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fd201a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9.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更是在塑造学生的情感品质和人文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学生情感的重要性、教师在情感培养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生情感的重要性学生情感是指学生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反应,包括对自己、他人、课程和学校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学生情感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健康的情感状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康的情感状态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社交活动中,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的融洽互动,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情感体验还有助于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养成。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爱心和勇气等良好品格,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二、教师在情感培养中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主体和推动者。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情感的引领者。
教师的情感应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师自身的情感素质应当良好,二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情感教育技能。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包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同情和理解学生的爱心、稳定的情绪和善于沟通的能力等。
这样的情感素质可以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情感榜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情感教育技能,包括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等。
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情感素质和情感教育技能,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成长。
三、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bd0390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1.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学习文字和语言,更是在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让他们能够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情感纽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和心灵成长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学生才能真正领悟语文之美,感悟生活之情,实现心灵的升华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情节发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喜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种阅读任务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情感内容,促使他们进行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读和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2 启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认知和情感反应。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写作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情感的感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文化培养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文化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fa6d8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a.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文化培养方法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文化素养。
情感文化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文化培养方法。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增强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对于人类智慧、情感、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追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感和人文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人的存在和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人文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文精神的力量。
此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作品中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创作、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作文、创作小说、绘画插图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美的乐趣。
最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文化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村、文化展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文化培养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注重情感体验、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7e0bd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5.png)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之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传承中华文化。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优美的诗词、美妙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提升审美情感。
而且,老师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情感体验的活动,比如读诗赏画、写景作文等,让学生深入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这些情感体验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更能够增强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情感语文教育应当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情感,培养他们的正确道德观念和审美情感。
通过解读古文词曲,让学生明白君子之道、忠孝孝道等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思想。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语文教育中,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创作,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写作;还可以设立一些情感表达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分享故事和感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情感表达的活动,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价值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注重情感教育,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感知语文教育的深刻内涵。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61dbe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a.png)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初中语文既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学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情感成长的重要时期。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情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 提升学生情感素养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名著、名篇和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
比如《红楼梦》中的忠诚、《孔乙己》中的善良、《边城》中的纯真等,这些作品中的情感故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受益终生。
2. 彰显人文关怀初中语文教育注重人文关怀,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展现出人性的美好。
通过学习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可以领略到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培养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与爱心。
在阅读中了解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需求,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塑造健康人格初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最好的途径之一。
比如通过学习文学名著,可以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同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实践方法1. 注重师生情感沟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要关心学生,理解他们的情感变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情感体会。
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情感渗透的教学活动,如情感热身、情感分享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能获取知识,更能感受到美的陶冶和情感的洗礼。
2. 激发学生情感投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感受语文作品中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讲解作品背景、作者的生平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1b6f3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png)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而情感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情绪发展,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绪调控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第一,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展示个人才艺、分享亲身经历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只有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情感表达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情感波动较大的阶段,他们往往面临着许多烦恼和压力。
语文课堂可以成为他们情绪释放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平台。
教师可以设置情感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演讲、写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和压力,通过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提高情绪管理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能力。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探讨人生哲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景点、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文关怀,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绪调控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能力。
只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本性和素养性目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01d3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4.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基础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更是涵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感悟人生哲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学更应当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情感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的综合人才。
1.2 情感教育在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教育在学习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学的内涵。
情感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帮助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情感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表达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
而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各种情感,培养自己对情感的敏感度和体验能力。
2. 正文2.1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不可忽视。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其内涵丰富,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情趣。
情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其情商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积极和健康。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文化内涵,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定和有情感。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d2fec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a.png)
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和情感心理素质。
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浅谈一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方法和策略。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经由语文的阅读、鉴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得到塑造和提升。
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产生共鸣和感悟,使他们对生活、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语文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情感教育方面也不例外。
通过欣赏、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到用词巧妙、情感真挚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使自己所学到的情感得以流畅、饱满地表达出来。
3. 塑造学生的美好品格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面对各种情感和心理问题,更需要语文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接触优秀的品性,情感教育则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忍耐力,让他们在情感世界中得到升华,塑造自己的美好品格。
1. 多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恢弘、深刻和真实,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2. 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进行感同身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能力。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形式进行情感表达,使他们能够深刻感知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1. 教师示范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角度示范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体验和表达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1c35a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f.png)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表达,可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商,培养出优秀的情感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教学、语文课堂氛围和教师引导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
一、文学作品教学文学作品是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具有情感价值和思辨意义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感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其次,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感悟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欣赏、联想、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夜间观察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在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从中感悟成长的意义。
二、语文课堂氛围创设积极健康的语文课堂氛围对情感态度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1. 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立一定的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情感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
3. 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适当引入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获得情感体验,激发思维的活力。
三、教师引导教师作为主导者和指导者,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引导:1. 示范正确的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言行和表情,示范出积极健康、真实自然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2.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自主形成对情感问题的认识与态度。
3. 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表达活动,如写作、朗读、演讲等,促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e3cd1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4.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情感态度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情感情绪的培养尤为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通过经典文学作品感悟人生初中语文教学以课文为中心,而课文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解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理解人情世故,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审美情趣。
比如在教授《红楼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从中领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
教授《草房和尚》时,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感悟人生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倡导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勇敢担当,乐观向上,积极奋斗。
可以通过讲述励志故事、播放励志影视作品、分析励志句子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了解雷锋“向前走,决不回头”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阳光、乐观的情感态度。
比如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三、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培养情感沟通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朗诵比赛、作文比赛、情感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情感,倾诉内心的感受。
教师要用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倾听学生的诉说,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是被尊重和关怀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730184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f.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正面地面对问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和人文素养,为他们健康的成长打下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课文、讲解课文情感内涵,引导学生去感受、表达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讲解,引导学生去思考、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比如爱、善良、勇敢、坚强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善良、宽容、感恩之心,让学生在情感上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升华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
在进行文学欣赏和研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升华之处,让学生学会用情感去感受文学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管理、情感情绪调节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调节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培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情感、有品位、有素养的学生成才。
也需要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情感,培育积极、阳光的情感品格,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中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0fee1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6.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语文教育是一项全面发展学生人格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启迪,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情感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内在体验,是人的心灵的核心。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在情感上往往比较脆弱、易受外界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体验,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进而增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
通过选取具有真实情感的文学作品,如经典名著、现实题材的作品等,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感悟生活的真谛。
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贾宝玉的爱恨情仇,懂得世间情感的复杂和多变;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懂得珍惜和享受当下的美好。
通过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更能使情感得到升华和提升。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分享。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入思考和体验。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看法,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可以通过朗读名诗来感受诗人的情感,用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情感的引导和分享,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更能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互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表达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修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情感交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人际关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懂得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24c54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5.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良好的陶冶和塑造。
下面就简要谈一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感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给予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的内容、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氛围等方面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来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人物命运、社会现象等的思考和感受。
在讲解语文知识点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案例,让学生能够在情感上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美妙和实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化的语言表达和情感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进行有效情感教育的基础。
倡导正确的情感态度。
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理解不同情感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对生活的态度。
在学习古文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人的高尚情怀和理想人生,让学生能够在情感上感受到自己与古人的共鸣。
在讲解现代散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表达的情感态度进行批判性思考,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社会和学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
倡导正确的情感态度是进行有效情感教育的关键。
加强文化的情感熏陶。
情感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情感熏陶,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接受到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创作和鉴赏、世界文学的阅读和理解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文化的情感感受。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12940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5.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情感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使他们在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1.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还包括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感的表达。
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自己表达对这些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2.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各种情感,比如通过朗诵、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语文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情感的培养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文学作品是对学生情感的最好培养材料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共鸣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情感的魅力,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内容不仅仅是古诗词和文学作品,还包括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等。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力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情感。
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1.采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感导入和情感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指导下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情感。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da55c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f.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采用情感教育语文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采用情感教育,发掘学生的情感潜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教育形式。
初中生处于思想、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情感对他们的学业、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情感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在教学中强调情感与经验的积累,通过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情感教育,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写作等环节中发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增加学习时的亲身感受,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与策略1.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创设。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定、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方式,创设有情感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古文等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美。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情感出发,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情感交流与合作。
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合作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情感分享、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倾听、理解和关心他人。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合作意识,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8882c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2.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增长情操,提升情感素质。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学情感的渗透。
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课程,其中自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体验和理解,引导他们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可以通过朗诵、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营造。
在传授知识的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式,构建出各种情感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投入。
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编排,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和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情绪的引导和疏导。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情绪较为丰富多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情绪的引导和疏导。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分享、团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表达情感,让学生学会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语文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学会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情绪调节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
语文是一门涉及情感、德性和品格的学科,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为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引导和塑造,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情感态度去对待文学作品和生活中的事物,使他们的情感文学修养得到提升,以此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使其具有丰富的情感情操和良好的情感品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c8278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a.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情感教育1. 引言1.1 导言在当今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愈发紧密,学生的情感素养也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效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案例分析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结束。
2. 正文2.1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情节、人物塑造、对话等方式感知和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信息,从而培养自己对于情感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还能够提升他们对于自身情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文学鉴赏、写作等方式,学生可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对于学生在与他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情感智慧。
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技能,更在于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2.2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情感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情商和人格素质。
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阅读文本去感知和体验人生的各种情感。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的内涵和意义,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a7cb7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0.png)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情感智慧的培养。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积极面对和健康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人文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情感体验、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
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情感能力的基础。
通过读课文、欣赏文学作品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使其积极投入到文学之中,与之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
在教学《秦腔》,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一些真实演绎的秦腔表演,让学生通过观看、倾听和感受,亲身体验秦腔所传达的情感,增强对秦腔的理解和喜爱。
情感认知是培养学生情感智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认识到不同情感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培养学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草房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就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剖析,理解人物情感发展的原因和内在逻辑。
情感表达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各种情感教育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意愿。
在教学《小雷锋》时,可以让学生模仿雷锋的行为和精神,写一篇作文或者制作一段视频,表达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敬佩之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c8164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2.png)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方面,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培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的接受和感受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诗歌、朗读散文、演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双师课堂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情感美的鉴赏和体验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通过作品的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友情、爱情、家庭、人生等主题的文章或小说,通过学生阅读、解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理性、成熟地处理自己的情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欣赏、作文写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感悟、去体验、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人物或事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写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情感的正常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摘要:语文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情激情,深化情感体验。
关键词: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升华情感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目标的贯彻落实,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
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
”这一句话既强调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揭示了积极情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
质的重要成分。
情感要以认识为基础并伴随认识活动产生、发展和变化。
学生对
某事物的知识掌握得越多,懂得的道理越深刻,情感积累就越深厚。
在语文教学
中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文中的感人情节和重点词句创
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斑羚飞渡》是沈石溪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讲的是作者亲眼目睹了斑羚群
在遇到困难时飞渡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一个故事。
教学中,老师可以这
样利导: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最危难的关头毫无畏惧,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小斑羚的生命呢?让学生们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自由交流。
在交流中,学生对
课文的理解会加深,情感会得到向理性的高度升华。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
的境界,学习语文就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终身受益。
”
二、以情激情,深化情感体验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
”也就是说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学生,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记得在上《背影》时,配乐朗读课文后,崔京浩的《父亲》音乐悄然响起,
父亲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定格,我读着读着,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许多学生的
眼角也都闪烁着泪光。
随后让学生齐唱这首歌,歌词“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是那拉车的牛……”几乎是从心中迸发出来的声音。
就这样,教师由心而发的真挚情感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把教学效果推向最佳
境界。
三、激发想象,升华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
世界的一切。
”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场所。
比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统领全文的句子,
让学生找自己喜爱的句子默读。
教师可抓住“异水”“奇山”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脑
海中,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之后又让学生听教师配乐朗读,闭眼想象,说说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学生兴致更浓了,在他们的描述中,山水都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从对山水的描写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
松惬意,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
内容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去富春江,你准备选择什么
季节去?为什么?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享受到了富
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吟读,促进情感体验
情感是渗透在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之中的。
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
与感悟。
对于表达思想感情强烈的课文,通过诵读的训练,能够有助于学生抒发
自己的情感。
学生情感激发起来了,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可以推进情感涟漪
的深入。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进入作品情境,唤起与作者的共鸣。
古人写文章就有“感情凝于胸,而吟于笔端”之说。
教学课文《安塞腰鼓》,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去感受高原生命的火烈,感
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可通过读来悟出,享受到审美的
乐趣,实现整体感悟。
从美读中体味文章表现的气势,感觉其中的生命律动,进
而理解语言中包孕的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正是反复的吟读使学生深
切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领会到课文的蕴意,灵魂得到荡涤。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是播
散在这土壤里的。
”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营造教学氛围,以情再现课文形象、意境,以情朗读,以情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原来是一首感人的诗,是一幅精美的画,是一曲动
人的歌。
参考文献
[1]富维岳唱印东《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84。
[2]张静《让情感在体验中升华》。
[3]方国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