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之刑事处罚

合集下载

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3篇)

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故意向法院提起诉讼,企图骗取法院判决书的行为。

虚假诉讼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概述1. 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2)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3. 行政责任虚假诉讼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当事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转让或者擅自使用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执行通知书的;(2)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转让或者擅自使用人民法院送达回证的;(3)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转让或者擅自使用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的;(4)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非法转让或者擅自使用人民法院其他法律文书的。

恶意虚假诉讼法律后果(3篇)

恶意虚假诉讼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恶意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故意伪造证据、隐瞒事实、捏造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

近年来,恶意虚假诉讼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破坏了社会诚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恶意虚假诉讼的定义、法律后果以及如何防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恶意虚假诉讼的定义恶意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故意伪造证据、隐瞒事实、捏造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故意捏造事实,虚构案件事实,提起诉讼;2. 故意伪造证据,包括伪造证据材料、篡改证据、隐瞒证据等;3. 故意隐瞒案件事实,不履行举证责任,误导人民法院;4. 故意利用诉讼程序,拖延诉讼、干扰司法秩序。

三、恶意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恶意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于伪造、毁灭重要证据,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刑事责任恶意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如果其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的规定,伪造证据、毁灭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行政责任恶意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如果其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伪造证据、毁灭证据等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

4. 信用惩戒恶意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社会诚信,应当受到信用惩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规定,对于恶意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乘坐飞机、火车软卧、动车组一等座等高消费行为。

四、如何防范恶意虚假诉讼1. 加强证据审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证据,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核实,防止恶意虚假诉讼的发生。

虚假诉讼得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得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为了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伪造证据、隐瞒事实,通过诉讼程序进行的违法行为。

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了司法公正,也严重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

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本文将探讨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

二、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虚假诉讼行为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因虚假诉讼所支付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鉴定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因虚假诉讼所造成的信誉损失、精神损害等间接经济损失。

(2)财产责任虚假诉讼行为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财产责任。

财产责任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返还非法所得、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

2. 刑事责任(1)虚假诉讼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伪造、变造、毁灭证据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造、变造、毁灭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行政责任(1)罚款虚假诉讼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予以罚款。

(2)拘留虚假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予以拘留。

4. 其他法律后果(1)撤销判决虚假诉讼行为导致判决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撤销原判决。

(2)追究责任虚假诉讼行为涉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

三、防范虚假诉讼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明确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提高虚假诉讼的法律成本。

2. 强化司法监督加强人民法院对虚假诉讼行为的监督,对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件进行审查,确保司法公正。

出现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3篇)

出现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又称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图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不仅破坏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浪费了司法资源,扰乱了社会秩序。

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本文将从法律后果的角度,探讨出现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

二、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具体而言,虚假诉讼的刑事责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致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给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的;(2)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致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3)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造成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 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赔偿因虚假诉讼给他人造成的经济损失;(2)返还财产: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返还因虚假诉讼获得的财产;(3)消除影响: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消除因虚假诉讼给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3. 行政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行政责任:(1)罚款: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被处以罚款;(2)拘留: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被处以拘留;(3)吊销律师执业证书、仲裁员资格等:虚假诉讼行为人若为律师、仲裁员等,应当被吊销相关资格证书。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虚假诉讼案件中,受害方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虚假诉讼行为人赔偿损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方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要求法院在判决中一并解决赔偿问题的诉讼。

5. 诉讼费用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因虚假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案件受理费、鉴定费、评估费等。

追究虚假诉讼法律后果(3篇)

追究虚假诉讼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虚假诉讼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司法秩序,还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因此,追究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虚假诉讼的定义、危害、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打击虚假诉讼提供理论支持。

一、虚假诉讼的定义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故意编造虚假事实,以诉讼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通过诉讼程序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具有以下特征:1. 故意性:虚假诉讼行为是当事人或代理人故意为之,而非过失。

2. 虚假性:虚假诉讼所涉及的事实是虚假的,与客观事实不符。

3. 危害性:虚假诉讼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司法秩序。

4. 不正当性:虚假诉讼行为是通过诉讼程序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虚假诉讼的危害虚假诉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虚假诉讼行为使得无辜当事人陷入诉讼泥潭,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财产损失。

2. 扰乱司法秩序:虚假诉讼行为使得司法资源浪费,降低了司法公信力,损害了司法权威。

3. 破坏社会诚信体系:虚假诉讼行为助长了社会不诚信风气,降低了社会道德水平。

4. 增加诉讼成本:虚假诉讼行为使得诉讼双方在诉讼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社会成本。

三、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针对虚假诉讼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支付诉讼费用等。

2. 行政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等。

3. 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诈骗罪、虚假诉讼罪等。

4. 民事制裁:人民法院在审理虚假诉讼案件时,可以依法对虚假诉讼行为人采取民事制裁措施,如追加诉讼费用、罚款、拘留等。

5. 民事责任追究:人民法院在审理虚假诉讼案件时,可以依法追加虚假诉讼行为人为被告,追究其民事责任。

虚假诉讼罪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罪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罪是指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虚假诉讼罪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虚假诉讼罪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虚假诉讼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1. 定义虚假诉讼罪是指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 构成要件(1)客观方面: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包括伪造证据、隐瞒证据、虚假陈述等。

(2)主体: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主观方面: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仍然故意为之。

三、虚假诉讼罪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虚假诉讼罪的刑罚为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民事责任(1)赔偿损失: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撤销诉讼请求:法院可以根据虚假诉讼行为的事实和证据,依法撤销原告的诉讼请求。

(3)承担诉讼费用: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因虚假诉讼而产生的诉讼费用。

3. 行政责任(1)罚款: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被处以罚款。

(2)拘留: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对虚假诉讼行为人进行拘留。

4. 信用惩戒虚假诉讼行为人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受到信用惩戒,影响其信用记录。

5. 诉讼中止或终止虚假诉讼行为人因虚假诉讼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诉讼请求将依法中止或终止。

四、案例分析案例:某甲以捏造的事实起诉某乙,要求某乙支付欠款。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发现某甲提供的证据存在虚假,遂认定某甲构成虚假诉讼罪。

法院依法对某甲进行了刑事处罚,并判决某甲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某乙损失。

五、总结虚假诉讼罪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侵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我国《刑法》对虚假诉讼罪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虚假诉讼的案件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的案件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实现非法目的,采取虚假事实、虚假证据、虚假诉讼手段,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执行,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日益增多,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旨在分析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以期对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提供参考。

二、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概述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2. 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拘留、吊销执业证书等。

3. 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 执法机关依法处理:虚假诉讼案件涉及的执法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撤销原判决、裁定、决定,对责任人进行追责等。

三、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具体分析1. 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1)返还财产: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返还因虚假诉讼所取得的财产。

(2)赔偿损失: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因虚假诉讼给他人造成的损失。

(3)支付违约金: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支付因虚假诉讼给他人造成的违约金。

2. 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1)罚款: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被处以罚款。

(2)拘留: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被处以拘留。

(3)吊销执业证书: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其执业证书应当被吊销。

3. 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涉嫌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具体罪名包括:(1)虚假诉讼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虚假诉讼罪的犯罪主体为自然人,犯罪客体为国家司法制度,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虚假事实、虚假证据、虚假诉讼手段,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执行的行为。

(2)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应当承担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刑事责任。

虚假诉讼_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_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又称虚假诉讼行为,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编造虚假事实、伪造证据、隐瞒真相,企图通过诉讼程序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虚假诉讼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本文将探讨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

二、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有其他非法行为,扰乱法庭秩序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其采取以下民事责任措施:(1)罚款:对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对其进行罚款。

(2)拘留:对于情节严重的虚假诉讼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当事人进行拘留。

(3)败诉: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在诉讼中败诉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虚假诉讼的行为,刑法规定了以下刑事责任:(1)伪造证据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的,构成伪造证据罪。

(2)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

3.行政责任对于虚假诉讼的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进行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件等行政处罚。

4.名誉损害赔偿虚假诉讼行为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名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名誉损害赔偿责任。

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实现非法目的,虚构诉讼事实,通过诉讼程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在我国逐渐增多,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破坏了社会诚信,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虚假诉讼问题的重视。

二、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当事人为了达到非法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诉讼程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虚假诉讼罪。

虚假诉讼罪的刑罚包括:(1)虚假诉讼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民事责任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1)返还财产:虚假诉讼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返还被侵害人因虚假诉讼所获得的财产;(2)赔偿损失: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3)承担诉讼费用:虚假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4)其他民事责任: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当事人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1)罚款:虚假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给予罚款处罚;(2)拘留:虚假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给予拘留处罚;(3)吊销许可证或者执业证书:虚假诉讼行为涉及律师、公证员等法律职业人员的,可以依法吊销其执业证书或者许可证。

4. 信用惩戒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依法承担相应的信用惩戒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限制高消费: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在一定期限内限制高消费行为;(2)限制出境: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出境;(3)限制招投标: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参与招投标活动;(4)限制任职:虚假诉讼案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在一定期限内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职务。

虚假诉讼__法律规定(3篇)

虚假诉讼_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以非法手段提起诉讼,企图通过诉讼程序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本文将对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

二、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以非法手段提起诉讼,企图通过诉讼程序获得非法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制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以非法手段提起诉讼,企图通过诉讼程序获得非法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制裁。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虚假诉讼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主体、犯罪情节等方面的规定。

(1)构成要件虚假诉讼犯罪,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在诉讼过程中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以非法手段提起诉讼,企图通过诉讼程序获得非法利益,涉嫌犯罪的情形。

(2)犯罪主体虚假诉讼犯罪的主体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

(3)犯罪情节虚假诉讼犯罪情节严重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①涉及金额较大的;②涉及人数较多的;③涉及多个案件或者一个案件的多个诉讼请求的;④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⑤造成严重后果的。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虚假诉讼行为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虚假诉讼行为的若干规定》对虚假诉讼行为的认定、制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虚假诉讼的案件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的案件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利用诉讼程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虚假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入手,分析其涉及的法律责任,以期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二、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在民事诉讼中,若构成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停止侵害:行为人应当立即停止虚假诉讼行为,不得再利用诉讼程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2)排除妨碍:行为人应当消除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包括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3)赔偿损失:行为人应当赔偿因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 行政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在行政诉讼中,若构成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违法当事人应当承担以下行政责任:(1)罚款: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

(2)拘留: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对违法行为人处以拘留。

(3)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吊销违法行为人的许可证或者执照。

3. 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在刑事诉讼中,若构成犯罪,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虚假诉讼行为人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包括:(1)伪造证据罪:行为人伪造证据,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罪:行为人通过虚假诉讼,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妨害作证罪:行为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据,帮助他人逃避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分析1. 法律后果的严重性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具有严重性,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还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规定虚假诉讼罪(3篇)

法律规定虚假诉讼罪(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对于各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虚假诉讼作为一种破坏司法公正、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为了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刑法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就虚假诉讼罪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一、虚假诉讼罪的概念虚假诉讼罪,是指当事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故意制造虚假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利用诉讼程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妨害司法公正的行为。

二、虚假诉讼罪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仅为部分内容,具体内容请查阅司法解释全文)“第一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符合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的,以虚假诉讼罪定罪处罚。

“第二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的‘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一)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二)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三)致使他人财产损失或者他人生产、经营、生活受到重大损害;(四)致使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五)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三、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1. 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仍然故意为之。

虚假诉讼认定的法律规定(3篇)

虚假诉讼认定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又称虚假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恶意利用诉讼程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通过诉讼程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

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虚假诉讼进行认定和制裁。

二、虚假诉讼的定义和特征(一)虚假诉讼的定义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恶意利用诉讼程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通过诉讼程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提起诉讼;2.在诉讼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伪造证据,误导法院;3.与他人串通,共同实施虚假诉讼。

(二)虚假诉讼的特征1.当事人主观恶意明显。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具有明显的恶意,其目的是为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获取不正当利益。

2.诉讼程序不规范。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往往利用诉讼程序的不规范,捏造事实、伪造证据,误导法院。

3.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4.扰乱司法秩序。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扰乱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

三、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一)事实认定标准1.当事人捏造事实。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捏造事实,编造与案件无关的事实,误导法院。

2.当事人伪造证据。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伪造证据,提供虚假证据,误导法院。

3.当事人故意隐瞒事实。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故意隐瞒事实,误导法院。

(二)法律适用标准1.违反法律规定。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恶意利用诉讼程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司法秩序。

(三)程序认定标准1.违反诉讼程序。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违反诉讼程序,如伪造证据、隐瞒事实等。

2.损害司法权威。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损害司法权威,扰乱司法秩序。

四、虚假诉讼的认定程序(一)立案审查法院在立案审查阶段,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证据等进行审查,发现涉嫌虚假诉讼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或者对当事人进行询问。

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后果(3篇)

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后果(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工作者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虚假诉讼的后果和法律规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的后果1. 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威的基础,而虚假诉讼行为无疑是对司法公信力的极大破坏。

法律工作者作为维护司法公正的从业者,其虚假诉讼行为使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产生怀疑,降低了司法权威,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2. 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虚假诉讼行为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一方面,虚假诉讼行为使败诉方承担了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和负担;另一方面,虚假诉讼行为使胜诉方获取了不应得的利益,导致双方当事人权益失衡。

3. 破坏社会诚信体系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行为违反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诚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工作者作为社会诚信的标杆,其虚假诉讼行为对社会诚信体系造成严重破坏。

4. 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虚假诉讼行为可能导致相关案件被错误判决,从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这不仅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秩序混乱等。

5. 损害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行为损害了整个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法律工作者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其行为应具有示范性。

虚假诉讼行为使法律工作者形象受损,影响社会对法律职业的认同。

二、法律规制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行为,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虚假诉讼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加强对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律工作者虚假诉讼行为的发生,与职业道德缺失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对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是预防虚假诉讼的重要途径。

3. 严格审查法律工作者的执业资格对法律工作者执业资格的审查应严格把关,确保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法规(2篇)

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法规(2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达到非法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的行为。

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浪费了司法资源,破坏了司法权威。

为打击虚假诉讼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我国法律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如下:1. 当事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提起民事诉讼,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虚假诉讼:(1)与被告之间存在矛盾,但无正当理由提起诉讼的;(2)明知诉讼标的物不存在,或者明知诉讼标的物已经转让、毁损、灭失,仍提起诉讼的;(3)与被告之间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4)故意提供虚假证据,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裁定的;(5)其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提起民事诉讼,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

2.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采取虚假诉讼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虚假诉讼:(1)故意捏造基本事实,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裁定的;(2)明知诉讼标的物不存在,仍然提起诉讼,导致他人财产权益受到损害的;(3)故意提供虚假证据,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裁定的;(4)其他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三、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根据《解释》,虚假诉讼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民事责任:(1)返还因虚假诉讼行为取得的财产;(2)赔偿因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3)支付因虚假诉讼行为产生的合理费用。

3. 行政责任: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以下行政责任:(1)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对虚假诉讼行为人给予罚款、拘留等处罚;(2)虚假诉讼行为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给予虚假诉讼行为人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虚假诉讼的案件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的案件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目的,故意编造事实,捏造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图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为。

虚假诉讼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

本文旨在探讨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以期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二、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1.民事责任(1)败诉的诉讼费用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败诉的,应当负担诉讼费用。

虚假诉讼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其败诉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2)赔偿损失虚假诉讼当事人故意编造事实、捏造证据,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3)信用惩戒虚假诉讼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损害了司法权威,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其采取信用惩戒措施。

例如,限制其参加诉讼、限制其担任法定代表人、限制其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2.刑事责任虚假诉讼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捏造事实、伪造证据,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行政责任虚假诉讼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由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其他法律后果(1)司法审查虚假诉讼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进行司法审查。

经审查,确认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

(2)追究相关责任虚假诉讼当事人恶意提起诉讼,其代理人、证人等也可能涉嫌虚假诉讼。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结论虚假诉讼案件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虚假诉讼损人法律规定(3篇)

虚假诉讼损人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采取伪造证据、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在我国不断增多,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打击虚假诉讼行为,维护司法公正,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二、虚假诉讼的定义及特征1. 定义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采取伪造证据、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 特征(1)目的性: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有明确的目的,即通过诉讼手段获取非法利益。

(2)手段性:虚假诉讼的当事人采取伪造证据、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使诉讼结果与其真实意愿相符。

(3)损害性:虚假诉讼行为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4)违法性:虚假诉讼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三、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一)伪造、隐瞒证据,提供虚假证据的;(二)隐瞒事实真相,故意误导人民法院的;(三)恶意诉讼,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明确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的认定标准、管辖、证据规定、定罪量刑等问题,为打击虚假诉讼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据。

四、虚假诉讼的认定标准1. 诉讼目的非法: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

2. 诉讼手段违法:当事人采取伪造证据、隐瞒事实真相等手段,使诉讼结果与其真实意愿相符。

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

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

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故意制造、散布或者伪造证据、伪造情节,以诈骗法院作出不法判决或者其他不法处理的行为。

虚假诉讼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诚信原则,扰乱了法庭秩序,对被告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刑法对虚假诉讼作了一系列的规制,旨在维护司法权威、保护正当诉讼权益、防范诉讼欺诈行为,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

虚假诉讼的危害和性质虚假诉讼是对司法公正的一种威胁,它损害了法院的公信力,扰乱了法律秩序。

虚假诉讼可能导致无辜者受到不当的指控和损失,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虚假诉讼还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正当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压力。

刑法对虚假诉讼作了严厉的规制,将其纳入刑法的范畴,对虚假诉讼的行为人作出刑事处罚。

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虚假诉讼的构成要件包括:虚构证据、故意造谣、散布谣言等行为,而且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

虚假诉讼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中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处罚。

如果虚假诉讼的行为已经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者其他不良影响,虚假诉讼的行为人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对方的损失。

对于虚假证言、虚假材料的刑法规制虚假证言、虚假材料是导致虚假诉讼的重要原因之一。

刑法对虚假证言、虚假材料也作出了相关规制。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伪造证言、伪造材料的行为将构成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虚假证言、虚假材料还可能导致涉嫌诈骗罪的构成,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虚假诉讼的预防和打击措施为严厉打击虚假诉讼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刑法规制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打击措施。

其中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和司法机制,加强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打击和查处;加强对律师、法官等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和监督管理,防止他们参与虚假诉讼行为;加强对当事人的法律教育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自觉遵守法律,不参与虚假诉讼行为。

虚假诉讼是一种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当事人权益的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虚假诉讼罪是指以编造的事实、伪造的证据或其他手段,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妨害正常司法秩序,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最近,我国法律对虚假诉讼罪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首先,最新规定增加了对虚假诉讼罪的处罚力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虚假诉讼罪的量刑可以按照寻衅滋事罪从重或者加重的标准来处罚,最高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变化意味着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更有力地保护了司法公正和正常秩序。

其次,最新规定明确了虚假诉讼行为的范围。

除了虚构事实、伪造证据之外,还将恶意串通、炮制虚假案情等行为纳入了虚假诉讼罪的范围。

这一改变旨在提高对各种形式虚假诉讼行为的打击效果,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

另外,最新规定加强了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打击力度。

司法机关在处理虚假诉讼案件时,将采取积极措施,如扣押涉案财物、限制被告人出境等,以确保案件的有效审理和被告人的处罚。

最后,最新规定还强调了对虚假诉讼行为的防范和打击。

司法机关将加强对虚假诉讼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打击虚假诉讼行为,推动形成对虚假诉讼零容忍的社会氛围。

总的来说,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在增加处罚力度、明确行为范围、加强打击力度和防范机制方面都有所改进。

这对于保护司法公正、减少诉讼资源的浪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司法机关的专业能力和判断力,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虚假诉讼案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虚假诉讼行为的发生。

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3篇)

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的目的,伪造证据,恶意提起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在我国,虚假诉讼不仅浪费了司法资源,还严重扰乱了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

本文旨在探讨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虚假诉讼问题的关注,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二、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1.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伪造证据、恶意提起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并可以依法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来说,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包括:(1)败诉:当事人恶意提起虚假诉讼,法院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当事人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2)罚款、拘留: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虚假诉讼当事人依法处以罚款、拘留。

(3)赔偿损失:虚假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可能涉及以下刑事责任:(1)伪造证据罪:当事人伪造证据,恶意提起诉讼,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伪造证据罪。

(2)妨害作证罪:当事人恶意提供虚假证言,妨害证人作证,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妨害作证罪。

(3)诈骗罪: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骗取财物,可能构成诈骗罪。

3.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伪造证据、恶意提起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虚假诉讼起诉的法律后果可能涉及以下行政责任:(1)罚款:当事人恶意提起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款。

(2)拘留:当事人恶意提起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可以依法处以拘留。

4. 名誉损害虚假诉讼起诉不仅给当事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第 1 期 9卷 1
V0 .9 No 1l 12 .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OL0GI CAL DEVELOPMENT ENTERPRI E OF S
2 1 年 6川 00
J n2 1 u .0 0
论虚假诉讼之刑事处罚
骆 定 进
( 金华 市 中 级人 民法 院 . 江 金 华 3 1 1 浙 2 0 7)
的法 律 意 识也 从 无 到 有 , 遍 得 到 了提 高 。 多 人 在 自己 普 很 权益 受 到 侵犯 时 , 已经 敢 于运 用 法 律 的 武器 去 维 护 , 再 不 笔 者认 为 , 假 诉 讼是 指 行 为 人 在诉 讼 过 程 中 , 过 虚 通
使 用伪 造 的证 据 、 假 的陈 述 、 意 串通 等 手段 干扰 人 民 虚 恶
中 图 分类 号 : 4 68 F 2.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8 3 ( 0 0 1 — 19 0 10— 97 2 1 )1 04 — 4
S u y o r m i a u ih e to l sv ii a i n t d n c i n lp n s m n fi u i e l g t l t o
恶 意 诉 讼 ”1 假 诉讼 行 为 , 我 国 民事 、 政 、 事 诉 讼 1 3 虚 在 行 刑
二 个 领域 中均 存 在 , 民事 诉讼 领 域 表 现 较 为 突 出 。 假 在 虚
不 也 的不完善 ,经济社会当中的不减信行为也传 染到了司法 得 不正 当利 益 的行 为 。 正 当 利益 可 以是 财产 利 益 , 可
hr a m.
Ke wo d :r u i g to y r s f a d lt a i n;i r p ri t r s ;c i n l u ih n i mp o e e e t rmi a n s me t n p
范 我 国 的法 治建 设 已经 到 了一 个新 的 历 史 高度 ,民众 利 益 的保 护 , 围也 限 定 在 民事 诉 讼 或行 政 诉 讼领 域 。
去 寻求 私 力救 济 。 是 , 但 由于 公 民素 质 的不 高 , 律 制 度 法 领域 。虚假 诉 讼 近 年 来不 断 见诸 报 端 ,数 字也 在 不 断 增 加 , 司法 T 作带 来 了很 大 的阻 碍 , 坏民法院做 出错误的裁决 , 以获 以是非财产利益或其他 目的。 有学者称之为“ 害案外人 诈
t e e i awi e r n eo ip t n h w e e mi e t efa d l ws i a d d t r n e h ra d h w t u ih Th sa t l n l z s h r d a g f s u eo o t d tr n u a u t n e e mi ewh t e n o p n s . i ri ea a y e s d o h r o c t el g t c f i g t nfa d c n i t n a d p t f r r e a e e il tv r p s l fo t e p i t f a d lt a in a d s c a h e ii ma yo t a i u o v c i n u s o wa d r l t d l g sa i ep o o a s r m h on so u i t n o i l li o r o r f ig o
摘 要 : 近年 来 , 场 中诚 信 质 疑 的行 为 已传 染 到 司 法领 域 。 少数 人 利 用 目前 的 司 法 体 制 , 市 以诉 讼 作 为 _具 , 害 人 T - 妨
民法 院 的 审判 秩 序 , 害他 人 的正 当权 益 , 而达 到 谋 取 不 当利 益 的 目的 , 社 会 危 害性 不 容 置疑 。 对 于诉 讼 欺 诈 损 从 其 但
行 为 如何 定性 , 否 需要 刑 事 处罚 以及 如 何 处 罚 , 存 在 广 泛 的 争议 , 是 则 因此 , 也给 司 法 实践 带来 了新 的 难 题 文 章 从
诉 讼 欺诈 行 为 、 会 危 害性 入 手 , 析 了诉 讼 欺 诈 入 罪的 正 当性 , 社 分 并提 出 了相 关 的 立 法 建议 . . 关 键 词 : 假 诉 讼 ; 当利 益 ; 事 处罚 虚 不 刑
L O D n -i U ig j n
(i u t mei ePo l’ C u , n u ,hj n 2 0 7 C ia J h a ne da epe S o r J h aZ ea g3 1 1 ,hn ) n I r t ti i A sr c:o b fee iit a ditgi a f e edjdca d m i. o b d r u ieta or od r n a aete b ta t u t rdtly n eryh sil n e u iil o an S me oype dc r l u re dd m g h D o )i n t nu j i c t a l imae ihs f tes o anu fia vnae y kn s fh rsn dca ss m. i e rme d u am t scey e t t r t o h r t gi na d atg ig e epee tu i lyt Whlb e n o s r it, g i g o r b ma u ot j i e e t h o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