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西周晋侯墓地墓葬中的玉覆面及其作用_白丽君
晋侯墓纹样鉴赏
-
目录
历史背景
纹样特征
文化内涵
晋侯墓纹样鉴赏
本文将围绕晋侯墓的纹样 进行鉴赏,从历史背景、 纹样特征、文化内涵等多
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1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晋侯墓是中国山西省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内的 一座古墓,据考证,这里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墓
地,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墓葬品
这些文物和墓葬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还为我们揭示了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
文化内涵
宗教信仰
晋侯墓的纹样中还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 神话传说。例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和玉器 上的兽面纹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形象,反 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陶器上 的划纹则可能是表现了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 符号或图腾,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 神话传说。这些纹样为我们了解古代人们的 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纹样特征
玉器纹样
晋侯墓中出土的玉器数量众多, 其上的纹样也是各具特色。这些 纹样包括龙纹、凤鸟纹、兽面纹 等,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细腻的 线条著称。其中,龙纹和凤鸟纹 是西周时期玉器上最为常见的纹 样,寓意着天命神权和祥瑞祝福 ;兽面纹则以凶猛的神兽形象展 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 畏
纹样特征
陶器纹样
晋侯墓中出土的陶器数量较少,但也有一些 非常精美的陶器纹样。这些纹样包括绳纹、 划纹、附加堆纹等,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和粗 犷有力的形象著称。其中,绳纹是以线条的 粗细、疏密、排列等方式表现出一种简洁而 有力的美感;划纹则是以刀刃在陶器表面划 出的线条来表现一种刚毅而锐利的美感;附 加堆纹则是在陶器表面添加一些小块泥巴或 陶片来增强器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等信息
2
纹样特征
谈西周晋侯墓地墓葬中的玉覆面及其作用
皆有表现脸部轮廓 的玉片 ,玉 片数量较多 ,但各墓数 目不一 。
不奇怪 ,因为玉覆面只是在上 层贵族 的墓中才出土 ,一般土 等
西 周时 的玉 覆面 , 是 由近似人面部五 官形式 的若干件玉器 级的墓 中很 少出土 ,即使有也是 只由几块 玉或石组成 ,不像 晋
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 在布料上的 ,形式各不相 同 ,其中有 侯墓 中的玉覆 面 由四五十件玉器物组成 , 多者 甚至达 7 9 件。 这
在 布料上。
分是用雕琢过 的材料加 工而成 ,所以它们不是 装饰品 ,而是一 种象征 。 黑格尔 曾说得 更为概括: “ 象征 的各种形式都起源于全
晋侯墓地 出土缀 玉覆面登记表
墓 号 幕 主 组 总件 四周 面部 额 眉 限 鼻 嘴 颊 领 髭 脸 豆 其
数 数 件 数 件 数 他
的是专 门而作 ,有的是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 成 ,每套 中的 正好说 明玉覆 面是贵族 墓葬的一种形式 , 是墓葬者身份的象征 , 玉器数量不等 ,且呈扁平形 ,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 ,使用时有 而一 般士人和百姓则没有 。“ 玉”字在 古人 心 目中是一个美好 、
饰纹的部分 皆朝 死者 面部 。在晋侯墓地 中,首先按玉覆面 出土 高 尚的字眼 ,中国古代关于 玉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五种说法 :万
民族的宗教的世界观 。”在我 国原始宗教可以说是起源于巫术 ,
而巫术是企 图借 助超 自然的神秘力量对 某些 人、事物施加影 响 或给予控制 的方 术。在史前时代 ,灵魂乃至神的确 曾是普遍 支
M 9 1 靖 侯 1 2 4 1 6
而中间则用某些像五官的玉石器组成五官 。 身份 的标 志 。 五 官中的眉 、眼、鼻 、嘴和颊是每个玉覆面都具 有的 ,而额部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周晚期是一个重要且丰富的时期。近年来,随着考古 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这一时期的了解也在逐渐加深。2023年,天马曲村 遗址北赵晋侯墓地迎来了第三次发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周晚期墓葬制度提 供了珍贵的材料。
在这次发掘中,31号墓的发现引人注目。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与8号墓有着 密切关系。随葬物品丰富而精美,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量精美的佩玉。这些佩玉 包括玉、石覆面以及六璜联珠玉饰等,工艺精湛,图案独特,表现出西周晚期 高超的玉器制作技艺。
猪尊的出土过程充满了故事性。据考古队员回忆,当时他们在清理一座墓葬时, 发现了一个形状奇特的陶器。这个陶器的外形是一只猪,立刻引起了队员们的 兴趣。经过仔细的清理和鉴定,他们确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猪尊。
猪尊是一件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它反映了晋国在西周时期的文化特点。 从猪尊的外形可以看出,它的制作十分精美,猪的细节特征被生动地刻画出来, 显示了晋国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同时,猪尊也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在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猪作为主要的家畜之一,成为了 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 六次发掘
基本内容
1980年至1989年间,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对曲村-天马遗址进行了六 次考古发掘。这些发掘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材料,使我们对晋国在西周时期 的文化面貌有了深入的了解。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其中一次发掘的主角-晋侯 墓地。
晋侯墓地位于天马曲村遗址的北部,这里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的王室成 员的安息之地。1990年、1992年、1993年,对曲村-天马遗址又进行了三次发 掘,这些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晋国文化的认识。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西南,这是一个兼具祭祀和埋 葬功能的遗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次发掘的晋侯墓地,是这个遗址的重 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发掘虽然结束了,但考古学家们对这次发掘的资料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和解析,以期待在未来的发掘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玉覆面:古代丧葬礼仪
玉覆面:古代丧葬礼仪玉质丧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缀玉面罩和整玉面具两种,流行于中国西周至汉代和古代玛雅。
根据《仪礼·士丧礼》的记载,在先秦的丧葬仪式中,要用丝织品制成的“冥目”(也称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
缀玉面罩较常见,大都由碎玉或废玉加工制成,中国早在西周时就有缀玉面罩,后来东周时又有玉衣。
古人曾认为玉可以防止灵魂出壳,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正是缘于这种说法,西周时期,一种特殊的丧葬用玉―――玉覆面出现了。
它用各种玉料对应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征制成饰片,缀饰于纺织品上,用于殓葬时覆盖在死者面部。
当然,这种奢华的丧葬品仅出现于贵族墓葬中。
玉覆面在两周盛行一时,发展到汉代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这标志着丧葬玉发展到巅峰。
西周时除保留众多的传统玉器品类外,亦出现一些新兴的玉器品种,主要的有成组佩玉器和专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
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数量不等,各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凡有饰纹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我们的祖先赋予玉石许多美德,认为玉石具有各种奇特的性能,其中最神异的一项是能使尸体保持鲜活状态,久存不腐。
贵族社会中流行的玉敛葬,便是这一观念的产物。
玉敛葬和在墓中随葬玉器(包括礼器、佩饰器和兵器等)是有区别的,其目的是通过玉器同尸体的接触而起保护尸体的作用,使之不朽。
我国葬丧文化中的这一风习,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在以后的文明时代,玉敛葬的护尸目的已经很明确,其置玉方式也从口含、手握和无规律的放置,发展为“九窍玉”、“饭含”、“瞑目”、“瑞玉组合”乃至“玉匣”、“玉衣”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制度。
所谓“瞑目”,实为一种缀玉面罩,即据五官形状和大小制作玉件,钻以细孔,按应在位置系连在一片织物上,覆于死者的脸部。
虢国墓地出土殓葬玉器
浅析虢国墓地出土殓葬玉器摘要殓玉是指专门为死者制作的祈求尸体不朽的玉制品。
古人相信灵魂不灭,因而想方设法保护死者遗体。
受玉器坚硬特性的影响,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认为玉能保护尸体精气,使死者的精气与现实社会相勾通,从而形成了用玉殓葬的习俗。
商周时期以玉殓葬的风气更为盛行,并已初步形成一套殓玉制度:高级贵族死后下葬,头上枕玉,面部覆玉,口中含玉,手中握玉,脚下踩玉,脚趾缝夹玉。
关键词西周殓玉虢国墓地中国的玉文化浓厚深远,延续8000多年。
而用玉来殓葬的习俗则起源于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是我国独特的丧葬习俗,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远古的先民就相信灵魂不灭,并且认为玉可以通灵,同时可以保护死者的灵魂,以玉殓葬的习俗由此产生。
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上海崧泽文化的墓葬中都有玉琀和玉握的发现。
比如,在上海市青浦县距今约5000-6000年的崧泽文化墓中发现有3件含于死者口中的玉器,玉料成碧绿色,体扁平,一端宽阔,一端尖锐,长4.2厘米,中央一圆孔,形若鸡心,通体光素无纹。
到了西周时期,玉琀已作为殓尸使用的基本玉器规定下来了。
《周礼·春官》云:“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
”《白虎通·崩薨》亦云:“天子饭以玉,诸侯饭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贝也。
”殓玉和等级制度、宗教祭祀有关系,但其最直接的目的是殓尸。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考古学者在三门峡上村岭发掘的虢国墓地是两周时期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的大型邦国公墓,1990年、199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影响深远。
墓葬中出土的用于殓葬的玉器有:玉覆面、玉握、玉琀等,种类齐全。
缀玉面罩是1990年出土于虢国国君虢季墓葬的珍贵文物。
它覆盖于墓主人的面部,由玉印堂、眉、耳、鼻、胡须、面颊、嘴、下颌及附件饰片共五十八件组成,按人五官位置排列,比例匀称,形象逼真,富于艺术表现力。
在其五官之中相当于额头、双颊、唇部及下颌部位还散布着数十片呈几何形状的玉片,这些玉片的边缘处均钻有小孔,以便穿缀于丝织物构成的衬地材料上。
浅析西周到战国时期玉覆面形制的演变过程
浅析西周到西汉时期玉覆面形制的演变过程2012级博物馆班曹睿婧摘要:自新石器时期开始,以玉石制品来陪葬已经成为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一个重要丧葬习俗,玉覆面的产生与兴起同这一文化习俗是分不开的。
玉覆面又称“玉瞑目”“玉掩面”,是以玉缝缀于死者覆盖在面部的布帛上的一种葬玉形制。
玉覆面广泛流行于西周至各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汉代以后被玉衣中封闭性的玉头罩所代替,而渐趋消亡。
本文旨在划分从西周到西汉时期玉覆面的不同种类来简单总结这一时期玉覆面形制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玉覆面,西周,春秋,战国,形制演变正文:《仪礼·士丧礼》有云:“幂目用缁,方尺二寸,<赤巠>里,著,组系。
”郑注曰:“幂目,覆面者也;<赤巠>,赤也;著,充之以絮也;组系,为可结也。
”①由此可见,周代的玉覆面为正方形,长宽皆约一尺二寸,分为内外二层。
玉覆面的外层为黑色帛,内层为赭红色帛,两者间填充丝绵,四角系带,盖在面上可固定于死者头部。
中国早期历史中葬玉之兴盛,得益于中国古代玉文化的蓬勃发展。
中国的玉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周代以前,玉器作为古代先民与上天交流的神器,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可称之为神玉阶段;从周代带宋代,玉作为一种权利与阶级身份的象征,流行于贵族的文化生活之中,这一时期可称为王玉阶段;宋代之后,玉器则彻底走下神坛,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品,再也不为某一特权阶层所有,这一时期的玉器进入了民玉阶段。
在众多的玉器类型里,玉面罩作为葬玉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周代开始出现,到汉代的逐渐消亡,基本体现了葬玉的发展过程。
葬玉经历了新石器和殷商时期的积累,已具备相当的工艺和美学基础,自西周迎来了真正的大发展时期,至汉代达到了顶峰。
而玉面罩的雏形大约产生于大汶口文化时期。
在邳县的大墩子遗址中,经考古发现了将石环放在眼中做眼罩的丧葬形式,说明以玉来保护或遮掩死者五官的行为,自这时起已成为一种丧葬习俗。
而周代开始,出现的相关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更加丰富。
试论晋侯墓地出土戈及其功能演变
试论晋侯墓地出⼟⼽及其功能演变试论晋侯墓地出⼟⼽及其功能演变兰州⼤学历史⽂化学院10级博物馆班刘晓⽲320100921001【摘要】对于⼭西晋侯墓地的发掘截⽌⽬前已有七次之多,已发表的资料中包括的晋侯及夫⼈墓共九组⼗九座。
据统计,在这⼗九座墓葬中,随葬有⼤量⼽状器物(不单指青铜⼽,兼及⽟⽯制)。
依据相对年代的差异,其⼽状物的材质也经历了青铜、铜⽯相参或纯⽯制等两个阶段的变化。
本⽂从晋侯墓地出⼟材料的相关同统计出发,分析“⼽”在随葬品中形制及材质的变化,得出了在前期墓葬中,⼽是作为实战⼯具和武⼒象征⽽存在,后期随材质和加⼯⽅式的转变,其功能也逐步的与社会主流“礼⽟”观念相结合,向以装饰为主导功能演化。
【关键字】⼽;晋侯墓地;青铜器;⽟⽯;功能演变晋侯墓地的起⽌年代,“⼤体是从西周中期(穆王前后)⾄春秋初年”1,“从1992年⾄2001年初进⾏了7次,共发掘出晋侯及夫⼈墓9组19座”2。
据初步资料统计,10座墓葬出有⼽状器。
分别是:1992年天马曲村M1;第⼆次发掘的M6、M92;第三次M31;第四次M63;第五次发掘的M33、M92、M93第六次发掘的M114以及曲沃⽺⾆的M1。
由于晋侯墓地发现⽂物丰富,涉及范围较⼴,研究内容较多,⽽且“晋侯墓地是迄今所见保存状况最好、资料最为系统的⼀处周代诸侯墓地”3,因此研究论⽂⽐较多。
尤其对于墓葬年代和墓主的研究更为丰富。
在第六次发掘简报中,⼯作组提出了最新的晋侯墓地墓葬相对年代数据。
以下对出⼟璜组佩的墓葬相对年代做⼀说明。
第五次发掘简报中,提出晋侯墓地的相对年代序列为:“M9、M13~M6、M7~M32、M33~M91、M92~M1、M2~M8、M31~M62、M63、M64~M93、M102”4。
“(曲沃⽺⾆M1)与北赵晋侯墓地M64组的M63以及M93组的M93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
据此我们认为,M1组墓葬的时代约当两周之际⾄春秋早期”5。
经第六次发掘修正,⼯作组认为最新发掘的M113、M114“和先前排在第⼀位的M9、M13组墓最接近,它们应该是⽬前晋侯墓地所见最早的两组墓葬”6。
山西曲沃两周晋侯墓地出土高古玉(100多张高清图,收藏好资料)
山西曲沃两周晋侯墓地出土高古玉(100多张高清图,收藏好资料)揭秘古玉制作全过程周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武王与其弟叔虞游戏,将一片桐叶封给叔虞。
周公闻之,谓成王曰:君无戏言。
待二人年长,周公便让成王将唐地封给了叔虞,称作“唐叔虞”。
古音“桐”与“唐”相同,这大概是以桐叶封唐国的原因。
叔虞死后,他的儿子改唐国为晋国,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山西曲沃埋葬着19位晋国的君主和他们的夫人,这些墓葬由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与山西博物院联合发掘,历时10年,成果极为丰富。
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曾经强盛一时,但国政后来逐渐被范、中行、智、赵、魏、韩等卿大夫掌控,最后被赵、魏、韩三家瓜分。
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从西周到春秋早期,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系列。
有趣的是,大多数精美的玉器,均出自几位晋侯夫人之墓,而次夫人墓中的玉器,更是比夫人墓中的玉器还要精美。
周是一个非常讲究等级的国家,于是国君佩戴的礼玉,虽然既多又豪华,但反不如夫人们所用的玩器,异样地体现出趣味和生机,这一点,以前从商代的妇好墓中也可以看出来。
玉蟠龙。
长5厘米,宽4.3厘米。
2005年曲沃羊舌墓地M2出土。
神人头像。
高7厘米,宽4.5厘米,石家河文化遗物。
曲沃县羊舌村晋侯墓地1号墓出土。
一号墓的主人被认为是著名的春秋霸主晋文公,即著名的公子重耳。
那么2号墓则应当是他的夫人。
关于曲沃羊舌墓地的主人,还有一些争议。
玉免,高2厘米、2.8厘米,长3厘米、3.5厘米。
曲沃县羊舌村晋侯墓地2号墓出土.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出土。
曲沃羊舌晋侯墓地出土。
西周玉熊。
1993年曲沃北赵村63号墓出土。
煤精石串饰。
1992年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煤精石串饰。
1992年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玉串饰两组。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2号墓出土。
青玉伏牛。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玉鱼联珠串饰。
1994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02号墓出土。
玉鸮,商代遗物。
事死如生 以玉殓葬——从虢国墓出土殓玉说起
玉被古人作为宗教神灵的象征,认为它是山石之精,具有灵性,不仅能沟通人与神、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神灵,而且具备祛疫辟邪、攘除灾祸的功能。
古人相信灵魂不灭,信奉“事死如事生”,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周礼·春官宗伯·典瑞》载“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故在人死后要用玉石保存其身体,以保证精气不散,尸身不腐,故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殓葬玉器被称之为“殓玉”。
虢国,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国,在周王朝的发展中举足轻重。
历经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考古学者在三门峡市上村岭北部发掘了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的两周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虢国墓。
其中90年代发掘清理了包括M2001(虢季)、M2009(虢仲)、M2011(虢太子)等身份各不相同的贵族墓葬,出土玉石类器近3000件(套)。
墓葬中出土的用于殓葬的玉器有缀玉瞑目、玉琀、玉握、脚踏玉、夹趾玉等,种类齐全,基本上反映了虢国墓地贵族墓较为普遍的殓葬方式。
这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殓葬玉器,介绍如下:缀 玉西周。
缀玉瞑目(图1)1组,26件。
出土事死如生 以玉殓葬——从虢国墓出土殓玉说起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张 静图 1 缀玉瞑目于墓主人的头部。
由12件似男人面部器官形状的玉饰与14件三叉形薄玉片组合连缀成人的面部形象。
象征人面器官的玉饰摆放在中部,除眼、口是专门为死者制作外,余皆用其他玉饰代替,其外侧环绕一周三叉形薄玉片。
均选上好青玉或青白玉精制而成,玉质细腻,透明度高。
缀玉瞑目俗称“缀玉面罩”,是在死者面部覆盖的缀有玉石片的丝帛面巾,为古代贵族墓葬中常见的殓玉。
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至西周晚期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基本的定式。
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西周时期结构完整、形制规范、工艺考究的缀玉瞑目之一,为研究周代丧葬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玉 琀玉琀也叫口含玉。
新石器时代人们通常会在死者口中放置石块、贝壳、蚌壳等,这一传统演变为口中琀物丧葬习俗。
26384266_周代墓葬出土玉戚和玉钺及其功用考
《尚书·顾命》云:“一人冕,执钺”,郑玄释钺为“大斧”。
许慎《说文》云:“钺,大斧也。
”可见钺应该是一种特殊形制的大斧。
《说文》又云:“戚,戉也。
”可见戚应属于戉(钺)的一种。
《汉书·王莽传上》云:“左建朱钺,右建金戚。
”颜师古注:“钺戚皆斧属。
”由史书可知,戚应该是一种特殊形制的钺,而钺和戚均属斧类。
《史记·殷本纪》云:“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许慎引《司马法》云:“夏执玄戉,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戉,右秉白髦。
”可见在夏商周时期钺和戚是高等级贵族所使用的兵器或礼仪用器,但是史书中未能给出钺和戚的明确定义。
郭宝钧先生对钺进行过界定,钺为劈兵,刃与柄平行,钺刃多弧形如新月,身薄且宽[1]。
范勇先生提出斧钺的区分标准:有肩且肩与銎的夹角不大于100°或刃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00°的称为钺;而无肩、微肩或刃的圆心角小于等于90°的称为斧[2]。
林沄先生[3]和林巳奈夫先生[4]认为戚属于钺的一种,形制较钺小,为两侧带有齿状扉牙的特殊形制的钺形器,此观点为学界主流认识。
另外,钱耀鹏先生认为戚可能为狭长形的斧[5]。
笔者认为戚和钺或可统称为钺类器,本文梳理了周代墓葬出土的玉质钺类器,试对玉戚和玉钺的功用进行探讨。
一、周代墓葬出土玉戚和玉钺两周墓葬出土的玉戚和玉钺40余件,由于早期学界对于钺和戚的定名意见不一,有部分玉戚被称为玉钺。
若将其中两侧带有齿状扉牙的均称作戚,则玉戚有34件,玉戚大多发现于西周墓葬中,东周墓葬中则少见。
(一)玉戚玉戚根据长宽比,大致可分为常型戚(A型)和狭长形戚(B型),另有2件特殊型戚(C型)。
常型戚和狭长形戚均为弧形刃,而特殊型戚的刃部形制较特殊。
两周时期的玉戚发现不多,多数只能根据墓葬共存器物判断其大概年代,但部分玉戚可能为早期遗玉,墓葬年代和玉戚的制作年代并不完全一致,故未对玉戚分式。
A型:常型戚,27件。
大多整体呈“风”字形,少数整体略呈圆形,器身两侧各饰一组扉牙,通长与通宽之比值小于2。
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玉人研究
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玉人研究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玉人研究白草坡西周墓是我国考古学界近年来的一大发现。
在这些近三千年前的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遗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玉人,对于了解西周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玉器制作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这些玉人的意义。
首先,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数量众多,而且形态各异。
这些玉人身姿各异,有的是男性形象,有的则是女性形象,还有的是神兽或者其他神秘物种。
从这种多样性可以推断,玉人在西周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社会中,玉人很可能被用作崇拜和信仰的对象,反映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朝拜之情。
此外,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还含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龙凤象征着吉祥和权力,狮子象征着勇猛和威严。
这些象征性的玉人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其次,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制作精良,技术高超。
这些玉人的细节处理非常精致,表现了古代玉器制作的高水平。
从这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对于玉器的制作技艺非常熟练,并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这些玉人上的玉石质地纯美,色泽温润,触感细腻,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此外,玉人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身上的纹饰和装饰,可以看出制作者对于人体结构和面部特征的精确把握。
这种精湛的制作技艺和对细节的精心处理,展示了古代玉人制作的高超水平。
再次,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有助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社会文化。
通过研究这些玉人,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周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出土的男女玉人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性别分工。
还有一些玉龙玉凤等神兽形象,可能与祭祀和崇拜活动有关。
通过对这些玉人的形象和纹饰的解读,可以推测出当时人们对于神灵和自然力量的崇拜程度。
此外,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还有助于探讨古代玉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玉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的玉人是研究西周时期社会文化和玉器制作技艺的珍贵遗存。
西周琢玉的光彩篇章——晋侯墓地出土玉器概述
西周琢玉的光彩篇章——晋侯墓地出土玉器概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自1992年以来,历经数次发掘清理,发现多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起止年代从西周早中期之际至春秋初年,早晚序列比较清楚,出土的铜、金、玉、石、陶、原始瓷、牙、骨、蚌、漆等大量珍贵文物扩大了人们的眼界,提升了既有认识,而其中的数千件玉器由于提供了准确的时代演变脉络,更为学术界所瞩目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类纷呈。
其玉器从使用功能上分,大致可归为礼器、佩饰器、丧葬器等。
礼器如玉璧、玉钺、玉戚、玉戈等。
佩饰器所占数量最多,也是最为精彩的品类。
大型佩饰如三璜双环双玦组玉佩、四璜联珠组玉佩、四璜四珩联珠组玉佩、五璜联珠组玉佩、六璜联珠组玉佩、多璜过珩连环胸腹组玉佩、玉牌联珠串饰、玉牌玉戈联珠串饰等,其他佩饰有玉环、玉珩、玉璜、玉玦、玉人、玉龙人、玉龙、玉虎、玉熊、玉马、玉牛、玉羊、玉鹿、玉猴、玉凤鸟、玉鹰、玉蝉、玉螳螂、玉蚕、玉蛇、玉龟、玉鱼、玉牌、玉管、玉珠、玉柄形器、玉发饰等。
丧葬器主要有玉覆面、玉晗等。
玉覆面出有多组,均为数十件不同形状的玉石片组合而成,有的可多至79件,还有双层缀玉覆面等。
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装饰手法变换多样,既有写实性的龙纹、凤鸟纹、龙凤纹、虎纹、马纹、牛纹、羊纹、鹿纹、猴纹、鹰纹、蝉纹、蛇纹、龟纹等,亦有几何形的卷云纹、鳞纹、重环纹、螺旋纹等;既有双龙连体,亦有人兽复合;既有阴刻、浮雕,亦有透雕、圆雕,具像与抽像结合,想象与装饰协调,创意新颖,工艺超群。
晋侯墓地玉器质地及产地尚未进行科学鉴定,质地较为通透,从表面色泽看,有白、青、绿、黄褐等,以黄褐色最多,其中有的当为新疆和田玉,有的可能属地方玉。
由于晋侯墓地历经西周早中期之际至春秋初年,墓葬排列规整,演变序列清楚,王世基本明确,器物种类较全,这就为玉器的断代分期研究提供了可靠标尺,此阶段的传世玉器也可借以找到自己的归宿。
而复杂多样的完整组玉佩则对研究高级别的玉器组合关系规律、男女用玉制度差异、等级差别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使以前因为不甚了解导致的假设复原得以极大摆脱。
十五组不容错过的西周晋侯墓出土玉串饰
十五组不容错过的西周晋侯墓出土玉串饰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玉覆面、多璜佩饰、玉串饰、玉壁、玉环、玉戈、人物、动物等。
其材料优良,造型丰富,琢磨工艺精细,既浅浮雕的装饰技法,又有细如毫发的阴线刻划,它对晋国乃至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玉组佩西周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最大璜长8.5厘米。
出土于墓主的胸腹部,由282件形制各异的玉器组合而成,主要有玉珩、玉璜、玉圭组成。
玉组佩西周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
总长68.5厘米。
由镂空鸟纹玉牌、玛瑙管、绿松石管、煤精石扁圆珠共计500件组成。
玉牌、青玉、梯形、镂空透雕双鸟、鸟尾上翘与华冠相连,身体阴刻线纹。
上端有对穿小孔6个,分别维系6串料管,下端有斜穿小孔10个,用以维系下部串饰。
玉组佩西周大环直径14厘米、大璜长13.5厘米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玉组佩西周最大璜长16厘米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玉组佩西周复原长约158厘米陕西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西周玉组佩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由584件各色玉牌、玉珠、玛瑙珠、料珠组成。
出土于墓主胸部右侧。
西周玉串饰玉牌高5.4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4.6厘米山西曲沃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西周玉串饰通长22厘米、璜长11.5厘米、环直径3.8厘米山西曲沃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西周玉串饰通长50厘米、璜长10.8厘米、环直径4厘米、孔径2厘米山西曲沃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西周玉组佩玉璜长11.7厘米山西曲沃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西周玉串饰两组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西周玉鱼联珠串饰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西周玉组佩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玉项饰西周陕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102号墓出土山西考古研究所藏最大玉饰长5.2厘米、宽2.9厘米。
由6件玉饰和玉管、玉珠、绿松石管、玛瑙珠组成串而成,玉饰呈白色、单面刻纹、三件为双首龙纹,三件为龙凤合体纹,两种纹饰结构呈“S”形,用双阴线勾勒。
“玉”见你,在山西博物院
“玉”见你,在山西博物院▲西周·龙纹玉环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山西博物院 1919—2019百年传承守正创新中国是为数不多孕育了玉文化的国度,考古已知的境内最早玉器可上溯至9000年前,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它的重要性两度遭遇挑战,但玉不仅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反而一步步被纳入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中。
9月7日,玉见你——周代与当代关于玉的对话在山西博物院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精选山西出土两周时期玉器22件组、现代艺术品15件,展开一场文化和艺术的古今对话。
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这是一个精心制作的视频本次展览,是以小型展览为中心的系列文化活动,从周代玉器背后所蕴含文化的当代性出发,解读西周玉文化与艺术思想,并与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互动。
展览内容融合考古·艺术·设计,所及所见全部围绕文物展开却又给人以全新的文化体验与美的享受。
作为对话型展览,展厅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考古学对玉文化的研究、阐释,展出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太原赵卿墓出土周代玉器文物22件/组。
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龙纹玉环、31号墓玉覆面、羊舌墓地2号墓玉蟠龙、赵卿墓龙形玉佩等珍贵文物,都莅临展厅一展真颜;另一部分,则是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为主的11位当代设计师围绕玉文化展开的设计作品,展现出今人对玉的理解和阐发。
▲西周·玉覆面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31出土▲春秋晚期·龙形玉佩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但与以往展览多采用先古代,后当代的叙事顺序不同,为更好呈现对话,在叙事上打破了历史线性和不同专业的壁垒,您将在同一展厅既看到文物,也看到基于相应文化内涵创作的当代设计,感受古代与当代在文化理解上的同异,而在某些展柜中古今作品共同陈列,或许会让你对展品的年代有片刻恍惚难辨。
西周玉器的线条之美
西周玉器的线条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器玉鸟西周长6.2、宽4厘米鸟首有冠状突起,沿颈部向后舒展,末端向上翻卷。
尾分两支,长尾向后伸展末端翘起,短尾向前弯卷直抵下腹。
圆眼、钩喙、宽尖翅、粗短足,形态古拙,立体感强。
在喙、冠末和短尾羽三个弯卷处钻三个透孔,胸部转角处也有一个穿孔,这四个孔可以将鸟形饰加以固定。
鸟身纹饰线条基本为比较单一的直线或曲线,但胸部则雕刻比较特殊的卷云纹。
玉鸟形象简化,图案与青铜器上的鸟纹具有一定共性,与殷墟出土的商晚期玉鸟形态也很接近,但图案更加生动流畅。
中国国家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器兔形佩西周长4.5、宽2.7厘米此器双面片雕,造型稍异,但均为兔卧状,腿前伸,长耳后伏,尾尖上翘,硕臀,圆眼,吻部穿一透孔,乖巧可爱。
兔形玉佩最早见于商代,以妇好墓出土最为典型。
商代玉兔的耳也略向后抿,但做奔跑状,眼圆睁、腿部摆动、尾部翘起,灵活中透出机敏,动感很强。
中国国家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器鱼形佩西周长10、宽2.2、厚0.5厘米此器璜形鱼身,大圆眼,口部镂空一小圆孔。
无鳞纹,背鳍用阴线勾勒出基本轮廓,再以细斜线填实。
腹鳍只勾轮廓。
尾为双叉形,略向外撇,末端双面磨制,锋利如刃。
西周时期,大型墓有在棺椁的帷幕上悬挂玉鱼的葬习,多的可达数十件。
鱼是人们最早关注的动物之一,在新石器彩陶上即有鱼纹图案。
佩鱼之风始于商代,玉雕中有片状鱼,多为平直状,有些口部带孔,尾端有长榫,似刻刀,可能是随身携带的工具。
周代玉鱼多呈弯形,少数玉鱼还雕刻鱼鳞,形象更为生动。
中国国家博物院收藏的西周玉器人龙纹玉牌饰西周高6.7厘米下宽5.4厘米上宽4.3厘米最厚0.9厘米玉为深绿色,形状为梯形,上窄下宽,中间稍厚,正面以中间为界,两侧饰对称纹饰,用双勾法雕刻兽面纹、龙纹和人首纹。
背面光素无纹,器上端与背部顶端有两两相对的透孔,共五对,器下端与背部下端有七对两两相对的透孔,均为侧、背斜钻,是用来串联其它珠管和玉佩,是组玉佩中的主要饰件。
天地之灵华贵雍容——晋国玉器艺术与赏析
天地之灵华贵雍容——晋国玉器艺术与赏析吉琨璋9月24日,山西博物院“晋界”讲坛继续向大家推出2017年第七讲,本次讲座的主讲老师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吉琨璋,吉琨璋老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
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参加过侯马台神古城、北赵晋侯墓地的发掘,主持了绛县横水1号墓葬、羊舌晋侯墓地、曲沃望绛战国墓地等项目的发掘。
参加《乔村墓地》、《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卷》《中国玉器通史》的编写,著有《地下世界-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一书,发表数十篇研究文章。
吉老师此次讲座主题为“天地之灵华贵雍容——晋国玉器艺术与赏析”。
在周代,玉是礼的象征与载体。
曲沃-天马遗址晋侯墓地经过系统、科学、完整的发掘后,共清理出9组19座晋国国君和夫人的墓葬,其中多半数的墓葬中都出土有玉器。
目前,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墓葬尚未被发现,现在发掘所见最高等级的墓葬为诸侯级别。
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代表了西周时期玉器的最高水准,尤其是以璜为主的组佩,无论是在品类,还是在艺术特征上,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讲座与观众一起分享晋国玉器艺术成就,共赏山川之灵的玉在历经礼的塑造、历史洗礼后的华贵雍容。
以下即是讲座内容概述,与大家共享此次讲座主题为“天地之灵华贵雍容——晋国玉器艺术与赏析”。
要深入了解晋国的玉器必须将其知识背景放置在整个周代的玉器系统里去认识,而要了解周代玉器又要将其置于中国近八千年的玉器文化中去认识。
中国人喜欢玉、爱玉,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将这样的文化保存下来。
在周代,古人更加看重人与玉的关系,认为玉能辟邪并带来吉祥。
一、周代社会特征及用玉观念认识晋国的玉文化需要从周代的社会特征入手,晋国的历史与周代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
西周初年成王“剪桐封唐”,之后才有了晋国的建立。
周代最重要的两个社会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周灭商后,面对比原来大得多的国土施行“封邦建国”的管理制度,将周氏宗亲、灭商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在各地以维系统治。
西周虢国墓中华第一剑、玉覆面、玉腕饰、猴面人形和龙凤纹玉佩
西周虢国墓中华第一剑、玉覆面、玉腕饰、猴面人形和龙凤纹玉佩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不仅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神人龙纹玉璧、“小臣妥见”玉琮、青玉圭、七璜联珠组玉佩和“王白”玉觿(前文①至⑦有过描述),还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玉柄铁剑,玉覆面、手链和神人纹玉佩也广为人知。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国君虢季墓(M2001)出土的玉柄铁剑,玉柄青白玉质,玉质细腻,光洁温润,微透明,局部有浅黄色与褐色斑纹。
该器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
此剑由玉、铜、铁、三种质料制成。
玉柄有茎和首两部分套接而成。
剑茎为圆形柱,剑首底端为方形并分别饰竖向斜纹和四个蝉纹,剑首与茎结合处镶有绿松石。
此剑身大部分已被铁锈覆盖,玉柄和剑身已残断,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被誉为“中华第一铁剑”。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国君虢季墓(M2001)出土的玉覆面,由58片形态各异的和田青玉玉片组成,少数浅冰清色或深水青色,多数受沁呈黄白色、灰白色或土黄色。
玉片保留有纹样的一面朝下、素面朝上放置。
下颌为一件龙纹玉璜,制作精美、玲珑剔透,比例匀称,形象逼真。
虢国墓地共出土玉覆面3套,其中以该玉覆面最为精致,工艺考究,形神兼备,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M2012(虢季夫人墓)出土的蚕形腕饰(手链),玉质细腻,琢磨精致。
由1件兽首形佩、1件鸟形佩、9件形态各异的蚕形佩、2件蚱蜢形佩和8件形态有别的玉管共21件组成。
其连缀方式为:以兽首形佩为中心组件,两侧各为1件鸟形佩和1件蚕形佩,再各连1件双面龙纹扁管,其后的8件蚕形佩和2件蚱蜢形佩以2件为一组,共分5组,以玉管相间穿缀而成。
这种连缀方式较为罕见,具有现代审美中的不规则美感。
9件蚕形佩,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栩栩如生,艺术精湛,且内涵丰富。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M2011(虢国太子墓)出土的猴面人形玉佩,和田青玉质,呈冰青色,局部受沁又呈现灰白色与黄白色半透明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西周晋侯墓地出土了大量华丽精美的玉器、青铜礼器等随葬品。
随葬的玉器种类繁多、装饰华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玉器,数量在万件以上。
夏鼐先生把玉器分为礼玉、葬玉、装饰玉和美术品四大类。
其中葬玉是指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随葬玉器,主要包括玉衣、玉塞、玉琀和玉握四种 。
晋侯墓玉覆面的出土使人们对西周时期的葬玉及墓葬制度有了新的认识。
一、玉覆面的含义及由来
玉覆面是我国古代贵族丧葬时常采用的随葬物,是人死后下葬时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是葬玉中的一种。
据《仪礼・士丧礼》载:“ 瞑目,用缁,方尺二寸,
,赤色;著,充之以絮也;组系,可
以结也。
”[1]
由此可知,“瞑目”是用黑色的丝绸做成, 盖在死者
脸上, 覆面里子是红色的, 一尺二寸见方, 用絮填充起来, 还缀有多条系带用以打结。
因为不同时期对“瞑目”的称谓不同,曾被称为“面罩”、“覆面”、“布衣”、“布巾”或“面具”等。
用玉随葬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此后历代有所增益,并各有特点。
几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及齐家文化时期,随葬玉器的比比皆是。
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邳县大墩子遗址中,就发现了把石环放置在眼眶内用作眼罩的。
1986 年浙江杭州余杭反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玉质纺轮及丝麻织物。
当时,氏族首领按体形着缀满宝玉珠玑的“宝玉衣”,出土的缀饰类玉器背后钻有小孔,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些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玉器饰件,用来穿缀成衣装或者分别缀缝在丝麻织物上。
这些原始衣装的发现对我们认识玉衣的发生、发展有启迪性的作用。
孙庆伟先生对周代墓葬中出土的玉覆面进行了统计,并对玉覆面的时代特征、等级特征、性别特征和地域特征进行了深
入分析。
他指出:玉覆面应起源于共王时代,西周中晚期是玉覆面的繁荣期,春秋晚期是玉覆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而在战国末期,覆面相应地被玉衣的头罩所代替。
玉覆面是上层贵族的专用之物,它的使用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玉覆面是姬姓周人特有的葬俗 。
玉覆面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到西周晚期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且形成了基本的定式。
据《仪礼・士丧礼》记载,在先秦的丧葬仪式中,要用丝织品制成的“瞑目”(“覆面”)和“掩”(“裹首”)来包裹死者的头脸部位。
而在考古发掘中,丝织物做的覆面不见了,但所缀的玉片却依然存在,这就是我们现在考古发掘中所能够见到的缀玉面罩。
春秋战国晚期,玉覆面和玉衣并存,在一些上层贵族墓葬中已使用玉衣。
汉代玉瞑目已发展到了极致,开始向“玉塞九窍”和玉衣迈进了。
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玉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也是殓葬玉发展的鼎盛时期。
二、晋侯墓中玉覆面的概况
晋侯墓地是西周早期晋国王侯贵族墓地,是20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从1992年至1994年,考古界对此共进行了五次发掘,发现9组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
令人惊奇的是这19座墓中有多座墓都出土有玉覆面,有些墓葬中只有玉覆面
谈西周晋侯墓地墓葬中的玉覆面及其作用
文/白丽君
玉覆面是由多件小玉石器缝缀在丝麻织物上,而后覆盖在死者脸部的一种葬玉形式。
西周晋侯墓地中出土的玉覆面是西周考古发掘中较早发现的。
天马——曲村北赵晋侯墓地发掘的大墓中几乎都有玉覆面。
晋侯墓中的玉覆面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在世的人们期望死者像玉一样永存于世。
传统与创新
DOI:10.16129/ki.mysds.2014.01.045
的残留痕迹,有的则保存较完整,发掘简报对6座墓中的玉覆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些玉覆面由多片雕成五官形的玉片组成,皆有表现脸部轮廓的玉片,玉片数量较多,但各墓数目不一。
西周时的玉覆面,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的,形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是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玉器数量不等,且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有饰纹的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在晋侯墓地中,首先按玉覆面出土的组数,可以分为1组玉覆面和2组玉覆面:1组玉覆面包括M31、M62、M91和M93;2组玉覆面包括M8和M92。
其次这些玉覆面都可分为两部分,即四周用一些三角形或梯形的小玉石片围成脸的形状,而中间则用某些像五官的玉石器组成五官。
五官中的眉、眼、鼻、嘴和颊是每个玉覆面都具有的,而额部除M91没有外其余皆有。
最后玉覆面上的玉石器都有小孔(这些孔都非常小,不像饰玉上的孔是大孔),通过它可以将玉器缝在布料上。
晋侯墓地出土缀玉覆面登记表
三、晋侯墓中玉覆面的作用
从晋侯墓中出土的大量玉覆面可知,玉覆面玉件的配置格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常因墓主身份地位或家境情况的不同而有繁有简。
由于眼睛在人的五官中最为重要,所以不论怎么简化,眼玉是不能去掉的。
玉覆面的正名称为“瞑目”,道理即在此。
但它在当时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有学者认为之所以用玉覆面,是为了遮掩死者面口,避免给人狰狞的面孔。
马沙先生则认为:“玉覆面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崇拜不无关系。
……死人脸面是不能见天日的, 见天日将化为乌有,不再存在, 将永不超生, 所以把死人的脸部遮掩起来, 于是作为葬俗的‘覆面’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遮挡天日, 以免死者受到伤害, 使死者灵魂永存,再托生成人, 才是‘覆面’的真正用途。
”[2]
“覆面”的含义前面已提过,即人死后盖在死者脸部的一尺二寸的丝织物(有的墓葬中是麻织物或纸)。
《仪礼・士丧礼》载:“商祝掩
47
一、江南地域的确定
“江南”指的是哪些地区?对此自古以来就有着多种理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所指的范围也不尽相同。
前人关于“江南”地区的界定历来说法不一,如有的说法把“江南”往北延伸到皖南、淮南的沿江部分,而往南则达到今天的福建一带。
但是尽管说法不同,而中心区域都是在今天的长三角是明确无疑的。
李伯重先生对“江南”地域的概念做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
他指出“江南”地域应当包括今天的苏南和浙北,即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后来从苏州府划出的太仓直隶州;这八府一州之地不仅在内部生态条件上具有统一性,同属于太湖水系,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也十分密切,而且其外围有天然屏障与邻近地区形成明显的分隔。
本文所要研究的竹编器物范围界定也基于此,主要是以太
湖流域中心腹地为重点,具体区域为苏南的苏州、无锡,浙北
的安吉、杭州等地。
这些地区为典型的江南地区,处在我国长江流域,属于温湿性亚热带气候区,十分适合竹类植物的生长,是我国竹编和竹类工艺的主要产区。
我们具体开展的考察也主要基于该地理范围。
二、江南传统竹编概述
(一)江南竹资源概述
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江南地区竹类资源尤为丰富。
江南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很适合竹子的生长,江南地区的人们也都喜欢栽种竹子。
丰富的竹类资源,为竹编提供了天然优势。
我国竹子种类有39属500多种,种植面积有500万公顷。
但并不是每一种竹子都适合制作竹编,就是适用的竹类也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根据竹编工艺的不同,能用来作竹编
江南地域文化下的传统竹编器具
文/王安霞 王 应
竹编作为江南地区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江南的地域文化酝酿了江南特色的传统竹编,旧时竹编器具和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处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环境的巨变,传统的竹编器具离我们渐行渐远,其境况令人堪忧。
实习编辑:周 璐
作者简介:白丽君,上海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硕士
会很不习惯,于是就在死者脸部盖一块布(据《仪礼・士丧礼》记载,“覆面”是用绳子系在死者脑后的)。
这可以说是对死者的敬仰和爱护,让死者在阴间有一个安静的生活,同时也是对世人的一种安慰,所以说“覆面”是遮掩死者面口,避免其以狰狞的面孔示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对于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所以常常会把一些惊人、恐怖的现象与人的灵魂、鬼神等联系到一起。
综上所述,由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在古人心中已形成一种定式,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人死后会在另一个地方(即阴间)生活,而为了避免死者给人以狰狞的面孔,便在他们脸上盖一块布。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可以在玉石器上穿孔,然后缝缀
在布面上。
晋侯墓地中的玉覆面是西周时期流行的一种贵族墓葬形式,是一种等级象征,同时又借助玉石不易腐烂的的特性来期望死者的尸体像玉一样永存,期望他们的灵魂有所归依。
到了汉代,葬玉极为普遍,并且玉覆面已渐渐演变为玉衣。
注释:
[1][3]崔积维校点.仪礼.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89页,89-90页[2]马沙.我国古代“覆面”研究.江汉考古,1999(01).72页
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