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doc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详细模板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详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bfe9b2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b.png)
一、活动背景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季节变化,指导了农事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和认知,特制定本活动策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青少年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青少年观察自然、关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增强青少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主题二十四节气,传承千年智慧四、活动时间2023年全年,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活动,具体日期根据当地二十四节气时间进行调整。
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社区活动中心等。
六、活动对象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七、活动内容1. 活动一:节气知识竞赛- 内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包括节气名称、习俗、农事活动等。
- 目标:提高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
2. 活动二:节气手抄报比赛- 内容:学生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创作手抄报,展示节气文化。
- 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活动三:节气主题讲座- 内容:邀请专家讲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 目标:加深学生对节气文化的理解。
4. 活动四:节气实践活动- 内容:组织学生参与节气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
- 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节气文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5. 活动五:节气亲子活动- 内容: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节气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 目标:传承家庭文化,培养亲子感情。
六、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 宣传发动:通过学校、社区等多渠道宣传本次活动,吸引广大师生及家长参与。
- 组织筹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
2. 活动中期:- 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对活动进行跟踪记录,收集学生及家长反馈意见。
3. 活动后期:- 对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活动成果。
- 对优秀作品进行表彰,颁发证书。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7f5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9.png)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1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立夏最典型的风俗活动是斗蛋游戏,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兴趣不仅仅在停留在趣中,为了趣中获益,就可以进行一日护蛋、斗蛋游戏和装饰蛋宝宝等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创意感等。
活动目的: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立夏,在一日活动中让孩子保护蛋,初步培养责任感。
活动时间:20xx年5月5日活动形式:一日护蛋,互相比蛋、碰蛋、我的创意蛋宝宝活动一:一日护蛋时间:8:30—15:00要求:早上入园开始把蛋放在袋子里挂脖子上,在园的一天中不能把蛋拿下来,下午3:00的时候看谁的.蛋是完整的'、没有破损的,评比出“护蛋小天使”。
活动二:斗蛋游戏时间:15:00—16:00要求:讲解斗蛋的方法和规则,孩子们之间进行“斗蛋比赛”。
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蛋,找个对手斗蛋。
蛋完好无损的继续再战,最后大家评选出今天的冠军。
活动三:我的创意蛋宝宝时间:下午回家要求:1、回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可以用彩色笔、各色水粉颜料,彩色纸等等材料。
2、5月6日把自己装设的蛋宝宝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2一、活动主题学校每月一次的亲子主题活动,正好利用冬至节气来让大家一起参与包饺子,既有教育意义,又能达到亲子交流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分组进行包饺子比赛活动,让孩子懂得食物的不易,锻炼动手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00四、参加人员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五、比赛规则每组选出6名选手参加比赛,每组分面1盆、馅1盆、案板1个、擀杖2只、刀1把。
要求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剂子、擀面皮、包饺子全部工序,比赛结果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打分,数量方面每包出一个的完整饺子得1分,包的饺子越多,得分越高,质量方面按照饺子“成品”的'质量来打分,如果包出的饺子出现漏馅情况,属质量问题,出现一个扣0.5分。
节气___综合实践活动
![节气___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cee3e4a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5.png)
导语: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节气文化,感受大自然的韵律,我们学校开展了以“节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活动的详细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自然的关注和体验逐渐减少。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学校决定开展以“节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特点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知识讲座首先,学校邀请了气象专家为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节气知识讲座。
专家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以及每个节气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节气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制作节气挂图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节气的变化,学校组织了制作节气挂图的活动。
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用彩纸、画笔等材料制作出各具特色的节气挂图。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节气与自然景观、农事活动相结合,制作出了精美的作品。
3. 节气体验活动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节气带来的变化,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节气体验活动。
(1)春分日:在春分这一天,学生们来到校园的操场上,进行了“立蛋”活动。
他们用各种方法,如旋转、敲打等,让鸡蛋立起来。
这个活动寓意着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2)夏至日:在夏至这一天,学生们参观了学校的种植园,了解了夏至时节的农事活动。
他们亲手拔草、浇水,体验了农耕的乐趣。
(3)秋分日:在秋分这一天,学生们参加了丰收庆典活动。
他们品尝了各种美食,欣赏了精彩的歌舞表演,感受到了秋天的丰收喜悦。
(4)冬至日:在冬至这一天,学生们学习了包饺子、做汤圆等传统习俗,了解了冬至的饮食文化。
4. 节气主题绘画比赛为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学校举办了节气主题绘画比赛。
《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
![《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991e8ee702020740bf1e9b26.png)
《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2、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独特情趣。
3、传承民俗文化,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习俗等文化内涵。
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欣赏、小组讨论等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又出现了第五大发明。
下面我们来看一短片,请仔细看视频回答相关问题。
2、新课
①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交流
②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③从短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什么?
交流
④二十四节气制定方法
⑤二十四节气歌
⑥二十四节气含义
⑦辨一辨:节气知识知多少?
⑧议一议
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全球温室效应
4、气节如节气
……
五、小结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六、作业
收集相关二十四节气其他知识。
七、板书。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范文3篇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范文3篇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a1ae7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1.png)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范文3篇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素养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专心落实《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依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专心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
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治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纳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依据需要敏捷安排,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相互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很多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获信息的潜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讨论课题,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书,并在教学中培育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取具有广泛性。
如结合语文的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生活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结合英语学科开展英语表演等活动,结合数学学科开展生活中的数学调查讨论,结合科学学科开展讨论性学习。
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如何收集资料的讨论。
各种讨论采纳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带有学科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
但是许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
这是由于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假如用讨论的眼光对待、分析、熟悉身边的小事,不仅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好处,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讨论习惯。
有关24节气的活动策划方案(精选4篇)
![有关24节气的活动策划方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1727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6.png)
有关24节气的活动策划方案(精选4篇)有关24节气的活动篇1教学目标1、了解小暑的由来,收集小暑有关的诗句、习俗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小暑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3、激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暑有关的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PPT教学环节问题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什么吗?生:小暑!师:没错,就是小暑,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预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十四节气中小暑。
(板书:小暑)课堂新授师: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师:在大家了解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小暑的习俗,大家仔细听讲,看看谁的收获是最大的。
谁能简单的列举一下关于小暑的习俗呢?生:是!生:吃饺子,吃炒面。
师:看来大家课下做的功夫可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小暑的习俗,希望大家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食新”习俗在过去,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
俗语:“好吃不过饺子“。
师:关于小暑的习俗,大家都了解了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希望大家通过理解这两首诗,来进一步的理解小暑并且感受一下中华诗词的魅力。
节气探究综合实践
![节气探究综合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159124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3.png)
一、引言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称为一个节气。
这些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气候变化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气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节气探究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气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记录数据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手实践的能力;4.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对传统节气的保护意识。
三、活动内容1. 节气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节气的起源、演变、分类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通过讲座,让学生对节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节气文化探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了解节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让学生收集有关节气的民间故事、诗词、谚语等,了解节气的文化内涵。
3. 节气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节气观察,记录气温、降雨量、植物生长状况等数据。
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气变化,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4. 节气手抄报制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节气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在手抄报中,展示节气知识、文化内涵以及实践活动成果。
5. 节气诗词创作鼓励学生结合节气特点,创作诗词作品。
通过诗词创作,让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6. 节气环保宣传组织学生开展节气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节气保护的意识。
可以设计宣传海报、录制宣传片等形式,让学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气知识。
四、活动实施1. 确定活动时间:根据学校课程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开展活动;2. 组建活动小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老师;3. 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实施步骤及预期效果;4. 开展活动: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5. 总结评估: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估,分享活动成果。
五、活动成果1. 学生对节气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环保意识;2.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观察、记录、动手实践、团队合作等能力;3. 学生通过手抄报、诗词创作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4. 学生积极参与节气环保宣传,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节气_综合实践_教学(3篇)
![节气_综合实践_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2f79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a.png)
第1篇一、教学背景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一套时间系统,它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节气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淡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节气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及其含义;(2)掌握节气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影响;(3)了解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记录数据的能力;(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二十四节气知识普及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含义及其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节气观察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节气观察,记录天气、温度、植物生长等数据。
3. 节气习俗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与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活动,如立春吃春饼、清明扫墓、端午包粽子等。
4. 节气主题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节气主题的绘画、诗歌、手抄报等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节气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气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互动提问:提问学生对节气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二十四节气知识普及1. 教师讲解: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含义及其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节气的了解和认识。
(三)节气观察与实践1. 分组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节气观察,记录天气、温度、植物生长等数据。
2. 数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节气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四)节气习俗体验1. 民间习俗介绍:教师介绍与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
2. 体验活动:学生分组参与与节气相关的民间习俗活动,如立春吃春饼、清明扫墓、端午包粽子等。
二十四节气劳动实践方案
![二十四节气劳动实践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06eb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4.png)
一、背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等份,每个等份称为一个节气。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意义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节气农事活动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
三、内容1. 节气知识普及(1)组织学生观看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纪录片,了解节气的来历、特点和文化内涵。
(2)邀请农业专家为学生讲解节气农事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
2. 节气劳动实践(1)春季- 惊蛰: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
- 清明:组织学生参加扫墓活动,缅怀先烈,传承孝道。
- 谷雨:组织学生参加田间劳动,了解播种、施肥等农事活动。
(2)夏季- 立夏:组织学生参加种植蔬菜活动,体验农耕生活。
- 小满:组织学生参加收割麦子活动,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 芒种:组织学生参加插秧活动,体验水稻种植的乐趣。
(3)秋季- 立秋:组织学生参加采摘果实活动,了解果实的生长过程。
- 处暑:组织学生参加收割玉米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 白露:组织学生参加采摘菊花活动,了解菊花的药用价值。
(4)冬季- 立冬:组织学生参加制作雪人、堆雪人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 小雪:组织学生参加制作冰灯活动,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
- 大雪:组织学生参加扫雪活动,体验冬季的寒冷。
3. 节气环保宣传(1)组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讲座,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开展“绿色出行”活动,鼓励学生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3)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明确实践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等。
(完整版)24节气活动方案
![(完整版)24节气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abe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a.png)
(完整版)24节气活动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24节气的活动之中。
在中国古代,24节气就是守岁、祭祀和农事等重要活动的关键节点,如今,24节气也成为了一种让现代人更好地认识和感受自然、生活健康的方式。
以下是一份可供参考的“(完整版)24节气活动方案”。
第一个节气:立春时间:每年公历2月3日或4日活动:1.吃春节祭祀饮品:“腊八粥”或“元宵汤”;2.吃春节特色食物:饺子、春卷、年糕等;3.春游、爬山、散步感受春天的清新和自然的复苏;4.在家里或社区里举行扫墓、祭祖等传统节日活动。
第二个节气:雨水时间:每年公历2月18日或19日活动:1.食用补胃的食物,如大枣、莲子、鸡肝等;2.可以在家里或户外进行清洁卫生,如洒水、刷洗等;3.参加青春靓影的破冰活动,欣赏语言、表演、舞蹈等创意尝试;4.品尝鲜花茶,从舌尖感受春雨的滋润。
第三个节气:惊蛰时间: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活动:1.喝菊花茶、吃番茄、玉米、空心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人体抵抗病毒等侵袭;2.享受传统日式“樱花日”般的赏花体验;3.添置几盆有氧植物,如绿萝、吊兰、虎尾兰等帮助降低室内污染;4.举行竞技、趣味运动、体育活动等,放松身心,尝试自我挑战。
第四个节气:春分时间: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活动:1.赏春暮海枯石烂的美丽景色,沉浸梦幻的自然气息;2.亲近动物,如拍摄、观察或志愿者服务等方式;3.寻找或制作春分纪念品和宝石,如玛瑙、翡翠、红宝石等;4.完成有关春天的挑战,如登山、野营、攀岩等活动。
第五个节气:清明时间: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活动:1.尽可能多地参与户外、自然、文化等领域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2.整理家族族谱,保留家庭历史和文化传统;3.参观现代墓地、祭祀和祈福仪式,加深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和思考;4.品尝“清明送万寿”的茶和食物,从味觉体会尊重和缅怀先人的美好传统。
第六个节气:谷雨时间:每年公历4月19日或20日活动:1.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鲜花环、面包、蛋糕等不同的DIY手工作品;2.到田园、农场等地参观种花、采摘各种红绿蔬果、体验农耕文化等;3.为小区户外绿地、花园打理清洁、参与公益植树等志愿者活动;4.品尝谷雨时节的蔬菜,如豆角、土豆、青菜、花菜等。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eeb8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e.png)
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二十四节气活动策划方案1一、活动背景:我国在气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相对落后,特别是如何开展青少年气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活动机制,特别是在学校中开展这项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普及与推广工作十分缺乏。
然而,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科技、教育问题,各地天文、气象学会围绕天气、气候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非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以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在学校里进行“二十四节气与我同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普及工作对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继承非文化遗产,普及传统文化方法非常重要。
“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更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把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渗透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除了成立校级气象传统文化社团这支骨干队伍外,一至五年级学生分层学习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知识,各班级都成立了探究二十四节气兴趣组,进行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考级棋的考级活动,操练二十四节气健身操,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这个实践活动,制订了“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方案,按方案进行活动。
二、活动总体目标:(一)总体目标:旨在引导全校师生树立传统文化意识,传统文化普及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普及传统文化方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的普及,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普及传统文化方法,把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知识渗透进教育教学之中。
(二)思想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传统文化态度、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作风,同时养成关注气象、关注节气、关注周围的生物环境、农事、自然灾害、健身及社会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
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0ca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a.png)
一、活动背景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运行周期划分出的二十四个时节,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节气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环保意识,本活动以“节气”为主题,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特点和对应的自然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图书馆五、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节气知识PPT、节气相关图片、节气农事活动视频、活动评价表。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七、活动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节气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节气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展示二十四节气图片,让学生认识每个节气的名称。
(二)分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气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讨论:该节气的特点、对应的自然现象、农事活动。
(三)实践活动1. 观察记录:学生在学校内外观察该节气对应的自然现象,如气温、植物生长情况等,并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2. 手工制作:根据该节气的特点,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如立春制作春联、清明制作纸花等。
(四)成果展示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观察记录、手工作品等。
2.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节气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手工作品。
(二)拓展活动1. 观看节气农事活动视频,了解不同节气的农事活动。
2. 分组讨论:如何利用节气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节气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节气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节气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b2247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a.png)
第1篇导语: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气知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我们学校开展了以“节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渐淡化。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节气的重要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我们学校决定开展以“节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及习俗;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3. 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4.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3日(星期六)四、活动地点:我国某地二十四节气文化公园五、活动流程1. 早晨7:30,全体学生集合,乘坐大巴前往活动地点;2. 8:00-9:00,到达活动地点,进行分组;3. 9:00-10:30,参观二十四节气文化公园,了解节气知识;4. 10:30-12:00,分组进行节气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气手工艺品、开展节气知识竞赛等;5. 12:00-13:30,午餐时间;6. 13:30-15:00,继续进行节气实践活动;7. 15:00-16:00,总结活动成果,颁发奖品;8. 16:00-17:30,乘坐大巴返回学校。
1. 参观二十四节气文化公园在文化公园内,学生们参观了节气广场、节气长廊、节气雕塑等景点。
通过导游的讲解,学生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及习俗,如立春、清明、端午等节气的传统活动。
2. 制作节气手工艺品学生们分组进行节气手工艺品制作,如制作立春风筝、清明菊花等。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节气元素融入作品中,展现了节气文化的魅力。
3. 节气知识竞赛各小组进行节气知识竞赛,内容包括节气来历、特点、习俗等。
通过竞赛,学生们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对节气的认识。
4. 互动游戏组织学生们开展“找节气”互动游戏,通过寻找公园内的节气元素,激发学生们对节气的兴趣。
小学节气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节气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7eca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e.png)
一、活动背景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节气,感受节气的变化,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特制定本节气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共10个月)四、活动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内容1. 节气知识普及(1)开展节气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老师为学生讲解节气的含义、特点和习俗;(2)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展和现状;(3)开展节气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节气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节气实践活动(1)节气手工制作:根据不同节气特点,组织学生制作相关手工艺品,如春分时节制作风筝,夏至时节制作扇子等;(2)节气种植体验: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种植活动,体验农耕文化,了解节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节气摄影展: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拍摄节气相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举办摄影展;(4)节气美食制作:让学生了解节气对应的特色美食,亲手制作,分享美食文化。
3. 节气主题活动(1)节气诗词朗诵:组织学生朗诵与节气相关的古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节气故事会:邀请学生讲述节气相关的民间故事,弘扬民族精神;(3)节气环保行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六、活动实施1. 组织领导成立节气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
2.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节气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活动保障(1)物资保障: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物资,如节气手工艺品制作材料、种植工具、摄影设备等;(2)场地保障:协调校园内外的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3)安全保障:制定活动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二十四节气活动方案
![二十四节气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e15d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b.png)
二十四节气活动方案二十四节气活动方案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西安市新城区朝阳幼儿园近年来一直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发展,以培养“健康快乐、乐学好问、文明礼貌、知恩友爱的中国小乐童”为教育目标,构建“七色光”园本文化内涵,将二十四节气活动作为丰盈“启智蒙学浸润文化”园本课程体系中的内容,开展一系列活动,让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孩子幼小的心田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脉相传。
一、二十四节气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指南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并且有天生的探索和学习的内在需求。
二十四节气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本能,同时也帮助他们与中国文化和历史联系起来。
《指南》中指出:在幼儿教育過程中,要不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以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
因此,我们挖掘“二十四节气”教育价值并应用于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丰富了幼儿的体验经验,提高了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幼儿学习的整体性发展。
二、现阶段二十四节气在我园应用的实践路径与幼儿生活相契合,将二十四节气按照年龄梯度整合为三年全面的体系化课程,支持孩子们在主动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传承文化精髓。
(一)层层分解,三维推进——探索二十四节气教育目标及内容围绕“科学规范、健康成长、开启快乐人生”的办园理念,秉承“明德启智崇礼博爱”的园训,以二十四节气活动丰盈“启智蒙学浸润文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健康快乐、乐学好问、文明礼貌、知恩友爱的中国小乐童”为教育目标,具体活动目标体现“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20dea312b3169a451a4cc.png)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一、活动名称: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二、活动目的:1. 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气象与生活关系的进一步了解。
2. 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3. 了解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民俗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4. 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自然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安排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二年级:认识气象观测仪器三年级:参观气象局四年级:参观水文站五年级:参观佘山天文台四、分年级设计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背景知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活动目标】1. 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以及各个节气的名称2. 能吟唱二十四节气歌、背出十二月花名【活动过程】1.认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侯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
节气既是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科学总结,也是古代历法的创造之一。
2.诵一诵:二十四节气七言诗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夏至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夏至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1da48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7.png)
一、活动背景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夏至”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夏至的节气特点,体验传统文化,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至的节气特点、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
3. 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6月21日(夏至当天)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校园周边、社区等地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校领导致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3)学生代表发言,表达对活动的期待和决心。
2. 主题活动(1)夏至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抢答、笔试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夏至节气、习俗和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
(2)环保手工制作以夏至为主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3)夏至习俗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夏至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校园植物观察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植物,了解夏季植物的生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 互动环节(1)环保知识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环保倡议签名学生自愿签名,承诺践行环保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4. 闭幕式(1)活动总结,表彰优秀团队和个人。
(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活动感悟。
(3)校领导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六、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明确各阶段活动负责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准备活动所需物资,如奖品、活动道具等。
4. 提前进行场地布置,确保活动环境安全、舒适。
七、活动评价1. 评选优秀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4节气活动方案
![24节气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884ab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d.png)
24节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活动目标:
三、活动内容:
具体实施:
立春,春天的开始时间:2月4日前后
俗:
(1)迎春:家家户户做好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2)咬春:用饼皮包裹生菜,做成春卷或春饼,大家分食,祈求身体健康。
(3)鞭春牛:用鞭子轻轻抽打农牛三下,象征着春天的
开始。
幼儿园可以开展的活动:
(1)带孩子去户外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
(2)请食堂制作春饼作为点心。
雨水,有绵绵的春雨
时间:2月19日前后
俗:
(1)接寿: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礼,表达感恩。
(2)拉保保:为孩子找个准干爹,为其指引命运。
(3)占稻色: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今年的收成。
幼儿园可以开展的活动:
(1)穿上雨衣,去室外观察雨、踩踩水。
惊蛰,小动物被春雷惊醒啦
时间:3月6日前后
俗:
(1)打小人:用清香熏家中四角,祛除害虫,逐渐演变为到庙里打小人驱赶霉运。
(2)吃梨:惊蛰吃梨,提醒你不忘祖先,努力创业。
(3)炒豆:爆炒盐水泡过的黄豆,用噼噼的声音象征害虫在锅中受煎熬。
幼儿园可以开展的活动:
(1)读读《昆虫记》,开展关于昆虫的教学活动。
(2)玩传统游戏“炒黄豆”。
春分,把春天劈成了两半
时间:3月20日前后
俗:
竖蛋:“春分到,蛋儿俏”,找一枚合适的鸡蛋,努力让它竖起来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一、活动名称: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二、活动目的:1.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气象与生活关系的进一步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3.了解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民俗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4.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自然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安排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二年级:认识气象观测仪器三年级:参观气象局四年级:参观水文站五年级:参观佘山天文台四、分年级设计一年级:了解二十四节气【背景知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活动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知道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以及各个节气的名称2.能吟唱二十四节气歌、背出十二月花名【活动过程】1.认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对天文、气侯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总结出来的。
节气既是人们对天文、气象物候的科学总结,也是古代历法的创造之一。
2.诵一诵:二十四节气七言诗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此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3.背一背:十二月花名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凤仙,八月木犀,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腊梅,十二月水仙。
4.学一学:二十四节气类别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季节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根据气候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始。
天文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分别表示昼夜长短。
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
物候类: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有侯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
降水类: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根据降水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
气温类: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水汽类:白露、寒露、霜降。
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
【学习单】1.在二十四节气中,四季的划分是怎样划分的?2.二十四节气中,按照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几个类别?3.每个月里,有几个节气?4.一年中,第一个节气是什么?最后一个节气是什么?二年级:认识气象观测仪器【背景知识】1.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最高温度表的结构与体温表类似,在接近球部处设有一玻璃针,使毛细管变狭。
当温度上升时,球部水银膨胀,挤过狭管而上升;温度下降时、狭管处的摩擦力阻止水银柱下降,因此可测得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表,一般用酒精作测温液,在毛细管内设一游标,温度下降时液面的表面张力带动游标下降,而温度上升时,管壁的摩擦力使游标停而不动,因而可测得最低温度。
2.风向标一般来说,风向风速计都装置在高大建筑的顶端,以免受到建筑物的干扰而影响到测量。
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从东方吹过来的风就叫东风,西方吹过来的叫西风,余此类推。
量测风向的仪器就是风标,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一个形状不对称的物体,重心摆在一条垂直轴上,当风吹过来的时候,对空气产生阻力最大的一端就一定会移动到下风处,因此另一端就可指出风向。
3.雨量计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仪器,是一组精致的集水筒,它是由「集雨斗」、「外筒」、「内筒」,加上「量雨量筒」所组成的。
外筒是一个直径20公分的直圆筒,内筒是一个直径15 公分的直圆筒,就放在外筒里面,是收集雨水的部分。
集雨斗平时是盖在外筒顶端,为的是防止筒内的所收集的雨水蒸发。
雨量的单位是厘米,就是雨量器内的水的高度。
但由于外筒之中还有一个口径更小的内筒,因此内筒所量出的水深是经过放大的,这样可以增加量测的精确度。
量内筒雨量时必需把雨水另倒入量雨量筒中量测。
当雨量很大时,内筒的雨水会满出来流到外筒去,这时候要先将内筒的水倒到量雨量筒测出雨量,再将外筒的水倒进量雨量筒中量测,最后把两个测量的结果相加就可以知道真正的雨量了。
【活动目标】1.知道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
2.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天气预报工作。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能力【活动过程】(一)导入1.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预报?(学生自由回答。
)2.提问:又有谁知道,我们平时听见的或者看见的天气预报又是怎么来的?(有的学生能答出)(二)介绍几种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1.百页箱学校科技园中,最近多了个小朋友的新伙伴,它的名字叫做「百页箱」。
白白的、方方正正的身体,尖尖的顶,由细细长长的四只脚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离地大约有120公分。
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认识这些新伙伴吧!小朋友有没有动过脑筋想过,为什么百页箱要涂成白色的呢?别的颜色不好吗?认识百叶箱里面的温度计。
2.风向标每天的天气预报中,除了温度外,还会播报什么呢?那风力和风向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风向标吧。
3.雨量计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科技园里,还有一样什么呢?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雨量计是怎么工作的呢?介绍雨量计的使用方法。
并和学生一起来测量一下雨量。
(三)使用气象观测仪器的方法。
观看视频,说说气象局的叔叔阿姨是怎样使用这些仪器的?【学习单】1.百叶箱里有些什么气象观测仪器?2.风向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雨量计该如何使用?三年级:参观气象局【背景知识】上海市嘉定区气象局成立于1958年9 月,现位于嘉定区工业区永盛路2068号,占地面积1473平方米,分为办公室、业务科、气象产业服务科、防雷管理科四个科室,单位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现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嘉定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嘉定区气象局承担着区内气象监测、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任务,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负责气象业务与服务产品的研究、开发、预报和预警工作。
多年来,在上海市气象局和嘉定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嘉定区气象局率先完成上海郊区气象现代化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大气探测自动化,预报会商可视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气象探测站网密度达到 4 — 5 公里,购置了现代化的探测、通讯、计算设备,建成了嘉定区气象科普馆。
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气象业务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在嘉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目标】1.参观气象局,了解有关知识2.参观气象科普馆,对天气的变化,形成原因,进行初步了解3.激发学生爱科学、积极探究科学的热情。
【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学生自己设计最想知道的关于气象方面的问题,在活动中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二)室外各种观测仪器的工作原理1.认识雨量计,温度计、风向标用学过的知识来简单的记录一下现在所观测到的数据。
2.认识深层地表温度为什么要测量?如何测量?(三)了解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进入监测室,体验气象预报员是怎样计算出每天的天气预报的。
(四)参观气象科普馆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学习单】1.什么是深层地表温度?为什么要测量?2.气象预报的数据是怎么计算出来的?3.你能说出几个灾害性天气,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四年级:参观水文站【背景知识】水文站是收集水信息的基本站点,是水文工作的基础。
水文站网持续地对我国江、河、湖、库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水质等进行观测,实时收集水文水资源数据,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水生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为防汛防潮的指挥调度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嘉定区水务局工作职责嘉定区水文站位于嘉定区城北路658号,是嘉定区水务局的局属单位,主要负责本区水文工作,组织实施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站网建设和管理,发布水文水资源信息、水文情报预报和水资源公报。
【活动目标】1.通过参观,使学生了解水文站的工作内容。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意识。
3.理解潮水的涨、落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以及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水文站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是什么地方?2.水文站的叔叔阿姨主要是做什么的呢?3.揭示活动主题(二)参观水文站1.水文站有哪些先进的仪器?他们是怎么工作的?2.检测的数据有什么作用?3.涨潮和落潮和什么因素有关?(三)总结、反馈阶段1.今天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水质的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学习单】1.今天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水质的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五年级:参观佘山天文台【背景知识】佘山天文台由法国传教士建立于1900年,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96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式成立,佘山天文台成为其中的一个观测站,后又转变成为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2004年,在上海科委和上海市文管委的共同支持下,上海天文台得以在对此优秀建筑进行整修的基础上筹建上海天文博物馆,并列入上海市政府2004年科普事实工程。
博物馆分为“时间与人类”展馆和“中外天文交流”展馆两大部分。
前者主要展示时间与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关系,及我国在时间工作上取得的成就。
后者借重法式风格的天文台主楼,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现近代天文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及中外天文学交流发展的历程。
【活动目标】1.通过参观、讲座和天文观测活动,普及天文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