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凝集法)

(固相凝集法)
(固相凝集法)

显色基质鲎试剂盒使用说明(终点显色法,含偶氮化试剂)

显色基质鲎试剂盒使用说明(终点显色法,含偶氮化试剂) 货号:T7571 保存:阴凉处,最佳2-8℃,避光贮存。 产品内容: 细菌内毒素工作品,5支 鲎试剂, 1.7ml/支,5支 显色基质,1.7ml/支,5支 偶氮化试剂1,10ml/支,5支 偶氮化试剂2,10ml/支,5支 偶氮化试剂3,10ml/支,5支 HCl(反应终止剂),50ml/瓶,1瓶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50ml/瓶,3瓶 用途: 显色基质鲎试剂(Chromogenic End-point TachypleusAmebocyte Lysate,CE TAL)用于体外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禁止以任何途径进入机体。 原理: 鲎试剂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冷冻干燥品,鲎试剂中含有C因子、B因子、凝固酶原、凝固蛋白原等。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pH值及无干扰物质),细菌内毒素激活C因子,引起一系列酶促反应,激活凝固酶原形成凝固酶,凝固酶分解人工合成的显色基质,使其分解为多肽和黄色的对硝基苯胺(pNA,λmax=405nm)。在一定时间内,pNA 的生成量与细菌内毒素浓度成正相关,据此,可以定量供试品的内毒素浓度。 同时,对硝基苯胺(pNA)也可用偶氮化试剂染成玫瑰红色(λmax=545nm),避免了供试

品本身的颜色对405nm处吸收峰的干扰。 检测限: 按反应时间不同可检测0.1EU/ml-1EU/ml和0.01EU/ml-0.1EU/ml两个区间(反应时间T1和T2见出厂检验报告)。 用法: 1.材料和设备 1.1试剂 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品、显色基质、偶氮化试剂1、偶氮化试剂2、偶氮化试剂3、HC l (反应终止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1.2器材 无热原试管、无热原吸头、旋涡混合仪、移液器、多道移液器、封口膜、试管架、恒温水浴箱(37±1℃)、分光光度计。 注意:接触试剂及供试品的所有器皿必须是无热原的(我公司提供无热原耗材)。 玻璃器皿可经250℃干烤至少60分钟去除热原。 2.供试品的贮存与预处理 备注:若供试品为血液类,请参照我厂配套血液相关处理试剂使用说明书。 2.1供试品的pH值应在6-8之间,若超出此范围,需用无热原缓冲液、0.1N氢氧化 钠或0.1N盐酸调节。 2.2若供试品中可能存在鲎实验的干扰物质,处理参见【供试品的干扰试验】。 2.3若供试品中可能含有β-葡聚糖(β-葡聚糖会产生G因子旁路反应,干扰内毒素 检测),需选用特异性鲎试剂(我公司提供)。 2.4若供试品为一些抗菌素如头孢类抗菌素和磺胺制剂会对偶氮染色剂产生偶联反应

鲎试剂实验方法

鲎试剂实验方法 鲎试剂按实验方法可分为:凝胶法、动态浊度法鲎试剂、终点浊度法鲎试剂、动态显色法鲎试剂、终点显色法鲎试剂。 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定性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凝胶法是通过观察有无凝胶形成作为反应的终点。此法操作比较简单,经济,不需要专用测定设备,可以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凝胶法鲎试剂常见规格为0.1ml/支或0.2ml/支的单个测试或0.5ml/支至5.2ml/瓶的真空封口西林瓶装的多个测试。使用时一般应加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复溶后使用。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的真空封口试管凝胶法鲎试剂是把鲎试剂直接灌装在试管中,在真空中压盖封口的新产品。使用时直接用样品溶解鲎试剂,不会割伤手,更加简单方便安全。 特异性鲎试剂,即弃G因子鲎试剂,是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国内首创的产品,它专一对内毒素起反应,避免了G因子旁路的干扰,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在药检和临床检验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理想检测试剂。目前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提供的各种内毒素检测鲎试剂均为特异性鲎试剂,都能对抗葡聚糖的干扰,只对内毒素起反应。因此不列为独立品种。 动态浊度法鲎试剂、终点浊度法鲎试剂、动态显色法鲎试剂、终点显色法鲎试剂,这四种方法都是定量检测内毒素的。这几种定量法鲎试剂统称光度法鲎试剂。 根据检测原理,终点浊度法和动态浊度法都属于浊度法。浊度法系利用检测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而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终点浊度法未见商品化产品。动态浊度法(又称动态比浊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上升某一预先设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是检测浊度增加速度的方法。 动态浊度法的特点为:1. 能准确定量。2.检测范围宽,可达4个数量级。3.灵敏度高达0.005EU/ml。4. 操作简便,系统自动检测分析,一步即成。5. 经济实用,试剂样品需要量少,可降至50μL。6. 和微生物检测系统Elx808(配套IU)及专用软件TALgent使用,一次可同时检测多达96个样品。 终点显色法和动态显色法都是属于显色基质法。显色基质法系利用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酶使特定底物显色释放出的呈色团的多少而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根据产物颜色判断内毒素浓度,又称为比色法。显色基质法由于不依赖凝固蛋白形成凝胶,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用于生物制品(蛋白、疫苗等)和临床样品(黄疸、血液、尿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 终点显色法是目前反应时间最短的鲎试验法,只需要16分钟就能得出结果。而且可以偶氮化染色剂,避开某些有色检品自身颜色对鲎试验的干扰。终点显色法不需要特殊的检测仪器就能准确定量。 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兼有动态浊度法和终点显色法鲎试剂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使用简单方便,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达0.005EU/ml, 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鲎试剂。但是价格较高。 如果您仅需要检测样品的内毒素限量,可以选择凝胶法鲎试剂,通过确定内毒素限值及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做样品的干扰试验从而确定使用的鲎试剂的灵敏度。如果您需要定量测定样品中内毒素含量则应选择显色基质鲎试剂盒或动态浊度法鲎试剂。日常检测量不大时,可以选择终点显色法鲎试剂,用普通的分光光

固相反应

一、固相反应法的特点固相法是通过从固相到固相的变化来制造粉体,其特征是不像气相法和液相法伴随有气相→固相、液相→固相那样的状态(相)变化。对于气相或液相,分子(原子)有很大的易动度,所以集合状态是均匀的,对外界条件的反应很敏感。另一方面,对于固相,分子(原子)的扩散很迟缓,集合状态是多样的。固相法其原料本身是固体,这较之于液体和气体都有很大的差异。固相法所得的固相粉体和最初固相原料可以使同一物质,也可以不是同一物质。[1] 二、物质粉末化机理一类是将大块物质极细地分割,称作尺寸降低过程,其特点是物质无变化,常用的方法是机械粉碎(用普通球磨、振磨、搅拌磨、高能球磨、喷射磨等进行粉碎),化学处理(溶出法)等。另一类是将最小单位(分子或原子)组合,称作构筑过程,其特征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常用的方法有热分解法(大多数是盐的分解),固相反应法(大多数是化合物,包括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火花放电法(常用金属铝产生氢氧化铝)等。三、固相反应的具体方法1、机械粉碎法主要应用是球磨法,机械球磨法工艺的主要目的包括离子尺寸的减小、固态合金化、混合或融合以及改变离子的形状。目前已形成各种方法,如滚转磨、振动磨和平面磨。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合的条件可以得到纯元素、合金或者是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容易被污染,因此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2]。2、热分解法热分解反应不仅仅限于固相,气体和液体也可引发热分解反应,在此只讨论固相的分解反应,固相热分解生成新的固相系统,常用如下式子表示(S代表固相、G代表气相):121 1212 SSGSSGG 第一个式子是最普通的,第二个式子是第一个式子的特殊情况。热分解反应基本是第一式的情况。3、固相反应法由固相热分解可获得单一的金属氧化物,但氧化物以外的物质,如碳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等以及含两种金属元素以上的氧化物制成的化合物,仅仅用热分解就很难制备,通常是按最终合成所需组成的原料化合,再用高温使其反应的方法,其一般工序如左图所示。首先是按照规定的组成称量,通常用水等做分散剂,在玛瑙球的球磨内混合,然后通过压滤机脱水后再用电炉焙烧,通常焙烧温度比烧成温度低。在固相反应中粉体间的反应相当的复杂,反应从固体间的接触部分通过离子扩散来进行,但接触状态和各种原料颗粒的分布情况显著地收到颗粒的性质(粒径、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等)和粉体处理的方法(团聚状态和填充状态等等)的影响。 另外,当即热上述粉体时,固相反应以外的现象也同时进行。一个烧结,另一个是颗粒的生长,这两种现象均在同种原料间和反应生成物间出现。对于固相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原料的烧结和颗粒生长均使原料的反应性降低,并且导致扩散距离增加和接触点密度的减少,所以应尽量抑制烧结和颗粒生长。4、点火花放电法把金属电极插入到气体或者液体等绝缘体中,不断地增高电压,如果首先提高电压可观察到电流增加,在某一点产生电晕放电,之后即使不增加电压电流也会自然增加,向瞬时稳定的放电状态即电弧放电移动。从电晕放电到电弧放电过程中的过度放电称为火花放电,火花放电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电压梯度很高,电流密度很大,也就是说火花放电在短时间内能释放出很大的电能。因此在放电的瞬间产生高温,同时产生很强的机械能。在煤油之类的液体中利用,利用电极和被加工物之间的火花放电来进行放电加工是电加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放电加工中,电极、被加工物会生成工屑,如果我们积极地控制工屑的生成就有可能制造出微粉,也就是电火花放电法制造微粉。图2 电火花发制备粉体装置示意图[3] 原料 称量称量溶剂混合脱水干燥煅烧粉碎造粒、整粒原料烧结用粉体图1 固相反应法制备粉体工艺流程 四、总结除了上述制备方法之外还有溶出法等,固相法来制备陶瓷粉体方法很多,

凝集性试验

第十章凝集性试验 学习要点: 凝集试验的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常用的凝集试验类型。沉淀试验的概念、原理、分类,以及常用的沉淀试验类 由于所用抗原的性状不同,出现的现象也不同: 1、细菌、红细胞或表面带有抗原的乳胶颗粒等不溶性颗粒抗原,当与相应抗体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团块,即(agglutination)。 2、病毒、蛋白质等可溶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在两者比例合适时,可形成较大的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出现不透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第一节凝集试验(agglutination test) 细菌、红细胞或表面带有抗原的乳胶颗粒等不溶性的颗粒抗原,当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时,抗原与抗体结合形凝集试验。凝集试验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 一、凝集试验的一般原理 通常,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悬液中带弱负电荷,周围吸引一层与之牢固结合的正离子,外面又排列一层松散的负子层,使颗粒相互排斥。 当特异抗体与相应抗原颗粒互补结合时,抗体的交联作用克服了抗原颗粒表面的电位,而使颗粒聚集在一起。 二、凝集试验的发生分两阶段 1、抗原抗体的特异结合; 2、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可见的凝集颗粒。 三、凝集试验的用途

凝集试验方法简便,敏感度高,因而在临床检验中被广泛应用。 1、可用于定性的检测,即根据凝集现象的出现与否判定结果阳性或阴性。 2、也可进行定量检测,即将标本作一系列倍比稀释后进行反应,以出现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滴度。 四、凝集试验的分类 1、直接凝集试验(direct agglutination) 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 直接凝集试验分为: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1)玻板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方法 ①用已知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待检颗粒抗原悬液各加一滴在玻板上,混匀; ②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出现颗粒凝集的为阳性反应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细菌分离株的鉴定与分型;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2)试管凝集试验:为定量试验方法 ①常用已知抗原液与一系列稀释的受检血清混合; ②保温后观察每管内抗原凝集程度;以产生50%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血清中抗体的效价,亦称为凝集价、滴度。

鲎试验微生物检测系统和普通酶标仪有什么区别

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和普通酶标仪有什么区别? 利用鲎试验进行细菌内毒素和真菌(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常用动态浊度法进行。动态浊度法是动力学检测法的一种,需要能进行动力学反应的光学检测仪器(kinetic reader)。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Elx808(配套IU)主机为动态微板检测仪(kinetics microplate reader),具有专利4-Zone TM温控装置,温度控制精确,温控可达50℃,为细菌内毒素和真菌(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鲎试验最适合的检测仪器。 由于插试管的动力学检测仪器(kinetic tube reader)无法标准化及批量化,国际上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时比较少用,而广泛使用配备微板的动态微板检测仪(kinetic microplate reader)。 动态微板检测仪(Kinetic microplate reader)和普通酶标仪有本质上的区别。普通酶标仪不能做动力学检测,不带有温控系统,比较适合简单酶标实验,因此国内常把microplate reader翻译成酶标仪,这个名字会误导以为微板检测只能叫酶标仪。 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Elx808(配套IU)的检测容器为国际标准化96孔微板,最小化检测容器直径及厚度差异的影响;可多至12孔同时加样,96个样品同时检测,另可配备多道移液器或自动化操作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人为误差,微量操作,减少试剂用量。我司在该系统配备的除热原除葡聚糖耗材为可拆式96孔微板,有8孔独立包装板条,减少耗材浪费合适各种实验使用。 独特的设计使我司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的性能优于插试管的内毒素检测仪,封闭的检测空间,升温速度快,孔间温度均匀一致。温控设置精度可达±0.1℃。 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Elx808(配套IU)配备专业细菌内毒素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软件,为国际上最权威的细菌内毒素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仪器,长期以来被国际上主要的鲎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测,见以下网站: 1. Lonza (龙沙)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526600.html,/products-services/pharma-biotech/endotoxin-detec tion/instruments-and-software/elx-808-lbs-absorbance-plate-reader.asp x 2. Associate of Cape Cod (ACC)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526600.html,/lal/product/Instrumentation/Incubating%20Micro plate%20Readers/product.html 3. Charles River Endosafe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526600.html,/en-US/ProdServ/ByType/Endotoxin/KineticInstrume

高温固相法

高温固相法 氧化铈(CeO2)是一种廉价、用途极广的轻稀土氧化物,已被用于发光材料、抛光剂、紫外吸收剂、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玻璃的化学脱色剂以及耐辐射玻璃等。氧化铈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如超细氧化铈加入不但可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还可以增加陶瓷的密度;大比表面积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由于铈具有变价性,对发光材料也具有重要意义。铈的抗菌作用早在19世纪晚期就已经被发现,相关研究表明铈对16类种属细菌中39个菌种有抑菌作用,此外铈对于弱酸性的细菌敏感性最为明显。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固相法是一种传统的粉体制备工艺,是在高温下通过固-固反应制备产品的方法,具有产量大、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等优点,但容易混入杂质等缺点,一般使用较少。液相法相对于固相法和气相法而言,具有不需苛刻的物理条件、易中试放大、操作方便和粒子可控的特点,因而研究广泛。液相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微乳液法等。沉淀法制备纳米级氧化物粉体工艺中,在沉淀反应、干燥、焙烧三个阶段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团聚,因此需要解决粒子间的团聚问题。溶胶-凝胶法以易于水解的金属结合物(无机盐或金属醇盐)为原料,使之在某种溶剂中和水发生反应,经过水解和缩聚过程逐渐凝胶化,再经干燥和煅烧得到所需氧化物粉末,可以使得粒子的粒径达到纳米级。水热法是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容器里,采用水溶液作为介质,通过对反应

容器加热,创造一个高温高压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该法应用较为广泛。微乳液法制备的粒子,反应条件容易实现,所得粒子粒度小,且可控制,但是应用这种方法制备超细粒子所消耗的表面活性剂及溶剂的量很多,成本较高。气相法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质或化合物在气相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纳米级新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溅射法、通电加热蒸发法、挥发性化合物混合法和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LICVD)等,但是需要的条件严苛,对反应条件的控制也更高。 固相法就是把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按配方充分混合,研磨后进行煅烧,直接得到产物或再研磨得到产物。固相法包括固相热分解法、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和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等。其中,固相热分解法制备超微粉的工艺比较简单,但生成的粉末易团聚,需要进行二次粉碎;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是将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按定比例充分混合,研磨后进行煅烧,通过发生固相反应直接制得纳米粉末的方法。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合成方法,该法是在室温下对反应物直接进目行研磨,合成一些中间化合物,再对化合物进行适当处理得到最终产物。由于它从根本上消除了溶剂化作用,使反应在全新的化学环境下进行,因而有可能获得在溶液中不能得到的物质。此法成本低,实验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操作方便,且粒度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工业化生产前景乐观,是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利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已成功地制备了许多草酸盐、碳酸

[精华]鲎试剂试验方法

[精华]鲎试剂试验方法 鲎试剂实验方法 鲎试剂按实验方法可分为:凝胶法、动态浊度法鲎试剂、终点浊度法鲎试剂、动态显色法鲎试剂、终点显色法鲎试剂。 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定性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凝胶法是通过观察有无凝胶形成作为反应的终点。此法操作比较简单,经济,不需要专用测定设备,可以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凝胶法鲎试剂常见规格为0.1ml/支或0.2ml/支的单个测试或0.5ml/支至 5.2ml/瓶的真空封口西林瓶装的多个测试。使用时一般应加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复溶后使用。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的真空封口试管凝胶法鲎试剂是把鲎试剂直接灌装在试管中,在真空中压盖封口的新产品。使用时直接用样品溶解鲎试剂,不会割伤手,更加简单方便安全。 特异性鲎试剂,即弃G因子鲎试剂,是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国内首创的产品,它专一对内毒素起反应,避免了G因子旁路的干扰,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在药检和临床检验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理想检测试剂。目前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提供的各种内毒素检测鲎试剂均为特异性鲎试剂,都能对抗葡聚糖的干扰,只对内毒素起反应。因此不列为独立品种。 动态浊度法鲎试剂、终点浊度法鲎试剂、动态显色法鲎试剂、终点显色法鲎试剂,这四种方法都是定量检测内毒素的。这几种定量法鲎试剂统称光度法鲎试剂。 根据检测原理,终点浊度法和动态浊度法都属于浊度法。浊度法系利用检测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的浊度变化而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终点浊度法未见商品化产品。动态浊度法(又称动态比浊法)是检测反应混合物的浊度上升某一预先设定的吸光度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是检测浊度增加速度的方法。

高温固相法

高温固相合成是指在高温(1000~1500℃)下,固体界面间经过接触,反应,成核,晶体生长反应而生成一大批复合氧化物,如含氧酸盐类、二元或多元陶瓷化合物等。 高温固相法是一种传统的制粉工艺,虽然有其固有的缺点,如能耗大、效率低、粉体不够细、易混入杂质等,由于该法制备的粉体颗粒无团聚、填充性好、成本低、产量大、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迄今仍是常用的方法。 高温固相合成是指在高温(1000~1500℃)下,固体界面间经过接触,反应,成核,晶体生长反应而生成一大批复合氧化物,如含氧酸盐类、二元或多元陶瓷化合物等。高温固相法是一种传统的制粉工艺,虽然有其固有的缺点,如能耗大、效率低、粉体不够细、易混入杂质等,由于该法制备的粉体颗粒无团聚、填充性好、成本低、产量大、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迄今仍是常用的方法。 扩展资料 合成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几种方法. (一)高温固相反应法 此方法是制备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最原始的一种方法.以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中的红色荧光粉(YEu)O3为例,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工艺如下:称取一定计量比的Y2O3和Eu2O3(99.99%或以上)加入定量助熔剂,混匀在1300-1500oC灼烧2h左右后取出研磨并洗涤即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粒度较大,会有成分偏析的现象,这样会降低发光效率,若灼烧温度偏高则会烧结严重在最后研磨时会破坏激活剂所在的晶格

位置从而导致发光效率的降低. (二)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 在发现了高温固相法的缺点后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方法试图克服高温固相反应的弊端.结果发现,在溶液合成荧光粉会使产品成分均匀.方法如下:(同样以红色荧光粉为例)取一定配比的Y2O3和Eu2O3(99.99%或以上)用HNO3或HCl溶解,制成混合稀土酸溶液后用草酸与其反应直至完全在经烘干,其他方法同方法(一).这种方法制出的产品成分组成相对均匀很少出现成分的偏析,但粒度不易控制,工序比第一种方法稍复杂. 以上两种方法使比较常用的也已形成工业化生产,虽然两种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但这两种方法制备出来的产品比其他方法合成的产品在发光性能指标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胶乳凝集试

令狐采学创作 胶乳凝集试验 令狐采学 ——类风湿因子的检测 【实验目的】 1.学习凝集反响的类型及原理 2.掌握胶乳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的办法 【实验原理】 1.凝集反响是一种血清学反响。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 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介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按时间,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介入凝集反响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根据凝集反响产生的条件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也可分为直接凝集反响和间接凝集反响两

令狐采学创作 类。胶乳凝集试验也是一种间接凝集试验,它是以聚苯乙烯胶乳微粒作为惰性载体。 2. 胶乳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的原理:类风湿因子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可与IgG的Fc段结合。胶乳凝集试验是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此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可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胶乳凝集试剂是由纯化的人IgG和羧化聚苯乙烯胶乳共价交联而成的抗原胶乳。RF胶乳超出20U/ml即呈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如呈现年夜颗粒凝集的为阳性反响,坚持均匀乳液状为阴性反响。根据阳性阴性反响即可知血清中是否有类风湿因子。检测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资料】

令狐采学创作 1.待测血清 2.类风湿因子(RF)测定试剂盒(胶乳凝集法): 胶乳液成分:类风湿因子胶乳、牛血清白卵白、磷酸盐缓冲液;阳性对比成分:羊抗人IgG抗血清、牛血清白卵白、磷酸盐缓冲液; 阴性对比成分:牛血清白卵白、磷酸盐缓冲液。 3.微量加样器,反响板 【实验办法】 1.标识表记标帜:取四个反响板孔,标识表记标帜1号为待测,2号为阳性对比,3号为阴性对比,4号为空白对比。 2.加样:取待测血清,加入4个孔中,每孔加20μl。1号加50μl胶乳液,2号加阳性对比成分50μl,3号加阴性对比成分50μl 。 3.搅匀:轻轻晃动,充分混和。23分钟后观察结果。

显色基质鲎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终点显色法,含偶氮化试剂)

显色基质鲎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终点显色法,含偶氮化试剂) 【用途】显色基质鲎试剂( Chromogenic End-point 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 CE TAL )用于体外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禁止以任何途径进入机体。 【原理】鲎试剂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冷冻干燥品,鲎试剂中含有C因子、B因子、凝固酶原、凝固蛋白原等。在适宜的条件下(温 度,pH值及无干扰物质),细菌内毒素激活C 因子,引起一系列酶促反应, 激活凝固酶原形成凝固酶,凝固酶分解人工合成的显色基质,使其分解为 多肽和黄色的对硝基苯胺(pNA,λmax = 405nm)。在一定时间内,pNA的生成量与细菌内毒素浓度成正相关,据此,可以定量供试品的内毒素浓度。同时,对硝基苯胺(pNA)也可用偶氮化试剂染成玫瑰红色(λmax = 545nm),避免了供试品本身的颜色对405nm处吸收峰的干扰。 【检测限】按反应时间不同可检测0.1EU/ml-1 EU/ml和0.01EU/ml -0.1EU/ml两个区间( 反应时间T 1 和T 2 见出厂检验报告) 。 【试剂盒组成】 细菌内毒素工作品,2支 鲎试剂, 1.7ml/支,2支 显色基质,1.7ml/支,2支 偶氮化试剂1,10ml/支,2支 偶氮化试剂2,10ml/支,2支 偶氮化试剂3,10ml/支,2支 HCl (反应终止剂),50ml/瓶,1瓶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50ml/瓶,2瓶 【贮存】阴凉处, 最佳2-8℃,避光贮存。 【用法】 1 .材料和设备 1.1 试剂 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品、显色基质、偶氮化试剂1 、偶氮化试剂2 、偶氮化试剂3、HC l ( 反应终止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1.2器材 旋涡混合仪、移液器、多道移液器、封口膜、试管架。 恒温水浴箱(37±1℃)、分光光度计。 注意:接触试剂及供试品的所有器皿必须是无热原的(我公司提供无热原耗材)。 玻璃器皿可经250℃干烤至少60分钟去除热原。 2. 供试品的贮存与预处理 备注:若供试品为血液类,请参照配套血液相关处理试剂使用说明书。 2.1供试品的pH值应在6 - 8之间,若超出此范围,需用无热原缓冲液、0.1N氢氧化钠或0.1N 盐酸调节。

鲎试验(Limulus test)

上图所示:鲎,最具特点的就是鲎的血是蓝色的。 鲎(hòu)亦称马蹄蟹。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海生节肢动物,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虽又称马蹄蟹爬上灶、夫妻鱼、鸳鸯鱼,东方鲎等,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鲎(horseshoe crab)是一类与三叶虫(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 鲎试剂是从栖生于海洋的节肢动物“鲎”的兰色血液中提取变形细胞溶解物,经低温冷冻干燥而成的生物试剂,专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测。鲎试剂因能与细菌内毒素及β-葡聚糖反应形成凝胶而被广泛用于检测食品、水源、药品、医疗器械、动物体液等不同样品中的内毒素。使用鲎试剂检测的试验称为鲎试验。 鲎是一种海洋节支动物,其血液及淋巴液中有一种有核的变形细胞,胞浆内有大量的致密颗粒,内含凝固酶及凝固蛋白原。当内毒素与鲎变形细胞冻融后的溶解物(鲎试剂)接触时,可激活凝固酶原,继而使可溶性的凝固蛋白原变成凝固蛋白而使鲎变形细胞冻融物呈凝胶状态。 检测内毒素血症的一种试验。鲎系海边栖生的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属蜘蛛纲。其多功能血细胞(变形细胞)的溶解物中含有一种可凝性蛋白质,在极微量内毒素 (0.0005vg/ml)存在时可形成凝胶。本试验即利用此原理测定血液或其他样品中的微量内毒素。在临床病例,下列疾病阳性率较高:内毒素性休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肝炎、腹膜炎、肝硬化等。内毒素检出阳性病例中约有2/3导致死亡。 根据鲎试剂反应的原理可分为定性鲎试剂和定量鲎试剂,对应的试验称定性鲎试验和定量鲎试验。定性鲎试验主要用于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内毒素定性检验。定量鲎试验主要用于检测临床病人、动物体内内毒素等方面,以便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鲎试验按方法分: 凝胶法 动态浊度法 终点浊度法 动态显色法 终点显色法

红细胞凝集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 血球凝集(HA)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 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 集抑制(HI)试验 阿氏液(Alsever):即红细胞保养液 指红细胞凝集的现象。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红细胞凝集。 (1)由病毒而引起的凝集:G.H.Hirst(1941)发现流感病毒能使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后又发现其它各种病毒也能引起同样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即红细胞表面存在着对各种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以红细胞为桥梁的结果而引起凝集。利用此反应可以进行病毒的定性和定量。另外,如果存在抗病毒的抗体时,则由病毒引起的凝集作用将被抑制,所以可用于抗病毒抗体的检出。 (2)由抗体引起的凝集:(a)如果存在对红细胞表面决定基的抗体,则红细胞亦将凝集。可用于测定对抗红细胞的抗体的效价或鉴定人的血型。(b)在红细胞表面,如果人为地使之吸附或结合特定的抗原物质,则与该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将引起红细胞凝集(被动凝集反应或间接凝集反应,psssive he-magglntination)。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实用价值。 [材料与试剂] 1. 96孔“U”形或“V”形微量反应板,50 uL定量移液器,滴头,微型振荡器。 2. 生理盐水,0.5%鸡红细胞悬液,新城疫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新城疫阳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血球凝集(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u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u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匀后,吸50 u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uL;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uL,在振荡器上振荡,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1)。

动态显色法内毒素检测鲎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动态显色法内毒素检测鲎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货号:T7570 规格:48T/盒1.7ml 保存:阴凉处,最佳2-8oC,避光保存。 产品说明: 鲎试剂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冷冻干燥品,鲎试剂中含有C因子、B因子、凝固酶原、凝固蛋白原等。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pH值及无干扰物质),细菌内毒素激活C因子,引起一系列酶促反应,激活凝固酶原形成凝固酶,凝固酶分解人工合成的显色基质,使其分解为多肽和黄色的对硝基苯胺(pNA,λmax=405)。反应液的吸光度(OD值)增加,OD值增加的速度与内毒素浓度成正相关。换言之,OD值上升某一预设限值(启动OD)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启动时间)与内毒素浓度成负相关,启动时间的对数与内毒素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据此,可以定量供试品的内毒素浓度。 试验所需材料和器材: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鲎试剂、显色基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除热原试管、除热原吸头、除热原96孔微板(或可拆式板条)、旋涡混合器、移液器、试管架、带温育系统的动态光度测定仪器及配套软件,例如,微板鲎试仪ELx808及软件TALgent或Gen5。 注意事项: ①该试剂盒用于体外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严禁试剂以任何途径进入机体。 ②接触试剂及供试品的所有器皿必须是除热原的。试验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该说明书中的除热原指内毒素浓度小于0.005EU/ml。 ③供试品的pH值应在6.0–8.0之间,若超出此范围,需用除热原的缓冲液、0.1M氢氧化钠或0.1M 盐酸调节。 ④当供试品中可能存在鲎试验的干扰物质时,须进行干扰试验,参见【供试品的干扰试验】。 操作步骤:

1、动态光度测定仪器的设定,以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ELx808IU为例: 预热仪器,设置温育温度为37oC。 设置模板及程序。 设定读板波长为405nm,设定动力学参数:读板120分钟,每30秒读一次。 2、内毒素标准溶液配制(浓度10,1,0.1,0.01EU/ml) 2.1、取内毒素工作标准品1支,用砂轮沿安瓿颈部划痕,开启,加入适量(建议在0.5ml-1.2ml 之间)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置旋涡混合器上剧烈振摇5分钟。 2.2、将上述内毒素溶液进一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成所需浓度,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 上剧烈振摇1分钟。 稀释的内毒素溶液静置时间超过10分钟,用前在旋涡混合器上剧烈振摇1分钟,放置4小时以上的内毒素溶液应丢弃。 (参见《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使用说明书》)。 3、阴性对照为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 4、鲎试剂的溶解:按标示量加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于显色基质中,轻轻摇晃溶解显色基质,再将溶解的 显色基质全部加入到鲎试剂中,轻轻摇晃使鲎试剂完全溶解。注意不要用旋涡混合器剧烈振摇。溶解的鲎试剂应在10分钟内使用。 若采用多道移液器,将溶解的鲎试剂转移到除热原加样槽,并轻轻摇匀。 5、实验操作 取除热原微板,在各孔中分别加入100μ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内毒素标准溶液,或供试品。 将微板放置于鲎试验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ELx808IU中,37oC预热10分钟。 预热结束,用移液器或多道移液器每孔加入100μl鲎试剂(避免产生气泡!),中速振摇10秒混匀,于37oC温育120分钟,并且在405nm波长处,每30秒读一次OD值。 6、数据处理 设定启动OD为0.2,软件自动给出其启动时间(T)。 建立标准曲线:lgT=b lgC+a,其中T为启动时间,C为内毒素的浓度,b为直线斜率,a为Y轴截

去内毒素实验方法介绍

去内毒素质粒提取Protocol 内毒性也称为脂多糖或LPS,是革兰氏阴性(如大肠杆菌,E.coli)胞膜上一种成分。细菌外膜的外部脂质成分完全由内毒素分子组成。一个E.coli包含约2百万个LPS分子,每个LPS 分子又由疏水性的脂质A、复杂的多糖链以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组成。因此每个内毒素既包含疏水区域也包含了亲水和带电区域,从而赋予其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独特性质。 图1. 内毒素结构图。 细菌在其活跃生长时表面的内毒素成分较少,而一旦其死亡则会释放大量内毒素。在质粒提取的裂解过程中,内毒素会从细菌的外膜释放到裂解液中。内毒素的存在会严重的影响质粒转染细胞的效率,此外会激活造血细胞(如B细胞、巨噬细胞等)的非特异免疫反应,造成实验的假阳性,所以转染级质粒的提取纯化必须去除内毒素。 内毒素如何测定? 历史上,内毒素测定主要是基于内毒素与鲎(一种海洋节支动物,也称马蹄型蟹)血液中的变形细胞冻融后的溶解物(鲎试剂)接触时可发生凝血反应。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胶反应的机理是:鲎的血液及淋巴液中有一种有核的变形细胞,胞浆内有大量的致密颗粒,内含凝固酶及凝固蛋白原。当内毒素与鲎变形细胞冻融后的溶解物(鲎试剂)接触时,可激活凝固酶原,继而使可溶性的凝固蛋白原变成凝固蛋白而使鲎变形细胞冻融物呈凝胶状态。现在已经发展出更加灵敏的光度计测试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鲎试剂以及一种人工合成的可产生颜色反应的底物。 LPS污染通常用内毒素单位(Endotoxin Units, EU)表示,通常情况下,1ng LPS对应于1到10个EU。

Protocol 常用的试剂盒选择包括Qiagen、Sigma都挺好用的。或者omega、天根等。在选择取出内毒素的质粒提取试剂盒的时候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有的盒子上写着“Endofree”字样,这种试剂盒是专门用来提取用于细胞转染实验的质粒的。一般这种质粒提取试剂盒采用独特的硅胶膜吸附技术,高效专一地结合质粒DNA。同时采用特殊的溶液P4和过滤柱CS,可以有效的去除内毒素、蛋白等杂质。没有这个字样的试剂盒,对于常规的分子克隆实验,如,PCR,酶切,克隆等完全够用了。 如果不是特别的试验,建议采用手工方法,丁香园战友推荐以下的protocol提的质粒免疫动物没有问题,曾用于制备DNA疫苗,可进行大量的去内毒素质粒提取。 1)挑取一个新鲜菌落接种于含5ml LB及相应抗生素的试管,37℃培养8-12小时。 2)用上述新鲜培养物小提质粒鉴定后,剩余的菌液接种于含相应抗生素的400ml LB培养基中,37℃培养12-16小时。 3)用500ml离心筒收集菌液,5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 4)用40ml预冷的STE重悬菌体,转移至2支30ml离心管中,6000rpm 5分钟,弃上清。 5)用3ml预冷的溶液I重悬菌体,再加入6ml新鲜配制的溶液II,轻轻颠倒混匀;再加入4.5ml预冷的溶液III,轻轻颠倒混匀。 6)4℃12000rpm离心10分钟,将上清转移至另外的30ml管中。 7)加等体积的异丙醇,颠倒混匀,置于-20℃20分钟以上。 8)4℃12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70%乙醇洗涤沉淀,37℃蒸发至沉淀边缘透明。 9)加入5ml TE使DNA溶解后,加入5mol/L的LiCl溶液5ml,轻轻混匀,-20℃放置5-10分钟。 10)4℃12000rpm离心15分钟,转移上清,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20℃放置20分钟以上。 11)4℃120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用70%的乙醇洗涤沉淀,倒置控干后,37℃蒸发至沉淀基本透明。 12)用2ml TE溶解沉淀,并加入50μl/管的RNase(5mg/ml),37℃消化过夜。

实验报告—固相反应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样本) 学生姓名:×××学号: 5702106*** 专业班级:无机材料062班 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08-11-20实验成绩: 实验五固相反应 一.实验目的与内容 固相反应是材料制备中一个重要的高温动力学过程,固体之间能否进行反应、反应完成的程度、反应过程的控制等直接影响材料的显微结构,并最终决定材料的性质,因此,研究固体之间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规律,对传统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1.本实验的目的: 掌握TG法的原理,采用TG法研究固相反应的方法。通过Na2CO3-SiO2系统的反应验证固相反应的动力学规律—金斯特林格方程。通过作图计算出反应的速度常数和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2.实验原理 固体材料在高温下加热时,因其中的某些组分分解逸出或固体与周围介质中的某些物质作用使固体物系的重量发生变化,如盐类的分解、含水矿物的脱水、有机质的燃烧等会使物系重量减轻,高温氧化、反应烧结等则会使物系重量增加。 现代热重分析仪常与微分装置联用,可同时得到TG-DTG曲线。通过测量物系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来揭示或间接揭示固体物系反应的机理或反应动力学规律。 固体物质中的质点,在高于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总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谐振动。温度升高时,振幅增大。当温度足够高时,晶格中的质点就会脱离晶格平衡位置,与周围其它质点产生换位作用,在单元系统中表现为烧结,在二元或多元系统则可能有新的化合物出现。这种没有液相或气相参与,由固体物质之间直接作用所发生的反应称为纯固相反应。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固相反应,往往有液相或气相参与,这就是所谓的广义固相反应,即由固体反应物出发,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生成固体产物的过程。 固相反应属于非均相反应,描述其动力学规律的方程,通常采用转化率G(已反应的反应物量与反应物原始重量的比值)与反应时间t之间的积分或微分关系来表示。 测量固相反应速率,可以通过TG法(适应于反应中有重量变化的系统)、量气法(适应于有气

鲎试剂使用说明书

凝胶法鲎试剂使用说明书 一、检测步骤 1、标准品稀释:开启后加入检查用水(W)1.2ml,置漩涡混合器上混合5min,得到 浓度为10EU/ml的内毒素溶液,标记为(E10),其余各梯度稀释方法如下: 0.3ml 1.5ml 1.5ml 1.5ml 1.5ml 1.5ml E10 ---→E1---→E0.5---→E0.25---→E0.125---→E0.06---→E0.03 2.7mlW 1.5mlW 1.5mlW 1.5mlW 1.5mlW 1.5mlW 此步骤为新开启标准品者操作,各梯度做好标记,其余操作人员可直接使用。 2、取鲎试剂8支,折断安瓿瓶颈,其中2支作供试品检查管,2支作阴性对照管,2 支作阳性对照管,2支作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做好标记。 3、阴性对照管加入0.2ml检查用水,其余各管加入0.1ml检查用水,每支供试品检查 管另加入0.1ml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加入0.1ml浓度为2λ(即0.1ml 的E0.125)内 毒素溶液,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加入0.1ml含2λ(即0.1ul 的E1)内毒素的供试品。 4、封闭管口,轻轻摇匀,垂直放入37℃的恒温金属浴中60min,然后取出观察结果。 在孵育期间避免任何震动! 二、结果判断 1、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慢倒转180°,若管内形成凝胶,不变形,不滑落者 为阳性,记录为(+);反之为阴性,记录为(—)。取出试管应尽量避免受到震动 造成假阴性结果! 2、阴性对照管必须为阴性,阳性对照管、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必须为阳性,否则实验结 果无效。 3、若阴性对照管为阳性,表明鲎试剂或检查用水货实验器具受到污染;若阳性对照管 为阴性,表明鲎试剂或标准内毒素已失效,或鲎试剂的灵敏度及标准内毒素的效价 标示不准,或实验条件不满足;若供试品阳性对照管为阴性,表明反应体系内有抑 制反应的干扰因素存在。

美国USP鲎试剂检测方法

USP 这一章节的部分内容已与欧洲药典和日本药典协调一致,不一致的部分以符号*标出。 本章阐述了关于检查和定量供试品内毒素的方法。本法利用鲎(Limuluspolyhemus或 Tachypleus tridentatus)血细胞提取物制备的用于内毒素检测的鲎试剂(LAL)检定内毒素。*1 该检查包括两种方法:一为凝胶法,系利用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另一种为光度测定法,该法利用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的光学变化来实现内毒素的测定,这种方法又可分为浊度法(基于形成凝胶的过程中,溶菌液的浊度变化)和显色法(得到的肽-呈色基团复合物断裂后,检测反应混合物的色度)。检测时,可用其中任一种方法进行试验。当测定结果可疑或有争议时,除非各论中另有规定,以凝胶法测定结果为准。 直接比较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内毒素溶液,判断凝胶法的反应终点。内毒素含量以USP内毒素单位(USP-EU)表示。[注-1USP EU相当于1个内毒素单位。] LAL试剂专用于浊度检查法或显色法,因此,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定时,必须符合它们各自的要求。两种检查法都要求建立标准曲线,以检定供试品的内毒素含量。主要的实验步骤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将内毒素和对照品分别与LAL试剂保温培养;读取相应波长处的吸光度等。使用终点浊度法时,应在孵育时间结束时马上读数;对终点显色法,则要在孵育终止时添加酶反应-终止制剂,反应停止后,方可读数。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分析整个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并通过这些读数计算比值。 仪器 所有玻璃器皿及由其他耐热材料制成的器皿需用已验证的工艺在热烘箱内进行去热原处理。*2去热原时,常用的最小时间和温度设置分别为30分钟和250℃。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微量进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它们必须标明无内毒素并确对试验无干扰。[注-本章内,“管”也包括任何其他反应容器,如微孔板的孔等。] 内毒素储备标准溶液和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 USP内毒素RS的效价规定为10000 USP内毒素单位(EU)/西林瓶。用5mL BET检查用水溶解1西林瓶中盛放的RSE*2,在漩涡式搅拌机中溶解,用时为30分钟,在此过程中应不时搅拌;用得到的浓缩液制取系列稀释液。如不打算马上制取稀释液,应将浓缩液放在冰箱中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14天。从冰箱里取出浓缩液后,在使用之前,应用漩涡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三分钟。稀释液在进一步稀释之前,也需要混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0秒。吸附会对稀释液的活性造成损失;因此,除非有可靠的数据能支持稀释液的保存,否则都不应该保留稀释液。 预备实验 使用灵敏度经复核的LAL试剂。 为保证内毒素检查法的效力,需要证明供试品溶液、洗液、或供试品的提取物对检查反应没有阻抑或增强作用,也不会给试验带来干扰。验证时,应对列出的三种方法分别进行阻抑或加强试验,阴性对照品也是验证的对象。当LAL试剂的来源、生产商的方法或试验用物品的配方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开展验证。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制备供试品溶液时,应以LAL试剂用水溶解或稀释药品,或润洗供试药品的容器。也可能有其它的水溶液对某些物质或制剂的溶解、稀释或润洗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有必要,调节供试品溶液(或它的稀释液)的pH值,使LAL试剂和供试品溶液的混合物的pH值在所选LAL试剂的生产商建议的pH范围内。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的pH值范围为6.0——8.0。可使用酸、碱或LAL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的适宜的缓冲溶液调节pH值。酸或碱溶液须用LAL试剂用水再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置。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