识,并根据所教知识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提供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7)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教学方法的概念: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7、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选择依据: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②学科的特点;③所教班级的特点、学生的特点;④学校设施;⑤教师本身的条件;⑥教学时限8、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第九章1、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