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分析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作品分析课程授课教案
奏鸣曲式
(一)定义
奏鸣曲式是一种适合于表现戏剧性内容和交响性构思的结构。其形象的展现对比往往比较富于戏剧性,相互之间常有内在的联系和矛盾,并用交响化手法揭示这种联系和矛盾。奏鸣曲式中的形象对比体现出主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冲突,按照主题的呈示、展开和再现的戏剧性线索进行。奏鸣曲式的结构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
(二)奏鸣曲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奏鸣曲式的前身是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它的发展过程是:古二部曲式——古奏鸣曲式——成熟的奏鸣曲式。
一、从古二部曲式到古奏鸣曲式
古二部曲式流行于十七世纪后半叶——十八世纪前半叶,主要用于器乐曲。在巴赫、亨德尔的古组曲中,古二部曲式是其中很多舞曲(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加沃特、小步舞曲、布列等)的典型结构型式。此外,在巴赫的很多前奏曲和创意曲中也可遇到这种曲式。在巴赫的作品中,作为独立作品或套曲(组曲、清唱剧)某一乐章的古二部曲式要比大型的非套曲的完整曲式(如复三部曲式)用得更为频繁。
古二部曲式分两部分,各自进行反复。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结束在从属调性(大调为属调,小调为平行大调或属调)。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大部分的小步舞曲、加沃特、萨拉班德等),通常是比较稳定的乐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舞曲多半是运用主调手法创作的作品。对于稍晚些时候的舞曲体裁,古二部曲式也是典型的。但是在阿列曼德、库朗特、吉格、前奏曲、创意曲等体裁中,古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结构要复杂得多,显然这是受到这些体裁复调式旋律及其发展原
则的影响。我们把这种古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结构称为展开型乐段。其中开头是简短的主题核心,接着是比较长大的模进转调式的发展,其特点是渐进式、不间断性和转向从属调(属调、平行调)的完全终止。有时候模进转调式的发展起初进入某一从属调(如平行大调)的终止式,然后进入另一个调(如属调)的终止式。有时在最后一个终止式之后还继以补充或反复终止式。在结构比较稳定的乐段中,常常可划分为几个乐句。在展开型乐段中,由于音乐连续不断地发展,不能划分乐句,有时可以分成几个首尾重迭的段落。
古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发展和全曲的结束,从从属调性开始,结束于主调,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为基础,但是调性很不稳定,并且其规模通常超出第一部分(有时甚至超过二倍至三倍)。这也是古二部曲式和近代二部曲式的一个重要区别。虽然有时古二部曲式的两个部分也有相等的时候。第二部分常常以第一部分的主题动机开始(有时是反向),但是在另一个调式另一种和弦上,(属调或属和弦,平行大调,第一部分常以此结束),然后转入下属系调,这时常常是近关系调上的完全终止(例如下属调、平行小调),在这之后返回主调,简短地结束全曲。
古二部曲式两个部分的末尾主题材料往往是相同或相似的,但调性不同,这是奏鸣曲式再现部中的副部与呈示部形成调性对比的萌芽,其区别在于古二部曲式末尾调性回归的部分(长度可以从几个音到几小节)不构成独立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二部曲式一般被认为是没有再现部的。
在舞曲中,古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差不多总是单独反复的,而在前奏曲和创意曲中则远非如此。
古奏鸣曲式是古二部曲式的扩大,也是成熟期奏鸣曲式直接的前身,在古二部曲式中,开头带有展开型的乐段,第二部分末尾为第一部分末尾的移调反复,这样的古二部曲式已经很接近古奏鸣曲式。如果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末尾扩大规模(相当于乐段或较大的乐句),加强独立性,可以明确地划分出独立的主题(副部,或副部和结束部),则可以认为是古奏鸣曲式而不是古二部曲式了。在古奏鸣曲式中,已经形成有完整的结构的主题,即主部和副部。两者之间还有起调性过渡作用的连接部。副部后面则有结束部。第一部分称为“呈示部”,其中主部是明快而短小的,通常是乐段结构,结束在主调上。连接部以主部的主题
为基础,转向副部所属的从属调,它的长度变化不一,副部的主题和主部对比不大,始终在从属调(大调为属调,小调为平行大调或属调)上,有时有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结束部很短小,仅仅是副部的补充。
古奏鸣曲式的第二部分是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先后接合,称为“展开—再现部”。展开部是主部的展开,有时也引用连接部的材料,在这里,主部主题已有了重大的改变,首先是结构的分裂,其次是调性的不稳定,常从呈示部结束时的调性开始,有时先在这个调性上继续下去,有时则仅触及这个调性的主和弦,而立即向其他从属调性移转。展开部常常倾向于下属功能的调性,最后进入主调的属和弦,准备再现。再现部是副部和结束部在主调上的再现,除了调性以外,很少有其他的改变。在结束部的后面,没有尾声。
综上所述,古奏鸣曲式第一部分的结构和成熟期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已基本一致,而第二部分则包含主部的展开和副部的再现两个段落。在第二部分中,主部的调性发展比古二部曲式活跃,从这一点来看,比较接近于成熟期奏鸣曲的展开部;但展开的手法比较单纯,展开的素材通常仅限于主部主题,则又与成熟期奏鸣曲式有较大区别。
古奏鸣曲式中的调性布局是对称的,例如:
呈示部展开——再现部————————————————————————
主部副部主部(展开)副部
主属属主
古奏鸣曲式常和舞曲,进行曲、田园曲、歌曲等风俗生活音乐体裁相联系,形象比较统一,主部和副部的对比不强,偶尔也可以遇到对比比较鲜明的例子。
18世纪前半叶是从古二部曲式向古奏鸣曲式,再向成熟期奏鸣曲式过渡的时期,这时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正在迅速发展,在结构上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大部分的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都是二部性的。偶尔也有三部结构,其中虽仍分两部分各自反复,可是第二部分在展开段落以后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只是收束在不同的调上而已(有时也可以收束在相同的调上,这样就构成了da capo 形式的三部曲式),这种形式就更接近于成熟期的奏鸣曲式。
二、古典成熟期的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在18世纪中叶定型为三部性的结构,开始进入了古典成熟时期,但在海顿及其同时代作曲家的作品中,奏鸣曲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风俗生活音乐的特点,主部和副部的对比不很鲜明,往往主部和副部都是歌曲、舞曲或进行曲性的,不过主部比较活跃,副部比较安静而已,有时甚至主部和副部是同一主题,但织体写法不同,调性(或调性和调式)也不相同,这样就构成了单主题的奏鸣曲式。在对比主题的奏鸣曲式中,主部和副部都是同速度、同拍子的。主部和副部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大多用收拢性乐段写成。主题的个性也不强,并不和特定的音色和调式相联系。在小调奏鸣曲式中,副部通常出现在同调号的大调,但在再现部中总是回到了主音小调,改变了调式。连接部常用一些经过性的走句组成,不用主题材料,结束部只包含一系列的补充终止,没有鲜明的乐思。展开部的规模不大,实际上往往只是呈示部和再现部之间的一个连接部。再现部比起呈示部来,变化很小,通常只是把副部移到主调,因此连接部的调性布局也有相应的改变,有时甚至连连接部也可以原封不动。尾声很短,也由补充终止组成,有时根本没有尾声。
在莫扎特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奏鸣曲式已有了显著的革新:主部采用开放性的乐段结构,因而增强了继续发展的动力;连接部用主题材料写成,起着主部第二乐句的作用,因而从主部到连接部造成一气呵成之势;副部虽较安静,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加进主部的主题因素,使对比形象相互影响,并推动副部积极发展,甚至出现戏剧性的转折;结束部也具有主题性格,常从副部的补充主题开始;展开部的规模扩大,成为音乐形象戏剧性发展的中心。
贝多芬在莫扎特对奏鸣曲式进行革新的基础上,从事进一步的开拓,加强了奏鸣曲式的戏剧性,在他的作品中,矛盾的因素不仅存在于主部和副训之间,也存在于主部内部。在呈示部中,主部和副部往往就有了初步的展开,而在展开部中则有更大的展开,并引起了音乐形象的尖锐的冲突。再现部在展开部的戏剧性发展以后,往往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比起呈示部来,在调性布局上和结构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甚至在性格上也起了变化,有时再现部是当展开部发展到高潮时进入的,这就使整个奏鸣曲式在急遽的戏剧性发展中前后一气贯穿。尾声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