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真菌药物进展与氟康唑合理应用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引言真菌感染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随着免疫力下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治疗真菌感染的过程中,各种抗真菌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真菌细胞壁结构和代谢途径的不同,以及临床上真菌感染治疗中存在的种种限制,对于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来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根据中心广谱抑制真菌生长的机制不同,抗真菌药物被分为多个类别,常用的包括聚醚、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药物、抑制人类细胞膜合成药物、抑制细胞成分代谢药物和抑制根据胆甾醇酵母菌碱合成的药物。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聚醚聚醚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难治性真菌感染。
它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的管道和保护体内细胞组成从而抵抗真菌的侵略。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聚醚类药物AmphotericinB,该药物除了广谱活性外还具有较低的毒性,能更好地治疗暴露于恶劣环境下的真菌感染。
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药物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药物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减少真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真菌感染的目的。
研究显示,氟康唑在多种真菌感染治疗中都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伏立康唑则可以达到对多种真菌的广泛覆盖。
抑制人类细胞膜合成药物在人类免疫系统低下时,部分致病真菌可通过侵入抑制细胞膜合成的药物Tamoxifen来避免清除。
Tamoxifen通过靶向细胞膜信号通路,从而造成真菌细胞的凋亡,发挥抗真菌药物的作用。
同时,Tamoxifen也可以通过调节人类免疫系统来提高其面对真菌感染的抵抗力。
抑制细胞成分代谢药物抑制细胞成分代谢的药物包括二甲基左旋甲状腺素和巴豆酸。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来阻碍其繁殖,并通过诱导真菌自噬到达快速凋亡的效果,发挥抗真菌的作用。
抑制根据胆甾醇酵母菌碱合成的药物抑制根据胆甾醇酵母菌碱合成的药物包括二氢吲哚和碘化钾。
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及必要性 。婴儿用品单独使用并严格 消毒 , 免和母亲 的生 避
活 用 品 接 触 以防 感 染 , 亲 亲 吻 婴 儿 时 避 免 唾 液 带 到 婴 儿 口 母
腔 。在医生指导下 继续 用药 , 定时 检测肝 功能 、 乙肝 病毒 标 ( 上接第 24 2 9页 ) 在, 反复宣教 , 帮助患者真正认识 到危害性 , 促其 改掉这些不
9 9 5.
[ ] 乔亚红 . 4 氟康唑 雾化 吸人治疗 老年 肺部真 菌感染 的疗效 观察 [ ] 中国误诊学杂志 ,0 44( :24—17 . J. 2 0 , 8) 17 2 5 — [ ] 张国范 , 5 王小雪. 氟康唑吸入治疗重症 肝炎合并 肺部真 菌感 染 1 9例报告 [ ] 山东 医药 ,04,4 1 ) 1 . J. 20 4 ( 3 :4 22 3 6
切 观察 生命 体征 、 意识 的变 化 ; 注意 观察 阴道流 血和 恶露 的 情况 , 及时给予止血剂及宫缩剂 , 防止发生 产后 出血 , 及时应
用对肝 、 肾功 能无 不 良影 响 的抗 菌 药 物 预 防 感 染 , 时 监 测 随 肝 功 能 , 时 发现 病 情 变 化 。 及
倡 参 加 一 定 娱 乐 活 动 、 步 等 。 向 患 者 讲 解 消 毒 隔 离 的方 法 散
[ ] 黄洪 英. 2 乙型 病毒 肝 炎合 并 妊娠 患 者 乙肝 阻断 治疗 与护 理 [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06, 1 ) 1 1 J. 20 ( 6 :0 . [] 乐 3 杰, 主编. 妇产科学[ . 7版. M] 第 人民卫生出版丰 20 . 十,0 8
S p. e 201 2 Vo. 4 S 12 HM No 8 .1
第2 4卷
两种药物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伊曲康唑与氟康唑
两种药物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伊曲康唑与氟康唑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它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红色皮疹、脓疱和瘙痒。
过去,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抗真菌药物已成为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关键。
在众多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于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药物。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真菌鲨烯环氧化酶,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
氟康唑则是一种强效的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阻止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进而抑制真菌生长。
那么,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如何呢?与伊曲康唑相比,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
在一项涉及200名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氟康唑治疗,另一组接受伊曲康唑治疗。
结果显示,氟康唑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7天,皮疹消退率达到了85%,而伊曲康唑组仅为65%。
氟康唑的用药时间较短,一般为1周左右,且副作用相对较少。
尽管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但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使部分患者难以承受。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患者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疗效、价格、副作用等因素。
2.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症状。
3. 在治疗期间,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确保药物达到最佳疗效。
4. 在治疗结束后,仍需注意皮肤保养,以防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复发。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在选择药物时,患者及医生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治疗期间注意生活习惯和皮肤保养,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
在深入探讨两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时,我将基于广泛的研究和临床数据,提供一个全面的比较分析。
这不仅包括药物的疗效,还将涉及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副作用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进展农丽红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进展农丽红发布时间:2021-10-22T07:18:46.10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8期作者:农丽红[导读]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是由于真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的感染病。
(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535000)摘要: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困难,主要局部用药为主。
常见用药有: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外用、酮康唑滴耳剂、水杨酸乙醇、派瑞松药膏、达克宁软膏、.制霉菌素粉剂涂布、药液粉与剂联合:5%碳酸氢钠联合达克宁硼酸粉的应用等治疗。
上述各种治疗方法都收到较好疗效关键词: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进展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是由于真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的感染病。
多发生于外耳道,但也有部分或者发生于中耳转移或乳突腔浸润,主要是由于真菌进入外耳道引起的感染。
常见的有曲霉菌、桔青霉菌、白色念珠菌、放线菌等,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曲霉菌[1-2]。
真菌性外耳道炎与如下因素有关:1.相关因素(1)解剖因素:外耳道是个狭小的管道,加之弯曲又长有耳毛,使得外耳道的分泌物排除不通畅。
很容易招致患者挠耳,由于使用不洁净东西而导致外耳道的感染(2)环境因素: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热带和亚也带地区好发。
常见致病菌以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毛霉菌为主。
在夏季发病率明显增高。
真菌是条件致病菌,在外耳道的pH值发生改变或者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容易发病。
(3)个人习惯:有不良的挠耳习惯。
常使用不干净的棉签、纸条、小木棍长期挠耳,导致外耳道真菌感染或细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
患者本身其他部位有真菌感染,如脚廯、股廯、霉菌性阴道炎。
通过自己污染的手而感染。
(4)自身因素.患者本身由于全身性疾病、抵抗下降。
如糖尿病、肿瘤晚期、严重消耗性疾病等。
(5).医源性感染。
如门诊的外耳道清洁使用污染的棉签,吸引头。
多见于中耳手术后。
(6)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局部长期应用激素性乳膏都可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真菌病。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在过去的几年里,马拉色菌毛囊炎已经成为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之一。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引起的,这种真菌常见于人类皮肤表面,但在某些条件下,它可能导致皮肤感染。
目前,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作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药物在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表现。
马拉色菌毛囊炎通常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和瘙痒,好发于胸部、背部、头皮和面部。
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由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症状与痤疮和湿疹等皮肤疾病相似,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鉴别。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抗菌药物和抗皮脂激素等。
其中,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关键。
近年来,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
伊曲康唑的特点是口服吸收良好,组织分布广泛,半衰期较长。
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中,伊曲康唑通常用于口服给药,每日剂量为200mg,连续服用7日至21日。
临床研究显示,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愈率为80%左右。
氟康唑也是一款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
它的作用机制与伊曲康唑类似,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
氟康唑的特点是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泛。
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中,氟康唑通常用于口服给药,每日剂量为200mg,连续服用7日至21日。
临床研究显示,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愈率为70%左右。
虽然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抗真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为了减少这些问题,医生在开具抗真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氟康唑在门诊的合理应用及处方分析
氟康唑在门诊的合理应用及处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门诊处方中氟康唑的合理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9月含有氟康唑的处方140张进行用药合理性和治疗效果的分析。
结果:140张含有氟康唑药物治疗的处方单中,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有11张,占7.9%。
其中,药物剂量使用不适当的有3例,占2.1%;门诊诊断书写不规范的有15例,占10.7%。
结论:氟康唑在我院门诊中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是要注意临床诊断书书写不规范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氟康唑;门诊处方;合理性【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10-02氟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可于全身或者身体局部使用,该药的药物特性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不高,但是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低毒高效且药物性质稳定,另外具有较长半衰期,具有穿透中枢神经等[1]。
而在近年来,真菌感染患病率增加,氟康唑又是一种具有高疗效低毒性且广谱性好的药物,所以广泛应用与抗真菌治疗中。
但是在门诊处方用药中,发现近年来的疾病耐药率在不断上升,所以也提倡氟康唑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
本研究就对我院2016年5月—2016年9月含有氟康唑的处方140张进行用药合理性和治疗效果的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6年9月含有氟康唑的处方140张,定为本研究对氟康唑用药合理性和治疗效果的研究资料。
140张处方单,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口腔科以及皮肤科,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妇产科。
女性患者有97例,占69.3%,男性患者43例,占30.7%。
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46.2±3.9)岁。
1.2 方法根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对处方中患者的年处方用药名称、疾病类型以及门诊中采用氟康唑治疗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2.1 在对140张含有氟康唑药物治疗的处方单以及取药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真菌感染患者有125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感染52例,口腔真菌感染有49例,皮肤癣菌感染24例,无真菌感染患者1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3例,扁平苔藓12例。
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观察
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观察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观察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滴眼液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临床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标签:两性霉素B;氟康唑;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常发生于植物性角膜外伤后,随着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的滥用,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但治疗相对棘手。
由于大多数抗真菌药物毒性较大,眼组织穿透力小,难以奏效,病因共分为四类。
常见致病真菌,为镰刀菌和曲霉菌。
其他念珠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等。
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亚急性经过,刺激症状较轻,伴视力障礙。
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灰色,致密,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
有时在角膜病灶旁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病灶后可有斑块状纤维脓性沉着物。
前房积脓,呈灰白色,黏稠或呈糊状。
真菌穿透性强,进入前房或角膜穿破时易引起真菌性眼内炎。
2检查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可以确诊。
常用方法有角膜刮片Gram和Giemsa 染色、10%~20%氢氧化钾湿片刮片及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者,可考虑作角膜组织活检[1]。
此外,免疫荧光染色、电子显微镜检查和PCR技术也用于真菌角膜炎的诊断。
3诊断根据角膜植物损伤史,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4治疗编辑美国药典认可的惟一眼用抗真菌滴眼剂,众多专家一致推荐的一线眼部抗真菌药物;杀灭眼部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的首选治疗药物。
两性霉素B是从链丝菌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多烯类是目前抗真菌(丝状菌、酵母菌)活性最高的药物。
多烯类药物与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和电解质平衡改变,导致真菌停止生长。
由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含固醇,故全身应用时可导致溶血和肾脏等器官的毒性反应。
两性霉素B在临床上应用已久,静脉注射后血中的两性霉素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因此不能透过血-房水屏障,且全身应用毒副作用大。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分析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脓疱和瘙痒等症状。
目前,针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其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本文将对比分析这两种药物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效果。
1. 广谱抗真菌活性:伊曲康唑对多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包括马拉色菌属内的多种菌株。
3. 较少的副作用:伊曲康唑的副作用相对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
然而,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 药物相互作用:伊曲康唑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
1. 强大的抗真菌活性:氟康唑对马拉色菌属内的多种菌株具有强大的抗真菌活性。
2. 较短的半衰期:氟康唑的半衰期较短,可减少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低副作用。
3. 广泛的抗菌谱:氟康唑除了对马拉色菌具有抗真菌活性外,还对其他多种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然而,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 较高的副作用:氟康唑的副作用相对较高,包括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
2. 药物相互作用:氟康唑可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效果。
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在深入探究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理特征和真菌学背景。
马拉色菌毛囊炎,一种由马拉色菌(Malassezia)引起的皮肤感染,这些真菌通常是皮肤微生物群的一部分,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们可能过度生长并导致炎症。
临床表现包括红色斑点、皮脂腺分布区域的脓疱和丘疹,以及伴随的瘙痒感。
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分析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因其对多种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
氟康唑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氟康唑类似物的研究进展许克寒;黄蕾;吴俊琪;戚麟;金永生;俞世冲【摘要】氟康唑是第三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水溶性好、广谱和低毒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随着氟康唑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研制新型氟康唑类似物成为重要的科研课题.通过对氟康唑结构的修饰,获得新型氟康唑类似物,为进一步的新药合成研究提供线索.%Fluconazole,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riazole-antifungal drug,becomes the first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gal infection due to its broad antifungal spectrum,good water solubility and low toxicity.With an increasingly drug-resistant strain,developing new fluconazole derivatives is becoming an attractive topic.This review mainly indicates that people can get new fluconazole derivatives used by clinic through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fluconazole,which will give clues for advanced re-search.【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5页(P110-113,128)【关键词】氟康唑;抗真菌药;结构修饰;合成【作者】许克寒;黄蕾;吴俊琪;戚麟;金永生;俞世冲【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6;R978.5氟康唑是WHO推荐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各类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与氟康唑合理应用精选课件
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十九)
氟康唑PK与PD (四)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十九)
氟康唑播散性念珠菌病和其它侵入性念珠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一天400毫克,随后每天200毫克.根据临床疗效,每日剂量可增加到400毫克。疗程根据临床治疗反应而确定.但对隐球菌脑膜炎,疗程一般至少为6—8周 可口服给药。也可以以不超过10毫升/分钟的速度静脉滴注,氟康唑注射液由0.9%氯化钠溶液配制而成(每瓶200毫克/100毫升)
氟康唑
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一)
氟康唑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一)
当前氟康唑合理应用的问题
剂量给药方案
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二)
当前氟康唑合理应用的问题剂量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二)
氟康唑合理应用关注点
PKPDPK / PD相关性
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三)
氟康唑合理应用关注点PK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三)
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二十三)
伊曲康唑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
消除半衰期单剂给药伊曲康唑和活性代谢物羟基伊曲康唑半衰期分别为21和12hr多剂达稳态后长达35-64hr达稳态后活性代谢物羟基伊曲康唑长达27-56hr血腹透均不能清除本品
伊曲康唑 药动学特点
伊曲康唑 药动学特点
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二十二)
伊曲康唑各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
排泄总体清除率 381ml/分肾:静脉注射剂剂型中赋形剂:80-90%经尿排出。非活性代谢物40%经尿排出胆汁:55%剂量7天内经胆汁排出
伊曲康唑 药动学特点
_____________
普通真菌
<1ug/ml
_____________
伊曲康唑---药动学特点
最新抗真菌药浅谈
▪ 包括凯妮丁、双唑泰拴、双唑泰泡腾片、双唑泰软膏 ▪ 适应症: ❖ 对皮肤念珠球菌、曲菌、藻菌、隐球菌、癣菌等均有良
好的抑制作用。 ❖ 对皮肤浅部真菌的疗效与灰黄霉素相似,对深部真菌的
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似 ❖ 本品对阴道滴虫和某些革兰阳性菌也有疗效。 ❖ 阴道给药可治疗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
14.01.2021
10
盖康唑
派瑞松 为高效、广谱抗真菌药。
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双相型真菌、曲 菌等均有抑制、杀灭作用
14.01.2021
11
14.01.2021
12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0.2g(4粒)一日一次至4周
食道念珠菌:首剂0.2(4粒),以后0.1(2
粒),一日一次至3周
相互作用:
❖ 本品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可使本药浓度降低。 ❖ 与氢氯噻嗪合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升高。 ❖ 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本妥英钠血药浓度增高,要监测
本妥英钠的血药浓度。
14.01.2021
9
克霉唑
甲硝唑/克霉唑
采乐洗剂
酮康唑
益汝拴
硝酸益康唑
派瑞松
益康唑/曲安奈德
片剂
栓剂
软膏技 栓剂 胶囊剂 注射剂 胶囊剂 片剂 栓剂 片剂 软膏剂 洗剂 栓剂 软膏剂
14T
盒
3g*7 盒20g盒0.4g*3 盒
50mg*3 盒
0.1g 瓶
0.15*1 盒
0.5g 盒
7T
盒
7T
盒
4g*4 盒
50ml 瓶
50mg*6 盒
抗真菌药浅谈
分类
制霉 菌素 咪康唑 氟康唑
克霉唑
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历程与研究进展(全文)
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历程与研究进展(全文) 摘要从20世纪30年现灰黄霉素起,抗真菌药物已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
其中,两性霉素B作为经典的抗真菌药物,通过新剂型开发改善其毒、副作用获得满意结果;唑类抗真菌药物己广泛用于临床,在抗深部真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0世纪80年现的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由于安全性高且对念珠菌和曲霉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已逐渐被各种指南推荐用于相关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研究与开发作用机制R978.5A1006-1533(2022)07-0326-04Progressandprospectsinresearchanddevelopmentofantifungal agentsZHANGLi1*,ZHANGYong-xin2**(1.PublicHealthClinicalCenter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 ,Shanghai,202208;2.HuashanHospital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40)ABSTRACTResearchworkofantifungalagentsbeganinthe1930swhe nOxfordetaldiscoveredgriseofulvin,andhadsincemademuchprogressinthepast70years.Effortsweremadet oreducethetoxicityandsideeffectsofamphotericinB,aclassicalantifungalagent,bydevelopingnewformulation.Azoleantifungalshavebeenwidelyusedinclinic,whichshowedtheirsignificanceinthetreatmentofdeepfungalinfect ion.Echinocandinswhichwerefirstfoundin1980shavebeenrecommend edaspreferredmedicationtomoniliasisinmanyguidelinesduetothei rhighsafetyandgoodactivityagainsttheCandida.KEYWORDSantifungalagents;researchprogress;actionmechanism随着大量抗菌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发展、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增多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真菌感染逐渐增多,抗真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也趋明显增多。
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哪个更有效
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哪个更有效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和瘙痒。
这种病症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男性患者较多。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真菌药物,其中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是两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也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它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那么,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哪个更有效呢?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和文献资料,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要优于氟康唑。
伊曲康唑的抗菌谱更广,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而氟康唑的抗菌谱相对较窄。
伊曲康唑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而氟康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在探索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对比时,我们应当明确这两种药物的药理特性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干扰真菌的甾体合成,导致真菌生长受阻。
它的优势在于对多种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包括那些对其他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菌株。
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伊曲康唑因其较强的抗菌活性和较少的副作用,成为了首选药物之一。
氟康唑,同样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与伊曲康唑相似,也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来发挥抗真菌作用。
氟康唑在治疗念珠菌感染和其他某些真菌感染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疗效则稍逊于伊曲康唑。
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也是疗效比较的一个方面。
伊曲康唑通常需要连续使用数周,而在某些情况下,氟康唑的维持治疗时间可能更短。
这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便利性。
在临床研究中,关于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比较,有许多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结果。
三唑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三唑类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进展由于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的滥用和侵袭性操作的大量应用,导致菌群失调和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降低,致使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因此,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研究最热门的一类药物。
由于三唑类药物对哺乳动物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会产生肝毒性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本文对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三唑类药物作一综述,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标签:三唑类抗真菌药; 临床应用; 进展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的滥用和侵袭性操作的大量应用,导致菌群失调和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降低,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因此,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研究最热门的一类药物是三唑类抗真菌药[1]。
其代表药物有氟康唑(Fluconazole)、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伏立康唑(V oriconazole)、泊沙康唑(Posaconazole)和瑞扶康唑(Ravuconazole)。
本文将对以上几种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作一介绍,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氟康唑(Fluconazole)[2-4]1980年由美国辉瑞(Pfizer)公司研制合成,1992年国内开始生产并用于临床;目前该药既有口服剂型,又有静脉剂型。
口服后血药浓度可达静脉滴注浓度的90%以上,且吸收不受摄食的影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抗真菌药物。
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皮肤、水疱液、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
少量在肝脏代谢,主要自肾排泄,以原形自尿液中排出给药量的80%以上。
临床上常用于真菌性疾病特别是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深部真菌性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如用于治疗因念珠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念珠菌性阴道炎、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深部念珠菌感染(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
2023-2024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参考答案
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023年-2024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参考答案单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
)1.下列对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B)A.真菌是真核微生物?B.真菌是原核微生物?C.真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D.先天免疫是抵抗真菌的主要防御机制?E.具有细胞壁,有完整的细胞核?2.按照真菌的生长形态特性分类,不包括:(E)A.酵母菌?B.类酵母菌C.霉菌?D.双相真菌?E.丝状真菌?3.下列哪个不属于条件致病真菌:(A)A.组织胞浆菌?B.白色念珠菌?C.新型隐球菌?D.曲霉?E.毛霉4.G试验不能检测的真菌为:(D)A.耶氏肺孢子菌?B.白色念珠菌?C.曲霉?D.新型隐球菌?E.毛孢子菌?5.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的念珠菌属真菌为:(D)A.白色念珠菌?B.葡萄牙念珠菌?C.近平滑念珠菌?D.克柔念珠菌E.热带念珠菌?6.关于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E)A.静脉输液瓶应加黑布遮光,以免药物效价降低。
B.静脉滴注前后均应用等渗葡萄糖液静滴,以避免药液滴至血管外和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C.治疗期间定期随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钾和心电图。
如血尿素氮或血肌酐值明显升高时,则需减量或暂停治疗,直至肾功能恢复。
D.本品不可用生理盐水溶解,滴注液应新鲜配制,滴注速度宜缓慢(滴速不得超过30滴/分)。
每剂滴注时间至少6小时。
E.本品可以肌内注射7.伏立康唑肌酐清除率小于多少ml/min,可发生赋形剂磺丁β环糊精(SBECD)蓄积,不应使用注射剂型,应改用口服:(D)A.20?B.30?C.40?D.50?E.60多选题(由一个题干和两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感染念珠菌血症常见的危险因素有:(ABCDE)A.使用过抗菌药物B.免疫抑制(血液肿瘤、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C.肿瘤?D.糖尿病E.全胃肠外营养2.伏立康唑通过哪些肝药酶代谢:(ABC)A.3A4B.2C19C.2C9?D.2D6E.1A2?3.针对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描述正确的有:(ABCDE)A.半衰期较长,每日只需给药一次B.口服不易吸收,只能静脉给药C.与人血白蛋白结合率高D.在中枢神经系统及玻璃体中浓度低,尿液及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0E.肾功能不全或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时不需调整剂量4.关于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A.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就是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B.药物不良反应是合格的药品,所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不存在厂家的产品责任问题;C.药物不良反应是正常的用法和用量下发生的,所以医务人员没有用药过失;D.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但是发生情况因人而异,某些不良反应无法预测;E.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导致的药源性损害是一种医疗事故;5.老年人机体器官和系统功能减退,各种生理调节功能降低,代偿恢复的速度减慢,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稳定的能力下降,对药物反应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减弱。
2024年氟康唑片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氟康唑片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氟康唑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真菌感染。
本文将对氟康唑片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从市场概况、竞争格局、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市场概况氟康唑片市场发展迅速,主要由医院和药店两个渠道进行销售。
随着真菌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氟康唑片需求量不断上升。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氟康唑片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8年,全球氟康唑片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真菌感染的增加:真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这导致了氟康唑片的需求不断上升。
2.医疗水平提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对氟康唑片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3.产品优势:氟康唑片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深受患者和医生的信赖,这为其市场增长提供了动力。
竞争格局目前,氟康唑片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得益于厂商之间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和价格竞争。
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厂商:1.公司A:作为氟康唑片市场的领导者,公司A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其产品质量可靠,价格适中,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2.公司B:公司B在氟康唑片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3.公司C:公司C是新进入氟康唑片市场的厂商,以低价格战略和广告宣传为主要推广手段,努力争取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氟康唑片市场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真菌感染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氟康唑片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推出也将对氟康唑片市场构成一定的挑战。
结论综上所述,氟康唑片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将不断发生变化。
厂商应抓住机遇,加大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力度,以保持竞争力。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氟康唑片市场健康发展。
真菌耐药性研究现状及新型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1 前 言 抗 真 菌 药物 的 耐 药 性逐 渐 被 临床 医生 所 重 视 ,
尽 管 白色 念 珠 菌 是 从 念 珠 菌 病 感 染 者 体 内分 离 出 的最 常 见 致 病 菌 ,但 是 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 由其他 念 珠 菌 属 引起 的感 染 也越 来 越 受 人 关 注 ,包 括 光 滑 念 珠菌 (C glabrata)、近平 滑 念珠 菌(C.parapsilosis)、 热 带念珠 菌 ( tropicalis)以及 来 自不 同 区域 的其他 念 珠 菌 属 。值 得 关注 的是 , 非 白色 念 珠 菌 属 的耐 药 性 呈 上 升 趋 势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报 道 称 :非 白色 念 珠 菌 属 对 氟 康 唑 类 的 耐 药 性 是 抗 真 菌 耐 药性 最 普 遍 的类 型 。一 直 以来 ,氟 康 唑 不 仅 价 格 便 宜 、 而且 有 良好 的耐 受 性 且 便 于 患 者 使 用 ,然 而 ,氟康 唑 耐 药 性 的 出现 推 测 其 他 唑 类 药 物 也 可 能 已经 产 生 耐 药 性 ,氟 康 唑耐 药 机 制 有 可 能是 病 原 微 生 物 对 药 物 的 敏感 性
收稿 日期:2o18—08—02 作者简介:向小洪,讲师,主要从事病原真菌耐药性及新 型抗菌药物靶标研究 。
364
W orld Notes on Antibiotics,2018,Vo1.39,N o.5
降低 ,ERGll基 因编 码 的 羊毛 甾醇 1,4 一脱 甲基 酶 , 降低 。对 临床 分 离得 到 的耐 药 光 滑 念 珠 菌 菌 株 的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Ostrosky-Zeichner L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34:857-863.
Meersseman W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7; 45:205–16
*包括肝,肾,心脏功能衰竭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八)
入住ICU与非白色念珠菌及曲霉感染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百 分
80%
率
60%
59%
百
分 率
80%
60%
80%
(%) (%)
40% 20%
0%
127/1850
6.9%
发病率
40% 20%
27/46
0%
尸检检出率
71/89
死亡率
Meersseman 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70:621–625.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六)
一项对10,319,418例脓毒血症患者进行的持续22年的回顾性研究结果
225000
脓 毒
150000
血
症 75000 患
者 25000
数
15000
例
10000
5000
0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真菌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 多烯类抗生素类 •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克念霉素、帕曲霉素、灰黄霉素等 • 吡咯类 • 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 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
唑等 • 氟胞嘧啶 • 5-氟胞嘧啶 • 烯丙胺类 • 萘替芬、特比萘芬、布特奈芬 • 棘白菌素类(β-1,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 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
细胞壁
哺乳动物细胞缺乏葡聚糖,几丁质聚合物 组成的细胞壁结构 •卡泊芬净( 2001 ) •米卡芬净 (2004) •阿尼芬净 (2006)
DNA 合成
与哺乳动物细胞相比,某些化合物可优先被真菌激活 ,从而抑制了DNA合成
•氟胞嘧啶(1973)
( )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
院内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
0
20年前
如今
()
侵袭性念珠菌病归因死亡率约40%-50%
*所有患者(包括其他疾病患者)
Ostrosky-Zeichner L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34:857-863.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二)
念珠菌是ICU中最常见的致病真菌
ICU患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比例较
界定易发生非白色念珠菌/曲霉感染的高危人群, 结合ICU常规检测手段,早期获取真菌感染线索,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七)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及人群分类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 COPD
长时间激素治疗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粒细胞缺乏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移植患者
入住ICU
中心静脉插管 糖尿病
13% 23%
40%
白色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其它
1. Bassetti M et al. BMC infect dis. 2006;6:21-27.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四)
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逐年增加
一项自1999-2003年,对ICU182例念珠菌血症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科手术 多部位念珠菌定植
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分类
曲霉感染的高危因素
曲霉/念珠菌感 染的高危因素
念珠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
•疾病分类
•COPD •多器官功能衰竭 •脓毒血症 •治疗方法分类 •激素治疗 •既往使用广谱抗生 素
•中心静脉插管 •腹部外科手术 •使用呼吸机 •患者状态 •血流动力学状态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八)
念珠菌菌群药敏特征
A无确立断点
Adapted from Pappas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38:161-189.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九)
侵袭性真菌病的抗真菌疗法
细胞膜
真菌主要使用麦角固醇代替胆固醇 •两性霉素B ( 1958 ) •酮康唑( 1982 ) •氟康唑,伊曲康唑( 1990年) •脂质体两性霉素B制剂( 1995-1997年) • 伏立康唑 (2002) • 泊沙康唑 (2007)
Martin GS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8:1546-54.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一)
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近20年来,念珠菌血症的发病率升高约487%
总 5000 体
念 珠
2500
菌
血 1000
症 患
40
者
30
数
20
例
10
487%
10/100000*
内科及外科病房高10倍
Ostrosky-Zeichner L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34:857-863.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三)
近5年,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累计发病率达60%
一项自1999-2003年,对ICU182例念珠菌血症患者的回 顾性分析结果1
9% 15%
抗真菌药物进展与氟康唑合 理应用
主要内容
•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 • 抗真菌药物进展与分类 • 各类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与氟康唑合理应
用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七)
菌株分布(ARTEMIS):血液中念珠菌分离结果
Pfaller, et al, J Clin Micro, Jan 2008, Vol. 46, No. 1, p. 150-156
• 入住ICU的真菌感染患者中,约63.2%的患者感染 非白色念珠菌1
• 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的非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入 住ICU后平均约21天确诊2
1. Shorr AF et al. Crit Care Med. 2007;35:1077-1083 2. Meersseman W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70:621–625.
40
非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菌 30 株 数 20 株
10
()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
Bassetti M et al. BMC infect dis. 2006;6:21-27.
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简介(十五)
曲霉的发病率远高于临床实际所见,相关死亡率高 达80%
一项自2000年-2003年对1850例入住ICU无恶性肿瘤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