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就业率,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途径的探讨

王仁波

[文章摘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本文就“提高就业率,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就业 影响因素 就业理念 就业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

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和机制, 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凸现,社会对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从“升学难”转向“就业难”,而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态度、举措和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导向”为谁导向?怎么导?如何落实?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探讨。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率、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笔者认为,只要把“导向”问题研究清楚了,就业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一、就业应成为招生和专业设置的导向

在这方面南京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南京大学根据各院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平衡的情况,立足从源头做起,将就业率作为院系调整专业和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规定:对于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80%的专业,将实施隔年招生或暂停招生;对于毕业生就业率低于85%的院系,要进行专业改造和调整,实施专业数总量控制,申报一个新专业必须撤消一个现有专业。对第一志愿生源低于计划数20%的院系,要适度减少专业数,以集中力量办好特色专业;凡申报新专业,必须充分论证社会人才需求前景和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就业状况。对于社会需求量小、同类院校已办多年的专业,一律不受理其申报;对于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80%的院系,学校将在新增教学编制数、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数、教学改革项目经费投入等方面实施限制。同时还规定,将毕业生就业率纳入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并与年度安排预算教学经费挂钩。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90%的院系,一律不得评为优秀;各院系毕业生就业率纳入院系主要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就业率偏低的院系不得申报各类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其主要负责人不得申报个人先进称号。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招生和就业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增强和改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二、就业要成为教学计划的编制的导向

一个专业建设的好坏,教学计划的编制是关键,教学计划必须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教学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市场反馈适时做出调整,要努力把专业办到市场的兴奋点上。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到用人单位了解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规格的要求;课程改造整合、教学内容改革,一定要紧跟岗位要求的变化,不能几年一贯制,老生常谈。这方面我院的经验值得借鉴,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走访月”制度,每年7、8月份各系派出专人走访毕业生所在单位,了解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工作结合情况,听取毕业生对学院专业教学结构的意见,专业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对专业建设有哪些好的建议,工作适应情况如何等等;同时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毕业生有哪些优势,哪方面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专业教学计划有何建设性意见等。通过走访,把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学院教学主

管部门,对下一届学生教学计划及时做出调整,使专业教学计划能紧跟市场步伐,与市场需求步调一致。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保证,就没有高质量的学生,更不会有高质量的就业。

三、就业要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应“以市场为中心办学”,“以专业为中心教学”,“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开展工作”,“努力把学办到市场的兴奋点上”,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创新办学模式。

首先要树立市场需求导向观念。要面向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岗位服务,为企业培养最需要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从而保持高职教育的前瞻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树立“能力本位”观念。:“能力本位”观念就是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它包括能力标准观、能力课程观、能力教学观、能力评价观。这些决定了高职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育。

第三要树立实践教育观念。要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手段的办学观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按照不同能力培养方向,设置相应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组合相应的能力模块课程,特别是采用各种有效的能力课程开发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第四要树立“零距离上岗”观念。“零距离上岗”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是衡量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零距离上岗”的衡量标准就是零适应期,即高职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即能上岗,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规范的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学得准确,学得扎实,学得过硬。

四、就业要成为就业理念的导向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中,众多的学子们手捧厚厚的自荐材料四处求职,为理想工作而执着奔波,饱尝酸甜苦辣。可以预见,大学生就业将越来越趋于平民化、大众化。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局面,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给毕业生营造一个从容、理性的就业环境。但要使自己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关键还在于每名毕业生能够正视就业形势,切实把自己的择业要求调整到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上,而不能陷入盲目自信之中。

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都在变化,而这种变化又是辩证的:留在大城市,综合发展的优势明显,但发展的相对深度不如小城市;到高收入的单位,个人的“投入产出比”起点高,但晋升、晋级的机会却低得多。如果把就业当作一种终身投资的话,那么太注重眼前的利益,就很有可能失去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1、首先要正确全面地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就业中,克服劣势,发扬优势,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

2、要积极调整自己的职业意向与职业抱负。有些大学生,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总有一种自负感。这种心理状态表现在就业上,则是职业取向过高、有些不切实际。在找工作过程中,他们往往眼光过高,常常产生要么他看不中人家,要么人家看不中他的现象,从而造成就业受挫,产生心理失衡。因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