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_实践与影响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已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各国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力度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赤膊上阵。
随着短期利率接近零,传统货币政策“弹药”已耗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为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央行的选择。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也翻译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或数量宽松货币政策)诞生于2001年3月,当时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急剧萎缩,面对长期性的通货紧缩,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以下简称日银)实施了首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谋求金融市场稳定。
简而言之,量化宽松是指当短期利率接近或处于零时,中央银行通过向经济体系大量注入超过维持零利率所需资金,以刺激经济。
在当前危机中,零利率在短期内已经注定失效,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更为激进,包括大量印钞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
美联储年初已经开始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3月份更加开始买入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包括日银、英格兰银行以及瑞士中央银行等已经开始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他央行也在跃跃欲试。
全球大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属首次,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生效,会带来什么后果,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为此,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而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日本的实践经验,然后对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中国产生严重的影响,有必要对潜在的风险保持警惕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一)零利率与流动性陷阱在正常情况下,央行降息将引发一系列资产替代行为,从而导致证券收益率的普遍下降。
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往往可能出现短期名义利率很低甚至为零的情况,短期名义利率已经降无可降,上述传导机制有可能会失效,陷入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
浅析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浅析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一、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及其起源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方式三、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和影响四、量化宽松政策的评价及其潜在问题五、量化宽松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比较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其中,量化宽松政策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实施方式、目的及影响、评价和潜在问题以及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比较进行分析。
一、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及其起源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是指央行通过购买国债等金融资产无限量放水,以提高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加信贷供应,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货币政策。
它最早是由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推出的一种货币政策方式。
在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央行一般会采用购买国债等金融资产的方式来注入市场流动性。
这些购买的金融资产可以是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或者股票等。
央行通过放水,从而引导银行增加贷款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三、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和影响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以提高信贷供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困难时期,它可以缓解短期经济压力。
同时,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下滑时,也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提高市场的信心,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量化宽松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促进货币供应和资本市场的活跃,减轻压力下的经济疲软,同时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
四、量化宽松政策的评价及其潜在问题量化宽松政策虽然可以缓解短期经济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但其潜在问题也不能忽视。
首先,长期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货币扭曲,进而影响货币发行机构的职能。
其次,大量印发货币会导致物价上涨,激发通货膨胀风险。
长期通货膨胀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稳定,降低民众的购买力。
五、量化宽松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比较与其他经济政策相比,量化宽松政策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大量印发货币,直接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概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当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的时候,央行通过发行超过维持零利率的货币以刺激经济。
美国从次贷危机以来到 2012 年 12月先后进行了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第一次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市场出现信贷紧缩的状况。
美联储通过多次公开市场业务注入流动性,但收效甚微,于是 2008 年美联储 7 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基本上启动了零利率政策。
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稳定美国经济而不是刺激。
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在2010 年的 8 月实施的,截止 2011 年6 月之间美联储每月向市场投入 75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用来解决美国的财政问题。
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起始于 2012 年 9 月 13 日。
美联储决定每月购买 400 亿美元抵押贷款担保债券,继续将美联储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设定在 0 到 0. 25% 之间不变等。
并继续执行卖出短期国债而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
为的是改变就业率低的局面,复苏经济。
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起始于 2012 年 12 月 12 日,美联储每月除了继续购买 400 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外还额外购买约 450 亿的长期国债。
此次的目的是进一步刺激经济和恢复就业。
总结来看,美国在采取下调联邦基准利率的同时配合使用购买国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会使短期国债的价格升高,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债券会使长期国债的利率维持较低的状态,人们不会在低利率条件下形成长期利率会上升的预期,这样可以防止货币政策失效。
但美国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却对全球经济,尤其新兴经济体特别是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加速通货膨胀情况首先,我国对美国总体长期保持贸易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格局,使得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造成通货膨胀。
浅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浅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对策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连续启动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源于2022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美联储推出了第一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三个月中创造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储备,主要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方便金融机构购买衍生商品。
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从政治背景看,奥巴马政府经济持续低迷没能好转、失业率居高不下,民意支持率低,迫使美国推行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从经济情况来看,美国经济虽然有反弹,但复苏动力不足,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在2022年4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国能够拿出的挽救危机的应对政策已经不多,特别是利率已经接近于零,失去了操作空间,迫使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22年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2022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降低失业。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主体,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此,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1.热钱的涌入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受到干扰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国际资本涌入像中国这样的一些新兴国家。
新兴国家的高利率吸引美国热钱投入股市、楼市,进行无风险套汇套利并获得丰厚利润,同时还使资产价格上升、通胀压力加剧。
可见,热钱的流入对中国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等宏观调控政策有重大的影响。
2.通货膨胀压力加剧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导致价格弹性较大的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在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中,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类商品占据的比例较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使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引发通货膨胀。
此外,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使中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
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现状与影响
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现状与影响全球量化宽松政策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和购买国债等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通胀。
自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来遏制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并在此后继续实施该政策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目前全球范围内,一些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仍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下面将分别对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现状和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美国是最早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之一、自2024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购买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同时降低利率,以推动经济增长。
这一政策确实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并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减轻了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然而,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这种政策导致货币供应过多,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
其次,低利率给银行带来了压力,因为它们无法通过固定收益投资来获得足够的回报。
此外,货币贬值也可能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出口竞争力。
在欧洲,欧洲央行自2024年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余波。
该政策的效果相对较好,帮助了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并推动了通胀率的上升。
然而,欧洲央行仍在继续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以维持经济稳定。
尽管如此,欧元区仍面临通货通胀压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日本是长期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先锋。
自2024年以来,日本央行一直积极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通胀。
然而,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果,通胀率仍然低迷,经济增长放缓。
日本的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其长期居高不下的债务和人口老龄化有关。
英国是另一个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家。
自2024年以来,英国央行一直持续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以刺激经济增长。
尽管该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英国经济仍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如脱欧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全球范围内的量化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稳定,减轻了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对经济的影响。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1. 引言1.1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简介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是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并保持低利率。
这一政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抑制通货膨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多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其中包括购买政府债券和抵押贷款证券,以提振经济活力。
美联储通过购买大量政府债券和其他资产来增加市场上的资金供应,从而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
这种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帮助经济复苏并降低失业率。
一些人担心这种政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对经济有积极作用,但在长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美联储的政策举措也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包括中国。
为了维护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2 我国经济的现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压力加大、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等问题。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和内部挑战。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机构不断壮大,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金融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过快、金融风险管控不到位、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给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挑战,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转移至高收益率国家,导致我国资本外流,加剧我国货币汇率压力。
其次,美国宽松政策造成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也将对我国经济造成波及。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2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维持现有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于2011年第2季度末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
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继2009年8-9月美联储购买的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之后采取的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当利率水平接近于零的时候,而经济处于下滑情况下中央银行需要采取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措施以稳定金融状况和维持总需求。
量化宽松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
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深提高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中美之间的经济依赖性增强的条件下,分析探究美国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对于中国研究相关对策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量化宽松政策从理论上看,该政策的实施,政策实施国的货币供应量是会大幅增加的,长期内会诱发货币实际价值下降,即产生通货膨胀,该阶段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美国的通货膨胀预期,而与此同时伴随着欧洲国家也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宽松政策环境,使得世界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从而引发价格弹性较大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特别是全球能源价格的上升,比如说原油、铁矿石等,而同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这样就势必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而另一方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美元贬值,而美元是全球能源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美元贬值直接导致以美元标的的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中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实践效果及经济影响
[500]杨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基础、实践效果及经济影响阮小莉.西南财经大学,2012.摘要:1936年,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开创了宏观经济学。
在该书中,凯恩斯采用宏观分析方法对诸如收入、消费、投资、货币与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使经济学从微观分析转向宏观分析。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凯恩斯亲眼目睹了自由市场经济的诸多弊端,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存在非市场出清和非充分就业,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的常态,主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
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
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
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
抓大放小,逐层细化。
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
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
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
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左右吧,你就可以从他们家得到一份有200-500篇非常专业,且最贴近你所写论文主题的重点大学硕博士论文目录,基本能涵盖所有和主题相关的论文,然后会让你从目录中再挑选出其中30篇左右最贴近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全文给你,全文文字都可以复制黏贴的哦,就是这些精选后的论文内容构成了我这篇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血肉。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1501魏靓2015011736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
二、量化宽松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历次内容(一)QE1的内容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
2010年4月28日,联储的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结束。
QE1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2009年3月18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采购额最高增至1.25万亿美元,机构债的采购额最高增至2000亿美元。
此外,为促进私有信贷市场状况的改善,联储还决定在未来六个月中最高再购买3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证券。
美联储在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执行期间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
QE1的主体上是用于购买国家担保的问题金融资产,重建金融机构信用,向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用意在于稳定信贷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的目的仅仅在于“稳定”市场,而不是“刺激”经济,这与中国央行的量化宽松大相径庭。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近年来,美国一直采取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利率。
这一政策不仅对美国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中国经济。
首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方面。
由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贬值,进而导致人民币升值。
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对外贸易竞争力减弱。
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也导致全球资金涌入中国市场,加剧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
这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需要密切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增加,中国可能面临资本流出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中国央行需要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对中国作为资源进口大国来说是一个挑战。
中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和居民的利益。
然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提高了全球市场需求,为中国的出口创造了机会。
其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贸易竞争力下降、金融市场波动、货币政策调整等都是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保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
目录
01 一、量化宽松政策产 生的原因
03 三、启示与建议
02
二、量化宽松政策对 美国经济的影响
04 参考内容
在最近几年,美联储采取了一项非常规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以应对美 国经济的挑战。本次演示将详细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探讨 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3、政治因素:美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 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和系列金融监管改革。这些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量 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一种有效的融资股市: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推动了 股市的上涨。在政策实施期间,美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牛市。
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通过购买大量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向市 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压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这一政策有效地稳定了美国经 济,使其迅速走出衰退。然而,长期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通 胀压力上升、债务负担加重等。因此,美联储逐渐考虑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方式是逐渐减少债券购买,并适时提高利率。 这一策略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逐步减少债券购买可以避免突然间抽走大量流 动性,从而避免市场动荡;其次,提高利率可以控制通胀预期,防止物价过快上 涨;最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以减轻美国自身的债务负担,有利于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总的来说,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决策。退出 过快可能会导致市场动荡和经济压力,而退出过慢则可能带来通胀风险和债务问 题。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密切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未来,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各国央行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 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挑战。
试论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试论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在经济学中,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并扩大信贷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此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是央行通过一些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并扩大信贷供应的一种货币政策。
最常见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大规模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同时降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此外,央行可以通过减少银行保证金率、降低银行拆借利率和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扩大信贷供应。
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在美国,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联邦储备委员会(Fed)采取了大规模购债和其他资产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导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
自2008年以来,Fed共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影响的正面作用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其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从而加强了经济刺激,并鼓励更多的投资、消费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
2. 降低企业成本降低利率和扩大信贷规模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利率,提高经营效益,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3. 减少失业率量化宽松政策促进了经济增长,进而刺激就业增长,降低失业率。
量化宽松政策影响的负面作用虽然量化宽松政策在初期实施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其长期与规模化实施却带来了不利的影响:1. 引发通胀当央行通过购买国债等手段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削弱货币购买力,进而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 增加金融市场风险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市场因对央行进行资金调控而遭受冲击,波动和资产负债表风险都会增加。
3. 推高质量不佳的资产价格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某些失业资产价格推高,如房价和股票等,降低了市场透明度,带来负面影响。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报告:浅析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目录一、引言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及实施三、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2. 就业形势3. 通胀率4. 股市及房地产市场四、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货币政策2. 汇率3. 资本流动4. 贸易与汇款五、案例分析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3.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4.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5.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六、结论七、参考文献一、引言量化宽松是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采用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该政策以大规模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手段,从而推动银行贷款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政策对于美国经济复苏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它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的经济。
本文将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和实施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该政策对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及实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美国股市暴跌,房地产泡沫破裂,失业率激增,美国经济遭遇了严重的困境。
为应对这一危机,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其中包括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国债等债券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刺激景气,同时降低长期利率以刺激投资。
在实施量化宽松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实际上是在创造新的货币来购买国债等资产,这样就会增加银行的储备资金,从而促进贷款和投资。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由美联储发起,采取的具体手段是大规模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根据该政策,美联储每个月都会购买价值1,2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包括政府债券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2014年,总共购买了3.5万亿美元的资产。
三、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 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政策对于美国经济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危机时期。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这种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以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它也会导致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资本外流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等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汇率变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美元供应量增加,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升值。
这会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
对于那些外销大宗商品的企业和行业,这种冲击可能会非常明显。
同时,升值的人民币也会使得跨国公司对于我国的投资热情降低,进一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2.资本外流美元贬值会促使投资者将资本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国家,美联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购买国债也会刺激资本外流。
相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稳定,因此在出现美国经济衰退的时候,资本将流向我国。
这虽然可以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但也会使得人民币汇率升值,进而影响到出口和国内投资环境。
3.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美国物价上涨,随之而来的是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增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商品,而需求上涨也会推升我国物价。
这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加紧。
二、应对措施为了应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我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汇率。
例如,稳定一篮子货币汇率或者适当干预市场。
另外,我国可以通过扩大进口,增加石油和原材料等商品进口的比例,来减少出口的压力,从而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
2.加强金融监管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安全和稳定。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我国。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我们可以调节国内经济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3.实施货币政策我国也可以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1.对外贸易的影响: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美元贬值,进而
提高我国出口商货币收入的汇率风险,同时美国经济的复苏也将刺
激美国对外贸易,导致我国竞争力下降。
2.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重
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采取稳健货币政策以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带来的影响。
可能会影响我国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
3.资本流动的影响: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大量国际
资金都流向了美国市场,这将导致我国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加
汇率波动性和股票市场的风险。
应对策略
1.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是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的最佳方式之一,减少在市场中出现的非法交易和违规行为,维护
金融市场稳定。
2.推动国内经济结构升级:通过内需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
级等措施,加强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从而减轻美国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
3.强化外汇和金融管理:应当积极监管外汇和金融市场,防止
非法资本流动。
同时,需要改变外汇储备的部分结构,将其多元化,避免相同风险下过度集中投资会对资本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4.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在国际合作中,积极主张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加强全球财政监管合作,共同应对永恒税收漏洞。
此外,相
关金融市场政策也需要有所改变,如修整外汇政策,加速汇率体制改革,推行货币互换等操作,在金融市场上升级我国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发展,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单一国家的边界。
近年来,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不仅在美国本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稳定、资本流动以及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影响,以期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应对外部货币政策冲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将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明确其定义、特点以及实施机制。
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和动因。
随后,文章将深入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包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等。
文章还将分析中国在面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如何调整自身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外部冲击,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中国在面对这种外部冲击时应该如何调整自身的货币政策,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被称为量化宽松(QE),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实施。
该政策的核心在于,当中央银行将短期利率降至零或接近零的水平后,通过购买长期金融资产,如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增加银行系统中的基础货币供应,从而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这种操作实质上可以被视为“间接增印钞票”,因为它增加了银行系统中的货币供应,尽管并未直接印刷更多的钞票。
在金融危机期间,尤其是2008年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被广泛应用。
美联储通过大规模购买长期金融资产,压低了长期利率,鼓励了银行贷款,刺激了投资和消费,从而帮助经济复苏。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中国对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的全球影响,并重点探讨其对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和宏观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
文章将从QE政策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入手,逐步过渡到其对全球经济格局,尤其是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
我们将分析QE政策导致的资本流动、通货膨胀压力、汇率波动等现象,并探讨其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金融市场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中国在面对QE政策冲击时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货币政策调整、金融市场改革、外汇管理策略等方面,以期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称为QE(Quantitative Easing),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通过大规模购买长期金融资产,如国债和抵押支持债券,以增加银行系统中的货币供应量,降低长期利率,并鼓励投资和消费。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已经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
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始于2008年11月,当时美联储宣布将购买高达25万亿美元的抵押支持债券,以支持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
这一举措旨在稳定金融市场,恢复市场信心。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开始于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将在未来六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复苏。
QE2标志着美联储从支持特定市场转向更广泛地刺激整体经济。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于2012年9月启动,美联储承诺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支持债券,直到就业市场明显改善。
此举旨在通过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刺激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
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QE4),也被称为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开始于2012年12月。
美联储通过卖出短期国债并购买长期国债,以延长其持有的国债组合的到期期限。
这一策略旨在进一步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和消费。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各国经济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特别是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其影响更是深远而广泛。
对于我国来说,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本文将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带来积极影响。
由于美国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的经济状况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时期,美国的经济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消费者信心提升,企业投资增加,经济增长加快,这些都会促进美国对外贸易的扩大,进而拉动全球贸易的增长。
我国的出口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将迎来更多的订单和商机,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外汇储备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贬值,这进一步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贬值。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因此美元贬值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质量。
这对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和资产配置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我国相关部门更加灵活和及时地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降低美元资产所占比重,以减少外汇资产贬值的风险。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方面,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资金流动性增加,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加大,这给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会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产生影响,需要我国加强监测分析,及时调整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面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挑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对外贸出口的多元化布局。
虽然美国市场依然是我国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但在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寻求其他市场的商机,加强对外贸出口的多元化布局,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摘要】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
它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货币政策对我国外贸和汇率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导致出口受阻,汇率波动加剧。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影响,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强监管控制资本流动、优化外贸政策、提高竞争力、加强货币政策稳定性等措施尤为重要。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我国能够更好地应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在面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冲击时,我国需要保持冷静,科学制定相应对策,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势头。
【关键词】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对策、监管、资本流动、外贸、汇率、竞争力、稳定性、冲击、经济、结论1. 引言1.1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美联储通过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不仅会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也会波及到全球各国,包括我国。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引发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人民币贬值、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
这些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
量化宽松政策也会对我国的外贸和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影响我国出口和进口贸易的竞争力。
为了应对这种影响,我国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加强监管与控制资本流动、优化外贸政策,提高竞争力、加强货币政策稳定性等。
这些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保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我国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进而对我国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2010-10-8 16:45潘成夫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
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
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为此,在对量化宽松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日本量化宽松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量化宽松;金融危机;流动性陷阱;零利率一、引言全面的全球金融危机已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各国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力度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赤膊上阵。
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传统货币政策“弹药”已耗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为美国、日本、英国等多国央行的选择。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也翻译为定量宽松或数量宽松)诞生于2001年3月,当时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急剧萎缩,面对长期性的通货紧缩,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以下简称日银)实施了首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谋求金融市场稳定。
简而言之,量化宽松是指当短期利率接近或处于零时,中央银行向经济体系大量注入超过维持零利率所需的资金,以刺激经济。
在当前危机中,零利率在短期内已经注定失效,央行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更为激进,包括大量印钞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
美联储2009年初已经开始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到3月份更是开始买入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包括日银、英格兰银行以及瑞士中央银行等已经开始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其他央行也在跃跃欲试。
全球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尚属首次,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量化宽松能否生效,会带来什么后果,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为此,本文从量化宽松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而分析量化宽松在日本的实践经验,然后再对当前量化宽松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而且,量化宽松将对中国产生严重的影响,有必要对其潜在的风险保持警惕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量化宽松的理论基础(一)零利率与流动性陷阱在正常情况下,央行降息将引发一系列资产替代行为,从而导致证券收益率的普遍下降。
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往往可能出现短期名义利率很低甚至于为零的情况,短期名义利率已经降无可降,上述传导机制有可能会失效,陷入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调到某个水平时,几乎所有人都偏好持有现金而不是利息少得可怜的债券,央行就会失去对利率的有效控制。
即当利率下调到某一水平后,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与债券将没有差异而完全可替代,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此时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央行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应量,投资者都不会买证券,对物价和投资、消费需求不产生任何影响,货币政策失效。
对于是否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争议相当大。
对此,克鲁格曼(Paul Krugnan,2000)进一步发展了流动性陷阱理论,认为当一个经济出现了总需求连续下降,即使名义利率已经降到零而总需求仍然小于生产能力的状况,就可以认为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即所谓广义的流动性陷阱。
利率降到一定点时,人们仍然可能将钱存入银行,以至于储蓄总量超过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量,但是又不能通过金融机构转化为投资,因此导致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不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而更主要是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的无限大。
克鲁格曼引入了预期因素,认为当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不乐观,预期未来收入水平将下降时,就会压低消费、增加储蓄。
特别是,如果经济衰退严重将大大打击人们的信心,由于信心不足也不会增加对债券、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即使短期利率为零而长期利率仍将很高。
而且,即使名义利率为零,但是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在通货紧缩下还是很高。
预期的“自促成”效应使预期真正实现,形成恶性循环,流动性陷阱的本质实际上是“信心”或预期问题。
预期的引入对古典流动性陷阱是一个重要修正,即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可以打破名义利率不能小于零的约束,使实际利率下降,从而推动经济重新达到均衡。
克鲁格曼(1998)认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日本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经济缺乏信心,都不愿增加支出。
而应对流动性陷阱的处方就是财政赤字,人为制造通货膨胀以产生负的实际利率预期,如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
(二)零利率下的货币政策手段不管承不承认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在低利率(或零利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那么,货币政策是否就因此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呢?不少研究认为,即使短期名义利率为零,货币政策仍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必须发挥不可推卸的作用,量化宽松就是其中的一种选择。
首先,货币政策必须发挥作用。
根据弗里德曼对大萧条的研究,美联储在大危机前后的失误导致了货币政策过分紧缩,并且长时间忽视银行部门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物价下跌和随后的产量下滑,从而得出货币紧缩是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银行业危机,通过货币供应和信贷供应两个渠道,导致了产出的下降。
由于容忍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美联储并没有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近20年来研究还表明,金本位也是大萧条的原因之一。
金本位制度的国家被迫在他国紧缩货币的时候紧缩货币供应量,这种紧缩无一例外地带来了产出和物价的下滑,即动荡通过金本位制度,进一步传导到其他国家。
因此,货币政策在低利率的条件下,必须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中央银行和其他政府机构对维护金融稳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已经基本成为共识,克鲁格曼也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不能任由货币供应量下降。
而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manke)是当前量化宽松政策最重要的推手,针对大萧条期间利率政策无效和货币供应的紧缩,伯南克认为对付危机必须加大货币供应量,并曾经一度称如果必要,可以坐直升机从天上给大家撒钱,由此得到“直升机本(Ben)”的称号。
其次,货币政策不仅必须发挥作用,而且的确也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伯南克(2004)认为,在零利率条件下的替代方法是:(1)央行向投资者保证未来的利率将比投资者预期的要低。
经济衰退期间,由于对未来的悲观,即使短期利率很低,但长期利率仍然很高,如果央行能够说服投资者、改变投资者预期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可以降低长期利率;(2)改变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如购买长期债券、甚至股票,引发其他投资者跟随购买,如果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等各种资产之间不是完全替代的话,这样做将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为什么啊?);(3)增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使其规模大大超过维持零利率所需的水平(那是什么水平?维持0利率资产负债表规模应该是怎样?)。
这样,中央银行仍然可以在零利率的条件下,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第三项即量化宽松政策,这三项政策是相互补充的。
例如,要保证短期利率足够低,调整资产结构往往是不够的,央行必须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
因此,量化宽松往往与其他两项政策同时使用,基本可以认为其他两项做法也是量化宽松的补充或者是其一部分。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三种效应是零利率所无法做到的。
一是,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Rebalance Ef-fect)。
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大量资金,以期金融机构积极将其运用于贷款、债券或股票投资,有效刺激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
而且,如果各项资产之间不是完全可替代的话,央行调整资产结构将使投资者重新调整自身的资产配置结构。
二是,预期效应或告示效应(Signaling Effect),资金投放增加很可能使人们对景气的恢复产生期待,使人们走出悲观心理,促进消费和投资,特别是市场可以看到央行大量买人资产,比央行口头的承诺要更加实在。
三是,时间轴效应(Time—Iag Effect)。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长期利率等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风险溢价,央行承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证实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将能够降低当前的长期利率,从而达到提高资产价格、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目的。
因此,时间轴效应可以理解成“提前借用”了将来宽松的政策效果。
伯南克还认为,量化宽松导致的低利率还有财政扩张的效应,低利率可以减少未来的财政支出,即减少税负。
此外,还有一个隐含的重要效应是避免通货紧缩预期甚至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在大量注入流动性之后,人们将可能预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从而避免将消费、投资等支出延后,而通胀预期将降低实际利率,迫使人们消费。
按照克鲁格曼(1998)的说法,“使货币政策有效的做法,是央行有信誉地(credibly)说服市场,央行将不负责任地(irresponsible)允许通胀发生,从而产生经济所需的负利率”,但是一般来说央行对产生通胀预期所持的态度是比较矛盾的。
总体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向陷入资金困难的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金融体系,鼓励银行放贷;二是使利率特别是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有利于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并促进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三是,避免通货紧缩预期,甚至通过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降低实际利率,从而避免经济进一步紧缩。
在理论上,量化宽松政策有一定合理性,但现实如何呢?以下我们对日本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践进行分析,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三、日本的量化宽松实践虽然当前影响最大的是美联储实施量化的宽松,但是量化宽松的最早实践却是始于日本。
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相继破灭,日本经济进入持续衰退期。
为了刺激投资和消费,日本央行在1999年2月实行零利率政策。
零利率政策一度解除,但此后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在通货紧缩持续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居高不下,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日银被迫于2001年3月19日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持续到2006年3月19日,这是金融史上应对“流动性陷阱”的首次尝试。
日银的货币政策目标由银行间隔夜利率(这是什么?)转变为日银的活期存款余额,即各金融机构在日银开设的活期存款账户的存款余额,也即各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
准备金余额提高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
从而达到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为此。
日银增加购入金融机构手中的长期国债,将与长期国债等额的资金存入各金融机构在日银准备金账户,日银还于2003年6月起买进民间的资产担保证券,这意味着央行直接介入企业的债务链,日银甚至还直接购买商业银行的股票。
(一)对日本经济复苏的作用在实施的最初阶段,尽管释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增加了流动性,但由于日本金融机构大量不良资产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导致银行惜贷情况严重,需求并未因低利率和资金充足而扩大,政策效果最初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