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佑《无机化学》.ppt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PPT 第十五章 武汉大学等高校 宋天佑

无机化学PPT 第十五章 武汉大学等高校 宋天佑

影响 HNO3 还原产物因素
a.浓 HNO3 → NO2 为主;稀 HNO3 → NO 为主
b.活泼金属(Mg, Al, Zn, Fe…) c.非金属(C、S、P、I2…) d.冷、浓 HNO3 使下列金属“钝化”: Al, Cr, Fe, Co, Ni, Ti, V
2 HNO2 + 2I- + 2 H+ = 2 NO + I2 + 2 H2O
配位性
能与许多过渡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
15 - 4 - 3
1
硝酸及其盐
硝酸的结构 平面结构 ,一个 Π34 键 键角 HON 为 102°, 由两个端氧形成的键角 ONO = 130°, 硝酸中 H-O 键长为 96pm,N-O (端)键长为 121 pm,N-O (羟基)键长为 140 pm ,有分子内氢键。
分子轨道式为 [KK(σ2s)2(σ*2s)2 (π)2(π)2(σ)2] 键级为 3,分解 N2 能量 941.69 kJ· -1 mol
对比氧分子的分子轨道: [KK(σ2s)2(σ*2s)2 (π)2(π)2(π*2Py )1 (π*2Pz )1]
氮原子的 2s 和 2p 轨道能量比较接近,形成分子时,
2s 和 2p 轨道相互作用使σ 轨道能量比π y 和π z 高 。 2p 2p
15 - 1 - 2
与氢气反应: 与氧气反应: 与金属反应:
N2 的化学性质
高温高压
N2 + 3 H2 N2 + O2
催化剂
2 NO
2 NH3
放 电
6 Li + N2
250℃ △
2 Li3N
(IA 族)
3 Ca + N2 = Ca3N2 与非金属反应: B、Si

宋天佑无机化学01

宋天佑无机化学01

mol rm= -726.6-(-563.6)=-163.0 kJ· -1

2.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Ec=c=602 ,EO-H=458.8,EC-H=411 Ec-c=345.6,Ec-o=357.7 kJ· -1 mol rm=4 EC-H +1× Ec=c +2× EO-H -[5 EC-H + 1× Ec-c + 1× Ec-o + 1× EO-H] = Ec=c+ EO-H - EC-H - Ec-c- Ec-o =602+459-411-346-358 mol =-54 kJ· -1
• 有了标准生成焓数据,任意反应即可查表计算反 应热。 如 : 4NH3(g) +5 O2(g) 4NO(g) + 6H2O(g) • 查表:fHm(NH3,g)=-46.11 kJ.mol-1 fHm(NO,g)=90.25kJ.mol-1 fHm(H2O,g)=-241.82 kJ.mol-1
• 注:稳定单质?对于存在多种单质形式的有特 指,如磷指白磷,碳指石墨等。 该温度、压力下的稳定状态:如书中数据常是 标准压力、298K的数据。该条件下氯的稳定状 态是Cl2(g),而不是Cl2(l);溴是Br2( l ), 而不是Br2( g );碘是I2(s),而不是I2(l);
H2 (g)+1/2 O2(g) H2O (g) Hm (298.15)=-241.82 KJ.mol-1 fHm
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
• §1.1 反应热 一、热力学中几个基本概念 1. 体系和环境 :热力学中研究的对象为体系, 称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为环境. 2. 状态和状态函数 3. 过程和途径 可逆过程 4. 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度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5章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5章

CH4 分子中
C 元素为 -4 价
H 元素为 + 1 价
各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分布方向 固定。
为使成键轨道在对称性一致的 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重叠
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当然要 具有方向性。
以 HCl 为例 +
3pz
z
1s
+
z
两成键轨道均以 z 轴为对称轴。
Cl 的 3pz 和 H 的 1s 轨道重
叠,只有沿着 z 轴进行,才能在保
E N- H =
= 375.3 kJ•mol-1
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同一种化
学键的键能经常是不同的。
键能表中的某化学键的键能数
据,一般是各种化合物中该化学键
的键能的均值。
2. 键长 键长 分子中成键两原子
核之间的距离叫键长。
键长 / pm C- C C=C CC 154 134 120
键能 / kJ•mol-1 368 682 962
证对称性一致的基础上,实现最大
程度的重叠。
Cl2 分子中成键的原子轨道,也要
保持对称性的一致和最大程度的重叠。 pz
+
pz
z
+
两成键轨道均以 z 轴为对称轴。
pz
+
pz z
+
原子轨道对称性被破坏的重叠 z pz pz
——


z
——
p s
+
+
+
这种方向上不能形成共价键。
5. 1. 3
共价键的键型
于是体系能量降低,即形成
化学键。
一对电子形成一个共价键。
形成的共价键越多,则体系能量

无机化学PPT 第十一章 武汉大学等高校 宋天佑

无机化学PPT 第十一章 武汉大学等高校 宋天佑
配体前面用 二、三、四 … … 表示该配体的个数;
几种不同的配体之间加“· ”号隔开;配体与中心之间加
“合”字;中心后面加 ( ),内用罗马数字表示中心的价
态。
10
3 . 配体的先后顺序
(1)先无机后有机
(2)先阴离子后分子 (3)同类配体中,按配位原子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 (4)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 (5)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
三角双锥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正八面体
Fe(SCN)52-
Fe(CO)5 Co(NH3)62+ Co(NH3)63+ 16
11-2-2
中心价层轨道的杂化
若中心参与杂化的的价层轨道属同一主层,即中心采取
ns np nd杂化,形成的配合物被称为外轨型配合物;若中
心参与杂化的的价层轨道不属同一主层,即中心采取(n- 1)d ns np杂化,形成的配合物被称为内轨型配合物。
CoCl3∙5NH3、CoCl3∙5NH3∙H2O、CoCl3∙4NH3。同是氯化
化学家曾提出各种假说,但都未能成功。直到1893年,瑞 士化学家维尔纳(A.Werner)发表的一篇研究分子加合 物的论文,提出配位理论和内界、外界的概念,标志着配
钴,但它的性质不同,颜色也不一样。为了解释上述情况,
位化学的建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解: E晶 = ( - 4 Dq )×5 + 2p = - 20 Dq + 2P
CFSE = E球 - E晶 = 0- (-20 Dq + 2P) = 20 Dq – 2P = 2△– 2P
(1)晶体场的对称性:△p > △o > △t
(2)中心离子电荷数:电荷高,与配体作用强,△ 大。 △ [ Fe(CN)63- ] > △ [ Fe(CN)64- ] (3)中心原子所在周期数:周期数大,△ 相对大些。 △ [ Hg(CN)42- ] > △ [ Zn(CN)42- ]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17章卤族元素PPT课件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17章卤族元素PPT课件

卤素单质的溶解性
9
2020/11/11
F2:分解水 2F2 + 2H2O = 4H+ + 4F- + O2↑
Cl2:水中溶解度较小,其水溶液为氯水,显黄绿色, 主要成分Cl2。
* Br2:水中溶解度稍大,其水溶液为溴水。且易溶于 有机溶剂乙醇、乙醚、 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 等中。溶液的颜色随溴浓度的增加而加深,由黄色 →橙色→棕色。
第十七章 卤素
1
2020/11/11
§17-1 卤素的单质 §17-2 卤化氢 §17-3 卤化物和拟卤素 §17-3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自然界的分布
2
X2活泼,自然界无游离单质,主要是稳定的卤化物。 F:多以难溶物存在.CaF2,Na3AlF6,Ca5F(PO4)3, 另外骨骼、牙齿、毛发、鳞、羽毛等中均有F。
2020/11/11
Cl: Br:
主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海水中,多为Li、Na、Mg盐,另也存于一些 盐湖、盐井中。
I:海水中含量少,海带、海藻等水藻类能选择性吸收和聚集碘。含碘 盐:KIO
3
§17-1 卤素单质
3

卤素(X)
F
Cl
Br
I
2020/11/11
原子序数
9
17
35
53
价电子层结构
2s22p5 3s23p5
E°(X /X-1)(v) 2
X 的氧化性 2
X-1的还原性 气味、毒性
卤素单质的通性
F 2
浅黄气体
分解水
Cl 2
黄绿气体
Br 2
棕红液体
逐渐升高
微溶于水
2020/11/11
4 I 2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14章碳族元素.ppt

宋天佑无机化学第14章碳族元素.ppt

2021/1/2
3
18
2.SiO2(俗名:石英、海砂、水晶、碧玉、玛瑙等)
2021/1/2
3
19
SiO2的化学性质 ⑴高温下被Mg、Al、B还原
SiO2+2Mg(AL、B)→Si+MgO(B2O3、Al2O3) ⑵除F2、HF外不与其它X2和酸作用 SiO2+4HF=SiF4+2H2O→H2SiF6 (腐蚀玻璃) ⑶溶于热强碱液或熔融Na2CO3 SiO2+2OH-=SiO32-+H2O SiO2+Na2CO3=Na2SiO3+CO2↑ 光缆:高纯SiO2熔融体中拉出的直径约100μm的细丝(光 导纤维)→光缆
2021/1/2
3
20
3.Sn、Pb的氧化物
SnO: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两性。
Sn的 氧化物
SnO+2HCl=SnCl2+H2O SnO+2NaOH=Na2SnO2+H2O SnO2:难溶水的白色固体,两性偏酸. SnO2+2NaOH(熔融)=Na2SnO3+H2O
Pb的 氧化物
PbO(密陀僧):黄色、难溶于水,两性偏碱。溶 HAc和HNO3→Pb2+
PbO2:暗棕色,难溶于水,两性偏酸.强氧化性。
* PbO2+4HCl(浓)=PbCl2↓+Cl2↑+2H2O
* 2PbO2+2H2SO4(浓) =2PbSO4↓+O2↑+2H2O
* 5PbO2+2Mn2++4H+=2MnO4- 2021/1/2
+5Pb2++2H2O
3
21

无机化学宋天佑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无机化学宋天佑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vA B M B
vB
A
MA
2021/6/10
24
第24页/共92页
§2-2 液体和溶液
2-2-1 溶液浓度及表示方法
1.质量摩尔浓度mB mB= 溶 质B的 物 质 的 量( mol )
溶 剂 的 质 量 (kg)
2.物质的量浓度CB
2021/6/10
25
第25页/共92页
3.质量分数w
w=
(4)水的临界点Tc, Pc Tc=647K,Pc=2.21×107Pa
s
l
101325 610.5
o
g
c
冰 点
273.16K
373.15K
647K
第33页/共92页
蒸气压 p/Pa
沸点升高(液体饱和蒸气压=外压)
1.01 × 105

溶液
△ Tb
373 溶液 沸点 上升
第34页/共92页
ni n总
证 明 : i
ni n总
Vi V总
P Vi
i
ni n总
RT P V总
Vi V总
RT
2021/6/10
11
第11页/共92页
⑵分压定律:
分压:一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的某种气体 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时所呈现的压强。
O2
+ N2
O2+N2
T、V、混合气体的总压等T于、混V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分T压、之和V。、P总=P1+P2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4.摩尔分数
xB=
nB n总
∑ Xi =1
第26页/共92页
2-2-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 ✓渗透压

宋天佑《无机化学》337页PPT

宋天佑《无机化学》337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宋天佑《无机化学》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无机化学吉林大学宋天佑ppt课件下载

无机化学吉林大学宋天佑ppt课件下载
wB = mB/m液 (无单位)
(4) 质 ( 重 ) 量 百 分 浓 度 (weight percent): 每100份重的溶液中所 含溶质的质量份数.
wt% = mB/m液 100% (无单位)
32
(5) 摩尔分数(mole fraction): 溶 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 量之比(用符号xB表示)。
去,这一过程为凝聚。当蒸发速度与凝聚
速度达到相等时,即达到了动态平衡,此 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强就是饱和蒸气压 (vapour pressure)。
36
哪一个是平衡状态? 哪一个不是,将往哪个方向移动?
蒸发
溶剂(l)
蒸气(g)
凝聚
37
饱和蒸气压:一定温度下,一纯 溶剂置于密闭容器中,当蒸发与 凝聚达到动态平衡时,蒸气所具 有的压强(p*)。
蒸发
溶剂(l)
蒸气(g)
凝聚
蒸气压 < p*, 平衡,液体汽化;
蒸气压 > p*, 平衡,气体液化。
38
• 饱和蒸气压与溶剂的本性有关。同一溶 剂的蒸气压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表1 水的蒸气压
t/℃ p*/kPa t/℃ p*/kPa t/℃ P*/kPa
10.0 1.228 60.0 19.92 110.0 143.3 20.0 2.338 70.0 31.16 120.0 198.6 30.0 4.243 80.0 47.34 130.0 270.2 40.0 7.376 90.0 70.10 140.0 361.5 50.0 12.33 100.0 101.325 150.0 476.2
Note: Because volume is temperature dependent, molarity can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宋天佑版无机化学 第19章 铜锌副族PPT课件

宋天佑版无机化学 第19章 铜锌副族PPT课件

2020/11/27 8
三、铜的重要化合物
一、一价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Cu2O:暗红(黄),弱碱性共价化合物,溶于稀酸、氨水,热稳 定性高。CuO分解得到。 Cu2O+2HCl(稀)→ 2CuCl↓(白)+H2O Cu2O+4HCl(浓)→2H[CuCl2]+H2O Cu2O+H2SO4→(Cu2SO4)→CuSO4+Cu+H2O Cu2O+4NH3+H2O→2[Cu(NH3)2]++2OH- (无色,不稳定) 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深兰色)
2020/11/27 6
⑴ 2CuFeS2+O2=Cu2S+2FeS(焙砂) +SO2↑ ⑵ mCu2S+nFe2S=冰铜
FeO+SiO2=FeSiO3(渣浮上) ⑶ 2Cu2S+3O2=2Cu2O+2SO2 32.ACgu的2O冶+பைடு நூலகம்炼u2S=6Cu+SO2
问题:电解铜时, 为何Ni、Fe、 Zn、Ag、Au、 Pt等不在纯铜板 上沉积?
Cu4HN3(O 浓) Cu(N3)O 2 2NO 2 2H2O Ag2HN3(O 浓) AgN3O NO 2 H2O Cu2H2SO4(浓) CuS4O SO2 2H2O 2Ag2H2SO4(浓) Ag2SO4 SO2 2H2O Au4HC浓 l)(HN3O (浓) H[Au4]CN l O2H2O
Eθ(M+/M) 0.521 0.799 1.68 -2.7~-2.9
电负性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溶液的浓度 0.02080 mol/L
四位有效数字
溶液的浓度 0.10 mol/L
二位有效数字
被测物含量 56.12%
四位有效数字
平衡常数 K=1.8x10
二位有效数字
pH值(注) 12.08
二位有效数字
pH值
5.1
一位有效数字
注:
考虑pH值的有效数字时,因为pH值是氢离子浓度 的负对数,所以pH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只考虑小数点后 数字个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字不是有效数字,因为它实 际上只反映了氢离子浓度的数量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hem-is-try
化学在21世纪焕发着新的青春
20世纪化学的标志性成果 1. 合成氨技术 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 3.药物的发明
化学发展的现状( 21世纪)
化学和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
如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 化学已经成为生命、农业、医学、材料、环境等学科 的基础。
(±0.2)+(±0.0002)≈±0.2
所以计算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36.5 。有效数字36.5 正好 与0.2的绝对误差相匹配。
(2)乘除法 例如,以下三个有效数字进行乘除法运算时 0.024×8.156 12.576 =0.015564885…… 因为每个数据的最后一位数字均为可疑数字,若最后一位有1
在有效数字中,数字“0”具有双重意义:(1)作为普通 数字使用,它是有效数字;(2)只起定位作用,它不是有效 数字。
例如,测得以下数据:
试剂的体积 12mL (量筒量取)
二位有效数字
试样的质量 0.6283g (分析天平称取) 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液体积 23.58mL (滴定管读取) 四位有效数字

(优质)宋天佑《无机化学》PPT课件

(优质)宋天佑《无机化学》PPT课件
(优质)宋天佑《无机化学》 PPT课件
(1) 气体 (2) 稀溶液的性质 (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 (4) 酸碱理论 (5) 化学反应速率
1. 1 理想气体
1. 1.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符合下面两条假定的气体,叫做 理想气体:
(1) 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以 忽略,分子可看成有质量的几何点。
(2) 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 忽略,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与 器壁之间的碰撞,可认为是完全 弹性碰撞 —— 无动能损失。
各种不同物质的稀溶液,其化 学性质各不相同,这是显然的。
但稀溶液的某些共性,与溶质 的种类无关,只与溶液浓度相关。
我们把这类性质称为稀溶液 的依数性。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降低,就 是一种依数性。它与溶质的种类 无关,只与溶液浓度相关。
1. 2. 3 溶液沸点升高 1. 饱和蒸气压图
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p,对温度 T 做图,即得到物质的饱和蒸气压图。
下面是水,水溶液体系的饱和蒸 气压图。
p/Pa
1.013 10 5
l1 l2
A A′
l1 水线 l2 水溶液线
在密闭容器中,在纯溶剂的单 位表面上,单位时间里,有 N0 个 溶剂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中。
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逐渐 增加,密度增加,压力也增加。
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 的增加,分子凝聚回到液态的机会 增加。
凝聚回到液态的分子个数 也在增加。
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凝聚 回来的分子的个数也达到 N0 个。
摩尔分数 x(质)=
x(剂)=
n(质) n(剂)+ n(质)
n(剂) n(剂)+ n(质)
显然有 x(质) + x(剂) = 1
对于稀溶液,n(质)<< n(剂), 故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本章作为化学课 稀溶液的性质 (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 (4) 酸碱理论 (5) 化学反应速率
1. 1 理想气体
1. 1.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符合下面两条假定的气体,叫做 理想气体:
(1) 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以 忽略,分子可看成有质量的几何点。
V
nT p
则变成等式
nRT V= p

nRT V= p

pV = nRT
此式即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上式中
pV R = nT
若压力 p 的单位为 Pa 体积 V 的单位为 m3 温度 T 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 mol 则 R = 8.314 J•mol-1•K-1 R 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中学阶段的物理课程和化学课程 中,曾学习过理想气体的经验公式
Boyle 定律
n,T 一定时
1 V p
读做 “正比于”
Gay - Lussac 定律 n,p 一定时 V T
Avogadro 定律 p,T 一定时 V n
1 V p VT Vn
综合以上三式,得
V
nT p
以 R 做比例系数,比例式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亦有 p总 = p(N2)+ p(O2)
道尔顿(Dalton) 进行了大量 实验,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 气体的分压之和
p总 = pi i
此即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理想气体混合时,由于分子间无 相互作用,故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力, 与独立存在时是相同的。即在混合气 体中,组分气体是各自独立的。
这是分压定律的实质。
同样基于上述原因,各组分
气体的分压 pi 在混合气体的总 压 p总 中所占有的比例,应该与 其摩尔分数 xi 一致。
故有
pi = p总 • xi
pi = p总 • xi 即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 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之积。
从式 R = pV

nT
R = 8.314 J•mol-1•K-1
看出 pV 乘积的物理学单位为 焦耳 (J)
p
Pa N•m-2
V
m3
所以 pV 的单位为 N•m-2•m3
= N•m
=J
从物理学单位上看 pV 是一种功。
pV R = nT 若压力 p 的单位为 Pa 体积 V 的单位为 dm3 温度 T 的单位为 K 物质的量 n 的单位为 mol
(2) 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 忽略,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与 器壁之间的碰撞,可认为是完全 弹性碰撞 —— 无动能损失。
在高温和低压下,实际气体分 子间的距离相当大,气体分子自身 的体积远远小于气体占有的体积。
这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弱。
高温和低压下的实际气体很 接近理想气体。
故理想气体的这种假定是有 实际意义的。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用
xi 表示,则
xi =
ni n
例如,由 4 mol N2 和 1 mol O2 组成的混合气体, 则其中
x(N2)=
n(N2) n
=
4 5
x(O2)=
n(O2) n
=
1 5
显然有
xi = 1
i
混合气体的体积称为总体积, 用 V总 表示。
当第 i 种组分气体单独存在, 且占有总体积时,其具有的压力, 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压,用 pi 表示 应有关系式 pi V总 = n i R T
混合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总 压,用 p总 表示。
当第 i 种组分气体单独存在,且 具有总压时,其所占有的体积,称为 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分体积,用 Vi 表示。
应有关系式
p总Vi = n i R T
p(H2)=
p1V1 V2
=
5 105 2 10
=
1 105 (Pa)
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分压与总 压的关系
N2
+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N2+ O2
2 dm3
p总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将 N2 和 O2 按上图所示混合。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例 1. 1 某温度下,将 5 105 Pa 的 H2 2 dm3 和 4 105 Pa 的 N2 5 dm3 充 入 10 dm3 的真空容器中。
求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及 混合气体的总压。
解:根据分压的定义求组分气体的分压,
H2 V1 = 2 dm3 , p1 = 5 105 Pa , V2 = 10 dm3 , p(H2)= p2
R = 8.314 103 Pa•dm3•mol-1•K-1
R = 8.314 103 Pa•dm3•mol-1•K-1
这个 R 值用于处理压力与浓度 的关系时,十分方便。
如用在下面的公式中 n
p = RT V
p = c RT 式中 c 是以 mol•dm-3 为单位 的浓度。
1. 1. 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在 一起,组成的体系,称为混合气体。
组成混合气体的每种气体,都 称为该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显然,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 的 O2,N2,CO2 等,均为空气这 种混合气体的组分气体。
第 i 种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i 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用 n 表示,
显然有 n = ni i
再考察一个实验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8105 Pa 2105 Pa
4 dm3
p总
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4 dm3
8105 Pa 2105 Pa
p总
根据分压的定义,由波义耳定律得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N2
+
O2
N2+ O2
2 dm3 2 105 Pa
2 dm3 2 105 Pa
2 dm3
p总
按分压的定义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可见 p总 = p(N2) + p(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