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做幸福的德育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领班主任做幸福的德育人
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 田 亮
济南市长清实验小学现有78个教学班,4726名学生,249名教职工。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创齐鲁名校,建和谐校园”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管理理念,按照“树立德育为首意识、创新德育活动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打造和谐温馨校园”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德育队伍提升工程、特色班级争创工程、文明习惯养成工程、校园文化育人工程”,使学校凸显出“德育队伍优良化、班级管理规范化、德育途径课程化、校园环境人文化、师生关系和谐化、学生素养全面化”的德育体色。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 “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 “省优秀家长学校” “省绿色学校” “省花园式单位” “省少年军校示范学校” “市德育示范学校” “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一、建设幸福德育队伍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学校德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挑战与变革。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学校德育工作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加强德育队伍和管理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和主导作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样,德育的关键在于德育队伍。德育队伍是德育实施的主体,其教育观念、师风师德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水平。小学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负责人、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人员、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的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他们的自身素质的建设和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

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学校必须从领导机制、队伍机制、工作机制、目标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教育理论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乐于做德育、善于做德育、充满师爱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就能实现学校德育的神圣使命,就能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
二、优化队伍,实现幸福德育目标
创办德育特色学校,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坚持“抓教师、带学生”的工作思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养与提高,选派师德高尚、知识丰厚、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让班主任这支队伍真正成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引路人,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主要是抓好四个落实:即德育计划落实、学习培训落实、督促评价落实、总结奖惩落实。
1、抓制度建设,建立德育工作新格局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工作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形成了“德育处、级部、班主任、学生干部”四位一体各负其责的管理体系。每天都有一名领导班子带班,对各级部的管理情况进行督查、评价,较好地解决了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学生多、管理难的问题。 此外,通过制定《班主任量化管理条例(草稿)》《班主任一日常规》《示范班级争创活动方案》等管理细则,促使班主任在德育观念上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德育工作的“运动式”为“潜移默化式”,变德育“灌输”为“主体参与”,变“单项”教育为“综合”教育,变“他律”为“自律”,形成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抓学习培训,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
首先是加强学习。学习坚持做到“学思结合、学议结合、学研结合”,通过学习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先后组织班主任学习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实验小学规范教师工作行为十要十不准”等文件;依托班主任杂志社在我校成立班主任研究工作室这一平台,开展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同时,每学期都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甄珍、佟德等来校做“爱心与责任” “班主任工作艺术” “家庭教育指导”等专题讲座,组织安排骨干班主任参加各级班级管理培训活动,到省内外知名学校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经验,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认识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为班主任订阅《德育报》《班主任》《辅导员》《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报刊书籍,帮

助班主任提高了自身素质,树立了正确的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增强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在每年的学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评比中班主任占表彰总人数的90%。
其次,建立“以会代训”工作机制。学校坚持利用每周一的级部主任会、每月末的班主任话细节经验交流会、每学期初级部间的班级管理经验传承会,来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级部主任会:就是要对上周的班级管理工作做详细的总结分析,对班级量化成绩的排名进行通报,安排布置本周工作重点,并对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布署;班主任话细节经验交流会:就是让班主任就自己一些较为成功做法进行交流;班级管理经验传承会:就是高年级的班主任以过来人的身份指导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三个平台的搭建为级部、班主任之间交流工作、交流思想、传递方法创造了机会,增强了班主任做好工作的信心,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3、抓评价落实,实行目标量化管理
一是科学评价班主任工作。学校建立了激励性评价体系,对班主任工作(包括班级日常管理、班主任家访、班主任论文、主题班会、班主任培训、班级文化、班主任获奖等方面)实行量化考核评价,采取级部评价与德育处抽查评价结合,量化成绩实行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二是科学运用评价结果。首先,德育处通过考评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并将优秀班主任的事迹和先进经验刊登在校刊《耕耘》上,进行宣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其次,将考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作为评选校、区、市级优秀班主任、文明示范班以及班主任津贴发放的依据。通过科学的量化评价,为班主任创造了公平、公正、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了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涌现出一大批管理水平高、教育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有创新意识的优秀班主任。如:自主班级积极探究者韩丽琴、班级精细化管理典型朱广瑞 、董丽芬等。
三、多方育人,创新幸福德育道路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在联系本班科任教师中起着纽带作用,在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中起桥梁作用。如果说学校是把学生渡往科学之城的大桥,那么班主任就是大桥的桥墩。因此,学校要通过学习、教育、评价等措施,引导班主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坚守高尚情操,关心、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让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1.引导

班主任用好教材——渗透育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教育家”。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首先,是学科渗透。学校应要求各学科教师认真备好每节课,把思想教育的内涵挖掘出来、写出来,以科学、灵活、生动地方式融会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的提升,心灵的净化,学习方法的培养。其次,是课程延伸。德育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因此,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引导班主任上好班会——专题育人
班会课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上好班会课,要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学习要做到“学思结合、学议结合、学研结合”,通过学习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应为班主任订阅《德育报》、《班主任》、《辅导员》、《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报刊书籍,组织班主任学习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帮助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同时,还需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爱心与责任”、“班主任工作艺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组织安排骨干班主任参加各级班级管理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的理论认识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
学校要结合德育“一月一主题”教育系列化,编写了德育校本课程,从安全健身、集体友谊、勤奋乐学、感恩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为班主任提供主题鲜明、内容翔实、操作方便的班会案例。并组织开展优秀教育案例、优秀班会设计、优秀班会评优等活动 ,帮助班主任提高了上好主题班会的能力,实现学校班会课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使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达到专题育人的目的。
3.引导班主任和谐施教——快乐育人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家长,身边所有人的赏识和宽容。 “赏识和宽容的奥秘在于让学生觉醒,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教师被公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会因为教师的每一个温和的笑容,每一个友好的动作,每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而焕发光彩,找到自我,充满自信。“责任心是金,发自于内

心”,责任心,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有的人格特征,是个人对社会的价值体现,也是其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必备条件。《辞海》中将责任心解释为责任感,即自觉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的一份心情。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讲:“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责任心的轻重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也是做好事情的重要前提。教师应把全部的责任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小组的力量、团队的智慧,帮助每一位学生在集体中健康成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多是在与学生的合作、协商中共同完成,这也是新课程再三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教师和谐施教,快乐育人。
4.引导班主任家校联系——合作育人
学校应在每学期利用形式新颖的家长会、家校联系卡、亲子运动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家访等活动,引导教师通过专题活动走进了解家长,体贴帮助家长,增进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请家长进校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给学生上社会实践课,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自己的工作、创业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形成了教育最大限度的合力。
5.引导班主任合理设计----活动育人
学校应按照“创新活动载体,丰厚教育内涵”的工作思路,积极挖掘宝贵的德育资源,结合不同阶段的德育主题,确定相应的德育活动。德育处引领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入学、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设计以讲故事、演讲、宣誓等形式集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还可以开展 “勤俭每一天,爱心助伙伴”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环保小卫士”活动、 “书香班级” 争创活动、安全法制教育活动、大课间活动、“两校” 建设活动等,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品质。学校还需要求各班级按照“低起点、严管理、贵坚持、重渗透”的原则,加强对班级工作的管理。引领教师重点抓好“五个一”的训练,实施了“五个活动载体”,即: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动作轻轻“三个轻轻”活动,“弯弯腰”活动,“我为班级做小事”活动,“比比谁的优点多”活动,“用小行动尊师”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文明意识得到

加强,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得到养成。
四、多元评价,开辟幸福德育良方
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学生评价改变过去评价方式、内容单一,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一个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仅靠学生个人的自律难以奏效,仅靠老师的说教收效甚微。学校要创造性地改革“特的评价学生的新模式,对学生卫生、纪律、路队、两操、班务方面表现进行动态的、开放的评价,来约束孩子的不良习惯,激发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要开展“星级学生”争创活动。“星级学生”包括礼仪星、纪律星、学习星、环保星、互助合作星。各班成立“创星活动小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依据“星级学生”争创内容及标准,对本组同学上一周的表现,逐一进行一次评价,客观公正地评价出每个同学的应得“星”情况,然后,将结果汇总到“我承诺,我能行”星级展示版上。期末不再颁发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是评选出全面发展生,优秀生,助人为乐生,爱心小天使,劳动能手,特长生,优秀进步生等10多种不同的奖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荣誉中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尊和自信,得到最优的发展,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激励下幸福的成长这种评价学生的新模式有效地克服了过去评价模式的诸多弊端与不足,与过去的评价模式相比,显示出了其独有的特色和显著的效果。
四、发掘资源,构建幸福德育根本
教育资源就是教学信息的资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学校教育资源是最方便、最快捷、最可灵活运用的教育资源,它就在校园里,就在学生身边。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学生良好品德得以形成的基地,所以班主任应该以班级为主阵地,注意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享受成功的幸福。
叶澜教授指出: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于是,我们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基于生命、关注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作为实小学生工作的追求目标,并多元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
为此,学校德育工作时时处处借力把育人资源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成功的过程,享受幸福的快乐。主要利用的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资源

校的每个人,不管是教学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的每一处,不管是教室,还是垃圾箱,处处都是德育的场所。整个校园,就是一个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首先,学校本着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具有教育性的原则,按照“墙壁说话、提示伴随、花草传情、名人熏陶”的方针对校园进行了科学规划,使校园处处体现出时代特色、体现出特有的文化教育内涵。其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处于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里,就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我们教室文化建设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建设班级图书角,逐步让教室成为书的海洋;办好墙报,让教室成为学生作品的展览厅;办好评比记载,让教室成为学生常规的竞技场。
2.文化资源
教育是一种氛围,校园文化是形成教育氛围的载体,是校园精神的凝聚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思想、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打造教育核心竞争的强大内驱力,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张标牌。一所好的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场”,形成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健康成长的乐园。一个充满生机和文化韵味的校园也就一定会成为社会一致赞誉和孩子们向往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的教育境界,近年来,学校挖掘多年文化底蕴,结合现代化的办学思想,通过对教育现状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理性分析,确定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形成独有的特色——“三歌、三报、一廊、一舞、一台、一馆。”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展示舞台,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为新时期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深受学生喜爱。在市级文明单位创建与复评过程中,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成功的经验,在区教育系统内进行交流,获得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
3.活动资源
成功育人离不开好的育人环境,优化育人环境是德育领域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在系列主题教育实践中,我们重视德育价值的体现。活动设计要求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统一;活动开展要求教师充分认识活动中隐性意义;活动结束要求师生总结,畅谈收获。学校围绕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开展了系列主题宣传教育,以提高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活动的载体作用,丰富了德育内容,活跃了德育形式,克服了传统德育工作中说教成分过多的弊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同时也提升了学生

德育认识。
4.管理资源
学校德育管理主要依靠“学校——级部——班主任——学生”的四级管理体系。四级管理有效保障了德育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学校将德育任务及工作要求下达至级部,级部在级部主任充满个性的管理措施下开展工作。级部主任组织常规检查,常规检查涉及到早读、课间纪律、候课、卫生、路队、班级管理等方方面面。每天对每个班级、每位教师的情况认真记录,并有针对性地、客观公正地反馈给班级及各位教师。制度的落实使老师及学生的组织观念和自主意识普遍提高,客观的评价使教师对纲性化的制度有了进一步理解,级部管理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在级部精细化管理中,班主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在级部领导下工作,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加阳光化,级部领导直接督促、指导,组织交流学习、评比展示,使得班主任工作更具针对性,更细致,也更自主,有了更大的开放空间。而这样扎实有效的管理,最受益的莫过于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各方面都得到关注,教师一直为他们的幸福成长思索、实践。细致的德育管理工作,健全的德育教育,给实验小学的教育事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使学校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形成了“团结勤奋、勇攀高峰”的校风和“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学风。
5.社区资源
社区是小学生接触最直接、最能具体感知的生动形象的“社会”, 社区生活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如果很好挖掘利用会对小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工厂、文体中心、城市亮点工程等作为改革开放形势的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让学生去调查、访问,探究企业发展壮大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社区内发展的成就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日益增强的国力密不可分,从而,增强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情感。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不同社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品质、社区文化存在着差异,有优有劣,社区环境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品质、行为规范的塑造和巩固。那么,对社区资源择优汰劣,最大限度发挥社区优势资源对学生的积极作用,避免社区劣势资源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落实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总之,在当前育人多元化的时代,开发和利用社区德育资源无疑是增强学生德育实效性、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全社

会的共同参与配合,而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