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治疗学概论 (2)课件
合集下载
物理治疗学概论全解
![物理治疗学概论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7f6e0b71f01dc281e53af0dd.png)
工作方式 1.早期治疗 2.综合治疗 3.各相关专业配合 4.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
返回
30
运动再学习疗法
概念 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 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理论 理论基础: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 学等 理论依据: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 实现功能重组的条件 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
stimulation,NMES)(近年来应用较多)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ver
stimulation, TENS)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返回
36
中频电疗法
定义
1. 关节可动范围运动(治疗师徒手、器械被动活
动训练) 2.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师在关节可动范围内完成 的手法操作技术) 3. 持续性被动活动 (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 ) (依据专门设备温和而持续地 牵伸关节周围组织)
返回
14
肌力训练
定义
根据超量负荷(over load)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 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
以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 电、光、声、磁、冷、热、水等
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PT)
1.临床医务工作者 2.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 3.不同于医生和护士
返回
5
运动治疗范畴
动力来源(运动学)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肌肉收缩形式(组织学)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等速运动
主要适用于肌力>3级
物理治疗学完整.ppt
![物理治疗学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6ef5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4.png)
(一)光的本质
电磁波和粒子流二重性
具有波长,频率,反射,折射,干涉等电磁波特性
也具有能量,吸收,光电效应,光压等量子特性
E=hf 或 E=hv/λ(能量与波长成正比)
h 普朗克常数 6.62×10-27erg.s
v 光速 3×1010m/s
f 频率
λ 波长
(二)光的单位
um, nm, A。 1um=1/1000mm 1nm=1/1000um 1A。=1/10nm
宏观方面: 揭示物理因子对整体水平影响 微观方面: 研究物理因子对超微结构形态变
化
2.起源:医学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
经验总结。
医学学科
原始医学 经验医学 实验医学 现代医学
(1)按摩疗法起源:原始社会,人们狩猎追 捕野兽,常被荆棘绊倒,造成软组织损伤,本 能用手抚摸、按摩,形成原始的按摩法。现代 医师将按摩法不断完善。
第二节 物理治疗的分类
一、传统物理治疗的分类
二、现代物理治疗的分类
第一类,应用天然物理因子,诸如:日光浴
疗法、空气浴疗法、森林浴疗法、海水浴疗法、
洞穴疗法、气候疗法、温(矿)泉疗法等。
第二类,应用人工物理因子,诸如:电、
光、声、磁、冷、热、机械等。
(一)电疗法
1.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电水浴疗法
依照生物物理学的观点:
1.有效穿透深度多用半吸收层的厚度来 表示,即半吸收层为各种物理能进入人体后 下降到起始值的50%时的深度;
2.穿透深度(电透深)则是指物理能进 入人体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31%时的深度; 3.可能达到深度是指物理能进入人体 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10%以下时的深度。
电疗法中,各种不同的电流对组织的
《物理治疗学概论》课件
![《物理治疗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3608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d.png)
评估的内容
疼痛评估
疼痛程度、部位、 性质等
肌肉力量评估
肌肉力量、耐力等
功能评估
关节活动度、肌肉 协调性等
评估的工具
视觉观察
观察姿势 观察步态
功能性测试
身体各部位功能测试 平衡测试
问卷调查
病史问卷 疼痛问卷
诊断的重要性
在物理治疗中,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的诊断有助 于确定治疗方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最终提高治 疗效果。治疗师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 案,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健康。
避免直接对眼睛或 心脏区域使用
作用方式
通过声波振动产生 生物热效应
热疗法
热敷
使用热水袋或热毛 巾
热水疗法
通过水自行使用 的热敷产品
运动疗法
被动运动
由治疗师帮助完成,患者被动 参与
主动运动
患者自行进行运动 增强肌肉力量与关节灵活性
抗阻训练
通过抗阻装置进行力量训练 提高肌肉耐力与爆发力
未来物理治疗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借助科 技的力量、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跨界合作和政策支持,物理 治疗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本课件对您有所帮助,谢 谢观看!
下次再会
● 06
第6章 物理治疗的未来发展
科技驱动
科技驱动是物理治疗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人工智能 技术使得治疗过程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大数据分析有助 于提升治疗效果,云计算平台为康复数据存储和共享提供 了便利。
个性化治疗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 治疗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更 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实际案例
VR应用于肢体康复 取得良好效果
物理治疗新技术综述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PPT课件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cc89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9.png)
.
42
相关链接
扁鹊的医术
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人,约生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 时期。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 擅长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有一次,扁 鹊路过虢国,听说虢国太子病死,已有半日,扁鹊问明了详情,认为太 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 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 样,便亲自去察看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 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苏醒了。进而施 药调补阴阳气血,二十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这就是扁鹊运用针 灸、汤液、热熨令人起死回生的故事。
(二)物理因子应用答效应的影响因素
外因
(1)刺激的种类和性质 (2)刺激剂量 (3)刺激环境、时间和条件
内因
(1)机体状态 (2)刺激部位
.
33
•第三节 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
.
34
一、物理因子对人体作用的特点
(一)共同性
主要表现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生理学作用和治 疗作用。
.
35
1.物理因子的共同性-生理学作用
.
43
2.西方国家古代物理因子治疗的起源
在国外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应用日光浴、空气浴及水疗。 据文献记载,人类在发明电之前就知道电能治病,如古希腊的渔夫们 常利用一种会放电的鱼(Torpedo)来治疗关节痛。
.
44
(二)现代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
• 现代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兴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推进了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而且加速了康
.
30
间接作用
关于物理治疗学概论 (2)课件
![关于物理治疗学概论 (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01fd1508a1284ac95043ad.png)
(4)临床应用:临床常用于因病损引起的关节功能 障碍(关节功能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疼 痛、关节周围肌肉紧张或痉挛)。
(5)禁忌证:外伤后关节肿胀渗出期、关节炎急性 期、肌肉韧带损伤初期、关节结核、骨折未愈合 期、恶性肿瘤、高热、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
3. 增强肌力训练 (1)肌力概念 肌肉主动收缩后所产生的能力,是肌肉发挥其生理
(一)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术 (1)定义:关节活动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的 运动治疗技术。 (2)分类:根据是否借助外力分为主动运动、主动 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三种;根据是否使用器械分为 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3)临床应用
1)适应证 ① 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患者不能主动活动身体的该部分 ②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练习 患者可主动收缩肌肉,有
功能的形式,肌肉主要通过肌力对外界做功。 ➢ 肌力的大小取决于: • 肌肉在兴奋收缩过程中运动单位募集的数目; • 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 • 参加收缩的运动单位收缩的同步性。
➢ 肌肉收缩的形式包括: • 等长收缩:又称为静态收缩。它的运动学功能是
稳定性。 • 等张收缩:又称为动态收缩。
等张收缩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
6. 体位转移训练
(1)定义 体位转移(transfer)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 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2)分类 转移的方法要简单、安全、有效。 • 独立转移 • 辅助转移 • 被动转移
(3)适应证
•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骨折得到良好复位固定即可进行床上 转移;能耐受轮椅坐位,没有不稳定的骨折、体位性低血 压、坐位平衡达到二级以上者可进行床—轮椅转移、轮椅 —椅转移、轮椅—地面转移、轮椅—浴缸转移、坐—站转 移。
物理治疗学PPT课件
![物理治疗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e77df1c5da50e2534d7fa5.png)
• 运动方式 • 运动量(强度、时间、频率) • 疗程 • 注意事项
第17页/共94页
二、力学和运动学原 理的训练
第18页/共94页
1、力量训练
• 基本运动方式 • 电刺激运动 • 助力运动 • 主动运动 • 抗阻运动 • 等长运动 • 等张运动 • 等速运动
第19页/共94页
肌力训练方法的选择原则
肌力增加不显著。
肌肉横截面增加,
肌力和爆发力增强,
力量训练 白肌纤维增加,
耐力改善不显著或下降,
线粒体数量相对减少。 无氧代谢能力增强。
第25页/共94页
3.1、全身耐力训练
• 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持续一定时间,以提高机体氧化代谢能力或全身耐力的锻 炼方式。
• 常用于健身强体和心肺疾病、代谢疾病和老年人的康复锻炼。
第47页/共94页
10、水中运动疗法
• Hydrotherapy • 水中运动,损伤机会小。 • 辅助运动 • 抗阻运动 • 平衡训练 • 协调训练 • 步行训练
第48页/共94页
11、牵引治疗
• Traction • 将牵拉力施加于患者身体, • 以减轻或去除体重对椎间盘的严厉, • 松解关节粘连, • 缓解肌肉痉挛等的治疗方法。 • 临床上用于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压迫、纠正关节挛缩等。
第6页/共94页
康复治疗技术分类
• 物理治疗 • 作业治疗 • 言语治疗 • 心理治疗 • 传统治疗 • 康复工程
第7页/共94页
物理治疗
• Physical therapy, PT。 • 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 • 我国传统分类:
• 理疗:物理治疗。 • 体疗:运动疗法。
第8页/共94页
第17页/共94页
二、力学和运动学原 理的训练
第18页/共94页
1、力量训练
• 基本运动方式 • 电刺激运动 • 助力运动 • 主动运动 • 抗阻运动 • 等长运动 • 等张运动 • 等速运动
第19页/共94页
肌力训练方法的选择原则
肌力增加不显著。
肌肉横截面增加,
肌力和爆发力增强,
力量训练 白肌纤维增加,
耐力改善不显著或下降,
线粒体数量相对减少。 无氧代谢能力增强。
第25页/共94页
3.1、全身耐力训练
• 采用中等强度、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运动,持续一定时间,以提高机体氧化代谢能力或全身耐力的锻 炼方式。
• 常用于健身强体和心肺疾病、代谢疾病和老年人的康复锻炼。
第47页/共94页
10、水中运动疗法
• Hydrotherapy • 水中运动,损伤机会小。 • 辅助运动 • 抗阻运动 • 平衡训练 • 协调训练 • 步行训练
第48页/共94页
11、牵引治疗
• Traction • 将牵拉力施加于患者身体, • 以减轻或去除体重对椎间盘的严厉, • 松解关节粘连, • 缓解肌肉痉挛等的治疗方法。 • 临床上用于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神经压迫、纠正关节挛缩等。
第6页/共94页
康复治疗技术分类
• 物理治疗 • 作业治疗 • 言语治疗 • 心理治疗 • 传统治疗 • 康复工程
第7页/共94页
物理治疗
• Physical therapy, PT。 • 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 • 我国传统分类:
• 理疗:物理治疗。 • 体疗:运动疗法。
第8页/共94页
物理治疗学教学课件
![物理治疗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f6cf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f.png)
添加 标题
心脏:泵血器官,推动血液循环
添加 标题
血液: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 废物的载体
物理治疗学基本技术
04
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的定义和原理 物理因子疗法的分类和应用 物理因子疗法的疗效和适应症 物理因子疗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物理因子疗法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的定义和目的 运动疗法的分类和特点 运动疗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运动疗法的效果和评价
感觉系统的分类: 外周感觉系统和 中枢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的生理 机制:神经传导、
神经递质、神经 回路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人体循环系统概述
添加 标题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 血液
添加 标题
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分为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
添加 标题
血液循环过程:心脏泵血,血液通 过血管到达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再 返回心脏
的学科。
作用:物理治疗学通 过物理手段,如运动 疗法、手法治疗、物
2 理因子治疗等,帮助
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减轻疼痛,提高生活 质量。
物理治疗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古希腊时期,希 波克拉底提出“自然疗
法”
发展:19世纪,欧洲开 始出现物理治疗专业
成熟:20世纪初,美国 开始设立物理治疗专业
普及:20世纪中叶, 物理治疗学在全球 范围内得到广泛应 用
物理治疗学教学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03.
04.
05.
06.
物理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常见疾病的 物理治疗学
概述
基础知识 基本技术 物理治疗 实践操作
物理疗法概论PPT资料全面版
![物理疗法概论PPT资料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689ffea216147916112847.png)
四、高龄者的家庭、机构服务概要
1、会议 包括评定会和专业讨矫论正会步态、提高心肺
细动作、协调性、耐力
方 面。
功能
介入时间 早期进行
较运动疗法晚
三、物理疗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
•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 指人们每日生活中重复的必要的基本动作,如洗漱、 梳妆、更衣、进食、移动、如厕、洗浴等。PT是采用 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以保持或增大关节的活动度, 增强肌力,提高动作的技巧性和协调性,用以完成日 常生活所必须的共同的基本动作,包括改变体位、坐 位平衡、坐位活动、伸手取物、抓握物体、站立和行 走等。
医院中工作的PT师不仅参与治疗训练,还要参加 评定会、做病案记录、参加学术研究、学习提高等。
三、福利机构
保健、医疗、福利机构与物理疗法
一、保健机构 物理疗法主要任务为: 1、健康宣教 2、康复训练及指导 3、运动处方 4、康复预防等
二、医疗机构
根据医院种类的不同,物理治疗师的业务侧重点 亦不同。在一些特定的医院中可能以急救患者为对象, 如以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或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也 可能以手术前、后的患者为对象;而在一般的康复医 院可能以慢性期病人为服务对象。这些医疗机构主要 开展相应的理疗、运动疗法、功能训练,以及协调患 者出院后回归家庭或社会的方法。
• PT工作也包括为确定神经支配障碍和肌力障碍所作的 仪器检测和徒手检测;确定运动功能障碍的测试、关 节活动度及肺功能的测量等;物理治疗师也应发挥预 防残疾和为患者康复治疗的双重作用;并在预防医学 和研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英国的定义:物理疗法是指在预防、治疗疾病和损伤 的过程中,为改善和恢复包括日常动作在内的功能障 碍,对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物理手段。
1、会议 包括评定会和专业讨矫论正会步态、提高心肺
细动作、协调性、耐力
方 面。
功能
介入时间 早期进行
较运动疗法晚
三、物理疗法与日常生活活动的关系
•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 指人们每日生活中重复的必要的基本动作,如洗漱、 梳妆、更衣、进食、移动、如厕、洗浴等。PT是采用 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以保持或增大关节的活动度, 增强肌力,提高动作的技巧性和协调性,用以完成日 常生活所必须的共同的基本动作,包括改变体位、坐 位平衡、坐位活动、伸手取物、抓握物体、站立和行 走等。
医院中工作的PT师不仅参与治疗训练,还要参加 评定会、做病案记录、参加学术研究、学习提高等。
三、福利机构
保健、医疗、福利机构与物理疗法
一、保健机构 物理疗法主要任务为: 1、健康宣教 2、康复训练及指导 3、运动处方 4、康复预防等
二、医疗机构
根据医院种类的不同,物理治疗师的业务侧重点 亦不同。在一些特定的医院中可能以急救患者为对象, 如以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或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也 可能以手术前、后的患者为对象;而在一般的康复医 院可能以慢性期病人为服务对象。这些医疗机构主要 开展相应的理疗、运动疗法、功能训练,以及协调患 者出院后回归家庭或社会的方法。
• PT工作也包括为确定神经支配障碍和肌力障碍所作的 仪器检测和徒手检测;确定运动功能障碍的测试、关 节活动度及肺功能的测量等;物理治疗师也应发挥预 防残疾和为患者康复治疗的双重作用;并在预防医学 和研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英国的定义:物理疗法是指在预防、治疗疾病和损伤 的过程中,为改善和恢复包括日常动作在内的功能障 碍,对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物理手段。
物理治疗PPT课件
![物理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1ae75b168884868762d623.png)
定义
根据超量负荷(over load)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
方法
肌肉的收缩方式 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
施加阻力分:非抗阻力运动(主动运动和主动助力运动)
抗阻力运动:等张性抗阻力运动(向心性、离心性)等长性抗阻力运动
牵伸(stretching)
定义:拉长挛缩或短缩
第一节 概述
二、运动治疗的范畴
分类
基础知识
肌力测定简史 美国Lovett 博士1916年首先介绍骨骼肌肌力检查法,后 经不断改进,至1946年确定国际统一肌力检查记录方法以 来,一直沿用将肌力分为6级的分级法。
MMT标准
0级:零(zero)无关节活动,无 肌肉收缩。 1级:微弱(trace)有肌肉收缩但 无关节活动。 2级:差(poor)去重力情况下关 节作全范围运动。 3级:可(fair)抗重力情况下关 节作全范围运动。 4级:好(good)抗中等阻力关 节作全范围运动。 5级:正常(normal)能抗最大的
肌肉收缩形式
• 等长运动
• 等张运动
• 等速运动
肌肉收缩的方式有以下
等张收缩(动态) 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张力保持不变,但长度缩短(或者延长),引起关节活动。 向心性收缩: 收缩的时候肌肉起点和止点相互接近,就是肌肉的向心性收缩,收缩的过程中肌肉的长度变短。
离心性收缩: 和向心性收缩相反,收缩的时候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分离,就是肌肉的离心性收缩,收缩的过 程中肌肉的长度变长。
等长收缩(静态) 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长度不变,不产生关节运动,但肌肉内部的张力增加。Eg:坐在电脑前保持一
定的姿势,就是髋关节和腰背颈部脊柱周围的相关肌肉一直在“默默地辛勤工作”着,一直在做等长收缩,才能对抗重力维持坐着 的姿势不瘫倒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关节松动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 基本技能之一,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 动被动活动患者关节,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 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以达到维持或改 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
生理运动
是指关节在其自身生理允许范围内发生的运动,通常为 主动运动,如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及翻转等。
关于物理治疗学概 论 (2)
第一节 概述
一、物理治疗的概念
(一)定义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是应 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 电、磁、热、冷、矿物质和机械、运动等作用 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 理机制的调节,用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目 的的方法。
5)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各相关专业的 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 疗(ST)、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的积极配合;重 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
(2)运动再学习疗法 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种再
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 、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 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
(1)神经发育疗法 其典型代表为Bobarth技术、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PNF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 点。
1)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 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 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
2)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 (ADL)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 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 动作。
1. 定义 物理因子疗法又称理疗,是指以物理因子—温热(
热)、电、光线(太阳光、红外线、紫外线) 水、寒冷(利用冷水等)等进行治疗的方法。
2. 分类
物理因子 疗法
电疗法 光疗法 超声波
磁疗法 水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其他疗法
其他 疗法
低温疗法
3. 特点
物理 因子 治疗 特点
四、物理治疗学的分类
3)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 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做等长 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 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 ),再练习向心性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 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运动模式。
4)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 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及协 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桑德春
2. 特点
(1)运动疗法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2)运动疗法以自主运动为主,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3)运动疗法的对象主要是肌肉及骨骼疾患、中枢或周围
神经损伤以及心、肺疾患等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4)运动疗法内容丰富,适应面广,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
的治疗方法,也是现代治疗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活动,练习的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 期练习相关的运动。
• 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 的神经突触。MRP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 肤、体位、手的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 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三)物理因子疗法的特点
(二)范畴
物理治疗
运动治疗(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
理疗(物理因子,声、光、电、 磁、热、冷、水)
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的区别
对象
狭义
广义
躯体残疾障碍者(除盲、 聋、哑外)
包括精神残疾者、体弱 的年长者、亚健康状态 与健康者
对躯体功能障碍的恢复、 功能恢复、预防残疾和
目的 改善和维持
增进健康
手段 理疗、运动疗法
理疗、运动疗法和辅助 器具的使用,环境的调 整改造等
二、物理治疗学的概念
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 或physiotherapy, PT)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并借助于电、 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physical agents)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 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的构成、 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疗师特别是国内目前物理治疗 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三、物理治疗的特点
(一)运动疗法的特点
1. 定义 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核心部分,又称为治疗性训练
。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 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 动、牵引、按摩、借助于器械的运动等)。
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 训练,以保持、重新获得功能或防止继发丧失功 能的重要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包括被动运动、主 动运动、反射运动等所有运动形式。
(一)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术 (1)定义:关节活动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的 运动治疗技术。 (2)分类:根据是否借助外力分为主动运动、主动 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三种;根据是否使用器械分为 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3)临床应用
1)适应证 ① 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患者不能主动活动身体的该部分 ②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练习 患者可主动收缩肌肉,有
或无辅助条件下可活动身体的该部分;肌肉较弱(低于3级 );有氧练练习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③ 特殊情况 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并为新的活动做 准备;卧床患者避免循环不良、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的降 低。
2)禁忌证 :运动破坏愈合过程;运动造成该部位 新的损伤;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
2. 关节松动术
(二)神经生理疗法的特点
1. 定义 神经生理疗法(NPT)是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利用特殊
的运动模式、反射活动、本体和皮肤刺激以抑制异常的 运动,促进正常的运动;或顺应中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 能恢复的规律,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以治疗神经肌肉 ,特别是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治疗 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特点
生理运动
是指关节在其自身生理允许范围内发生的运动,通常为 主动运动,如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及翻转等。
关于物理治疗学概 论 (2)
第一节 概述
一、物理治疗的概念
(一)定义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是应 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 电、磁、热、冷、矿物质和机械、运动等作用 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 理机制的调节,用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目 的的方法。
5)工作方式: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各相关专业的 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 疗(ST)、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的积极配合;重 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素。
(2)运动再学习疗法 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种再
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 、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 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
(1)神经发育疗法 其典型代表为Bobarth技术、Brunnstrom技术、
Rood技术、PNF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 点。
1)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 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 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
2)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 (ADL)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 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 动作。
1. 定义 物理因子疗法又称理疗,是指以物理因子—温热(
热)、电、光线(太阳光、红外线、紫外线) 水、寒冷(利用冷水等)等进行治疗的方法。
2. 分类
物理因子 疗法
电疗法 光疗法 超声波
磁疗法 水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其他疗法
其他 疗法
低温疗法
3. 特点
物理 因子 治疗 特点
四、物理治疗学的分类
3)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 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做等长 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 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 ),再练习向心性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 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运动模式。
4)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 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及协 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概论》桑德春
2. 特点
(1)运动疗法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2)运动疗法以自主运动为主,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3)运动疗法的对象主要是肌肉及骨骼疾患、中枢或周围
神经损伤以及心、肺疾患等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4)运动疗法内容丰富,适应面广,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
的治疗方法,也是现代治疗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活动,练习的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 期练习相关的运动。
• 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 的神经突触。MRP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 肤、体位、手的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 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三)物理因子疗法的特点
(二)范畴
物理治疗
运动治疗(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
理疗(物理因子,声、光、电、 磁、热、冷、水)
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的区别
对象
狭义
广义
躯体残疾障碍者(除盲、 聋、哑外)
包括精神残疾者、体弱 的年长者、亚健康状态 与健康者
对躯体功能障碍的恢复、 功能恢复、预防残疾和
目的 改善和维持
增进健康
手段 理疗、运动疗法
理疗、运动疗法和辅助 器具的使用,环境的调 整改造等
二、物理治疗学的概念
物理治疗学(physical therapy 或physiotherapy, PT)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并借助于电、 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physical agents)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 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的构成、 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疗师特别是国内目前物理治疗 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三、物理治疗的特点
(一)运动疗法的特点
1. 定义 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核心部分,又称为治疗性训练
。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 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 动、牵引、按摩、借助于器械的运动等)。
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 训练,以保持、重新获得功能或防止继发丧失功 能的重要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包括被动运动、主 动运动、反射运动等所有运动形式。
(一)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术 (1)定义:关节活动术是指利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和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的 运动治疗技术。 (2)分类:根据是否借助外力分为主动运动、主动 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三种;根据是否使用器械分为 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3)临床应用
1)适应证 ① 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患者不能主动活动身体的该部分 ② 主动和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练习 患者可主动收缩肌肉,有
或无辅助条件下可活动身体的该部分;肌肉较弱(低于3级 );有氧练练习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③ 特殊情况 身体的某一部分处于制动阶段,并为新的活动做 准备;卧床患者避免循环不良、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的降 低。
2)禁忌证 :运动破坏愈合过程;运动造成该部位 新的损伤;运动导致疼痛、炎症等症状加重。
2. 关节松动术
(二)神经生理疗法的特点
1. 定义 神经生理疗法(NPT)是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利用特殊
的运动模式、反射活动、本体和皮肤刺激以抑制异常的 运动,促进正常的运动;或顺应中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 能恢复的规律,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以治疗神经肌肉 ,特别是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治疗 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