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管理与操作规范
二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护制度
二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护制度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运输感染性物质时,二级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运输感染性物质的二级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
三、定义1.二级实验室:指具备一定实验条件、能够处理感染性物质的实验室。
2.感染性物质:指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样本或其他相关物质。
四、运输前准备1.确定合适的运输:运输应符合国家运输要求,并具备防漏、防破碎和防腐蚀的特性。
2.防护包装:感染性物质应采用适当的防护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或外泄。
3.标识:运输应明确标识感染性物质的性质和危险等级,以便识别和处理。
五、运输过程1.运输环境监控: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运输环境的清洁和防护,防止感染性物质污染和泄漏。
2.保温措施:对需要保持温度的感染性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3.防护措施:运输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4.事故应急处置:如发生感染性物质泄漏或其他事故情况,应立即报告并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六、责任与监督1.二级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运输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3.安全部门应定期检查运输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违规处理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予以追责,包括但不限于纪律处分和法律追究。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二级实验室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二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存制度
二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存制度
1. 背景
二级实验室进行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和保存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内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为了规范这一过程,制定本制度。
2. 运输要求
- 所有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运输过程中,感染性物质必须妥善包装和密封,以防止泄露和扩散。
- 运输车辆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
3. 运输程序
- 运输前,必须对感染性物质进行标识和分类,并记录详细的相关信息。
- 运输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
- 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必须进行验收和登记,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4. 保存要求
- 实验室内感染性物质必须存放在专门的存储设施中,严格控制存储温度和湿度。
- 存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 实验室内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保存方法和应急措施。
5. 监督与执法
- 实验室内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和保存工作必须定期接受内外部监督和检查。
- 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6. 附则
-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本实验室的所有相关工作。
- 对本制度的解释和修改权归本实验室负责。
以上为二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存制度的主要内容,旨在确保感染性物质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有实验室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上规定,切实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环境。
6.1 项(毒性)和6.2 项(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特殊规定
6.1 项(毒性)和6.2 项(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特殊规定6.1 项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在吞食、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或损害人类健康;6.2 项感染性物质:这些物质是已知或有理由认为带有病原体的物质。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和其他媒介,如病毒蛋白。
6.1 项(毒性)物质与食物隔离标明或已知为毒性(包装类别I、II、III)的物质与标明或已知为粮食、饲料以及供人或动物食用的其他食物的物质,不得装在同一铁路货车、卡车、船舱、飞机隔舱或其他货物运输单元中运输。
对于包装类别II 和III 的物质,如果令主管部门满意,即:包装和隔离能足以防止粮食、饲料以及供人或动物食用的其他食用物质不受污染时,允许放宽这一条件。
货物运输单元的消毒装运过标明或已知为毒性(包装类别I、II、III)物质的铁路货车、卡车、船舱、飞机隔舱或其他货物运输单元,再次使用前,应进行污染检查。
被污染的铁路货车、卡车、船舱、飞机隔舱或其他货物运输单元,在污染没有清除之前,不得再次使用。
6.2 项(感染性)物质承运人及其工作人员,应通晓有关感染性物质的包装、标签、运输及托运单据的全部适用规章。
承运人应根据现行的规则,验收并迅速办理托运货物的运输。
如果承运人发现标签或单据中有任何错误,应立即通知发货人或收货人,以便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损坏或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负责运输装有感染性物质包装件的人如发觉包装件损坏或泄漏时,应采取下列措施:(a) 避免碰到包装件,或者尽量少接触;(b) 检查相邻的包装件是否被污染,并把任何可能已被污染的包装件放在一边;(c) 通知有关的公共卫生当局或兽医当局,并提供有关可能有人员受到污染的任何其他过境国的资料;(d) 通知发货人和/或收货人。
用于运输感染性物质的铁路货车、公路车辆、船舱、飞机或其他货物运输单元的货舱,使用后应检查是否有物质泄漏,方可重新使用。
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微生物标本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一、运送人员和交通工具.
1.微生物标本应包装完整,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运送,严禁运送途中擅自打开包装。
2.可以步行、自行车或专车等方式运送,严禁使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
二、运送容器
1.标本运送时应防止标本外溢、蒸发和污染。
必须使用指定的采样管,加盖密封后放人指定的、有盖的、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标本运送箱。
2.标本运送箱必须有生物危险标志。
运送高致病性标本时必须加锁。
三、运送温度
应注意温度控制,如奈瑟菌检测标本应置于25~35℃环境运输,不可冷藏和冰冻。
病毒检测标本一般都需要冷藏和冰冻。
四、运输过程中出现感染性物质溢出时的处理
1.立即洗手(必要时洗眼和全身冲淋),戴好手套和其他防护用品。
2.用布或纸巾覆盖溢出物。
3.向布或纸巾上倾倒消毒剂(可用含氯消毒剂或聚维酮碘),包括周围区域。
4.倾倒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溢出区域的中心有序进行。
5.消毒剂作用约30 min后,清除这些物质。
如果现场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用簸箕或硬质纸板收集并将其存放于防刺穿容器内以待处理。
6.消毒完成后,向主管机构通报事件,并说明已经完成现场污染清除工作。
五、标本送出、交接及签收
医务人员将标本交给运送人员,运送人员将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交予检验人员,交接时均应认真核对,包括核对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有签收记录(可用条码扫描系统)。
如何正确运输感染性物质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的频繁
如何正确运输感染性物质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的频繁交流,对于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和科研等各方面的需要,运送人体和动物病人标本、生物样本等已越来越普遍,但如何正确运输此类物质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为了确保感染性物质安全及时运送到目的地,现介绍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定义1.感染性物质[1,2]:已知或有理由认为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2.A类感染性物质[1,2]:当运输感染性物质时,一旦发生泄漏,可使受到感染的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生命威胁或致命性疾病。
造成人类或人类与动物共患疾病的感染性物质应归于A类,UN2814。
仅造成动物疾病的感染性物质应归于A类,UN2900.3.B类感染性物质[1]:未达到A 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应划归B类, UN 3373 生物物质。
4.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2]: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二、运输包装对于一般感染性物质的运输,更强调包装的要求,通过规范的包装,正确的标识,使运输人员知道怎样保护和操作此类物质,避免感染。
1.基本的三层包装系统[4] 这一包装系统适用于所有的感染性物质,由如下所述的三层包装组成。
1.1主容器:用于装标本的水密性、防渗漏的主容器。
该容器用足量的吸附性材料进行包裹,以便在发生渗漏时可以吸收所有液体。
1.2中层包装:第二层耐用的、水密性、防渗漏的包装,把主容器装入其中并对其起保护作用。
几个加缓冲衬垫的主容器可置于同一个中层包装内,但应使用足量的吸收性材料,以便在发生渗漏时可以吸收所有液体。
1.3外包装:中层包装置于外包装内,并加垫适宜的缓冲材料。
外包装应能保护其内容物在运输时不受外界的影响,例如遭受物理性损坏。
外层容器的最小一面的尺寸应至少为10cm X 10cm 。
2.如果使用了干冰或液氮,则应标示制冷剂的技术名称、适宜的联合国编码和净量[3]。
3.运输感染性物质要求A、B类包装,但各有特点,规范的运输包装,详见表1。
感染性物质运输
感染性物质运输 规章指导感染性物质运输 规章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和应对司致谢摘录自《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次修订版(联合国,纽约和日内瓦,2003)和第14次修订版(联合国,纽约和日内瓦,2005)的部分惠蒙联合国同意复制。
©世界卫生组织2005版权所有。
本出版物采用的名称和陈述的材料并不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合法地位,或有关边界或分界线的规定有任何意见。
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尚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的大致边界线。
凡提及某些公司或某些制造商的产品时,并不意味着他们已为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或推荐,或比其它未提及的同类公司或产品更好。
除差错和疏漏外,凡专利产品名称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字母,以示区别。
世界卫生组织已采取了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核实本出版物中所含信息。
但是,本出版物是在没有任何明确或暗示的担保的情况下发行的。
解释和使用本出版物的责任应由读者自行承担。
世界卫生组织对因使用这些信息造成的任何损失概不负责。
前言 (1)国际规定 (1)国家规定 (2)定义和分类 (2)感染性物质 (2)培养物(实验室原培养物) (4)病人/患病动物标本 (4)生物制品 (4)遗传修饰的微生物和生物体 (4)医疗或临床废弃物 (4)豁免 (4)运输前装运的一般准备 (6)基本的三层包装方法 (6)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标签和文件单据要求 (7)包装 (7)运输标志(唛头) (8)标签 (8)文件单据 (10)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标签和文件单据要求 (12)包装 (12)运输标志(唛头) (13)文件单据 (13)合装件 (14)制冷剂 (14)培训 (14)对尚未采用联合国系统的国家的建议 (15)运输计划 (15)发货人(寄件人,委托人) (15)承运商 (16)收货人(受托人) (16)航空邮件的要求 (16)溢出物清除程序 (17)事件报告 (17)附件1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其他资料 (18)附件 2 列入A类感染性物质的例子 (19)附件 3 P620包装规范 (21)附件 4 P650包装规范 (22)附件 5 感染性物质及病人标本的分类流程图 (25)本指南为促进所有国内和国际的运输方式遵守针对感染性物质和病人标本运输的现有国际规定提供了实用的指导意见;同时,也收录了200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规定。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及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管理要求与方法
接收证明
准运证
托运人资质 国家民用航空总局批准的培训机构
➢北京迪捷姆空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接收单位准备的材料
接收单位应当符合的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 2、实验室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 验活动的资格; 3、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 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 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的批准文件。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1985年颁布) 对我国菌(毒)种保藏机构的组成和任务、菌(毒) 种的收集、分类、保藏、供应、使用、领取、邮寄和 国际交流作了相应的规定。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 2004年实施,2018年修订) 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 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对标本的采集、检测做了严格规定 。
➢辅助包装必须防泄漏;
➢除装有肢体、器官和整个躯体的包装件之外 ,每个外包装的内装量不得超过4kg。此内 装量不包括冰、干冰、液氮等低温保持材料 ;
➢如果有对运输过程中主容器内残留液体的任 何怀疑,都必须使用适于装运液体的包装和 包装吸附材料。
A类冷藏或冷冻样品包装
➢ 当使用干冰或液氮做低温保持材料时,必须满足 《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相关要求 :
审批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审查不过关者,应当 出具不予批准的决定并说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或者未履行保护义务,导致样本被盗、被抢、丢失 、泄漏的,由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 ,责令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给予警告;
➢ 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托运 单位和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 除的处分;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规范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规范一、血液和其他体液、组织及排泄物等样本1.样本的采集与传递应当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来采集患者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感染性样本。
应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在风险评估基础上,佩戴个体防护装备。
所有操作应戴手套。
在静脉抽血时,应采用一次性的安全真空采血管取代传统的针头和注射器。
使用后的废弃针头置利器盒中安全处置。
标本主容器应使用坚固的塑料容器,无泄漏。
对容器外部擦拭消毒,标明编号、患者姓名、采样日期和样本类型,便于识别。
样本的说明或检验申请单,不能够卷在标本容器外面,应分开放置在防水的袋子内。
为避免意外泄漏或溢出,机构设施内传递样本应当使用有垫圈并耐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剂的二级辅助容器,样本主容器放入辅助容器后应始终保持直立。
2.样本的接收与包装开启实验室应有专门的房间或区域接收样本。
负责样本接收和开启的人员应当了解样本的潜在危害,并有相关事故的处置能力。
包装开启时操作人员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包括须戴手套、护目镜或面罩,必要时在防护服外要再穿上塑料围裙。
疑似高致病性病原样本应在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打开二级辅助容器,开启样本主容器时,应使用纸或纱布握住塞子以防喷溅。
3.样本分装与处理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装有感染性样本的初级容器在移出辅助容器后,应置稳固、可靠的支撑架上保持直立。
操作样本时应避免感染性样本及提取物发生交叉污染。
应采用移液管移取液体,不倾倒感染性液体,操作要轻柔缓慢。
应用带滤芯的长吸头移取液体,可阻止气溶胶产生。
避免剧烈震荡而产生气溶胶。
感染性液滴溅出时,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清理。
组织样本应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应避免冰冻切片。
4.及时清除污染每次感染性材料操作结束后,应对工作区进行消毒,去除污染。
建议使用次氯酸盐等有效消毒剂清除污染。
通常可使用新配制的含有效氯0.5~1g/L的次氯酸盐溶液;处理溢出的血液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1g/L。
二、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为了避免接种的微生物洒落,可采用灭菌棉签或接种环,接种环的直径应为2~3mm 并完全闭合,柄的长度应≤6cm,以减小抖动。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管理与操作规范
护送人员接受过生物安全培训,护送中采取防护措 施。
预防性防护措施:免疫接种、预防性服药物、危害 物质溢出紧急处理箱等
(条例第十二条城市铁路运输)
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
第十五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 样本在运输 之前的包装以及送达后包装的开 启,应当在符合生物安全规定的场所中进行。
类的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及
微生物样本;
其样本
A、B类感染性物质及包装区别(续)
(续)
区别
A类
B类
次级容器 防水、防穿刺、防泄漏 防水、防破损
外包装
最小边长≥100mm
危险品申报单 标识
需要Βιβλιοθήκη 至少有一个表面≥ 100mm× 100mm
不需要
UN3373
主容器单包装 液体50mL、固体50g
最大运输量
第六条、第七条(小结)
申请单位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并提交 申请材料:
申请单位的・运输申请表・法人资格证明・ 容器或包装材料批准文号、合格证书或承诺 书,
接收单位的・同意接收证明 、病原微生物实 验室及实验室活动备案通知书或有关政府主 管部门核发的批准文件等
第八条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 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运输。多 次运输的有效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要继续运 输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 是否符 合安全要求,所有容器和包装的标签 以及标本登记表是 否完整无误,容器放置方 向是否正确。
运输前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要符合安全要 求
运输前的包装和送达后的开启,在规定的场 所中进行
感染性标本的采样、储存、运输的具体操作方法
感染性标本的采样、储存、运输的具体操作方法所有的采样工作都必须根据疾病的特点,在严格做好防护的基础上进行。
常见传染病需采集的标本见表1(一)呼吸道标本的采集(如不明原因肺炎)1.采样器材拭子、压舌板、塑料瓶、采样杯或器皿、15ml 的离心管、移液管、注射器、10ml真空取血管、冰壶、采样运输管、有生物安全标志或标有“感染性物质”的外包装容器(见图1);其他:酒精灯、剪刀、纸漏斗、酒精、碘酒、吸耳球、塑料袋、记号笔、标签、登记表等。
2.采集方法(1)鼻拭子(上呼吸道):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
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
将棉签浸入4-5 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
然后,塞紧或盖好管盖。
(2)咽拭子(上呼吸道):用棉签用力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见图2),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 ml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去,塞紧或盖好管盖。
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
(3)鼻洗液(上呼吸道):患者取坐姿,头稍后仰,用移液管将5ml生理盐水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鼻腔。
然后让患者低头使生理盐水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
重复此过程洗两侧鼻孔。
(4)鼻咽抽取物或抽取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下呼吸道):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
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
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3次。
近来国内有用小孩导尿管接在50 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5)漱口液:用10 ml采样液漱口。
漱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在咽部转动。
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漱液。
注:取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菌素有过敏史,如有,含漱液中不应含抗菌素。
(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上述提到的抗菌素。
三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藏制度
三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运输保藏制度前言本文旨在规范和确保三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和保藏过程,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三级实验室,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和保藏。
负责人与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和保藏,并明确其责任;2. 负责人应确保负责人员具备相关的训练和知识,并持有合适的执照或证书;运输要求1. 运输:- 运输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感染性物质的封闭性和防护性;- 运输应标记清晰,包括物质名称、危险性标志和警示语;2. 包装要求:- 感染性物质必须在运输前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包装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包装完整和密封;3. 运输文件:- 所有感染性物质的运输都需要有相应的运输文件,明确物质的名称、数量、危险性和运输条件;- 运输文件应随物质一同运输,并随时提供给有关人员查阅;4. 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感染性物质的安全运输;- 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保藏要求1. 保藏场所:- 保藏场所应符合三级实验室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保藏场所应具备防护设施和防护装备,以确保感染性物质的安全保管;2. 温度和湿度:- 保藏场所应定期检测温度和湿度,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温度和湿度的监控记录应保存并定期检查;3. 出入管理:- 保藏场所的出入口应进行严格管理,并设有出入记录;- 只有经过相应授权和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保藏场所;4. 材料摆放:- 感染性物质应妥善摆放,避免与其他物质混淆或接触;- 感染性物质的摆放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分区;应急处理在感染性物质运输和保藏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
此时,需要按照相应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和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结论三级实验室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和保藏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感染性物质运输规章指导
豁免……………………………………………………………………………………………4 运输前装运的一般准备………………………………………………………………………6
感染性物质路陆运输应急处置流程
感染性物质路陆运输应急处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立即上报一旦发现感染性物质泄漏或意外事件,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如卫生健康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
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及操作规范
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及操作规范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防控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疾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及操作规范非常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及操作规范的必要性和要点。
二、必要性1.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感染性物质可能含有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体,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通过规范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
2.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感染性物质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通过规范管理,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加强监管:实施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及操作规范,有利于管理部门的监管和整个社会的健康管理。
三、操作规范1.感染性物质运输车辆的选择:选择具有防护措施的车辆,或在普通运输车辆的货车内、以防护材料进行包装、加装可挡住震动等措施。
2.运输箱的选择:应该选择密封性能好的运输箱,在箱内垫上透气性好的材质,并把运输物品包装好,以保证物品密封性。
3.运输箱的消毒:在运输行驶之前,应对运输箱进行消毒处理,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
4.物品的包装:对物品进行密封、防水、防撞等措施,以确保物品不会因为外力影响导致污染和破坏。
5.物品运输过程的跟踪: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跟踪和联系,尽量避免物品遗失或错送,确保物品的安全。
6.文书制作的规范:制定运输标签和管理标识,明确物品的名称、数量、种类、真实地址等各种信息,确保运输文书的规范、准确。
7.运输员的培训:为运输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掌握运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运输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总结通过制定感染性物质运输管理及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加强监管。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因此,各个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灵活、高效、有效的规则和制度,保障运输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规定的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 告和提示用语
第十三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 本,应当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申 请单位应当对护送人员进行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 训,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期满后需继续运输的重新申请
第九条 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 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 本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审批。
第十条 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应当将申请材料 提交运输出发地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对 符合要求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 内出具初审意见,并将初审意见和申报材料上报卫 生部审批。
表3.真菌分类名录共收录59种 第一类真菌:0 种 第二类真菌:4 种 第三类真菌:55种 第四类真菌:0 种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病原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第四类 种数
表1 160 29
51
74
6
附录
6
0
5
10
表2 155
0
10 145
0
表3
59
0
4
55
0
合计 380 29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Ⅳ级风险等级生物因子)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Ⅲ级风险等级生物因子)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Ⅱ级风险等级生物因子)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Ⅰ级风险等级生物因子)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 病原微生物。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
列入《名录》的病原微生物 共380种 –法定报告传染病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 –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常见传染病病原微生物 –国外新发现和已消灭传染病病原微生物 (不需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只有枯草芽孢
杆菌、酵母菌)
表1.病毒分类名录
共收录160种病毒 第一类病毒: 29种 第二类病毒:51种 第三类病毒: 74种 第四类病毒:6 种
表2.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 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共收录155种
第一类病原:0 种 第二类病原:10 种 第三类病原:145种 第四类病原:0 种
获得准运证书 分类包装、标识
批准
向原批准部门书面报
相关实验活动 批准文件
同意接收证明
接收单位
运输结束后,向原批准部门书面报告。
违反本规定,依照《条例》有关规定(62、 67)予以处罚。
出入境按照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通 知》进行管理。
规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运输流程
法人资质证明 运输申请表
申请单位
省级以上卫 生主管部门
包装材料检测报告及承诺书 法人资质证明 有资格实验室
第十七条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照《病原微生 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六十七 条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 出入境,按照卫生部和国家 质检总局《关于加强 医用特殊物品出入境管理卫生检疫的通知》进行管 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主容器
辅助容器(吸收材料)
A类防水,防穿刺,防泄漏 防破损、防泄漏 B类防水,防破损、
A类外包装(制冷器件、衬垫材料
制冷器件、衬垫材料)
B类外包装(制冷器件、衬垫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十六条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
集、保藏、携带、 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 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 生 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 本, 确需采集、保藏、携带、 省级以上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 院制定。
(续)
区别
A类
B类
次级容器 防水、防穿刺、防泄漏 防水、防破损
外包装
最小边长≥100mm
危险品申报单 标识
需要
至少有一个表面≥ 100mm× 100mm
不需要
UN3373
主容器单包装 液体50mL、固体50g
最大运输量
总包装主容器 液体4L、固体4kg
最大运输量
液体1L,固体4kg
液体4L、固体4kg
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 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第十三条
运输方式:陆路(首选)、水路(没有选择余地)和 航空(紧急)
具备基本条件:符合规定、运输容器、生物危险标 识
运输审批权限:省级卫生部门(省内),省间需出 发地省级卫生部门初审和卫生部批准,通过航空主 管部门批准。
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 则》
感染性物质定义及分类
感染性物质是那些已知或有理由认 为含有 致病原的
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 术细则》中将感染性物质分为A、B 两类。
致病原
能使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
体、放线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和其他因子, 如朊病毒(prions)。
UN编号 UN专用标
记
运输对象
需要
UN2814
UN3373 不需要
《名录》规定的第一类、第 二 《名录》规定的第三类、第 四
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及其 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及其
样本;第三类中包装分 类为A 样本;部分第二类病原
类的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及
微生物样本;
其样本
A、B类感染性物质及包装区别(续)
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 是否符 合安全要求,所有容器和包装的标签 以及标本登记表是 否完整无误,容器放置方 向是否正确。
运输前仔细检查容器和包装,要符合安全要 求
运输前的包装和送达后的开启,在规定的场 所中进行
第十六条 在运输结束后,申请单位应当将运输情况 向原批准部门书面报告。
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管理与操作规范
-理解和执行生物安全政策、 法规和标准
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6月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相关文件: 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国际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 例
第二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 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 生物。
第四条 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 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病原微生物分类和管理
第七条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 个 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 分为四类:
第十一条对于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高致病性病原 微 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申请,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部之间可以通过传真的 方式进行上报和审批;需要提交有关材料原 件的,应当于事后尽快补齐。
紧急时,省与部间可传真方式上报和审批, 材料事后补齐
第十一条(续)根据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应当向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送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 或样本的,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 接提出申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批;符合 法定条件的,颁发《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 生物菌(毒)种或 样本准运证书》;不符合法定 条件的,应当出具不予批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将审批情况于3日内报卫 生部备案。
A类、B类运输包装的共同点
均为三层包装 完整的三层包装必须能通过《危险物品航空安 全
运输技术细则》规定的跌落试验,跌落高度 不低 于1.2m。 完整的三层包装内主容器最大运输量液体为 4L、 固体为4kg 辅助容器必须能承受在-40℃至+55℃温度范围 内95kPa的内部压力而无渗漏。 外包装上标识、联系人、地址清楚
第六条 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 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提 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 复印件三份
(一)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接收高 致病性病原 微生物 (毒)种或 样本的单位 以下简称接 收单位)同意 接收的证明 文件
由专人护送,不得少于两人。
护送人员接受过生物安全培训,护送中采取防护措 施。
预防性防护措施:免疫接种、预防性服药物、危害 物质溢出紧急处理箱等
(条例第十二条城市铁路运输)
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
第十五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 样本在运输 之前的包装以及送达后包装的开 启,应当在符合生物安全规定的场所中进行。
《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病原微生物分类和管理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所采集病原微生物标本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设
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要求: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
疾控需要,向国家CDC送菌毒种或样本,向国家CDC 直 接申请,由国家CDC审批并颁发《准运证书》
第十二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或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达到国际民 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 安全运输技术细则》 (Doc9284包装说明PI602)规定的A类包装标 准,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 耐高压的要求,并应当印有卫生部规定的生 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 和提示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