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照相馆称谓考证
经营之道:清末民初北京照相馆的变革与发展
经营之道:清末民初北京照相馆的变革与发展
王学斌
【期刊名称】《北京档案》
【年(卷),期】2024()1
【摘要】摄影术自19世纪60年代传入北京后,当地照相馆便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
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京师的摄影从业者在经营过程中为使照相馆更加适应中国顾客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对照相馆的布景与道具进行变革,增加拍照形式,为照片进行着色等新颖方式对照相馆的艺术商业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使北京的照相馆在中西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风格。
这些措施改变了大众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推动了清末民初北京照相业的发展。
【总页数】7页(P62-68)
【作者】王学斌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40
【相关文献】
1.清末民初北京铜器作坊的转型与发展
2.清末民初报纸新闻报道类文体的发展与变革∗
3.清末民初北京西医群体的形成与医事之发展
4.变革与阻力:清末民初贵州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困境
5.从场域理论看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与报业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谁的肖像——中国美术馆藏几张肖像画研究
2020年11月第34卷第6期艺术探索ARTS EXPLORATIONNov.2020Vol.34No.6谁的肖像?——中国美术馆藏几张肖像画研究王雪峰(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北京100010)[摘要]中国美术馆藏三件早期油画肖像作品《仕女肖像(蓝衣)》《仕女肖像(橙衣)》《清装老妇人像》,其中《仕女肖像(蓝衣)》的母本是香港艺术馆藏《贵妇像》,它和《仕女肖像(橙衣)》都是按照清末美人标准绘制的美人画的范本。
《清装老妇人像》所画是瑾妃的母亲、唐石霞的祖母赵寿莲,这件作品是根据唐石霞和溥杰结婚时她与两人的合影绘制的油画肖像画。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油画肖像画;外销画;早期油画史[文章编号]1003-3653(2020)06-0015-13D01:10.13574/ki.artsexp.2020.06.002[收稿时间]2020-06-22[作者简介]王雪峰(1972—),男,江苏扬州人,艺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出站博士后,中国美术馆藏晶征集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研究方向:近现代中国美术史。
[引用格式]王雪峰.谁的肖像?——中国美术馆藏几张肖像画研究[J].艺术探索,2020,34(6).一、几件特殊的藏品中国美术馆藏有三件标为清末民初的肖像画,第一件为佚名《仕女肖像(蓝衣)》(图1),画面为蓝衣坐姿女子的肖像,布面油彩,尺寸为59.3cm x45.2cm;第二件为佚名《仕女肖像(橙衣)》(图2),画面为橙衣持花站立女子,尺寸为59.7cm x45.8cm;第三件为《清装老妇人像》(图3),画面为穿镶万寿纹深蓝色旗服、头戴清宫女帽的老妇人像,尺寸为57.5cm X45.5cm。
两件仕女肖像收藏编号为33、34,老妇人像无编号。
从编号来看,这三张作品在建馆初期即被收藏,在美术馆库房中已经默默沉睡了几十年,画中人是谁及画中人的故事一直是未解之谜。
2013年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大展,采用历史叙事的方式展陈。
清末民初摄影术传入对传统视觉经验及其趣味的影响
及新时代 的新理念和新知识为主, 图文并茂 , 且 通俗易懂 , 从而牢牢地 占据 了市 民文化和艺术活动的中心地 位。 尤其值得 注意 的是 , 清末 民初这一时期 中较典型的时尚杂志在 中国的 出版 , 除了前述 的《 良友》 画报以
的发展提供相应 的理论支撑 。
[ 关键词博 末民初 ; 摄影术 ; 传统视觉经验
[ 中图分类号】 42 [ J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 81(0 ) -060 10 —3 82 1 0 - 1-4 1 20
所谓视觉经验 , 由各种现实活动 、 是指 情感意识和媒介表现形式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心理综合体 , 它包含
文, 有绢纸的书画等。它们 品类各异 , 总体上都是农业文 明的手工作 品 , 但 或者强调 “ 铸鼎象物 , ……使 民知 神奸(左传 ・ 《 宣公三年》 ” 的教化 , )。 或者作为“ 畅神”“ 、心画” 的内在修养的象征。 重文轻物 、 重精神理性而轻
物质感性乃是其主流审美倾 向, 这主要是 以社会上流群体士大夫文人 的人生理想和思维表意方式为基础而 建立起来的。 数千年来 , 这些直观 的视觉符号在表达人们 的生活感受和人生理想 的同时, 也塑造了中华 民族 的传统视觉经验 , 使其趣 味的核心着重于精神意念性 的达意抒情 , 而非物质感 官性 的视觉享受 , 或者说 , 视 觉 的感性特质一直是受到压抑的。 因此 , 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现象 比较 明显 , 就是士大夫文人强调精神象征的 艺术作 品较受推崇 ,而宫 廷和 民间追求视觉感性享受 的作 品多被贬抑 ,反映在 中国典 型的视觉艺术理 论——画论中的趣味倾 向就是重神轻形 , 重体现内在品格 的形式化笔墨 , 而轻感官满足 的色彩与造型。由 此, 也引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分野 , 就是士大夫文人 精英文化和宫廷 、 民间文化的分野 , 简言之 , 也就是雅
中国清代摄影文化介绍
中国清代摄影文化介绍清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摄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在当时的中国也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逐渐形成了中国清代摄影文化。
一、中国清代摄影的起源和发展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和美洲,摄影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随着摄影术的传入,中国摄影文化的发展也开始起步。
清朝中期,一些国外摄影师和化学家来到中国,传授摄影术和化学技术,逐渐推进了中国摄影文化的发展。
清末民初时期,摄影文化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中国本土摄影师,他们开始尝试把这项新技术和手段用于人物、风景、建筑等题材的摄影创作,成为中国清代摄影的奠基人。
二、中国清代摄影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作用1、促进文化传播清代摄影的出现,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摄影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大量文化资源的传播。
一些摄影师利用这项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人物、建筑、景观等拍摄,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文化资源,也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2、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清代摄影的发展及其作品的创作,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
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不但有自己的摄影理念和美学追求,还不断吸收国外摄影艺术的先进经验,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艺术成果。
3、推动社会现代化清代摄影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清朝时期,从摄影机器的生产到照相馆的开设和经营,到照片的出版和广泛传播,摄影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内支持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对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中国清代摄影的艺术成就在摄影艺术成就方面,中国清代摄影师可能相当于在欧美国家的普及阶段。
但是,他们在摄影技巧、创意和文化艺术交融方面仍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1、在拍摄人物照片方面,他们注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层次,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通过镜头尽力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感,有些作品制作精美,色彩灵动。
中国摄影史
中国摄影史(一)第一编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1919)摄影术的发明,给人类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
从1839年8月法国政府公布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摄影不仅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蓬勃发展,并且已成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社会各部门中踞有显著的地位。
摄影与世界上的其它事物一样,它的发明和发展,是在继承了各民族、各国家历史上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
无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还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学派,他们都在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上奠定了摄影术的理论基础。
摄影术传入中国初期,尽管当时摄影在世界上还处于摇篮时代,各国科学家为改进技术仍在尽心竭力地探索。
即使在欧洲,多数人对此道也还陌生。
而国内已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些摄影技术的应用者和探索者。
他们关心世界摄影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文字记载,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条件下积极地进行推广传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第一节--中国古代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代科学家对光学基本规律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先秦墨家学派兴起,就开始对大自然中一些光学基本现象进行了研究。
墨经光学八条墨翟(约公元前478年——前392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
他和他的门徒根据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光学知识,研究总结出八条带规律性的经验,记录在《墨经》中,分条厘说,通称“墨经光学八条”,是《墨经》中精粹部分之一。
光学八条直接涉及到光学应用中一些问题。
发光体照射物体形成影子,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现象,又是摄影师在艺术造型中饶有兴趣的问题。
《墨经》中的光学论述,首先是以此开始的。
“光学八条”中的第一、第二条是:经:景徙。
说在改为。
说:景光至,景亡。
若在,尽,古息。
(第一条)经:景二。
说在重。
说:景,二光,夹,一光。
一光者景也。
(第二条)大意是说影子产生的原因。
在光照到的地方,就没有影子;如果有影子,那就是光被物体遮挡。
近代摄影史
1914年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哈尔滨傅家甸防疫摄影》,报道辛亥年间,哈尔滨地 区发生瘟疫,防疫队进行防疫治疗工作的现场实况。
1906年 公布的“练兵处订定丙午秋操随观规则”中,有关接待各报馆采 访人员的条款规定:“大操时各报馆有陈请派员观操者,准每一报馆派 笔记者一人,照相者一人随观。” 1906年 济南成立工艺传习所,北京也成立了工艺局。 1906年 北京《京话日报》刊登了“南昌教案”中被法国教士杀害的江召 棠县令的遗体照片。 1907年 广州出版的《国事报》发表了《粤路正式会摄影图》、《女界流 血者秋瑾》等时事照片。 1907年 周耀光编著的《实用映相学》,获1909年“教育用品展览会”银 牌奖。 1907年 《照相新编》(吴仰曾,1862-?),是一本摄影技术书,参考 了《摄影入门》和《简明摄影术》。 1907年 《房山坨里高线铁路总公司》纪念册,为京西煤矿招股宣传摄制。 1907年 《世界》画报由我国留法学生组织“世界社”在巴黎编印,是当 时行销国内唯一的一种摄影画报。姚蕙女士主编,吴稚晖、李石曾参与 其事。 1907年 上海创刊的《神洲日报》多次刊出李少穆拍的署名照片,有的报 刊史学家认为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
1909年 “东陵照相馆案” 天津“福升”照相馆为了 摄取慈禧太后灵柩移入东陵的现场实况,无意中卷入 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成为清末一大冤案。
1909年 《京张路工摄影》大型专题摄影集,具有强 烈的纪实性和新闻性。
清末照相馆称谓考证
清末照相馆称谓考证今天司空见惯的照相馆,清末在中国刚刚出现的时候称为:像馆、画楼、影相铺、照相楼、照相号、照相寓等,通过研究本人收藏的清末老照片上的照相馆商标,追溯它们的历史,可以看出摄影术在中国逐步发展和普及的过程。
1839年,摄影术在法国正式诞生。
不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中国向外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随后,大批商人、传教士来到中国,摄影术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传入中国的香港、广州等地。
首先是来华的外国人开始开设职业照相馆,很快中国人也学会了这门技术。
但当时并没有“照相馆”的称谓。
上海森泰像馆的商标,1865年左右。
原来,在摄影术传入之前,人们要把自己的形象保存下来需求助于画师和他们开设的“像馆”或者“影像铺”,利用传统的绘画技法把人的容貌留在纸上或布上。
虽然摄影和绘画有相通的一面,而相对于画像,摄影不仅价钱便宜,方便迅速,而且形象逼真,因此摄影术刚刚传入的时候给画像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于是很多画师想方设法学习照相技术,“像馆”和“影像铺”的画师也成为中国最早学会照相术的人。
在摄影术十分活跃的上海。
最早的刊登广告的照相馆就是英国人威廉。
桑德斯开设的“森泰像馆”。
1863年3月7日的近代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森泰像馆的广告,其主要内容为: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
如有意照相者,请至本馆可也。
(图1)有闲阶层是像馆的主要顾客,象当时的妓女、戏剧演员、社会名流及社会富裕阶层中一些人都把照相作为享受生活,自娱自乐的一种手段。
福州宜昌照相楼商标,这是当时香港宜昌画楼创始人之一谢芬在福州创办的。
1862年。
博主藏品。
很多中国人也看到像馆能够赚钱,也纷纷开始效仿,比如香港的宜昌画楼就是在香港经营油画业的画师周森峰、张老秋、谢芬三人合伙开设的,这也是中国人最早开设的照相馆之一。
在当时香港的皇后大道上,还有著名的南桢画楼,辉来影相、兴昌影相等(图3)。
又到手一批清末照片
又到手一批清末照片来源:映像志(id:image1839)原文标题:1839-1900:中国人自己的摄影史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署《黄埔条约》,于勒·埃及尔摄。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新闻纪实照片。
摄影术在法国正式宣告诞生后,立即随着旅行者的足迹向海外传播。
1842年,距摄影术诞生仅3年时间,时值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军中的一名少校和一名医生可能开始了中华大地上最早的摄影活动。
而1844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则为我们留下了目前所知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影像,这些影像幸运地保存至今。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接触影像、认识影像和接受影像的过程。
尽管这种逼真、客观的影像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过迷信思想的阻碍,或被视作洋人的玩意而被抗拒,但经过一些有识之士和早期摄影师的努力推动,人们逐渐接受了这种先进的机械造像方式。
19世纪的中国摄影影像至今已逾100多年,这一时期的影像保存下来的数量十分有限,当时摄制的影像大多已经散佚,即使有不少幸存下来的散落民间的影像,也难以考证准确的拍摄时间和摄制的作者。
商人肖像,约1870年,赖阿芳/摄。
幸运的是,有一部分影像被保存在国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手中,有不少都有拍摄者和拍摄时间,而且有一部分作品还配有照片文字说明。
而国内的早期影像反而经过历次战乱和'文革'的浩劫,留存下来的数量更少,不过尚有不少早期影楼肖像,照片的下方或背面标有照相馆的标识。
19世纪的中国影像大多为商业作品,'经营为先'是多数影像作者一以贯终的摄影理念,顾客的消费需求最终决定了影像的内容、题材和风格。
从现存19世纪的中国影像来看,这一时期影像主要包括:肖像类、风景类和新闻纪实类。
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细分,肖像类包括:家庭肖像、晚清官员、宫廷摄影和伶人娼妓等;风景类包括: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和城市风貌等;新闻纪实类包括:百姓工作和生活、战争和起义、外交活动和新闻事件等。
清朝末年的彩色老照片看看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
清朝末年的彩色老照片看看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
其实清末那时候没有彩色摄影了,还没有彩色照片,下面的彩色照片是上了色的。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照相馆也有一个职位,叫做上色师,专门给黑白照片上色。
1.清朝末年的上海南京路。
当时的店铺也是一个挨着一个。
2.上海街头的剃头摊子,理发师傅正在给一个男子刮胡子。
旁边一个看镜头的男子,面目有点狰狞。
3.1908年,香港,吃茶点的商人。
当时候,人们仍然扎着辫子,戴着瓜皮帽。
4.几名苦力,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有的露出牙齿地笑着,有的微笑,有的露出好奇的表情。
5.坐轿子的外国女人。
6.下地种田的农民,光着膀子,精瘦,不过肌肉还算发达。
7.上海的市场,这是现在的哪里?还有吗?
8.上海的寺庙,有点像土地庙。
9.独轮车的车夫,推着男人、女人和孩子,走在田间的小道上。
10.1904年,香港的船上人家,一个头戴小瓜皮帽的孩子在吃奶。
11.1908年,北京的大街上,那一座的牌坊,早就不见了踪迹。
12.运输出口茶叶的马车。
13.在水田里种植水稻的农民。
14.木厂里,拉大锯锯木的师傅。
15.北京街头,卖小吃的小贩。
16.从穿着看,这是两个有钱人家或者当官人家的孩子。
【史话】上海早期的照相馆
【史话】上海早期的照相馆2016-01-10上海黄浦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大批西方传教士、商人、旅行者携带问世不久的照相机进入上海。
1852年,外商赫尔曼·哈斯本德在福州路隆泰洋行经营银版摄影和肖像着色。
稍后,法国人李阁朗在外滩开设照相馆,专门拍摄人物肖像,这是上海第一家照相馆。
清末老城厢地区老宝华照相馆不久,广东人罗元祜在上海城内也开设了一家照相馆。
他技法娴熟,照片“眉目清晰,无不酷肖,胜于法人李阁朗多矣”,当时很受推崇。
清末福州路上的照相馆摄影这一新生事物在上海发展很快,至1876年,在从广东路至南京路一带有“宜昌”、“苏三兴”、“华兴”、“同兴”、“日戍”、“恒兴”、“时泰”、“公芳”等近十家国人开设的照相馆。
据《上海新报》广告,“宜昌”于1864年5月20日开张,是上海最早的有确切创办日期的照相馆。
“苏三兴”原在香港,1870年前后迁至上海汉口路,以拍摄名媛魅影闻名,“凡柳巷娇娃、梨园妙选,无不请其印成小幅,贻赠所欢”。
这种“小幅”类似于现在的肖像名片。
清末劳合路(今六合路)上丽华照相公司早期照相馆设施简陋,在玻璃棚内摄影,不用灯光和其他人造光,全靠透过顶棚的日光。
所用底片为碘化银湿片,感光速度很慢。
为保证影像清晰,被摄者须端坐或直立,摄影师一敲木板,打开镜头盖,大声喊“一、二、三、四……”一般要数到十,有时甚至数到二十,被摄者才可动。
老上海照相馆拍照情景福州路时报照相馆照相馆为了招徕生意,以新巧布景取悦市民。
摄影室一般备有山水风光、亭台楼阁或西洋油画、自鸣钟等布景,陈设茶几花瓶、高脚痰盂,有的还搬上了模型汽车、游船等,拍出的照片多为道具堆砌,人景不配,造型呆板滑稽。
当时在上海,照相是奢侈之事,光顾者多为达官显贵或富豪名伶。
据史料记载,拍全身照需一二元大洋,拍摄并放大一张24英寸着色照相要12元大洋,约折合400斤大米,非一般人可问津。
照相馆里的九曲桥布景19世纪末,上海照相馆最著名的有“耀华”、“宝记”、“保锠”、“致真”四家,号称“四大天王”,分别设在南京路、福州路和广东路。
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
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葛 涛[摘 要]照相自从传入上海之后,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一些优点,很快便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得以施展身手。
多姿多彩的各类人像照片被许多人所钟爱,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用化和市场化,使清末民初的上海照相业深深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发挥着某些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题词]照相;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照相具有写实、便捷等优点,这使它很快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中得到了运用。
首先人像照片使人们更准确、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容貌,进而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验证身份的重要工具。
照片还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和美丽的道具,成为寄寓情感的纪念品。
由于照相具有这些优点,喜爱它的人越来越多。
在其他一些外部条件的作用下,清末民初的上海照相业完成了市场化,普及了顾客群。
一 照相成为人物写真的重要工具在照相诞生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如果想知晓某人的容貌,无外乎以下几种手段:道听途说、阅读文字描述、观看肖像绘画以及亲自目睹其人的真容。
在交通不发达、等级分明以及礼教森严的年代,要亲眼目睹某些人的容貌是很不容易的事;相对而言,肖像绘画倒是记载某人容貌的比较真实和方便的工具,不过即便如此,在特定的情况下,人物肖像的真实性还是存在疑问。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流传于世的两幅画像中,一幅容貌丑陋、面目狰狞,另一幅则是标准的帝王肖像,究竟哪一幅是他的真实写真,不得而知。
按照常理进行推断的话,这两幅画像应该与朱元璋本人的相貌都存在着差距。
即便不夹杂政治等因素,画师能否依靠经验和技法逼真、传神地描摹出一个人的相貌,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相对而言,照相真实、可靠得多。
早期的照相师多从“影像铺”的画师转行而来,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许多画师在职业上受到了巨大压力的结果。
照相问世之初,人们首先感兴趣的就是人物摄影,人物是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
但是由于技术和设备尚不成熟,人像摄影一时还不具备推广的条件,所以人像画师的经营尚无大碍。
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上,时常可以看到文人墨客为妓女或变相从事色情业的女书寓先生等的“小照”或“小影”题写的诗篇,有的还附序,着力描绘当事人的容貌。
清朝的“艳照门”
于是, 有人找 来了照相馆掌柜杨远 山找 了来
赵 尔 丰 一 行 这 时 都 已 喝 得 带 些 醉 意 经 不 住 妓 女 忽
悠, 相继胡闹起 来 穿着杨远 山带来的各种服 装, 有的 穿袈 裟装 活佛 . 有的 穿上道袍扮 天师 , 还 有的 穿上 各种戏 装 , 就
这样 拍 下 一 张 “ 狎客群居像”
尔是 这 个团 体 的 I I i 式 发 ^ ‘ 人
这 些老 人至少一个 期在公共埘房
和 起 室 共 进 一 次 正 餐 , 他f f 】 还 一 起
加 拿 大 老年 人 平 时 最 大 的爱 好 就 是
了一种 新的养 老 ‘ 式: 单身的 老人们结 什 而膳 这样 既可 以十 H 互j ! f { 顾、 结伴 游 玩, 满 足老年 人的精神需求 . 义 _ 『 以节省
健 身 :加 拿大 上地辽 阔 , 郜 渥太 华就 是一 座花 城 T t i , 到 处部提供 了} L 人们 跑步 、 骑 牛、 健 身 的 々川道 、而冬天 , 冰 盖 的J J I I 拿大. 人们 f则热 衷 于窀 内冰
球、 事 外滑 ’ 、 溜 冰 等 运 动
德 名城 德 累 斯 顿 , 仃 一 栋 翮 修
费用
上游 玩 , 一块 儿 剧院 一如果有 人生病 或 是受 伤 . 其他 人很怏 就 会提 供 帮助 有巾 f l 金森病 的 贝伦斯泌 : “ 我 向率 友们通 报 r我 的 题 . 他 们都 说没 有关 系。
养老 院 , 我 笔得 很 快 . 在这 里, 我觉 得 又年 轻 r ” 符 是选 扦 怎 样 的 生 活 模 式 , 老 人 们 都 要以 干 j J 微 的 ‘ 式. t - 富 活 Xl ( 摘 门希财 I q) 的退 休生
清末摄影文化意义
清末摄影文化意义清末这个时期啊,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各种新玩意儿都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摄影就是其中特别亮眼的一个。
1. 记录历史风貌清末那时候,社会动荡不安,摄影就像一个无声的史官。
它能把当时的城市街道、乡村田野都给记录下来。
比如说北京的胡同,那弯弯绕绕的小巷子,还有那些带着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摄影就能定格住它们的模样。
不像以前,只能靠画家的画笔来描绘,摄影记录得那叫一个逼真。
再看那些农村,农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弯着腰干活的样子,都被摄影给抓住了。
这些照片放到现在,那就是研究清末社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依据啊。
还有当时的建筑,像故宫这样宏伟的宫殿,摄影能把它的一砖一瓦、雕梁画栋都清晰地展现出来。
对比一下以前的文字记载,摄影让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故宫的真实模样,它的气势、它的细节。
这就好比我们以前听别人形容一个美人,现在摄影直接把这个美人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2. 反映社会阶层在清末,从照片里就能很明显地看出不同阶层的差异。
那些达官贵人,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各种金银珠宝,他们的照片里背景都是富丽堂皇的。
而普通老百姓呢,往往是面黄肌瘦,衣服补丁摞补丁。
摄影就像一面镜子,把这种社会的不平等赤裸裸地反映出来。
对于一些新兴的商人阶层,摄影也记录了他们的崛起。
他们开始模仿西方人的穿着打扮,照片里他们的西装革履,还有他们新开的店铺、工厂的样子,都反映出这个阶层在清末社会中的变化。
3. 文化交流的见证清末的时候,西方文化开始大量涌入中国。
摄影就是西方文化传入的一个典型代表。
一方面,外国人在中国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把中国的风土人情带回到西方。
这些照片让西方人大开眼界,原来中国是这个样子的。
就像我们现在通过照片了解一些遥远的非洲部落一样,当时西方也是通过摄影来认识中国的。
另一方面,中国人也开始学习摄影技术,一些照相馆开始在城市里出现。
这就促进了中西方在文化和技术上的交流。
中国人通过摄影了解西方的审美、西方的生活方式,西方也通过摄影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
清朝也有艳照门 高官花一万两银子买照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也有艳照门高官花一万两银子买照片导语:清朝光绪年间,北京有家“鸿记”照相馆。
照相馆主人杨远山不仅照相技术好,而且会做生意。
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三教九流,都与他相熟。
一天清朝光绪年间,北京有家“鸿记”照相馆。
照相馆主人杨远山不仅照相技术好,而且会做生意。
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三教九流,都与他相熟。
一天,八旗中颇有名气的赵尔巽、赵尔丰兄弟和宝蔡兄弟来到“鸿记”,杨远山亲自给他们一个个拍照,当天下午就派徒弟将相片送了过去。
拿到照片时,赵尔丰兄弟和宝蔡兄弟正在一家酒园携妓喝酒。
几个陪酒的妓女看了照片赞不绝口,说“何不将照相的请来再照几张,咱们也过一过瘾”,有的干脆直接遣杨远山的徒弟去将杨远山找了来。
赵尔丰一行这时都已喝得带些醉意。
经不住妓女忽悠,相继胡闹起来。
就着杨远山带来的各种服装,有的穿袈裟装活佛,有的穿上道袍扮天师,还有的穿上各种戏装,就这样拍下一张“狎客群居像”。
第二天照片送来,大家嘻嘻哈哈笑一场就忘了。
过了几年,一群人都入了仕途。
事有凑巧,这天赵尔巽入值乾清门,迎面走来一位太监笑嘻嘻地对他说:“你看这张相片好玩不好玩?僧、道、伎、伶大聚会!”赵尔巽一看吓出一身冷汗。
原来,这正是那张“狎客群居像”。
赵尔巽知道,这件事要是传入宫中,起码也要落一个“伤风败俗”的罪名,虽不说砍脑壳,丢掉官职却是可能的。
赵尔巽提出用一千两银子换这张照片,太监不允,二千两、三千两……最后,赵尔巽出一万两银子才从太监手上换回照片。
那张相片到底如何落到太监手里的,已成悬案。
以后,赵尔巽、赵尔丰、宝蔡等人都当上了督、抚之类的大官,可谓官运亨通,但只要生活常识分享。
姑苏回忆录6
姑苏回忆录6
苏州最早的照相馆,创办于光绪八年(1882),离摄影的发明也只有五十来年。
因照片的逼真程度优于绘画,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其商机带来了照相业的快速发展,观前街也成了开办照相馆的首选之地。
元亨照相,馆址在观西,照片拍于光绪三十四年,具体开办及关闭时间,未查到有关文字资料。
兴昌照相,开办于光绪二十二年,馆址在观前街察院场口,属于晚清少数几个照相馆之一。
柳村照相,开办于1913年,馆址在观西银房弄口,柳村首用室内电光照相。
以往苏州照相均采用室外日光技术,是柳村开了苏州电光照相先河。
松石轩,开办于民国十七年前,具体观前街什么位置及其他资料不详。
光华照相,具体在观前街的位置不详。
由陆怀玉留日归国后,开办于民国十七年,聘用广东籍及菲律宾籍摄影师拍摄艺术照片,并承接拍摄摇头镜长条照片业务,深受各届社会团体欢迎。
吉星照相,馆址在玄妙观西脚门,民国二十年,该馆举办苏州首次摄影比赛展览会,促进了苏州摄影艺术的推广发展。
中华照相,地址观西,开办于民国三十年前,具体资料不详。
东方照相,开办于民国三十年前,地址在玄妙观东脚门。
1937年日本侵略者侵华占领苏州,老板逃难不知去向,店内一位女店员被寻找“花姑娘”的鬼子一枪打死,该照相馆也随即消失了。
大华照相,光明照相均为建国后的照相馆,地址都在观西,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传统照相业的淘汰而相继退出历史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照相馆称谓考证
今天司空见惯的照相馆,清末在中国刚刚出现的时候称为:像馆、画楼、影相铺、照相楼、照相号、照相寓等,通过研究本人收藏的清末老照片上的照相馆商标,追溯它们的历史,可以看出摄影术在中国逐步发展和普及的过程。
1839年,摄影术在法国正式诞生。
不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中国向外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随后,大批商人、传教士来到中国,摄影术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传入中国的香港、广州等地。
首先是来华的外国人开始开设职业照相馆,很快中国人也学会了这门技术。
但当时并没有“照相馆”的称谓。
上海森泰像馆的商标,1865年左右。
原来,在摄影术传入之前,人们要把自己的形象保存下来需求助于画师和他们开设的“像馆”或者“影像铺”,利用传统的绘画技法把人的容貌留在纸上或布上。
虽然摄影和绘画有相通的一面,而相对于画像,摄影不仅价钱便宜,方便迅速,而且形象逼真,因此摄影术刚刚传入的时候给画像行业造成
了很大的威胁。
于是很多画师想方设法学习照相技术,“像馆”和“影像铺”的画师也成为中国最早学会照相术的人。
在摄影术十分活跃的上海。
最早的刊登广告的照相馆就是英国人威廉。
桑德斯开设的“森泰像馆”。
1863年3月7日的近代上海首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上,刊登了森泰像馆的广告,其主要内容为:本馆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点起至晚三点钟为止,价钱甚为公道。
如有意照相者,请至本馆可也。
(图1)有闲阶层是像馆的主要顾客,象当时的妓女、戏剧演员、社会名流及社会富裕阶层中一些人都把照相作为享受生活,自娱自乐的一种手段。
福州宜昌照相楼商标,这是当时香港宜昌画楼创始人之一谢芬在福州创办的。
1862年。
博主藏品。
很多中国人也看到像馆能够赚钱,也纷纷开始效仿,比如香港的宜昌画楼就是在香港经营油画业的画师周森峰、张老秋、谢芬三人合伙开设的,这也是中国人最早开设的照相馆之一。
在当时香港的皇后大道上,还有著名的南桢画楼,辉来影相、兴昌影相等(图3)。
因此画师所经营“像馆”、“画楼”或“影相铺”则是中国照相馆最早的称谓。
香港华昌影相商标,描绘了当时照相情景,1900年左右。
画楼、影相铺同时经营摄影和绘画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当时由于照相技术和设备尚不成熟,人像摄影一时还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的条件。
而随着油画等西洋画派传到中国,传统的肖像画又注入了新的写实风格,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肖像画与照相之间的关系逐渐地得以固定,从竞争对手演变为具有互补性质的关系。
早期很多照片背面商标上都注明,本馆除了照相之外还有画师在纸上和帆布上画像,甚至可以在象牙上缩微画像。
(图2)当时画像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画本人,需要本人象模特一样端坐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画像比较真实,细节表现好;还有一种画像是和摄影的结合,画楼先拍摄一个小照片,然后由画师再根据照片画像放大,由于照片都为黑白照片,这种画像细节表现不如前面的一种。
上海英昌照像楼商标,上面英文标明,本馆有画师和摄影师,还可以在帆布和象牙上缩微画像。
1897年。
当时,由于中国劳动力便宜,国际运输是海运,成本很低,很多美国和欧洲的商人还把本国的根据照片画像的业务搬
到了中国的香港、广州、上海等地,当时香港的皇后大道、广州的十八甫、上海的河南路等像馆、画楼、影相铺林立,
中国画师们根据照片给外国人画像,被商人运回国内销售,赚取利润,而这种交流无形中也提高画楼、影像铺里画师、摄影师的绘画水平。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照相业的影响逐渐超过了画像业,画像业逐步萎缩。
在东南沿海的广州、福州、厦门、上海等地,照相馆蓬勃发展,而这时照相馆大部分起名为“照相楼”,比如上海早期的公泰
照相楼、宝记照相楼,福州的宜昌照相楼等(图4),人们都要登楼照相,为什么叫“楼”呢?
原来,早期的照相使用的绝大部分是玻璃底片(湿片),感光速度很慢,很多时候要2—6秒,有时需要数到20个字。
而当时又没有灯光和其它人造光,必须利用日光,因此摄影室一般都在楼上开设,还得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拍摄,以充分采光。
日光强就在顶棚上拉起白布遮挡直射光,光若则用反光板帮助加光。
因为拍照时间较长,坐的椅子和头部都有靠背,以保持被照者稳定不动。
拍照时,摄影师敲一下木板子(据说“拍照”二字由此而来)大喊一声,打开镜头盖,然后“一、二、三。
”数下去,数到九、十个字,甚至二十个字,才算大功告成。
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照相才用上了人造光,很多照相楼开始了“日夜照相”。
所谓照相“楼”的意义才相对减
弱了。
不论画楼、影相铺,还是像馆、照相楼,他们都是一个商业化的经营实体,摄影术登陆中国就被赋予了商业的色彩。
但由于摄影技术的限制,这些照相实体基本上还是局限于室内人像自娱自乐的拍摄,虽然有的照相馆也竞相为名伶名花留影,出售美女佳人图片,迎合市侩娱乐需要,但毕竟还仅仅限于室内拍照,规模也不大。
天津元彰照相号拍摄的山海关商业照片,1900年,银盐纸基。
而随着玻璃干片的发明(1880年左右),摄影师可以方
便地走出摄影室,突破了个人的小圈子,开始面向家庭、社会团体,并逐步开始了城市风光、建筑、民俗的拍摄,这些照相馆可以大规模印制所拍照片,向市民或旅游者出售,摄影的商业色彩更加明显,这时出现的“照相号”就是一个明显
的说明。
就象很多“银号、商号”一样,“照相号”更多重视规模化的商业销售。
例如天津“元彰照相号”就特别声明可以进行“集体和建筑摄影”,摄影师还奔赴东北拍摄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以及京师的名胜古迹,大量印制销售(图5图6)。
《京张路工摄影》大型专题摄影集就是上海的"同生照
相号”于1909摄制的。
这一照片册的封里,裱贴着两小张印签:本号精究放大时装照相铺在上海虹口北四川路门牌第3052号";"上海公兴印字馆制造,开在虹口西武昌路"。
它们显然是同生照相号特意刊登的商业广告。
很多照相号还大规模印制当时十分流行的明信片相片,向旅游者兜售,也有一些大规模销售照片的照相馆直接就叫“照相店”、“写真店”或“画景店”了。
天津元彰照相号的商标,标明了照相馆的位置。
1900年。
像馆、画楼、影相铺、照相楼、照相号、写真店等等,早期照相馆的这些称谓一般都印在了当时照片的背板的正
面下部或背面的商标上,大部分还印有照相馆的中英文的详细地址、经营内容等,这些不同的商标不仅是研究中国摄影发展史的实证资料,同时,对于今天的摄影收藏者鉴定存世老照片真伪,也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