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肾坏死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表现与变化

肾移植后肾坏死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表现与变化
肾移植后肾坏死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表现与变化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急性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排斥反应,当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临床上有四大典型症状:体温升高,血压增高,尿量锐减或无尿,移植肾区胀痛。早期正确地发现移植排斥反应是有效治疗及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先决条件,为此在护理上应做好下列几点。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是否有伤口疼痛或移植肾区胀痛,未确诊前禁用止痛剂。 2)保持各引流管固定通畅,严密观察支架管引流液的性质及量,记录每小时尿量。支架管引流液的观察是早期发现排斥反应的有效手段,术后一定要保持支架管内的尿液排出通畅,如不滴尿,考虑支架管是否受压、弯曲、扭折、接头松脱及支架管内是否有小凝血块,如排除上述因素,应考虑为排斥反应。立即通知医师行抗排斥反应的冲击治疗(冲击疗法是指较大剂量,较高浓度和较快速度从静脉输入皮质类醇药物,以求迅速控制排斥反应)。 3)在行冲击治疗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全身有无慢性感染病灶,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①肾移植受者术前长期透析,常常存在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蛋白质消耗,导致免疫力减退。②肾移植手术打击致抵抗力暂时下降。③术前带有病菌未得到及时治疗。④术后大剂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明显降低免疫力。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包括CMV、EBV、疱疹、艾滋病病毒);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陷球菌等);寄生虫(症原虫、弓形体、卡氏肺孢子虫)等。其好发部位:肺部、伤口、尿道、皮肤、口腔等部位。 4)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感染可提高人肾存活率,护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做侵入性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②由于大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白细胞急剧下降,极易发生感染,遵医嘱正确采集血标本行血象及血培养检查,及时送检。③遵医嘱予抗感染药物。④在病人因感染而发热时,严密监测体温,观察热型,详细记录。⑤注意卫生宣教,让病人掌握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适当的防范措施如:戴口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全身皮肤、口腔、会阴部清洁,适当锻炼,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增强体质等。 2尿量的变化 2.1多尿期指术后24 h内每小时尿量达800~1 200 ml以上。其原因与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水、钠潴留,血尿素氮增高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术中用利尿药物以及供肾因低温保存损害而影响肾条小管吸收等因素有关。血液电解质测定大多为钾、钠增高。此期如处理不当,必定会引起低钾和低钠综合征以及严重脱水等并发症。在此期一定要加强护理。

中国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度版)

中国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 版) 近期,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发布《中国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 版)》一文,文章发表于《器官移植》。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尿毒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肾移植? 自从美国Murry1954 年成功地进行了第1 例临床肾移植以来,已有60 余年的发展历程,全球有近百万尿毒症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而获得第2 次生命?随着肾移植的外科技术日臻成熟,组织配型技术的普遍开展?围手术期抗体诱导治疗和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急性排斥反应(acuterejection,AR)逐渐减少? 尽管如此,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是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解决排斥反应的关键是正确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而正确诊断的「金标准」就是病理学,即移植病理学? 1991 年,世界范围内多个移植中心的移植外科? 移植病理和移植免疫学专家在加拿大Banff 国家公园(BanffNationalPark)召开了第一届关于移植肾病理学诊断会议,即Banff 移植病理学会议(BanffConferenceonAllograftPathology),旨在建立一个国际统一的移植肾活组织检查(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其后会议形成了常态化,每两年举行1 次,制定和修改的

标准称为「Banff 标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国内专家,总结各移植中心的肾移植临床经验,依据Banff2013 标准,编写了本部指南?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分类临床上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分为4 种类型: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 加速性排斥反应(acceleratedrejection,AAR)?AR 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rejection,CR)?近年来,随着排斥反应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也可依据其发病机制分为细胞介导的(细胞性)排斥反应(cell mediatedrejection,CMR 或cellularrejection)以及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rejection,AMR 或humoralrejection)两种类型? 肾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排斥反应是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而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主要是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HAR 是最剧烈且后果最严重的一类排斥反应,由于当前组织配型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日益普及,此类排斥反应已非常少见? HAR 多为体内预存的供体特异性抗体所致,未经特殊处理接受ABO 血型不相容的供肾也是HAR 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他重要的致敏因素包括多胎妊娠? 反复输血? 长期血液透析? 再次移植? 某次细菌或病毒感染致敏等? 个别患者因血循环中存在红细胞冷凝集素,当移植肾循环恢复时,受者血液流入低温的肾小血管,可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昆明肾脏病医院 650000 陈亚波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本院2000年以来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观察,总结临床护理措施及预防对策。结果,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排斥反应、尿漏、肾小管坏死等,主要对策为药物冶疗,放置引流管及术前积极预防措施。结论,术后护理,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及预防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肾移植并发症护理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有效而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能够使病人摆脱透析的痛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2000年以来,成功地为近600例病人施行肾移植手术,现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 1、出血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表现形式有肾血、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移植肾血管破裂,临床上患者突感移植肾区剧痛,也可出现膀胱刺激征、休克、移植肾区隆起、局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监测血常规及凝血五项等化验指标,以便及时处理,主要护理措施为积极防治,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液的情况,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多卧床休息。 2、感染肾移植术后感染是患者致死常见原因,病死率

高达40-78%,现在由于组织配型的进展,减少抗排斥药的剂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使感染率明显下降,但感染仍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主要有泌尿系感染,口腔感染,切口及皮肤感染和肺部感染,尤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最为常见。为预防肺部感染,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定时拍背、雾化吸入,观察痰液的性质和量,每日进行空气循环消毒,严格探视及隔离制度,增强病人体质,减少病原体入侵。对于泌尿系感染的防治,做到每日2次用稀碘伏会阴冲洗,大小便后保持清洁,每日2次用呋喃西林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病人尿液情况及自身症状,因此应对患者采取严密的保护性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操作。 3、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肾移植失败的原因,根据其发生性质分为以下类型:超急性、急性、慢性、迟发型。急性排斥反应大多数情况是可以逆转的,主要表现为移植肾肿大、疼痛、发热、血压增高、尿量减少和肌酐升高或不降等。慢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肾移植术后数月或数年,表现慢性肾功能损害,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肌酐升高,为早期发现排斥反应,应注意患者尿量、主诉及临床检查结果。出现排斥反应可采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或是ALG、ATG治疗。 4、尿漏尿漏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国外为3-10%,主要原因有吻合口缝线脱落、针距过稀、包埋欠佳和取肾技术不佳等造成,为防止和减少肾移植术后尿漏的发生,保持引流管通畅是关键,进行各项操作时应防止管道脱落,尿管

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大部分患者因缺乏相应的医疗专业知识,对于在移植术后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不能辨别,未引起足够重视,以至于延误病情,乃至威胁生命。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据统计,肾移植术后第一年约有5%—8%的移植肾因不可逆的排斥反应而失功。排斥反应的实质是一种免疫反应,是受者对移植物抗原发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它是目前导致移植肾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 根据排斥发生的时间、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进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 1、超急性排斥反应 来势迅猛,大多数发生于吻合血管开放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少数病人会延迟发生,但也只限于移植后的24—48小时内。由于常发生在术中关腹前,所以也称为“手术台上的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移植的肾脏突然变软,由红变紫或花斑状,搏动消失,输尿管蠕动消失,泌尿停止。或在术后24—48小时内突然发生血尿、少尿或无尿,移植肾区剧痛,血压升高。血肌酐持续升高并伴高热、寒战等全身反应。术前常规进行交叉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PRA)

可有效预防,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一经确诊应切除移植肾,以免危及生命。 2、加速性排斥反应 术后3-5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术后移植肾有功能,突然出现体温升高,尿少,血压升高,移植肾肿胀压痛,病情进行性发展,血肌酐迅速上升,病人须透析治疗。有些病人移植肾极度肿胀压力过大,可出现肾破裂,移植肾区剧烈疼痛,可因大出血诱发休克。开始治疗时有所改善,但停药后又复发,全身反应加重,肾功能不见好转。首选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500—1000mg/d,静脉滴注,连用3天。如果效果不佳,尽早使用ATG(ALG)或OKT3治疗,连用10—14天。如果仍不佳,可试用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因为使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可引起感染、充血性心衰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故治疗无效者应及早停用免疫抑制剂,切除移植肾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3、急性排斥反应 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排斥反应。发生于肾移植术后第6天至术后3-6个月内,特别好发于移植后3个月内,以第5周发生率最高。 临床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8℃以上,尿量减少,移植肾肿大、质硬、压痛以及血压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头痛、心动过速、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血肌酐上升。对于急性排斥

肾移植排斥反应的Banff方案

Porter于1967年最先将肾移植排斥反应在光镜下分为4型,即: ①超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有多量的中性白细胞积聚,后期则是肾小球内及肾间质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有大量纤维素和血小板性血栓形成。有的血管壁出现纤维素样坏死。 ②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以间质水肿、局限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特点。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管型,而肾小球及各级血管病变不显著。 ③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以血管炎为特征。入球小动脉、小叶间动脉,甚至弓形动脉、叶间动脉管壁水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空泡变性以及脱落,管壁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泡沫细胞浸润。重者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壁被肌纤维母细胞代替,并逐步形成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使内膜明显增厚,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④慢性排斥反应:主要病变为肾小球萎缩和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小动脉、弓形动脉和叶间动脉内膜呈同心圆状增生,管腔明显狭窄以至闭塞,其中有泡沫细胞积聚。内弹力板常常断裂。

在Porter分类的基础上,1991年加拿大Banff会议共同制定了一个肾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组织学诊断的国际统一命名及标准的方案Banff方案。诊断的主要分类是: ①正常; ②交界性病变; ③超急性排斥; ④急性排斥(Ⅰ、Ⅱa、Ⅱb、Ⅲ级); ⑤慢性同种移植性肾病(慢性排斥)(Ⅰ~Ⅲ级); ⑥其他。 在此方案中,强调动脉内膜炎是急性排斥的基本病变。 Banff方案中有关血管病变动脉炎的定义及病变分级如下: arteritis intimal(同义词endothelialitis)[动脉内膜炎(内皮炎)]:由于动脉内皮下间隙的炎症,内膜增厚,其程度可从少量的内膜细胞浸润到内皮坏死,伴有纤维素、血小板沉着及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Arteritis,transmural(贯壁动脉炎):损伤和炎症累及动脉全层,包括中膜,表现为中膜平滑肌细胞坏死、纤维素渗出及单个核细胞及多核中性白细胞浸润。 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中血管改变分别用:“V”和“CV”表示,分如下4级: V0:无动脉炎;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6条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6条 亲爱的肾友,当您欣喜的从手术后的麻醉中清醒过来,即将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一场新的较量也同时开始。肾移植术后,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身体还必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这里,我们整理了20多篇篇文章,向术后出现类似问题的肾友们多加留意,关注。让我们的健康从保护肾开始。 1、肾移植术后异常情况处理(肌肉并发症) 【病因】肌肉并发症包括肌肉痉挛、疼痛和无力。通常和服用环孢素A、他可莫司和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有关。肌肉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术后5-25个月。【后果】肌肉并发症可以导致疲劳,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由于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病人通常会感到抑郁,情绪易于波动。 【常规治疗】肌肉痛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但其与免疫抑制剂是呈剂量依赖性的,随着免疫抑制剂用量的降低,肌肉痛也可以得到逐渐的缓解。研究表明适当的康复理疗有助于症状的缓解。严重的下肢肌肉痉挛甚至可以导致行走困难。电解质紊乱,如低镁和低钙可以导致肌肉痉挛,一旦发现,应尽快纠正。硫酸奎宁(Quinine Sulfate)已经被成功的用于治疗肌肉痉挛。 2、肾移植术后异常情况处理(瘙痒) 【病因】瘙痒(itching)可能是对药物的过敏反应。由肝脏功能进行性下降所导致的血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也会引起瘙痒。胆道的梗阻可以导致血浆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造成胆道梗阻、胆汁引流不畅的原因很多,如胆道狭窄、肿瘤或慢性排斥反应。 【后果】瘙痒的治疗在某些时候是很困难的,长期瘙痒可以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过度搔抓会使皮肤流血破溃,重者可诱发感染。瘙痒患者还常常抱怨睡眠不佳、食欲减退和情绪不稳定。 【常规治疗】对于新近出现的瘙痒,您首先应注意最近是否服用了某种以前没有用过的药品。以排除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为了帮助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您还可以试着停用该药以观察瘙痒是否有所缓解,如果症状明显缓解,那么说明很可能是该药所导致的过敏反应。您应将该药记录在案,以后不再服用。如果您的瘙痒与血浆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过高有关,您应及时与移植中心联系,一定要争取找出病因。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可以用于缓解瘙痒症状。该药最明显的副作用是嗜睡,但这正好可以减轻由瘙痒所致的睡眠不佳。安泰乐(Hydroxyzine)也可用于治疗瘙痒,其同样会导致嗜睡。消胆胺(Cholestyramine)治疗瘙痒有一定效果,但其最明显的副作用是便秘。抗生素利福平(Rifampin)已经被成功的用于治疗用消胆胺效果不佳的瘙痒。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在明确胆道无器质性梗阻的情况下,也可用于治疗瘙痒。此外,某些外用止痒搽剂和冷敷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3、肾移植术后异常情况处理(慢性疼痛) 【病因】慢性疼痛是指长期的、进行性的疼痛。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骨质疏松、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头痛。 【后果】慢性疼痛可以导致情绪改变、疲劳、抑郁、活动减少、体重增加(由于缺乏活动)或体重下降(由于食欲减退)。 【常规治疗】对于患有骨质疏松、关节炎和头痛的患者来说,有效控制长期的进行性疼痛是非常必要的。请记住,移植病人绝对不能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因其会明显加重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您只能服用不含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的镇痛药。我们推荐的是泰诺和泰诺林(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6条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6条

亲爱的肾友,当您欣喜的从手术后的麻醉中清醒过来,即将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一场新的较量也同时开始。肾移植术后,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身体还必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这里,我们整理了20多篇篇文章,向术后出现类似问题的肾友们多加留意,关注。让我们的健康从保护肾开始。 1、肾移植术后异常情况处理(肌肉并发症) 【病因】肌肉并发症包括肌肉痉挛、疼痛和无力。通常和服用环孢素A、他可莫司和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有关。肌肉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术后5-25个月。【后果】肌肉并发症可以导致疲劳,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由于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病人通常会感到抑郁,情绪易于波动。 【常规治疗】肌肉痛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但其与免疫抑制剂是呈剂量依赖性的,随着免疫抑制剂用量的降低,肌肉痛也可以得到逐渐的缓解。研究表明适当的康复理疗有助于症状的缓解。严重的下肢肌肉痉挛甚至可以导致行走困难。电解质紊乱,如低镁和低钙可以导致肌肉痉挛,一旦发现,应尽快纠正。硫酸奎宁(Quinine Sulfate)已经被成功的用于治疗肌肉痉挛。 2、肾移植术后异常情况处理(瘙痒) 【病因】瘙痒(itching)可能是对药物的过敏反应。由肝脏功能进行性下降所导致的血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也会引起瘙痒。胆道的梗阻可以导致血浆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造成胆道梗阻、胆汁引流不畅的原因很多,如胆道狭窄、肿瘤或慢性排斥反应。 【后果】瘙痒的治疗在某些时候是很困难的,长期瘙痒可以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过度搔抓会使皮肤流血破溃,重者可诱发感染。瘙痒患者还常常抱怨睡眠不佳、食欲减退和情绪不稳定。

【常规治疗】对于新近出现的瘙痒,您首先应注意最近是否服用了某种以前没有用过的药品。以排除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为了帮助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您还可以试着停用该药以观察瘙痒是否有所缓解,如果症状明显缓解,那么说明很可能是该药所导致的过敏反应。您应将该药记录在案,以后不再服用。如果您的瘙痒与血浆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过高有关,您应及时与移植中心联系,一定要争取找出病因。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可以用于缓解瘙痒症状。该药最明显的副作用是嗜睡,但这正好可以减轻由瘙痒所致的睡眠不佳。安泰乐(Hydroxyzine)也可用于治疗瘙痒,其同样会导致嗜睡。消胆胺(Cholestyramine)治疗瘙痒有一定效果,但其最明显的副作用是便秘。抗生素利福平(Rifampin)已经被成功的用于治疗用消胆胺效果不佳的瘙痒。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在明确胆道无器质性梗阻的情况下,也可用于治疗瘙痒。此外,某些外用止痒搽剂和冷敷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3、肾移植术后异常情况处理(慢性疼痛) 【病因】慢性疼痛是指长期的、进行性的疼痛。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骨质疏松、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慢性头痛。 【后果】慢性疼痛可以导致情绪改变、疲劳、抑郁、活动减少、体重增加(由于缺乏活动)或体重下降(由于食欲减退)。 【常规治疗】对于患有骨质疏松、关节炎和头痛的患者来说,有效控制长期的进行性疼痛是非常必要的。请记住,移植病人绝对不能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因其会明显加重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您只能服用不含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的镇痛药。我们推荐的是泰诺和泰诺林(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不能超过每日4克。如果采用上述措施后,您的疼痛缓解不明显,

1例肾移植排斥反应

1例肾移植排斥反应 致髂外动脉吻合口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教训 谢晓萍,李冬梅,饶良芝,罗明霞,黄碧珍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之一,肾移植术后可发生排斥、感染、精神障碍、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但排斥反应致髂外动脉吻合口破裂却罕见报道。髂外动脉一旦破裂,由于血流压力高,出血凶猛,病情发展迅速,需要紧急止血和手术治疗,同时对护理要求高,及时准确的急救护理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命。我院2007年6月抢救1例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致髂外动脉吻合口破裂大出血患者,在该例患者的急救护理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3年,于2007年4月30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血管吻合方式为移植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术程顺利。术后第3天拔出肾周引流管,患者一般情况好。术后常规抗排斥治疗,5月12日,即手术第12天患者出现少尿、移植肾区胀痛、血肌酐持续升高,经积极抗排斥治疗后不能逆转,予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切口处有3~5针未愈合,偶有液体渗出。6月3日11:45患者突感移植肾区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肛门区放射,移植肾切口处有少量出血,立即予按压止血,但止血失败,破口增大,出血汹涌呈喷射状,大棉垫加压止血效果差,血压下降为70-50/40~20mmHg、手脚湿冷等。护士立即予吸氧、压迫止血,血压监测不到,血氧浓度波动在50%~70%,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开放气道,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及伤口出血情况。急诊手术探查,诊断为移植肾髂外动脉吻合口破裂大出血,术中止血失败,在移植肾动、静脉近吻合口处切除移植肾,结扎髂外动脉。患者共失血约3000ml。经2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术侧下肢血供好,活动自如,未再出血,再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等待再次肾移植。术后随访1年,患者恢复好。 2护理教训 2.1重视患者主诉、仔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患者在5月12日主诉移植肾区胀痛及压痛,并报告护士。彩超检查示:动脉阻力指数增高、血流减少,移植肾较前增大,提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医生继续抗排斥治疗,护士认为已经进行对症处理,对其主诉未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是排斥反应所具有的症状,未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患者体温明

中国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_2016版_

·标准与规范·中国肾移植排斥反应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DOI :10.3969/j.issn.2095-5332.2017.0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578,8157068) 通讯作者:石炳毅,Email :shibingyi@https://www.360docs.net/doc/6213915077.html, 尿毒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最有效的 治疗手段是肾移植。自从美国Murry 1954年成功地进行了第1例临床肾移植以来,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程,全球有近百万尿毒症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而获得第2次生命。随着肾移植的外科技术日臻成熟,组织配型技术的普遍开展、围术期抗体诱导治疗和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急性排斥反应 (acute rejection ,AR )逐渐减少。尽管如此,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是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解决排斥反应的关键是正确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而正确诊断的“金标准”就是病理学,即移植病理学。1991年,世界范围内多个移植中心的移植外科、移植病理和移植免疫学专家在加拿大Banff 国家公园 (Banff National Park )召开了第一届关于移植肾病理学诊断会议,即Banff 移植病理学会议(Banff Conferenceon Allograft Pathology ),旨在建立一个国际统一的移植肾活组织检查 (活检)病理学诊断标准。其后会议形成了常态化,每两年举行1次,制定和修改的标准称为 “Banff 标准”。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国内专家,总结各移植中心的肾移植临床经验,依据Banff 2013标准,编写了本部指南。 1 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分类 临床上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分为4种类 型: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 acute rejection ,HAR )、 加速性排斥反应 (accelerated rejection ,AAR )、AR 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CR ) [1]。近年来, 随着排斥反应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也可依据其发病机制分为细胞介导的(细胞性)排斥反应 (cell-mediated rejection ,CMR 或cellular rejection )以及 抗体介导的 (体液性)排斥反应 (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 ,AMR 或humoral rejection )两种类型。 肾移植术后早期最常见的排斥反应是急性CMR ,而影响移植肾近期和远期存活的主要是AMR 。2 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 是最剧烈且后果最严重的一类排斥反应,由于当前组织配型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效免疫抑制剂的日益普及,此类排斥反应已非常少见。HAR 多为体内预存的供体特异性抗体所致,未经特殊处理接受ABO 血型不相容的供肾也是HAR 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他重要的致敏因素包括多胎妊娠、反复输血、长期血液透析、再次移植、某次细菌或病毒感染致敏等[2]。个别患者因血循环中存在红细胞冷凝集素,当移植肾循环恢复时,受者血液流入低温的肾小血管,可引起红细胞凝集现象,并很快阻塞肾微血管,出现类似HAR 的病理改变[2]。2.1 诊断:临床表现:HAR 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一般发生在24小时内,也有个别延迟至48小时。当供肾重新恢复血供时,移植肾饱满,呈深红色,数分钟后,移植肾变为花斑色, 体积增大,肾由色泽鲜红出现紫纹,进而呈暗红, 乃至呈紫褐色并失去光泽,移植肾由饱胀变柔软, 体积缩小;肾动脉搏动有力,而肾静脉塌陷, 肾脏搏动消失,泌尿停止;少数可出现寒战、高热、 高血压、无尿、精神差等危重症的表现。 病理表现:HAR 的靶细胞是内皮细胞。供者特异性抗体与受者肾脏内皮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破坏移植肾血管壁,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纤维素沉着和微血栓形成,使动脉、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3915077.html,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体会 作者:张赫岩王忠怡郭超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5例急性排斥患者全部得到治愈。结论: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是肾移植成功的关键,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诊断;治疗;抗排斥 [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151-01 排斥反应是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更为重要,往往使移植肾早期失去功能,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急性排斥 反应直接关系到肾移植的成败。我科2002年9月~2005年10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34例,其中发生急排5例。现将临床诊治过程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25~54岁。均为首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致尿毒症。术前经完善的配型检查,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10 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采用的抗排斥方案为环孢素加骁悉、强的松三联免疫治疗。本组患者均在术后2周~2个月内突发尿量减少至无尿。伴有发热,体温均在38℃以上。同时出现周身不适,关节酸痛,血压升高,体重相应有所增加,血肌酐及尿素氮指标升高。 1.2 诊断 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尿少,周身不适、乏力,关节肌肉酸痛,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尿量每日减少幅度在60%以上。实验室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至500~800 μmol。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呈阳性反应,较排斥前增加(+)~(+++),尿红细胞也增加明显。血常规检查出现血红蛋白值不同程度的下降。彩超检查发现移植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回声降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升高,全部在0.75以上。动脉搏动指数(PI)2.0~2.5。移植肾内血流灌注有所减少。 1.3 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