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

《生活与哲学》主编孙熙国

在《生活哲学》教材中,我们把“物质”、“意识”、“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讲。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安排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没有实践,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人学观;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自然界

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则有原则的区别。这一区别,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说:“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同样讲物质世界,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马克思说:“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他又说:“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为与人分离的存在,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联系康德。

以此出发,我们分析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命题:南镇观花。王阳明与众

弟子游南镇观花时曾说:“未看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在汝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寂”不是空无,而是没有关系,即“未看此花”时,花和人心没有关系,并非花真的不存在;待到看时,花的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由于有了人的观照参与,花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打上了人的烙印,因此而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力量,花与人心建立起了联系。高晨阳。

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世界必须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作为体现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马克思说:“世界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这个世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是活生生的世界。中国唐宋以来特别推崇山水画,山水画体现的是人个体对宇宙世界的体悟。看山顶上孤悬的小亭,却是自然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攀上山顶,在亭中望远,眼界何其宽阔,觉得古往今来的宇宙世界都在心中了,这正是从主体的体认中达到于天地世界的合一,从个体的有限性中把握了世界的无限性。

论天心和灵明。王阳明问弟子什么是天地之心,弟子答人是天地之心。王阳明又问什么是人之心,弟子答灵明。王阳明很赞赏此回答,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只有人能“仰天之高,俯地之深,辨鬼神之吉凶。”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王阳明又说:“今看死了的人,他的精灵游散了,他的山河大地又在何处?”这即是说,没有了主体,客体又在哪里呢?客体都是相对于主体的对象性存在,人死了,主体死了,世界便不再作为他的对象而存在了。因此,这个命题强调的是世界是现实的世界,主体的世界。

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仅批评他的历史观,更主要的是批评他的自然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把自然和历史相割裂,反对自然和历史的对立。人们现实的自然界,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一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可见,是否从实践出发、从主体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人类社会

请老师们注意看一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和第八条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的内容。

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的观念决定环境”?这是爱尔维修1758年在《论精神》一书中遇到的尴尬和困惑。87年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条中作出了回应,认为既不能说环境决定人,也不能说人决定环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都是由实践决定的,这就超越并解决了爱尔维修这两个判断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但是,马克思这一理论贡献的意义决不仅仅止于此,而在于从此出发,把社会(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归结为实践;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把人的改变、尤其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改变归结为实践,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这一关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面貌的重大理论问题,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马克思的这一论断由于翻译等方面的原因,其含义一直未能得到全面准确的揭示,与此相应,人们对人的本质理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解也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从讨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德文原文中这段话的含义入手,探析马克思这一理论对解决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理论问题的重大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本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把它作为附录首次公开发表。出现在恩格斯附录中的原文是“Das Zusammenfallen des Änderns der Umstände und der menschlichen Tätigkeit kann nur als umwälzende Praxis gefaßt und rationell verstanden werden.”这段话的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环境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或者“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黑体为笔者所加)但是,197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把这句话译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