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民俗(教案)20100607
岁时节日习俗
岁时节日习俗篇一:第六讲岁时节日民俗第六讲岁时节日民俗【教学目的】掌握岁时节日民俗形成的原因,掌握我国岁时民俗节日的分类及特征;了解汉族及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岁时节日及其民俗。
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二、中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岁时节日民俗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
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
岁时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
而节日民俗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岁时节日。
在不同的岁时节日中,同样传承下来的是不同的民俗事象。
据此,我们认为,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象。
一般有周期性,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岁时节日民俗在精神民俗内容中是最丰富的一种民俗。
它的最初形成,是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
人们对天文知识的认识,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观察。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历法产生了。
有了历法,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和安排生活就方便多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根据天文、历法知识来划定一年中的时序节令,将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纳入自然规律之中,逐步形成不同的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为感谢上天的恩赐,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祭祀仪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样,节日就产生了。
不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就是相同的节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因此,节日及其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习俗的形成有 着直接的关系:
▪ 二月惊蛰孵蚕子,三月清明撒谷子。 (四川)
▪ 雨水种瓜,惊蛰种豆。(广西)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北京) ▪ 夏至出蒜,不出就烂。(河南) ▪ 十月寒露霜降到,摘了棉花收晚稻。
(浙江) ▪ 麦种寒露头,粮食压断楼; ▪ 麦种寒露尾,跑断神仙腿。(云南)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 一个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 —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 二月中,……以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 间,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是30天,大于 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 要比上一个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 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把这个没 有中气的月份设置为闰月。“无中气置 闰”,始于汉武帝。
冬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季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家之一,殷周时代,历法尚 疏,农事活动,主要靠观察日月星辰来进行。到了春秋 时代,用土圭测日以定冬至、夏至,置闰月以定四时成 岁的制度逐渐完善,因此农事活动有了更可靠的依据。 根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就有星名、日蚀、月蚀的记载。
中国古代关于天象的记述,有七政、二十八宿、四象、 三垣、十二次、分野之说。七政是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 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民俗
本章主要内容: 1.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2.主要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 3.岁时节日的特点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由 来和发展
《中外民俗》第九章中外岁时节日民俗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xt Here
此处添加标题
目录
CONTENTS
游艺民俗
中国游艺民俗
外国游艺民俗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二、游艺民俗的类型 (一)民间游戏● 2.体能游戏
图9-9 跳房子
图9-10 拉大锯
体能游戏是指以锻炼和发展人们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娱乐活动。体能游戏没有严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翻交交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二、游艺民俗的类型 (一)民间游戏● 1.智能游戏
智能游戏是指以训练开发人们的智力和技能为目的的游戏活动。智能游戏富有趣
味性,能提高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数字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这类游 戏主要有七巧板、套九连环(图9-7)、翻交交(图9-8)、猜谜语、拆纸、剪纸、说绕 口令、空格填字等。
一、游艺民俗的定义
岁时民俗是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的总称。它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
心为主要目的,又具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游艺民俗是在人们满足基本的 生理需求之后,为满足精神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岁时节日民俗PPT课件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 相见”;
唐代诗人方干诗云: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 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
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 活中。
三、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 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 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 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 fú xì )的 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 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 诗:“ 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正月朔日, 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 之首。”
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 汉代又称“元 正”, 晋代又称“元辰”, 北齐时又称“元 春”, 唐代又称“元朔”。
岁 时 节 日 民 俗
第 四 组
——
岁时节日
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 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 容的特定节日。不同的时节,有不 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岁时节日知多少
常建华先生的《岁时节 日里的中国》(2006年版, 中华书局),为我们展现了 古老中国的二十二个岁时节 日,展示了岁时节日作为平 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体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平民文化。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9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 宵, 挂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 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 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中国民俗文化第三章岁时节日民俗ppt课件
谷雨 4月19--21日
夏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季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秋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 9月7--9日
季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十二次——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木星 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人们把周天分为 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 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 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 法。
十二辰——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 法,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 等分为十二个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 十二支名称来表示,即: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
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 一个节气,即立春——正月节、雨水— —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 二月中,……以此类推,节气和中气相 间,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是30天,大于 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 要比上一个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 就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把这个没 有中气的月份设置为闰月。“无中气置 闰”,始于汉武帝。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家之一,殷周时代,历法尚 疏,农事活动,主要靠观察日月星辰来进行。到了春秋 时代,用土圭测日以定冬至、夏至,置闰月以定四时成 岁的制度逐渐完善,因此农事活动有了更可靠的依据。 根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就有星名、日蚀、月蚀的记载。
中国古代关于天象的记述,有七政、二十八宿、四象、 三垣、十二次、分野之说。七政是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 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yao)。
甲骨文年字
从宋朝开始,农业经济重心南移。水稻经济 的发达,使农民更加繁忙,春祈秋报的节日格局 已经不能适应要求,文化形态必然受到影响,以 北方文化为基础的节日格局不能不发生变化。
岁时节日民俗
四、节俗的特点
纪念性和周期性 周期性是指时间的一种简单的重复或轮回,而纪
念性则是指在此基础上的有一定文化客体内容 的活动的定期举行。任何节俗都有纪念意义, 也正是如此,节俗才能世代相沿承袭。
四、节俗的特点
稳定性和发展性 没有稳定性,节俗就不可能流传下来;同时,没
有发展的节俗也不会长久。稳定性与发展性是 对立统一的,是相互促进的动力源。
第三节 我国主要的节俗
一、春节
1、“年”的含义及来历
“年”最早的含义是指作物的生长周期。《说文·禾 部》:“年,谷熟也。”
甲骨文“年” 字
金文“年”字
《说文》“年” 字
一、春节
1、“年”的含义及来历
夏商时期产生“夏历(农历)”。夏以正月初 一(朔日)为“岁首”。商以十二月初一为 “祀首”。
“年”的名称开始出现于周代。周以十一月初 一为“年”。秦以九月初一为“年”。西汉武 帝时期恢复夏历。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辛 亥革命后,公历与农历分开。
四、端午节
“端午”的含义
“端”即“开始”,因“午”与“五”为通假字, 故又称“端五”。“五”为奇数,为阳,所以又 称“端阳节”。原指每月五日,后来专指五月五 日。唐时因避玄宗讳而正式改称“端午节”。又 称“重五节”、“浴兰节”、“蒲节”等。正式 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 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和防病防疫的记载。 到宋代才由官方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 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五、七夕(乞巧、女儿)节
主要节俗 1 祭拜牛郎织女
五、七夕(乞巧、女儿)节
主要节俗 2 乞巧
中外民俗第10章岁时节日民俗
10.3.4 中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1)土家族 •2)畲族 •(1)畲族春节 •(2)畲族三月三 •3)黎族 •(1)黎族春节 •(2)黎族三月三
10.3.5 港澳台地区岁时节日民俗
港澳台地区的民间节庆与内地完全一致, 均以农历纪时,主要有春节、灯节、清明 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 1)春节 • 2)灯节 • 3)清明节 • 4)端午节 • 5)中秋节 • 6)重阳节
9)哈萨克斯坦
10.4 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10.4.2 美洲国家岁时节日民俗
1)美国 (1)独立日 (2)情人节 (3)感恩节 (4)圣诞节
2)加拿大 一类是全国和各省法定放假 庆祝或纪念的节日;另一类是 民间自己庆祝或纪念的节日。
3)巴西 (1)桑巴舞与狂欢节
(2)父亲节 (3)敬牛节
10.4 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2)南非 “喧闹艺术节” 兰花节
10.4 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10.4.5 大洋洲国家岁时节日民俗
1)澳大利亚岁 时节日民俗
2)新西兰岁时 节日民俗
本章概要
本章主要分三大部分来阐述岁时节日 民俗。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岁时节日 民俗的形成、特征及其分类。岁时节 日民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其特征主要有时间性、地域性和民族 性以及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等,可分为宗 教性节日民俗、生产性节日民俗、年 节及其民俗以及文娱性节日民俗等类 别。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各族人 民的岁时节日民俗。第三部分侧重叙 述了外国的岁时节日民俗。
1)宗教 性节日 及其民
俗
性及2)生节其俗岁产日民时节及3日)年其俗节民
4)文娱 性节日 及其民
俗
10.1 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10.1.3 岁时节日民俗的特征
岁时节日民俗(教案)20100607
4、开斋节(回历十月初一)
5、古尔邦节(宰牲节,回历十二月上旬)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 ”) 即傣族的新年,一般在傣 历六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 15日。受佛教影响。
浴因 地 “ 降 佛此 为 天 生 等各 之 上 时 相 方国 震 地 , 传 式各 动 下 一 在 纪民 , , 手 念族 九 惟 指 佛的 龙 我 天 多 的佛 吐 独 , 年 诞教 水 尊 一 前 辰徒 为 。 手 , 。通 之 ” 指 释 常沐于地迦 都浴是,牟 以。大说尼 : 2600
6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主要活动有登高、赏菊、饮菊 花酒、佩茱萸、食菊花糕等。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 “老人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傣族泼水节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间) 3、壮族三月三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
中国汉族传统节日
时间(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4 月5日(公历)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十二月初八 大年三十
节庆名称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 除夕 元宵灯会
内容
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祭祀祖先为主 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中国的情人节 赏月、吃月饼 登山 吃腊八粥 中国人的“过年”、吃年夜 饭
春节禁忌
正月是一年之始,因而将之看作是新的一年年 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 都作为禁忌: 语言方面:忌说不吉利的话,凡是破、坏、没、死、 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 禁忌说出口来。 行为方面:忌打骂孩子,忌打扫、倒垃圾、忌用刀剪。 饮食方面:年三十要吃鱼并且吃鱼要有剩,初一不能 吃剩饭、不能吃药。
第七章 岁时节日民俗
3、岁时节日民俗特点:
• 1、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期选择本 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 式。与春种、夏锄、秋收、东藏的生产性节律响应, 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秋报、夏伏、冬腊的岁 时性生活节律。
• 10)壮族 • ——壮族的春节 • ——三月三风节 • 11)瑶族 • ——“祝著”节
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 4、中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1)土家族 –2)畲族
• (1)春节。 • (2)三月三。
–3)黎族
• (1)春节。 • (2)三月三。
四、中国港澳台地区岁时节日民俗
• 1)春节 • 2)灯节 • 3)清明节 • 4)端午节 • 5)中秋节 • 6)重阳节
• (1)藏历年。 • (2)雪顿节。 • (3)沐浴节。
雪顿节
沐浴节
–2)傣族---泼水节
• 3)白族---三月节
• 4)纳西族: • 三朵节 • 三月会
• 5)彝族---火把节 • 6)羌族---羌族年 • 7)侗族---花炮节 •
• 8)苗族--• 苗年 • 花山节
• 9)布依族 • ——布依族的大年 • ——三月三 • ——六月六
• 2、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我国是一个贵人伦、重亲情的国度。传统节日中的诸 多节俗,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 岁节祭祖,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通 过各种节日祝祭活动,表达后辈的孝思欲坠年,反过 来,这种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岁节礼俗又不断地强 化和巩固着人们的家族意识、血缘亲情。
• 3、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节日丰富的缘起,与各种原始信仰有关。
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天文历法、 气候物象的知识技术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历法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以一个回归年为一年,以一个朔望月为一个 月。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又把周年365 又1/4日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一节气又分
为为三候、五天为一候。这样一年、四季、 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 十五天,便构成了岁时节令的计算基础。
的便是各民族都有的“年节”。
五、社交游乐节日 主要内容是通过歌舞游艺活动进行社交 往来。汉民族中这种单一性质的社交游乐节 日较少,而在少数民族中则较多。如大理白 族的传统盛会“绕山林”,西北甘肃汉、回、 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的六月六莲花山“花 儿会”,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蒙古族 传统盛会“那达慕”等。
走橋摸釘
四、立春 主要节俗活动:先一日迎春,鞭春打春,
祀句(勾) 芒神,剪、写、贴宜春贴,咬春。
句 芒 神 主: 管又 農名 事芒 之神 神、 春 神 ,
五、二月二日:土地神诞日、龙抬头日。 主要节俗活动: 土地神诞日:祭祀土地神。 龙抬头日:扶龙,引龙,熏虫,除虫等。
土地神
水府龍王
六、二月十二日:花朝节(百花生日) 主要节俗活动:祭花神,花神庙会,赏 红等。 七、三月三日:上巳 主要节俗活动:临水祓禊,文人诗客作
“流杯曲水之饮”,踏青。
曲水流觴
洗腳大會
八、寒食清明 主要节俗活动: 寒食:禁火寒食,次日取火种、请新火 清明:祭祖扫墓,宴饮嬉游,插柳簪柳,
秋千风筝等。
清明墓祭
蕩秋千
九、四月八日:浴佛节 主要节俗活动:寺院浴佛,放生等。
佛誕進香
浴佛節 放生
第九讲 岁时节日民俗
元宵节的习俗
• • • •
和楚昭王有关。 唐朝有吃“面茧”的记载, 宋朝叫“浮圆子”, 清朝普遍流行
• • •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蔡邕: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绝妙好辞(辤) 《谜语》古称“隐语”,“廋辞”。今通常指民 间谜语。我国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 雕龙· 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 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 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 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 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 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 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 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 • • •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唐太宗李世民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 意思; • 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 唐朝,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当作门 Nhomakorabea。春节的习俗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倒贴“福”字的民间传说
• 第一种:恭王府说
• 第二种:慈禧太后说 • 第三种:朱元璋、马皇后说
年画
•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 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 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 球、插柳 •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 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 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扫墓
•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 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 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 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 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 ---------明《帝京景物 略》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
七夕节:东汉以来逐渐流行。生殖的功利使得女子 对其更为关注,中国的女儿节或情人节。 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目连救母”的故事。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十五日,僧尼 道俗悉营盆供诸佛。”道教把原本依附于七夕节的 斋会改为七月十五日,名为“中元节”。 腊日节与腊八节:先秦以前就有蜡祭(八神)与腊 (臘)祭,前者祭农业之神,旨在食的丰产;后者 祭祖先之神,旨在种的繁衍。梁代将腊日固定在十 二月十八日,因当时佛教做腊八粥供佛,并向民间 施散,深得民间响应。灶神自汉以来地位上升的很 快,宋代在腊月二十四日举行祭奠活动,从腊日节 里独立出一个灶神节(小年)来。从此,腊日节衰 落而腊八节与小年成为腊月的两个节日。
蜡(zha,音炸)祭——《礼记· 郊特牲》注释,祭祀八神: 先啬、司啬、农(人神)、猫虎、昆虫(动物神)、邮表、坊 (堤坝)、水庸(水渠)(田间设施神)。目的报答诸神对农 业生产的恩赐,为万物送终。 腊祭——目的主要在于家庭的团聚和享乐,让百姓得到修 养。古代祭百神为‘蜡’,祭祀祖先为‘腊’;秦汉以后统称 为‘腊 官方蜡、腊二祭并行,民间逐渐合二为一。
第二节 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
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年--春节的由来 “年”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确立的岁名。其本义 《说文》释为“谷熟”。远古谷物成熟一次就是一 年,故引申指年岁。 《尔雅· 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 曰载。”—夏代已有“年”的概念,过年—春节作 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关于春节的由来,或 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岁终祭众神之名,因 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岁时节日民俗
隋炀帝每逢正月十五设戏歌舞
唐玄宗每值上元夜“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宋代皇帝观灯已成礼俗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首, 那人却在,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处。
民众历史感情的积淀
宗教因素的渗透
佛道教信仰和传统信仰交织在一起,互相影 影 佛道教 佛道教始 响,互相适应,共同得到了发展。佛道教 佛道教 终没有摆脱信仰的深远影响 深远影响而占主导地位, 深远影响 进一步地世俗 世俗化、民间化。同时也极大地影 世俗 影 响和规范了传统信仰,使一部分传统的信仰 者逐步地上升为带有佛道教 佛道教性质的民间信仰 佛道教 者。 一些本来是宗教信徒的节日,也被插进 岁时节日序列,成为教、俗共度的节日。最 为典型的是“佛诞日”和“中元节”。
节日习俗来源于原始宗教信仰,意在敬天祈 年、驱灾辟邪,供品、歌舞旨在娱神。后来, 逐渐演变为人神共享。 到现在,信仰迷信色彩逐渐退化,娱乐、审 美、社交、联谊、经济的功能逐渐沉淀。
二、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
1、春节,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二十三 糖瓜粘( 过小年)祭灶官
准备发面饼、盘灶饼、芝麻糖、草料、毛公鸡: 灶饼让灶王爷在来回天宫的路上充饥; 芝麻糖用来粘灶王爷的嘴,让他没法说坏话; 公鸡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草料,喂“天马 物品供奉在灶官像前, 燃香叩头,烧纸熬糖, 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灶官像揭下焚烧 祈祷 毕,燃炮送其上路。
中元节、盂兰盆节
中外民俗第七章
藏族:甲布罗萨(藏历新年)、雪顿节
维吾尔族、回族: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节) 苗族: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芦笙节、爬坡节、赶秋节 壮族: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 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
土家族:春节、二月初二(社日)、端阳节 黎族:三月三
瑞典:沃尔帕吉斯夜、太阳节、龙虾洲部分 美国:感恩节、母亲节
加拿大:枫糖节
巴西:狂欢节
第三节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非洲及大洋洲 埃及:惠风节
索马里:棍棒节
澳大利亚:圣诞节、马蒂格拉狂欢节、蒙巴节
谢谢观赏
二:节日民俗的特征 ①周期性
②群众性与民族性
③娱乐性
第三节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
第二节中国岁时节日民俗
一:汉族节日民俗 ①春节 ②元宵节 ③清明节 ④端午节
⑤七夕节
⑥中秋节 ⑦重阳节
第二节中国岁时节日民俗
二: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排名不分先后)
第七章 岁时节日民俗
主讲人:杨博文
第一节 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第一节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一:节日民俗的起源 ①源自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②源自于各类宗教信仰
③源自于对历史上杰出人物、重大事件的纪念
④源自于人际交往、沟通感情需要的各类集会活动
⑤源自于国家或社会的倡导而形成的节日
第一节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高山族: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丰年祭、五年祭、 祖灵祭、渔猎祭、矮灵祭、船祭、飞鱼祭
第三节 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第三节外国岁时节日民俗
亚洲部分 日本:新年、樱花节、盂兰盆节
泰国:宋干节、万佛节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第五章岁时节日民俗第一节岁时节日的由来和发展一、岁时节日的概念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二、岁时节日由来(一)节期的最初选择(二)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人们祈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1、自然崇拜2、灵魂崇拜3、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三、岁时节日的发展1、神话传说的嵌入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一、主要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一)春节(俗成年节,古称元旦)除旧布新;祭祝祁年;合家团圆、敦亲祀祖;娱乐狂欢(二)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吃元宵(汤圆);走百病、祭门户;祀蚕神、迎紫姑等习俗。
(三)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上巳节的节俗)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四)端午节(又称“端五”、“重午(五)”、“沐兰节”,“天中节”、“端阳节”,“五月节”、“女儿节”、“地腊节”等)吃粽子、赛龙舟(五)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六)中秋节(又称”仲秋节“、“秋节”、”月节”等)秋祀、祭月、拜月等(七)重阳节(又称“重九”、“女儿节”)《续齐谐记》“桓景避灾”的传说;登高、赏菊、宴饮、赋诗等。
(八)其他节日(如寒食节、七月半、冬月初一、冬至等)二、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一)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二)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三)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三、关于现代节日现代新节日,多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或是在某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
如“元旦”新年、“三月十二日植树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等。
从根本意义上说,现代节日,不能够算作传统岁时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端午节
5 中秋节 5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仲秋节、团
圆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 大传统节日。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 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习俗, 后嵌入神话传说的因素。人们借助 各种象征团圆的节物与活动表达一 个共同的心愿:祈愿家人团圆、生 活美满。
门神
年画
莲年有馀:以“莲”、“鱼”、 等谐音为“莲年有馀”,寓生活 美好之意
三星在户
年画
金童玉女
1 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 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它是除旧布 新、祭祝祈年、合家团 圆、娱乐狂欢的日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 拜月赏月:中秋节的月亮特 别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 的意义。 ② 吃月饼:祈求人生圆满光
中 秋 节 习 俗
辉,家庭团圆幸福,表现出 月圆人亦圆的美好愿望。
月圆人更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春节禁忌
正月是一年之始,因而将之看作是新的一年年 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 都作为禁忌: 语言方面:忌说不吉利的话,凡是破、坏、没、死、 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 禁忌说出口来。 行为方面:忌打骂孩子,忌打扫、倒垃圾、忌用刀剪。 饮食方面:年三十要吃鱼并且吃鱼要有剩,初一不能 吃剩饭、不能吃药。
九龙浴佛
江苏无锡灵山
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 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 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 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
洋节备受欢迎的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对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 节日痴迷不已,而对我们自己传统的节日却几乎失去了兴趣,分 析原因主要有: 1、传统的节日形式单一、死板,了无情趣,而洋节却能够给 他们一个尽情去疯、去高兴的借口,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自 己,享受生活。 2、从民俗学的角度上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对于很 多青年人来说反倒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 彩,更能张扬一种自由的心情。对于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青年 人来说,圣诞节更像是为自己过的。 3、从消费心理来看,青少年认为过“洋节”是一种时尚。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
中国汉族传统节日
时间(农历)
正月初一 正月八 大年三十
节庆名称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腊八 除夕 元宵灯会
内容
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祭祀祖先为主 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中国的情人节 赏月、吃月饼 登山 吃腊八粥 中国人的“过年”、吃年夜 饭
1、你喜欢西方节日还是中国传 统节日? 2、你喜欢那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3、为什么?
现在许多人觉得如今的 “年味”越过越淡了,你如何 看待这件事?
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
首先,过去过年的一些功能和事象已经消失了, 诸如祭祖、守岁、贴门神等,放鞭炮也被禁止了。 过年事象的减少,导致过年功能和意蕴的单一。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原先只 有在过年期间才能吃到的食物和穿的新衣,现在平 时都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过年情结。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 生了冲击。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 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 的休息、娱乐时间。
2 元宵节
主要活动: ①吃元宵 ②赏花灯、猜灯谜,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 固又称为“灯节”。 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 (源于佛教) 因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 ③燃放烟花爆竹。
月圆之夜,我国古代称 夜为“宵”,因此叫 “元宵节”。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请问:诗中提及了春节的哪几样习俗?
① 祭灶: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② 扫尘:驱邪避祸 ③ 贴春联:祈福、驱邪 ④ 放爆竹:驱邪 ⑤ 年夜饭:合家团聚 ⑥ 守岁:驱鬼辟邪 ⑦ 穿新衣:万象更新 ⑧ 拜年 ⑨ 看春晚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春节联欢 晚会,27年来已经成为过年的一种新形式,是全 国人民除夕夜的文化大餐,它到底发挥了什么作 用? 1.给全国人民拜年,传递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2.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风采。 3.联络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感情,增强了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
3 清 明 节
清明节属我国历法中的二十 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云: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古谓之清明”。俗谚云:“植树 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 点瓜种豆”。在融合了寒食节、 上巳节的有关风俗后,便有了禁 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等 一系列的风俗活动。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6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主要活动有登高、赏菊、饮菊 花酒、佩茱萸、食菊花糕等。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 “老人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傣族泼水节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间) 3、壮族三月三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曲水流觞
桃人人去 花面面年 依不桃今 旧知花日 笑何相此 春处映门 风去红中 。,。,
题 都 崔 护城 南 庄
《唐诗纪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 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 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 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 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 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
4、开斋节(回历十月初一)
5、古尔邦节(宰牲节,回历十二月上旬)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 ”) 即傣族的新年,一般在傣 历六月中旬、阳历4月13日至 15日。受佛教影响。
浴因 地 “ 降 佛此 为 天 生 等各 之 上 时 相 方国 震 地 , 传 式各 动 下 一 在 纪民 , , 手 念族 九 惟 指 佛的 龙 我 天 多 的佛 吐 独 , 年 诞教 水 尊 一 前 辰徒 为 。 手 , 。通 之 ” 指 释 常沐于地迦 都浴是,牟 以。大说尼 : 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