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优秀课件
昆山城市规划ppt课件
1
Contents
目录
一、昆山城市概况 二、昆山城东概况 三、CSD中央休闲购物区
2
地处长三角、紧邻上海
❖ 江苏东大门,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 间,东距上海50公里,西邻江苏37公里。
❖ 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 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 界。
❖ 昆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增长,反映了昆山 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呈现稳定上升态势。
18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高于北京
❖ 昆山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北京,同时增长率约在13%左右;2012年达到4万元(北京36469元)。 ❖ 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也高于北京,2012年达到2.8万元(北京24046元),但增幅上总体小于人均可支配收入。 ❖ 当地人群收入水平高。
43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1642个项目,合同外资149亿美元,实际
到帐资金84亿美元。
❖ 功能园区:光电产业园、静谧机械产业园、东部新城区、中央商贸区
、中华商务区
❖ 代表企业:
艾利丹尼森(全球性公司,总部设在美国)
LUMENS株式会社(韩国最大LED背光源、照明设备制造企业)
龙腾光电(中外合资公司,生产5代TFT-LCD面板)
❖ 代表企业:
德国--福伊特、皮尔博格、胜斐尔等
比利时--爱得乐芳帅等
瑞典--瑞刚钢板、固力保、爱维门业 、博动、凯富汽配等
芬兰--通力电梯、奥托昆普等
“全国百强县之首”---代表性企业
三一重工
❖ 为三一集团核心企业。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 商、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 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 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
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述精品课件(共39页)
“两带”:为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带,吴淞江郊野公园带;
“三环”: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 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 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 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 澄湖”。
“五楔”: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 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 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苏州城市建设规划
苏州新城建设规 划 城市南部松吴地区发展规划 西部控制地带发展规划 城市北部平相组团发展规划 主城合核发展规划
一、苏州主城区东部发展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交通工程二班1组
罗刚 葛稳磊 于占东 舒凯 刘光涛
苏州城市简介
在人类的城市建设史上,意大利威尼斯城以其奇特的 水街泽巷,宏伟建筑以及丰富的水景著称于世,直到 今日她仍以奇异的水城魅力吸引着全球的游人。在威 尼斯遥远的东方,也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城—苏州。 她始建于公元前年,是春秋时代吴国阖阁命伍子胃建 城。至今已2500多年。从那时起苏州虽历经沧桑,然 城址和总体格局始渡未变,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极为罕 见。目前是中国唯一要全面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
东进沪西--苏、园、昆东西合轴,
极化长三角中轴,打造联系上
海的长三角次级商务办公和总
部中心,建设苏州未来新城;
北拓平相--苏虞跨线合纵,构造
市域“T”型北轴,以辐射苏
北
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
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南优松吴--苏松合体,优化市域
“T”型南轴,以地域性生态
旅
游服务、文化教育、居住为主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保护原则和方法论述
01
保护优先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 方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 保护。
整体性原则
02
03
可持续性原则
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 整体性保护,维护历史风貌的完 整性和原真性。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 重其可持续发展和活化利用,实 现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
传承和弘扬苏州特色文化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智能交通合作,实现区域交通 协同管理和优化。
05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与均等化
Chapter
教育设施布局优化
均衡布局
根据人口密度和区域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幼儿 园等教育设施的分布,确保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升质量
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校硬件和软件水平, 提升教育质量。
多元特色
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教育机构,满足 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善交通体系
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体 系,提升城市交通运行 效率和便捷度。
强化生态空间保护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 强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 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理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原则
在城市规划中贯彻生态优先原则,保护生态环境 和自然资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和幸福感。
完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
在新城和副中心建设中,注重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 高城市运行效率。
产业园区布局调整
产业园区整合提升
对现有产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度和 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
在产业园区布局调整中,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引导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集聚。
城市总体规划调研报告ppt课件
拔3958.4米;西部黑
潓江南出县境处的乌
梢箐口为最低点,海
拔1645米 。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结论
洱源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是23个 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自治县
洱源以农业、工业、资产投资和贸易等 主要的经济产业。
1986版总体规划
主要思路: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确定了“全面保 护古城风貌”的原则。
空间对策:开发西部新区,保护古城。 实施成效:避免了北京的悲剧。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苏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2005.5
苏州历年耕地面积变化(1949-2003)
450
35
400
30
350
25
300 250 200
20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千 公顷)
15
每年减少耕地面积(千公
150
10
顷)
100
5
50
0
0
-5
221111111111111111009999999999999999009999988888777654319753197531975579
苏州市域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3年,%)
100%
90%
80%
70%
60%
第三产业
50%
第二产业
40% 30%
第一产业
20%
10%
0%
全市 市区 常熟 张家港 昆山 吴江 太仓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前汇报
《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26
3)这种推算法对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 成后的城镇人口是可行的。
27
3. 递推法 ① 核心: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
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② 动态修正有关参数进行推算,虽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
回归分析法的严密,但这种定性分析结合动态的参数调整来预测, 显得更科学,计算也简单。 未来几年人口预测=现有人数*(1+人口增长率)n
42~52
31~36
17~22
42~52
24
2.职工带眷系数法 1)本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的。 2)公式: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
身职工数 Ⅰ =职工总数*居民系数 Ⅱ
注: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居民系数=带眷比*(1-同地双职工人数百分比/2)*平均
1.劳动平衡法: (过去较多采用) 1)它主要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之上,以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
2)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基本人口百分比 =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百
利用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来估算人口发展规模。计算城
市人口发展规模就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
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分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
经济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劳动构成,再分析城市对劳动量的
需要和可能,求得其相对平衡。
22
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递推法, 各类城市可根据情况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较核。
新编苏州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划分析(含工业商业、写字楼园区等)精品PPT课件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本案
重点产业
新能源产业、生物医学产业、 服务外包产业
• 依托其临近上海并拥有高铁等利好因素的支撑下,本案所在的苏州新区在 发展外向型经济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外商投资额较全市其他区域高;
• 项目所在的科技城片区围绕研发创新、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 及生态居住等发展较为迅速,为项目的招商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及企业 资源。
第四层级: 原材料基地
Text • 城市发展地位:苏州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
三个GDP总量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经济总体实
常州市 成为智能装备制造 名城和智慧城市
无锡市 成为现代滨水花 园城市和智慧城市
苏州市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创 新创业宜居城市
产业发展及物业载体市场发展; • 本案位于科技城组团中心区域,紧邻政务资源,未来定位于包括生物医学、新能源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
Part 2 苏州工业厂房市场分析
8
苏州工业厂房市场分布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厂房分布概览 (2014)
区域
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体
总体量 (平方米)
苏州工 业园区
政府、 城投公司
2,077,150
上海产业转移及对苏南其他城市进行辐射。
苏州分区域发展规划
区域
人口 规模
发展规划
苏州主 城城区
160 万人
区域定位:市级行政办公集中地、市级商 业、文化、体育、娱乐中心,居住集中地;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东部新 城城区
120 万人
区域定位:苏州市中央商务区、长三角次 级商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精密制造、现代服 务业;
苏州市最新城市总体规划PPT幻灯片
北
轴,重点建设相城组团,建设以辐射
苏北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为
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优势:交通枢纽、用地充足、特色
产
业
劣势:区域交通不确定因素
定位: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
重点:交通设施、商业贸易、房地
产
25
五、苏州主城区中部发展规划
主城合核发展规划
26
城市建设规划---主城合核发展
主城合核发展策略
2
苏州的城市演变过程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 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 湖,北临长江。 苏州最初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吴国的兴 起始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的开发,至寿梦时期,开始在 苏州建立临时都城。苏州城的发展特点之一是位于吴文化 中心地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二,苏州城市的城址中 心历经2500年来未曾改变过。其三,苏州城在唐中叶以前 长期以来只是“江东一都会”,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很快 便成为了封建王朝府库依仗之地。其四,近代苏州的衰落 有历史原因,也有城市定位的原因。其五,今天苏州发展 非常快,在中国很少有城市既有这么长的历史,又有这么 快的发展速度。
太
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湖
西控太湖--保育太湖山水的生态
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地优用,
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
中核主城--“老城-高新区”合
核,
全面保护古城,提高高新区城
市功能,形成苏州集行政、商
业、文化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
综合性城市中心区。
9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10
中心城区范围界定
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 (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 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 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 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 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 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 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 (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 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 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高铁新城概念规划ppt课件
旅游经济
两个引擎—产业发展双引擎
创意经济
文、游——服务外来 的、动态的商务、旅
游人流
高铁枢纽
HSR Hub
+
创智枢纽
Knowledge Hub
智慧——服务本地 的、静态的产业人
群
消费区
工作区
产业体系:2大经济形态、5大方向
旅游经济
创智枢纽——创意经济
高铁服务中心1.1 五类旅游业态1.2
补充说明:与原有六大功能的整合 关系
游服务的品质;
第三,逗留时间长,旅游者既要参加会议等商(公)务活动,又要进行观光游览等消遣活动,因而在旅游目的
地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
第四,团队规模大,作为一次性的消费整体,会奖旅游的团队规模要远远超过其它旅游形式。
一、会奖旅游
2.会奖旅游主要业态及关键影响因素
活动类型:根据中国(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CIBTM)的调查,会奖旅游活动类型以会议、奖励旅游、 商务旅行、展览等为主; 客户对象:对会奖旅游的需求以媒体、医药、电子信息、直销、金融服务等行业的需求为主; 关键因素:成本、地点、服务质量、交通条件、目的地吸引力等是影响选择会奖旅游活动地点的关键因素;
上海
武汉
杭州
长沙 长株潭
南昌 南昌 海峡西岸
长三角 福州
广州 深圳
香港
厦门
5
大苏州——
大苏州中心
无锡
•高铁新城处于整个苏州 市域“十字型”发展带 的“核心三角中央”,
•是承接南北东西各功能 组团的关键节点 。
张家港
常熟
相城区
高铁 新城
苏州
吴江
太仓 昆山
6
大苏州——一核四城
最新城市规划ppt课件
2. 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 (2)要求:城市景观设计应贯穿在城市设计的各个阶
段,应让居民在喜爱绿化空间中满足需要;使城市 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保护和提高自然景观在城市 中的质量;保护和提高城市传统的风貌特色;探索 现有和新建的各区段中空间之间的最佳关系。
中心。 2. 城市中心的规划布局 (1)位置选择 (2)规划布局 (3)交通组织
2.3.3 城市广场
1 . 城市广场的功能和分类
▲ 应具有公共活动、交通、建筑间联系的 纽带和景观等功能
▲广场按使用性质分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 广场、交通广场、集会游行广场、商业广 场、宗教广场、文化游憩广场、综合性广 场等。
2.对外交通
铁路、港口、航空港、公路
(1)铁路:配合城市功能分区和自然地形,尽量在 分区间通过,以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和城市干道 的交叉,干线沿线应有一定的防护地带。
(2)港口:水域条件是选址的重要因素。合理解决 与居住区、工业区的矛盾,有一定的发展余 地,交通便利港区内不得跨越架空线和埋设水 下电缆,二者应距港区至少100米以外,并设信 号标志;建港工程量小。
2.城市道路
(1)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 干路和支路
(2)道路系统形式:方格网式、放射环形 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3)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2.2.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1.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和指标 (1)城市园林绿地按功能可分:公共绿地、居
住区绿地、专用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和防 护林绿地、市郊的风景游览绿地。 (2)城市绿化覆盖率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1)均衡分布,连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 (2)因地制宜 ,与河湖山川等自然环境相合
中规院_苏州新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_101PPT
参加公积金人数
人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年
城镇职工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在过去几年批出的工业用地中,尚有约3/4的土地未得到充分 利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未体现。
园区合作区一期及蒌葑镇工业用地(代表发展成熟的工业用地)平均建筑 面积密度为0.65万平米/公顷,而其它地区则为0.15万平米/公顷。
平均建筑面积密度(万平米/公顷) 单位面积注册资金(亿美元/平方公里) 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亿元/平方公里) 单位面积利润(亿元/平方公里)
园区未来可通过征收土地税、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完善土地 退出机制等手段,实现从“推出增量土地”转向“盘活存量 土地”的土地发展策略转变。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
Page 2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1
2) 产业集群
“加粗”产业链
通过同类产业的集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性服务业 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用地余量 促进产业持续、快速的增长?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
公顷
2004年园区工业用地现状
1800
批出土地面积
1600
工业用地面积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解读《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昨天,省建设厅组织12位国内著名专家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进行了专门论证。
专家们认为《规划》体现了节约资源、集约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规定。
由于《规划》对苏州的现在和未来都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因此,现把《规划》作一解读,让读者对《规划》有个基本了解。
中心城区面积599.2平方公里《规划》对苏州城市作了四个层次划分。
即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古城地区。
其中,市域面积为8488平方公里,包括市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吴江5个县级市。
城市规划区面积为2597平方公里,包括苏州市区(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以及昆山市的巴城、张浦、锦溪、周庄镇;吴江市的松陵镇、同里镇、横扇镇部分地区(仅包括原菀坪镇,下同);常熟市的辛庄镇部分地区(不包括原练塘镇,下同)。
中心城区面积为599.2平方公里,包括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古城地区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
常熟、昆山、张家港、吴江跃升大城市根据《规划》,到2010年时,全市市域总人口为98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0%,城镇人口为690万人;2020年时市域总人口为11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城镇人口为880万人。
同时,到2020年时,全市将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四个城市规模等级。
其中特大城市1个,即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大城市4个,即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城市人口规模都在65万人至70万人左右;中等城市1个,即太仓市,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至45万人;小城镇49个。
苏州高新区湖滨新城总体规划
项目背景 1.0 用地条件评定
基地发展机 遇
前期方案探讨2.1——自然资源
山体
取消新加建的山体以保留现状景观,并根据现有的鱼塘及河道位置 决定内湖范围
项目背景 1.0 用地条件评定
基地发展限 制
PART I : 项目背景
太湖:年2000万人次国内外旅游; 周边城市短期度假
城市与太湖连接: 环太湖旅游度假总部基地潜质
区位分析图
项目背景 1.0 城市性质定位
城市定 位
城市与太湖的交接点,苏州未来形象和生活方式的新舞台 风景中的城市——“真山真水园中城” 吴文化的源头和未来再生地 城市水源地和水上旅游起点
项目背景 1.0 城市性质定位
未来发展:城际高速和轨道交通
项目背景 1.0 区域条件分析
区域经济定位
苏州品牌正在形成,国际投资激增 巨大商务、旅游经济机遇 东成西就,南北贯通: 长三角经济区—中心枢纽、加速器 沪宁经济带重心 锡、常城市群首领
项目背景 1.0 区域条件分析
区域旅游定位
苏州:太湖2/3以上生态旅游资源; 湖光山色、人文遗产
城市风貌与特 质
稻渔并重
对话
船桥相望
吴歌、昆曲、吴语 传承 刺绣、木刻年画
发展
古典园林——城中园
湖光山色、城市舞台
观光农业、高科产业 遗产旅游体验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生态景观——园中城
项目背景 1.0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关 系
机场:上海虹桥、无锡硕放机场 公交:目前缺乏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城市和场地 道路:城际—苏嘉杭高速公路、苏昆太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和绕城高速公路 水运:以太湖为依托,未来发展水运交通成为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290万人 2020年:38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2010年:32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2020/4/13
7
2020年:400平方公里(人均105平方米)
城市总体布局
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 心城为 主体、周边卫星城镇烘托的“分散组团式”的布局形态。由城市组团、山脉、 河湖、大块绿地组成完整的自然空间,各组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相互间以 干道串联,形成整体的组团分明、多中心、开敞的布局形态。
东进沪西--苏、园、昆东西合轴,
极化长三角中轴,打造联系上
海的长三角次级商务办公和总
部中心,建设苏州未来新城;
北拓平相--苏虞跨线合纵,构造
市域“T”型北轴,以辐射苏
北
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居住
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南优松吴--苏松合体,优化市域
“T”型南轴,以地域性生态
旅
游服务、文化教育、居住为主
“五楔”: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 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 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2020/4/13
5
发展总目标-----新人间天堂 “文化名城、花园水乡、宜居城市、高新基地”
在规划期内苏州全市域基本实现农业、工业、科技、 教育现代化,经济繁荣、文教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 道德风尚良好,城镇体系与城市布局合理,职能完善。 苏州中心城区城市设施水平达到基本现代化,古城风貌 得到进一步保护与发扬,成为与国际经济接轨,高度开 放,经济发达,国际上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 城市。
2020/4/13
6
城市规模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21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61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8万人 市内中心城区:2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3万人。 松陵城区: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万,一年以上暂住人口5.6万人。
辛庄镇区:1.3万人。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2020/4/13
2
苏州的城市演变过程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 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 湖,北临长江。 苏州最初是春秋吴国的都城。吴国的兴 起始于商末泰伯、仲雍南来的开发,至寿梦时期,开始在 苏州建立临时都城。苏州城的发展特点之一是位于吴文化 中心地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二,苏州城市的城址中 心历经2500年来未曾改变过。其三,苏州城在唐中叶以前 长期以来只是“江东一都会”,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很快 便成为了封建王朝府库依仗之地。其四,近代苏州的衰落 有历史原因,也有城市定位的原因。其五,今天苏州发展 非常快,在中国很少有城市既有这么长的历史,又有这么 快的发展速度。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4/13
交通工程二班1组
罗刚 葛稳磊 于占东 舒凯 刘光涛
1
苏州城市简介
在人类的城市建设史上,意大利威尼斯城以其奇特的 水街泽巷,宏伟建筑以及丰富的水景著称于世,直到 今日她仍以奇异的水城魅力吸引着全球的游人。在威 尼斯遥远的东方,也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城—苏州。 她始建于公元前年,是春秋时代吴国阖阁命伍子胃建 城。至今已2500多年。从那时起苏州虽历经沧桑,然 城址和总体格局始渡未变,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极为罕 见。目前是中国唯一要全面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
2020/4/13
中心城区
11
中心城市规划结构
T型双核,多组团,山水绿楔
T轴指主城区、新 城城区构成东西向 横轴,相城片、吴 中片组成南北向纵 轴。
2020/4/13
12
中心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中心城区总建设 用地面积大约 400-450平方公里
2020/4/13
13
中心城区各组团功能与人口规模
2020/4/13
中心城区范围界定
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 (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 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 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 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 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 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 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 (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 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 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14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两带三环五楔”
绿地面积为6591公顷,比现状 增加了2710公顷,约占4.98平方米。
2020/4/13
15
“两带”:为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带,吴淞江郊野公园带;
“三环”: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 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 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 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 澄湖”。
太
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湖
西控太湖--保育太湖山水的生态
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地优用,
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
中核主城--“老城-高新区”合
核,
全面保护古城,提高高新区城
市功能,形成苏州集行政、商
业、文化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
综2合020性/4/城13市中心区。
9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方案
2020/4/13
10
2020/4/13
3
城市性质: 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020/4/13
4
规划指导思想:坚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指导思想;以苏州市土地、生态、环境资源容 量为约束条件,面向长三角区域发展,构建集 约、生态、和谐、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总体构想和战略目 标提供支撑,强化苏州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
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市域、市区、中心城区、古城区4个层次。
全市规划区面积为2014.7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以及外围近期重点发展 区域(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吴中区太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及苏相合作区), 总面积约为777平方公里。
2020/4/13
8
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和合战略”
东进沪西,北拓平相,南优松吴,西控太湖,中轴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