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培训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当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作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既爱又恨,既不陌生而又不甚理解的东西。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是一个令许多语文老师头痛的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学难点。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都会面露难色,有的还叫苦不迭。部分学生甚至想逃避作文。因而,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找准一定的指导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激发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要改变学生头疼的作文状况,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一样可以写出成功的文章。叶圣陶说过:“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的文字,只要是会写字的人,谁又不会呢?”学生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注意发现学生每一次作文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
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再次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
启发学生积极地体验和感受生活,细心地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人和事,尤其是学生自己身边的、自己参与的事。以真实生活为写作背景。只有这样,学生的话匣子才会被打开,他们才有话可说。如其要求学生写命题为《未来的地球》的文章,到不如让他们写一篇《我的同学xxx》。后者更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更有发言权。《未来的地球》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达到相对的洞察力和感知力,也无法用他们稚嫩思维去预见地球将来会怎么样,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仅局限于平时在电影里或电视中略知的一些科幻概念。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那么,这篇文章里就可能不会出现什么生动画面和感人的场景。而《我的同学xxx》这一题材,学生要说的和想说的话就多了,也许他们从一年级一直同学到四年级,他们之间总会有很多这样或那样的故事。这是他们真实生活的还原。那么,他们创作的素材和资料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生活,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只有反映真实的生活,才能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才能体现出他们的童真、童趣。多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感人的场景,积累和提炼丰富的生
活素材。使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生活,就是用笔墨来描写你、我、他的故事,来描绘美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的幸福生活。倡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第一手资料,做一定的编辑和整合。从而丰富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进一步升华。不拘一格。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不要强求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线路来写作,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主发挥的平台。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写作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素材
观察能力是小学生作文的前提,作文写的好不好,首先归功与学生的观察能力强不强,细致不细致。深入观察大自然,留意身边的事和物,是小学生作文创作素材的根本资源。所以要鼓励学生通过对发生在身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然后巧妙地运用有形、有声、有色的描写手法,勾画出了一幅形象生动的场景来。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是写作材料,是作文是物质基础,没有素材,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素材。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小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在平淡中寻找新奇,丰富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作文的素材。引导小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要求学生写周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个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另外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有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生长在农村的儿童有机会广泛地接触自然。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基石。
另外要鼓励学生从书本中积累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没有大量的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摘、背精彩的句段,注意积累,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加强作文与阅读的联系,读写结合,注重一读一得,得得相连,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要求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或者讨论、争辩的原话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对于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物说不同的话,写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三、解脱命题束缚,搭建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
命题作文是束缚学生创作思维的枷锁,也是让学生感到作文无话可说的祸根。因此,作文命题中,有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命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在教学中,尽量结合农村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写生活味道浓厚题材,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维,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过分注重“细枝末叶”,给作文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改变过去命题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题、无命题的自由作文。命题材料要多留空白点。空白点越多,约束就越少,给学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就越开阔。如:《第一次摔跤》,而学生又没有摔过跤,这就无从写起,只好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便无真情实感可言。采用填充式命题,让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生活实际补题选材,可以增加命题的灵活性,以解决“无米为炊”的问题。如:《第一次……》,全班50名学生就补充了“做饭”、“获奖”、“包饺子”、“洗衣服”、“逛公园”、“登台表演”等31种题目,思路之广,材料之新,是出人意料的。自我补题,切合实际,因而大多数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用自己稚嫩的笔法去描绘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四、精雕细琢,注重修改的作用
巧妙地构思,精辟的语言,干练的文笔,紧凑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