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国土综合开发重大项目建设--我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我国国土综合开发重大项目建设--我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
专业. [2010年高考地理必备素材]我国国土综合开发重大项目建设--我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我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以及环京津风沙区等生态严重失衡地区,国家全面实施了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从全国来看,有930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禁牧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

到“十五〞末期,我国森林覆盖率显著上升,生态建设已经从“治理小于破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

全国造林面积连续3年超过1亿亩,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野生动植物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土地沙漠化趋势首次实现历史性逆转。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工程区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沙化土地治理见成效。

黄河下游干流输沙量从原来的16亿吨减少到13亿吨,有效地改善了治理区的生态环境。

塔里木河、黑河流域成功地进行了生态调水,对复苏下游胡杨林、恢复沙漠绿洲、遏制沙漠化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太湖和扎龙、向海湿地的生态调水,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水质、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生态环境。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5年来,林业用地面积呈扩大趋势,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

我国的水土保持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

我国的水土保持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

我国的水土保持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环境建设工作越来越主要,在环境建设的进程中有必要对水土保持工作高度重视。

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改善和完善,可是从当时的发展状况来看,其还存在着必定的缺乏,需求采纳有用的办法对其予以处理,只要这么,才能十分好的确保中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发展。

这篇文章首要剖析了新时期中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发展,以供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归纳办理;防止监督1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1.1水土流失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峻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根本特点是:散布广、类型多、强度高、损害深、办理难度大。

据1990年遥感查询,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水土流失已占疆土总面积的38.2%,其间水力腐蚀面积179万k㎡,风力腐蚀面积188万k㎡,冻融腐蚀面积125万k㎡。

水土流失遍及于各省(区),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乡村、工矿、城市都有不一样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七大流域及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尤为严峻。

1.2水土保持办法的归纳配套性。

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首先将耕地保土耕耘办法和建设梯田作为是工作中十分主要的内容。

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今后,又开端施行林草植被办法,可是实践的作用都不是极好,在效果方面都对比单一,而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时分中国开端了小流域归纳办理工程的建设,由于在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的归纳性相对较强,所以在施行作用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以后,我们发现只采纳一个办法是很难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所以在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有必要要采纳不一样的办法对其进行优化装备,这么一来也就构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善和科学的体系和机制,在水土保持工作中,一方面要对工程建设的资金予以筹措,一起还要采纳有用的办法吸引外资。

1.3水土保持的科学技能性。

在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水土保持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易行的群众性活动,可是,现实并非如此,水土流失办理工作实践上存在着十分强的归纳性,在运用的进程中它涉及到十分多的方面,所以该项工作中也对科学技能提出了十分高的请求,只要不断的改善技能,增加技能傍边的科技含量,才能在实践的工作中获得十分好的作用。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④有计划做好煤矿的 土地复耕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 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 源生产基地, 源生产基地,避免由 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 大规模水土流失。 大规模水土流失。
6.成功案例借鉴—— 6.成功案例借鉴 成功案例借鉴—— 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
①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 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护田林网,采用喷灌、 护田林网,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滴灌
②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 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
③固沟: 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丰硕的成果
南方丘陵: 南方丘陵:
1.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2.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樵采) 。 【降水侵蚀为主】 整顿措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好,其有效措施是以封山 育林恢复植被; 新兴小水电,大办沼气等(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 题,才是能封住山林的基本保障)
面对老 人无助 的眼神, 我们能 够做些 什么?
5.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5.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采 压缩农业用地, 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 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逐步 建成旱涝保收, 建成旱涝保收,高产 稳产的基本农田。 稳产的基本农田。这 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基本前提。 的基本前提。
水土流失的原因
⑴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 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 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 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 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 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 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 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 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 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中国面临主要生态问题(7个)一、水土流失分布: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南丘陵、黑土流失、冻融侵蚀1.黄土高原原因a.自然原因①位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④沟壑纵横,地形坡度大;b.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轮荒、修路、开矿等;②植被破坏,如过度樵采、毁林开荒、历史上的战争、营造宫殿等;危害①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黄河泥沙剧增,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措施①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②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③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2.长江中上游地区原因a.自然原因①山地丘陵多,坡度陡;②雨季长,雨量大,降水集中;b.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陡坡开垦;危害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③导致局部小气候恶化(干燥、温差增大);④使下游河道淤积排泄能力减弱,使下游湖泊淤积调蓄能力减弱,加剧水旱灾害;措施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③改坡为梯;3.东南丘陵(红色荒漠)原因a.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②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人为原因①陡坡开垦;②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植被;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能;③改坡为梯;④植树造林;4、黑土流失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成因:a.自然原因:①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七八月多暴雨,雨水冲刷力强②黑土抗蚀能力差③冬季冻融侵蚀b.人为原因:过度开垦、砍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掠夺经营危害:水土流失、土壤养分下降、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粮食减产措施:植树造林、合理发展农业、保持水土、注重生态的自我修复、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监测5、冻融侵蚀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并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分布:东北北部山区、西北高山区、青藏高原地区成因:由于温度和地表物质的差异,冻融侵蚀引起冻土反复融化与冻结,从而导致土体或岩体的破坏、扰动、变形甚至移动。

关于中国七大水系资料

关于中国七大水系资料

关于中国七大水系资料珠江长江松花江水系淮河黄河辽河海河最佳答案1.珠江流域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view/32449.htm#22.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位置东经94度35分54秒,北纬32度43分54秒,海拔5042米算起。

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60.8公里、沱沱河357.6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宾以下2740.6公里,我们,一般称6300公里或6370千米。

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有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中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中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

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降水量地区有效期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中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在原因。

在中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中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km2,风蚀面积188km2,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

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碳、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研究【摘要】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之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被提到我国国家发展大计之一,保持水土生态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为最终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而努力。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策1. 前言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牺牲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资源肆意开采、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整体的水土保持生态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并且由于我国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的立法较晚,因此人们对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意识和认知都有待提高,我国第一部专业水保技术法规是于1991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而根据我国全国第2次遥感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这是个十分庞大和惊人的比例,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分严峻和紧迫。

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及问题概述2.1 水土流失严重根据《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卷》中对于水土流失的定义是“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尽管我国自然、植被水土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等因素,导致我国对于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水土流失程度、水土保护紧迫程度仍旧面临巨大挑战。

作为全球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土流失不仅仅是危害强度深、危害范围大,而且还有着流失区域分散、流失水土类型广泛等特征。

我国的长江、黄河、淮河、太湖等七大流域都存在着水土流失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

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t,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吨。

2.2 植被破坏问题植被与水土是相辅相成的生存依附关系。

一方面,水土流失如果是发生在气候温润地区的话,对于植被破坏是有一定影响的。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国内外水土流失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外水土流失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外水土流失的发展及现状国内外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盲目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水土资源,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1.水土流失现状地球表面的表层土壤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当新土壤的形成速度超过侵蚀速度,并经历漫长地质年代后,就形成了土地。

土壤经过漫长的积累,形成了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反过来,植物又保护土壤免受侵蚀。

但人类活动将这种关联打破。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19世纪以来,全世界土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化、贫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逐日退化而丧失生产能力。

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也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70%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灾害的危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比例不足十分之三,计1.49亿平方公里,即149亿公顷,折合2235亿亩。

经过上亿年的沧桑演替,直至最近的数万年内,地球表层水陆之比才基本稳定。

在这149亿公顷陆地中,可耕地(包括草场、旱土和水浇地)为50亿公顷,不可耕地即荒漠化土地为36亿公顷,森林覆盖地38亿公顷,其余的25亿公顷则是冰天雪地和其它不毛之地。

地球表面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主要是指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

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逐渐减少。

全球50亿公顷可耕地中,已有84%的草场、59%的旱土和31%的水浇地明显贫瘠,饥饿和营养不良逐渐扩大,土地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一、摘要中国属于缺水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

中国水资源的枯竭将会给我们国家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我们应当如何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得以基本保障。

二、中国的水资源概况1、中国七大河系及特征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可用的淡水资源却很贫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

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我国地表河流流域分布主要有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七大水系贯穿全国,是我国居民用水的命脉,以下为地表七大水系简况:1 珠江水系: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

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

2 长江水系: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

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3 黄河水系:黄河之源为卡日曲,出自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

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及严重的地区

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及严重的地区

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及严重的地区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1.9万平方公里,那么我国水土流失的分布主要是在哪些地区呢?最严重的地区又是哪里呢?一:东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粮食年产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粳稻等商品粮供应地。

可是中国东北黑土区在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也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

这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中国肥沃的关东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现在,东北典型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26.3%。

二: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是指长江上游和我国境内的西南诸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元江和伊洛瓦底江)。

近年来,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43.83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上游流域总面积的43.6%。

长江上游9个省区市中,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重庆次之,其后依次为青海、云南、贵州、甘肃、西藏、湖北、陕西。

西南诸河区域涉及云南、西藏、青海三省区,水土流失面积88.58万平方公里,约占西南诸河区总面积的61.88%。

其中,西藏片区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占西南诸河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0.87%。

三:西北风沙区西北风沙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地区。

这里,风沙大,最大瞬间风速达32米/秒,每年要刮240次的“起沙风”,春天46天就能把沙土掀(蚀)起5.6~11.5厘米。

风蚀、沙压情况严重,常常毁害庄稼,需要重新补种。

干旱少雨,蒸发量比降水量大2~3倍,春季多5~6倍,春旱、秋吊很频繁。

成土过程微弱,土质瘠薄,沙土中“粘粒”含量多在5%左右,氮素奇缺。

该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仅次于阿拉善—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第三大沙尘暴多发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并存,分布广泛,流失量大,危害严重。

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相关问题

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相关问题

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相关问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将简单介绍长江流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问题,特点,危害性,成因及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治理措施。

一.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包括川、滇、黔、渝、鄂、湘、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168万时。

水土流失面积55万kIIl2,其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8.4%。

其中,长江上游水土流失35.2万时,占全流域的56.6%,年均土壤侵蚀量达16亿t,是流域水土流失分布最为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尤以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流域,沱江、岷江中游,乌江上游及三峡库区最为严重。

长江中游的水土流失集中在汉江上游(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清江,赣江以及大别山南麓诸水系等一些重要支流的上中游。

⑴由于大量的土壤流失,旱洪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严重失调,恶性循环愈演愈烈,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水土流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同时对于我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稳定也带来严重了威胁。

二.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的特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具有面积广、流失量大;流失类型多样;对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对当地危害及潜在危险性大;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

①水土流失类型多样,涵盖了我国的各种水土流失类型,包括水蚀、风蚀冰川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泥石流、崩岗等类型。

②坡耕地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

坡耕地、荒山荒坡及疏幼林地是坡面产沙的主要来源,尤以坡耕地为甚。

据统计,长江上中游地区坡耕地面积近O.1亿hm2,其中有0.02亿hm2坡度大于25。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区图风沙区的范围1、风沙区主要包括二大区域。

一是“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以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风力侵蚀强烈,荒漠化严重,沙漠蚕蚀绿洲,直接危害农、林、牧业。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

面积187.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9.0%。

特点:本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风力强劲,风沙活动频繁而强烈2、二是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

该区域主要是江、河、湖、海岸边沉积的泥沙,干燥遇大风形成并逐步扩大,造成掩埋各类生产用地的危害。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的要求1、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特别是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保护地表结皮层;2、宜采取砾(片、碎)石覆盖、沙障、草方格、化学固化等措施;3、植被恢复应考虑土壤、水资源和灌溉条件;4、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应注意土壤盐碱化。

东北黑土区的范围南界为吉林省南部,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

主要包括三大区。

一是低山丘陵区,有大、小安岭地区,系森林地带,坡缓谷宽,岩性为花岗岩及页岩,发育暗棕壤,多为轻度侵蚀;有长白山千山山地丘陵区,系林草灌丛,岩性为花岗岩等,发育暗棕壤,棕壤,多为轻度、中度侵蚀;有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击平原)古河床,自然堤形成低岗地,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岗洼之间为平原,多为微度侵蚀。

二是漫川漫岗区,指松嫩平原,属冲积、洪积台地,地势倾斜,坳谷和岗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多为中度侵蚀,局部强度侵蚀。

三是平原区和草原区,主要是湿地、草场和珍贵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多为微度、轻度侵蚀。

特点:坡度比较小(2~4度),但坡面较长,多为1000 ~2000m,汇水面积较大,往往使流量和流速增大,从而增强了径流的冲刷能力,同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由于受土壤侵蚀的影响,黑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威胁粮食生产。

水土流失情况汇报

水土流失情况汇报

水土流失情况汇报水土流失是指由于水和风的侵蚀作用,导致土壤中的肥力和养分流失,最终导致土地贫瘠、不育的现象。

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的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对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我国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汇报。

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广泛。

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北平原、东北等地区,其中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这些地区,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

其次,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生态系统失衡,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了严重威胁。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干旱、沙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再次,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土壤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农民的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已经无法维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这也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最后,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和质量下降,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此外,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和减少,对当地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我国水土流失情况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首先,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的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大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投入,加强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恢复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地的排水条件,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此外,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水土流失情况汇报

水土流失情况汇报

水土流失情况汇报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的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将针对我国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汇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是我们国家的重要财富。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土地被开垦用于建设,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这些都导致了水土流失问题的日益严重。

首先,我国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这些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由于地势陡峭,土壤脆弱,加上人为破坏和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了大量的水土流失问题。

特别是在雨季,大量的土壤被雨水冲走,给农田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壤的丧失和退化,使得土地的肥力下降,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计,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除此之外,水土流失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土壤中的养分被大量流失,导致了植被的减少,水土保持能力下降,甚至引发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这些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保护好每一寸土地资源。

其次,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修复受损的土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总的来说,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土地的保护和管理,推广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才能有效地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好我们宝贵的土地资源。

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都能共同努力,为水土保持事业做出贡献。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摘要: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通过对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以及水土保持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水土保持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的现状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约356万平方千米,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约有26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问题有多严重,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积极地采用科学技术、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措施来提高水土保持发展不仅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环境问题,也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及民生的重大问题。

2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

2.1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水土流失的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主要表现在,一是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

中国水土流失的案例

中国水土流失的案例

中国水土流失的案例中国是一个水土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面列举了一些中国水土流失的案例。

1.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国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之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逐渐减少,土壤质量下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引发了严重的沙尘暴和土壤侵蚀问题。

2.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由于过度的农业开发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长江流域的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问题严重。

这不仅对农田产量造成了影响,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水质的恶化。

3.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黄河流域的土壤质量较差,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农田的耕作能力,还导致了河道的淤积和水质的恶化。

4. 长白山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的地区。

由于长期的非法采伐和滥伐森林,导致长白山的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问题严重。

这不仅破坏了长白山的生态环境,还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5. 辽宁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也是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由于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辽宁沿海地区的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问题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农田的产量,还导致了海岸线的侵蚀和滨海生态系统的破坏。

6. 西南山区西南山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也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地区。

由于过度的砍伐和滥伐森林,导致西南山区的植被覆盖度减少和土壤侵蚀问题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水源的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还导致了严重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7. 青海湖周边地区青海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之一,也是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我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信息管理学院11编出杜诗卿2011300740006
全国七大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见表)
( 表)中国水土流失分布
流域流域面积
(万平方公
里)
水土流失面积(万平
方公里)
土壤侵蚀量
(亿吨)
占流域面积(%)
长江180.00 62.00 34.4 24.00
黄河75.00 46.00 61.3 16.00
海河31.90 12.00 37.6 4.02
淮河27.00 5.90 21.9 2.30
珠江45.00 5.80 12.9 2.26
松花江、辽

124.60 42.00 33.7 7.68
太湖 3.60 0.296 8.2 0.14
其他(内陆
河、直接入
海河流、国
际河流等)
473.00 193.00 40.8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1)流失面积与分布: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63.74万km2,其中水蚀和风蚀面积为53.08 km2,占流域总土地面积180万km2的30%,年均土壤侵蚀总量22亿吨。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这一地区水土流失面积50余万km2,约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0%。

主要集中在上游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流域,沱江、岷江中游,乌江上游及川东鄂西三峡库区和中游的汉江上游(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清江,赣江以及大别山南麓的倒、举、巴、浠、皖诸水的中上游。

(2)流失类型与程度: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水蚀、风蚀、冻融侵蚀、泥石流、崩岗等。

其中水蚀面积达52.41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2.2%。

风蚀面积0.67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0.66万km2。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上游共有1.3万多处滑坡和3000多条泥石流沟,另外在湘、赣等地的花岗岩风化层深厚地区还分布有近10 万个大小崩岗。

全流域水蚀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为21.2万km2,占41%;中度流失面积为21.5万km2,占40%;强度流失面积为7.6万km2,占15%;极强度流失面积为1.7万km2,占3%;剧烈水土流失面积为0.4万km2,占1%。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区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可以说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量3700吨/平方公里·年,最严重的地区高达5~6万吨/平方公里·年,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淤高10厘米。

目前,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10米,最高达12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

每年虽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加高河堤,但河堤越加越险,后患无穷。

海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海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目前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10.55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3.2%。

其中,水蚀面积9.872万km2,风蚀面积0.655万km2,工程侵蚀面积0.026万km2。

海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按其成因分析,以水力侵蚀为主,其次是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珠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珠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据遥感调查,水土流失面积为5.71万km2,占总面积12.9%,分布面广,且有增加的趋势。

建国40多年来,虽经各省(自治区)的努力,已初步治理了1.75万km,但标准尚低,治理速度还不够快。

当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大多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山区。

若不加快治理,将严重阻滞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影响社会的安定。

据50 年代初统计, 广东的水土流失面积为7 444 km2 , 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5 %,
到80 年代上半期增加到17 070 km2 , 占土地总面积的916 %[7] 。

30 年间淤积山塘水库800 多座,每年通航里程减少616 km。

70 年代以来,全省有92 000 hm2 农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近10 年, 广东森林覆盖率增加, 水土流失面积也相应减少, 但目前仍有8 650 km2 的水土流失面。

90 年代, 广东省每年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00~600 km2 。

虽然珠江流域的江河湖泊的淤积速度尚不及长江流域, 但河床渐渐抬高、库容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例如, 近50 年来,珠江的虎门河段已淤高015 m以上, 南雄至韶关河段淤高2 m左右。

位于珠江上游的广西, 水土流失面积从50 年代的11 99919 km2 上升到80 年代中期的38 200 km2 , 增加了2 倍多。

地处“两江”(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 90 年代的水土流失面积仍高达76 700 km2 ; 即使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 也还有14 %的面积存在水土流失。

我国南方有些地方的土壤侵蚀模数仍高达13 000 t/ km2·a , 十分惊人。

松花江辽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松辽流域水土流失的面积大,范围广。

流域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3.53万平方公里,占东北地区总土地面积的35.16%。

其中松花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6.03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28.79%;辽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2.13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5.24%;其它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33.3%。

而且流域内的绝大部分水土流失情况发生在黑土区,特别是典型黑土区。

目前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47万平方公里,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37.9%。

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情况更是触目惊心。

黑龙江省宾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最高时
达4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76%。

松辽流域水土流失的速度在加快。

根据1986年应用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进行解释和实际调查结果,典型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47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期的水土流失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增加了82%。

以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土流失发展速度更是十分惊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13.45万平方公里,是6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的2.7倍,其中耕地面积达6.72万平方公里(1亿亩)。

近年来虽经多方努力进行防治,但治理速度赶不上水土流失的发展速度。

它所造成的结果是,东北松辽流域黑土区开垦初期近1米厚的黑土层,现在大多剩下20到30厘米厚,有的地方甚至裸露出农作物无法生产的成土母质。

太湖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太湖流域长山河等嘉兴市的25 条市级河道未建护岸河堤的年均冲刷量15~60 cm 不等,年均水土流失面积33 905 m2, 河道的平均淤积深度0.5 m, 河道最大河道淤积总方量达到 1 341.2 m3. 淤积深度1 m, 据统计, 2003 年底, 至江苏省宜兴市尚有水土流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89.5 km2, 失面积296.5 km2, 中度侵蚀面积4.5 km2.上海市县区通航河道中, 占一严重坍塌的岸线就有865 km, 28.9%, 般坍塌的岸线有904 km,占30.2%,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上海市仅此造成每年损失土地88.666 7 hm2, 造成郊区 2 578 km 河道有60%左右淤积达0.5~ 据占 1.0 m, 估算水土流失总面积约220 km2, 全
市总面积的 3.47%.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与高原地区及山丘区相比较轻, 但据相关部门1997 年统计表明,太湖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数量巨大, 仅浙江省和江苏省太湖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总量就超过了 1 400 k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