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迫症案例的个案概念化讲课教案
儿童教育强迫症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在追求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一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儿童教育强迫症的出现。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儿童教育强迫症的表现、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案例描述小明(化名),10岁,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在过去的半年里,小明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甚至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1. 表现(1)焦虑情绪:小明经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害怕考试不及格。
每当考试临近,他都会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2)强迫行为:为了提高成绩,小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做题、背诵,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此外,他还反复检查作业,担心遗漏知识点。
(3)社交障碍:小明害怕与人交往,不愿参加课外活动,甚至与同学发生冲突。
2. 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因素:小明的父母对成绩非常重视,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有好的未来。
因此,他们给小明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并时常监督他的学习进度。
(2)社会环境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和家长都陷入了“唯成绩论”的误区。
(3)个体心理因素: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三、应对策略1. 家长方面(1)调整教育观念: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只关注成绩。
(2)减少期望值: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孩子的成绩,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加强沟通: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2. 学校方面(1)开展多元化评价:学校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而非只以成绩为标准。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加强家校合作: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3. 学生方面(1)树立自信: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一个强迫症案例的个案概念化讲课教案
父母主诉:
外婆是中学校长,对子女要求都很严格,可是对王某非常百 依百顺,就是卫生问题上非常注意,因为王某的外公当时就是 因为食物中毒身亡。
王某与外婆在一起时很开心,见到父母不大说话。小学时很 乖,成绩很好,老师很喜欢她,说她懂事。上初一时,外婆因 病去世,她非常伤心,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那段日子几 乎没有同学和她往来。
概念化:
大学时,她过分爱干净的行为使得她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 同学们也不愿意跟她交往。这样的人际关系使她感觉到挫败。 这与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那么,这个心理冲突就引发 了她的焦虑,使得假设就又被激活了,她觉得外部世界是不安 全的,是会伤害到她的。所以她更加频繁地洗手、洗衣服。
多次洗手洗衣服本来可以减少她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感, 可以降低她的焦虑。但是这样的行为不被同学接受,甚至受到 批判。所以现实环境和她的认知图式是存在冲突的,这就导致 了她很苦恼,,但又无力解决,不能解决问题的认知使她产生 自杀的倾向。
王某的母亲对于王某来说,是重要他人,她的母亲对王某的 卫生要求十分严格,她自小和母亲在一起,也将这样的要求内 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她很讲究卫生。而一直以来王某父母 对她的严格要求和个体本我追求的快乐原则之间的冲突一直都 伴随着她。在她童年的时候,这种冲突被强行压抑,也正如她 的父母老师说的那样,她一直百依百顺,聪明细致。在她长大 之后,这些压抑了的冲突以变化了形式表现了出来,就是王某 过分讲卫生,用酒精擦拭餐具,不断的洗手等等这样的行为。
5+2小组案例分析
概念化:
王某的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在童年时期,她与父母、外 婆的互动中,她习得的经验是外部世界是脏的,需要清洗 和消毒。而她自己是优秀的,完美的,她值得更好的事物。 这些经验形成了她的固定的认知图式。这样的认知使她一 直保持着讲究卫生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 师也给与了这种行为的赞许,也是对于她这些行为继续发 展的一种强化。
强迫症案例分析
强迫症案例分析引言: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对业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到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上述的这些病症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使病人十分痛苦。
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和情绪引起的焦虑,病人会做出某些强迫行为,比如反复不断地洗手,不可克制地检查、计数。
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对称,要遵循固定不变的仪式顺序,比如,出门时一定要左脚先迈出家门,回家后脱下的鞋一定要头朝东(强迫性仪式动作)。
这些仪式程序对他们来说往往象征着凶吉祸福以及能逢凶化吉等意义.病人明知这样做很可笑,却又不做不行,否则焦虑不安.可是,做了之后虽然紧张焦虑消除了,却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内容摘要:本文是对一例高中毕业班女生强迫症的心理咨询记录及分析报告。
从来访者成长过程和学习、生活事件了解到来访者性格和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来访者自从进入高三年以来,整天忧心忡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时候忧虑自己会生病,有时候担心自己在回家路的上会出车祸,甚至担忧自己为什么还有杀人的念头,而且害怕这种念头真的会变成杀人的行为,于是,她害怕与人交往,整天呆在家里不敢上学校,感到自己极端的恐惧和痛苦。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CCMD-3)》的诊断标准,本案例符合强迫症的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等症状,且病程超过半年,故诊断为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然后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领悟疗法、新精神分析疗法的原理进行咨询辅导,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效咨询辅导。
心理辅导案例分享:一例对患有强迫症学生的心理辅导-精品
心理辅导案例分享:一例对患有强迫症学生的心理辅导摘要:本案是一例使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强迫症治疗的个案。
通过测查、搜集和整理来访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来访学生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来访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来访学生协商,制定治疗目标与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对来访学生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治疗过程中综合使用心理治疗、生活发现会、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综合治疗,使来访学生克服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 成功摆脱强迫症。
并协助来访学生对治疗效果进行巩固。
一、确定辅导对象(一)辅导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压力上升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出现强迫症状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
我校每年的心理普查,有强迫症状的学生占很大的比例。
本案中的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强迫症案例。
(二)辅导原因生活、学习压力大,在宿舍过分严谨,反复检查物品摆放,上课还在担心是否放好,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心理不踏实。
注重他人评价,过度敏感,抗压能力下降。
高考失败后对自己影响很大, 更加谨慎,不相信自己,自信心严重不足。
(三)辅导对象的基本情况1.人口学资料李某,男,20岁,汉族,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李某,家中独子,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
父亲慈祥,母亲有洁癖,与父母关系和谐。
3.精神状态情绪紧张,感知觉良好,逻辑思维正常,情感表达自如一致。
4.身体状态从小身体状况良好。
5.社会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
6.心理测验结果《M0CI》:其中计数分量表7,洁癖分量表3,动作缓慢分量表4.怀疑分量表6,结果显示此来访学生已经出现些强迫症状。
7.观察和他人反映:求助者衣着整洁,情绪紧张,心理过程协调一致,逻辑思维正常,主动来访。
(四)问题的分析与认定1.问题评估(1)求助者的精神状态:感知觉良好,能很好地进行交流,但情绪紧张,精神倦怠,焦虑。
(2)求助者的社会功能状态:由于强迫行为的出现,来访学生上课期间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济南儿童强迫症治疗中心PPT教案
案例:
小明是个5岁的男孩,他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 经常打骂他,怕他在外面学坏,只准他在家玩玩 具,小明很怕他的父亲。前年开始,只要爸爸不 在家,小明便东摸西摸,动个不停;而且不爱惜 玩具,随便拆卸。情绪不稳定,有个什么念头就 不假思索地去行动,不顾后果。常为一些小事发 火,大喊大叫。在幼儿园表现也不好,不守纪律, 上课时小动作不停,坐不住。经常与小朋友打架, 不仅自己不好好学习,还影响其它小朋友的学习。
夜惊又称睡惊。患者睡眠中突然坐 起,一声尖叫,伴有植物神经征象,如 心跳、呼吸加快、大汗淋漓。有强烈的 恐惧、焦虑感和窒息感,偶然有幻觉, 如见鬼一般。每次发作约1-2分钟,早 上醒后一般无所记忆。这一点和梦魇不 同。儿童多见,大多数在长大后自愈。 成人患病者常有焦虑症,或可能存在未 查明的内脏疾病。治疗可用安定。
表现: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 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 清嗓声等
防治:
第12页/共15页
口吃:
(1)概述:口吃:指说话的节律异常与重复,因此说话不 流利。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期儿童,男孩多见。口吃发生 率约为l%~2%。
强迫症探析教案设计
《强迫症探析》教学方案设计课题名称:强迫症探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强迫症的含义及种类,区分各种强迫症状,了解强迫症的人群分布特点及特性,掌握强迫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并学会预防强迫症在自我身上的发生;2、能力目标:通过对强迫症的分析和探讨,在培养学生学习上归纳、分析、推导的能力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待心理问题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能在面对问题时做到自我发现、自我调节、自我解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对强迫症的了解升华到学会关爱身边的强迫症人群,协助他们的护理与治疗。
同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观念,使自己的人生活出意义。
教学重点:强迫症的含义及种类教学难点:强迫症的含义、种类及治疗和护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析法、案例分析法、互动探究法教学工具:讲稿、板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8分钟)——学习新课(30分钟)——课堂练习及小结(7分钟)1、导入新课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还会养成一些习惯,有一些好习惯比如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后散散步;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抽烟,喝酒;还有一些习惯我们称之为怪习惯。
通过两个镜头(镜头一为出门前反复检查是否锁门的习惯;镜头二为看书强迫记忆的习惯),向大家展示日常生活中出现或听闻过的情境,与学生一起交流其自身是否也出现过此类情况,并联系自身实际分享类似案例或感受,在畅言中使学生不自觉地开始进入到本课内容的探讨中来。
接着展示三组图片,观察和询问学生反应,看学生对待此图片的情境会有何想法,如若有同学非常想改变图片中的布局,则是有轻微强迫症的倾向。
最后展示一份科学的强迫症自检清单,让学生自我检测。
如若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符合自身情况,那么则是有强迫症。
2、学习新课究竟什么是强迫症呢?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学习——强迫症探析。
(1)强迫症的含义联系前面的镜头、图片及检测清单,得出强迫症的含义并对其进行简单解释,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障碍。
强迫症案例分析
强迫症案例分析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案例:【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案例】梁某,男,19岁,高职二年级学生,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他总是把东西收拾得干净、整齐,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沾上灰尘,书籍由高到矮摆得平平整整,看完什么书都要归为原位。
有一次,有一位同学借了一本书把书折了一下,他就感觉非常生气,从此不再借书给别人。
有时候不在寝室,老是担心别人动他的东西,回到寝室反复地整理、清查,把桌、椅反复地擦洗,有时突然感觉哪里不对劲,觉得浑身有什么东西,于是赶快洗澡、洗衣,有时甚至一天洗三四次澡,自己心里有时也觉得这样没什么必要,可就是不由自主,心里很烦恼,同学们也总是觉得他怪怪的,不敢与其打交道。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为: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时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
二是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三是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做出决定。
四是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适当,反复核对检查,惟恐疏忽和出差错。
五是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六是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七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可见梁同学具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在幼年时期开始,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
如梁某,据他回忆母亲对他管教严厉,常严格要求他,小时在家做事拘谨和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事而遭到母亲的惩罚,逐渐形成了做事优柔寡断、犹豫的性格,并常伴有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一些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
如医生家庭,由于过分清洁,对孩子的卫生特别注意,可能使孩子产生强迫性洗手等行为。
另外,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形成强迫型人格。
青少年强迫症案例分析
青少年强迫症案例分析1.来询者基本情况及主诉李某,男,18岁,盲校学生。
四年前因意外致盲,积极向上,现精神状态良好。
对自己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
起初,“一句话、一件事会反复出现在头脑中,不停地想,摆脱不了,影响了我的生活。
”患者进行了自我调节,“我努力去想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或是有意识地加入朋友们的讨论和游戏中。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状况渐渐好转,现在基本消失了。
”后来,“我上了盲校,为方便学习,我就住校了。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我对宿舍楼里的一个水龙头恋恋不舍,总是担心没关好,也不知去开、关了多少回。
经常,我半夜醒来,就开始担心水龙头没关好,我不得不爬起来,到水房去看”,“因为我行动不方便,每每这时,我总是小心翼翼的,更怕被同学知道这件事,所以我很紧张。
知道这样不好,我就尽力控制自己,少回宿舍。
但是我即使是在教学楼,一想到水龙头,我就控制不了,会找些理由回宿舍关水龙头。
”“我间接了解到,我的这种状况是一种心理疾病,叫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
我虽然是盲人,但是我坚信自己不比正常人差,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我要多学些知识。
但这强迫症总是困扰我,我没有告诉过别人。
它让我自卑,我怀疑自己的能力,也许我是比正常人差。
所以我非常想治好它,请帮帮我!”2.诊断分析与治疗这位患者是通过写信的方式与我们联系的。
从他的信里,我们了解到,患者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病症有些了解,能进行自我调节。
但由于病症的困扰,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影响。
在第一次通信治疗中,我们给患者讲解有关强迫症的一些知识,告诉困扰他的不断出现的念头和行为属于强迫症中的强迫怀疑和强迫行为。
为了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他的心理压力,我们给他讲了一个病例:病人也是个强迫症患者。
她的同事染上了一种传染病,与此同时,她的父亲也患病住进了医院,她不得不整日在医院陪父亲。
后来,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自己的手很脏,于是就反复洗手。
经常是刚刚洗过手,就又觉得脏了,只好再洗手。
强迫症上课讲义
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保持稳定,而部分患 者的症状可逐渐恶化。
(三)流行病学调查3
终生患病率为2-3% 平均发病年龄21.9-35.5岁 男性发病年龄较女性早 发病至得到合适治疗化17年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器质性因素:证据:脑炎、癫痫、颞叶损伤的 病人中有强迫症状;外科治疗切除尾神经束、 边缘脑白质有效;脑CT、PET检查提示眶额皮 质-边缘系统-基底节功能失调。
(二)心理社会因素
❖ 是一种诱因 ❖ 常见有:
➢ 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 ➢ 家庭不和、性生活困难、怀孕、分娩; ➢ 遭受政治冲击,濒于破产 ,等。
❖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自我失谐的,即 自我抵抗;
❖ 患者认为这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荒 谬的,不合理的;
❖ 患者有强烈的抵抗并为此痛苦。
(二)强迫症状的形式
❖ 单纯强迫观念 ❖ 强迫观念合并强迫行为
(三)强迫症状的内容
❖ 强迫观念:
➢ 强迫形象 ➢ 强迫性穷思竭虑; ➢ 强迫性恐惧:脏、污染、过失造成伤害等。 ➢ 强迫性冲动 特征:缺乏确定性;魔术性思维
❖ 总要做一定的动作,以此象征着吉凶祸福, 如进门时先进两步,再退一步,表示他父亲 的病就能逢凶化吉。
强迫行为特点
许多患者有一种以上强迫思维和有关的仪式 动作,一天中很多时间都会被这些仪式动作 所占据。
另外会导致对一些事物或情境的回避(如污 物,离开家以避免锁门),从而对生活造成 了影响。
症状对患者、家庭、朋友和同事是支配的, 无益的和烦扰的。
❖ 性的强迫观念:被禁止的可能反常的性方面的思想, 难以控制的性想象或性冲动,内容涉及同性恋或乱伦, 指向他人的性行为冲动,其它强迫观念还包括害怕说 出违反道德的话。
强迫症讲课PPT课件
适当的动画效果
动画效果可以 增强PPT的视 觉效果,使演 示更加生动有
趣。
动画效果应当 适度,避免过 度复杂或花哨, 以免分散观众
的注意力。
动画效果应当 与演示内容相 匹配,有助于 更好地传达信
息。
动画效果应当 注重细节,如 文字、图片的 动态效果,以 提高PPT的整
体质量。
加入互动元素
利用问答环节, 调动观众参与
文字精炼和重点突出
文字量适中,避免 过多或过少
突出重点内容,使 用加粗、斜体、下 划线等方式
精炼语句,避免冗 长和重复
合理排版,保持整 洁美观
配色和字体选择
根据主题选择配 色,保持风格统 一
字体选择要清晰 易读,避免过多 装饰
配色和字体要符 合观众的审美习 惯
配色和字体要与 内容相匹配,增 强表达效果
插入互动游戏, 提高观众兴趣
利用弹幕或评论 功能,让观众实 时反馈
设计互动环节, 如投票或选择题
PPT课件制作技巧
第四章
使用图表和图片
图表:使用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和信息,使观众更容易理解。
图片:使用图片可以增加视觉效果,使PPT更加生动有趣。
图表和图片的搭配:在PPT中合理搭配图表和图片,可以使内容更加丰 富和有趣。 图表和图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图表和图片,可以使PPT更加专业和有 说服力。
强迫症讲课PPT课 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汇报人员 02 PPT课件的常见问题 03 如何制作优秀的PPT课件 04 PPT课件制作技巧 05 如何避免PPT课件的常见问题
06 PPT课件的评估与反馈
单击汇报人员:XX医院XX
第一章
强迫症教育矫治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受到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困扰。
在我国,强迫症的发病率约为0.1%-0.3%,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帮助强迫症患者恢复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探讨强迫症教育矫治的过程。
二、案例介绍患者,男,25岁,大学毕业后在某企业工作。
患者自述自高中时期开始出现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思考等。
患者曾尝试过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
近期,患者症状加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诊断与评估1. 诊断: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患者符合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2. 评估:通过评估,发现患者存在以下问题:(1)认知功能受损:患者对强迫症状的认知能力不足,难以认识到症状的异常性。
(2)情绪调节能力差: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易受强迫症状影响。
(3)应对能力不足:患者面对生活压力时,容易陷入强迫症状的恶性循环。
四、矫治方案1. 认知行为治疗(CBT)(1)认知重建: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认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纠正错误的认知。
(2)行为暴露:让患者面对强迫症状,逐步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2. 情绪调节训练(1)情绪认知:帮助患者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2)情绪调节技巧: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应对能力训练(1)问题解决训练:帮助患者掌握问题解决技巧,提高应对能力。
(2)应对策略:教授患者制定应对策略,如时间管理、求助等。
4. 家庭教育(1)家庭成员认知:提高家庭成员对强迫症的认识,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2)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
五、矫治过程1. 第一阶段:认知行为治疗(1)认知重建: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错误的认知,逐步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
(2)行为暴露: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让患者逐步面对强迫症状,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2. 第二阶段:情绪调节训练(1)情绪认知:通过情绪日记、情绪卡片等方式,帮助患者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孟刚治疗强迫症课件
理想 奋斗的标目
二、强迫症形成与发展机制
恐惧,是专横的大人制造的虚拟牢狱;强迫,是可怜的孩子所玩的辛酸游戏。 症状的根源是恐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焦虑。真实我内部的原发性恐惧和焦虑不足以导致强迫症,症状是在理想我对真实我的压制排斥所造成的继发性恐惧焦虑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宏观接纳
在宏观上建立起无条件接纳真实我的态度,把消极负面的东西放在一边,保持积极的思维和行动,简而言之,就是一手接纳,一手行动。总之,接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说你接纳不了,那就接纳这个接纳不了,你说你接纳了,强迫症怎么还是不好,那说明你还是没有真正的接纳。认识到哪就做到哪,做到哪就接纳到哪,在宏观上,接纳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智慧的心态。
症状是真的奥秘,归纳为16个字: 一手接纳,一手行动; 分离内观,聚焦当下。 在宏观上,一手接纳,一手行动;在微观上,分离内观,聚焦当下。 知道、悟到和做到这16个字,就成功了。
一手接纳,一手行动
在宏观上,要一手接纳,一手行动。这是生活的基本态度。要充分地了解、理解、尊重、宽容和接纳真实的自我。这就需要学习和领悟三个自我理论。简单讲,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不可能是你“应该”的样子,或“必须”的样子。应该或必须的样子是理想我,是虚幻不实的。要树立目标,坚持行动,凡事尽力而为,结果顺其自然。即不管你的状态如何,表现如何,结果如何,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不要苛求或勉强。请记住,只有行动不断创造出新感觉新经验,症状才能蜕变,性格才能改善,真实我才能成长。
宏观接纳(态度)——无条件接纳真实我
阻止 症状三
内观 症状一
真实我整体包括其症状 (症状一、症状二、症状三)
接受 症状二
行动——以必死的信念迎怕而上 实现感觉层面即潜意识层面的改变
一例强迫症的案例分析(吴丽琴)已改
一例强迫症案例报告(衢州市中心医院吴丽琴)摘要:通过对一位护士强迫症案例的诊断与分析,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宣泄法对其进行了系统心理咨询,使求助者改变了错误认知,减轻了强迫症状,增强了自信心,恢复了社会功能。
关键词: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1一般资料1、一般资料:(1)人口学资料(2)个人成长史(3)精神状态(4)身体状态(5)社会功能(6)心理测验汪某,女,26岁,护士,大专学历,身高148cm,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父亲是位内科医生,母亲是教师。
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家在浙西,家族中无精神病史。
汪某是母亲三十岁时所生,小时候父母对她学习方面要求高。
父母平日里工作忙,很讲卫生,衣服很干净,对她洗手要检查,吃东西前检查小手干净不干净。
她上高中时住校,开始睡下铺,同学们坐在她床上,她觉得很脏,就马上洗床单。
酒精棉球经常擦洗餐具,不与同学就餐。
刚参加工作,每接触一个病人前后,都做到洗手,下班后洗3次手,加上使用3次消毒药水才肯罢休。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说有一位护士因为工作原因,感染上了乙肝病毒,随即就出现恶心,想呕吐,无食欲等症状,总担心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检查乙肝三系正常,才放下心。
最近她要参加护士资格考试,无法专心学习,反复洗手、进行手消毒,一次洗十多分钟,一天要洗二十多次,大家说她有强迫症,她自己也这么认为,主动要求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 30分、P60分、N 70分、L 35分。
(2)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中等强迫程度,焦虑、抑郁。
(3)SDS(抑郁自评量表): 61分。
(4)SAS(焦虑自评量表): 60分。
2 主诉和个人陈述我老是害怕感染上乙肝病毒,人家说我有洁癖,看不惯我,我看见他们也很生气,不想跟他们呆在一起。
我也知道不该一遍又一遍洗手、进行手消毒,就是控制不住,很痛苦,我不想见家里人,讨厌说我的人,可我又要工作,对护理工作还算热爱,现在变得怕上班,活着真没意思。
特殊教育强迫症儿童案例(2篇)
第1篇小明是一个10岁的男孩,由于出生时患有轻微的脑瘫,他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弱。
在进入小学后,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的情况,老师和家长都为此感到担忧。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明的家长发现小明在写作业时,总是反复检查笔迹,如果有一点不符合要求,就会重新写上几十遍。
这种行为引起了家长的关注,经过了解,小明患有强迫症。
小明的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 反复检查:小明在做作业时,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笔迹,一旦发现错误,就会重新写上几十遍,即使老师已经批改过了,他仍然会反复检查。
2. 过度整理:小明在整理自己的书桌和书包时,总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一旦被打乱,就会非常焦虑,直到重新整理好为止。
3. 反复洗手:小明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反复洗手,有时甚至一天要洗几十次,即使手已经非常干净了,他仍然会继续洗手。
针对小明的症状,学校为他制定了特殊教育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辅导:学校为小明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了解强迫症,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 行为矫正:心理老师通过正强化、负强化等方法,帮助小明逐渐改变强迫行为。
例如,在写作业时,老师会告诉小明,只要完成作业即可,不必过分关注笔迹。
3.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特点,老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家庭支持:学校鼓励家长参与小明的治疗过程,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小明改善症状。
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小明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教育,小明的强迫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明逐渐融入了集体,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第2篇小明是一位患有强迫症的8岁儿童,他在学校里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和困扰。
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小明接受特殊教育,以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又要考试了,可是她根本无法专心看书,她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反复擦洗的行为更加加重,她把从妈妈那拿来的消毒液擦洗桌椅,因为 过浓,而让同学们非常无法忍受,大家提出“决不跟她再住在一起”。
5冲突而产生的焦虑。相反, 她的这些行为引发了她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由于过分讲卫生, 她对同学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学们都不愿意与她交往,甚 至不愿意与她住一起。这些也使王某更加焦虑,也加重了她的 强迫行为。她感到痛苦,她更加压抑自己的感情,也否认自己 的一些想法(比如,她不承认自己其实需要伙伴),她把焦虑 表现在更加频繁地洗手上。
5+2小组案例分析
概念化:
王某的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在童年时期,她与父母、外 婆的互动中,她习得的经验是外部世界是脏的,需要清洗 和消毒。而她自己是优秀的,完美的,她值得更好的事物。 这些经验形成了她的固定的认知图式。这样的认知使她一 直保持着讲究卫生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 师也给与了这种行为的赞许,也是对于她这些行为继续发 展的一种强化。
求助者主诉:
王某称:讨厌家庭,讨厌同学,也厌恶了学习。总是担心有不 干净的东西侵入身体,看着别人在一起就想找人吵架,明知道 不需要洗很多遍,也知道大家讨厌这种行为,可她就是控制不 住。现在,大家都认为我有病,我什么活动也不敢参加,也不 想和别人接触。我心里很痛苦,想得到解脱,有时不想活了。
5+2小组案例分析
这些都不能解决她的问题。以至于她产生了死的本能,一 部分死本能转向外部,所以她对别人大吼大叫,责怪父母,攻 击同学。部分死本能也转向她自己,她想要解脱,不想活了。
5+2小组案例分析
认知行为流派
错误认知: (1)一次同学聚会的不愉快,便自此不参加聚会(过分概括化) (2)别人碰过的东西都必须清洗(绝对化要求) (3)总是担心有不干净的东西侵入身体(糟糕至极) (4)不敢参加任何活动,不敢与人接触,想要解脱,不想活了(糟 糕至极) 个体和环境的潜力: (1) 她能意识到同学们不认同她反复洗手和清洁的行为 (2) 她曾经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 (3) 辅导员能够理解她,并且给她修养的时间
王某的母亲对于王某来说,是重要他人,她的母亲对王某的 卫生要求十分严格,她自小和母亲在一起,也将这样的要求内 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她很讲究卫生。而一直以来王某父母 对她的严格要求和个体本我追求的快乐原则之间的冲突一直都 伴随着她。在她童年的时候,这种冲突被强行压抑,也正如她 的父母老师说的那样,她一直百依百顺,聪明细致。在她长大 之后,这些压抑了的冲突以变化了形式表现了出来,就是王某 过分讲卫生,用酒精擦拭餐具,不断的洗手等等这样的行为。
当时老师提到她很聪明很细致,但情绪不太稳定,同时比一 般孩子爱干净。
从上大学后,行为变得很古怪,过分讲卫生,很容易丢三落 四,脾气不大好,有时对我们大吼大叫,说都是你们的错。一 点小事不如意,就又哭又闹,特别脆弱;人也越来越瘦,每天 无精打采,学习也很糟糕,
5+2小组案例分析
个案概念化
精神分析流派
一个强迫症案例的个案概念化
中学时,有一次同学过生日,王某也去参加,第二天有个同学感冒 发烧没来上学,母亲知道后立即带王某去检查身体,在检查过程中,王 某开始呕吐,从此不参加同学聚会。
大学时,她睡上铺,有一次一位女生调皮从另一个床铺跳到她的床 上,她知道后,立即将床单和被罩洗掉。到后来,只要人家碰到她用过 的东西,她都要小心清洗。
她自己非常痛苦,曾找到系里的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老师建 议她回家修养一段时间。回家后,父母白天忙工作,很晚才回来,但每 天回来都发现她在洗衣服洗床单。特别是洗手,只要碰了东西就要洗手, 一洗就很长时间。她曾统计过,一天至少要洗20遍手,每次洗手都要至 少8分钟。
5+2小组案例分析
心理测验的结果: 1、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8分、P10分、N16分、L8 分 2、 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有中等程度强迫、 焦虑、抑郁 3、 SDS(抑郁自评量表):61分 4、 SAS(焦虑自评量表):60分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个体早年的的环境和经验对其成年 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认知行为流派
(认知行为理论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 变不良认知。)
。 5+2小组案例分析
精神分析流派
问题行为: (1)过分讲卫生,别人碰过的东西都要反复擦洗,一天至少洗 20次手,每次至少8分钟 (2)不愿与人交往,也不参加任何活动,讨厌家庭、同学,也 不想学习 (3)想和人吵架,甚至想要解脱、不想活了 背景: (1)父母工作忙,经常不在身边,并且对王某考试名次上的要 求十分严格。母亲由于职业关系对其卫生要求也非常严格。曾 因为同学聚会上一个同学的发烧导致她自此不参加聚会。 (2)王某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为人要强,对子女要求严格, 也十分注重卫生习惯,因为外公是食物中毒身亡。外婆在其初 中病逝,她伤心了很久。 (3)因为王某平时对卫生的过分追求,导致她与同学的关系也 不好。
父母主诉:
外婆是中学校长,对子女要求都很严格,可是对王某非常百 依百顺,就是卫生问题上非常注意,因为王某的外公当时就是 因为食物中毒身亡。
王某与外婆在一起时很开心,见到父母不大说话。小学时很 乖,成绩很好,老师很喜欢她,说她懂事。上初一时,外婆因 病去世,她非常伤心,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那段日子几 乎没有同学和她往来。
5+2小组案例分析
概念化:
王某过分讲卫生,每天洗手至少20次,每次至少8分钟,并 且自己也控制不住。这样的行为是强迫症的表现。我们认为, 在她一岁到三岁,也就是肛门期时,由于王某父母和外婆对她 要求严格,在她大小便时可能训斥了她,这个时候她的本我和 超我产生了不协调,性心理也存在冲突。于是,在她长大后对 自己的卫生方面过于追求,应该是对幼时压抑力比多的一种补 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