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要点.doc
第二单元(4-9课)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4、禹建立夏朝后,把都城建在阳城,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是桀。
5、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后来盘庚迁都到殷,商最后一个国君是纣。
6、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于镐。
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
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9、商朝是我国青铜器灿烂时期,代表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一司母戊鼎。
1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2、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其后还有晋文公、楚庄王。
13、战国七雄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14、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赵军败,从此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
15、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16、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获“天府之国”的美称。
17、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18、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9、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
20、商周时铸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称“金文”也叫“铭文”,后来有人将金文统一整理,形成一种新样式称“大篆”。
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要点学校 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第一单元(1-3课)1、我国境内己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他们过着群居生活,会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他们会人工取火,生活方式是氏族公社。
4、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劳动工具。
5、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种植水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这些资料涵盖了教育部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的知识点汇总,供学生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时使用。
学了就不亏了!如果觉得有用,可以支持。
有很多信息。
建议收藏一下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英明,任用贤士,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年;(2)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 221 年(2) 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战乱和混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县制。
全国分为36郡,各郡下有郡,各郡的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实施开创了中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四、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5.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 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1、秦朝的表现在:(1)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赵高“指鹿为马” )2、秦始皇的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可打印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1. 夏朝的建立和结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是由大禹建立的。
夏朝结束于商汤之手,商朝取而代之。
2. 商朝的兴起和灭亡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汤建立商朝,商汤的儿子商纣王的残暴导致商朝灭亡,周武王取而代之。
3. 周朝的建立和结束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文王建立周朝,周朝的社会制度主要有分封制、封建制和分封制等。
周朝结束于春秋战国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1.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春秋时期,各国争夺霸权,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逐渐转变为封建制度。
2. 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战国时期,各国割据争霸,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逐渐兴盛,阐释了礼义道德之道,为后来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古代文明的交流1. 华夏文明与夏朝古国华夏文明是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夏朝是华夏文明的开端。
2. 中原文明与周朝古国中原文明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文明之一,周朝作为中原文明的延续,继承了夏、商的文明成果。
3. 外来文明对中原文明的影响中原文明在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中得到了发展,例如西域文明、南方文明对中原文明的影响,使中原文明变得更加多元化。
四、古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1. 祭祀活动的变迁古代中华民族的祭祀活动在夏、商、周三代发生了变迁,夏商时期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周朝则加入了对天地的祭祀。
2. 宗族制度的变迁古代中华民族的宗族制度在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并发展,宗族制度使得社会关系更加稳定,家族关系更加严密。
3. 儒家思想的传承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五、古代社会风俗的演变1. 礼仪制度的变化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变化,礼仪制度在夏、商、周三代逐渐得到规范,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婚姻习俗的变革古代我国的婚姻习俗在夏、商、周三代也发生了变迁,对于当时社会风俗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最新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最新整理】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期末复提供全面的资料。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复内容:
第一章古代人类与动物
- 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进化过程。
- 掌握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人与动物的互动。
第二章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埃及文明
- 熟悉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 探索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法老王、金字塔、尼罗河等。
第三章两河流域文明
- 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意义。
-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中的重要城市和发达的农业系统。
第四章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 认识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兴起及其特点。
- 探索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宗教和社会制度。
第五章世界上最早的王朝—古代中国
- 了解古代中国的起源和演变。
- 熟悉夏、商、周三大王朝的成就和特点。
第六章阅读地图
- 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 掌握地图上的方位与符号。
以上是本文档的概要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期末复提供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必考
知识点(全册)
1. 文化基因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 文化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 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
2. 远古时代的人类起源与迁徙
- 人类的起源与石器时代
- 人类的迁徙与大航海时代的开启
3. 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
- 古代中国的四大古代文明
- 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农业经济
-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思想文化成就
4. 古代世界的对话
- 古埃及的河流文明
- 古希腊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成就
- 古印度的宗教和文化
5.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 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
- 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文化
6. 古代世界的互动与交流
- 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作用
- 汉代与罗马的交流
7.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变革
- 秦汉王朝的统一和变革
- 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变迁
- 经济发展与农民起义
8.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科技
-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
-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9. 中外古代文明的比较分析
- 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 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以上为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必考知识点的概要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P38 39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 47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
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P57、P62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单元一:大家族的历史1. 介绍大家族的概念和特点。
- 大家族是指由几个亲属家族组成的社会组织,其特点是人数众多、血缘关系紧密。
- 大家族通常由祖先或共同的血缘关系作为联系的基础。
2. 大家族的三种联系方式。
- 堂会:同一辈分的人在一起进行沟通和交流。
- 族会:同一家族的人在一起开展相关事务。
- 宗庙:整个大家族一起举行祭祀活动。
3. 介绍大家族的结构和功能。
- 大家族通常由族长、长老和堂号组成。
- 大家族可以提供亲情关怀、资源共享以及相互帮助和支持。
单元二:古代的奴隶制度1. 什么是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是指奴隶作为财产被买卖和剥削的一种社会制度。
2. 介绍奴隶的来源和地位。
- 奴隶的来源主要有战胜的敌人、欠债无法偿还、违法犯罪等。
- 奴隶在社会中属于最低贱的阶层,没有自由权和人身权。
3. 奴隶制度的特点。
- 奴隶被视为主人的财产,完全依靠主人供给生活必需品。
- 奴隶没有任何权益和自由,完全受到主人的控制和剥削。
单元三:古代的封建制度1. 什么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指封建主与封建农民之间的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2.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主子两级的阶级关系和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经济。
3. 封建制度的三大要素。
- 地主阶级:统治者,掌握土地和权力。
- 农民阶级:被统治者,供奉地主进行劳动和纳税。
- 农民土地:作为农民生产的基本资源。
单元四:文化交流与中华文化1. 介绍中华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 中华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风俗惯、戏剧艺术等多个方面。
2. 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作用。
- 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的西汉时期。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3.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 古埃及:长江文明。
- 美索不达米亚:黄河文明。
- 印度:印度河文明。
- 黎巴嫩:幼发拉底河文明。
以上是《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全)》的内容概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一)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年前。
2、我国境内的远占居民主要包括(他们分别距今约()年、(的流域分别是()流域、(地点分别在((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学会了使用()火。
)年、()年。
生活 )流域,()流域.发现的 )、( )。
)人。
他们是最早使用()工具的,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是丰富的遗址是()人遗址。
此远古居民还保留了()的某些特征,能够制造不同用途的()工具。
过着5、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孑[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的是()人。
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关系结合起来的()。
他们己会()火,和现代人的模样().6、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原始农耕生活时代的原始居民有()原始居民、()原始居民、()原始居民。
他们生活距今分别约()年、()年、()年。
生活的流域分别在()流域、()流域、()流域。
省市分别在()、(),过着定居生活。
其中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原始居民,他们居住在()式的房子里,能制造色彩鲜艳的( )o3、,大汶口原始居民的陶器有了()陶和()陶。
大汶口晚期由于()的发展,出现了()和()。
第3课: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是()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生活距今约()年,他们曾与东方的部落首领()在()展开大战,大败该部落,从此,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后来的()族,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的称自己为(”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相传他建造(),制作(),教人们挖(),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了(),属下()发明了(),()编出了()。
3、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他们都有哪些高尚的品质?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的是()时候的情况,其中“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指的是()、()、()的“禅让他们是如何“禅让”的?)人、( )人和()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古代人类的进化与文明的起源
-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 人类的点火、制陶、种植、养殖
- 史前文化遗产的分布
夏商周时期
-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
- 夏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商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周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西周到战国时期
- 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东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诸子百家的兴起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
秦汉时期
- 秦朝统一六国
- 刘邦的汉朝建立
-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三国鼎立的局势
- 两晋南北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隋唐五代时期
- 隋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唐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五代十国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宋辽金元时期
- 北宋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南宋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辽朝、金朝和元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明清时期
- 明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清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总结
本文档对七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汇总,包括古代人类的进化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西周到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
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复习历史知识,做好期末考试的准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单元一:古代人类与史前文明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人类起源的学说:–汉弗莱斯学说–多地起源学说•人类的演化:–早期人类(直立人)–中期人类(尼安德特人)–晚期人类(现代人)2. 史前文明与原始社会•史前文明:–旧石器时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明•原始社会:–狩猎采集时期–农业时期–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单元二:古代东亚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公元前21世纪: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列国纷争•秦汉时代:秦始皇、汉武帝•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大唐盛世•宋辽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2. 日本古代文明•弥生文化时期•古墳时期、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唐风影响、武士文化•江户时代:幕府体制、封建制度3. 韩国古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化•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佛教艺术、书法普及•李朝时期单元三:古代印度文明•印度古代历史概述•印度教与佛教的起源与发展•印度古代王朝:摩揭陀、毗罗门、恒河、笈多等单元四:希腊罗马文明1. 希腊文明•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的独立战争•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古希腊的城邦文化2. 罗马文明•罗马帝国的兴衰史•民主共和制与帝国制度的转变•罗马法与现代法律的发展单元五:伊斯兰文明1. 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诞生•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和禁止事项•伊斯兰教的经典文学2. 伊斯兰帝国的兴起和发展•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传播•伊斯兰文明的科学、哲学和医学成就单元六:非洲古代文明1. 埃及文明•尼罗河与埃及文明的兴起•法老王制度与金字塔建筑•埃及的宗教和神话2. 非洲其他古代文明•肯尼亚的苏瓦帝国•摩洛哥的马尔豪玛帝国•尼日利亚的荷尔玛王国•津巴布韦的大齿文化单元七:古代美洲文明1. 美洲的古代文明•墨西哥的玛雅文明•秘鲁的印加文明•美洲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2. 美洲原住民的文化遗产•印第安人的美洲族群•美洲原住民的艺术和建筑•美洲原住民的宗教和神话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的概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整理总结
1、夏商西周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暴政可以亡国;只有施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政治上: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出现了局部统一;各国实行改革变法,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
(2)经济上:铁农具使用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
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秦国国情,顺应民意;②秦孝公支持;③商鞅变法措施执行的非常坚决。
2、商鞅变法留给后世改革什么启示?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曲折而艰辛;②要坚定改革的目标不动摇。
3、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但是新法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①说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②因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生死,而是是否实现了改革目的,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商鞅变法中商鞅被处死,只能说明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说明变法失败,因为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为什么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②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③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七、秦末农民起义一)、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1、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2/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刑罚残酷;焚书坑儒;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2、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果失败。
3、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二)、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1、项羽和刘邦起义:(1)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背诵清单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背诵清单.doc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背诵,清单,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特点:能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其中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古人类遗址工具: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制作粗糙石器的工具称为石器,使用这类石器的时间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③用火:学会使用火,能保存火种,从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大约6000年前。
位置:陕西省xi市半坡村地区: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服装制作。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④生活用具:彩陶;制作工具:制作并使用精美的磨石工具制作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谷子和蔬菜、养猪养狗等。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条件:房屋:干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木水井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木水井;生产活动:水稻作为农作物种植,骨头作为农具,猪、狗、水牛为主要牲畜;生活技能:制作陶器和玉器,以及简单的乐器、骨笛,运用雕刻技术和天然漆,制作艺术品。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特点:人类出现、生产方式简单、使用石器工具、离群游散的生活方式。
2.家园的变迁-树屋、岩洞和石屋:人类早期的住所。
-火的利用和控制: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可以驱赶野兽、取暖和照明。
3.农业的出现与发展-农业的起源:人类逐渐学会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实现定居生活。
4.文字的发明与运用-文字的起源:图画象形文字逐渐演化成为拼音文字。
-文字的运用:记录信息、传播文化、促进交流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5.社会的发展与分工-夏、商、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阶段。
-军事制度:由于战争的需要,出现了各种职业和分工,形成了军事制度。
6.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阶级和奴隶制度的存在,社会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奴隶主拥有奴隶,奴隶被奴役。
7.贵族社会的巅峰-封建社会的特点:分封制、衣食不愁、乐于享受。
-封建领主和农民的关系:领主占有土地,农民为领主提供劳动力和农产品。
8.印度古国-兴起古国的条件:地理环境的优势和社会制度的稳定。
-汉朝与印度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
9.希腊城邦-希腊城邦的特点:城邦自治、市民制、奴隶制度。
-民主政治的出现:在希腊,民主政治首次出现。
10.古罗马的兴起-共和政体的特点:国家事务由公民共同参与决策,分工明确。
-奴隶制度对社会的影响:造成生产力的浪费,社会不稳定。
11.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统一六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的封建国家。
12.汉朝的巅峰与灭亡-汉武帝的治理:开拓疆域,农业和税收制度,使汉朝达到了巅峰。
-农民起义与分裂:地主阶级的压迫导致农民起义,汉朝最终分裂。
13.东汉王朝与三国演义-东汉王朝的兴起:东汉王朝在农村地主阶级和权贵势力的推动下兴起。
-三国演义的故事:刘备、曹操和孙权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14.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意义:连接东西方的商路,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直接打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
【直接打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分。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生活状况能制造工具;知道使用天然火地位或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且能长时间保存火种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体质特征头部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火的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火使用的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掌握钻孔和磨光技术(骨针);有审美观念,爱美意识(项链);人工取火;过着群体生活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出现距今约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起源地南方长江流域最早栽培稻;北方黄河流域最早栽培粟和黍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代表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半坡人距今年代 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年生活地区 南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北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房屋样式 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 生产工具 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 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 农作物 种植水稻 种植粟饲养业 饲养猪、狗和水牛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原始手工业制造陶器(黑陶)、玉器和乐器、会象牙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和乐器;会纺织制衣;陶埙出现不同的原因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 时代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第3课 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阪泉之战 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涿鹿之战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影响华夏族(汉族的前身)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传说中炎帝 (神农氏)发明贡献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应出现于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2.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涿鹿之战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3.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A.灵渠B.阿房宫C.骊山陵墓D.万里长城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西周B.春秋C.商朝D.战国6.2018年10月,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九(1)班的小丽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的原始生活。
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A.B.C.D.7.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铲形币B.刀形币C.圆形方孔半两钱D.蚁鼻钱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米。
下面正确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的图示是A.B.C.D.10.“工匠精神”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
战国时期既演绎成都平原富庶的历史画卷,又体现“工匠精神”的著名工程是A.大运河B.长城C.都江堰D.青铜器11.秦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其中,掌管行政事务的是A.州长B.郡守C.御史大夫D.丞相1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按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A.盘古和女娲B.元谋人C.炎帝和黄帝D.尧舜禹13.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下列政权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曹魏⑥北魏A.①②B.②④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⑤⑥14.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明朝1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16.“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B.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C.德才兼备D.与部落联盟首领是叔侄关系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这首诗中的场景出自于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肃宗统治时期18.前秦和东晋之间的一次著名战例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19.如下图是我国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这套邮票中的一张。
人们纪念蔡伦,是因为他()A.造出了千里船B.发明了造纸术C.改进了造纸术D.创编了五禽戏20.古丝绸之路为我国当今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下列关于古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B.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C.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D.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源于班超经营西域21.下列关于西汉“文景之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B.出现在汉高祖统治时期C.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D.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基础22.“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赤眉起义C.黄巾大起义D.黄巢起义23.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赤壁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24.如框中6项技术发明与技术成就,传说是A.炎帝的功劳B.黄帝的功劳C.蚩尤的功劳D.盘古的功劳25.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下列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A.B.C.D.26.“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其体现了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现在中医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籍A.《水经注》B.《大明历》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27.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生产工具中,最为先进的是A.B.C.D.28.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
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A.金文B.行书C.小篆D.隶书29.《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全凭兴修水利工程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30.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A B.B C.C D.D二、材料综合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嬴政掌权后,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繚;部署全国统一的策略,秦王采纳李斯的建议,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扫两翼,最后灭齐。
材料二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其令郡国务农桑。
材料三我的愚见认为那些只要不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学说,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王赢政最终实现统一的条件有哪两方面?(2)材料二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具有什么思想,他们在位期间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3)材料三是董仲舒给哪位皇帝提出的建议?用历史术语8个字概括这个建议。
32.材料一孝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5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
冯太后进行一系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
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指的是哪次变革?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2)结合所学知识,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说出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33.汉武帝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的皇帝,西汉王朝在其统治时期达到鼎盛。
材料一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庭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三武帝时,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诸侯王甚至私人均可铸钱,严重影响中央的财政收入。
豪强掌握盐铁经营权,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1)分析材料一归纳西汉初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了达到“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效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项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面对材料三出现的社会状况,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南迁。
(见如图A)——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见如图B)——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任举一例)这种南迁带来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当时的“战祸”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中原地区人民南迁给江南带来了什么?(4)根据材料二、三,这些状况给江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5.材料解析题: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魏主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
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1)以上三则材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三次政治改革?(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变法内容?改革措施的实施,对秦国有何意义?(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指谁?反映了那些改革内容?(4)概括第二、第三则材料,指出这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六部皇帝之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结合课本所学,为巩固统治,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在中央,朱元璋为加强,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长期以往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D项符合题意;秦朝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排除A项;唐朝沿用三省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