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临床配伍应用浅析

合集下载

赤芍与白芍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赤芍与白芍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赤芍与白芍配伍的作用与功效【基源与功效】赤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根。

性味苦,微寒。

入肝、脾经。

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之功效。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

性味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药对功效】清热凉血,养血活血。

【配伍机制】赤芍苦寒,主肝经血分,能清血分实热,善散瘀血留滞,为凉血祛瘀要药。

凡一切血热、血瘀之证皆可用。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血分。

酸主收敛,苦寒泄热,而有养血敛阴之功。

且“肝为刚脏”,主藏血,依赖阴血滋养而柔和,本品养肝血敛肝阴,所以又有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

凡血虚阴失诸证,肝脾不和之胸腹疼痛,手足拘挛及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皆可用。

二药合用,一散一收,一泻一补,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营,柔肝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1.常用于血虚兼有瘀热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

2.常用于两种情况的剧烈疼痛,一种是血虚有瘀者,一种是阴虚而疼痛者,大剂量应用赤芍与白芍为伍,对于缓解疼痛疗效显著。

3.血分有热所致低热久久不退,或阴津亏虚,余热未清之口干舌燥,目赤而痛。

配伍黄芩、黄连、牡丹皮、地黄等。

4.肝郁血滞之胸胁疼痛,腹痛坚积等属肝郁气滞血瘀者,配伍柴胡、郁金、川芎、延胡索等。

现代临床多用于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盆腔炎、输卵管梗阻等病所致的不孕;以及痹证、胃痛、痛经、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所致的疼痛;亦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现代研究】赤芍主要含芍药苷,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促高耐缺氧能力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抗惊厥、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

白芍对冠脉及脑血管有扩张作用,对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还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等。

其所含芍药苷亦有解痉作用。

【用法用量】赤芍,10~15g;白芍,10~15g。

水煎服。

【使用注意】阳衰虚寒者忌用。

赤芍【清热药】

赤芍【清热药】

2015110890 黄弟胜概述: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苦,微寒。

归肝经。

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中药名:赤芍【清热药】科属分类:芍药科性味:苦、寒。

归经:肝。

药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临床应用:1.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等。

配生地、牡丹皮等; 2. 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气血瘀滞证。

配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可用于经闭及跌扑损伤;配当归、金银花、甘草等,可用于疮痈肿毒。

3.用于目赤肿痛。

禁忌:赤芍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材性状:该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

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中医传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赤芍与白芍的区别:赤芍野生,含量高,药厂常用带皮白芍替代赤芍。

白芍的 "白" 字表现的明显,品质也是洁白光滑,断面为带角质光泽的硬粉质状态。

白芍与赤芍临床应用类辨附:《伤寒论》第二十六条白虎加人参汤各家解说

白芍与赤芍临床应用类辨附:《伤寒论》第二十六条白虎加人参汤各家解说

白芍与赤芍临床应用类辨附:《伤寒论》第二十六条白虎加人参汤各家解说白芍与赤芍临床应用类辨芍药有赤、白两种,古方用时不分,到《图经本草》才开始分别使用。

后来通过临床实践,认为:白芍味苦、酸、性微寒。

能补能收,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

对于血虚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头晕及崩漏,虚汗等症,用之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赤芍味苦,性微寒。

能泻能散,有活血行滯、消痈散肿的作用,所以多用于血滞之症,如月经困难,经闭,产后瘀血阻滞,以及痈疽肿毒等症。

两者在临床应用上,凡益阴养血,滋润肝脾,多用白芍;活血行滞,宜化疡毒,则用赤芍。

要敛阴平肝用醋炒;要活血散瘀用酒炒。

本品与藜芦相反,忌同用。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白虎加人参汤各家解说《伤寒论》条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与上条同,而大烦渴不解,则其邪去表而之里,不在太阳之经,而入阳明之府矣。

阳明者,两阳之交,而津液之府也,邪气入之,足以增热气而耗津液,是以大烦渴不解。

方用石膏,辛甘大寒,直清胃热为君,而以知母之成寒佐之,人参、甘草、粳米之甘,则以之救津液之虚,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盖取金气彻热之义云耳。

汤本求真《皇汉医学》【注】《医宗金鉴》曰:大烦渴,脉洪大者,是邪已入于阳明,津液为大汗所伤也。

钱氏曰:此因大汗出后,遂至胃中之津液耗竭,阳邪乘虚入里,大烦渴而不解也。

上篇之大汗出,脉浮而数,微热消渴者,及发汗后脉浮数,烦渴之证,皆因误汗亡阳,下焦无火,膀胱之气化不行,失其蒸腾之用,气液不得上升而渴也(求真按膀胱之气化云云,为以下小便不利而渴也)。

然脉浮,其邪仍在太阳,故以五苓散主之。

今大烦渴,而脉见洪大,则邪不在太阳,已传入于阳明,即阳明篇所谓阳明脉大是也,故以白虎汤解烦热,加人参以补其大汗之虚,救其津液之枯竭也。

求真按:太阳病,当有桂枝汤证时,服此汤。

大汗后,脉浮数而烦渴,表里二证兼有者,则以五苓散为主治。

中药“清热凉血药”——赤芍

中药“清热凉血药”——赤芍

中药“清热凉血药”——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主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四川。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本品气微香,味微苦、微涩。

以切面粉白色者为佳。

切厚片,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微寒。

归肝经。

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者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三、临床应用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血热吐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

治热热营血,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斑疹紫暗者,常与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同用,如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治温毒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黑者,常配伍紫草、蝉蜕、甘草等药,如紫草快斑汤(《张氏医通》);若治血热吐衄,可配伍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约。

2.目赤肿痛,肿疮疡本品苦寒,入肝经而清肝火,若配伍荆齐,可用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取本品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之功,治热毒盛,拥肿抢场,可配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药,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或配连翘、子、么参等药,如连翘败毒散(《伤寒全生集》)。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腹痛,跌打损伤本品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治肝郁血滞之胁痛,可配伍柴胡、牡丹皮、郁金等药;治血滞经闭痛经,癥痕腹痛,常配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药,如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虎杖、苏木、刘寄奴等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及没食子酸葡萄糖、丹皮酚等多元酚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芍药苷对不同佐剂诱发的关节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IgE复合体诱导的过敏炎症反应;芍药苷有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丹皮酚等多元酚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

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

赤芍活血化瘀的中草药佳品赤芍,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以活血祛瘀的功效而著称。

赤芍有着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赤芍的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它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赤芍的功效赤芍主要成分为赤芍酮和赤芍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炎抗菌的功效。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消除瘀血,缓解疼痛。

赤芍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一些免疫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赤芍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防止自由基的损害,保护细胞健康。

二、赤芍的用法赤芍可以制成药材单味剂,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相互配伍,共同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1. 赤芍煎汤:将适量的赤芍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此法可以直接将药性引导到病灶部位,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 赤芍研粉:将赤芍研磨成粉末,可用于外用或内服。

外用时,可以直接涂抹在受伤或疼痛部位,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内服时,可以将粉末冲服或包成丸剂,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3. 赤芍口服液:将赤芍提取加工制成口服液,方便患者使用。

口服液具有稳定药效、易吸收的特点,适合于需要长期服用赤芍的患者。

三、赤芍的临床应用赤芍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妇科疾病:赤芍具有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闭经、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它可以舒缓子宫平滑肌,减轻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子宫内环境。

2. 皮肤病:赤芍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一些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用赤芍外敷可以改善疮疡的愈合,减轻瘙痒和红肿。

3. 风湿病: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等。

它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关节的血液供应,减轻炎症反应。

4. 创伤康复:赤芍可以加速创伤的愈合和修复,减少局部淤血和水肿。

白芍赤芍丹参化瘀宁神柔脉清血

白芍赤芍丹参化瘀宁神柔脉清血

白芍赤芍丹参化瘀宁神柔脉清血白芍赤芍丹参配合,功能性化瘀宁神柔脉清血。

一,临床常用于五脏精血之肝阴不足,或真精气弱兼气滞血瘀之症变。

1.丹参性味苦而微寒,归心肝二经,善于活血化瘀,凉血除烦安神。

2.白芍:敛阴止汗、养血平肝、抑阳止痛。

3.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特色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效,赤芍主入肝经血分,长于清血分热,善散瘀血,血热、血瘀之实证常用之赤芍还具有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抑制血管内膜增生、改善肾功能、防止急性肺损伤、保肝、抗溃疡、抗肿瘤的作用。

二,配伍特色。

1.丹参重在活血而主升动,白芍重在益阴主静敛,两药阴阳相伍,动静气化相合。

白芍益阴而不恋邪,丹参活血而无香燥耗血之弊,临床配伍为用,相得益彰。

丹参与白芍配伍可祛淤滞,行气血,除烦宁心,缓解心绞痛,集敛阴通脉、活血、平肝宽胸、养心安神、宣畅血脉,起到整体协调、相辅相成的功效。

2.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二药配伍,散敛,泻补,对阴虚挟瘀有热之证最为适合。

三,临床上常用于下列疾病或症候。

三药具有养阴宁神、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降低血脂、血粘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心神不宁者,症见胸闷心痛,伴心悸自汗,咽干口燥,盗汗等症。

临床上常用特色:1.冠心病心绞痛以气阴亏虚为本,气滞血淤为标。

三药化淤行气止痛,又宁神淤消。

2.急慢性结节性红斑,为炎症性疾病,结节型皮肤脂膜炎类疾病,以下肢对称性、鲜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结节性损害为临床特点。

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内膜异位在子宫体以外,而引起的疾病。

本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性交痛或种植部位不适症状等。

4.妇科炎症与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及脉管炎,肿瘤疾病等属真精气弱兼气滞血瘀症。

本文为知识共享。

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相关法律事项。

原创作者罗占光中医生。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应用价值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应用价值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其应用价值赤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苦,微寒。

归肝经。

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中文学名】赤芍【别名】: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山芍药、卵叶芍药、参幌子、野芍药、毛果赤芍、红芍、芍药、赤芍药、草巧药。

【处方名】:赤芍、赤芍药、炒赤芍。

处方中的赤芍、赤芍药,指生赤芍,为原药材去杂质,刮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赤芍为赤芍片用文火炒至黄色,略见焦斑摊晾,然后入药者。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毛茛科属芍药属种芍药【芍药和牡丹鉴别】牡丹出《园林树木学》中,芍药出在《花卉学》,牡丹为木本植物,芍药是多年生宿根草本,但是它们都属于一个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牡丹花独朵顶生,芍药一般为数朵簇生于枝端。

芍药叶片狭长浓绿,牡丹叶片舒展,有种富态的形状,颜色也嫩一些。

芍药的枝条柔软(软妹子),牡丹的枝条硬朗结实有有木质感。

芍药和牡丹两者花期不同。

虽然接近,但严格守时。

民间说法是“谷雨看牡丹,立夏看芍药”,也就牡丹是4月底开花,芍药在5月初开花。

牡丹【入药部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配伍】1、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热吐衄。

2、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可用于热毒壅盛,痈肿疮疡。

3、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等症。

4、与三七、佛手、泽泻、甘草同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用于冠心病的胸闷和心绞痛,对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6-12g。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降血脂、降血压。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主治】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赤芍白芍同用的功能主治

赤芍白芍同用的功能主治

赤芍白芍同用的功能主治一、赤芍和白芍的概述赤芍,又称红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茎,以泡制后晒干的根茎称为赤芍,为中药材之一。

白芍,又称白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茎,以泡制后晒干的根茎称为白芍,也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

赤芍和白芍同属于芍药,二者皆有较为丰富的药理成分和药效。

二、赤芍白芍同用的功能主治赤芍和白芍可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赤芍和白芍同用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舒肝解郁:赤芍和白芍同用可舒肝解郁,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

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症状,如烦躁易怒、胸闷、失眠等。

2.活血化淤:赤芍和白芍同用能够活血化淤,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瘀血积聚所致的疼痛症状,如瘀血性痛经、外伤肿痛等。

3.清热解毒:赤芍和白芍同用可清热解毒,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症状,如热淋涩痛、痈肿疮疡等。

4.养血安神:赤芍和白芍同用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可调节和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精神紧张、焦虑多梦等症状。

5.调理女性生理周期:赤芍和白芍同用对女性生理周期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缓解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等问题。

6.抗氧化防衰老:赤芍和白芍同用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7.缓解炎症反应:赤芍和白芍同用可缓解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

三、赤芍白芍同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赤芍和白芍可煎服、泡酒或研粉外用。

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进行。

2.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孩慎用赤芍白芍。

–对赤芍白芍过敏者禁用。

–使用赤芍白芍时应遵循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在使用赤芍白芍过程中,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

四、赤芍白芍同用的临床应用案例1.案例一:女性月经不调–患者女性,月经不调,经期过长,经量过多,活动时腹痛,情绪不稳定。

–用法:煎服赤芍白芍合剂。

–疗效:服用赤芍白芍合剂后,月经量逐渐减少,经期缩短,腹痛症状明显减轻。

2.案例二:瘀血性疼痛–患者男性,因外伤导致的肩部疼痛,伴有肿胀。

清热凉血药赤芍及其组方防治肝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清热凉血药赤芍及其组方防治肝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清热凉血药赤芍及其组方防治肝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清热凉血药赤芍及其组方防治肝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芍药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肝泻火之功。

主要用于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痈肿疮疡、跌打损伤等症。

自汪承柏等以凉血活血法重用赤芍治疗重度黄疸肝炎以来,应用赤芍及其组方治疗各种类型肝病取得了较大进步。

近几年,从细胞水平、基因水平、整体水平对赤芍及其复方进行了深入研究.赤芍及其组方在肝病的治疗中,不仅有利胆退黄、保肝解毒之功效,还有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现综述如下。

1.赤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赤芍中含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吉酮、芍药新苷、胡萝卜苷:亦含有赤芍精及没食子鞣质,并分离出苯甲酸;尚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黏液质、蛋白质等。

赤芍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含量3%一7.02%,芍药苷为一种蒎烷单萜苷。

赤芍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中枢抑制、血管扩张、抗炎、抗过敏等药理活性。

川赤芍主要成分与赤芍相似。

2.赤芍及其组方防治肝病研究2.1抗肝纤维化作用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是多种类型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以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为主要特征.肝组织纤维连接素是ECM的一种成分,肝纤维化是ECM分泌和降解失衡的结果,是不同原因导致的肝脏病变向肝硬化发展的共同通路。

赤芍能抑制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大鼠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LN),减轻肝组织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5l。

占国清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以赤芍、丹参为主组方的肝康Ⅱ号具有相似的结果。

黄芪赤芍合剂可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减少LN的产生有关。

临床实践中发现肝康Ⅱ号对不同类型的肝纤维化(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逆转肝硬化作用。

赤芍

赤芍

赤芍
赤芍味辛苦,性微寒。

与白芍有相类的作用,但赤芍偏于活血散瘀,凉血,消痈肿。

常用于以下情况:
1.血热吐、衄:常配合生地、丹皮、犀角、元参、白茅根等同用。

2.血瘀经闭:常配合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牛膝、茜草等同用。

3.跌打损伤、血瘀作痛:可配合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续断、骨碎补等同用。

4.胁肋疼痛:胁肋部属肝经,本品能入肝经、活血通络,凉肝清热。

可配柴胡、香附、郁金、枳壳、片姜黄、川楝子等同用。

5.痈肿疮毒:血中毒热郁壅瘀滞而生痈肿疮毒,可用本品凉血活血、散瘀消肿而止痛。

常配合银花、连翘、白芷、天花粉、蒲公英、野菊花、地丁、炙山甲等同用。

总之,凡因血瘀、血热而引致的疼痛、红肿、出血、斑疹等,皆可随证选用。

白芍偏于养血柔肝,性收而补,善治血虚疼痛。

赤芍偏于行血活血,性散而泻,善治血瘀疼痛。

丹皮泻心经之火,除血中伏热而凉血和血。

赤芍泻肝经之火,行血中瘀滞而活血散瘀。

用量一般为4.5~10克。

腹中冷痛、腹泻及无瘀血者忌用。

不可与藜芦同用。

【花中宰相——赤芍,6组好搭档,各有妙效...

【花中宰相——赤芍,6组好搭档,各有妙效...

【花中宰相——赤芍,6组好搭档,各有妙效...
【花中宰相——赤芍,6组好搭档,各有妙效】
古时候便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赤芍是芍药的一种,能够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赤芍和不同的中药一起配伍,作用也各不相同。

那就让我来介绍6个赤芍的好搭档。

1. 赤芍+大黄
大黄能够清肠通便、泻火解毒,和清热凉血的赤芍一同搭配,可以疏通经络,调理下焦湿热导致的下肢疼痛。

2. 赤芍+桃仁
赤芍和桃仁两者都可以祛瘀。

赤芍可以活血止痛,桃仁能够破血通经。

两者一同搭配时疏通经络止痛的效果更好。

3. 赤芍+薄荷
薄荷能够疏风散热、清头目,赤芍可以活血凉血。

两者一同搭配可以活血行气,缓解腹痛。

4. 赤芍+丝瓜络
丝瓜络可以宣通经络,和能够活血行瘀的赤芍一同搭配,可以调理营血热毒导致的四肢肿痛等问题。

5. 赤芍+茯苓
茯苓可以健脾利水,赤芍能够活血散瘀、消肿。

两味中药一起搭配可以水血共调,能够活血健脾。

6. 赤芍+白芍
赤芍偏于调理凉血、行血散瘀。

白芍偏于养血养阴、柔肝止痛。

两者一同配伍,一散一敛、一泻一补,能够调理阴虚导致的问题。

#湖南医聊超能团##清风计划##超能健康团#。

赤芍的临床配伍应用浅析

赤芍的临床配伍应用浅析

[1] 高 渌 汶 . 毒 中药 临 床 精 要 [ . 京 : 苑 出 版 社 ,03 60 有 M] 北 学 20 .2 [ 2] 冯 恒善 . 用 细 辛 治 疗 风 湿 性关 节 炎 1o例 分 析 [] 河 北 中 医 , 重 0 J.
1 8 1 1 9 4. : 6
的发 挥 , 与剂 型用 法 关 系 密切 。吴 鞠通 于《 医病 书》 医
尾、 虎杖、 甘草等组成 1 个药对的临床配伍应用。结论: 3 临床应用赤芍随证配伍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赤芍; 中药配伍; 治疗应用
di1 .99ji n 10—94 20 .103 o:03 6/.s .0381 .09 0 .9 s 文 章 编 号 : 0.94 20 ) 103—2 1 38 1(09 . .11 0 0 0
2 0 ,( 5 1 :2 5 0 3 2 )05 — 3
[ 5] 吴 佩 衡 . 医药 简述 [ . 南 中医 学 院 编 印 ,94 2 M]云 16 .6 [ 6] 夏 洪生 . 方 医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京 : 京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06 65 北 M]北 北 20 .9 [ 7] 刘 尚义 . 方 医 话 [ . 京 : 京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06 55 南 M] 北 北 20 .6 —
16 17 5— 5
量人 煎 剂 不 但 是 安 全 的 , 是 有 效 的 也 引。正 如 王 瑞 恒 所言 , 否会 发 生 细 辛 中毒 , 用 散 剂 超 量 才 是 是 服 关键 问 题 。 如 单 服 细 辛 丸 散 剂 , 次 细 辛 含 量 超 过 每
[3 周 立 国 . 1] 中药 毒 性 机 制 及 解 毒 措 施 [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M]北 人

赤芍配附子的临床应用

赤芍配附子的临床应用

赤芍配附子的临床应用赤芍配附子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常用药物组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赤芍和附子分别是中药名,具有各自的药性和功效特点,二者配伍应用能够相辅相成,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下面将就赤芍配附子的临床应用作进一步探讨。

赤芍,又名白芍、雪里红,为毛莨科植物白芍的根茎。

其性寒、味苦,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等功效。

赤芍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种疾病,如跌打损伤、痛经、瘀血性疾病等。

在临床应用中,赤芍常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附子,又名附子、砒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砒霜的干燥体。

其性热、味辛苦,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

附子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寒冷、四肢冷痛、腹部冷痛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附子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以增加其疗效。

赤芍配附子的临床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赤芍和附子的记载。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赤芍配附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药物组合,被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下面就具体介绍赤芍配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一、赤芍配附子用于治疗痛经痛经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

赤芍配附子具有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痛经症状,并改善身体的内环境。

在治疗痛经时,可选用赤芍配附子颗粒或者丸剂的剂型,按照医嘱服用,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二、赤芍配附子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跌打损伤是生活中常见的外伤,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淤血等症状。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减轻瘀血堵塞的情况;而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因此,赤芍配附子适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能够缩短恢复时间,减轻疼痛。

三、赤芍配附子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症,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赤芍配附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驱寒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时,赤芍配附子可以通过内服或外敷的方式使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赤芍配附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药物组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药对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

药对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

药对赤芍、白芍的临床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根据证情变化,喜用药对赤芍、白芍配伍相应方药治疗多种疾病,经临床观察,药对赤芍、白芍可用于痹症、痛经、月经紊乱、胃痛、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眩晕、高血压等的治疗,若配伍用药精当,临床多收满意疗效。

1、痹证痹证从历代各家至今,多有论述。

笔者在临床上为便于治疗,将其分热痹和寒痹两大证型,而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灵活加减治疗⋯,在痹证寒热不明显时,将赤芍、白芍共用,剂量为各12—15g。

2、月经紊乱月经提前1周以上,或持续1周以上,或量多,或淋漓不净,均为月经紊乱。

笔者喜以芩连四物汤加减,赤芍、白芍各30g,一般用药6剂,即可停药长期随访,多数疗效巩固。

例一:陈某,女,l7岁,学生,因月经淋漓不净3年于2001年5月12日就诊。

患者l4岁月经初潮,初潮后月经基本准期,但行经后一直淋漓不尽,经人工月经周期等治疗无效。

患者体型偏瘦,行经时无明显腹痛及乳房胀痛,胃纳可,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脉稍数。

为血热之证,治宜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黄芩9g,黄连4g,蒲公英15g,生地30g,当归6g,赤芍、白芍各30g,川芎6g,艾叶6g,泽兰12g,益母草12g,茜草30g,白茅根9g。

用药之前,应嘱患者用调经药避开行经期,但因为一时疏忽,当时未予交代。

患者就诊当天晚间月经来临,服药3剂后来电询问,嘱继续服剩余3剂观察疗效。

3月余,其母告知用药后行经5d后月经即净。

1年后随访一切正常。

本案患者治疗成功后,笔者体会到,治疗月经紊乱不再嘱患者服药避开行经期。

多数医家认为在崩漏的治疗中,不宜用当归,认为当归有动血之弊,但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以四物汤为基础方,不去当归,但当归用量一般为小剂量6g,临床疗效尚属满意。

3 、痛经痛经在临床上变化多端,有初潮后不久即出现痛经,有初潮多年后痛经者,有婚育后发生者,亦有40岁左右方出现痛经者,有经前腹痛的,亦有行经期或行经后发生者。

排除器质性病变外,笔者认为痛经多属寒凝气滞,喜用温中散寒调经法治疗,重用赤芍、白芍,一般服药5剂后嘱停药观察长期疗效。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

赤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第 1476 期作者 / 1王新苗1邸莎1,2王青1,2吴浩然1仝小林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北京中医药大学编辑 / 许红红⊙ 校对 / 张睿智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主要含芍药总苷、鞣质类、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

仝小林教授曾在《重剂起沉疴》中说:“随证施量形而上,量效对应治疗窗,证方药定量增减,疗效之秘如探囊”,临床上取得疗效的秘诀除了辨证精准外,还与组方配伍、使用剂量关系密切。

本文通过搜集古籍和现代医家运用赤芍的临床经验,归纳了赤芍的临床常用剂量、配伍、所治疾病等规律,以供临床科研同道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古医籍记载赤芍可通过配伍相应中药,治疗高热神昏、血证、月经不调、热毒痈疽疮疡、跌打损伤等疾病(古现代方药用量折算因时代度量衡不同而变化,如东汉1两约13.8 g、宋金元1两约41.4 g、明1两约37 g、清1两约37.3 g)。

如在犀角地黄汤(明·《普济方》)中赤芍(三分约1.11 g)配伍牡丹皮以泄热散瘀、凉血散血,治疗热扰心神,身热谵语,或热伤血络,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症;(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芍药清肝散(明·《原机启微》)中赤芍(二分半约0.925 g)配伍黄芩、山栀以清肝泻火,治疗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眵之症;血府逐瘀汤(清·《医林改错》)中赤芍(二钱约7.5 g)配伍柴胡以活血行气,治疗胸中血瘀证;少腹逐瘀汤(清·《医林改错》)中赤芍(二钱约7.5 g)配伍当归、川芎散滞调经,治疗瘀血结于下焦少腹,少腹作痛,月经不调;仙方活命饮(宋·《女科万金方》)中赤芍与金银花相伍以散热解毒,治疗一切热毒痈疽疮疡;虎杖散(宋·《圣济总录》;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中赤芍(一两约41.4 g)与虎杖相配以散瘀止痛,可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中草药赤芍的功效与配伍

中草药赤芍的功效与配伍

中草药⾚芍的功效与配伍 ⾚芍,中药名。

为⽑茛科植物⾚芍或川⾚芍的⼲燥根。

春、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

苦,微寒。

归肝经。

下⾯就由店铺为⼤家介绍下⾚芍的功效和作⽤,希望可以帮到⼤家哦。

⾚芍的功效和作⽤ 1、解热镇痛:芍药苷,有镇痛作⽤。

芍药苷对正常体温有降温作⽤,对⼈⼯发热之⼩⿏有解热作⽤。

2、抑制⾎栓形成作⽤:d-⼉茶精与没⾷⼦酸⼄酯均有抑制⼤⿏体外⾎栓形成及⾎⼩板聚集。

⾚芍可显着降低⾎浆总胆固醇及有抗粥状动脉硬化作⽤。

3、保肝作⽤:⾚芍注射液静注,对动物肝损伤有保护作⽤,使存活率增加,且可降低⾕丙转氨酶。

4、抗菌作⽤:⾚芍对多种病原微⽣物及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

芍药苷有较弱的抗炎作⽤。

5、镇静抗惊厥:芍药苷有镇静作⽤,可延长环已巴⽐妥纳的睡眠时间。

对⼠的宁诱发的惊厥有对抗作⽤。

6、增加冠脉⾎流:芍药苷及d-⼉茶精能降低冠脉阻⼒,增加冠脉流量。

升⾼⾎⼩板的cAMP,抑制⾎⼩板聚集。

7、平滑肌解痉作⽤:芍药苷有作⽤,对肠,胃,及⼦宫等平滑肌均有抑制作⽤。

对⼤⿏应激性胃溃疡有预防作⽤。

但芍药根的提取液则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欲。

8、降⾎糖作⽤:家兔⼝服草芍药煎剂,⾎糖可暂时升⾼,旋即下降,⾄5-6⼩时后恢复正常。

⾚芍的配伍 1、治痘疹不能发出,则⽤紫草3克,芍药3克,⽢草1.5克,⽊通2克,蝉蜕7个,⽤⽔煎服。

2、⽤于妇⼈⾎瘀经脉不通,则⽤马鞭草120克,荆芥120克,桂⼼60克,当归60克,枳壳60克,⾚芍60克,川芎60克,牡丹⽪30克,为末,每次服12克。

治痛经可和当归,⾹附,乌药,延胡索配伍。

治产后瘀⾎腹疼,则⽤当归,川芎,⾚芍,炮姜各等分,为散。

治跌打损伤,瘀⾎作痛,可配桃仁,红花,乳⾹,没药。

3、⽤于痈肿疮毒,经常和银花,连翘,天花粉,当归等同⽤。

如果治肝⽕上攻之⽬⾚肿疼,经常和菊花,夏枯草,决明⼦等同⽤。

4、⽤于慢性前列腺炎,则⽤⾚芍9克,蒲公英9克,黄花龙⽛9克,桃仁6克,丹参6克,泽兰6克,川楝⼦6克,王不留⾏6克,⽩蔹6克,菊花18克,穿⼭甲2克,皂⾓刺6克,制成栓剂。

赤芍的相关配伍及功能主治

赤芍的相关配伍及功能主治

赤芍的相关配伍及功能主治赤芍,中药名。

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赤芍的相关配伍及功能主治。

赤芍的相关配伍1、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热吐衄。

2、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可用于热毒壅盛,痈肿疮疡。

3、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等症。

赤芍的功能主治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

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

赤芍的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炒赤芍:取赤芍片,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2、酒赤芍:取赤芍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赤芍片,用黄酒12kg。

)赤芍的其他介绍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高40-1750px,无毛。

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茎直立,上部分枝。

花期5-6月,果期6-8月。

芍药喜光照,耐旱。

芍药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的阶段性发育变化。

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

其中以休眠期的春化阶段和生长期的光照阶段最为关健。

芍药的春化阶段,要求0℃低温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

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

芍药属长日照植物,花芽要在长日照下发育开花,混合芽萌发后,若光照时间不足或在短日照条件下通常只长叶不开花或开花异常。

入药部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

归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禁/宜人群不与藜芦同用。

血虚者慎服。

赤芍的功效作用与验方举例

赤芍的功效作用与验方举例

赤芍的功效作用与验方举例1.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犀角3g,生地黄24g,芍药9g,牡丹皮6g。

上四味,以水900ml,煮取300ml,分3次服。

喜妄如狂者,加大黄6g,黄芩9g。

其入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不得加也。

2.治妇人月水不利,或前或后,乍多乍少,腰疼腹痛,手足烦热(《圣济总录》牡丹丸)牡丹皮31g,苦参15g,贝母1g(去心称)。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剂捣熟,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腹米饮下,日服3次。

3.治肾虚腰痛(《圣济总录》牡丹散)牡丹皮、革薢、白术、桂(去粗皮)等份。

上四味,捣罗为散。

每服9g,温酒调下。

4.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小便如淋,时时发热,自汗,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大黄12g,牡丹3g,桃仁9g,瓜子12g,芒硝6g。

上五味,以水600ml,煮取l00ml,去滓,
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5.治金疮内漏,血不出(《千金要方》)牡丹皮为散,水送服6g,立尿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剂型用法至关重要《神农本草经》言:“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煮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可见中药药性及毒性的发挥,与剂型用法关系密切。

吴鞠通于《医医病书》中言:“宋元 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汪 庵《本草备要》中又将‘单用末’三字删去,直谓之不可过一钱……其不通乃如此。

”可见“细辛不过钱”系指散剂而言,考仲景方中用细辛多为入水久煎,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皆为“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煮取三升”,当归四逆汤为“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射干麻黄汤为“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煮取三升”,均耗水五升。

白长川于临床中恒用细辛10~15g煎煮50min以上,治愈各种患者数百例,疗效卓著,而未见一例出现不良反应[12]。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细辛中有毒成分黄樟醚,在汤剂中煎煮30min,因挥发而仅有原药材的2%,使浓度不足产生毒性。

且黄樟醚比其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容易挥发,故细辛以较大剂量入煎剂不但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13]。

正如王瑞恒[14]所言,是否会发生细辛中毒,服用散剂超量才是关键问题。

如单服细辛丸散剂,每次细辛含量超过3g,就有中毒危险。

如服用煎剂,其有毒成分挥发油在煎煮过程中蒸发掉,用量即便很大也不会中毒。

王氏还着重指出,高压煎药机煎药多数不放气,药物的挥发成分不能蒸发掉,如用之代煎,细辛用量也不可过钱,不然会造成重大事故。

参考文献[1] 高渌汶.有毒中药临床精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620[2] 冯恒善.重用细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100例分析[J].河北中医,1984,1:16[3] 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4] 周祯祥,李军.细辛散剂半数致死量的测定[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52—53[5] 吴佩衡.医药简述[M].云南中医学院编印,1964.26[6] 夏洪生.北方医话[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95[7] 刘尚义.南方医话[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5—566[8] 谢海州.细辛用于顽固性咳喘及癫痫[J].中医杂志,1993,(34)7:389[9] 侯成钦.细辛附子白芍为君越量临证体会[J].中医药学报,1997,5:38[10] 贾波,曹兰秀.细辛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50—51[11] 陶御风.临证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2] 白长川,曹魏.细辛用量之我见[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56—157[13] 周立国.中药毒性机制及解毒措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5[14] 王瑞恒.临证治验会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3—224作者简介:赵书锋,(1974—)方剂学博士,籍贯:黑龙江省同江市,长春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讲师,致力于有毒中药合理应用的探讨与研究。

(本文校对:李佳 收稿日期:2008-11-29)赤芍的临床配伍应用浅析刘庆林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专科学校(412012) 摘要:目的:探析赤芍的临床配伍应用。

方法:分析了赤芍与白芍、生地、牡丹皮、大黄、黄芩、黄柏、枳实、香附、丹参、川芎、归尾、虎杖、甘草等组成13个药对的临床配伍应用。

结论:临床应用赤芍随证配伍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赤芍;中药配伍;治疗应用doi:10.3969Πj.issn.100328914.2009.01.093 文章编号:100328914(2009)20120131202 赤芍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和川赤芍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本品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散瘀消斑,多用于温病热入营血、斑疹紫暗等症;且凉血止血,清散血分实热,用于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肠风下血,崩漏下血。

本品苦降,有活血通经,散瘀消 、行滞止痛之效,常用于瘀血阻滞,经闭痛经、 瘕积聚。

对于痈肿疮毒、血痢腹痛、目赤肿痛,本品具有凉血消痈,散瘀解毒等作用。

此外,本品苦寒泻降,能清热利尿通淋,治疗湿热下注、小便不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中的化合物大多为单萜成分,这些成分有芍药甙、芍药内酯甙、氧化芍药甙等。

赤芍能增加动物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赤芍煎剂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抗实验性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及降低门脉高压作用。

1 赤芍配白芍,补泻结合赤芍苦而微寒,性散,以泻为用,具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之力;白芍苦酸微寒,性敛,以补为功,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效。

赤芍行血活滞,白芍养血和营,二药配对,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活・131・光明中医2009年1月第24卷第1期 C J G MC M January2009.V ol24.1血,柔肝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于:①血虚而兼有瘀滞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

②血分有热,低热久久不退。

③阴虚津亏,余热未清之口干舌燥,目赤而痛。

④肝郁血滞之胸胁疼痛,腹痛坚积。

2 赤芍配生地黄,养阴散瘀赤芍苦寒清热,性散而泄,既能泻肝降火,清血分实热,又能散瘀血留滞而通脉止痛;生地黄苦寒质润,清热滋阴,凉血解毒。

二药配对,有走有守,赤芍泻肝火以强肾精,生地黄滋肾水以济肝木,肝肾同治,邪热清而瘀无所成,瘀血去而热无所附,共奏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之功。

临床用于:①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绛、身发斑疹,吐衄尿血。

②妇人血热崩冲者。

3 赤芍配牡丹皮,凉血活血赤芍苦寒,性散而泄,既能泻肝降火、清血分实热,又能散瘀血留滞而通脉止痛;牡丹皮辛苦性寒,苦寒以清血热,辛散以行瘀血,功善凉血祛斑除蒸,具有凉血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二药配对,相须为用,清热泻火、凉血活血之力倍增。

临床用于:①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的发斑发疹,吐血衄者。

②瘀血阻滞所致的经闭痛经, 瘕结聚。

③下焦湿热,小便浑浊,淋漓涩痛。

4 赤芍配大黄,泄热逐瘀赤芍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大黄苦寒沉降,力猛善行,既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又能通利血脉消散瘀血。

二药配对,大黄得赤芍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滞;赤芍得大黄则祛瘀力宏。

共奏泄热逐瘀,和营止痛之功。

临床用于:①肠痈初起,少腹疼痛。

②瘀血经闭、痛经。

③急慢性盆腔炎所致下腹疼痛等实热证。

5 赤芍配黄芩,清肝利胆赤芍苦微寒,入肝经血分,既清热凉血散瘀而止痛,又能消散肝经郁滞而止痛;黄芩苦寒,入少阳胆经,能清少阳半表半里之郁热,尤善清中、上二焦之湿热。

二药配对,一凉肝化瘀、一清热利胆,共奏清肝利胆,凉血散瘀之功。

临床用于:①湿热瘀阻肝胆的目黄、身黄、食欲不振,胸中气满或硬,脉弦者。

②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眵多羞明。

6 赤芍配黄柏,凉血止痢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散瘀解毒;黄柏苦寒清热燥湿,又善清大肠湿热而医泻痢,泻湿热蕴结而退黄疸。

二药配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临床用于:①血分热毒,赤痢腹痛,赤多白少,里急后重者。

②湿热阻滞的黄疸。

7 赤芍配枳实,行气活血赤芍苦寒,主入血分,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之功;枳实辛开苦降,善破气除痞、消积导滞。

气行则血行,行气可活血。

二药配对,行气活血,相得益彰,对慢性病、久病气滞而兼血瘀之证甚为合拍。

8 赤芍配香附,行气止痛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活血通经,散瘀消 ,行滞止痛;香附辛散温通,入肝经气分,善散肝气之郁结,味苦疏泄以平肝气之横逆,为疏肝解郁,调经行气止痛之要药。

二药配对,气血并调,共奏行气活血、祛瘀调经之功。

临床用于因七情所伤,冲任郁滞,血不归经,崩漏带下赤白之证。

9 赤芍配丹参,活血通经赤芍苦寒,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丹参味苦微寒,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

二药配对,共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

临床用于:①血热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

②心血瘀阻,胸痹心痛。

10 赤芍配川芎,行血破滞赤芍苦寒,活血通经,散瘀消 ,行滞止痛;川芎辛散温通,气香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气滞,为血中之气药。

二药配对,既增活血化瘀之功,又借气行血行之力,使行血破滞之功倍增。

临床用于:①瘀血经闭、痛经,月经不调。

②血痹。

③痈肿疮毒。

11 赤芍配归尾,化瘀止痛赤芍苦寒,主入肝经血分,长于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当归甘润补益,辛散温通,为血中之气药,入三阴经血分既能养血调营,又能活血通脉。

传统认为,归身长于补血,归尾长于活血祛瘀。

二药配对,辛开苦降,甘寒生津、清热凉血而养阴,活血祛瘀而止痛。

化瘀止痛之力尤强。

临床用于:①瘀血所致的 瘕、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②血热瘀滞的痛经、闭经。

12 赤芍配虎杖,活血定痛赤芍苦寒,主入肝经,散瘀止痛,活血化瘀;虎杖苦寒,入气分,清利肝胆而除气分湿热,入血分,行血消瘀而活血定痛。

二药配对,共奏破瘀通络,活血定痛之功。

临床用于:①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②妇女血滞经闭。

13 赤芍配甘草,解毒活血赤芍苦寒,活血祛瘀,利小便,去水气,通经消壅;甘草气平偏凉清热解毒、利咽缓急止痛。

二药配对,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活血通脉之功。

临床用于:①湿瘀阻滞的腿脚肿痛,痞满身痛;脚气病。

②热毒上攻,气血阻滞的舌根肿胀,咽喉不利之患。

赤芍味苦微寒,血寒经闭者忌用;根据“十八反”,不宜与藜芦同用。

作者简介:刘庆林,男,43岁,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的配伍及临床应用研究。

(本文校对:李彦知 收稿日期:2008-07-16)・231・光明中医2009年1月第24卷第1期 C J G MC M January2009.V ol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