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政府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从政府责任角度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公平问题

姓名孙云龙

学号104753120066

专业行政管理

课程名称公共行政思想比较研究

任课教师关学曾

摘要: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向公民提供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其投入的情况。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体发展中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教育发展的失误和教育系统内部发展出现投入战略的失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政绩观和教育观等方面出现偏差,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政府所履行责任不到位所致。

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不断重视,颁布了诸多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政策,这对于缩小义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过分析发现成效并不显著,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中起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责任能否实施到位,直接关系到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立足中国国情,从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的投入责任切入,分析政府责任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并从比较政治学视野,分析国外针对义务教育,政府如何发挥职责,并列举中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总结论述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民基本权利、政府投入责任

正文:

一、导论

综合国力的提高要靠教育,义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倘若以学生总数为指标,我国可以说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义务教育系统。今天,教育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流动中的巨大作用,可以说是勿庸置疑的。这种作用的本质体现是,教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得以发展的动力,是其

向上流动的前提。教育政策学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通过教育投资是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最佳途径;教育也是使个人与家庭有机会提升社会地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增加社会公平程度主要手段。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已成了其获得一定社会地位或职业的主要条件之一,教育日益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失去了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个人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然而义务教育更是起到了基础性的先导性的作用,所以对义务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不是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自然带来的结果,市场机制分配资源的结果与教育公共性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冲突,公共性决定了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解决,政府在分配过程中必须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在这种状况下,为了寻求和落实个体社会成员平等的发展权,并促进最终的社会平等,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的公平无疑应该成为政府职能的首选目标,也是政府理应遵循的道德律令。政府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政策的改进和调整来尽可能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进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来体现的。大量的事实观察和理论分析也表明,当中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扩张时,教育的差距和不平等也在一道增长或扩张。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偏远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你都能很容易发现教育的这种特殊现象:当有的城市学校把宽带插口装到了每张课桌时,却有不少农村学校孩子还得沙地当纸、树枝为笔;当有的城市学校铺着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不止一个时,却有不少农村学校连一个可供学生玩的篮球也拿不出来;当有的城市学校投资动辄数亿元时,却有不少农村学校连粉笔也得一根根地数着用。在现代化城市郊区,你同样能很容易地看到:一边是备受打击的“棚户学校”、“民工子弟学校”或“露天学校”;一边是耗资巨大的“超现代化”豪华学校。两相比较的结果是,有的城市学校正在追求与国际化接轨,其条件甚至搁到欧美也堪称一流;而有的学校,时时刻刻捉襟见肘,甚至与非洲相比,恐怕也算差的。这种极端对立的现实图景所展现的教育差距状况,足以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教育公平问题的严重性。这也充分表明,在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急剧扩大的过程中,在市场化的教育并没有发挥缩小这种不平等的作用,反而因为其自身的不平

等而成为扩大整个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动力机制。在人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以后,教育问题就成为人的基本需要,特别是义务教育。

综上所述,在发展市场的我国,教育也越来越市场化,甚至义务教育也出现了大量的私立学校,人们都希望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这就是市场的缺陷,市场的不公平性导致了许多不公平现象,就像我们所熟知的“择校热”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教育资源的调配中来代替市场而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给予保证的基础性教育。义务教育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有义务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和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二是国家有责任为义务教育提供一切必须的教育资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将义务教育的性质分为免费性、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核心特征,并与国家公共性密切相关。义务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人发展的黄金阶段,义务教育的发展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根据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国家要为义务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国家要建立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公平包括公正、平等和合理,涉及社会地位,行为准则、利益分配。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持久的梦想,教育公平思想最早由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亚里士多德提出通过法律来保障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哈耶克指出“正义或公平确实要求,人们生活中由政府决定的那些状况,应该平等地提供给所有的人享有”。马克思在1866 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包括教育对象、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多方面的公平。教育公平要求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在制定教育政策、分配教育资源等方面平等和公平地对待每个社会成员,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均等享受公共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有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

平等的对待。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教育公平主要是托尔顿·胡森和科尔曼的观点。胡森认为,教育公平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教育起点公平(教育机会平等),指每个人,不分民族、性别、出身、信仰等,都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第二,教育过程平等,指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同等的对待。第三,教育结果平等,即受到同等的教育,其成功的机会(教育结果)相对均等。1966 年,科尔曼调查了4000 所学校的60 万学生后,写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点》,又称《科尔曼报告》,在报告中他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有四个标准:⑴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⑵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⑶教育结果均等,⑷教育对生活前景机会的影响均等。目前中国义务教育城乡之间不公平现象是影响整个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义务阶段农村学生在校人数是城市学生在校生数的六倍。而整个农村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学生接收到的教育资源是天壤之别。要实现中国义务教育的公平,要着重发展农村教育,保证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毕业率和小升初率。使农村学生接收到与城市儿童大致相等的义务教育。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对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的现状看,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研究分析较多,甚至还有进行国别国家间对比的,如:孙峻峰的《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如峰的《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杨亚敏的《中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比较与借鉴》,王彦才的《美日两国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等;有对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研究较为深入的,如王蓉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历史与展望》,蔡红英的《农村义务教育最低财政保障问题研究》等,有对义务教育投入从均衡方面较多的研究的,如姚岚的《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政策研究》,许新成的《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张军凤,王银飞的《平等配置义务教育经费——兼谈“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也有从公平角度来研究义务教育问题的,如刘艳的《从义务教育的投资审视教育公平问题》,更有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