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整本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入主题1.1 活动名称:认识没头脑和不高兴1.2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角色,理解他们的特点和行为。
1.3 活动准备:准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
1.4 活动步骤:1.4.1 向学生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角色。
1.4.2 展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观和表情。
1.4.3 引导学生思考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和行为,例如没头脑经常做事冲动,不高兴总是情绪低落等。
1.4.4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看法和理解。
第二章:探索没头脑的行为2.1 活动名称:分析没头脑的行为2.2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的冲动行为及其后果。
2.3 活动准备:准备没头脑的图片或角色模型。
2.4 活动步骤:2.4.1 向学生介绍没头脑的冲动行为。
2.4.2 展示没头脑的图片或角色模型,让学生观察他的行为和表情。
2.4.3 引导学生分析没头脑的冲动行为及其后果,例如他经常没有思考就行动,导致出现错误或问题。
2.4.4 让学生讨论如何避免冲动行为,以及如何处理已经出现的后果。
第三章:了解不高兴的情绪3.1 活动名称:探索不高兴的情绪3.2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不高兴的情绪及其影响。
3.3 活动准备:准备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
3.4 活动步骤:3.4.1 向学生介绍不高兴的情绪。
3.4.2 展示不高兴的图片或角色模型,让学生观察他的表情和情绪。
3.4.3 引导学生思考不高兴的情绪对个人和周围人的影响,例如不高兴的情绪会让人感到压抑,影响人际交往等。
3.4.4 让学生分享如何处理不高兴的情绪,以及如何帮助他人应对不高兴的情绪。
4.1 活动名称:学习情绪管理4.3 活动准备:准备情绪管理的资料或视频。
4.4 活动步骤:4.4.1 向学生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4.4.2 展示情绪管理的资料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4.4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方法。
五年级上册教案《“没头脑”和“不高兴”》(精选3篇)
五年级上册教案《“没头脑”和“不高兴”》(精选3篇)五年级上册《“没头脑”和“不高兴”》篇1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认识“咒、暂”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童话吗?为什么?(故事吸引人。
我们不仅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受到教育,知道为人处事的道理。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二)新课: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三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细读课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①初读了课文之后,谁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三段?起因:(“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好朋友。
“没头脑”做事总想不周全,丢三落四。
“不高兴”做事总和大家相反,经常闹脾气。
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作了建筑师,“不高兴”作了演员。
)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个内容?(1——11)经过: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来。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12——20)结果:最后结果呢?(“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你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吗?(引导同学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刚才同学说的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事情发展为序的课文,同学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2)探究明理①提出探究专题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它就藏在文章中呢,看谁长着火眼金睛,一下子找到它?浏览课文,画出来。
(文章最后一段:“他说不管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谈谈你对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
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与故事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没头脑和不高兴会成为好朋友?他们的友谊会面临什么挑战?教学方法:1.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问题。
2. 讲解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3.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问题。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情节发展,梳理故事的主要线索。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矛盾,思考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矛盾。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梳理故事的主要线索。
2.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矛盾,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第三章:讨论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主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题,例如友谊、成长等。
2. 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主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2.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例如友谊、成长等。
2. 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主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感悟故事哲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从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中汲取哲理。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 教学知识点:故事情节、主人公性格特点、团队合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
2. 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故事主题思想的领悟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子书或纸质书。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节图片、视频等。
3. 讨论问题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方向和问题。
4. 任务驱动练习:相关阅读理解练习题。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故事背景,阅读故事文本。
2. 第3-4课时: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3. 第5-6课时: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7-8课时:总结故事主题思想,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在讲解故事情节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在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时,注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并联系实际生活。
4. 在阅读理解练习中,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10课时整本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十课时《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型】整本书阅读课【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有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推荐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
他们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中去看一看吧。
二、指导(一)走进故事,了解人物1.没头脑和不高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书上是这样介绍他们的(课件出示: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决不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
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大伙儿上西了,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
)2.自由读这两段文字,谈谈没头脑和不高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没头脑:马虎、丢三落四、糊里糊涂。
不高兴:固执任性3.赏析故事情节(1)没头脑和不高兴会做出哪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呢?请大家自由阅读8--12页。
(2)学生自由阅读。
(3)读了故事,你想对他们俩说什么?(4)想想在你们身上有没有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坏习惯呢?全班交流。
(5)师总结:出示图书扉页上的那句话: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1.能写出这么幽默的书的人,你觉得会是怎样的人呢?生猜测想象。
2.课件出示作者画像,瞧!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知道他是谁吗?指生回答(任溶溶)3.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对,看封面,大家都来看封面,从封面中,你都知道了什么?三、自读(一)细读目录,激活想象1.这本书里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外,任爷爷还写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那些有趣的故事吧!看他的目录。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理解、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课外阅读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什么意思?(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板书:没头脑——做事粗心大意、不高兴——总是闹情绪。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因为他们互相包容、互相帮助。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没头脑和不高兴,进行角色表演。
(2)学生分享表演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籍,交流阅读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6.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7.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阅读一本课外书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通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他们分别有一个缺点,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总是做事不经过思考,而不高兴总是生气勃勃。
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使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会有这样的缺点?2. 阅读:让学生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3.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4. 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没头脑和不高兴》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
2. 读后感模板。
3. 角色扮演活动指导手册。
八、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和阅读:20分钟2. 分析和讨论:30分钟3.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背景,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简介故事背景,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2)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4. 讨论故事人物:(1)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总结教训。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表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自创一个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时间珍惜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2)观察身边的朋友,总结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学会珍惜友谊。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生字词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3.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的作者和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问题讨论,深入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4. 角色扮演,体验情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增强对故事的理解。
5. 总结提升,提炼哲理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堂所学,增强家庭阅读氛围。
2. 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阅读情况。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角色扮演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阅读中的表现,促进家校合作。
七、教学资源1. 《没头脑和不高兴》纸质图书或电子书。
2. 教学多媒体课件。
3. 角色扮演道具。
4. 读后感写作模板。
八、教学时间1. 课堂阅读教学:2课时。
2. 课后作业:1周。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024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
《一只想飞的猫》:这部童话作品是陈伯吹所作,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童话系列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节,成功的塑造了一只想飞的猫的形象,这只猫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只因抓住了几只老鼠,就到处自吹自擂说什么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13只耗子。
4、引导学生认真的阅读童话故事书,培养学生阅读童话故事书的兴趣。
(1)同学们,书店里有许多非常有趣动人的童话故事书,你们想读吗?那么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读一读这些童话故事书。(2)提出读童话故事书的要求:A、这是我们第一次阅读童话书,而读一些较长的童话故事书,不能一次读完,要有自己的阅读计划。B、在读这些书之前,我们要先观察封面,再看书名和作者。C、我们可以一个人读一本书,也可以两个人读一本书,还可以到图书馆借书看,每天至少要读半个小时,一个童话有备无患大概读三天左右。读了之后可以每天和小伙伴们交流读书之后的感受。可以把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向小伙伴们介绍介绍。(3)教师推荐几本童话故事书:
2、《没头脑和不高兴》
(1)出示《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童话故事。(2)引导学生看看封面,找找书名,作者和出版社。(3)了解这本童话故事的内容。
这本书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出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小鲤鱼跳龙门》:这本童话故事书是现代儿童文学作家金近先生创作的一个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一群勇敢的小鲤鱼,听鲤鱼奶奶讲了中国古代就有鲤鱼跃入龙门化为龙的故事传说之后,一心寻找龙门,不畏艰难困苦,在勇敢奋斗中学会了迎战各种困难的精神,经过顽强拼搏,齐心协力,最终跃入理想的家园,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鱼的故事。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3)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提高阅读总结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
3.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进行阅读总结和表达。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人?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互动交流。
4. 细节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组讨论。
5. 阅读总结:(1)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总结。
(2)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主题。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2. 结合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认识。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故事情节。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讲解故事中的重点内容和道理。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5. 任务:布置任务,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完成的任务,评估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心得体会,了解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没头脑和不高兴》纸质书籍或电子书资源。
2. 制作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关键信息。
3. 准备讨论问题和任务清单,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参与。
七、教学时间:1. 计划教学时间为每节课40分钟,共需2-3节课完成本教案内容。
2.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充分的讨论和任务完成时间。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类似的现实生活中例子,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推荐类似的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进行互换阅读和分享。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境,增强体验感。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书籍。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3. 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鼓励多元化的讨论和思考方式。
十、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共同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明白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缺点很多的小朋友的成长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缺点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有决心和努力。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图片等教学资源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内容4.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写一篇读后感,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故事续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认识故事角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没头脑”和“不高兴”。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 讨论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幅“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卡通形象。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内容:1. 回顾故事情节。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小故事。
第三章:探讨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作业布置:第四章:学习故事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没头脑和不高兴 教案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对角色的特点。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特点的把握,以及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详细解读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题。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故事相关的场景或角色,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写一篇关于“如何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作文,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实践所学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故事理解、角色分析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思考深度,评价他们在价值观方面的实践成果。
七、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3. 积极探索与家长、同事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1. 《没头脑》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总是做事不经过头脑,导致一系列麻烦和笑话。
2. 《不高兴》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总是不高兴,导致与朋友关系紧张,通过改变心态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两个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故事。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故事后的感受和收获。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故事主题的认同和反思。
3.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 相关案例资料。
3. 情景剧表演道具和服饰。
4. 教学PPT或黑板。
六、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文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阅读材料。
2. 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3. 准备情景剧表演的道具和服饰,以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使用。
4. 制作教学PPT或准备黑板,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回顾内容。
七、教学环境:1. 确保教室有一个舒适的环境,适合阅读和讨论。
2. 安排适当的座位布局,以便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小组活动和表演。
3. 确保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书籍和材料供学生使用。
八、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
2. 使用提问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3.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剧表演,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角色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角色介绍学生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同学和谐相处的方法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享个人经验第二章:认识没头脑2.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没头脑的行为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冲动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没头脑的行为特点分析冲动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第三章:了解不高兴3.1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不高兴的情绪来源,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影响到他人。
3.2 教学内容不高兴的情绪分析调整情绪的方法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角色扮演第四章:情绪管理4.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和控制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4.2 教学内容情绪调整和控制的方法应对冲动行为的策略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演练第五章:和谐相处5.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2 教学内容和谐相处的原则人际沟通技巧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分享个人经验第六章:案例分析6.1 课程目标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特点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6.2 教学内容分析与讨论典型案例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报告第七章:情绪调适技巧7.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调适技巧,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7.2 教学内容情绪调适方法的介绍与实践应对压力和挑战的策略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实践演练第八章:人际沟通技巧8.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8.2 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倾听与表达的策略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沟通实践演练第九章:团队协作9.1 课程目标9.2 教学内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协作技巧与策略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团队协作游戏分享个人经验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目标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及用法。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他人行为。
1.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
1.4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用法2.1 “没头脑”的含义与用法解释“没头脑”的意思:形容人做事粗心大意,缺乏思考。
举例说明“没头脑”的用法:他总是丢三落四的,真是个没头脑的人。
2.2 “不高兴”的含义与用法解释“不高兴”的意思:形容人心情不好,不愉快。
举例说明“不高兴”的用法: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得不高兴起来。
2.3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词语填空练习,巩固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两个词语。
第三章:情景练习3.1 设定情景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学校活动、家庭聚会等。
3.2 角色分配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的人物。
3.3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拓展练习4.1 改写句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将其中的人物或情景替换为“没头脑”和“不高兴”。
4.2 创作小故事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小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5.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5.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词语,描述一次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件。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名:《没头脑和不高兴》2. 作者:任溶溶3.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书名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强调重要的道德观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提问和讨论,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践行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没头脑和不高兴》书籍或电子版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内容、图片或相关视频。
3. 教学卡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道理。
4.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思考。
七、教学过程:1. 课前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没头脑和不高兴》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十课时
《没头脑和不高兴》
【课型】整本书阅读课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有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兴趣,能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认识书的封面,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推荐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
他们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中去看一看吧。
二、指导
(一)走进故事,了解人物
1.没头脑和不高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书上是这样介绍他们的(课件出示: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决不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
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大伙儿上西了,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
)
2.自由读这两段文字,谈谈没头脑和不高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没头脑:马虎、丢三落四、糊里糊涂。
不高兴:固执任性
3.赏析故事情节
(1)没头脑和不高兴会做出哪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呢?请大家自由阅读
8--12页。
(2)学生自由阅读。
(3)读了故事,你想对他们俩说什么?
(4)想想在你们身上有没有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坏习惯呢?全班交流。
(5)师总结:出示图书扉页上的那句话:
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1.能写出这么幽默的书的人,你觉得会是怎样的人呢?生猜测想象。
2.课件出示作者画像,瞧!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知道他是谁吗?指生回答(任溶溶)
3.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对,看封面,大家都来看封面,从封面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
(一)细读目录,激活想象
阅读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