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促进融和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促进融和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支撑,是育人的物质基础。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中,注重体现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1.注重环境育人的主体性,整体、长远规划和建设校园的建筑和绿化环境。

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种与花草构成一幅优美的画,使学生的身心获得自然之美的熏陶。学校的建筑及各种场所、各类设施,尽量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使人一进校园就能产生清爽、亲切之感和无限愉悦、恬美的感受。从而使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都有一种归宿感,有利于消除不同地域的学生的隔阂,能让外来的学生更好的融入我们的校园环境。

2.突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创设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受到感染与熏陶。

(1)为此我们精心设计构建教育橱窗,校风、校训、标语等都展示醒目,令人振奋。如在学校大门口有醒目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校训,便于师生警示和铭记。校园构建文化长廊,内陈列师生光荣榜、新闻时事、历史画面、英模先进人物介绍和优秀师生事迹等栏目,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求知欲望。有关教育方针目标的标语点缀于绿荫花草之间,既烘托育人环境的气氛,又改观学校整体布局。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努力做好学校的硬件设施规范化,科学化,教育化。广播电器设备都紧密配合学校各项教育工作。

由于很多外来学生的家长忙于生计,很少关注到子女的个人卫生,很多学生往往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为此学校在教学楼楼梯口设置整容镜,让师生以整衣冠,注重仪表,弘扬中华文明礼仪之风。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所有学校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文明、庄重,衣着仪表及为人处事都以身垂范,给予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积极影响。

3.加强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环境要做到“静、敬、净”,“专、思、主”等。“静”指学习场所幽静,学习氛围浓厚。“敬”指敬师爱生,探求真知的欲望强烈。“净”指环境、心灵得到净化,努力做个真善美的人。“专”指专心致志,精力集中。“思”善于思索,善于动脑,积极钻研,富创新精神。“主”指主动学习,主动工作,主体或主人翁作用发挥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人警句,学校悬挂在教室、教学楼走廊和图书阅览室中,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新学期开学时,各班主任都要负责和学生一起对教室作一定的布置,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对学生有教育作用,更让每一个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都有班级主人翁的感受,能更好的融入到班级中。

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