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晋侯墓地出土戈及其功能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晋侯墓地出土戈及其功能演变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0级博物馆班刘晓禾320100921001

【摘要】对于山西晋侯墓地的发掘截止目前已有七次之多,已发表的资料中包括的晋侯及夫人墓共九组十九座。据统计,在这十九座墓葬中,随葬有大量戈状器物(不单指青铜戈,兼及玉石制)。依据相对年代的差异,其戈状物的材质也经历了青铜、铜石相参或纯石制等两个阶段的变化。本文从晋侯墓地出土材料的相关同统计出发,分析“戈”在随葬品中形制及材质的变化,得出了在前期墓葬中,戈是作为实战工具和武力象征而存在,后期随材质和加工方式的转变,其功能也逐步的与社会主流“礼玉”观念相结合,向以装饰为主导功能演化。

【关键字】戈;晋侯墓地;青铜器;玉石;功能演变

晋侯墓地的起止年代,“大体是从西周中期(穆王前后)至春秋初年”1,“从1992年至2001年初进行了7次,共发掘出晋侯及夫人墓9组19座”2。据初步资料统计,10座墓葬出有戈状器。分别是:1992年天马曲村M1;第二次发掘的M6、M92;第三次M31;第四次M63;第五次发掘的M33、M92、M93第六次发掘的M114以及曲沃羊舌的M1。由于晋侯墓地发现文物丰富,涉及范围较广,研究内容较多,而且“晋侯墓地是迄今所见保存状况最好、资料最为系统的一处周代诸侯墓地”3,因此研究论文比较多。尤其对于墓葬年代和墓主的研究更为丰富。在第六次发掘简报中,工作组提出了最新的晋侯墓地墓葬相对年代数据。以下对出土璜组佩的墓葬相对年代做一说明。

第五次发掘简报中,提出晋侯墓地的相对年代序列为:“M9、M13~M6、M7~M32、M33~M91、M92~M1、M2~M8、M31~M62、M63、M64~M93、M102”4。“(曲沃羊舌M1)与北赵晋侯墓地M64组的M63以及M93组的M93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据此我们认为,M1组墓葬的时代约当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5。经第六次发掘修正,工作组认为最新发掘的M113、M114“和先前排在第一位的M9、M13组墓最接近,它们应该是目前晋侯墓地所见最早的两组墓葬”6。结合上述出土戈状器的墓葬代号,我们也可以排列出一个相对的年代序列。即:M114--M92--M33--M6--M92----M8M31--M63--M1--曲沃羊舌M17--M93。综合上述内容,对相关墓葬的具体情况可有下表。

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2李伯谦:《回望曲村——山西晋文化墓地发掘历程》,《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

3谢尧亭:《晋侯墓地研究述评》(上),《文物世界》2009年第3期。

4同1。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曲沃县文物局:《山西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1期。

6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

年8期。

表格 1

墓号墓主

性别

戈状

器材

数量墓葬主要特征

墓葬完整情

M1148男青铜不详9单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道分两

段,靠近墓室一段铺红土,一棺一椁,

有殉车、人、狗

被扰

M3310不详青铜2件单墓道长方形竖穴,殉葬车马,葬式

不清,其余不详

被扰

M611男青铜1件一棺一椁,四壁细泥涂抹,殉车殉狗被扰

M9212女玉石

3件

(两件玉戈,

一件玉戈连

珠配饰)

甲字形竖穴土圹,一椁双棺,仰身直肢,

身遍朱砂,玉覆面一件,椁外积木炭

完整

M813男玉石1件甲字形竖穴土圹,一棺一椁,椁外积碳,

残余编钟两件,玉覆面一件,外藏系统

辟有车马坑

被扰

M3114女玉石不详甲字形竖穴土坑,一椁三棺,椁外积石

积碳,椁壁外北、西、南有不同材质二

层台,三鼎二簋,玉覆面一件

完整

M6315女玉石12件南北墓道中字形,一棺二椁,椁外积石

积碳,三鼎二簋,南墓道殉马2匹

完整

M116不详青铜3件甲字形竖穴土圹,椁顶有木炭,填褐

色五花土,墓室经夯打,四壁平直,

尸骨无存,葬式不清,殉有车马器

被扰

8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年8期。

9原发掘报告称:“东、西两侧棺椁·之间……另外还有少量的铜兵器和工具,如戈、锛、凿等”,参见注释8第11页。

1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1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1期。

12同11。

13同上。

1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1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8期。

16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92年春天马一曲村遗址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

曲M117男玉石不详中字形南北墓道土圹墓,一棺两椁,椁

外积石积碳,有车马坑和祭祀遗迹被扰

M93 18男铜石

相参

7件

中字形竖穴土圹,墓道及壁面有特殊

加工,椁底积石积碳,一椁双棺,

完整

据上述资料统计,M114虽经盗扰,具体有关青铜戈的内容无从可知,但M114作为迄今可知最早的晋侯墓葬代表,其以实用的青铜兵器随葬是可信的。M33中出有两件青铜戈。M33:66“直内,三角援,援末一圆穿,内上一菱形穿,窄闌上下出齿。通长19.9厘米(图1)”19。M33:340“直内,窄援,短胡无穿,援部肥厚无中脊,阑近内一侧有三角形凹槽,内上有一圆穿。通长21.4厘米”(图2)20。

图1 图2

关于M6,原报告称“残存器物有陶鬲、铜戈、铜銮铃及铜容器残片等”,但“从墓葬排列、规格及随葬器物来看,当为一代晋侯之墓”21。非常可惜的是,此座墓葬也因盗扰而缺失相关的铜戈具体信息。虽然在前三组出土青铜戈的数据仅余一组,但其墓葬规格都为晋侯一级,因此M33出土的两件标本无非具有最典型的意义。M33:66虽然援上下无出齿,因而少了戈所谓“勾兵”的杀伤力,但更重要的是,其形制特征所体现的不仅是对于商代玉戈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包含形制演变后玉戈的“型”与青铜机械性能相结合而产生出的实战兵器。M33:340在M33:66的基础上,援身增长,并且援身上下出齿,不仅增加啄、勾的杀伤力,而且增加了与柲固定结合的稳定性。因此,M33:340标本又是基于上述形制发展的不断完善和实战功能的不断强化的表现。鉴于此,笔者也将这上述的三座墓葬归为晋侯墓地出土戈的第一阶段,其随葬兵器戈的主要功用是出于实战目的的武力权威象征。随葬青铜戈,尽管不能应用于现实的实战,但类似于《尚书·牧誓》所记,“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周武王左手所执也并非实用器物,只是一种符合礼制及拥有军事最高权威的象征,而晋侯墓地也曾出土过玉钺等物,虽与戈等不同为一物,但其最终的内在意蕴是相同的。

M8为一座甲字形竖穴土圹墓,一棺一椁,椁外积碳,残余编钟两件,玉覆面一件,外藏系统辟有车马坑。但棺盖上仅余一件玉戈,具体的形制也缺失详细描述。M31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一椁三棺,椁外积石积碳,椁壁外北、西、南有不同材质二层台,随葬三鼎二簋及玉覆面一件。墓主虽属女性,但从墓葬规格来看仍具有很高的等级。棺椁之内各有一件玉戈,

1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曲沃县文物局:《山西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1期。

18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19同上。

20同上。

21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