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情感培养论文
初中生作文中情感的引发与培养论文
初中生作文中情感的引发与培养论文初中生作文中情感的引发与培养论文一篇佳作不仅要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要在字里行间跳动出作者的真情。
目前学生作文大多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其中固然存在章法技巧等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关键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写往往是老师强行规定或自己拼凑虚构的东西,因而显得呆板乏味。
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那么如何引发和培养初中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关注生活,缘事生情。
简而言之,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表达自己心声。
因此教师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于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感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喧腾而美丽的校园,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国家的大事,世界的风云……处处都迸溅着生活的浪花,呼唤着人们的激情,只要你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具有共鸣的情感,生发出启迪人生的哲理。
学生的生活面不是很宽广,为此教师应设法为学生创造“生活”,如:远足登高,调查访问,文艺表演……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交流与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二、触发灵感,因题激情。
写作需要灵感,需要冲动,一个好的文题应该会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学生一见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思想撞击出耀眼的火花,于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
平时生活的积累会奔涌笔下,平时积聚的情感会溃堤般宣泄,一篇篇美文自然水到渠成了。
例如在学生考试中作《考试》作文,虽为命题作文,但命题本身切合学生情绪热点。
学生最熟悉个中滋味,所以思想活跃,题材多样,表达方式灵活,语言运用高明,往往写出不少情深深,意切切的好作文来。
因题激情,关键还在于教师命一个好“题”,不管是“命题”还是“话题”首先要注重其新颖性。
例如,写人记事的作文,可命为《亲情故事》、《妈妈年轻的时候》。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情感教学论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中,有关“情感”的说明就好几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情感”。
“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以上都是关于“情感教育和价值观”的要求。
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语文独有,它是各科教学都必须贯穿其中的,但如果要选择最具潜能的学科,语文教学是得天独厚的。
从教材内容看,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及其它艺术(比如建筑艺术、舞蹈艺术等等),涉及历史、地理,也涉及其它学科知识。
当西方分科教学未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学堂就以教国学为主。
科举考试就以考一篇文章取土。
而以一篇文章及了第的人就成了治国之才。
他们要治国,就要各方面都要懂(不能说门门精通,但都能有所了解)。
比如,破刑事案件要涉及到建筑、物理、化学、逻辑推理、甚至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到了近代,西方教育体系流入中国,实行分科教学,才有了大量的各种专门人才。
但语文教材仍不失它的综合特性。
不然它就不是语文了。
因为语文教材由若干文章组成。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说明文、议论文等。
这些作品的内容无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说明文中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议论文中涉及论证推理,论证推理与逻辑学数理学科相通。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曲艺等文学作品,本身就蕴含丰富的情感。
文学作品的特征就是通过形象思维以丰富的情感打动读者的。
否则就不是文学作品了。
既然有形象思维。
则必有审美教育,所以音乐、美术的因素也就蕴含其中了。
综上所述,比起其它学科来。
语文教学是最富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科。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人的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
当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富有情感的佳作,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作者的各种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去解读这些作品的内蕴,充分发掘文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汲取的美好情感来滋养心灵,提升美好的精神境界。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扩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一、激发兴趣,创设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情感渗透创设氛围。
语文教材中文质并茂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这里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每篇佳作无不凝铸着主人公或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
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发掘作品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创设情感渗透的氛围,是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接近的情境,能有效地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
在课堂上,我安排几个同学通过表演展示文学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
如《孔乙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自编自演,体会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体会旧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时光,热爱现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论文一、情感教育的内涵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的概念是针对重知轻情的现状提出来的,并且它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它是教育的一部分,渗透在教育过程中。
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品质,发展其情感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其对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
情感教育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传授中华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那么,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呢?(一)影响学生的心理情感教育会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它照顾学生的情绪、情感及态度价值观,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影响学生的感知和思维习惯。
保持情感的健康,学生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在人际交往和知识学习中有更好的心态,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中学生此时正处在青春期,也是容易出现困难问题的时期。
他们通过挑战人们强加给他们的种种限制,强烈希望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从而获得自由。
他们还会感觉到压力不得不实现同伴群体的标准,因而一些青少年在从朋友的预期中迷失自己。
此时,语文课就承担着疏导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责任,语文教师就扮演着心灵使者的角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三)促进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感效应。
情感效应能加强情感教育,发亮的眼睛、有力的手势、稳健的身态、幽默的语言都是情感效应的表现形式。
教师如果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起来,关注教师的教学,同时学生更有积极性,更加活跃。
发挥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效应,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感受语文课堂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深厚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论文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情感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必然需求,在初中语文中开展情感教育既能够让学生获取到美的体验,也能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
为了充分提升情感教育的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爱好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点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科属于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之下,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构以及学习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既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分析(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属于现代化教学活动的一个部分,强调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根据教育学与心理知识,遵照教学目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活动需要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观念体验以及态度体验,这既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保障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为了完成情感教育,教师需要将相关理论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情感色彩与艺术性,将情感教育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能够让学生获取情感共鸣,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需要涵盖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并将几个内容有机结合,保障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升了情感教育的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发展,凸显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文以载道,情为心声。
一篇好的课文,必定洋溢着感人的激情。
即使是议论体裁的文章,也会蕴涵着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真理的一往深情。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情感教育,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性。
从中发掘深刻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好的人生。
人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具有丰富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情真意切;欢情、豪情、悲情,情景交融。
以情感为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在语文课情感教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发掘真情,感悟真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有着超乎常人的对情感把握的敏锐度。
假如你缺乏对人生、对职业的热爱,就不可能比学生更多的发现课文中的感人挚情。
教师虽然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有诗人的豪情;教师不一定是画家,但应具有画家善于发现美的敏锐眼睛;教师不可能都是音乐家,但应有音乐家的柔情。
唯此,才能更好、更多的发掘真情,感悟真情。
比如在第五册中学语文课本第25课《诗词五首》中,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充分掌握,感悟和体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李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思;陆游以年迈之躯,僵卧孤村仍梦赴边关,驰骋沙场的一腔爱国情。
二、巧设意境,情景交融在《不朽的失眠》中,作者跨越千年时空展开丰富的遐思联想,描绘出张继落榜之后的落魄、失意、凄凉的情感。
再现了《枫桥夜泊》这首诗创作的背景。
为此,笔者以《枫叶颂》为题与师生同题作诗,与学生一起感悟枫桥的枫叶:“千年的渔火,万年的风霜,带你走进岁月的沧桑。
朦胧的月色,绚丽的霞光,照亮你心头的视窗。
悠扬的钟声,在无尽的遐想,沉浸在思念的梦乡。
啊,每一片枫叶,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
永远凝聚与辉耀着,圣洁的生命之光!”其实,对于诗歌作品的欣赏,从来就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4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4篇-初中语文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情感教育的影响1.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灌输式和被动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不给学生留自主思考的机会,因此,学生容易厌倦上课,思维落后。
在课堂上,教师很少有耐心去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只是在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进行一味的责难。
2.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联系。
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开放性思维。
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摈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应用先进的情感教学,增加教学活力,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加强师生交流,不断增进师生情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文学世界里感受真善美。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的路径1.依托教材,渗透情感。
每一本教材都是人类智慧的一个宝库,一部好的教材,自然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中外精粹文学,这些文学也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是情感的结晶。
比如初中课本里有一篇文章《背影》,这篇文章的精粹之处在于生动地描写了父亲的形象,细腻、赤裸裸地表达了父爱,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真切的情感,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看到的不单单是枯燥的文字符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后进行感想交流,要求学生想想自己身边的亲人,有的学生在进行回忆时,会因为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而感动落泪。
这就是文章对学生情感影响的作用,直达学生心灵,不断地改造学生。
2.课堂导入,以情。
课堂导入是整堂课的重要引子。
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时要注重以可以引起感情共鸣的故事来牵引学生。
如本堂课的内容以友情和亲情为主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感人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场白:“两父子在沙漠里迷路了,又饿又累,正在此时,有个声音告诉他们:前面的树上有两颗不一样大小的梨,吃了大的那个就可以活下去,小的只能支撑一小会,最终还是会死去,当他们找到梨子后,却都不愿意吃那颗大的,结果两人都晕倒了。
论中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
论中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情感的融入与表达往往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在写作中融入情感,以及情感培养在写作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提高写作质量: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只有融入情感的文字才能触动人心。
通过情感培养,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得文章更有力量,提高写作质量。
提升思维能力:情感培养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
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等来理解和表达情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察与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通过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中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情感素材。
教师应该鼓励中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阅读与学习:阅读是提高情感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巧妙地表达情感,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写作实践:只有通过写作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情感的表达技巧。
教师应当鼓励中学生多写、多改,让他们的情感在写作中得到充分的释放。
命题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命题引导的方式,激发中学生的情感。
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友情”的文章,促使他们去回忆和思考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反馈与指导:教师应当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情感培养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与体验、阅读与学习以及写作实践,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命题引导、课堂讨论以及反馈与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以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写作情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学生的写作不仅具有形式的美,更具有内涵的深邃和情感的感染力。
声乐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声音和情感来传达音乐的内涵和艺术家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论文摘要:情感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知识、能力与方法等目标实现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只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会达到“声情色并茂,情景意交融”的理想境界。
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语文教师要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艺术、教育理论、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践合乎时代潮流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感情充沛真挚、师生互动热烈生动的情感教育,以期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来谈谈自己关于实践情感教学的经验,希望能得到广大同仁和教育教学界人士的指导,以期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作为一名新时期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皮革马利翁效应认为一个人得到什么样的期许和称赞,就会成长为那样优秀的人。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就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中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笔记、学生努力背诵、努力复习、努力考试”那种教师“一言堂”式的方式方法,而要充分相信学生都是追求上进的、进步的,都是充满求知欲的,都是善于合作、善与探究的知识追寻着,要放手发动学生去发现不懂的问题,发动学生自主自发地去组成学习小组,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去解决问题。
我们语文教师,在情景教学模式下,应充分信任学生,细心呵护和培育学生的自信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保持他们学习的热情,以驱动他们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比如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第11课《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就大可以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成各自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去分析文章,去归纳段落主题,去查清楚生僻的字或多音多义的字、词等,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找出本课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去体会和学习茅老科学的精神、准确的语言描述和高超而又朴素平实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
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培养探讨的论文
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培养探讨的论文【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运用情感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调整好学生的情感状态,往往能大大改善作文教学效果。
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文教学的艺术更多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然地写作。
以“情”驭文,以“情”蓄势,以“情”雕文,最终达到文情并茂。
一、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原因(一)感情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笔者有一次给学生布置主题为“我的好朋友”的作文,一开始,笔者从确定中心、选择材料、使用语言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但到落笔时,学生仍然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交作文者寥寥;后来,笔者顺应学生的心理,要求把好朋友在学校中的表现向他们的家长汇报。
学生都觉得这样的作文有意思,激发了向家长汇报的激情。
这样一来,学生都觉得有许多要说的话,产生“情动而辞发”的效果,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有物,情真意切。
(二)感情对写作活动起到催化作用有情才有文,情动而辞发。
著名作家巴金说他自己“不是为了当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
所谓“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在写作活动中,情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优秀的作品莫不是“郁于中而泄于外”,“为情而造文”,为情感促动而写成。
作文,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说、所做、所想表达出来。
情感是作文的催化剂,它影响着人的认知,激发推动着人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发展,丰富了人的认识内容。
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就能使被认识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无情为有情,化无生命为有生命。
如果没有思想和情感做基础,在描述事物时缺乏人的情感,对所写的景物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深刻情感体验,作文就会平淡、枯燥、无味,那作文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无缘之木。
()而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能够观察、活跃思维及大胆想象,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学生作文,才有成功感和创造欲,精神就振奋,就心灵手巧,面对作文题目,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精心思考,敞开心扉,寻找材料,挖掘储备,选择那些恨得要死或爱得要命的'人、事、景、物来写,有时甚至可以达到酣畅淋漓、飞流直下的境地。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我们知道: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语文属于人文学科,除了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培养之外,还具有对人的思想教育、感情熏陶等方面的作用。
每一位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
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饱含真情的语文教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
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经验一、教师应对教学充满热情首先,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其次,说说教师的积极情感对语文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古人言:亲其师而信其道。
充分说明了教育效果与师生感情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爱等积极情感必然能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等积极的态度,和愿意同老师接近的交往倾向。
教师愉快、乐观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也快乐起来,让学生感到与老师的交往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从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喜欢听你的课。
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语文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
我喜欢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微笑着给学生讲课。
记得,有位学生曾对我说过:“老师,你微笑着走进教室的那天,我最专心,最认真,我喜欢你的微笑。
”从那时起,我便时常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哪怕心情不好,我也微笑。
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爱我的学生。
我会把一切不顺心的事抛在语文课堂外,永远以微笑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学语文。
二、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基础首先,语文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摘要】如果说情感是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情感的教育就是各学科开展之源。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思维勃发的阶段,若在此阶段能够合理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发掘情感则必定会对以后人生奠基完美的情感开端。
因此,抓好情感教育就成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
本文中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笔者阐述了以下几点:情感教学以老师的正确引导为开端;情感教学以老师的渊博知识为积淀;情感教学以老师的互动角色为要求;捕捉学生闪光点,积极指导学生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说明情感在教育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而情感,作为一种态度体验。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需求的探索,也是中华民族集聚五千年文明的内敛与升华。
如果说情感是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文情感的教育就是各学科开展之源。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与思维勃发的阶段,若在此阶段能够合理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情感、发掘情感则必定会对以后人生奠基完美的情感开端。
因此,抓好情感教育就成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情感教学以老师的正确引导为开端情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开拓者的。
因此,教师必须正确的引导学生,运用来自于情感的体态,更好的塑造学生的情感基础。
1.树立正确学生观语文教师作为情感教学的中心,应首先树立正确学生观,打造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用一切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目的的情感理念,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坚信,爱护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得到最好的情感教育。
2.带着情感进课堂只有教师能带着积极的情感进入教学课堂才能真正的起到情感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如果教师能以关心、爱护等积极情感来对待学生,势必能激发学生对老师喜爱及尊敬的态度,也愿意与老师接近并积极的进行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老师的愉快,乐观等情绪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正能量,这种潜移默化的情绪感染使得学生感到与老师交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与智者之间的交流。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论文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论文内容摘要:情感教育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情感教育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当前的发展趋势,因而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本文拟从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出发,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应用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置,关注学生态度、情绪等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发生变化,向着更高级的情感品质发展,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促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即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积极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情感素质。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要求将情感教育与过程方法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
新课改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外,更加关注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需要。
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主动探索语文的奥妙。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提高审美情趣,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融汇情感教育教师应注重将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就建立在教师对于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挖掘其中情感教育的因素,并结合具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营造完美情感氛围。
初中语文课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语文不但是门学科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集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需要通过情感体验才能获得,语文教学离开了情感将会变成枯燥、空泛。
为此,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充分利用起情感因素,不断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情感教育应是教育的根本。
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初中语文教学倾注情感教育必要性情感具体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其是人类对客观现象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且高级的体验活动。
教育者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以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来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情感,产生新的情感,这种新情感品质形成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情感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决不是无所依傍的,思想依傍语言。
思想有它的质料,就是语言的材料,就是语言。
思想有它的形式,就是语言的规律,就是语法。
”这也就说明了情感是需要一定的语言形式所表达出来,语言是情感表达的载体。
叶圣陶先生又曾说过:“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
语文教学之思想政治之效果,宜于此求之。
”这就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倾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为此,语文教学要尤其注重对学生倾注情感教育,要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积极情感,拓展其精神空间。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倾注情感教育(一)以教师情激学生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平情”。
这也就说明了,要想激起学生情感,教师需要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培养浅谈
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培养浅谈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写作也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理解和感悟生活。
而在初中阶段,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情感的培养,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是从自身的经历和认知出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上做足准备,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听取同学的分享和建议,让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有所深入。
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小说来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各种情感,帮助他们提高情感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学生情感的质疑和探索。
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情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自己的情感体验是如何形成的,这些情感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又引导学生去探索情感背后的原因和内在的逻辑。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感的认知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交流和分享。
写作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而情感的交流和分享是加深情感体验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他人分享,可以是与同学之间交流,也可以是与老师之间交流,还可以是向家长或其他亲友分享。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情感交流和分享的快乐和意义。
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引导和疏导。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有欢乐、悲伤、愤怒等等。
教师要及时发现和引导学生处理各种情感,引导学生去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负面情感要及时进行疏导和调整。
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作文,对他们的情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成熟和健康的情感表达能力。
基于情感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基于情感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简单的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语文学习。
并且能够利用真情实感,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情感教育要求下的语文写作课堂,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育应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渗透情感因素,优化写作教学。
关键词:情感培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引言语文课程是中学教学的主体课程,它直接关系到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今后的发展。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耳熟能详的词汇,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能让人快乐、奋起,后者能让人感到苦恼和不安。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使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一、初中写作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现状一直以来,初中写作教学都存在“模式化”的问题。
比如,教师会教给学生“三段式”的写作方法,从开头、经过和结尾这三个层面指导学生写作。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高的分数,很多教师会给学生提供精彩的开头范例,要求学生按照模板写作,期望用精彩的开头抓住阅卷教师的眼球。
一篇文章的开头固然重要,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只关注开头,习惯用华丽的辞藻来使开头、结尾更精彩,而忽视中间的部分,从而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不够精彩,而一篇文章的情感表达往往在中间。
教师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固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这使得初中写作教学偏离了正轨,没有抓住写作教学的核心。
对于一篇作文来说,内容和情感表达才是核心。
但在现阶段,教师对这部分的指导缺失,强调写作技巧,导致学生也没有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在写作时忽视情感表达。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也缺少对情感表达方面的评价,更多的是从语句表达、文章结构布局以及思想观点的表达方面评价学生作文,对情感表达不够重视。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一)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主动表达自我绝大多数初中生并不了解写作的意义,认为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写作情感培养之我见【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往往还没有从小学生作文框框了摆脱出来,一篇作文里总有平淡地叙述,没有流露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感情。
这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我们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常常有此抱怨:”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作文的学生好无奈,苍白无力常平述,真情实感又何在?”我认为关键是我们教师,我们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文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情感培养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
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深入发掘教材,激发学生情感。
课本,乃上课的根本,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知识载体。
语文课本上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调动学生情感的主要凭借。
1、分析人物形象,以人育情。
人物形象是作家塑造的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体现了社会上某一阶层或类别的人的共性的典型形象。
人物形象本身带有作家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重要载体。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领会文章意境,以境育情。
意境是抒情文学作品中情与景的有机构成,是作家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成的艺术境界。
语文课本中许多优秀抒情篇章,展现了一幅幅既具有高度典型性又蕴含普遍社会情感的意境,是孕育情感的不竭源泉。
3、剖析文章义理,以理育情。
义理指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以介绍事物特征、构造、性质及道理为内容的说明文和以发表看法观点为内容的议论文,在课本中都占有大量篇幅。
引导学生认识课文所介绍的事物特征或道理,理解作者所持观点和态度,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重要意义,当然也有利于培育学生对科学、对真理的热爱之情。
4、品味语言文字,以文育情。
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外壳,任何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
课本所选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经典之作,其语法之规范,词句之准确,表现力之强,均堪称典范。
读书要”披文入情”,这“披文”就是要品味语言文字,达到动情、生情,再抒情的地步。
品味语言文字,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富有褒贬色彩的词语。
这些词语饱含作者的爱憎之情。
其次,要指导学生理解那些意蕴丰富的词句,它们常常是作者内心的告白,灵魂的呐喊,真情的流露。
读懂它,才能使学生领悟作品,领悟真情。
最后,要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这些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解读它,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还可以培育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
品味语言文字要学以致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炼字炼句,不仅要做到词句通顺,而且要词句传情。
第二,教学生学会观察。
作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观察习惯和思维品质。
”观”是看,”察”是体察,即用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以及用手指进行触摸。
学生看到观察这个词,往往想到的就是用眼睛看,其实观察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才能把事物观察清楚。
经常训练眼睛的观察力,就能很快的把身边的或者比较远的事物看清楚、看仔细、看全面,这样写文章的时候,事物的”形状、色彩、状态”就会在你的眼前出现。
例如,我们面前有一只瓷茶杯,如果用眼睛观察就可以这样写:”这是一只白底蓝花的瓷杯,杯口有盖,杯子的旁边有一个耳朵状的手柄。
杯子上部印的是一圈蓝色的如意花纹,中部印的是两条戏珠的蛟龙。
”如果加上手的观察,我们还可以这样写了,”当我捧起杯子的时候,我才感到杯子的重量。
原来,杯子里还盛着水,而且,这杯水很烫,很烫,我必须左右手不断地交换着拿,才不致烫手。
”加上鼻子的观察就是:”掲开杯盖,立刻一股龙井茶的清香扑鼻而来。
”这时你如果自然的喝上一口清茶,就又可以填上几句:”我张开嘴,细细地喝了一口,让微微带些苦味的茶水先抿在嘴里,然后再慢慢咽下。
渐渐地,苦涩散去,一股甘甜涌上心头。
”你看,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文章就会写得这样生动而具体。
第三,观察生活,积累材料。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
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
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
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摘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
另一方面,深入生活、广开文源。
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做好记录,写下感受。
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这样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细心观察外,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
如:我校开展”预防甲流,珍视生命”活动,我就利用班会课进行预防甲流宣传讲解,让学生了解甲型h1ni流感的来源以及危害性,告知生命是脆弱的,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懂得珍视别人的生命。
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写你的感受,学生从身边的事观察了解,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改变了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无话可写摇着头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四,改变我们的写作教学方式。
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写法指津、佳作示范的教学模式。
而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也都是紧紧围绕着中、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和评选出的考场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展开的,我们常常通过近几年的中、高考优秀作文或满分作文的分析,告诉学生什么才是中、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得到评卷老师的认可获得高分。
我们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就是要追求形式的新颖,开头用题记,引格言,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或现象引入,采用日记体或书信体,开头结尾语言要有文采,用排比句段或比喻句段,行文中每段的开头有中心句概括,要注意不时地展现话题,以便让评卷老师知道你一直紧扣话题,等等。
学生作文的生命--真情实感也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们教学的这种急功近利也就促使学生为了向这样的作文”看齐”,只得凑一些华丽的语句显示文采,发一些深刻的哲理提高立意,列几句名言,排几个典故,写几行诗词展示才识。
这样七拼八凑写出的作文,又怎么会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呢?因而,要改变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写作要诉诸实感,抒写真情,追求真善美,以平实质朴为文,坚决屏弃虚情假意、空话套话连篇的作文,学生只要在习作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就要积极鼓励,予以充分肯定。
第五,自由表达,抒写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一直倡导学生进行”随笔化”写作,随时、随地、随形、随意地去写。
内容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
他们可用记叙的方式记录人间的至爱真情、生活的酸甜苦辣;可用说明的文字描摹美丽的校园、勾画温馨的居室;可用散文的笔法描绘自然界的万千物象,抒发内心的独特情感;可用议论的形式发表他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感悟,对人生真谛的严峻思索;可用诗歌讴歌人生最美好的最感人的一刻;可用日记随心所欲地记录下他们成长过程的轨迹……随感而发,随情而抒,不限章法,不限首尾,真正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作文花样倍出,内容丰富多彩。
这种随笔化的写作丰富了作文的选材,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对人生的点滴感受,是对真情的自然抒发,是对生命的热爱追求。
第六,加强评改,深化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
因而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
其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
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通过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其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
其四,评语要有亲切感。
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正常的个人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
我想,他所指的”个人磋商”,大概不只局限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谈,也应包括”作文评语”这一形式。
学生在接受知识或评语时,有情感参与,是有选择的。
如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或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
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磋商语气,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读着仿佛觉得老师在同他亲切交谈一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动脑想,认真动手改。
在评改形式上,变”一人读一人评,优劣褒贬一人定”,为”个个读者觅佳篇,篇篇作者有知音”。
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进取心强的特点,学生在互相传阅过程,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肯定他人的好文采、好构思、好品行、好习惯,互赞互学,互促共进。
这样,教师与学生群体对习作中的闪光点,将会有睿智的发现、热情的赞许和精当的评点,能使学生充分看到自己的潜力,欣赏到自己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愉悦中激励追求,鼓起奋进的风帆,钟情于习作这片充满温情的舞台。
总而言之,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