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理论
面子论TheFaceTheory
Face
Timage
(个人形象)
Positive face (积极面子)
Negative face (消极面子)
Positive face
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that people have and want to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 by at least some other people.
• ( 2 ) “今晚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唱机吗 ? ”一个人对他的邻 居说道。“当然可以。你也想听 听 音 乐 吗 ? ” “ 不 , ” 他 回 答道, “今晚我想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下。”
2 .威胁听话人的积极面子而产生的幽默
• ( 3 ) 妻子问丈夫: “你是喜欢我的温柔可爱呢, 还是我的聪 明美丽?”丈夫答: “我就喜欢你的这种幽默感! ”
威胁说话人的消极面子
7:麻 雀 问 乌 鸦 : “你 是什 么 鸟 ? ” 乌 鸦 说 : “我 是 凤凰 。” 麻 雀 : “有 你 这 么 黑 的 凤凰 ? ” 乌 鸦 白 了 麻 雀 一 眼 说 :“我是烧锅炉的凤凰! ”
损害说话人的积极面子
8:一 天 回 家 , 四 个 孩 子正 在 吵 闹 。 太 太 见 我 回 来 很 高兴 : “你 终 于 回 来 了 。 ” 我 以 为孩 子 们 怕 我 。 谁 知 太 太 接 着 说 :“家 中 只 有 你 听 话 , 乖 ! 快 去 帮我买袋盐。”
Thank you!
What is politeness?
• Politeness is showing awareness of another person’s face.(Brown and Levinson)
面子理论研究述评
面子理论研究述评面子理论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文化和社会中的现象,它关系到人们在交往中的尊严、荣誉和声望等方面。
本文将对面子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述评,包括其定义、应用领域、争议焦点以及优缺点等方面。
一、面子理论简介面子理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希望维护彼此的面子,避免伤害对方的情感和尊严。
面子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感,还代表着社会地位和声望。
在人际关系中,面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人们的情感和社会和谐。
因此,在言语和非言语交往中,人们会采取各种方式来维护彼此的面子。
二、面子理论的应用领域1、语言交流面子理论在语言交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各种礼貌用语和委婉语来避免直接伤害对方的情感和尊严。
例如,一些表达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指责对方,而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来提醒对方注意某些问题。
这些语言技巧都是为了在交流中维护彼此的面子。
2、社会交往面子理论在社会交往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交场合,人们会通过赞扬对方、给对方面子来增进彼此的关系。
同时,在提出批评或建议时,也会尽量避免直接伤害对方的情感和尊严。
例如,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中,人们会采取一些策略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
3、文学艺术面子理论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面子的作用和影响。
在一些小说、戏剧和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往往与面子有关。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读者对面子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三、面子理论的争议焦点1、跨文化差异面子理论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存在差异。
一些学者认为,西方文化中的面子概念可能不适用于东方文化。
在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和个人面子有时会发生冲突。
因此,跨文化差异可能是面子理论面临的一个争议焦点。
2、面子保全与诚实沟通的平衡在交流中,有时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而不得不撒谎或隐瞒事实。
然而,长期的谎言和隐瞒可能会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在保全对方面子和诚实沟通之间找到平衡,可能是面子理论面临的另一个争议焦点。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面子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自己形象的维护和展现,更是一种社会交往和沟通的重要方式。
在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礼貌手段来实现。
本文将从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出发,探讨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交场合中的面子问题。
一、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是由社会学家戴维·圣文森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面子是由多个维度组成的,并且每个维度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这些维度包括面子的自我感觉(自尊)、当众形象(社会面子)和私下自我(私人面子)。
在社会交往中,个体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面子,以确保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形象。
二、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维护面子的基本礼貌手段。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观点、情感和身份,不轻易挑衅或批评他人,尊重他人的面子,也是在维护自己面子的给予他人尊严和尊重。
在与他人对话时要注意言辞和态度,不要伤害对方的感情和面子。
2. 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是维护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社交场合中,使用礼貌用语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面子,同时也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
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可以让人感到尊重和友好,从而维护积极面子。
3. 尊重个体差异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尊重个体差异是维护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喜好和习惯,不要强行让对方违背自己的本意。
尊重个体差异可以让人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从而维护积极面子。
4. 主动关心他人主动关心他人是维护面子的积极手段。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主动关心他人的情绪、经历和感受,表达真诚的关心和理解,为他人的面子和尊严着想。
通过主动关心他人,可以拉近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社会面子,同时也为他人维护了积极面子。
5. 正面沟通正面沟通是维护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面子协商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研究
面子协商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研究跨文化交际作为国际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维护国际间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成为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面子协商理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有效沟通的重要理论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矛盾纠纷的方法。
本文旨在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协商理论以及其应用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深入探索跨文化交际中面子协商理论的有效运用。
首先,本文将介绍面子协商理论,并从它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面子协商理论,也即是“礼尚往来”理论,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为了维护彼此的“面子”,而采取的一种强调礼貌和尊重他人的协商模式。
从影响因素方面看,面子协商理论主要受到社会文化、个人价值观价值取向以及跨文化交际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本文将对面子协商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特征及有效运用进行探讨。
面子协商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在于:其一,追求“双赢”,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面子协商理论追求的是双赢,即两方可以通过和谐沟通协商,实现彼此都有收获的局面;其二,强调协调,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子协商理论强调协调合作,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协商解决问题。
经过分析,面子协商理论作为一种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矛盾纠纷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双方通过沟通交流来实现目标,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此外,面子协商理论还可以帮助双方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从而达到真正的共赢。
然而,面子协商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例如,面子协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方间的真实交流,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另外,当双方间有较大的文化差异时,面子协商理论也可能出现无法和解的现象。
最后,本文将对面子协商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重点讨论,强调其实践价值,以促进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相处融洽。
在实践中,首先,双方需要实践面子协商理论,加强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双方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对方;最后,要努力发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模式,使双方更好地实现“双赢”的局面。
理论
Face-Negotiation Theory最早系统地探讨面子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他通过戏剧做比喻,认为人们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总希望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技巧给他人留下特定的印象,这就好比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演出技巧操控观众对自己的看法。
因此,所谓面子,就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交际过程中,展示出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形象”(an image of self)这种关注是影响我们日常交往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Stella Ting-Toomey于1998年提出的面子--协商理论,这是一种多元化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面子的建构必须是双方协商的过程,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的努力。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积极建构自己的面子,同时也需要给予对方面子,维持自己的面子与维持对方的面子是相辅相成的。
Ting-Toomey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进行过专门的研究,面子--协商理论是少数几个明确提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感知和处理冲突上存在差异的理论之一。
她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对他人“面子”的关心程度会有所不同,这种关心程度的差异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冲突,这一评论可以成为我们理解面子--协商理论的基础。
Conversational Constraints Theory谈话制约理论由韩国学者Min-Sun Kim于1994年提出,Kim的谈话制约理论主要是来源于西方学者布朗和列文森(Brown&Levinson)所提出的礼貌理论。
他认为谈话制约是个体在交际的过程中,关于信息构建方式的最基本的关心。
这种关心会影响个体参与的每一次谈话的特点,并影响个体的总体交际风格。
事实上,这一理论所关注的并非是“要说什么”,而是“如何表达要传递的信息”。
Kim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五种谈话制约,包括: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
(完整版)英语语言学概论面子理论
Two types of face theory
Brown and Levinson (1987) proposed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face which are distinguishable yet related: positive face and negative face.
1) face concern dimension:self-face concern, other face concern or mutual face concern.
2 face need dimension :positive face need and negative face need
的行动自由和个人空间。所以发话人使用来暗示对方没有义务非要对
发话人的询问做出答复的方式,给听话人选择的自由,使听话人的负
面面子得到满足。
The reasons for protec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e
In term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e needs,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cultures may also vary i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value each of them. Because autonomy and uniqueness are more strongly valued in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than in collectivistic cultures (Markus & Kitayama, 1991). Individualists, compared to collectivists, may be more concerned with protecting negative face (TingToomey, 1988). Collectivists, compared to individualists, maybe more concerned with protecting positiv e face (Ting-Toomey, 1988).
[汇总]面子理论
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探微“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包括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
面子论是一种礼貌现象,其中包括英国学者Brown 和Levinson 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面子保全论”,它是言语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个理论是否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普遍适用?面子论是否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将对中西方不同文化情境中的面子理论差异及其成因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文化情境中的面子理论(一)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论英国社会心理学家Erving Goffman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从社会学角度提出“面子”(face)这一概念。
他把“面子”界定为“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1]。
“面子策略”则指人们在交际中所采取的与面子相一致的行动,如避免发生尴尬、丧失自尊等。
他说,人们在交往中无时无刻不涉及“脸面工作”(face work)[1]。
“脸面”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
一方面,人的行为受到面子的约束,另一方面人们也期待他人对面子给予考虑。
面子是个人神圣的私有物,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中枢。
Goffman认为:“脸面工作”是互相配合的[2]。
面子的维持和赋予取决于他人,换言之,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手中。
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
因此,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使用礼貌语言。
英国人类学家Brown 和Levinson 于1978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的文章,第一次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3]。
他们调查了英语、墨西哥一种土著语和印度南方一种土著语中的礼貌现象,发现在三种毫无关系的文化中,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绝非偶然,而是一种普遍现象[3]。
qim社交法的范围
qim社交法的范围
QIM(Quantifier, Information, Manner)社交法主要关注交际中的明示和推理过程,强调了语言使用中的面子维护和威胁行为的策略。
该社交法的范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子理论:社交法建立在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框架之上。
面子理论涉及交际者如何通过语言和行为来维护或威胁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面子,而QIM社交法则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的语言策略。
二、礼貌语言策略:礼貌语言策略是QIM社交法关注的核心。
在面对可能威胁面子的情境下,交际者会选择使用不同的策略,包括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以实现明示和推理的目的。
三、明示和推理过程:QIM社交法强调了语言交际中的明示和推理两个方面。
明示是说话人通过某种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表达其意图;而推理是听话人根据明示行为进行解码,推断说话人的意图。
四、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和特殊用法:该社交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影响体现在教师强调特定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和特殊用法。
学习者通过理解QIM社交法,可以更好地适应和运用语言,以满足不同社交背景下的交际需求。
总体而言,QIM社交法的范围主要涵盖了面子理论、礼貌语言策略、明示和推理过程以及语言现象的使用场合和特殊用法等方面,旨在深入理解语言在社交中的作用和影响。
“面子理论”下电影《隐藏人物》的性别语言差异
“面子理论”下电影《隐藏人物》的性别语言差异引言:电影《隐藏人物》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电影,改编自Margot Lee Shetterly的非虚构图书《隐藏人物:黑人女拓荒者和NASA的故事》。
该电影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叙述了黑人女性在NASA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逆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面子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该电影中存在的性别语言差异现象。
一、“面子理论”概述:“面子理论”是由中国社会学家高华(Gao, 2006)在20世纪80时期提出的。
它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对自己形象和他人看法的追求及维护。
在语言交际中,面子是分外重要的,人们屡屡期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因此他们在使用语言时会受到面子的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语言差异。
二、“面子理论”下的性别语言差异:1. 男性主导的话题选择和掌控在《隐藏人物》中,男性主导的话题选择和掌控表现得分外明显。
在NASA的工作场景中,男性工程师们屡屡主导着会议的议题和谈论的方向。
女性角色虽然也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往往被轻忽或被打断。
这体现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对等以及男性对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这种差异不仅是仅限于互动沟通中,也反应在影片的剧情进步上。
2. 男性与女性的表达风格差异依据“面子理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表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男性往往更加倾向于使用直接、简练的表述方式,以显示他们的自信和权威。
而女性则倾向于使用更加间接、悦耳的表达方式,更加重视他人的感受和保卫自己的面子。
在《隐藏人物》中,女性角色在与男性角色的对话中,表达方式屡屡显得更加含蓄和委婉,以防止激起男性的不满或产生冲突。
3. 语言上的性别卑视尽管《隐藏人物》揭示了黑人女性在NASA工作中所面临的性别卑视问题,但电影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语言卑视。
男性角色屡屡使用一些贬低女性的词汇或语言,如对女性的外貌进行评判和嘲讽。
这种使用语言进行卑视的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它们通过暗示、委婉和间接的方式影响到女性的自尊心和身份认同。
中日安慰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从语用论中面子理论的观点出发
中日安慰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从语用论中面子理论的观点出发面子理论是一种重要的面子研究理论,在语用学上有较广泛的应用。
面子是一个人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语言和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自尊心的社会性。
中日两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代表,同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安慰言语行为,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面子理论在两国之间的应用和差异。
首先,中日两国的安慰言语在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一些含蓄而委婉的方式来安慰他人,在表达上更加模糊和间接。
比如在表达同情的时候,可能会说一些“这件事情确实很不幸”“我感同身受”等比较含蓄的话语。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细节和礼节,在安慰他人的时候可能会更加直接地表达关心与同情,比如“一定会过去的”“我会一直支持你”的话语更常见。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日两国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对于文化传统和规范的不同理解。
其次,中日两国安慰言语在情感表达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情感的内化和控制,在安慰他人的时候可能更多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面子。
因此,会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比较抽象和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同情和安慰。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更直接地表达情感,不太在意过多的修饰和包装。
因此在安慰他人的时候可能会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支持,更少考虑他人的面子和情感。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日两国人们在情感表达和控制上的不同传统和理解。
最后,中日两国的安慰言语在行为实践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习惯于使用一些间接和含蓄的方式来安慰他人,比如送一份小礼物、写一封安慰的信、陪同对方散步等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更多地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贴,而言语中的安慰则更多作为一种形式的补充。
而在日本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行为的实际效果和直接性,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支持与关心,比如帮忙做一些事情、陪同对方去看医生等。
这种行为实践上的差异反映了中日两国人们在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习惯和理解。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一、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的基本概念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是由加拿大社会学家埃希勒特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认为面子不再是一种单一和统一的概念,而是多维和多元的。
他从社会性、自我性和识别三个维度来解释面子。
在社会性维度上,面子被视为一种社会背景下的个人身份。
在自我性维度上,面子被看作是个体自我意识的表达和保持。
在识别维度上,面子是人们为了争取社会认同而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尊重和尊严。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面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在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的视角下,积极面子的维护涉及到社会性、自我性和识别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1、尊重对方并维护其社会性面子面子在社会性维度上被认为是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象征,维护他人的社会性面子是一种重要的礼貌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用尊敬的语气和行为来展示我们的尊重。
对于对方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在公共场合,对于他人的特殊需求和想法,我们也应该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并尽量满足对方的需求,以维护其社会性面子。
2、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情感,并维护其自我性面子面子在自我性维度上被视为个体自我意识的表达和保持,因此维护他人的自我性面子同样非常重要。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对方的情绪和情感,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当对方遇到困难或面临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和安慰的话语来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维护其自我性面子。
3、展示自己的尊重和尊严,以维护个体的识别面子面子在识别维度上被认为是人们为了争取社会认同而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尊重和尊严。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以展示自己的尊重和尊严。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遵循基本的社交礼仪,如避免打断对方的发言、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姿态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他人的赞美和肯定来展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维护其识别面子。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
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面子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自己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维护自己的面子,人们常常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和手段。
在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中,面子被认为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自我面子、社会面子和文化面子等多个方面。
维护积极面子需要有一定的礼貌手段,这些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面子,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
下面从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一些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
一、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在社交场合中,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观点是维护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交流中,人们往往会对他人的态度和观点给予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或厌倦的态度,而这种反应会伤害他人的面子。
相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可以显示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增加积极面子的维护。
二、适度的自我表达在社交中,适度的自我表达也是一种重要的面子维护手段。
适度的自我表达可以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可以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适度的自我表达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面子,还可以促进与他人之间的良好互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表达必须适度,避免过度张扬和自我膨胀,从而伤害他人的面子。
三、避免直接批评与否定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避免直接批评和否定他人是维护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直接批评和否定他人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从而损害自己的积极面子。
相反,可以采取更加委婉和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避免给别人造成负面影响,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
四、合理控制情绪和言行举止在社交场合中,合理控制情绪和言行举止也是维护面子的重要手段。
在与他人交流时,过分情绪化和言行失控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损害自己的积极面子。
需要合理控制情绪和言行举止,保持沉稳和冷静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维护自己的面子。
五、灵活调整自我形象在社会交往中,灵活调整自我形象也是维护面子的一种方式。
根据不同的社交情境和对象,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形象和态度,以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和期望,增加自己的面子。
面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面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面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面子理论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认知理论,它强调社会关系中的认知,表现出安全感、成就感、尊重和感觉,是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它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使用面子理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尊心。
教师可以分配公平的作业或活动,以确保学生有机会让他们的想法得以表达,并有机会获得正面的肯定。
此外,教师可以批评学生的表现而不伤害自尊,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面子理论有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合作学习。
对学生们来说,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教师应该创造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们尊重彼此,共同协作,并努力创建一个充满活力、有竞争性,能够促进真正有效学习的学习氛围。
最后,面子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中进行简单的会话活动,让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整组讨论或小组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社交活动,例如职业介绍、抢答游戏,爱好等。
从而增强学生的口语能力。
总之,面子理论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
它可以
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习的合作,提高口语能力,使英语教学变得更有效率。
英语语言学概论面子理论
Two types of face theory
Brown and Levinson (1987) proposed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face which are distinguishable yet related: positive face and negative face.
Positive face is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
image or “personality‟ (crucially including the de
s
-
ire that this selfimage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例二:A: Excuse me, Sir,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n would the match begin?
B. It will begin at 8 o'clock.
在例一中,讲话人得到了听话人的同意,他的正面面子得到了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足。在例二中,当说话人问及比赛何时开始时,他势必要打扰听话人
of) claimed by interactions”.
Negative face is “the basic claim to territories, personal preserves, rights to concentration.
例一:A: It's cold today, isn't it? B. Yes, it is.
Face Negotiation Theory
TingToomey's (1988) face negotiation theory is based on the work of Goffman (1959)and Brown and Levinson's (1987) politeness theory. The face negotiation theory i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face concerns as a behavioral guidance for conflict strategies. The theory proposes that there are two conceptual dimensions:
关于面子理论论文
关于面子理论论文一、问题提出面子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使用频繁且涵义丰富的一个词。
许多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认为面子是非常典型的心理现象。
“面子是个人从他人获致的社会尊严,或经过他人允许、认可的公众形象”。
这种定义是对过去关于面子定义的整合,也是对已有面子定义的补充。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对面子概念的理解有误区,即面子就是金钱、地位、情感的占有等观念,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群体,因为怕“丢面子”而“要面子”约束自己的行为。
目前直接针对大学生具体的面子需求的测量与分析尚属空白,所以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对大学生面子需求的测量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面子需求的了解,我们可以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面子观养成提供依据。
二、大学生面子需求量表的编制何友辉认为对面子的测量转化成一个界定归属领域的问题,根据内在—外在,获致性—先赋性,道德的—非道德和个人—关系的维度对面子属性进行划分,但没有具体实证。
朱瑞玲通过收集没面子事件进行划分,认为“没面子”事件因素结构包括能力失败、品德问题、行为失误和性道德事件,但收集的没面子事件是全社会范围,包括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段,并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独立群体进行分析。
所以此研究是通过收集大学生面子事件,对“有面子”、“没面子”事件的属性的划分。
并在这个面子事件属性划分的基础上,编制面子需求量表,测量大学生面子需求。
陈之昭编制的面子需求量表有两个次量表:“爱面子”和“薄面子”。
前者是对有面子事件的重视程度,后者是对没面子事件的重视程度,但只研究了台湾地区男女生在“爱面子”和“薄面子”上的得分比较。
朱瑞玲对中国大学生样本调查时测量面子需求强度是采用没面子事件下的难堪程度来测量其强弱。
这两个面子需求量表都没有指出大学生对在不同属性下的面子事件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所以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面子事件的属性和编制面子需求量表测量大学生对不同属性的面子事件的重视程度,邀请56位大学生,就日常生活中觉得有面子及没有面子的事各写出5到10项。
语言学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
Positive face
Positive face: the positive consistent self-image that people have and want to be appreciated and approved of by at least some other people.
礼貌原则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合作原则未能解 释的某些现象。合作原则认为,语言交际的进行需要交际
双方遵循合作原则下的四项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 关联准则以及方式准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可 以故意违反准则,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说过多的话,说不 相关的话,说隐晦的话等等。合作原则只是说明了交际者 有意违反准则可以获得特殊会话含义,但却并未解释交际 双方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消极礼貌策略
e.g. Can I have your comment on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journalists in Hong Kong?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例句中使用了情态动词的问句
来维护嘉宾的消极面子。间接性策略在访谈节目 中的使用主要是主持人为了提出敏感性或是有争 议性的话题但也为了尽量避免伤害嘉宾面子的一 种面子策略,这种策略的使用能够让访谈更加深 入,更具有吸引力。
⒂甲:唱的挺不错嘛! 乙:那当然了! 丙:哪里哪里,过奖了.
⒄皇上,臣弟给您请安了
⒃甲:今天的妆真漂亮. 乙:这个我很擅长啦! 丙:不是吧,我折腾了好久,都
担心见不了人.
⒂和⒃中的乙的回答就显得不礼貌,因为它们违背了"尽量 少赞誉自己"的次则;话语⒄也显得很符合身份,很礼貌得 体,因为说话人遵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次则.
[试论面子理论的中西文化差异]从电影《面子》看中西文化差异
[试论面子理论的中西文化差异]从电影《面子》看中西文化差异莱可夫、布朗与列文森、利奇等人对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礼貌原则,面子,威胁面子的话语等进行讨论,从而丰富了会话含意理论,推动着语用学的发展。
而在处理礼貌问题方面布朗与列文森提出的“面子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面子理论简介布朗和莱文森在高夫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成熟的面子理论,力图将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
他们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
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社会权力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
(桂诗春,2004,46)他们于1978年推出了专著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经过修订以后1987年又出版了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Usage。
其中布朗和列文森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礼貌理论。
该理论实际上包括三个基本概念:面子、威胁面子的行为以及礼貌策略。
面子可以分为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两种。
正面面子是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喜爱或赞许,以及被视为同一群体的成员,如果这些得到满足,正面面子就得以维护与保留;负面面子指有自主的权利、有行动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的强制或甘于。
如果说话人迁就或服从听话人,从听话人的角度着想,不强求或者打扰对方,这就是维护听话人的负面面子的行为,这也称为“负面礼貌”。
维护听话人正面面子的行为就是向对方表示双方的一致性,强调双方的共同性,这也称为“正面礼貌”(Goody,1978; Yule, 1996)BL的面子理论的中心原则是,某些语言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威胁面子的,因此需要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们在实施这些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要采取一些礼貌策略以减少对面子的威胁。
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
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
面子理论是指,在汉族文化中,一个人存在着某种社会地位之上的精神地位。
它涉及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所衍生出的特殊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可以增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也可以通过礼节和习俗形式表现出来。
面子的概念源自汉族的文化,但是它与日本的礼仪文化也有共同之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面子理论都源自中国的封建社会。
在古代,成为一个君主,需要拥有一定的威望,体现出自己高贵与威严,尊重面子这种观念就在这样的环境形成。
从儒家礼仪文化的观点出发,在社会上正确行事,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敬,也可以称之为“面子”。
今天,面子理论仍然在汉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不同的场合,学习不痛不
痒的礼仪规则,对自己的举止语言有全面的把握,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可,创造良好氛围,使自身获得尊重,进而得到社会上的承认,令形象更加受欢迎,也让自己有更多的融入社会的机会。
在汉文化中,面子理论不仅仅局限于人际关系,也影响着汉文化新的发展。
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面子理论的认可程度也在加深,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的面子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反映出人们把重视和平等真诚的人际关系作为个人发展的注意焦点。
因此,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价
值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人们对现实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期待,更多地提倡平等真诚的人际关系,让彼此关系更加友好,从而让人们更多地惜福祉,幸福生活。
礼貌原则面子理论
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伦理学呵文化学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首次从语用的角度来研究礼貌现象,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释语义和语力之间的关系,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
但是他无法解释清楚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对此Leech认为,出于对礼貌的考虑,人们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因此他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条准则:1.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 宽宏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其礼貌准则的“最大”“最小”“尽量”等提法显得比较极端。
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
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
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
他们又认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所谓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积极和消极面子受损。
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来保全对方和自己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也认为“面子”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环境下他又应该受到该文化规则的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The usage of euphemism under the Face-saving Theory
1、Method of Irony
College
囚犯们用 college(学院)来称呼监狱。 强行学习→强烈虚荣心→讽刺意义的委婉语。
2、Understatement (低调陈述法) Fired Let go 一方面旨在说明被裁不是因个人失职或无能造成的, 另一方面暗示了公司这么做也给了他们谋求更好发展的 机会,从而替被裁员工保全面子。 a.公司大批裁员的举措通常被轻描淡写成downsize, reduction 或outsource; b.工人没有被fired,而是被dismissed, discharged,laid off 或者被made redundant ; c.失业人员也常常自嘲自己只是between jobs。
2、维护听话人的面子 在日常交际中,如果直接指称生理或心理缺陷会伤害到对 方的面子和自尊心,使用委婉语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例如 聋人 hearing impaired(听力有障碍) 盲人 partially sighted (视力不健全) 相貌丑陋的人 those with severe appearance deficits (面部有很严重的 缺陷)
3、模糊法 避开所要指称的事物,用词义模糊笼统的,冗长的词语。
男士:wash my hands 女士:powder my nose(略施粉黛)
Smooth as silk (爽滑如丝) 化妆品本身细腻柔滑 使肌肤滑爽如丝
Conclusion
二).The usage of euphemism under the Face-saving Theory
假如有两份工作,其他方面都一样,第一份 年薪5万元,而同事年薪2.5万元;第二份年 薪10万元,而同事25万元,你选择哪个?
钱 能力 面子
一.Definition of face theory
Traditional euphemism:传统委婉语
(死亡、丧葬、排泄)
Euphemism :
(避讳/礼貌)
Stylistic euphemism:文体委婉语
(赞美)
一)The face motivation of using euphemism (人们使用英语委婉语的面子动机) 1.Goffman : 说话人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面子,避免给人 一个冒犯者的形象. 2.Brown and Levinson : 说话人主要考虑的是听话人的面子,避免冒 犯对方。 3.第三方的感受。
Face Theory
1241 Clover / Lora / Alex
Content:
一.Definition of face theory
二.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under the face theory 一).The face motivation of using euphemism
1、维护说话人自己的面子 束定芳曾提出委婉语的自我保护原则,即人们在交往过程中, 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竭力在语言表达中保 护自己的利益,以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形象。在政治领域,委 婉语常被统阿治阶级用来维护自我面子。 例如: A:美国前总统布什曾经承认自己对战后伊拉克形势估计不足, 在判断上出了差错,然而他并没有用mistake 一词,而是代之 以程度较轻的“miscalculation”, 试图给自己挽回一点面子。 B:在战争领域 撤退: retreat ———— redeployment (重新部署)。 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目的主 要是为了顾全自己的形象而非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充分体 现了人类的自我保护心理。
3、维护第三方的面子 Allan 和Burridge 曾指出人们使用委婉语的动机还包括顾 及第三方(即观众或听众)的面子和感受。 例: 美国著名流行歌手贾斯汀在2004 年超级碗橄榄球决赛的 半场演出中,不慎将搭档珍妮· 杰克逊的衣服扯坏,致使 后者露点走光,事后贾斯汀通过媒体公开致歉,用 malfunction 一词代指当时不雅的一幕,避免了尴尬。如 今malfunction 也被收入字典,专指因服装的缺陷而导致 着装者走光的突发事件。
1.Goffman : positive image(积极形象) 2.Brown and Levinson: positive face
(积极面子)
Hale Waihona Puke Facepublic self-image
(个人形象)
negative face
(消极面子)
二.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under the face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