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病诊断与治疗PPT
![卫氏并殖吸虫病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2d24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0.png)
治疗效果:大多数病例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但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病灶
THANK
饮食疗法: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心理疗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
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优化
辅助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卫氏并殖吸虫病的认识,避免接触感染源
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症状:发热、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寄生虫学检查:粪便、尿液、血液等样本中检测到卫氏并殖吸虫卵或成虫
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临床症状:发热、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症状: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肺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肺部疾病、寄生虫病等相鉴别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并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
PART FOUR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确定合适的剂量
药物疗程: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确定合适的疗程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fa0d68eff9aef8951e063e.png)
皮肤型——皮下包块 脑 型——脑脓肿、头痛、癫痫等 腹 型——腹痛、腹泻等 6.诊断时依皮下包块活检为主要依据
24
肺吸虫思考题
1.描述卫氏肺吸虫卵形态特点。 2.卫氏肺吸虫生活史特点是什么? 3.卫氏肺吸虫引起的病理改变分 ——
三、致病作用 血吸虫病
A.致病机制: 是以细胞免疫为基础 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B.临床类型: a.急性血吸虫病 b.慢性血吸虫病 c.晚期血吸虫病
44
血吸虫寄生于兔肠系膜静脉
45
血吸虫寄生于兔肠系膜静脉
46
47
兔血吸虫病肝、肠病变
48
血吸虫肝脏病变嗜酸性肉芽肿
49
50
一组血吸虫病人
51
内的发育
2)在终宿主体内 的发育
37
38
血吸虫中间宿主活钉螺
39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二、生活史
2.生活史特点 1)成虫寄生部位 — 肠系膜下静脉 2)感染阶段 — 尾蚴 3)感染方式 — 经皮肤 4)宿主 中间宿主 — 钉螺 终 宿主—人 保虫宿主 — 牛(水牛)
40
血吸虫保虫宿主(水牛)
2.流行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流行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a.虫卵入水机会
b.钉螺的存在 c.地理环境的关系(平原 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 沼 型)
3)易感人群
53
钉螺孳生地
54
日本裂体吸虫(血吸虫)
七、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首选吡喹酮等 2.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等 3.保护易感人群:搞好个人防护
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1007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2.png)
卫氏并殖吸虫 临床
Human lung fluke disease
Chronic high worm burden can result in chronic bronchitis and dyspnea and increasing fibrosis -- very much lik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卫氏并殖吸虫 诊断
1. 病原诊断。粪便或痰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 包块中找到虫体或虫卵,均可确诊。
2. 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常用于普查初筛(阳性>95%,
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高) ELISA(阳性率达90%~100%)
3.X线及CT检查适用于胸肺型和脑脊髓型。
流行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越南、 菲律宾、泰国、印度和俄罗斯(远东)。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形态
1. 成虫
椭圆形,虫体肥厚,腹面扁平,背面隆 起,似半颗黄豆,约10×5×4mm。 ♀♂同体。 口吸盘=腹吸盘,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 线之前。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两个睾丸左右并 列(主要形态特征) 。
卫氏并殖吸虫 虫卵形态
大 小 : 中 等 大 小 , 约 (80~118)
µm×(48~60)µm;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类
拟钉螺属,小豆螺属
第二中间宿主 人体内发育
临床表现
华溪蟹属、溪蟹属、蝲蛄 属
适宜、正常
肺型为主
华溪蟹属
绝大多数童虫不发育到成 虫期
游走性皮下结节
诊断
痰、粪检查虫卵 活体检查、免疫诊断
以上三期可同时存在于同一器官中
卫氏并殖吸虫 临床分型Ⅰ
急性并殖吸虫病:消化系统症状;重症患者: 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27页PPT
![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2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6542260242a8956aece42d.png)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吸虫病 卫氏并殖吸虫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卫氏并殖吸虫病预防和措施PPT
![卫氏并殖吸虫病预防和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7a5a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8.png)
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传播途径
此病通过食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水生植物传播。
常见的水生植物包括莲藕和水芹等。
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症状
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消瘦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
谁容易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
谁容易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 高风险人群
卫氏并殖吸虫病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2. 谁容易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 3. 何时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 4. 如何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 5. 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如何?
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定义
卫氏并殖吸虫病是一种由卫氏并殖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引起的寄生虫病。
何时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 季节性流行
卫氏并殖吸虫病多在雨季流行,因此应特别注意 这个时段的预防。
定期监测水源和水生植物的安全性。
何时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 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 少感染风险。
如勤洗手、避免生吃水生植物等。
何时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 旅行前
计划去流行区域旅行时,提前咨询医生并做好防 护。
定期监测疫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确保预防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谢谢观看
农民、渔民及食用生水生植物的人群风险较 高。
特别是在病疫流行的地区,更需注意。
谁容易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 儿童与老人
儿童和老年人因免疫力较低,感染风险更高 。
应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健康教育。
谁容易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 旅行者
到流行区旅行的人群应提高警惕。
寄生虫学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
![寄生虫学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f1202da32d7375a41780e9.png)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卫氏并殖吸虫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 重要病原体,在肺部形成囊肿为主要 病变,主要症状有烂桃样血痰和咯血
5
形态
成虫
虫卵
肠支
口吸盘
子宫
腹吸盘
卵巢
睾丸
1.成虫: (1)椭圆形,长约1cm 左右,肥厚,背侧隆起, 腹侧扁平; (2)口吸盘位于前端, 腹吸盘位于虫体中部, 两者约等大; (3)两肠支呈波浪状; (4)生殖系统特殊: 两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 后1/3处;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于 腹吸盘两侧,卵巢呈分 叶状;卵黄腺密布虫体 两侧。
23
肺吸虫中间宿主孳生地
24
山川、溪沟(肺吸虫中间宿主-川卷螺及石蟹孳生地)
25
防 治
宣传教育,不生吃或半生吃溪 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 首选药物:吡喹酮
26
15
致
病
危害:童虫-移行窜扰.成虫-定居寄生 临床分期: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童虫;食囊蚴后出现(2~30天)。 • 进入腹腔-血、脓性积液(嗜酸性WBC); • 进入腹壁-出血性、化脓性肌炎; • 侵入肝脏 -“ 虫蚀”样(纤维蛋白沉着) ; 针点状小孔; • 穿行于横隔、脾、肠-点状出血、炎症。 临床表现: • 轻者:食欲不振、乏力、腹痛、腹泻、低烧等 • 重者: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胸痛、咳嗽、气 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
18
19脑型卫氏并ຫໍສະໝຸດ 吸虫 病患者20脑型卫氏并 殖吸虫病患 者(脑瘫)
21
诊 断
病原学检查:
痰(粪便)--虫卵
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
免疫学检查:ELISA法普遍使用
X线及CT检查:胸肺型及脑型
最新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
![最新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48bef63169a4517723a3f0.png)
纤维疤痕期 由于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其他地 方,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囊内 由肉芽组织充填,纤维化,最后形成疤痕。
异位损害:主要损害皮下、脑、肌肉等。
感 染 肺 吸 虫 病 的 狗
肺 吸 虫 病 肺 脏 标 本
临床症状
肝型:以肝肿大、肝痛为特征。Fra bibliotek脑型:以侵犯部位而定,常见有阵发性剧烈头痛、
癫痫发作,运动N障碍如偏瘫、视力障碍等。 皮肤型:皮下出现结节或包块,呈游走现象。 胸肺型:铁锈色血痰, 伴咳嗽、胸痛、消瘦。 亚临床型:症状不明显。
囊蚴在小肠内经消化液作用脱囊,发育为童虫,童虫 穿过肠壁进入腹腔,1-3周后穿膈肌进入胸腔,从胸腔 进入肺脏,在肺脏发育为成虫。
童虫也可入侵在皮下、肝脏、脑、脊髓、眼眶等处异 位寄生,但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成虫寿命5-6年,有的可达20年之久。
转续宿主(猪、鼠、鸡、鸟等)捕食含囊蚴 的第二中间宿主后也可被感染,终末宿主( 如人)通过生吃或或半生吃转续宿主后也可 被感染。
吡喹酮: 25mg/kg ,每天2次,连用2天。
对症治疗:如咳血用止血剂,癫痫用苯妥因钠等。
预防
不喝生水; 注意餐具卫生; 不生吃、半生吃肉类; 不生吃、半生吃淡水蟹、蝲蛄; 加强粪管,不随地吐痰,防止虫卵污染水源; 治疗病人、带虫者。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杀灭办法
-50 ℃,3小时; -27 ℃,6小时; -10 ℃,10小时; -5 ℃,24小时;
危害
主要由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所 引起。病变过程一般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 童虫穿过肠壁引起局部出血或脓性窦道,在腹 腔移行时引起出血,侵入腹壁可引起出血和化脓,在 肝脏表面移行或穿过肝脏组织引起局部出血、坏死。
014 卫氏并殖吸虫ppt
![014 卫氏并殖吸虫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16f09ff90f76c660371a2a.png)
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氏并吸虫斯氏狸吸虫概论概论概述二生活史一、形态一、形态二生活史二、生活史三、致病二、生活史三、致病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四、实验诊断五、流行与防治并殖吸虫概述并殖吸虫属(Paragonimus)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内,故又称肺吸虫(Lung fluke)。
并殖吸虫以寄生人体吸虫中种类繁多其中存在于亚洲对人体具有致病并殖吸虫以寄生人体吸虫中种类繁多,其中存在于亚洲、对人体具有致病性的虫种有: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异盘并殖吸虫、宫崎并殖吸虫、墨西哥并殖吸虫等。
并殖吸虫所致的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也称肺吸虫病(lungp g,gfluke disease)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被我国卫生部列为重要的食物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源性寄生虫病之。
并殖吸虫(Paragonimus)吸(Lung flukes)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皮肤型)(肺型)卫氏并殖吸虫概论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并殖吸虫,以在肺部形成囊肿为主要病变,以烂桃样血痰和咯血为主要症状。
活虫体1成虫虫体肥厚,背凸腹平,静止时外形椭圆。
活体呈暗红色。
口吸盘大小(7~12)mm×(4~6)mm ×(2~4)mm ;腹吸盘口吸盘和腹吸盘大小相近。
生殖器官:子宫与卵巢左右并列;一对睾丸分支如子宫睾丸生殖器官:子宫与卵巢左右并列;对睾丸分支如指状,左右并列。
1成虫肺吸虫成虫(未染色)肺吸虫成虫(卡红染色)2虫卵在诊断上很重要。
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大小100 µm×56µm ;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常略倾斜,后端稍窄;卵壳厚薄不均,后端增厚明显;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常位7黄于正中央。
3囊蚴乳白色,呈球形,具两层囊壁,外层直径300~400µm。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件卫氏并殖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课件卫氏并殖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c92255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5.png)
• 1、成虫 • 虫体肥厚,腹扁背隆,半粒花生米状 • 7.5-12 × 4-6 × 3-5 mm,体表多
棘 • 活体呈红褐色,死亡后呈灰褐色 • 具口、腹吸盘 • 雌雄同体,睾丸左右并列
1
1
并殖吸虫成虫标本及模式图
生殖器官对称排列
体表多棘
2
2
3
3
卫氏并殖吸虫活成虫
或肺炎。 • 肝型:肝大、肝痛、肝功能紊乱等肝损害表现。如
转氨酶高,白/球比例倒置等。 • 脑型:头痛、癫痫、偏瘫 • 皮下型:游走性包块或结节 • 腹型:腹疼、腹泻、便血
15
15
胸肺型肺吸虫病
肺吸虫感染所致心包积液
16
肺吸虫虫病
肺吸虫在脑组织内 形成的肉芽肿损害
22
22
23
23
24
24
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
25
25
26
26
(肺吸虫中间宿主孳生地)
山间小溪
六、防治原那么(control and treatment)
不吃未熟溪蟹、蝲蛄或其制品 药物:吡喹酮、硫氯酚
别丁〔六氯对二甲苯〕
27
27
母雷蚴
第二中间宿主:螃蟹、蝲蛄
囊蚴
尾蚴
子雷蚴
6
6
7
7
1.需要三个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蜷科和黑贝科的淡水螺
8
8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 终宿主:人与动物〔野生、家养〕,可有转续宿主
9
9
2.在终宿主体内移行途径 口 胃肠 穿过肠壁 腹腔〔腹壁、肝脏器外表
〕 穿横隔 胸腔 肺
3.异位寄生 如:脑、眼、皮下等
卫氏并殖吸虫人体内移行途径
卫氏并殖吸虫病健康教育PPT
![卫氏并殖吸虫病健康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ce8d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f.png)
5.卫氏并殖吸 虫长期感染卫氏并殖吸虫 病可引起慢性肝病和肝癌等严 重后果,影响人体健康。
防范: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播 主要靠日常卫生和用药治疗, 预防措施必须及时到位,才能 最大程度避免卫氏并殖吸虫病 的危害。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3.如何避免卫氏并殖吸虫 病?
个人防护:出门时应选择干净 卫生的衣物和鞋子,尽可能穿 长裤,避免裸露身体。
4.卫氏并殖吸 虫病的传播途
径
4.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播 途径
螺蛳是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播媒介,可 以通过食用感染螺蛳、接触污染螺蛳体 液、皮肤受到感染的水等途径而得病。
活动时间:淡水螺蛳的繁殖生长活动主 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因此,这三季的 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卫氏并殖吸虫 病健康教育PPT
目录 1.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2.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防治 3.如何避免卫氏并殖吸虫病? 4.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5.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危害
1.什么是卫氏 并殖吸虫病?
1.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简介:卫氏并殖吸虫病是一种 人畜共患疾病,其主要传播媒 介是淡水螺蛳。
治疗:有卫氏并殖吸虫病感染 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到正规医 院就医,并根据情况接受规范 的治疗。
3.如何避免卫 氏并殖吸虫病
?
3.如何避免卫氏并殖吸虫 病?
生活卫生:保持室内和周边环境的干净 和卫生,不乱扔杂物,保证自来水卫生 。
饮食卫生:食品、饮用水应卫生合格, 不随意购买野生动物制品,及时食用熟 食。
病因:人体感染卫氏并殖吸虫 病,多是通过接触染有卫氏并 殖吸虫幼虫的螺蛳。
1.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症状:长期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可引起 慢性肝病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2.卫氏并殖吸 虫病的防治
卫氏并殖吸虫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0ec4f767f5acfa1c7cd9d.png)
寄生人体的成虫数量一般为20 寄生人体的成虫数量一般为20条左 20条左 常固定在某一部位, 右,常固定在某一部位,但也可移行至 其他组织和脏器。 其他组织和脏器。较为严重的损害是虫 体沿纵隔上移, 体沿纵隔上移,经颈动脉周围软组织上 ,经颈动脉管外孔和破裂孔上口而入颅 凹中,最后进入大脑。 凹中,最后进入大脑。
肺吸虫肺部病理标本
四、诊断
病原诊断: 病原诊断: 虫卵检查: 虫卵检查 : 从患者痰或粪便中检获虫卵即可 确诊。 确诊。 活组织检查: 活组织检查 : 皮下结节或包块手术摘除后病 理检查, 可发现童虫、 成虫或虫卵。 理检查 , 可发现童虫 、 成虫或虫卵 。 若虫体 已转移, 已转移 , 而仅见典型隧道样改变或嗜酸性肉 芽肿者,对诊断也同样有重要价值。 芽肿者,对诊断也同样有重要价值。
五、流行
分布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于亚洲 、 非洲 、 拉丁美洲等 30多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30 多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分布于18个省 个省、 自治区。 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分布于18个省、市、自治区。 流行环节 传染源:除病人和带虫者外, 传染源:除病人和带虫者外,多种食肉动物是本虫的保虫 宿主;野猪、野鼠等可为转续宿主。 宿主;野猪、野鼠等可为转续宿主。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或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所致。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或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所致。一只 溪蟹可含有囊蚴数千个 一只蝲蛄含囊蚴上千个,64. 可含有囊蚴数千个, 溪蟹可含有囊蚴数千个,一只蝲蛄含囊蚴上千个,64.4% 的囊蚴位于蟹的头胸肌和足肌。 的囊蚴位于蟹的头胸肌和足肌。 易感人群:人群皆易感,感染率与饮食习惯有关。 易感人群:人群皆易感,感染率与饮食习惯有关。
三、致病
致病机理
肺吸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童虫和成虫所引起。 肺吸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童虫和成虫所引起。 虫体在组织及脏器内游走窜扰、定居、 虫体在组织及脏器内游走窜扰、定居、破坏而造成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虫体的代谢产物等抗原物质能诱发人 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囊蚴经口感染人体后, 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囊蚴经口感染人体后,在小 肠内脱囊的童虫活力甚强,可穿透肠壁进入腹腔, 肠内脱囊的童虫活力甚强,可穿透肠壁进入腹腔, 或停留在脏器表面,或穿入其实质内, 或停留在脏器表面,或穿入其实质内,或移行于脏 器之间,引起刺激、炎性渗出和浆膜粘连, 器之间,引起刺激、炎性渗出和浆膜粘连,局部可 形成囊肿。 形成囊肿。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87adf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9.png)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卫氏并殖吸虫 病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1. 卫氏并殖吸虫病简介 2.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3.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4.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重要性 5.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就诊指南
1. 卫氏并殖 吸虫病简介
1. 卫氏并殖吸虫病简介
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病:卫氏 并殖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 由卫氏并殖吸虫寄生体引起。
传播途径:水源和食物中的囊 蚴摄入。
1. 卫氏并殖吸虫病简介
疾病症状:发热、腹痛、腹泻、肝功能 异常等。
2. 卫氏并殖 吸虫病的预防
措施
2.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预防 措施
饮水卫生:饮用干净的煮沸水 ,避免直接饮用未处理的河水 或池塘水。
食物煮熟:食用熟透的肉类和 鱼类,殖吸虫病的预防 措施
性
4.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重要 性
公共卫生问题:卫氏并殖吸虫病是全球 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许多人 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防控的重要性:加强对卫氏并殖吸虫病 的防控,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 风险。
5. 卫氏并殖 吸虫病的就诊
指南
5.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就诊 指南
就医建议:如果出现持续性腹 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接触 史。
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卫氏并殖吸虫 病的认识和预防知识。
3. 卫氏并殖 吸虫病的治疗
方法
3.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特定抗寄 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如卫氏并 殖吸虫病常用的是吡喹酮。
早诊断早治疗:及早发现并迅 速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卫氏并殖 吸虫病的重要
卫氏并殖吸虫病讲课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病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2ed3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c.png)
传播途径:经口摄入含活囊蚴 的水生食物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 感染率不高
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咳 嗽、胸痛、呼
吸困难等
诊断方法:痰 液检查、血液 检查、影像学
检查等
误诊率:较高, 需注意与其他 肺部疾病鉴别
诊断依据:临 床表现、流行 病学资料和实 验室检查综合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洗脸、 洗澡等,避免 接触并殖吸虫
的感染源。
加强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生活 垃圾,保持居 住和工作场所 的清洁卫生。
06
卫氏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吸虫病的案例分析和经验 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患者李某,男性,45岁,因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就诊,诊断为卫氏并殖吸虫病。 案例二: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就诊,诊断为卫氏并殖吸虫病。 案例三:患者王某,男性,62岁,因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诊,诊断为卫氏并殖吸虫病。 案例四:患者赵某,女性,56岁,因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就诊,诊断为卫氏并殖吸虫病。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卫氏并殖吸虫病晚 期出现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 者
手术并发症:感染、出血等,需 注意预防和处理
手术方法:摘除或切除病灶,解 除压迫,缓解症状
术后护理:定期复查,注意病情 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或半 生食含有并殖 吸虫的淡水鱼、 虾、蟹等水产
品。
饮用水要经过 过滤、消毒等 处理,确保水 质清洁卫生。
分析
03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摄入含有活囊蚴的水或食物
卫氏并殖吸虫病健康宣讲PPT课件
![卫氏并殖吸虫病健康宣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267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7.png)
(四)态度的维度(了解)
维度(Dimension)是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度 是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 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个人利益相关)。
• 1、效用功能(适应功能) • 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趋利避害,与奖罚联系)。 • 我们倾向于对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正面的态度,
而对那些会给我们带来害处的事物或活动形成负面的态度。
• 2、知识功能(识别或理解功能) • 态度可以作为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帮助人们组织日常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
(一)代表性定义包括以下三种: 1 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
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 克瑞奇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
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3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
减少焦虑。 • 4、价值表达功能(表现功能) • 有些态度是用来表达个体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的。 • 80年代初,一些年轻人以穿花格衬衣和喇叭裤为时尚,而很多中老
年人对这种装束颇有微辞,由此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在接受外来文 化上的不同价值观念。
三、从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态度有具体的指向,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主体没 有意识到一定的对象就不会产生态度。指向是个体还是群体影 响主体的行为,例,亚洲人游美国--旅馆、饭店114页 2、时间因素 近期态度预测行为更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吸盘 腹吸盘 卵巢
子宫
睾丸
9
2、虫卵(egg)
10
生活史
虫 3周 毛 卵 蚴 胞 蚴 母 雷 蚴 子 雷 蚴 尾 蚴 囊 蚴 童 8周 成 虫 虫
第一中间宿主体内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体内 溪蟹、蝲蛄
终宿主 肺部
11
肺吸虫生活史示意图
12
13
14
生活史小结
1. 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类锩、黑贝科)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 2. 终宿主:人、犬、猫、猪、狼等。 3. 寄生部位:肺、异位寄生。 4. 感染阶段及途径:囊蚴、经口食入。
15
致
病
危害:童虫-移行窜扰.成虫-定居寄生 临床分期: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童虫;食囊蚴后出现(2~30天)。 • 进入腹腔-血、脓性积液(嗜酸性WBC); • 进入腹壁-出血性、化脓性肌炎; • 侵入肝脏 -“ 虫蚀”样(纤维蛋白沉着) ; 针点状小孔; • 穿行于横隔、脾、肠-点状出血、炎症。 临床表现: • 轻者:食欲不振、乏力、腹痛、腹泻、低烧等 • 重者: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胸痛、咳嗽、气 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
16
慢性期:虫体进入肺部引起。
脓肿期:移行--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窟穴
或隧道状(血液,炎性渗出)薄囊壁。
囊肿期:渗出性炎症(细胞浸润、聚集、死亡、崩
解、液化)--赤褐色果酱样液体。 纤维疤痕期: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充填--纤维化
--疤痕
17
表现:胸肺、腹肝、皮下、脑脊髓型等 胸肺型:常见。咳嗽、胸痛、咳出果酱样或铁锈色 血痰(烂桃样)。 腹肝型:约1/3,腹痛(隐痛,部位不固定)、腹泻 便血等。偶致腹膜炎,出现腹水;肝损害或肿大 脑脊髓型:约占10-20%,可出现头痛、视力障碍、癫 痫发作、偏瘫等。 皮下型:约占10%,多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常 见于腹部、胸背、头颈等处。 此外,尚有其它临床类型,较少见。
1
2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卫氏并殖吸虫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 重要病原体,在肺部形成囊肿为主要 病变,主要症状有烂桃样血痰和咯血
3
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于人体 的主要有六种: 日本血吸虫(S. japonicum) 曼氏血吸虫(S. mansoni) 埃及血吸虫(S. haematobium) 间插.湄公和马来血吸虫 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一种。寄生 于人体肠系膜下静脉内,可致血吸虫病
4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卫氏并殖吸虫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 重要病原体,在肺部形成囊肿为主要 病变,主要症状有烂桃样血痰和咯血
5
形态
成虫
虫卵
肠支
口吸盘
子宫
腹吸盘
卵巢
睾丸
1.成虫: (1)椭圆形,长约1cm 左右,肥厚,背侧隆起, 腹侧扁平; (2)口吸盘位于前端, 腹吸盘位于虫体中部, 两者约等大; (3)两肠支呈波浪状; (4)生殖系统特殊: 两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 后1/3处;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于 腹吸盘两侧,卵巢呈分 叶状;卵黄腺密布虫体 两侧。
18
19
脑型卫氏并殖吸虫 病患者
20
脑型卫氏并 殖吸虫病患 者(脑瘫)
21
诊 断
病原学检查:
痰(粪便)--虫卵
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
免疫学检查:ELISA法普遍使用
X线及CT检查:胸肺型及脑型
22
流 行
分布:亚洲、非洲、南美洲,国内26个省、
市、自治区 传染源:人和哺乳动物(多种肉食类动物) 流行因素: 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喇蛄 饮含囊蚴的生水 一、二中间宿主同栖息于小河沟、小山溪中, (本病多见于丘陵或山岳地带 )
23
肺吸虫中间宿主孳生地
24
山川、溪沟(肺吸虫中间宿主-川卷螺及石蟹孳生地)
25
防 治
宣传教育,不生吃或半生吃溪 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 首选药物:吡喹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