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PPT

合集下载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

4、没有胸膜皱缩
15/36
病理,病灶内纤维化少
1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
1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分叶
3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如何鉴别诊断
• 非特异性炎症 • 结核 • 肺癌 • 真菌感染 • 肺梗死 • 肺出血
31/36
炎症:单一形态、病灶收缩、 沿支气管分布
32/36
慢性炎症:病灶收缩,边界清密度高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8/36
病理--坏死少见
9/36
肺癌坏死多见
1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7、磨玻璃影,沿血管 分布—纽扣征
2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病变发生与血管关系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淋巴瘤教学幻灯

淋巴瘤教学幻灯

( 2 ) 皮 肤 T 细 胞 淋 巴 瘤 (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 常 见 者 为 蕈 样 肉 芽 肿 病 ( mycosis fungoides) 侵及末梢血液者称为Sezary综合 fungoides), 侵及末梢血液者称为Sezary综合 临床经过缓慢,属惰性淋巴瘤类型。 征,临床经过缓慢,属惰性淋巴瘤类型。增生 的细胞为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 的细胞为成熟的辅助性 细胞,呈D3+、CD4+、 细胞 CD8-。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嗜碱,大细胞与小细胞形态 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嗜碱, 有过渡现象, 有过渡现象,瘤巨细胞核固缩变性
细胞白血病/ (9)成人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这是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 这是周围性 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 已知与HTLV-I病毒感染有关,具有地区 病毒感染有关, 型,已知与 病毒感染有关 流行性、 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流行性 、 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 伴血钙升 通常伴有免疫缺陷。 预后恶劣, 高 , 通常伴有免疫缺陷 。 预后恶劣 , 本型在 我国很少见。 我国很少见。
NHL的分类: NHL的分类:国际工作分类法
分类
低度恶性
病人% 中位生存期(年)
中度恶性
高度恶性


A.小淋巴细胞型 3.6% 5.8 B.滤泡型,小裂细胞为主型 22.5% 7.2 C.滤泡性,大小细胞混合 7.7% 5.1 D.滤泡型,大细胞为主型 3.8% 3.0 E.弥漫型,小裂细胞型 6.9% 3.4 F.弥漫型,大小细胞混合型 6.7% 2.7 G.弥漫型,大细胞 19.7% 1.5 H.大细胞,免疫母细胞 7.9% 1.3 I.淋巴母细胞 4.2% 2.0 J.小无裂细胞 (Burkitt’s lymphoma ) 5.0% 0.7 毛细胞型、皮肤T细胞型、组织细胞型、髓外浆细胞瘤、 不能分型及其他

【完整版】肺肿瘤影像学诊断PPT文档

【完整版】肺肿瘤影像学诊断PPT文档
• 转移到胸膜会出现胸水 • 转移到胸部骨骼可见到骨质破坏和病理骨折 • 转移到淋巴管可出现网状结节影
肺癌术后转移
• 左侧大量胸水 • 右肺多发小结节
三、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 平片:
可显示纵隔轮廓的异常,内部结构显示不佳
• CT:
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一)、前纵隔肿块
759
6 8

肺肿瘤
肺肿瘤分原发性与转移性两类。
一、肺转移癌:
胸外恶性肿瘤大多经血行转移到肺。
X线表现:
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影, 密度均匀,边缘大多清晰。
肺 转 移 癌
肺转移癌
转移瘤鉴别诊断
• 大小不等 • 边缘清晰 • 分布不均 • 形状类似
二、原发性肺癌
• 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 管及肺泡上皮。
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府谷县中医院放射科
肺 的 位 置
(一)肺的外形
(1尖1底2面3缘)
水平裂
上叶
斜 裂
下叶
中叶
上叶


下叶
肺的外形 肺根结构排列(前、后;上、下)
肺动脉 肺 静 脉
肺动脉
管主






(二)、 肺内支气管及支气管肺段
主支气管的分级: 上叶支气管
右肺 中叶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 上叶支气管
• 胸内甲状腺肿 • 胸腺瘤 • 畸胎瘤
1、胸内甲状腺肿
• 平片:
位于前上纵隔与颈部肿块相连 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钙化常见
• CT:
因甲状腺含碘,CT值较高
• 磁共振:
可显示肿块内囊变区域

《淋巴瘤》ppt课件

《淋巴瘤》ppt课件
规则发热、高热等,但具有诊断意义的发热为Pel-Ebstein fever(周期性发热),约见于1/6的患者,在其他恶性肿 瘤中极其少见,因此对淋巴瘤的诊断意义很大。
2. 盗汗、体重减轻:盗汗的程度往往比较严重,体重在6个
月内减少基础体重的10%。 上述两类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
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2)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非霍奇金淋巴瘤独特的临床表现(2)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结外MALT型惰性淋巴瘤初发常见部位为胃、腮腺、甲状腺或 肺,而淋巴结MALT型惰性淋巴瘤常常病变较局限。伴有白血 病样表现的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结肿大往往不明显,但脾脏 肿大很突出,因此可有严重的脾功能亢进的相关表现(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典型HL
结节硬化型HL 富于淋巴细胞典型HL 混合细胞型HL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Rye分型法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大多数病例)
淋巴细胞为主型, 弥漫性(某些病例)
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大多数病例) 淋巴细胞消减型
HL的REAL/WHO分类与 旧分类之间的主要差别
• 认识到2种不同的疾病,为典型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 Rye分类法中,混合细胞型是一种异质性类型,既包括典型病例,同
化疗药物: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是淋巴瘤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 接触较多剂量的烷化剂。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是淋巴瘤发病的基础。目前已有家族性淋 巴瘤的报道。
NHL的工作分类(Working Formulation)
NHL的WHO2001分类法(简表)
HL的WHO分型法和Rye分型法比较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疗效评估ppt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疗效评估ppt课件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影像学诊断及疗效评估作用
无锡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 贺锋
内容简介
1、DLBCL介绍-----(参照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 )
2、影像新技术应用 3、疗效评估 4、病例介绍 5、总结
2013版
DLBCL的定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侵袭性 大B淋巴细胞肿瘤,呈弥漫性生长。肿 瘤细胞核与正常组织细胞核相近或大, 细胞体积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
疗效评价
淋巴瘤放疗、化疗后,CT复查可评价疗效,明确淋巴结缩小的范围 和程度。特别是评价放疗的效果,如果照射的范围、剂量恰当,肿 大的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而剂量不足,照射野范围不够,肿大 淋巴结缩小不明显;未被照射的区域,淋巴结无缩小或反而增大。 因此,淋巴瘤治疗后,除临床症状、化验指标改善外,CT随访是判 定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需要注意的是,放化疗后肿大淋巴结虽有 缩小但仍超过正常大小,常规CT不易判断系纤维化反应还是治疗不 彻底的结果(残存),鉴别方法包括CT灌注成像、MRI功能成像、 PET或手术活检。
DLBCL的治疗前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
心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
体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β2-微球蛋白 都应骨髓活检及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 > 1.6cm 乙肝相关检查、DNA拷贝,HIV。丙肝检查只需高危患者中检测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做颈、胸部、腹部、盆腔CT。
有条件做PET-CT。 原发于鼻腔和韦氏环时做头颈部CT 胃肠道受侵时做胃肠镜 中枢神经受侵时做腰穿以及颅脑MRI (其中CT在所有检查患者中所占比例约70%左右)

淋巴瘤ppt课件

淋巴瘤ppt课件

10
一、淋巴结肿大及压迫
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 多累及颈部、腋窝、纵隔、腹膜后等 肿大的淋巴结活动,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不破溃。 晚期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均可肿大。 可产生相应的压迫症状
如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致咳嗽、胸闷、肺不张及上腔静脉综合 征;腹膜后淋巴结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等
结外区域广泛受累 (多灶性)
IV
28
淋巴瘤的分期
I II III IV
one node site
> one site same side of diaphragm
both sides of diaphragm
extra nodal sites
29
临床分组
每一临床分期按全身症状的有无分为
A组:无全身症状 B组:有全身症状
第五节
淋巴瘤
1
教学目标
1
2 3 4 掌握淋巴瘤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 掌握淋巴瘤的护理措施
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
2
《情深深雨濛濛》 “方瑜”的扮演者李钰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
3


4
一、定义
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 性肿瘤。
15
16
蕈样肉芽肿/赛塞里综合征(MF/SS)
17
18
实验室辅助检查
19
病理活检
HD : R-S细胞
确诊淋巴瘤及病理类型的主要依据
NHL
1、淋巴结构破坏,淋巴滤泡和淋巴窦可 消失 2、增生或浸润的淋巴细胞成份单一(大 部分为B细胞)
20
一、霍奇金病 HD
1、血象 常有轻或中度贫血,白细胞数一般在正常范围,晚期病人 常有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减少 2、骨髓象 约有3%霍奇金病病例骨髓涂片可找到R—S细胞,对诊断 有特殊价值。骨髓活检发现R—S细胞阳性率高于涂片。 3、其它 疾病活动期有血沉(ESR)增快,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 活力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胸部X线、腹部超声、CT等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

肺淋巴瘤PPT课件

肺淋巴瘤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3
双下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扭曲 不规则, 肺外围有散在多发的小结节 阴影。
右肺上叶有呈放射状分布网状影,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肺野透光度减低。 双侧胸腔有积液, 纵隔阴影增宽
PPT学习交流
14
HRCT 显示肺小叶间隔增厚、扭曲和不光滑, 肺小叶核增粗,
小叶内结节增多,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病变区肺野透光度减低呈
• 定义: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ENL)是指淋巴瘤主体病变在结外器官 或者组织,伴或者不伴有区域淋巴结的侵润(结外病灶>75% , 结内病灶<25%) 。
• 发生部位:可发生于结外的任何器官、组织,如胃肠道、中枢、 鼻咽、头颈部、肺、腹腔、腹膜后、泌尿生殖系等。
•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 病理改变:绝大多数结外淋巴瘤为非霍奇金氏。
肺淋巴瘤
PPT学习交流
1
概述
• 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为 常见的全身性疾病, 其分为霍奇金淋巴瘤 (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两类,也可 局限于某一部位,当累及肺部时称为肺淋巴瘤。 HD 肺受累的发生率11.6% ~ 12%, NHL 肺受累 的发生率为3.7% ~4%。
PPT学习交流
起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
PPT学习交流
18
鉴别诊断
• ( 1) 肺炎: 炎症型的肺淋巴瘤实变的肺内可见空
气支气管征, 但病变常侵犯支气管壁致管壁增厚、
狭窄, 而肺炎支气管多通畅, 管壁不增厚, 肺门及纵
隔淋巴结肿大不多见, 临床上有肺炎的特征性表现。
• ( 2) 支气管内膜结核: 与支气管淋巴瘤型鉴别较
PPT学习交流
11
右肺中叶外侧段有实变阴影, 边界 较清楚, 此外, 两肺还可见散在分布的 小结节阴影, 右后纵隔和左下肺门有淋 巴结肿大

肺部恶性肿瘤ppt课件

肺部恶性肿瘤ppt课件

肿瘤对肺功能的影响
呼吸困难
肺部恶性肿瘤可能导致肺组织受 压,肺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呼吸
困难。
咳嗽
肺部恶性肿瘤会刺激支气管,导致 咳嗽症状。咳嗽可能伴有痰中带血 或咯血。
胸痛
随着肺部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症状。胸痛通常 是由于肿瘤侵犯胸膜或肋骨所致。
临床表现
03
症状与体征
咳嗽
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甚至出现 咯血。
VS
预防
避免吸烟和吸入二手烟,减少空气污染和 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降低患病风险。
控制吸烟等危险因素
控制吸烟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如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通过减少暴露和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提高公众认识与健康素养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肺部恶性肿瘤 的认识和重视,促进早期筛查和预防。
果。
预后与转归
06
影响预后的因素
1 2
肿瘤分期
早期发现和晚期发现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组织学类型
不同的肺部恶性肿瘤类型具有不同的预后。
3
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年轻患者和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复发与转移的风险
手术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手术治疗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和转移。
放化疗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联合治疗策略
为提高治疗效果,研究者尝试将不同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
免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等新兴治疗方法的应用与前景
01
免疫治疗机制与效果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具有针对性强、副

内科学淋巴瘤PPT课件

内科学淋巴瘤PPT课件
各期按全身症状分A、B两组。无症状者为A,有症状者为B。 全身症状:1.发热38℃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 2. 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3.盗汗。
HL与NHL的比较
鉴别点 年龄 起病
结外侵犯
播散 肝脾肿大 皮肤损害
预后
HL 青年多,儿童少 60-80%以无痛性颈锁 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 表现,其次为腋下 可有,多为病情后期,
生物治疗:单克隆抗体/干扰素/抗HP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取得长期缓解及无病存活
治疗/放化疗/HL
IA,IIA期:扩大野照射 IB,IIB,III,IV期:联合化疗为主,可局部
照射 方案:MOPP(氮芥或环磷酰胺+长春新碱
+甲基苄肼)或ABVD(阿霉素+博莱霉素+ 长春碱+甲氮咪胺) HL是第一种用化疗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其他治疗
手术治疗
预后
预后与细胞类型及分期相关
HL:5年生存率:淋巴细胞为主型94.3%; 淋巴细胞削减型27.4%;I期与II期90%,IV 期31.9%
NHL:还与年龄,结外病变,LDH升高等有 关
PET/CT:淋巴瘤疗效和预后评估价 值几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作为常用的分 子影像技术,采用与生物体内分子类似的 放射性药物,观察活体的生物学变化。 PET/CT整合了功能分子影像与解剖结构 影像,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高对比 度的优点,从不同角度提供了病变的生物 学特征信息,已成为临床肿瘤分期和治疗 后再分期的常用方法,而且其在很多肿瘤 的疗效和预后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病理分型/霍奇金淋巴瘤
组织学发现R-S细胞为特征 四种病理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特征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特征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38
CASE 1 女性,45岁,呼吸困难
1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39
CASE 2 女性,48岁,体检发现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40
CASE 3 男性,61岁,咳嗽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
2/17/16
28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肺炎、肺泡型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29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肺炎、肺泡型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3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
结节、肿块型肺炎、肺泡型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粟粒型
2/17/16
1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临床资料
症状、体征
无特异性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少有全身症状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11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概 述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预后
02
大多数为低度恶性、发展缓慢如有转移,需放化疗,预后明显好于肺癌
20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结节、肿块型单发或多发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21
肺粘膜相关淋巴瘤——影像表现
分型及影像结节、肿块型主要分布在肺间质内支气管旁、胸膜下
2/17/16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佳全,曾嵘,杨权烈。结外淋巴瘤79例误诊分析。四川肿瘤防治2007年第20卷第4期 徐桂峰,王英杰。原发性结外淋巴瘤32例误诊分析.中国实用医刊2009年12月第36卷第24
23:33
3
肺淋巴瘤
( Pulmonary lymphoma)
概述:
淋巴瘤: 常见恶性肿瘤, 沙特阿拉伯发病率最高,占恶性肿瘤 的第二位;中国:第八位。
病理:右下肺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 免疫组化标记:(B2005-701):CD45
(﹢), CD20﹢, CD3-,Vimentin-,SMA,MC(-),CK(-),Syn(-)
23:33
12
肺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L)
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瘤侵犯可形成管腔内的结节状凸起,或 环绕支气管壁生长造成局限或广泛的支气管管腔变窄甚至 管腔完全阻塞,并发肺的实变和不张。
侵犯肺泡间隔时,先使肺间隔增厚,随着病变发展,肺泡 腔逐渐变小以致完全闭塞。侵犯胸膜时表现为胸膜的增厚、 斑块或结节,并趋向分散而非聚集。
23:33
6
PPL临床表现
23:33
7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分型
结节、肿块型。 肺炎或肺泡型。 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间质型) 。 粟粒型。 混合型。
23:33
8
PPL影像表现
结节肿块型:
最常见。多位于肺野内带或胸膜下,为单发或 多发结节、肿块,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 较低,直径1~10 cm,大于1 cm的灶内可见支 气管气像,部分灶内可见空洞及液气平。病灶 明显强化,平均增加42hu。
23:33
9
肺原发淋巴瘤
男,72岁,体检偶然发现右下肺病变,其他无特殊主诉。
23:33
10
肺原发淋巴瘤
男,72岁,体检偶然发现右下肺病变,其他无特殊主诉。
23:33
11
肺原发淋巴瘤
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肺下叶背段,与胸壁 紧密相连,右上叶后段亦有部分侵及,肋间 附近亦有软组织瘤体约2~3cm,一并切除。 肺周围淋巴结亦清扫。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 。
23:33
13
肺原发淋巴瘤
肺原发性淋巴瘤
2肿块, 内见充气支气管,边缘毛糙, 可见周围间质浸润征象。
男,4 3 岁,右肺中叶梭形 肿块, 内见充气支气管, 伴周围间质浸润。
23:33
15
肺原发淋巴瘤
女, 5 8 岁,双肺多发结节 影, 左下肺病灶边缘模糊, 可见充气支气管影。
女, 2 2 岁, 左上肺结节, 边缘模糊,密度不均。
23:33
16
肺原发淋巴瘤
23:33
17
PPL影像表现
肺炎或肺泡型:
表现为沿肺段或叶分布的斑片模糊渗出性病变 和肿块样实变,由于淋巴瘤倾向于侵犯肺间质, 病变内常可见支气管气像。偶见空洞。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病理改变:绝大多数结外淋巴瘤为非何杰金氏。
Freeman C,et al. Occurrence and prognotis of extranodual lymphoma. Cancer 1972, 29(1):252 蔡则骥 等。124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8(2):75-77
lymphoma,BALT)。另外,还有高度恶性大B 细胞淋巴瘤、血管中心性淋巴 瘤及其他少见类型,如血管内淋巴瘤(IVL)等 。 包括霍奇金淋巴瘤( H L ) 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 两种病理类型,其中大 部分是N H L。 免疫抑制是一个发病的高危因素,肺淋巴瘤在AIDS患者中的发病率>2% , 是正常人群的200倍。
王彦艳综述 沈志祥 审校。肺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O(5):434-436
23:33
5
PPL病理特征
淋巴瘤肺内病变主要是侵犯肺的间质和支气管粘膜下组织, 病变呈浸润性发展,可侵犯支气管壁,但更倾向于侵犯管 壁外的肺间质,因而支气管腔通常仍保持通畅或仅轻度的 狭窄;
23:33
2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发病情况
Korl报道PEN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25% 一45%; 国内学者报道PEN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28.1%一42.7% 。 PENL并不少见。
误诊情况
黎佳全等从病理学角度报道79例PENL(包括胃肠道、鼻咽、中枢 神经系统、腮腺等部位) ,误诊率达87.3% 。
概述:
Sugarbaler和Craver 1940年首次报道。 仅有肺的淋巴浸润而不伴有纵隔肺门及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病变。 临床非常少见,占整个肺部肿瘤的比例<1% ,占整个恶性淋巴瘤的比例
<1% ,占整个结外淋巴瘤的比例约为3.6 %。 发病年龄高峰在6O~70岁,男:女接近l:l。 多来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Bronchus-associated
肺淋巴瘤: 是指淋巴瘤对肺的侵犯。根据始发部位和病因不同分 为三类: 原发性肺淋巴瘤。 继发性肺淋巴瘤。 免疫缺陷相关的肺淋巴瘤。
赵倩,赵绍宏,蔡祖龙等.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 0 0 9 ; 1 7(1):42-45
23:33
4
原发性肺淋巴瘤
( 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
本病以老年人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起病缓慢,病程最 长达10年,平均约为4年,约有1/2~1/3患者无临床症状。 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占87%。手术预后一般较好。
有临床症状者可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 胸闷等症状。
全身淋巴结或肝、脾无肿大。 绝大多数PPL有病程长、发展慢、症状轻等特点。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唐光才 教授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23:33
1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Primary Extranoduallymphoma)
定义: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ENL)是指淋巴瘤主体病变在结 外器官或者组织,伴或者不伴有区域淋巴结的侵润(结外病 灶>75% ,结内病灶<25%) 。
发生部位:可发生于结外的任何器官、组织,如胃肠道、中 枢、鼻咽、头颈部、肺、腹腔、腹膜后、泌尿生殖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