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标签作文(教师版)

《聊斋志异》-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知识一点通+练习+标签作文(教师版)

《聊斋志异》复习标签封建、自由、追求、摧残、压迫名著概况《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作者概述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

《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

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

《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物简析1、陆判换头风波,书生上天下地状告冥官,讨取公道。

胡可饰演的小曼与黄晓明饰演的书生兼医生白扬展开了一段生死恋,即使小曼死了变成鬼,白扬也要追入地府去与之相会。

2、小翠灵狐报恩,嬉闹中化解危机,痴儿巧妇,每天制造欢乐笑声。

狐女小翠之母为报答恩人王源智,将小翠嫁给王源智又痴又傻的儿子王元丰,演绎出一个有趣、好玩的故事。

3、阿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讲述痴心名士孙子楚(袁弘饰)爱慕才女阿宝(杨丞琳饰),化身灵雀传达爱意,终于如愿以偿的故事。

4、小谢书生陶望三住进了一个鬼宅,碰到了霍思燕饰演的秋容、香港演员唐宁饰演的小谢等一帮女鬼,几经惊吓后却和她们成为了朋友。

聊斋志异《促织》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促织》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促织》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促织》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促织》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蒲松龄《促织》教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蒲松龄《促织》教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蒲松龄《促织》教案及原文翻译赏析蒲松龄《促织》教案及原文翻译赏析《促织》教案促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蒲松龄同情百姓的博大胸怀和对封建统治者罪恶的揭露。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品味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教学方法:阅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语】300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川县,有这么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他不收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

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

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

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作者介绍】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他是清代康熙年间人,是一位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一生著述丰富。

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一千几百首,词一百首,散文四百多篇。

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

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写有一副“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聊斋志异》介绍】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聚一生心血而成。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共8卷,491篇,约40万余字。

“聊斋”作者的书斋名,“志异”记述花妖狐鬼及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

目的是“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郭沫若称赞它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写作背景介绍】这篇小说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事情,其实大有深意。

《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

《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

部编教材推荐名著《聊斋志异》导读与精要练习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这种简单的经历使蒲松龄与普通乡民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他蒲松龄曾写过《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婚嫁全书》《历字文》等通俗读物,这些著作体现了蒲松龄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构成了他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精神品格。

他创作的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品概述蒲松齡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膩,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很多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多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

《聊斋志异》全书491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

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促织》优秀课件ppt

《促织》优秀课件ppt
第三章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04
第四章
后世影响与价值评估
02
促织的文学背景
古代文学的发展
古代文学的起源
古代文学的影响
古代文学起源于远古时期,以口头诗 歌和神话传说为主要形式,随着社会 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文学体裁。
古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还在思想、 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影响。
《促织》优秀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介绍 • 促织的文学背景 • 《促织》的剧情解析 • 《促织》的艺术特色 • 《促织》的启示与思考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 篇,讲述了明代宣德年间一名男 子为了完成皇帝的征虫任务而发 生的一系列离奇故事。
03
《促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
《促织》的文学风格
《促织》的叙事风格
《促织》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情节紧凑,结构严谨,引人入 胜。
《促织》的语言风格
《促织》的语言优美,文笔细腻,用词精准,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 力。
《促织》的形象塑造
《促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拓展阅读与比较阅读
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其他文学作品,进 行比较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实际应用与实践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如写作、演讲等,提高文学素养 和表达能力。
持续关注文学发展动态
建议学生关注文学发展动态,了解当 代文学现象和趋势,培养文学创新思 维。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聊斋志异》导读

《聊斋志异》导读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第一课时
一、 蒲松龄生平和创作
1、蒲松龄生平
蒲松龄,世称聊斋 先生,淄川人。早有文 名却屡试不第。31岁在 江苏宝应县衙做幕僚。 40岁起在同邑名人毕际 有家为塾师。71岁补为 岁贡生。四年后病逝。
蒲松龄科场蹭蹬使他体验了科举弊端,在 《聊斋》中写出生动的应试士子形象。
30多年农村教书生涯,使其有研习学问、搜 集民间传说、写作聊斋故事的机会。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 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 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 ,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 ,伤其妻,亦自经焉。”(《梅村诗集笺注》 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第四课时
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宫中爱玩蟋 蟀而流毒遍及民间。交代了故事背景。

2、塑造了不少“情 痴”、“情种”的 男性形象。
《阿宝》男主人公孙子 楚。
《鲁公女》男主人公中 的张于旦。
3、提出了“知己之爱”的崭新的爱情观。
《瑞云》名妓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 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 。 篇中秀才盛赞:“天下唯有真才人为能多情, 不以妍媸易念也。”
(五)抨击不良的世风恶习,总结人生经 验教训等带有训诫意义的作品。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作品,或借寓言 形式,或直抒胸臆,抨击了当时社会道 德的沦丧和不良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 度上概括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教 训,给人以启示。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一、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

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

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

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

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

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

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

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

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

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

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

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

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分:“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

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

”(〔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

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中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

《聊斋志异》导读(1)

《聊斋志异》导读(1)

名著导读——《聊斋志异》1.了解作者及《聊斋志异》成书经历。

2.理解《聊斋志异》的写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3.了解《聊斋志异》艺术价值。

一、蒲松龄其人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

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二、《聊斋志异》如何成书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事实上,历代学者经过考据发现,《聊斋志异》中故事的来源,一部分是前代小说或笔记的改编,一部分采自当时社会传闻或直录友人笔记者,一部分是作者自己虚构的狐鬼花妖故事。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

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

此后屡有增补。

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

《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小知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

写鬼写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五篇范文

《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五篇范文

《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五篇范文第一篇:《聊斋志异》及其《促织》导读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之《促织》赏析湖北当阳祖铨一、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古典小说发展的总结期。

代表这高峰和总结的是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是《聊斋志异》,一部是《红楼梦》。

《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总结,《红楼梦》是古代长篇小说的总结。

唐宋以后,古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文言和白话两途,白话小说以其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贴近现实而得到广泛的传播,取得了压倒的优势;在唐传奇的高峰以后,文言小说虽然代不乏作,数量亦相当可观,但是有影响的传世佳作却非常少。

宋代“说话”艺人总结他们的艺术经验说:“话须通俗方传远”。

这里的“话”是故事的意思,但无疑也包含了语言的因素在内。

《聊斋志异》的语言用的是相对比较典奥的文言,远不如白话小说那么通俗,但它在中国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却几乎同古代通俗的长篇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相媲美。

这说明,《聊斋志异》在思想艺术上有足以克服其语言障碍的独特成就。

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写的大多是一些花妖狐魅的故事,充满奇思异想,但它却深切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人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这是它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而这些,又都是同蒲松龄的生活遭遇、生活体验和文化素养分不开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他出生的村庄原名满井庄,村口有一眼泉井,泉水清澈四溢,四周翠柳掩映,他因自号柳泉居士。

他生活于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个黑暗腐朽的时代。

连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加上繁重的科税和贪官污吏的敲剥,使广大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

这都是他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自然会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却功名不显的家庭。

父亲蒲槃虽然弃儒经商,但他广读经史,学问渊博,在思想和文化教养上都对蒲松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毕业论文]《聊斋志异》中《促织》在人物、语言、构思上的探究

[毕业论文]《聊斋志异》中《促织》在人物、语言、构思上的探究

目录目录 (1)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一、经典的人物形象 (5)(一)正角形象 (5)(二)贪官污吏形象 (5)二、个性的语言艺术 (7)(一)简练的文字运用 (7)(二)巧妙的语言创作 (7)三、奇特的构思创意 (9)(一)“第三者” (9)(二)“小尾巴” (9)注释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13)摘要《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典范,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其创作思想行文方式对后代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促织》为切入点,以《明朝小史》中的原版、手稿本《促织》和青柯本《促织》三个不同版本的比较,来探究《聊斋志异》在人物、语言、构思上的独特之处。

深入的体会作者在故事中寄予的思想情感及其体现的创作才华。

关键词:人物形象,双语话,创作构思。

ABSTRACT"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is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model, is a unique ideas and features of classical Chinese art style of short stories, its creative thinking manner of writing in offspring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the paper takes the" boosted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ith" Ming dynasty historiography "in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this" boosted "and green ko this" boosted "three different versions of comparison, to explore" masterpiece "in character, language, and the design unique. In-depth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in the story, the advantages of emotions and thoughts embodied the creative talent.Key words : characters;Bilingual words;creation conception前言康熙十八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流传广泛,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促织》ppt课件

《促织》ppt课件
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 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 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 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 铺做塾师,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
蒲松龄,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一生的遭遇却很不 幸运,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 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qiào 裨益 bì
惭怍 zuò
蠹虫 dù
恩荫
yìn 长胫 jìng 角斗
jué
抢呼欲绝 qiāng 向隅而泣 yú 翘首以待 qiáo 浅尝辄止 zhé
自学指导一 5分钟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一段。 2、文章开头交代“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的情节有 何用意?(环境、主题、结构) 3、写“华阴令欲媚上官”“游侠儿”“里胥”等人行为,有 什么作用? 4、文中第一段写的却是明宣德间的故事,但是蒲松龄是清朝 人,作者有何用意?
古诗中的“促织”意象
1.悲秋之愁 2.生命之忧 王安石《西风》: 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 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 3.思乡怀人之苦
学习目标
1、了解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2、朗读文本,解决生字词。 3、重点翻译第一、二段,并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 ,山东省蒲家庄人。
察看
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
挖掘 没有
最终 成功
合乎
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
于规样款格式。,宰县严令限追比,十旬天余,杖至百,两大股腿间脓血流离,

《促织》教学课件解析

《促织》教学课件解析
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多样化。无论是叙述故事,描写场面, 还是人的对话,作者所调遣的语言,都能曲尽其妙,恰到好处。
详略 详写捉虫曲折过程
安排 略写献虫层层受惠

粗笔勾勒故事开端
现 手
文笔 变化
(饱含同情) 工笔描述发展高潮
(饱含同情)
情节曲折 波澜起伏

粗笔勾勒故事结局 跌宕多姿
(辛辣讽刺)
虚幻 心理描写,细腻合理 (借古讽今)
情状 情景描写,逼近生活
“异史氏曰”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 的评论,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
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段评论主要有三点:
1、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 跬步,皆关乎人命不可忽也”,寄予讽谏之
旨。
2、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
实词练习
A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旧时县的别称)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古代与都城对称的县镇)
A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败退) B靡计不施,迄无济 (无,没有) C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不) D生之者少而靡之者甚多 (浪费) E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倒下)
A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放进) B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接纳) C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交纳) D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采纳)
相联系——区区 小虫系着成名一 家之祸福争危, 得之则化祸为福, 失之则大难临头, 给人以更加真实 的感觉,使人物 的形象也更加丰
满。
对促织的细节描写
“伏”——“暴怒”——“奔”—— “跃”——“张”、“伸”—— “ 颌 ”——“矜”——“叮”
夸张的修辞手法
显示了小虫的神奇的本领。小虫是由成名 的儿子变化而来,作者运用夸张和细节描 写,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造成虫 命为贵、人命为贱的社会病态心理,对统

促织文化与《促织》——《聊斋志异·促织》创作赏析

促织文化与《促织》——《聊斋志异·促织》创作赏析

促织文化与《促织》——《聊斋志异·促织》创作赏析作者:杨曙碹,谭秀柯来源:《蒲松龄研究》 2016年第4期促织文化与《促织》——《聊斋志异·促织》创作赏析杨曙瑄谭秀柯(淄博市博物馆,山东淄博 255000)摘要:《促织》是蒲松龄受到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的影响,经过艺术加工而作。

而他关于促织的描写,不仅显示出蒲松龄出神入化的写作能力,深刻的批判力和独特的观察视角,更显示出他对促织的品种、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具有熟稔的促织文化和知识。

全篇叙事借物抒情,内涵更加丰富,社会意义更深一层。

关键词:促织;促织文化;明朝小史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一个因惊悸而死、灵魂化作促织的悲剧,在痛诉整个大明帝国的同时,戏剧性地扭转了一个面临倾覆的家庭的命运,烛照出人世间繁芜丛杂、善恶交织的复杂人性。

《促织》作为《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命运起伏,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压榨百姓的黑暗现实,以其异乎寻常的想象、一波三折的情节、饱满真实的人物情感,历来为后人所激赏。

而其中关于促织的描写,不仅显示出蒲松龄出神入化的写作能力,更相信其对中国传统促织文化有着深入研究和独特的观察视角。

回溯和梳理传统促织文化,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展示的文化内涵。

促织又名蟋蟀,如《诗经》中就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唐风·蟋蟀》)、“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国风·豳风·七月》)之类的诗句,《尔雅》释“蟋蟀”为蛩,汉魏人又细分之,称之为“吟蛩”,汉代已有促织的叫法,如汉代《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至魏晋,“促织”“趋织”的叫法已经较为普遍。

幽州有谚语“趋织鸣,懒妇惊”,促织一叫,仿佛催促妇女赶紧织布,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谓其声如急织也”,形容蟋蟀鸣唱如织布机的声音时高时低,仿佛催促织女飞梭速织,这也是促织得名的由来。

历代以促织为题的诗作并不鲜见。

《促织》ppt课件

《促织》ppt课件

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 英俊勇敢,心地善良,具有强烈 的正义感。其他角色如忠义之士
、奸诈之徒等也各具特色。
艺术手法
小说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 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情节安排
等,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对作者的总结
生平简介
作者出生于明末清初,自幼聪慧好学,成年后致力于文学创作, 作品丰富,涉及小说、散文、诗词等多个领域。
官府官员
冷酷无情、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形象,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死活,是造成成名 一家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04
《促织》的艺术特色
叙事技巧
80%
倒叙手法
小说开头即交代结局,然后逆向 追叙,将故事的起因、经过、高 潮、结局一一呈现,使读者在悬 念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
100%
伏笔与照应
作者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使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强了故事 的戏剧性。
雅俗共赏
小说语言既高雅又通俗,既符 合文人雅士的审美需求,又易 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表现手法
01
02
03
讽刺与幽默
小说中运用讽刺与幽默的 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更 加鲜明,增强了小说的幽 默感和讽刺意味。
象征与暗示
小说中通过象征与暗示的 表现手法,使情节更加紧 凑,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 染力。
对比与反差
广泛传播
深入研究
《促织》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主题、艺术 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促织》在文学史上影响广泛,被选 入多种文学选本,成为文学研究和教 学的经典作品。
社会反响与影响
读者共鸣
《促织》以其贴近生活的题材和 感人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广大读 者的共鸣,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

《促织》经典课件解析

《促织》经典课件解析

深刻而有力地揭露了当时官府 之从侧面暴虐,社会之黑暗, 人民所受灾难之深重。
对促织的细节描写
“伏”——“暴怒”——“奔龁”—— “跃”——“张”、“伸”—— “颌 ”——“矜”——“叮”
显示了小虫的神奇的本领。小虫是由成名 的儿子变化而来,作者运用夸张和细节描 写,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造成虫 命为贵、人命为贱的社会病态心理,对统 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聊斋志异》介绍
《聊斋志异》既是一部‚搜抉奇怪‛、‚事涉 荒幻‛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是作者‚触时感 事‛、‚以劝以惩‛的孤愤之书。这部小说集 初名为《鬼狐传》,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 直到作者去世50年后,才在浙江睦州成书问世, 定名为《聊斋志异》。全书共16卷,491个短 篇。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形象栩栩 如生,故事新奇,结构巧妙,千姿百态。作者 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的 精华特色糅为一体,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 之上,是17世纪后半期,话本、拟话本小说已 过花红时节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微型小说从 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
征虫 捕虫 卜虫 再捕 丧虫 三捕 斗虫 献虫
二、围绕一只小虫,成名的心理活动由“惴惴” 到“大喜”,由“大喜”到“失色 ”,又由“失 色”到“惊喜”。试作一点分析。
【解答】 成名捕捉了一只小虫,自己感到沮丧,惴惴 不安,担心‚不中于款‛,不能符合官府心意。 当村中少年要将驯养的‚蟹壳青‛强与他的小 虫搏斗时,他是‚蓄劣物终无顾念所用,不如 拼搏一笑‛。当小虫角逐得胜,成名一反常态, 变成 ‚大喜‛。此时,鸡来啄小虫,‚成骇 立愕呼‛,‚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当 小虫又获胜时,‚成益惊喜‛。统治者爱好 ‚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人精神上折 磨摧残至此!

《聊斋志异》导读赏析

《聊斋志异》导读赏析

• 前人小说中的狐狸精有三个特点: • 第一,狐狸精害人,使人损害健康、
丧失理智甚至生命; • 第二,狐狸精年代越久远,道业越深; • 第三,狐狸精怕猎犬,怕露出狐狸尾
巴。
• 《婴宁》——天真烂漫的狐女 • 《青凤》——大家闺秀似的狐女 • 《阿绣》——可爱可敬的狐女 • 《小翠》——聪慧伶俐的狐女
3、对科举制度的腐败进行揭露和批判
揭露考场黑暗,贿赂公行:
《考弊司》。 讽刺考官昏聩,贤愚不辨: 《司文郎》。 揭露考试荒唐,黜佳进庸: 《贾奉稚》。 描摹考生心态,神魂颠倒: 《王子安》。
4、揭露官场的黑暗,刺贪刺虐,抒发公愤 《席方平》、《促织》、《梦狼》
5、描摹社会风气,化人劝世, 戒贪戒淫戒逸
一、《聊斋》作者的生平 二、《聊斋》的故事内容 三、《聊斋》的故事欣赏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 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 科名都不显,他父亲已被迫弃儒经商, 到他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 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中科名,并在 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 名振一时。但此后却屡试不第。
《胡四娘》、《崂山道士》、《张诚》
三、《聊斋志异》的故事欣赏
——《聊斋自志》
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 《聊斋志异》的故事内容
概括来说,就是歌颂花妖 狐鬼的美好世界,揭露和批 判黑暗的现实世界。
1、歌颂花妖狐鬼仙女和书生 之间的真挚爱情
(1)人狐恋 《婴宁》
《青凤》 《小翠》 《阿绣》 《娇娜》 《红玉》 《鸦头》
蒲松龄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 一生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 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著,其中 都有一些好作品。特别是俚曲的创作表明了 作者对通俗文学的重视。

《促织》精品课件

《促织》精品课件

4、分析《促织》一文的写作特色。
借古讽今
以讲述前朝故事的形式 ,寄托对现实的不满; 作者所揭露的是清初时期的社会现实,但采用曲笔,开头点明故事发 生在 “明宣德间”,借古讽今。
以喜写悲
故事的结局,成名得到封赏,儿子也苏醒过来,似乎从上到下皆大 欢喜。但现实中不可能“幻化成虫”甚至“死而复生”。 将人间悲剧幻化成喜剧的形式,不但没有削弱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 相反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哀,谴责和讽刺的意味更加辛辣。
2、《聊斋志异》
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 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 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 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 有短篇小说约500篇(12卷)。
《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
1.劝惩说:即劝惩世风民俗。“三才之性,六经之文,诸圣之义,可 一而贯之。” 2.游戏说:仅为游戏之文。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3.谈空说:即认为没有深意,纯粹“谈空”,好奇。“君自闲人堪说 鬼”,“聊斋且莫竟谈空”。
3、第7自然段中,少年共有三笑,找出三次“笑”的原因,并分析“三笑”描写的作 用。 明确: 第一次是他看见成名的促织“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不由地“掩口胡卢而 笑”,这一笑很形象地刻画出少年一副轻狂傲少的神态; 第二次是他看见成名的促织“蠢若木鸡”,禁不住“又大笑”; 第三次是他用猪鬣来挑逗促织,但“仍不动”,于是“又笑”, 得意至极。 通过这“三笑”的描写,一个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游侠儿形象就栩栩如生跃然 纸上了。而最终“少年大骇”,既衬托出促织的奇异,更进一步表现了人物的无知可 笑的一面。
通假字
(1)手裁举
通“才”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聊斋志异》导读解析

2、塑造了不少“情 痴”、“情种”的男 性形象。
《阿宝》男主人公孙子 楚。
《鲁公女》男主人公中 的张于旦。
3、提出了“知己之爱”的崭新的爱情观。
《瑞云》名妓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 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 。 篇中秀才盛赞:“天下唯有真才人为能多情, 不以妍媸易念也。”
《连城》连城与乔生结为“知己”,生死相爱。 他们因心灵相通而相爱,为了爱情,他们可以放弃 生命,可以魂魄相从,生死相依,贫富不能成为其 障碍,幽明不能成为其阻隔。
《席方平》描写了冥府对一件冤狱的处理过 程。借阴间写阳世,通过席方平到阴间代父伸 冤的曲折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府自上而 下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含冤难伸。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
宣德皇帝爱斗促织,成名一家遭遇惨痛。 成名交不上促织被打得脓血淋漓。 成名子弄跑促织投井自杀。 异史氏曰:“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成名子魂化促织,却轻捷善斗。 成名将魂化促织层层上交,龙颜大喜。 抚军、县令、里胥备受奖赏。 成名被破格拔为秀才。 结局也颇具讽意。
2、蒲松龄创作 :
蒲松龄除《聊斋》外还写诗1000多首,词 500多首,文450 多篇,俚曲14首,戏曲3出及 《日用俗字》《农桑经》等实用性杂著。大多收 入路大荒编《蒲松龄集》和蒲松龄纪念馆编《聊 斋佚文辑注》中。
3、《聊斋》版本: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青柯亭本:凡16卷431篇。乾隆31年刊刻。
亦真亦幻,表幻里真。《聊斋志异》创设的 环境特点就是天上泉下、异域他邦、梦乡仙 境、狐鬼世界、精魅天地。但是这一切,仅 是故事的载体。虽在“写狐写鬼”,却是 “刺贪刺虐”。“狐鬼”是幻境,“贪虐” 是真情。
《聊斋》的典型环境,真化幻、幻化真,真幻 莫辨,所以如此,正在于虽是幻境,却源于 生活而高于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之《促织》赏析湖北当阳祖铨一、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古典小说发展的总结期。

代表这高峰和总结的是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是《聊斋志异》,一部是《红楼梦》。

《聊斋志异》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总结,《红楼梦》是古代长篇小说的总结。

唐宋以后,古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文言和白话两途,白话小说以其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贴近现实而得到广泛的传播,取得了压倒的优势;在唐传奇的高峰以后,文言小说虽然代不乏作,数量亦相当可观,但是有影响的传世佳作却非常少。

宋代“说话”艺人总结他们的艺术经验说:“话须通俗方传远”。

这里的“话”是故事的意思,但无疑也包含了语言的因素在内。

《聊斋志异》的语言用的是相对比较典奥的文言,远不如白话小说那么通俗,但它在中国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却几乎同古代通俗的长篇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相媲美。

这说明,《聊斋志异》在思想艺术上有足以克服其语言障碍的独特成就。

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写的大多是一些花妖狐魅的故事,充满奇思异想,但它却深切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人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这是它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而这些,又都是同蒲松龄的生活遭遇、生活体验和文化素养分不开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他出生的村庄原名满井庄,村口有一眼泉井,泉水清澈四溢,四周翠柳掩映,他因自号柳泉居士。

他生活于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一个黑暗腐朽的时代。

连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加上繁重的科税和贪官污吏的敲剥,使广大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

这都是他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自然会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却功名不显的家庭。

父亲蒲槃虽然弃儒经商,但他广读经史,学问渊博,在思想和文化教养上都对蒲松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蒲松龄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他自幼聪慧好学,19岁时就连续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了秀才。

他热衷功名,热切地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进人仕途,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但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举人也没有考中,直到72岁时才援例被拔为岁贡生,但这时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科举考试的热衷和失败,使他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和腐败,以及落第士子的内心痛苦,都有极为深切的体验。

这就使得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成为《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

蒲松龄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山东农村度过的。

但在他31岁那年,曾经有一次南游的经历。

这就是他应同乡好友在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任知县的孙蕙的邀请,到那里去做幕宾。

幕宾相当于今天的私人秘书,在封建时代就是替人捉刀的文犊师爷。

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离开山东农村,也是他足迹最远之处。

他应幕到南方,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为了生计;二是因为岁试和科试都不得意;三是出于朋友的情谊。

孙蕙,字树百,比蒲松龄大9岁,是蒲松龄的同乡好友。

在淄川是个富室,家中有园林,堆岩布壑,有山有水。

这次南游的时间,是从1670年秋到1671年秋,即蒲松龄31到32岁。

他同孙蕙虽为朋友,但毕竟有主宾之分,蒲松龄不免时时有寄人篱下之感,加上他时时惦念着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刚一年时间就辞幕返回故里了。

这段经历虽然时间不长,且生活很不得意,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陶冶了他的性情。

江南自然山水对蒲松龄创作的影响还不止于精神上的陶冶,对他《聊斋志异》的创作也有直接的意义。

其次,是深切地感受到即使在号称富庶的南方,人民的生活也是同样悲惨,社会矛盾也是同样尖锐的。

他在这时期所写的诗中,以同情的笔墨表现了高邮人民所受的水灾之害。

包括南游的这一年在内,蒲松龄亲身经历和目睹的人民的苦难和血泪,以及由此产生的满腔的优愤,便成为他创作《聊斋志异》重要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

幕宾的身份还使他有机会广泛接触封建官僚,并熟悉官府的种种黑暗内幕和政治腐败。

从《聊斋志异》反映政治黑暗的篇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从生活中直接得来的鲜活体验。

另外,孙蕙喜欢蓄妓养优,这又使得蒲松龄有机会同南方受封建礼教影响较少、思想比较开放而又富于才情的歌妓舞女们接触,并同她们中的一些意趣相投、才情出众者,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南游归来以后的生活,是一边舌耕度日,一边积极准备科举考试,生活是极其艰苦的。

王洪谋《柳泉居士行略》云:“自是(指北归)以后屡设帐绪绅先生家,日夜攻苦,冀得一第。

”这是他主要的奋斗目标.也是他主要的生活内容。

与此同时,他也在奋力写作《聊斋志异》,创作他的那部寄托孤愤的“鬼狐史”。

“屡设帐”,所指当不止一次,也不止一家。

坐馆教书,舌耕度日,对当时的蒲松龄来说,既是迫不得已,又是非常合适的生活方式。

既可以谋生计,又可以习举业,同时还能获得搜集民间传说,创作《聊斋志异》的良好机会。

尤其是在毕际有家,具备极优越的条件。

毕家系世家大族,家中有园林之胜,又藏书甚富。

蒲松龄诗中写到毕家优美园林的不少,以“石隐园”为题的就有多首,毕家有许多应酬文字如书信、祭文、墓志等都由蒲氏代笔。

这个时期,虽然劳顿艰苦(西铺与蒲家庄往返百余里,数月一次探家),但家庭经济情况略有好转。

直到晚年,他的生活才稍微安定闲适,不再为衣食所困。

蒲松龄在长时期中生活贫困,与穷苦农民有着大体相近的生活遭遇。

这样的生活,使他接近下层,了解和熟悉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思想感情;对政治的腐败和黑暗,都有极其深切的感受。

这是他能够在《聊斋志异》中充当人民的代言人,传达人民的爱憎感情和愿望要求的重要基础。

蒲松龄自幼爱好民间传说,喜欢搜集精魅神鬼的怪异故事,积累很多;但他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熔铸进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爱憎感情,以毕生的精力写出了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书斋的名字,在聊斋中写下许多花妖狐魅的奇异故事,所以取名《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创作始于20多岁的青年时期,到康熙十八年(1679,作者40岁)到西铺坐馆以前,已初步结集成书,故有《自志》之作。

同年有同邑人退职御史高晰为之作序。

但当时规模还不大,以后又继续补充创作,数量不少。

在绪绅家坐馆的这三十多年时间,当是主要的创作时期。

辞馆归家的晚年,在进行加工、修订、整理的同时,或亦时有新作产生。

应该说,蒲松龄的一生,虽然科场上失意使他情意灰冷,但生命和热情融人《聊斋志异》的创作中,人生的追求总算是有所寄托了。

《聊斋志异》虽以神鬼怪异为主要内容,却同传统的志怪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创作目的并不在张扬神道,也不是单纯博人博己愉悦的游戏之作或消闲之作,而是一部充满现实生活血肉的抒发孤愤之作。

他在《聊斋自志》中,就将《聊斋志异》称为一部“孤愤之书”,并且深深地感叹说:“寄托如此,亦足悲矣!”难能可贵的是,蒲松龄在书中所寄托的“孤愤”,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而产生的不平,而主要是同广大被压迫人民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的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懑。

蒲松龄一生创作繁富,据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所著《文集》四卷,《诗集》六卷,((聊斋志异》八卷”等。

《聊斋志异》的重要版本有:1、《聊斋志异》今存半部手稿本,原稿藏辽宁省图书馆,有影印本出版,这是《聊斋志异》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2、康熙抄本,藏山东省博物馆,未影印/3、铸雪斋抄本是现在能确定具体年代的时代较早的一部抄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影印本出版。

4、1962年在山东淄博市周村发现一部二十四卷抄本,又称为周村本,原稿藏山东人民出版社。

5、1963年6月中国书店又发现了一部题为《异史》的重要抄本,现藏北京中国书店。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作品,除了少数篇章是写的现实故事以外,多数都是充满奇异幻想的花妖狐魅的故事。

但在《聊斋志异》所创造的奇异世界中,却充满了人间气息,充满了现实生活的血肉;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重大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广泛的社会人生。

可以说,《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幻想的形式写成的社会问题小说。

《聊斋志异》所反映的社会人生,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抨击黑暗政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类作品,集中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压迫、反剥削的要求,主要是暴露封建官吏的贪和虐。

《梅女》中写一个典史,因为收受了小偷三百钱的贿赂,就颠倒黑白,包庇小偷,诬陷被害者,逼得无辜的梅女含冤自缴。

小说借人物之口怒斥典史道:“汝本浙江一无赖贼,买得条乌角带(小官的服饰),鼻骨倒竖矣!汝居官有何黑白?袖有三百钱,便而(尔)翁也!”《梦狼》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梦境来揭露封建官吏的吃人本质。

白翁的儿子白甲在外地做官,白翁在梦中到了他的衙门,看见的是巨狼当道,“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

庭院之中是“白骨如山”,儿子白甲则化为一只老虎。

这种梦中的幻境,实际上是黑暗现实的反映和写照。

《席方平》则通过阴间来反映阳世。

席方平的父亲在阴间被仇人买通冥吏遭受酷刑,席方平的灵魂到冥界为父伸冤报仇。

可是上至冥王,下至郡司、城隍,无不贪赃枉法,凶暴残忍,不但不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反而对席方平施以种种酷刑。

小说通过二郎神的判词,斥责这些统治者是:“惟受赃而枉法,真人面而兽心!”除了官府的黑暗腐败,豪绅恶霸的罪行,也是《聊斋志异》揭露和鞭挞的对象。

《红玉》中写被罢了官的宋御史,横行乡里,欺压良民。

他看见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就派人在光夭化日之下到人家里去抢夺,逼得人家破人亡。

而官府却包庇他的罪行,使受害者的冤屈无处可伸。

《聊斋志异》抨击黑暗政治的作品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色:(1)小说揭露的是整个吏治的腐败,而不是个别官吏的品德不好。

这就触及到了封建政治的本质问题。

在《梦狼》篇末的“异史氏曰”中,作者愤慨地说:“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这些认识,在《聊斋志异》中,都通过奇幻而又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2)小说不仅揭露一般的官吏,还将矛头指向封建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名篇《促织》,就写的是为了满足皇帝斗蟋蟀的享乐需求,逼得普通老百姓家破人亡的骇人听闻的事实;而皇帝的享乐生活一旦得到满足,就给奉献者以极高的赏赐,以致“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连那些抚臣、令尹都得到了好处。

(3)表现了作者鲜明强烈的爱憎感情。

在作品中,不仅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压迫者的罪恶,而且总是借助于现实的或超人的力量,使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而与此相反,故事的结局,一般都是被压迫者得到好报,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最令人感到痛快淋漓的,则是《续黄粱》中对曾孝廉的惩罚。

作者真是别出奇想,写他被冤民杀死以后到了阴间,下油锅、上刀山还不解恨,又将他生前所贪占的321万钱,全部烧化灌进他的嘴里。

作者尖锐地讽刺道:“流颐则皮肤臭裂,人喉则脏腑腾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