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
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或二元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德国有80%的年轻人是通过接受过双元制教育而走上工作岗位的。
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而得名的。
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
所以,整个职业教育中,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
双元制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
将来他们无论从事那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必要条件。
(一)理论教育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绝对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因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最实用的理论知识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他们在企业接触到的是目前使用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的,从而减少了学习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快速进入工作岗位。
(二)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
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
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三)政府出资和企业的广泛参与相结合
德国约有48万个企业有培训资质,它们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
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
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
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
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
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
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
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
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
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
近年来,德国又兴起了跨企业培训。
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与其中,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
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
(四)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相结合
在德国,培训是学校和企业的事,而考核,却是行业协会的事。
按照《企业基本法》的规定,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在企业进行了岗位培训,完成了所学的课程和实践操作任务后,要到行业协会进行资格考试。
一般情况下,行业协会指派5人担任考官,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考核。
考核合格后,发给资格证书。
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特色:
1.4.1 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主要任务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培养技能人才的国家.“蓝领”和“白领”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等没有明显差距,同时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畅通了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渠道,所以德国大部分青年人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技术工人.据了解,德国大约只有12%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而“双元制”学徒约占51%,技术员学校和技师(师傅)学校学生约占7%.加上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70%,毕业后成为熟练工人.
1.4.2 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双元制”教育体系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来组织教学和实训活动.即使是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职业学校也要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任务信息,学生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并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增强,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就业能力大大提高.
1.4.3 行业协会负责“双元制”教育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协调工作“双元制”教育企业资质的认定、教育合同的备案管理、企业教学的指导监督、教育纠纷的调解仲裁、毕业考试的题目命制和组织实施、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印制发放等均由行业协会负责.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行业协会都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会费、职业资格考试收费及研究咨询等收入.除此之外,行业协会还可以举办非营利性质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直接组织教学活动.
1.4.4 以企业为主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学徒岗位和实训师资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提供的学徒岗位数量由州经济劳动部门、文化部门及行业协会、企业、工会根据企业规模和生产经营状况协商确定.在“双元制”教育中,学生的主要身份是企业学徒,而不是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教育企业不仅要承担提供实训场地、购置教学设备、原材料、支付实训教师工资等费用,还要支付学徒工资并购买保险.在黑森州,建筑类岗位学徒工资1~3年分别为每月580欧元、901欧元和1138欧元,均由企业承担,企业也从职业教育中获益.
1.4.5 跨企业培训机构成为企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如果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职业教育岗位或一些中小企业的教育条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可以到“跨企业培训机构”学习.跨企业培训机构是经行业协会认证的专业培训机构,有的则是由相关行业协会直接举办,通过模拟现场真实场景进行教学和实训.跨企业培训机构虽然不是政府主办的, 但仍然可以得到政府资助.学生在跨企业培训机构学习的有关费用仍由企业负担,企业按规定标准将有关费用交给第三方的结算中心,再由结算中心拨付给培训机构,保证培训机构稳定的经费来源.
1.4.6 多元提供、多方管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德国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企业.联邦政府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向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及建设职教设施、资助联邦职教所等. 州和地方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资助职业教育企业及职业学校的
日常经费开支,包括教师工资、养老金及校舍建设维修、教学设备购置等.“双元制”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企业承担.德国所有企业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基金,政府、行业协会再通过各自渠道将资金分配给企业. 2008年黑森州经济部对职业教育企业的资助为2 910万欧元,对跨企业培训机构的资助为940万欧元. 同时,德国构建了上下衔接、左右互通的“立交桥”式终身教育体系,只要学生愿意并付出努力,任何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我们接触的一位职业学校教师,就曾经是“双元制”学徒、师傅学校毕业后担任过企业的实训教师,后来进入师范大学学习成为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德国的建设行业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建设行业的特殊性,德国建设行业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由跨企业培训机构来实施,建设类职业教育已开始出现“三元制”,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跨企业培训机构模拟训练,在企业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