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侗族文化村游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都侗族文化村游记

(2015-12-04 09:22:07)

拙文《江永三日游记》末尾记载,余夫妇与刘大人海燕三人,于11月26日夜宿龙脊梯田景区口外之龙脊镇。翌日晨,餐罢,继续北行321国道十千米,即过龙胜县城,于阳光下赏廊桥风光。又行三四十千米,改行209国道,三十余千米后入通道县黄土乡境,知目的地皇都侗族文化村已不远矣。

行驶间,遇一九十度右拐弯路,右侧风景,令人眼前一亮,乃坪坦河水之畔,侗寨夹河而立,拐处无建筑遮挡,河埠小桥,尽收眼底。河水拐向下游二百米处,一桥跨河,高卧于三条石墩之上,桥廊重檐,有龙凤造型,各墩之上更有桥亭三座,中亭五重檐,加桥廊重檐,则为七重,侧亭有三重檐,更加两侧门亭,共五亭一廊,门亭及桥亭彩绘各式花草,廊柱及廊枋涂刷油漆,丽彩缤纷,煞是好看,俨然架卧于平坦河上之巨型工艺品也。中亭下层之重檐之间,“普修桥”金字赫然可见。余认定此乃皇都侗族文化村之一景,拐路后上驶约二百米,至桥端门亭前之狭窄平台停车下人,欲先将此工艺廊桥一过,兼览左右之河景,一饱眼福也。

果然,普修桥属侗族木质廊桥,乃皇都文化村主景之一,已列入全国八个经典村落景观也。此一类廊桥,饱含民族特色,名为风雨桥,又称花桥或福桥,实用也,好看也,吉利也。余等登门亭,转进侧亭,见此亭有神龛,始祖祠也。前瞻,见头顶桥枋皆悬字匾,书“民族飞腾”“彩虹飞渡”之类题词,于工艺之外,又添书卷之气。过中亭,亦见神龛,关圣殿也。至另一侧亭,三见神龛,文昌宫也。此桥功能,非仅渡

河,亦兼祭祖、祈神、昌文也。立桥上,观桥之两侧,右首可见河湾侗寨,寨下有连通河畔寨舍之矮桥,及河湾内侧之码头园圃,停靠游船若干,左首可见吊脚侗楼及两岸亲水步道,合为傍水公园景象。

普修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后毁于洪水,于清嘉庆八年修复,乃公元1813年也。历一百七十一年,于1984年复修,其历史可谓久远。桥长五十七点七米,宽四点二米,等分廊间二十一,若时间充裕,足有可观之处。

过河,下桥右拐而下,至码头园圃。余夫人及刘大人上画舫留影。离河岸,登阶梯,见寨门,景牌书“新寨”二字。此门来历不浅,始建于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距今已百四十有七年,近一个半世纪也。时中国海军新立,日本尚落后,锐意维新,可见新寨非新也。此门为木架构,保存完好。歇山顶,双坡屋面,如意斗拱出跳。门之功能,古时为防外敌入侵之关卡,迎来送往之界址。贵客来,六门铁炮依次鸣响,数十侗族汉子,以芦笙吹奏欢快调,翩翩起舞,一群侗家姑娘,着节日盛装,手端碗装之侗家佳酿,芳香四溢,拦路敬酒。惜余等亦客,然不贵,无缘享受此最隆重礼遇也。

入寨门,又登石阶,至平缓处,有左右二支道,右通寨内之高台停车坪,左达下至河边之长坡道。主道及支道两侧皆有宅屋。左支道旁,二女生面朝寨内,坐于画架后写生。余等沿主道观览,进深不远,所见皆木质宅屋,不同于前几日所观江永汉村瑶寨也。江永乡村之宅屋,或为砖石结构,或外砖内木,极少内外皆为木质建筑者。

观罢静谧安宁之新寨,下坡,转行亲水步道。首过抢鱼塘,为景区所设游戏之所。按规约,游客抢得之鱼可归己,当有人踊跃参加。然此日无活动,余等欲抢而不能。沿河行向下游,回首,自另侧观览桥景,摄影。行约三百米,踩石墩过河,至河中,略感眼花而恐落水,然已无退路,硬头皮撑到底。上岸颇轻松,行对侧木质亲水步道。余夫人步快,行于前,忽接其电话,言保安要余移车,因将有大型参观团过桥,而余车堵于门亭处,有妨碍也。余快步上至门亭处,有保安二人在此,笑言坡下九十度拐处,内进即有停车场,且文化村三分之二景区,更在停车场内奥处。余恍然大悟,原来新寨乃道边之景,主景区在道旁不可见处,然余前至拐处时,为普修桥吸引眼球,未注意左拐之路也。于是谢过保安,上车掉头,下行至路弯,直驶约百米,入一盆地广场,进场驻车,见游客中心即在车场之旁。刚下车,有侗族装扮之女子来收停车费,十元。

交费后,举目四望,眼前盆地足有四五足球场之面积,停车场外更有平地,皆田园,为游客而设之农耕体验区也。而平地两端,有路通往山坳内,即侗寨木楼密集处。其右路延伸处,侗寨傍山而建,层叠坐落于两旁山坡上,故为山寨。右侧山寨隔溪而建,溪上有桥,为寨民出入交通。

余等行右路,经溪边之大片荷塘,见塘边有老旧木楼一所,占地仅三十平米,有匾书“重阳楼”三字,壁挂木牌,载文解说,言此楼乃清朝光绪年间之建筑,文物也。楼门洞开,有蓝烟冒出,窥楼内,地中央有凹陷之火坛,正烧柴,乃烟之所自出。坛边围坐七八老人,向火聊

天也。细观木牌文字,方知此楼乃侗族专为老年人修建之休息聊天娱乐场所,体现侗家尊敬老人之传统美德也。楼高六米,二层,底层正方形,顶部重檐,四角歇山式,造型为厅堂式。

过重阳楼,见鼓楼广场,其左侧为五重檐鼓楼,形状似汉族之城楼,然其木质结构则不同于汉楼也。道右隔溪过桥,有天然居土家菜馆。时值中午,腹饥,入馆打尖。登楼转至阳台,入座,可晒太阳可观景,快慰旅途之劳。

餐间,自店小二及老板娘口中探得皇都之概念,乃据夜郎国传说也。怀化新晃地界,相传为古时夜郎国。此国天子曾游通道侗乡,过此地,迷恋侗族风情,乃建皇都于此。皇都侗族文化村因之取名。此村含行政村四,一曰头寨,二曰盘寨,三曰尾寨,四曰新寨,后者余等餐前已参观也。此四寨,前三位于坪坦河左之盆地两侧,惟新寨位于河右坡地之上也。四寨共六百多户,二千八百余人口,占地二万九千亩,以民俗旅游为头号支柱产业,并从事猕猴桃与草莓种植业,土鸡土鸭、田螺、生猪养殖业。村内气候宜人,花卉遍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宜居宜游。店小二又言,登对面山峰之观景台,可将文化村四寨一览无余也。

餐罢小憩,余存心登高,至观景台俯瞰全景,余夫人及刘大人则愿逛平地街市,于是分头行动。余自鼓楼左侧尾寨村道登坡入寨,入寨之中部,依据路牌箭头指示,向头寨横插,过风也亭,观侗家祭祖拜神之萨坛,拍修缮中之欧氏祠堂,经祠堂前之巷道,入柳暗花明之村尾开阔地,又自开阔地左侧之登山石阶上至观景台,途中于不同高度,拍摄文

化村全景,深感此村夹河顶桥,四寨沿河呈三叉状分布,雄踞于河谷盆地四周,实为风水宝地,乃侗族民俗文化之集中体现。

余下山后,自头寨返行,沿途观斗鸡场及盘寨过溪凉亭等景,至停车场,见其余二人未到,便入农耕体验园参观。此园水田旱地,藤架石路,溪流小桥,安排井井有条,错落有致,远山近寨,衬托环绕其侧,不失园林山石之精致,然多一份开阔自由之氛围,令有人舒畅放松。

出体验园,行侗语学习走廊,见石板道刻有侗汉对照之口语词典,颇觉有趣,一路拍摄,现摘录若干如下:籁国籁-好不好;姚修骂-我就到;霸问籁占-腌鱼好吃;洞籁占-猕猴桃好吃;骂言舅占糕-来我家吃酒;纳占偶没-你吃饭了吗?劳箕拜鸟-进寨去玩;亿宁岁纪-一年四季;占偶妹-吃新米。余不赘举。

看走廊尽头之指路牌,知停车坪附近有演出场,乃文化村艺术团演艺之所,表演民族风情浓郁之节目,有《敬酒歌》《扯扯摸》《踩簸箕》《闹茶》《抢蛋》《禾秆歌》《板凳情歌》《地咯罗闹歌堂》等。然游客无几,艺术团岂能为余等三人演出。又有行歌坐夜之景,余等匆游之客,亦无缘享此浪漫,故此次皇都文化村之游,止于侗语学习快餐,登车前往芋头古侗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