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单元效果检测(一)及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全程考评特训卷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黑龙江省哈三中模拟考试]周厉王在位时,奢侈专横,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借以剥削人民。
国人(自由民)公开议论其过失。
厉王严厉镇压,王室重臣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厉王不要限制民众舆论。
后厉王被国人逐奔于彘。
这表明西周时期( )A.矛盾尖锐,社会动荡B.国人对王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实行仁政,重视舆论D.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2.[2022·四川省雅安市诊断性考试]射礼是西周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人早期射礼,礼仪质朴,重在竞射、比试技能和武功。
东周时期,射礼仪节繁琐,更多关注娱乐享乐意义。
这反映了( )A.贵族生活的奢靡B.礼乐制度的松弛C.宗法制度的瓦解D.社会局面的稳定3.秦朝除规定了丞相总理财政经济事务,收阅各地的“上计”之外,还首创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御史大夫的属官柱下史负责审阅各郡县、各部门呈送的有关户口、垦土及钱谷出入的上计报告。
这一制度的实行( )A.加强了对地方的财政管控B.强化了三公之间的分权制衡C.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D.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4.秦汉时期职权最重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初年的太尉、司徒和司空等“三公”,在魏晋南北朝时已丧失实权,成为虚衔,取而代之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
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行政事务的增多B.中央集权的要求C.皇权加强的需要D.世家大族的兴盛5.[2022·陕西省商洛市模拟考试]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长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
同时诏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
这些举措(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C.促成了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过渡D.基于推进国家廉政建设考量6.[2022·安徽省黄山市检测]贞观二年唐太宗曾说到房玄龄、杜如晦身为尚书省仆射,应当帮助君主排忧解难,广开耳目,求访贤能之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据此可知,这两种制度都能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 C.限制专制皇权 D.减少决策失误2.赵翼说:“杨士奇在内阁四十三年……不出内阁一步,古来所未有也。
同时值内阁者,金幼孜三十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按三杨同时在内阁者,又有黄淮、胡广皆十六年,其后李东阳十八年,徐阶十七年。
”这表明,明代内阁A.阁臣的权力比较大 B.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C.官僚群体相对稳定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3.在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到西周晚期,却出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西周“授民”制度的逐渐推行和深化 B.西周分封以同姓王为主体C.井田制下用奴隶集体劳动 D.西周比商统治区域扩大4.甲骨文中的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
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王权源于神权 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5.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其中有专门掌管宫室内部事务的,如少府、奉常、宗正等,两汉沿袭秦制。
隋朝时,成立了专门的侍御机构殿中省,掌管所有与皇家有关的侍御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枢机构权力更加明晰B.皇帝独尊地位日益遭到削弱C.家国同构社会结构瓦解D.皇帝侍御机关权力不断扩张6.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运行除主要靠行政法规和由朝廷不断发布的诏、令、制、敇等的指导外,还通过上级考核以及派遣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这种行政机构运行模式A.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促使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健全C.消除了地方割据产生的基础D.能够提高地方官员的积极性7.《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第小题2分,共40分)【基础巩固】1.(原创)下图是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回乡祭祖图。
近年来,这类活动在我国日渐隆重。
追根溯源,在古代与此类活动有关的制度是( )A .井田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原创)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4.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 .周天子和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5.(原创)下图形象的反映了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③前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④前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后者是属于上层建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7.(原创)假设你是中国秦朝时期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郡县制”与“元首制”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皖南八校联考)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A.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解析:选D根据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 项错误。
2.(2019·遂宁期中)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
”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B.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D.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丁山先生认为宗法制起源在西周之前,王国维先生认为宗法制在西周时产生,两者对宗法制起源的观点是不同,存在着争议,故B项正确;宗法制在西周前产生只是丁山先生的观点,故A项错误;丁山先生和王国维先生都没有提出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故C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是王国维先生的观点,故D项错误。
3.(2019·衡阳一模)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一现象说明()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B.儒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士大夫称谓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在社会结构领域的体现,故C项正确。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单元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X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
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解析:选D 据材料“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X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表明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宗法制度“规定了同一血缘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稳定统治秩序B.确定政治权力C.协调内部矛盾D.区分血统关系解析:选D 血统关系是由血缘形成的亲属系统,是血缘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区别,据材料“同一血缘共同体成员之间”可知是共同体内部关系而不是与外部关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并为封臣提供保护,同时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享有较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据此,材料阐述的社会时期是( )A.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时期B.秦把全国分为36郡时期C.制定礼乐制度时期D.“开元盛世”时期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该制度为分封制,属于商周时期,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故选C项。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里的“公天下”是指( )A.权力继承根据血缘B.皇帝独揽国家大权C.官吏任免依据才干D.百姓不是封君私产解析:选C 据材料“废封建、行郡县”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体现“公天下”概念,故选C项。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一)
5601.《孟子• 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
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 ,诸侯轩悬(三面悬挂) ,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 ,士特悬(单面悬挂)” ,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4.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 ,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
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A.分封制的瓦解B.郡县制的实行C.封建制度的确立D.郡国并行制的实施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6.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 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7.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8.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沆认为不可。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9重庆九校联考)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
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
这一变动()A.巩固了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特权C.强化了统治秩序D.冲击了封建统治解析:选C 从商代到西周臣民的变化体现了统治秩序的强化,故选C项;秦以前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题干中“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并未体现贵族特权,排除B项;“冲击了封建统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解析:选D 第一则材料说明分封亲族比较多,第二则说明扩展了疆域,第三则是说分封先代帝王之后,第四则是武庚叛乱,被平定后,成王分封微子,由四则材料综合判断可推断出周王朝分封制相当发达,故选D项;题干中四则材料,只有《荀子儒效》能说明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其他材料无法说明,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论述的是武王和周公辅政时期的事情,但并不能说明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排除B项;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属于历史结论,不是历史事实,排除C项。
3.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
这表明()A .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B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解析:选B 通过题干中“ 田氏代齐” 可知,田氏之所以能够“ 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 长期专擅国政” ,其二,“ 周安王册命” ,据此可知如此“ 册命” 破坏了西周始创的宗法分封制度原则,故选B 项;周安王之所以册命齐侯主要是因为其在齐国“ 长期专擅国政” ,这不能凸显周安王的集权统治,排除 A 项;春秋五霸的出现,周王室开始丧失“ 天下共主” 的地位,排除C 项;官僚政治出现于秦朝,排除D 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置太尉一职,但今天留下来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经任命过哪一位人物担任过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A.太尉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皇帝认为其权力重大,不轻易任命B.秦始皇自己直接控制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太尉负责监察百官,秦始皇缺乏可以担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来得及任命2.与下图所示报纸的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清朝康熙皇帝时,在决策中实际拥有最大权力的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B.内阁C.南书房D.军机处4.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A.三公九卿制B.内阁制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5.嬴政统一全国后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故制定了一系列的专有称谓,号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以上材料说明()A.皇权至高无上B.嬴政功绩极大C.嬴政决心效法先王D.实行礼制6.2021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
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秦始皇作为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是()A.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B.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C.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D.留下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为中国赢得了光照世界的荣誉7.“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都实行科举考试,从民间选拔人才D.都把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主专制8.元代中央“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自言所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违制论”,这说明元代时()A.中书省的权力比较集中B.中书省兼掌军事、民族、监察等事务C.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D.行省制维持了元朝的稳定9.《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hōnɡ),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检测(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
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定州高一期中)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解析:选C。
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商汤、盘庚、周武王都强调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表明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中政权控制神权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借武力强化统治,故D项错误。
2.(2019·某某四地七校高一联考)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断( )A.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B.同姓封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C.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D.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王存在疑虑解析:选D。
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统治,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族,且示意图中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犬牙交错,这样的封国布局有防X异姓封国之意,故D项正确。
西周时期,周天子有至尊权威,但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天子未建立高度集权,故A项错误;据示意图可知,同姓封国黄河流域也有,故B项错误;据示意图可知,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同姓封国,故C 项错误。
3.(2019·某某师大附中高一学分认定)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传统的民俗中,除夕夜要“迎家堂”,家中供奉祖先牌位或家谱。
与这一民俗有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解析:选B。
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极为重视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民俗,与题干中的“供奉祖先牌位”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
4.(2019·襄阳高一期中)西周推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 )A.历史制度总是重复循环B.西汉的制度最优C.制度的革新具有渐进性D.郡县制存在弊端解析:选C。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1、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的诗句。
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受封于“鲁”的是哪一类( )A.王室子弟B.功臣C.商代贵族D.诸侯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3、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
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材料反映了( ) 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4、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
”这表明(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5、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
这种新现象反映了( )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 B.自耕农阶层的分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7、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人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
”这一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8、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到封建社会的王权专制,再到近代的共和制度,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
本文将从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秦汉的中央集权、唐宋的科举制度等方面,简要介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商周时期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端,商代的方国臣民为各地XXX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
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XXX所有,这一变动强化了统治秩序。
周朝时期,XXX将天下分为诸侯封地,以维护王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度逐渐演变成为割据局面,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秦汉时期,中国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
XXX对诸侯割据的局面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加强了。
XXX时期,进一步推行郡县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加强了XXX的管理和控制。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XXX时期实行科举制度,宋朝时期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使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也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虽然历经千年,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思想——中央集权,一直延续至今。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4.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
这表明当时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5.在秦帝国,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
郡县的自由民皆称“黔首”。
征服山东六国的秦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他们与山东六国人一样,均为帝国的臣民。
由此可见,秦朝的郡县制呈现出地缘性特征。
6.XXX认为商周之变和XXX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2020版高考历史新创新一轮复习人教版精练: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单元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1.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强化血缘宗法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宗教信仰D.加强文化认同解析:选D经过周王改造之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关系,说明周王在弱化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表现的是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没有提及尊卑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周时期的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经过周王改造之后的神成了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其目的在于加强西周各个部族之间的联系,并加强文化认同,故D项正确。
2.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
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土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解析:选C材料主要论述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各地诸侯进行分封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没有涉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周天子的授土授民仪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即隶属关系,而不是鼓励诸侯开疆拓土,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所示仅是一种仪式,起不到加强管理地方的作用,故D项错误。
3.《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这主要反映了()A.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B.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性C.早期文化充满神秘色彩D.百家思想的趋同与融合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得出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故A项正确;礼乐制度不属于封建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早期文化的神秘色彩和百家思想的融合,故C、D两项错误。
4.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山东莒南高一上学期历史练习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编者:彭春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带冠冕的禹》。
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2、现在我们看电影电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历史剧,其中就有许多的宰相或丞相比如曹操、诸葛亮等等。
我国古代在中央设相这一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3、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鼎(右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5、关于西周宗法制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对后来历朝历代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以后各朝代的王位(皇位)继承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秦《峄山石刻》(如图)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8、下图是身穿新设计的衣冠的秦始皇,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开业创国成就突出。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检测试卷(一)(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修1历史
专题检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9·枣庄三中学情调查)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答案为C项。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排除A项;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排除D项。
2.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字的左边是监狱,右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字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种武器)。
这反映了周代( )A.受封诸侯的权利B.分封的对象C.受封诸侯的义务D.分封的目的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亲”“戚”的字义可知,“亲”是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即贵族;“戚”是握有武器掌控军事的人,即“功臣”,故材料反映的是周代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B 项正确。
3.(2018·汾阳一中高一期中)《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答案 A解析分封制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三家分晋说明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B、D两项题干无从反映,也不符合史实;C项易误选,原因是对分封制的理解与基于题干表面的认识。
4.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
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秦汉、明朝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隋唐
A.唐朝与罗马一样实行了保护外国人的万民法
B.吐鲁番地区在当时已归属唐朝中央政府管辖
C.唐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开始大规模对外出口丝绸
1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
A.嫡长子继承制B.民主选举首领
C.世袭制D.分封制
15.学者薛明扬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说,“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学者评价的是
A.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D.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7.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于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举行,CCTV5体坛快讯也特别开设“走齐鲁看全运”板块,全景展现“齐鲁大地”的风采。山东省“齐鲁大地”称呼渊源于
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实行的郡县制D.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B.理藩院C.宣政院D.枢密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此做法()A.说明商王愚昧无知B.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C.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D.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答案】C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0.王位世袭制【答案】B3、”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新型的国家形态”主要是指秦朝()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帝制度【答案】A4、这“实质上是将周王和其子弟之间的亲族关系直接转化成一种国家组织形式,。
“这” 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世袭制【答案】B5、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
这说明秦汉()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答案】A【解析】秦汉时期俸禄决定等级,官员依靠俸禄生活,体现出该时期官员职业性质明显,故A正确;俸禄是国家统一发放,不是剥削百姓获得,故B错误;等级制度不能说明体制失衡,故C错误;贵族政治当时依然存在,故D错误。
6、古代儒者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将“君”与“国”混为一体,君主在统治理念上常常将“国”视为放大的“家”。
这说明了()A.儒家思想促使“家国一体”观念的产生B.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进步C.君主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D. “家国同构”体现专制集权【答案】C【解析】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制,君主将国放到大家,显然是借助家庭伦理来强化君主专制,故C正确;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思想,故A错误;B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D中专制集权与家国一体的特征不符合。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新人教版高二必修1历史试题
单元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
”周朝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是( )A.强化血缘联系 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封邦建国 D.推行礼乐教化2.下图反映出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A.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B.三权分立,相互制衡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 D.相权空虚,中央集权3.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下图中的“?”应是( )A.郡国并行 B.刺史C.中外朝 D.巡抚制4.据史料记载,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
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
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
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宋朝设三司使的目的是加强相权B.自宋朝后,皇权逐渐衰落,相权不断加强C.此史料记载应合了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D.此史料记载与教材所述相悖,不可信5.元代的行省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行省之区。
该做法( )A.扩大了元代疆域 B.提高了行政效率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加剧了民族隔阂6.“其时(明成祖时期)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论其性质,当时的内阁是( )A.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B.宰相共同议定大政的场所C.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D.皇帝监察百官的中枢机构7.下表为伯利克里时期雅典人口中各类型人数统计表,该表反映的雅典某某政治的特点是( )A.主权在民 B.轮番而治C.少数人的某某 D.直接某某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其中的“责任内阁”是指( )A.内阁实际对国王负责B.内阁向议会负责C.内阁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内阁责任重大9.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A.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B.某某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C.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D.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10.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某某国总统。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
在诸神中祖先神最为尊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商朝社会弥漫着神秘色彩②对后世形成的宗法制有一定的影响③祭祖现象可能已经存在④王权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C。
主要考查商朝政治的特点。
本题可用排除法,④说法有些绝对化,可排除。
因为稳固统治可以有多种手段,依附神权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
2.(2010·安徽省巢湖市高三模拟)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图2)。
(“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
)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①西周分封制②当时的冶铸业③秦朝郡县制④隶书的特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A。
本题可用排除法作答。
题中铭文书写方式非隶书,可排除④;由“丰”国的存在,可知当时分封制依然存在,故③错误。
3.《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
”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解析】:选B。
“周辙东,王纲堕”指的是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后,王室威望低落,纲纪和政治地位每况愈下。
诸侯们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干戈相向,天下从此变得纷乱不堪。
所以反映出:当时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4.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解析】:选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效果检测(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5·蚌埠模拟)这是一幅反映西周时期某一制度的漫画,其内涵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解析:选D“因为他是正室的长子”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宗法制是在家族内部关于土地、权力、财产的分配继承制度。
A项并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故应该排除;B项反映的是衣锦还乡,也不符合要求;C项反映的是思乡之情;只有D项反映的是凝聚宗族。
2.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解析:选D“家天下”体现君主专制,这是不能变更的,对应题目的“君主专制的刚性”。
“公天下”表明选官制度的灵活性,适当吸收各个阶级阶层的人士进入官僚系统,相对应题目“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故选D。
A、B、C项无从体现。
3.(2015·绵阳诊断)“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
晋益弱,六卿皆大。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晋国已经被六卿所灭B.郡县制已经取代分封制C.政治和血缘纽带加强D.宗法制在晋国受到挑战解析:选D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首先,题干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即可知B项不正确,因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在秦统一后。
“尽灭其族”中的“其”指代的是祁傒孙、叔向子,并不是晋国,故A项不对。
晋之宗室被灭,说明政治和血缘关系不是加强,而是削弱,故C项不对,而这恰恰说明D项是对的。
4.(2015·盐城模拟)著名史学家张荫麟等著的《中国史纲》认为“周代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此处的“社会组织”应该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宗法制D.世袭制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周代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这句话。
这一组织应是在周代出现,并且影响到以后的中国社会,据此可排除D项,因为世袭制在夏代已经出现;A项分封制在秦统一以后,就不再大规模实行,因此影响有限,说不上基础,故A项不正确;同理,故B项也不正确;C项的宗法制,是将政治关系与血缘纽带给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形成了重视血缘、重视亲情的传统,对中国历史影响久远。
故C项正确,符合题意。
5.(2015·南充模拟)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的结论是()①皇帝制度始于秦朝②秦朝统一了文字③秦朝推行郡国并行制④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C根据所学史实,郡国并行制是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治国方略,排除③;①④是秦朝中央官制的改革措施;②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的反映。
故选C项。
6.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解析:选A汉代实行察举制、征辟制,选官依据是品德、学问、议政能力,即需才学兼备。
隋唐至明清实行科举制,科举制注重“以文取士”而非科技素养,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有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7.(2015·汕头模拟)某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查阅到一部名为“钦定台规”的文献,其部分目录见下图。
该学者的研究倾向最可能是()A.分封制度B.郡县制度C.监察制度D.宗法制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卷一,公署,官制,掌协;卷二,宪纲,建白,纠弹;卷三,考核,稽察,理刑”属于对中央官吏的监察,“卷五,监试,巡城,巡仓;卷六,巡漕,巡盐,巡察”属于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故C项正确。
8.(2015·金华十校模拟)“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啼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解析:选D反映题干“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的是科举制。
A项是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B项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C项是九品中正制;D项是唐朝孟郊在46岁中进士后所写,反映的是科举制。
9.(2015·临沂模拟)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解析:选D A项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并不能“遏止”。
B项的说法也是夸大了,只是说到“吃”这一方面,对于如何防止官员在其他方面利用公款并不涉及,因而不能说是“严密”。
C项说法也是夸大作用,对于官员在其他方面的不法行为未必控制,因而不正确。
D项说的“便于”是比较恰当的说法。
10.(2015·湖北模拟)张教授是某断代史专家,在其相关研究论文中多次引用“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的史料。
据此,下列最适合作为其论文插图的是()解析:选C“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反映了宋代三司的职权——负责国家的财政权。
四幅插图中,A项文字是“御史大夫”,属于秦朝时期的小篆,B项是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示意图,C项是宋代纸币——交子,D项是元朝棉纺织家黄道婆。
C项符合宋代史实,故选C项。
11.(2015·扬州模拟)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
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
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
”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C.自给自足的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D.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进程解析:选D根据“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可知,材料主旨在于突显君主专制,唯独D项最符合材料要求,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12.(2015·黄山模拟)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趋势。
这种趋势表明()A.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B.内外朝相互制衡C.宰相成为权力中枢D.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选D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指皇帝把自己身边的侍从等近官不断地外派来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而又担心外派的近官坐大,故不断地派出新的近官取代他们,使之不断偏离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从而加强皇权专制,故D项正确。
这一过程同时也表明A、B、C三项均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5·福州模拟)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公孙弘者,齐淄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家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
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汉书·公孙弘传》材料二《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
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材料三崔湜,字澄澜,定州人。
擢进士第,入朝,累转左补阙。
……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
再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野佥载》材料四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池田大作先生在《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谈道:“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
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约在2 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
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
……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公孙弘“为博士”、傅畅“至于上品”和崔湜“入朝”的原因各是什么?(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二到材料三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何意义?(9分)(3)依据材料四概括分析,当时中国的选官制度对英国有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它同样是有限度的”指什么?请指出这一制度在东西方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5分)解析:第(1)问必须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征以贤良”“时清定九品”“擢进士第”,依次判断出当时的选官制度为征召、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第(2)问必须抓住限定词“社会政治”,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第一小问必须抓住材料中的信息“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第二小问必须结合书本知识,明清时期科举制走向僵化,回答出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即可;第三小问回答主要原因时从社会环境入手即可。
答案:(1)贤良、才学;出身门第;科举考试。
(6分)(2)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
(9分)(3)影响:英国仿照中国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官员的方式,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
(1分)明清:八股取士盛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助推君主专制走向极端。
(2分)原因:社会环境不同。
(2分)14.(2015·临沂模拟)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
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
……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
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
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
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
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