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最近几年的建设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并对资本市场建设作出重要的表述: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十八届三种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中国证券市场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1、坚定不移推进证券市场改革市场化——IPO重启和注册制推进

按照十八届三种全会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精神,中国证监会在证券发行安排及制度方面最大的举措就是IPO重启和注册制推进:A、2014年6月18日暂停两年的IPO重新启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得以恢复。B、与此同时注册制证券发行制度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2015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刚对记者表示,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准备注册制,已形成改革初步方案,并正着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真正实施还有待证券法修订完成之后。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市场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对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作了突破性的布局安排。注册制下,证券监管机关只进行形式审查而不涉及实质审查,发行人通过注册程序的惟一要求是完全公开信息。相较于核准制,注册制能以较少的资源损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2、坚定不移地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推动沪港通、深港通和A股纳入MSCI指数

A、2014年11月7日筹备6个月已经的沪港通正式运行,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B、2014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表示,在沪港通试点取得实验的基础上,支持深港两地交易所加强合作、深化合作方式和内容,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发展。之后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和深港两地交易所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日前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深港通与2016年12月5日正式开通。

C、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中国证件会提出让A股纳入国际指数——MSCI指数,并为此对做出了一系列举措:OFII制度的进一步开放,加强上市公司停牌活动规范,明确了外国投资者在跨境投资机制下的受益所有权。

3、证券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新三板市场建设

欧美国家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设经历了两百多年的自然生长,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而我国资本市场则是在政府指导下人为设计的,是自上而下的,是先有总体设计再向下逐步推进,先有主板、再有创业板、新三板、四板市场的过程。这个步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新三板市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突破式发展,其战略意义是经济转型助推器和金融改革试验田。新三板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和包容性的制度建设,为多样化的参与主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较低的挂牌企业准入门槛和较高的投资者门槛设计,形成了融资需求多于投资需求的不平衡市场结构,从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作用,使得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热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国家有计划地推行结构调整、利用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等新型企业等方面,来自于政府的总体设计指导相较于市场自然生长方式的高效性。

(3)区域性股权市场(定义和意义)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为市场所在地省级行政区域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今后有望成为多层次资本

市场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4)熔断机制

a.熔断机制含义以及国际现状

熔断机制是指当股指涨幅或者跌幅达到交易所规定的熔断点时,为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各国的熔断机制会根据各国股市的情况有所区别,营造出适合于各国资本产业发展的不同形式的熔断机制。目前,就国际大环境下,熔断机制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它的存在可以使股票市场在发生剧烈震荡时暂停交易,对保持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起一定作用。

b.我国推行熔断机制的背景及应用情况

中国A 股市场从2015 年上半年的一飞冲天,到6 月起经历股灾等各种超跌,暴跌,使得投资者的热情和信心严重受挫,为了使得市场存在一个缓解维稳的作用。2015 年12 月4 日,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了指数熔断相关规定,熔断基准指数为沪深300 指数,采用5%、7%两档阈值,于2016 年1 月1 日起正式实施。具体来说,当沪深300 指数涨跌幅度触发5%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 分钟;尾盘(14:45 至15:00 期间)触发5%熔断阈值,以及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熔断机制运行的4 个交易日里,沪深两市市值蒸发了7.4万亿元,从2015 年末的58.44万亿元降至51.30万亿元,超过5000 万投资者为此买单,人均损失高达13.78万元。

c.熔断机制在我国失效的原因

熔断机制在中国失效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时,没有注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以及证券市场现状,盲目推行西方模式造成的。

首先,中国市场属政府政策主导型,有许多股票掌握在政府手中以非流通股形式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对的较少及股票价值大幅波动,而大多数国际股票市场则是完全自由化发展的市场。

其次,中国股市经常存在庄家操作,是庄家用来短期获利的投机市场,而国外股市一般是以长线或红利为目的,机构操作不明显,以投资性市场为主。

再次,国际股票交易市场绝大多数都有做空机制,做空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这股票市场的健康规范程度,而中国市场不具备做空机制,当熔断机制触发时,没有外界可以做空的平台及手段去修正股指的不正常波动,而A 股市场只能在结束一天的交易后静观其变,无力修复市场的异常波动,并且于第二天开始仍旧被动的等待前一天的熔断暂停后趋势性的走势,从而熔断机制对于中国A 股市场的作用也就仅限于解决短期的瞬间异常波动,而对于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流动性还是影响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