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狸殖吸虫

合集下载

DIGFA-kit和IEST检测人、鼠斯氏狸殖吸虫抗体的研究

DIGFA-kit和IEST检测人、鼠斯氏狸殖吸虫抗体的研究
朱 名 胜 朱 敬 王 绍 基 宋 明 华 , , ,
摘 要 : 的 探 索 用 肺 吸 虫 病 金 标 渗 滤 试 剂 盒 ( I F —i 和 免疫 酶 染 色试 验 (E T) 测 斯 氏 狸 殖 吸 虫 抗 体 的 敏 感 性 目 D G A kt ) IS 检 和 特 异 性 。方 法 采 用 D GF kt I S I A—i和 E T检 测流 行 区 人群 和 病 鼠血 清 抗 体 。 结 果 斯 氏狸 殖 吸 虫 病 流 行 区人 群 和 病 鼠血 清 特 异 性 抗 体 两种 方 法均 为 5 0 和 10 。用 此 二种 血 清 学方 法检 测 正 常 大 鼠 、 毛 虫 病 大 鼠 、 吸 虫 病 兔 和 蛔 虫 病 人 血 .8 0 旋 血
AB T S RACT: e s n i vt n p cf i f d t i mu o o d fl a i n a s r DI A ) a d I T s e p o e n t i Th e st i a d s e ii t o o m i y cy n g l i r t s e ( GF t o n ES wa x l r d i h s
较 好 的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关 键 词 : 氏 狸 殖 吸 虫 ; 体 ; 清 学 试 验 斯 抗 血 中 图 分 类 号 :3 3 2 文 献 标 识 码 : R8. A
Deet no a u g nmu kj bn nio yw t GF kta dl S tci f g mo o i s r a iia t d i DI A—i n E T o P s b h
su y frd tcino gu g n mu k j bn n io y t d o ee t fPa mo o i ss ra iia tb d .Th s r a iia tb d n s r r m u a n ne td rt n o eP k j bn nio yi eafo h m n a d ifce a si

感染与传染病学 斯氏殖狸吸虫病

感染与传染病学 斯氏殖狸吸虫病

斯⽒狸殖吸⾍病(pagumogonimiasis)为由寄⽣狸、猫的斯⽒狸殖吸⾍(pagumogonimus skrjabini)幼⾍侵⼊⼈体所致的疾病,主要见于我国。

有⾷⽣蟹史。

临床表现可引起游⾛性⽪下肿块或结节,胸肺型多侵犯肺部,引起肺部浸润、多房囊样、硬结或钙化、粟粒状阴影,发⽣咳嗽、咯痰、痰中带少量⾎丝,偶可引起⼤咯⾎、液⽓胸。

侵犯胸膜则出现胸⽔,严重者伴胸闷、⽓促,也可侵犯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及眼眶。

外周⾎象嗜酸粒细胞增⾼,抗原⽪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可协同诊断。

胸部X⽚可呈游⾛性浸润阴影;多房囊性阴影,并可互相聚集重迭;结节阴影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锐利或较模糊;硬结或钙化阴影;粟粒状阴影等变化。

体表、痰、脑脊液、肺结节中查获幼⾍可确诊。

本病⽪下肿块可⽤⼿术摘除,内脏移⾏病灶可服⽤别丁、吡喹酮治疗。

大学医学寄生虫复习资料-带答案版医学寄生学自学提纲

大学医学寄生虫复习资料-带答案版医学寄生学自学提纲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医学寄生虫学自学提纲北京大学医学部寄生虫学教研室20XXXX年5月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我室采取重点讲授、辅以自学,加强实验课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了便于同学们自学,我室编写了自学提纲,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学提纲,灵活地掌握自学的内容,但自学提纲不是考试范围,更不是考题,只是帮助同学们自学。

医学原虫 Medical protozoa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一、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与包囊的基本结构。

滋养体:外形如同半个倒置梨子,两侧对称,腹面前面有两个吸器,有四个鞭毛(前侧,后侧,腹,尾),均发自两核之间的基体,吸器后有一对深染的染色体,细胞核两个包囊:椭圆形,较小,黄绿色,囊壁与虫体之间有明显的间隙,核2-4个,分布在包囊的一端,囊内可见丝状蚴二、蓝氏贾第鞭毛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侵入途径和致病阶段各是什么?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感染阶段:四核包囊侵入途径:口(食物和饮水)致病阶段:滋养体三、蓝氏贾第鞭毛虫对人体的危害。

肠功能失调,营养吸收不良综合症,有急性期,慢性期,寄生胆道系统的贾第虫克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四、贾第虫病病原学诊断有哪些?1 粪便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法2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3肠检胶囊法4 DNA检测五、蓝氏贾第鞭毛虫流行的主要原因。

1传染源广泛:粪便内含有包囊2传播途径:水源性疾病,昆虫也可称为媒介3易感人群:旅游者,男同性恋,胃切除病人,胃酸缺乏,免疫球蛋白缺陷病人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一、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形态以及活滴虫的活动特点。

滋养体:梨形或椭圆形,有四根前表毛,一根后鞭毛,后鞭毛与波动膜外缘相连。

胞核位于前端1/3处,为椭圆形泡状核。

轴柱贯穿虫体,从末端伸出。

活动特点:虫体柔软伸缩力很强,常以改变体形通过阻碍其前进的障碍物。

阴道毛滴虫也可以形成伪足二、阴道毛滴虫的寄生部位、致病阶段、感染阶段及侵入途径各是什么?寄生部位;女性阴道,以阴道后穹窿常见,有时在尿道,尿道旁腺致病阶段:滋养体感染阶段:滋养体侵入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播(直接接触即为性传播)三、阴道毛滴虫的致病机理是什么?1)接触依赖性细胞病变效应,虫体对靶细胞的损伤为直接接触式2)其鞭毛分泌细胞离散因子,使细胞离散,脱落3)吞噬精子,分泌物阻碍精子存活4)可能与子宫颈癌有关四、阴道毛滴虫病原学诊断有哪些?1 悬滴法2 涂片染色法 3培养法五、为什么阴道毛滴虫容易流行?1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性接触)和间接接触(公共浴室,坐式马桶等),易在人群中扩散,还可以通过垂直传播2虫体在外界的抵抗力较大3在卫生文明较差的社会会从易流行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一、隐孢子虫的宿主有哪些?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人,家畜(羊,猫,犬,兔等)小肠上皮细胞内二、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1 免疫功能正常型隐孢子虫病:腹泻,水样便,腹痛,呕吐,可自愈2免疫功能缺陷型隐孢子虫病:严重腹泻,营养不良,水样粪便,病程连续数月至终生,有时出现在肠道外组织,如胆道,肺脏系统,最终因全身衰竭死亡,在艾滋病患者中常见三、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是什么?1 肠粘膜组织活检2 粪检(最为常见)(检出卵囊确诊)四、如何防治隐孢子虫病?1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2 提倡喝开水,牛奶也要彻底消毒3加强免疫功能低下者保护(艾滋病人)4药物:无特效药卡氏肺孢子虫 Pneumocystis carinii一、卡氏肺孢子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肺二、卡氏肺孢子虫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机会性致病体PCP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艾滋常见并发症1 婴儿型或流行型: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2成人型或散发型: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艾滋并发症,发烧,干咳,呼吸困难,紫绀。

斯氏狸殖吸虫病53例临床分析

斯氏狸殖吸虫病53例临床分析
分析 5 例 斯 氏狸 殖吸 虫病 的临床 资料 。结果 :3 患 者 中, 3 5例 城镇 居 民 占 5 . , 童 占 8 , 47 儿 3 主
要 因生食 或半 生食 溪蟹和饮 生溪水 而感染 。临床表 现复 杂 多样 , 以胸 肺 型和脑 型为主 , 嗜酸性粒 细胞增 多者 占 6 . , 、 2 3 痰 粪检 查 均 未发 现 虫 卵, 皮下 包块 活检 后病 理检 查主要 表现 为嗜 酸性 肉
维普资讯
28 9
陕西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 3 月第 3 卷第 3 7 期
斯 氏狸 殖 吸虫病 5 3例临床 分析
郧 阳医学 院寄生 虫学教研 室( 十堰 4 2 0 ) 郭鄂 平 朱 洁△ 张光 玉 4 0 0 方孝梅△ 宋 明华 摘 要 目的: 讨食 源性斯 氏狸殖 吸 虫病 的流行 病 学特征 、 探 临床表 现及 误诊原 因。方法 :
d ikn a te m tr Th l ia ma i sain fp t n s we ec mpe n ie s . A jrt f r ig r w sra wae . n eci c l nf tt s o ai t r o lx a d dv r e n e o e mao i o y
Gu p n o E ig
ABS TR ACT
Z uJe Z a g Gu n y e l h i h n a g u ta
Obe tv To t d t e e ie oo ia c a a trsis ciia jcie su y h pd miigc [ h r ceitc , l c l n ma ietto a d nfsa in n
c ss a e wa hidr n. T he pai nt e e sc l e te s w r ma n y i e e b ng s i a i l nfct d y i e tng r w o r und r oo d fe hw a e c a nd e c ke r s t r r bs a

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1)皮下型幼虫移行症 以皮下游走性包块或结节为主。 以皮下游走性包块或结节为主 。 皮下包 块呈单个散发或多个成串, 块呈单个散发或多个成串 , 常见于胸 背部、 腹部, 亦可见于头颈、 四肢、 背部 、 腹部 , 亦可见于头颈 、 四肢 、 腹股沟、 阴囊等处。 包块边界不清, 腹股沟 、 阴囊等处 。 包块边界不清 , 无明显红肿。 活检可见隧道样虫穴、 无明显红肿 。 活检可见隧道样虫穴 、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肉芽肿性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肉芽肿性炎症 、 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 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 , 但常 见不到童虫。 见不到童虫。
3.致 病:该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 为成虫, 为成虫,侵入的虫体大多处于童虫状 到处游走难以定居, 态,到处游走难以定居,造成幼虫移 行症。 行症。 1)皮下型幼虫移行症 2)内脏幼虫移行症 本病表现复杂多样, 注 : 本病表现复杂多样 , 临床不 易诊断,应注意与肺结核、 易诊断,应注意与肺结核、肝炎等鉴 别。
2)内脏幼虫移行症 脑型患者往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型患者往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儿童可有心包改变, 表现心悸、 气短、 儿童可有心包改变 , 表现心悸 、 气短 、 肝大、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 肝大、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 偶有眼部病变和髋关节被破坏。 偶有眼部病变和髋关节被破坏。 患者可有低热、 乏力、 患者可有低热 、 乏力 、 食欲下降等症 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状;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粪检 虫卵阴性。 虫卵阴性。
2)内脏幼虫移行症 侵犯胸膜和肺部: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侵犯胸膜和肺部:引起渗出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 胸腔积液 、 胸膜增厚粘连 。 临床症状 以咳嗽、胸痛、气急为常见,胸部X 以咳嗽 、 胸痛 、 气急为常见 , 胸部 X 线多有胸膜改变, 线多有胸膜改变 , 或肺部可见边缘模 糊的浸润阴影或囊状阴影。 糊的浸润阴影或囊状阴影。 侵犯肝:可有肝区疼痛、肝大、 侵犯肝:可有肝区疼痛、肝大、转氨酶 升高等表现。 升高等表现。

2斯氏并殖吸虫

2斯氏并殖吸虫

流行
• 传染源;病兽病畜 • 分布:国外未幼报道,我国山东以南 •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和小豆螺科,第二 中间宿主为溪蟹 • 感染途径: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溪蟹或含有童 虫的野猪肉,生饮山涧溪水或使用被囊蚴污染的炊 具、食具等
防治
• 1、健康教育 • 2、治疗病人
人为斯氏并殖吸虫的非正常宿主其生活史与为卫氏并殖吸虫相似一般不能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而在人体内大多数检出童虫
斯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skrjabini
形态 成虫
虫卵:
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71微米×48微米),厚薄不对 称。虫卵内有一个卵细胞9-20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
人为斯氏并殖吸虫的非正常宿主,其生活史与为、卫氏 并殖吸虫相似,一般不能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而在人体内大 多数检出童虫。
致病
机制:人是其非正常宿主因而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 育成熟、产卵。虫体在体内到处移行穿绕,可引起皮 下及多种脏器与组织的病变
病理:皮肤与内脏出现包块与结节莱登结晶等 症状:皮肤型或内脏型幼虫移行症
实验诊断
• 主要为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查 • 患者的痰液、粪便以及其他体液均差不到虫体 • 其他检查与卫氏并殖吸虫一样

神农架林区斯氏狸殖吸虫病原学研究

神农架林区斯氏狸殖吸虫病原学研究

( 1/ 1 ) 4 2 13 3 。保虫宿主家猫 自然 感染 率为 5 .2 1/9 , 17 %( 52 ) 果子狸 自然感染率 为 1 .9 ( / 9 。人工感染 家犬 的平 均检 57% 31) 虫率为 3 .3 1 4 / 6 ) 经 口感染和腹腔注射 两种 方式 均可感染 , 78 %( 4 27 0 , 0 肺部 检虫率最 高为 6 .8 ( 1/ 4 ) 1 典型 8 5 % 7 6 10 4 。3 例 结节 型斯 氏狸殖 吸虫病 患者皮下结节活检 , 检获斯 氏狸殖吸虫童虫 , 1 .5 。 自然感染 、 6例 占 93% 人工感染动物体 内检 获的成
医药学 院附属太和 医院; 湖北 医药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 通 讯作 者 ,— i: ighnzu 6 .o ) Ema mn segh @13 cr l n
摘要 : 目的
调查神农架林 区斯 氏狸殖 吸虫 的中间宿 主和保虫 宿主种类及感 染状况 。 方 法
剖检斯 氏狸殖 吸虫 中间宿 第

WE ogh a,S N n ’ etfBooy H bi dclU i r t,h n I n —u A G Mig (Dp i g , ue Mei n e i S 咖 R o l a v sy
4 20 ,hn ;Ti o i lH bi d a U i rt;Dp aai l y H biM d a U i rt; orp n i uhr E 4 0 0 C i ah H s t , ue Mei l n esy et P rso g , ue ei l n esy C r sodn a to, — a e pa c v i f o to c v i e g
Ivs gt no eeilg f aa o i a i sr bn h n o gi n et ai nt t o yo rg nmi s k a iinS e n n j i o h o P s j i a

4、斯氏狸殖吸虫

4、斯氏狸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斯 氏 狸 殖 吸 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 1959)亦称斯氏肺吸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 猫、犬等动物肺部,也可寄生皮下型并殖吸虫病或(和)内 脏幼虫移行症。 斯氏狸殖吸虫为50年代末期在我国四川地区 发现,故也称四川并殖吸虫。
2.虫卵: 斯氏狸殖吸虫卵与肺吸虫卵极为相似,卵 壳厚薄不均匀,形状左右不对称,但均不如肺 吸虫卵显著,其大小因地区、宿主的不同有较 大差异,平均大小约71×48µm。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
二、生活史: 斯氏狸殖吸虫生活史与肺吸虫相似。 第一中间宿主
泥泞拟钉螺
中华小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钜齿华溪蟹 终宿主:果子狸、家猫、犬等 人是非正常宿主,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
四、诊断:
1.皮下结节活检: 2.免疫学诊断: (1)IHA (2) IFA (3) ELISA (2)五、流行、防治:与肺吸虫完全相同。
[复习思考题]
1.斯氏狸殖吸虫成虫有哪些特征? 2.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是? 终宿主是? 3.斯氏狸殖吸虫的致病性有哪些特点?
虫,不能产卵,因此,仅为童虫寄生,引起幼
虫移行症。
三、致病: 斯氏狸殖吸虫进入人体后,除侵犯肺脏引起病变 外,较多的侵犯肝脏,引起肝脏的病变,损害严重, 引起急性嗜酸性脓肿。 人感染后,几乎全部停滞在童虫阶段,只能到 处移行、窜扰,不安于定居。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幼 虫移行症。 症状:游走性皮下结节 部位:腹、胸、头颈、四肢及腹股沟等处。 特点:结节紧靠皮下, 边界不清, 无明显的红、 肿、大小不一,数目不等。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狭长、扁平,呈棱形,大小约
11~18.5×3.5~6.0mm,有口、腹两个吸盘,最宽

斯氏并殖吸虫(二)

 斯氏并殖吸虫(二)

斯氏并殖吸虫(二)
- 斯氏并殖吸虫是什么?
- 斯氏并殖吸虫是一种寄生在哺乳动物肝脏中的吸虫,其学名为Clonorchis sinensis。

- 斯氏并殖吸虫的寄主主要是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如狗、猫、猪等。

- 斯氏并殖吸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未煮熟或未处理好的寄
生虫感染的鱼类。

- 斯氏并殖吸虫的症状和危害
- 斯氏并殖吸虫感染后,会导致肝脏炎症、胆管炎和胆囊炎等症状。

- 斯氏并殖吸虫长期感染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 斯氏并殖吸虫还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 斯氏并殖吸虫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斯氏并殖吸虫感染的最好方法是避免食用未煮熟或未处理好
的寄生虫感染的鱼类。

- 感染斯氏并殖吸虫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 治疗斯氏并殖吸虫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和
喹乙酮等。

- 斯氏并殖吸虫的流行病学
- 斯氏并殖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如中国、韩国、越南等国家。

- 斯氏并殖吸虫感染在一些地区非常普遍,如中国的湖南、广东、
广西等省份。

- 斯氏并殖吸虫的感染率与当地的食品文化和卫生条件密切相关。

014 斯氏并殖吸虫ppt

014 斯氏并殖吸虫ppt

斯氏狸殖吸虫概论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系陈心陶教授1959年报告的新种,并将其置新建的狸殖属中。

在cox(2003)的分类系统中将该虫归属到并殖吸虫属中。

斯氏狸殖吸虫一般在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主要是引起幼虫移行症。

1成虫虫体狭长,两端较尖,大小(11.0~18.5)mm ×(3.5~6.0)mm ,腹吸盘在体前1/3处,大于口吸盘。

2虫卵2虫卵椭圆形,大多左右不对称,卵壳厚薄不均匀。

虫卵结构和卫氏并殖吸虫相似。

匀卵结构和并相似斯氏狸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斯氏狸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圆口科螺类溪蟹生活史要点终宿主:猫科、犬科、灵猫科等动物,如果子狸、猫、犬等。

第一中间宿主为圆口螺科的小型及微型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和石蟹石蟹。

人是非适宜宿主、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转续宿主:蛙、鸟、鸡等。

转续宿主蛙鸟鸡等三、斯氏狸殖吸虫致病幼虫移行症:侵入人体的虫体大多仍处于童虫状态,到处串扰,引起幼虫移行症。

移行(1)皮肤幼虫移行症: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和结节,长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等。

节长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等(2)内脏幼虫移行症:占少数,因侵犯的器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损害及表现。

四、斯氏狸殖吸虫实验诊断在痰和粪便中找不到虫卵,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是最可靠的在痰和粪便中找不到虫卵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免疫学检查是常规的辅助诊断方法。

五、斯氏狸殖吸虫流行与防治斯氏狸殖吸虫在国外还未见报道,国内发现于甘肃、山西、斯氏狸殖吸虫在国外还未见报道国内发现于甘肃山西陕西、河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

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同卫氏并殖吸虫。

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转换宿主的研究

斯氏狸殖吸虫转换宿主的研究

斯氏狸殖吸虫转换宿主的研究
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王绍基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04(020)012
【摘要】斯氏狸殖吸虫1959年由陈心陶首次报道,是中国独有虫种。

我们在狸殖吸虫宿主转换的系列研究中。

对犬与斯氏狸殖吸虫的生物学关系及宿主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斯氏狸殖吸虫在犬体内的分布、发育与转换宿主的特点。

【总页数】1页(P1098)
【作者】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王绍基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图书馆;郧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十堰,442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83.2
【相关文献】
1.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多种动物及宿主转换的研究 [J], 严涛;周宪民
2.斯氏狸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多部位寄生与宿主转换的实验研究 [J], 严涛;周宪民;董苌安
3.斯氏狸殖吸虫在犬体内多部位寄生与转换宿主的研究 [J], 刘文献;朱名胜
4.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禽、蛙及宿主转换的研究 [J], 严涛;郭鄂平;詹希美;李桂云
5.斯氏狸殖吸虫在犬体内多部位寄生与转换宿主的研究 [J], 刘文献;李书霞;朱名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位置: 学习指南---〉医学蠕虫部分吸虫一、内容提要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寄生于人体的吸虫主要有华枝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

要求掌握吸虫成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了解吸虫各期幼虫的形态及发育过程。

各类吸虫的学习要求是应掌握与致病或/和诊断有关的成虫、虫卵形态特点、生活史要点;熟悉致病及实验诊断;了解防治原则。

(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1.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

2.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4.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5.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即无体腔。

(二)吸虫生活史特征1.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孵出毛蚴。

2.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其中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

3.吸虫的感染期均为幼虫,除血吸虫感染期为尾蚴外,其余均为囊蚴。

4.吸虫均有保虫宿主,为脊椎动物。

5.吸虫发育过程中,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有无性生殖阶段,又有有性生殖阶段。

(三)吸虫各期幼虫1.毛蚴梨形,被有纤毛,运动活跃。

2.胞蚴袋状,成熟胞蚴含多个雷蚴。

3.雷蚴长袋状,成熟雷蚴含多个尾蚴。

4.尾蚴尾蚴在水中运动活跃,分体部和尾部。

5.囊蚴园形或类园形,外有囊壁,内含虫体。

二、学习要点(一)华枝睾吸虫(肝吸虫)1.形态(1)成虫形似柳叶,长约1~2.5cm;腹吸盘居虫体前1/5处,略小于口吸盘;两个睾丸分枝较多,居虫体后1/3,前后排列,受精囊明显,卵黄腺位于虫体中1/3两侧。

(2)虫卵最小的蠕虫卵,形似芝麻粒;黄褐色;卵盖小而明显,对端有突起的小结节;内含梨形的毛蚴。

2.生活史要点(1)外界的发育A.第一中间宿主是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等。

B.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虾类。

C.外界水体是池塘、鱼塘等。

(2)在人体内发育A.感染期为囊蚴。

B.感染方式为食入含活囊蚴的生的或半生鱼虾。

C.体内移行途径为十二指肠→胆总管→肝内胆管。

卫氏和斯氏吸虫

卫氏和斯氏吸虫

(3)、纤维疤痕期:囊肿内容物排 出,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X线: 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
临床表现
急性期:非特异性症状
轻者食欲不振、乏力、腹痛、腹 泻、发热等。
重者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 胸痛、咳嗽、肝肿大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慢性期与分型:
根据虫体寄生部位
胸肺型:最常见,咳嗽、胸痛、咳 铁锈色痰或烂桃样血痰,痰中可查 见虫卵。
腹肝型:腹痛、腹泻,大便带血;肝 脏受损症状,肝大。
皮下型:游走性包块或结节
脑型:头痛、癫、偏瘫
主要症状总结
1、咳嗽、咳血痰 2、肺部X光可见典型的病变 3、痰(粪)中可查见虫卵 4、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病例:一广西籍男子生食河蟹引 起肺吸虫病
新华网广州9月25日电,一名30 多岁的广西籍男子两个月前大腿皮 下长了个会爬行的小“瘤子”,近 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 染病科求治,被诊断为肺吸虫病, 是由生食河蟹引起的。经过一系列 的杀虫治疗,这名患者经复诊检查 目前已基本治愈。
至今仍是我国独有的虫种
形态
1、成虫:虫体狭长,两端较尖,呈 菱形。大小为(11.0-18.5) mm×(3.5-6.0)mm。在人体 内很少能看见成虫。
2、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大多不 对称,有卵盖。平均为 71μm×48μm。在人体内很少见到。
生活史
蛙、鸡、 鸟、鼠
生活史要点
1、在人体的寄生部位:皮下、内脏 (肺、肝、腹腔、脑、眼等)
卵 黄 腺
卵巢
子宫
睾丸 睾丸
成卫 虫氏 染并 色殖 标吸 本虫
卫氏肺吸虫成虫染色标本
卵巢
子宫
睾丸
睾丸 肠支
虫卵
虫卵:金黄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有卵 盖。大小为(80-118)×(48-60) μm。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 黄细胞。

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观察[1]

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观察[1]

并殖吸虫( 又称肺吸虫) 除了引起典型的肺部病 变外 , 还可造成肝脏的严重损害。近年来, 在国内外 陆续发现较多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并殖吸虫病
1- 3
1 材料与方法 1. 1 斯氏狸殖吸虫囊蚴的分离
从云南省斯氏狸
,
殖吸虫流行区金平县铜厂乡采集溪蟹 ( 待定种 ) , 将 溪蟹逐只轻轻捣碎外骨骼, 经过滤、 自然沉淀后在解 剖镜下分离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1. 2 动 物感染 模型的 建立 SD 大鼠 30 只 , 体重 250~ 350 g , 雌雄不限 , 购自本校实验动物中心。动 物感染前连续检查粪便 3 d, 并殖吸虫卵阴性及健康 状况良好者方视为合格实验动物。将大鼠随机分成 2 组: 对照组 10 只, 实验组 20 只。以斯氏狸殖吸虫 囊蚴 15 个经腹腔注射感染实验组大鼠。 1. 3 肝脏超微结构观察 于感染后 1、 2、 8 周及 1 年分别剖杀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 , 分别取两组鼠肝
*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04J292C) * * 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 : 1 昆明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 昆明 2 昆明医学院电子显微镜室
这引起了临床和病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并殖吸虫病 可突出表现为肝脏肿大、 肝功能损害。目前在并殖 吸虫对肝脏损害的病理学研究方面 , 对于普通光镜 下肝脏的病理形态改变已有描述 , 肝脏可表现为虫 窦性肝炎、 肝脏肺吸虫囊肿、 肺吸虫性肝硬化、 虫卵 栓塞引起的门管区小血管炎等 4 , 但未见有关宿主 感染并殖吸虫后肝脏超微结构的研究, 因此, 并殖吸 虫引起宿主肝脏亚细胞改变情况尚属未知。为此 , 我们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后肝脏 的超微结构变化 , 旨在从亚细胞水平来系统研究斯 氏狸殖吸虫引起大鼠肝脏形态改变方面的特点 , 可 为斯氏狸殖吸虫病肝脏损害的病理、 发病机制等研 究方面提供基础资料。

寄生虫学检验试题

寄生虫学检验试题

寄生虫学检验试题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斯氏狸殖吸虫临床主要症状为A、肝部症状B、胃肠道症状C、脑部症状D、肺部症状E、皮下包块正确答案:E2.多房棘球绦虫的感染途径是A、经接触感染B、经媒介昆虫感染C、经皮肤感染D、经血液感染E、经口感染正确答案:E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定义是A、脊椎动物传给人的寄生虫病B、人传给脊椎动物的寄生虫病C、人之间传播着的寄生虫病D、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E、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正确答案:D4.肝吸虫病流行广泛的主要原因是A、饲养狗等宠物B、滥用抗生素C、食生鱼D、蚊叮咬E、粪便污染水源正确答案:C5.检查疟原虫应取标本是A、鸟B、痰C、血液D、脑脊液E、粪便正确答案:C6.钩虫丝状蚴利用体内贮存的何类物质维持最低能量代谢A、脂类B、糖和脂类C、蛋白质D、蛋白质和糖E、糖正确答案:A7.东方眼虫病的病原体为A、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B、结膜吸吮线虫C、盘尾丝虫D、猪囊尾蚴E、牛囊尾蚴正确答案:B8.蠕虫感染,特别是血管及组织内寄生的蠕虫感染,多引起哪类细胞增多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正确答案:E9.棘球蚴病禁忌诊断性穿刺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引起A、出血.感染B、过敏性休克.继发性棘球蚴病C、发热.黄疽D、感染.继发性棘球蚴病E、过敏性休克.出血正确答案:B10.按寄生和自生生活的情况,寄生虫可分为A、偶然寄生虫和专性寄生虫B、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C、永久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D、兼性寄生虫和专性寄生虫E、体内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正确答案:D11.疟疾在人群之间传播是通过A、雌按蚊B、雄库蚊C、雄按蚊D、白蛉E、雌库蚊正确答案:A12.输血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是A、日本血吸虫B、丝虫C、隐孢子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疟原虫正确答案:E13.肺吸虫的保虫宿主是A、犬B、淡水蟹.蝲蛄C、淡水鱼.虾D、川卷螺E、钉螺正确答案:A14.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为A、2-3年B、1-2年C、6-12个月D、4-5年E、1-6个月正确答案:D15.患黑热病时可出现A、肝脓肿B、周期性发热.贫血.脾大C、A/G倒置.贫血.脾大D、淋巴管炎.淋巴结炎E、肝大.腹疼.腹泻正确答案:C16.尾蚴尾部分叉的吸虫为A、卫氏并殖吸虫B、姜片虫C、日本血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肝吸虫正确答案:C17.所致疾病具有易治难防特点的寄生虫是A、蛔虫B、鞭虫C、十二指肠钩虫D、蛲虫E、姜片虫正确答案:D18.关于牛肉绦虫描述错误的是A、头节上有小钩B、只能引起人体的牛肉绦虫病C、虫体长度为4~8米D、头节呈方形E、牛为其中间宿主正确答案:A1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阶段是A、小滋养体B、大滋养体C、二核包囊D、一核包囊E、四核包囊正确答案:B20.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在A、狗的小肠B、人的腹腔C、马和牛的小肠D、人的肝脏E、人的小肠正确答案:A21.经改良抗酸染色后,镜下观察卵囊的颜色为A、蓝绿色B、棕黄色C、乳白色D、玫瑰红色E、黑色正确答案:D22.关于日本血吸虫卵形态描述错误的是A、成熟虫卵内含一毛蚴B、卵圆形C、淡黄色D、成熟虫卵内含卵细胞与卵黄细胞E、卵壳一侧有一小棘正确答案:D23.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常见寄生虫是A、广州管圆线虫B、巴西钩口线虫C、眼线虫D、丝虫E、粪类圆线虫正确答案:A24.关于蛔虫成虫形态结构的错误描述是A、较大呈圆柱状B、体表有横纹及侧线C、雄虫大于雌虫D、雌雄异体E、有品字形的唇瓣正确答案:C25.美丽筒线虫成虫寄生在人体A、小肠B、横纹肌C、肢端的皮下组织D、有核细胞内E、口腔和食道粘膜或粘膜下层正确答案:E26.人体感染痢疾阿米巴后大多数表现为A、阿米巴痢疾B、阿米巴肺脓肿C、阿米巴肝脓肿D、带虫者E、阿米巴脑脓肿正确答案:D27.鉴别间日疟原虫雌.雄配子体的主要依据是A、疟原虫细胞核的特点B、疟原虫的大小C、虐色素的分布D、疟原虫的外形E、疟原虫染色后的颜色深浅正确答案:A28.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关系最为密切的肠道寄生虫是A、鞭虫B、粪类圆线虫C、蛔虫D、蛲虫E、钩虫正确答案:B29.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阶段是A、四核包囊B、小滋养体C、大滋养体D、二核包囊E、一核包囊正确答案:A30.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中幼虫发育的过程是A、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B、毛蚴-胞蚴-二代雷蚴-尾蚴-囊蚴C、.毛蚴-雷蚴-胞蚴-尾蚴-囊蚴D、毛蚴-二代雷蚴-二代胞蚴-尾蚴E、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正确答案:B31.猪巨吻棘头虫的感染阶段是A、虫卵B、棘头蚴C、棘头体D、感染性棘头体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2.疟疾和血吸虫病患者发生肾小球肾炎属于哪类变态反应A、都可以B、细胞毒型C、速发型D、免疫复合物型E、迟发型正确答案:D33.能引起皮炎的寄生虫是A、丝虫B、血吸虫C、姜片虫D、蛲虫E、肝吸虫正确答案:B34.华支睾吸虫的诊断阶段是A、虫卵B、尾蚴C、雷蚴D、胞蚴E、成虫正确答案:A35.确诊寄生虫病的检验方法主要是A、动物接种B、皮内试验C、病原学检查D、免疫学检查E、活组织检查正确答案:C36.在旋毛虫病流行中起重要作用的传染源为A、旋毛虫病病人B、鸡C、马D、猪E、鱼正确答案:D37.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是T细胞介导的哪类变态反应A、迟发型B、免疫复合物型C、速发型D、都可以E、细胞毒型正确答案:A38.肝吸虫的中间宿主A、豆螺,淡水鱼虾B、豆螺,水生植物C、啮齿类动物D、牛,羊E、椎实螺,水生植物正确答案:A39.阴道毛滴虫的寄生部位是A、前列腺B、肠道C、肺D、肝E、胆道正确答案:A40.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A、螨B、蚊C、蚤D、蝇E、虱正确答案:E41.溶组织内阿米巴病主要传染源是A、阿米巴脑脓肿患者B、阿米巴肝脓肿患者C、阿米巴肺脓肿患者D、慢性阿米巴痢疾患者E、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正确答案:D42.卫氏并殖吸虫的生活史A、需要两个中间宿主B、需要昆虫媒介C、需要1个中间宿主D、需要肥沃的土壤E、无中间宿主正确答案:A43.姜片虫的中间宿主为A、纹沼螺B、扁卷螺C、川卷螺D、赤豆螺E、钉螺正确答案:B44.与肝吸虫卵结构相似的虫卵是A、肺吸虫卵B、日本血吸虫卵C、异形异形吸虫卵D、姜片虫卵E、棘口吸虫卵正确答案:C45.绦虫成虫结构中具有再生能力的是A、颈节B、孕节C、成节D、幼节E、头节正确答案:A46.不属于节肢动物引起的直接危害是A、吸血B、超敏反应C、寄生于人体内D、传播疾病E、毒害正确答案:D47.人毛滴虫A、做活泼的突进式运动B、做不定向的阿米巴运动C、做直线翻滚运动D、做迅速的旋转运动E、做定向的阿米巴运动正确答案:A48.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A、豆螺,淡水鱼虾B、豆螺,水生植物C、椎实螺,水生植物D、啮齿类动物E、牛,羊正确答案:D49.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压片标本可见A、子宫盘曲在虫体中部B、卵巢不分叶,排列在虫体中部C、子宫和卵巢及2个睾丸均左右并列D、肠管无弯曲E、两肠支在虫体后部合二为一正确答案:C50.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A、预防接种B、杀灭中间宿主C、治疗患者D、不食用生的淡水螺类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D51.禁忌穿刺组织诊断棘球蚴病的原因是A、避免大出血B、避免过敏性休克和继发感染C、避免过敏性休克D、避免继发感染E、避免疼痛性休克正确答案:B52.关于蛔虫致病性的错误描述是A、可引起肺炎B、可引起胆道阻塞C、可引起皮炎D、可引起肠梗阻E、可引起阑尾炎正确答案:C53.诊断蛔虫病应检查A、血液B、痰液C、脑脊液D、尿液E、粪便正确答案:E54.姜片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是A、消化系统完整B、两个珊瑚状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C、虫体似葵花子仁D、口、腹吸盘大小相同E、雌雄异体正确答案:B55.下列哪种标本对肝吸虫病原体检出率最高A、十二指肠引流液B、粪便C、骨髓D、尿液E、血液正确答案:A56.贾第虫病A、致病阶段为成虫B、致病阶段为囊尾蚴C、致病阶段为棘球蚴D、致病阶段为大滋养体E、致病阶段为小滋养体正确答案:E57.细粒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期称为A、囊尾蚴B、裂头蚴C、棘球蚴D、似囊尾蚴E、六钩蚴正确答案:C58.关于弓形虫传播途径的错误说法是A、经输血感染B、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C、经胎盘感染D、经口感染E、经受损的皮肤黏膜感染正确答案:B59.哪一型变态反应是引起黑热病和疟疾贫血的原因之一A、免疫复合物型B、迟发型C、速发型D、细胞毒型E、都可以正确答案:D60.下列哪种寄生虫属于共栖原虫A、结肠内阿米巴B、蛔虫C、疟原虫D、肝吸虫E、钩虫正确答案:A61.黑热病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A、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红细胞正确答案:D62.微小膜壳绦虫的感染途径是A、经皮肤直接感染B、经接触感染C、经吸入感染D、经口感染E、经昆虫媒介叮咬感染正确答案:D63.人体的致病性阿米巴是指A、结肠内阿米巴B、迪斯帕内阿米巴C、微小内蜒阿米巴D、溶组织内阿米巴E、齿龈内阿米巴正确答案:D64.可以鉴定钩虫种类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A、钩蚴培养法B、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C、饱和盐水浮聚法D、重力沉淀法E、加藤厚涂片法正确答案:A65.肺吸虫的感染阶段是A、毛蚴B、囊蚴C、微丝蚴D、丝状蚴E、尾蚴正确答案:B66.粉螨感染阶段为A、包囊B、囊蚴C、成虫D、滋养体E、感染期虫卵正确答案:C67.姜片虫A、肉红色,细长略弯曲B、白色线头状C、形似蚯蚓D、马鞭状E、背腹扁平,长椭圆形正确答案:E68.姜片虫的感染阶段为A、丝状蚴B、虫卵C、尾蚴D、囊蚴E、毛蚴正确答案:D69.弓形虫生活史中对人没有感染性的阶段是A、卵囊B、滋养体C、配子体D、假包囊E、包囊正确答案:C70.关于疥螨的正确描述是A、通过媒介昆虫感染B、暂时寄生于宿主表皮C、皮肤隧道是特有皮损表现D、仅寄生于人体E、引起痤疮,皮肤剧烈瘙痒正确答案:C71.下列哪种寄生虫属于体外寄生虫A、姜片虫B、纤毛虫C、蜱D、血吸虫E、鞭虫正确答案:C72.虫卵与姜片虫卵相似的寄生虫是A、肝吸虫B、阿米巴C、肝片形吸虫D、多房棘球绦虫E、细粒棘球绦虫正确答案:C73.滴虫性阴道炎发病机制主要是A、滴虫侵入阴道上皮B、滴虫增强乳酸杆菌的糖原酵解作用C、原虫溶解阴道上皮细胞D、滴虫大量增殖E、滴虫妨碍乳酸杆菌的糖原酵解作用正确答案:E74.晚期丝虫病最多见的体征是A、象皮肿B、过敏C、乳糜尿D、丝虫热E、鞘膜积液正确答案:A75.对人体具有致病作用的阿米巴原虫是A、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布氏嗜碘阿米巴B、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福氏耐格里阿米巴C、迪斯帕内阿米巴和结肠内阿米巴D、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迪斯帕内阿米巴E、溶组织内阿米巴和结肠内阿米巴正确答案:B76.蠕形螨寄生在人体的A、毛囊和皮脂腺B、小肠C、有核细胞内D、肢端的皮下组织E、横纹肌正确答案:A77.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是A、长江以北地区B、西北牧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E、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正确答案:E78.能引起腹泻的原虫是A、结肠小袋纤毛虫B、卡氏肺孢子虫C、弓形虫D、疟原虫E、阴道毛滴虫正确答案:A79.终宿主可因吞食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中哪一阶段而感染A、虫卵B、第二期幼虫C、第一期幼虫D、第三幼虫E、成虫正确答案:D80.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生活史的共同点不包括A、成虫寄生于小肠B、人皆可因误食虫卵患囊尾蚴病C、人是唯一的终宿主D、人皆可因误食囊尾蚴患绦虫病E、感染与饮食习惯有关正确答案:B81.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的区别点不包括A、头节B、节片的厚度C、妊娠节片内子宫侧支的数目D、节片的颜色E、成熟节片的特点正确答案:D82.体内有寄生虫长期生存,但无临床症状的人称为A、带虫者B、亚急性期病人E.健康者C、急性病人D、慢性病人正确答案:A83.疟原虫的中间宿主是A、钉螺B、白蛉C、蚊D、蝇E、人正确答案:E84.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阶段是A、滋养体B、假包囊C、卵囊D、孢子囊E、包囊正确答案:E85.透明胶纸法用于检查A、蝇蛆B、蠕形螨C、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D、疥螨E、旋毛虫囊包正确答案:B86.关于毛囊蠕形螨形态结构特征的正确描述是A、足体细长B、末体占体长的2/3以上C、虫体末端略尖呈锥状D、足呈指状有横纹E、为咀嚼式口器正确答案:B87.钩虫的感染阶段为A、微丝蚴B、杆状蚴C、含蚴卵D、感染期虫卵E、丝状蚴正确答案:E88.肠外阿米巴病最易好发部位是A、骨B、脑C、肝D、皮肤E、肺正确答案:C89.间日疟原虫经瑞氏染色后细胞质的颜色是A、紫色B、无色C、蓝色D、黄色E、红色正确答案:C90.隐孢子虫的最佳病原学检查方法是A、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B、饱和盐水浮聚法C、改良抗酸染色法D、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E、金胺-酚染色法正确答案:D91.刚地弓形虫无性生殖阶段在人体的A、肢端的皮下组织B、小肠C、横纹肌D、毛囊和皮脂腺E、有核细胞内正确答案:E二、多选题(共9题,每题1分,共9分)1.ADCC对寄生虫作用需要的二种特异性抗体是A、IgEB、IgGC、IgMD、IgAE、IgD正确答案:AB2.绦虫体壁的皮层表面布满微毛,其功能包括A、运动功能B、损伤宿主组织C、增强对宿主的附着能力D、增加吸收营养物的面积E、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正确答案:BCD3.广州管圆线虫哪几个阶段是在中间宿主螺类及蛞蝓内发育过程A、第三幼虫B、第一幼虫C、第二幼虫D、虫卵E、成虫正确答案:AC4.耐格里阿米巴多孳生于淡水中,其生活史可分哪两个阶段A、裂殖体B、包囊C、配子体D、滋养体E、虫卵正确答案:BD5.我国最主要传播疟原虫的媒介是A、微小按蚊B、嗜人按蚊C、日月谭按蚊D、大劣按蚊E、中华按蚊正确答案:ABE6.血吸虫童虫可对宿主产生哪些损伤A、细胞浸润B、血管炎C、象皮肿D、点状出血E、毛细血管栓塞和破裂正确答案:ABDE7.病原学检查卡氏肺孢子虫可采用下列哪些染色方法A、姬氏染色B、抗酸染色C、墨汁染色D、甲苯胺蓝染色E、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正确答案:ADE8.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内的阶段有A、童虫B、尾蚴C、成虫D、虫卵E、子胞蚴正确答案:ACD9.下列哪些属于机会性致病的寄生虫A、日本血吸虫B、卡氏肺孢子虫C、似蚓蛔线虫D、刚地弓形虫E、隐孢子虫正确答案:BDE。

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IL-4、IL-6、TSLP、TGF-β1水平检测

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IL-4、IL-6、TSLP、TGF-β1水平检测

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IL-4、IL-6、TSLP、TGF-β1水平检测[摘要] 目的研究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引起的SD大鼠Th2 免疫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6、TSLP、TGF-β1水平,探寻寄生虫感染所致大鼠细胞免疫反应情况。

方法用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SD大鼠5只,于感染后16周对其血清进行IL-4、IL-6、TSLP、TGF-β1 的ELISA 检测。

结果IL-4、TSLP、TGF-β1无显著变化,分别为0.34 pg.ml-1 、8.69 pg.ml-1、206681.86 pg.ml-1 ( P>0.05), IL-6显著升高到40.45 pg.ml-1,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感染SD大鼠Th2 免疫反应活化,IL-6表达显著上调。

全世界大约750万人有感染食源性吸虫的风险,特别是在亚洲东北部、中国及南美的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超过400万人感染[1,2]。

但是食源性吸虫却是被忽略的热带疾病之一,目前它给全球公共卫生造成的压力还待评估[3,4]。

有80种吸虫会寄生人体,但有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的是寄生肝脏的吸虫,如: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巨形肝片吸虫Fasciola gigantica、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felineus和麝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viverrini,;另一类是寄生肺的并殖吸虫如: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斯氏狸殖吸虫Paragonimus skrjabini等[2,4]。

检测最直接的方法当然是寄生虫病原诊断,例如改良加藤法检查大便中的虫卵。

免疫学检测则是当前实验室另一种主要检测手段,主要检测各种寄生虫抗体;超声、X射线扫描及核磁共振成像则是临床上的主要诊断手段。

但抗体诊断的不准确性及患者愈合抗体会存在多年常常导致诊断结果不能最终用于确诊。

第三章 吸虫

第三章  吸虫

2
免疫学诊断
24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狸殖属寄生虫,1959年首次由我国学
者陈心陶报道,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一、形 态
拟钉螺
虫卵
囊蚴
成虫
主要特点
1.虫体两端较尖,呈梭形 2.终宿主为果子狸、犬等 3.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 4.人为非正常宿主 5.临床表现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 皮肤型——皮下包块 脑 型——脑脓肿、头痛、癫痫等 腹 型——腹痛、腹泻等 6.诊断时依皮下包块活检为主要依据
3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4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 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5
肝吸虫成虫
一、形态
1
成虫
•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 (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 虫体后端,生殖系统中受精囊和劳氏管 明显,睾丸分支状,在虫体后1/3处,前 后排列。
致病原因
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虫体阻塞作用;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体中横线前
分支多
似珊瑚状 (细、多、长)
6叶
似指状 (5叶)
睾丸
终末宿主:
果子狸、猫、犬、豹猫等猫科、 犬科和灵猫科的多种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
圆口螺、拟钉螺族等小型、微 型螺类。 多种溪蟹和石蟹。
第二中间宿主:
转续宿主: 蛙、鸟、鸡、鸭、鼠等。
人为非正 常宿主: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溪蟹 或鼠、蛙等转续宿主而感染。
生活史
斯氏狸殖吸虫
终宿主: 果子狸、猫、犬等 人为非正常宿主
卫氏并殖吸虫
人及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小型及微型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或石蟹 感染方式:
淡水螺(川卷螺类) 淡水蟹、蝲蛄
经口食入囊蚴
在人体内虫体处于童虫状态,到处游 窜,造成某些器官或全身损害,引起幼虫 移行症,包括皮肤型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 虫移行症。
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皮肤型: 常见于腹部、胸部、腰背部。
胸肺:
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 痰 中带血,胸腔积液等。
内脏型:
表现为肝痛、肝大、转氨酶升高、 肝脏: 白球蛋白比例倒置、γ球蛋白升 高等。
其他器官: 以上各型均伴有低热、乏力、食欲下降 等全身症状,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
致病
Pargumogonimus skrjabinii
成虫
虫体窄长,长11~18.5mm, 宽3.5~6mm。长宽比约为3: 1,生殖器官左右并列
不对称椭圆形,虫卵大小、 结构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
虫卵
形态
斯氏狸殖吸虫
体 形 梭 形 卫氏并殖吸虫 椭圆形 等 大
口腹吸盘大小 腹吸盘位置 卵 巢
口吸盘略小于腹 吸盘 虫体前1/3处
斯氏狸殖吸虫 童虫致病,引起幼虫行症
1、皮肤幼虫移行症(以游 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多 见 )
卫氏并殖吸虫 童虫和成虫均致病
多器官受损, 胸 肺型病变最常见
2 、内可靠的
诊断方法。
免疫学诊断:
是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在国外未见报道,我国15个省市发现有 该虫感染。 防治同卫氏并殖吸虫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