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上语文古诗四首练习题

苏教版八上语文古诗四首练习题

苏教版八上语文《古诗四首》阅读训练题(一)春望(杜甫)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⑴深.():⑵溅.():⑶抵.():⑷簪.( ):2.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意为:故国兴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第②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第③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第④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3.诗中抒写诗人思念家乡的句子是;感慨有志难遂的句子是。

4.在原文中用“‖”划出第①句的朗读节奏。

5.诗的①②两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景物?答: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二)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分)答: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答:(三)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难得,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四)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语文八上古诗词专题复习训练及答案

八上古诗词部分姓名: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下列练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试分析“风烟”和“望”的作用。

3、试分析颈联的含义。

4、这首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二、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练习。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浩荡”形容什么?3、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试分析三、四两句的妙处?三、阅读《望岳》,完成下列练习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试分析颔联的修辞及作用。

3、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分析“凌”字的作用。

4、尾联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四、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列练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突出一个“春”字,处处透出早春的信息。

说说诗中哪些词表现了“早”字?答: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3、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早春景象的?答:颔联:;颈联:。

4、“争”“啄”两个动词有何表达作用?答:五、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练习。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和“最高层”的寓意分别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

六、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练习。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苏教版八上语文八年级古诗词文练习

苏教版八上语文八年级古诗词文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练习姓名班级一、背诵默写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诗句:,,。

8、《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9、《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是:,,。

10、《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11、《小石潭记》一文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

,不可知其源。

12、《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13.《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梦境来抒发自己壮志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16.《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17.《钱塘湖春行》中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_____,______。

1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悄怆幽邃。

20.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21.《七律长征》中用夸张比喻来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的诗句是:,。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总复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总复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总复习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视野中的物由到。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写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用一个细节表达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2.对《春望》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是晚唐“安史之乱”时期。

B.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C“国破山河在”中的“国”字意思是国家,指濒临灭亡的唐王朝。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的亲人,盼望亲人音讯的心情。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鸟亦惊心。

你认为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形容什么?这一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势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做简要评析。

2.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后庭花》的典故涉及下列人物中() A.秦始皇 B.汉元帝 C.陈后主 D.唐明皇2.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3.“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意味深长,试简析。

这首诗是在批评商女不知亡国恨吗?为什么?3.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苏教版

文言文复习(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诣.王(yì)曷.为(hé)为枳.(zhǐ)非所与熙.(x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习辞..者(熟练)(言辞)今方.来(将要)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何坐.(犯罪)诣.王(到)固.善盗(本来)叶徒.相似(只)其实.味不同(果实)所以然...者何(……的原因)(这样)圣人非所熙.也(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辱)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字.⑴之楚王闻之.(这件事)⑵为为.其来也(相当于“于”)齐之.习辞者也(的)何为.者也(做)吾欲辱之.(他,代晏子)生于淮北则为.枳(结出)⑶使:晏子使.楚(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5、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

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文: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⑵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⑷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 莫非(难道)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⑸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综合复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综合复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综合复习题一,《春望》杜甫,,,,1.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4.《春望》抒发了诗人,的痛苦心情。

5、“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6.“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7、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的心情。

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连三月”写;“抵万金”言8、“搔”通过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之情。

9.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写到10.重点字词理解国古义:,诗中指今义: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抵(dǐ):浑(hún):胜:11.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2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②最爱湖东行不足()6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代诗词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代诗词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第8课《古代诗词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溅搔簪寥惶遭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__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与___________合称为“李杜”,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

我们所学的《》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

(2)杜牧是晚唐杰出_________。

人称“______”,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______”。

著名作品有《》《》《》等。

4.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

B.诗的三四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富艺术感染力。

C.诗的五六句巧用两个地名,抒写自己兵败被俘后经过“惶恐滩”、“零丁洋”时内心的痛苦和悲愤之情。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中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诗题中的“望”一方面是看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待。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八年级语文诗词练习诗歌复习一、《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

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

二、《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首句写景。

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4、“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1、“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2、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四、《七律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2、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文复习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文复习试卷

《晏子使楚》第一部分: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谓:(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习辞: (4)王曰:“何坐?”坐:(5)吏二缚一人诣王缚: (6)晏子避席对曰避席:(7)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8)吏二缚一人诣王诣: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之: (2)何以也以:(3)缚者曷为者也曷: (4)齐人固善盗乎固:(5)人楚则盗则:3.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5.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第二部分:6.晏子,时期,国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着作。

7.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8.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9.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 (2)今臣使楚使:(3)晏子对曰对: (4)比肩接踵而在比:10.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3)使子为使 (4)齐使使各有所主(5)使使贤主(6)何为使子出使:让、派:使者:11.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2)其贤者,使使贤主。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一、识记续接型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五岭逶迤腾细浪,2、,甲光向日金鳞开3、浩荡离愁白日斜,4、夜泊秦淮近酒家5、城阙辅三秦,6、,干戈寥落四周星7、白头搔更短,8、,谁家新燕啄春泥9、飞来峰上千寻塔,10、,灵旗空际看11、僵卧孤村不自哀,12、荡胸生曾云,二、理解识记型一.〔1〕“爬雪山,过草地〞,红军就是铁脚板,万水千山不怕难。

毛泽东?七律长征?描写这一情景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轻松幽默极度夸大的笔调,视困难如游戏,展示了红军顶天了地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渡金沙,巨浪涛;过铁索,凌空高;视困难,乐逍遥。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描写红军抢渡金沙,飞夺铁索的情景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游览风景名胜是一种享受,置身灯红酒绿是一种享受,克制困难是一种享受,而且是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

毛泽东?七律长征?中描写红军翻越雪山战胜困难,全军将士无不喜悦兴奋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1〕?春望?中描写安史之乱后国都长安破败,荒草遍野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春望?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运用互文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谢战火不断,家书珍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陷落,山河照旧,春天降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三.〔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泊秦淮?一诗中揭露统治阶级纸醉金迷,荒淫享乐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泊秦淮?一诗中包含着诗人对唐朝国运日衰深重忧虑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苏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

苏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

苏版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内容预览: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爱光阴,有所作。

(惜时劝学)。

◆写法有何特点?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点明时刻、地点、事件。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画了一幅如何样的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更加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适。

、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宁静。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画了一幅如何样的画面?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咆哮,天气冰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尾联情形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练习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古代诗词四首》练习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直击考点1.诗词默写2. 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3.名句赏析4.感悟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柯〔k e〕酬乐天〔ch d u]折戟〔j i〕戈〔g e〕认前朝〔ch do]宫阙〔qu e]C .琼楼〔qi 印g〕贬谪〔zh ai〕零丁〔ding〕D .婵娟〔ch印〕踌蹰〔ch □〕绮户〔q i〕2.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C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 .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C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 .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酬乐天〔报酬〕长精神〔振作〕自将磨洗〔将要〕戟〔古代兵器〕铁未销〔销蚀〕叹零丁〔孤苦无依〕C .丹心〔比喻忠心〕不胜寒〔承受、经受〕干戈寥落〔指代战争〕D .经行处〔经过〕共婵娟〔指月亮〕照汗青〔指史册〕5.默写。

〔1〕《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3〕《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头可杀而志不屈'’的崇高气质和视死如归英雄气概的名句〔4〕《水调歌头》中写既蕴涵深刻哲理又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名句是: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语句〔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课堂巩固〔一〕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1 ―― 6题。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古诗文复习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练习题班姓名一诗词赏析(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4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补全诗句。

?? ?2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和???? 3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二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一)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意思。

缚()酣()诣()曷()枳()熙()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1)习.辞者,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也?(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何为..者也?(4)何坐.?(5)酒酣.,吏二缚一人诣.,(6)齐人固.善盗乎?(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所以然.者何?(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诗歌复习一、《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

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

二、《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首句写景。

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4、“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1、“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2、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四、《七律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2、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4、“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寒”烘托了泸定桥环境的险恶,战争的激烈,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

1、“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

“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2、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

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七、《己亥杂诗》1、“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2、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2、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

3、三、四两句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诗句?八、《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1、“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

2、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4、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5、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如何看待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的?九、《望岳》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1、首联写出了远望中的泰山的山势。

2、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3、颈联写凝望之景。

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4、“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5、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首句点明春游的地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面。

2、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

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

这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感受。

3、“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4、“渐欲”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点出草浅。

5、“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和颈联。

十一、《登飞来峰》抒写自己在山上最高层时心中的感受。

1、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2、“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十二、《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2、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次句写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

3、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4、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5、七、八两句运用典故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

十三、《别云间》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1、“羁旅客”是诗人自谓。

“又”充满感叹之情,极为悲苦。

2、“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

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3、《论诗》一诗中表现对文学创作要有时代特色的诗句是:,。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子:,,。

15、《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16、《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是:,,。

17、《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

18、《小石潭记》一文写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

,不可知其源。

19、《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20、《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询访才能得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

21、《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所治之水实际情况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一组排比句是:,,。

22、《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也。

中考诗句赏析复习二(初二语文上学期)古诗句练习命题人:宋言利1、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泉路近,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A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_________-和对家乡亲人的_____________和对抗清斗争的_____________B “羁旅客”是诗人自谓。

“又”充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 前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首句运用______和______(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次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

D 三、四两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E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F七、八两句运用____________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3、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B 本诗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