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下册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内容:做肥料袋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肥沃的土壤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实验结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内容:研究固体的沉浮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实验器材: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

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实验内容: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器材:食盐、泡沫板、调羹、土豆、水槽、抹布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
1、观察开关、电池夹等相关材料的特点。
2、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3、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4、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接通开关,小灯泡亮;断开开关,小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单位:姓名年级
实验名称:
探究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实验材料:
杠杆尺、钩码、支架(简单机械实验盒)
实验目的: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方法
实验方案
1、组装杠杆尺,在左边第二格挂2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二个格挂几个钩码,杠杆尺能平衡吗?
2、在左边第二格挂2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一个格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3、在左边第二个格挂2个钩码,然后在右边第四个格可以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实验现象:
1、在右边第二格挂两个。
2、在右边第二格挂四个。
3、在右边第四格挂一个。
实验结论: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四)
单位:姓名年级
实验名称:
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
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柱形磁铁、圆形磁铁、小磁针、纸片、棉线铁钉、大头针、收音机、纸板等。(磁性实验盒)
实验现象:
1、条形、蹄形、环形、柱形、圆形磁铁等。
2、有磁性能吸铁。
3、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指示南北方向。
5、有穿透力,能隔着纸吸铁。
6、听到“嗤嗤”声。
实验结论: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五)
单位:姓名年级
实验名称:
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
实验目的:
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材料:
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实验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目的:1、知道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2、认识一些常用的温度计。

3、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实验材料:水杯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

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3、等待温度计内液面保持稳定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离开被测物体。

5、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注意事项:1、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2、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立即告诉老师妥善处理!实验目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去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

实验材料: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实验步骤: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注意事项: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实验材料:两个杯子冰热水。

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

2、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小的杯子。

3、观察发现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珠。

(可以解释:从水里出来的热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冷却下来,形成可见的水滴)4、将装满冰的玻璃杯放在桌面上。

5、观察发现杯外壁上有小水珠。

(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装有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形成了小水滴。

)注意事项:1.放在上面的杯子温度相对要低。

2.教室内湿度要大,实验效果明显。

四、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磁铁有条形、针形、蹄形、圆环形、等.)实验目的:实验检验磁铁能吸铁,用磁铁能吸铁性质判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做的。

实验材料:条形磁铁、布(纸)、铁片、铜片、木片、塑料片和相关铁制品。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

三年级下册1、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一)一、实验题目:音叉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音叉、木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

3、将音叉上端放入烧杯中水面。

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将音叉放入烧杯时,速度要慢要小心,以防碰坏烧杯。

B、杯内水要适当少些,杯要大些,以防实验时水大量溅到杯外。

2、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二)一、实验题目:气体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玻璃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手握玻璃瓶,嘴放瓶口,调节口的位置及吹气力量,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3、边吹边观察谁振动发声。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3、水能传声一、实验题目:液体传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理解液体可以传声。

三、实验器材:盛水烧杯。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在耳上。

3、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4、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烧杯内装水应满一些。

B、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

4、我看见了光一、实验题目:纸筒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3、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4、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

5、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一、实验题目:镜子反光二、实验要求:知道镜子能反光。

三、实验器材:幻灯机、平面镜。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修改稿)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影子的形成条件实验器材:手电筒、纸屏、橡皮、细线等。

实验步骤:1.把橡皮用细线系好放在纸屏前面,用手电筒照射纸屏,调整手电筒、橡皮和纸屏之间的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橡皮的影子。

2.关闭手电筒,纸屏上还会有橡皮的影子吗?拿走橡皮,纸屏上怎样?3.思考影子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实验现象:1.纸屏上有橡皮的影子。

2.关闭手电筒,纸屏上没有橡皮的影子,拿走橡皮,纸屏上也没有橡皮的影子。

实验结论:当光照射不透明物体时,会产生影子。

影子的形成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实验二实验名称: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手电筒,铅笔、白纸、彩笔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在白纸上标好东西南北,将铅笔竖直立在白纸中间。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依次从东、南、西三个方向观察铅笔,并在白纸上标出影子的位置(注意:手电筒距离铅笔10cm左右,在南方时手电筒最高,东西方向手电筒低)。

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侧自东向西移动,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子的变化,并随时将影子描绘下来。

4.重复做几次,根据实验,分析影子随手电筒的光变化的规律。

实验现象: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

影子移动的方向与手电筒光运动的方向相反,当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光线较强。

实验结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实验三实验名称: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细盐、粗盐、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相同温度的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颗粒大小不同的食盐,观察两个烧杯中食盐溶解速度的快慢。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

观察两个烧杯中食盐溶解速度的快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最新)实验一:学会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实验材料:2张探究记录单,1张方位板,2种自选轻小物品A和B实验方法:1. 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观察记录。

2. 准备两个物体分别命名为A和B。

操作员将一个物体A固定放在方向板中心位置,取另外一个物体B随机放在方向板上;3. 放稳后记录员仔细观察物体B的位置,在记录单的对应位置标上一个点,记为位置①,并在实验结果中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B”的位置。

4. 探究过程中操作员改变三次物体B的位置,记录员逐一记录。

5. 三次后,两位同学交换身份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例)物体B在物体A的(北)方向,距离物体A( 2 )米处。

1、物体B在物体A的()方向,距离物体A()米处。

2、物体B在物体A的()方向,距离物体A()米处。

3、物体B在物体A的()方向,距离物体A()米处。

实验二: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实验材料:一张实验记录单;各种物品;若干不干胶圆点实验方法:准备不同的物体,用多种方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并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各部位运动的简单示意图。

观察记录:实验结论:实验三.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实验材料:不同色彩的小球1、在桌面上,用一颗球去击打另一颗球,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2、用蓝色球撞击红色球,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3、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画出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实验结果:不同情况下蓝色小球的运动路线,是不同的。

实验四.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材料:斜面不同形状的物体实验方法:1、搭建一个较平缓的斜面,把物体轻放在斜面顶端,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2、试一试其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结果: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形状有关。

实验五: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小球滚到终点,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可打印在一张纸)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可打印在一张纸)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活动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质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性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性质的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纸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力活动一: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作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起学生对力作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作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绳子等。

-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活动二:力的转换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转换。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转换现象,引起学生对力转换的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亲自观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我所工作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我们为三年级的学生准备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实验,下面我将总结一下三年级下册的实验使用记录。

实验一:水的运动轨迹这个实验活动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运动轨迹并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我们准备了一个大盆装满水,然后在水中加入一些颜料,让颜料染色的水中加入一点洗洁精来增加水的表面张力。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棉签沾取些许洗洁精,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洗洁精是如何让颜料形成奇妙的花纹和形状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水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观察能力。

实验二:天平称重天平称重实验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重量的基本概念和称重的方法。

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小的天平和一些小石块、纸张等物品,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称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填写在记录表上。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重量,并且掌握使用天平进行称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三:轻重物体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重量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来研究物体的轻重特性。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然后让他们看看谁可以最快地将物体分成轻和重两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触摸和称量等方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并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重量的概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

实验四:发光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探索物体的发光原理和条件,并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我们在实验室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发光物体,如荧光棒、LED灯等。

学生们被要求在黑暗的实验室中观察和描述这些发光物体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物体发光的条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示例*
实验名称:小苹果实验
实验日期:2022年4月15日
实验材料:小苹果、玻璃杯、水
实验目的:观察小苹果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5个小苹果和5个玻璃杯。

2. 将第一个小苹果放入第一玻璃杯中,水位高至苹果的一半。

3. 重复步骤2,分别将剩下的小苹果放入剩下的玻璃杯中,水位高度逐渐增加。

4. 观察每个玻璃杯中小苹果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
第一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二杯:小苹果沉到杯底。

第三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四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五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小苹果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与水的高度有关。

在水浸入小苹果的一半以上时,小苹果会沉到杯底;在水位较低时,小苹果会浮在水面上。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要慎重操作,以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后要记得清理实验用具。

科学三年级上下册实验操作

科学三年级上下册实验操作

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实验一实验名称:用感官辨认物体实验器材:几个杯子,分别装有等量的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等,并编号。

玻璃棒。

实验步骤:第一: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第二: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第三: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实验二实验名称:哪杯水热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手来触摸一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热。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观察、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观察、读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

实验三实验名称: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水温计、铁架台、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四实验名称:哪杯水多实验器材: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量筒、水。

实验步骤:1、在光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倒入水。

2、估测哪杯水多3、用量筒分别测出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4、比较三杯水的多少。

实验结论:广口瓶()ml、锥形瓶()ml、玻璃杯()ml实验五实验名称: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实验器材:各种形态的不倒翁实验步骤:1、玩不倒翁,并观察不倒翁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拆开不倒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论:上轻下重,底面半球形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实验六实验名称:认识水实验器材:水、烧杯、筷子、牛奶、橡皮、木块、各种饮料、不同形状的空饮料瓶或杯子等。

三年级科学下册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实验报告

三年级科学下册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实验报告

三年级科学下册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实验报告
一、材料准备:
白纸、蜡笔、盛了水的水盆。

二、制作方法:
选择两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将其中一张叠成纸船;用蜡笔把另一张白纸正反两面涂满颜色,然后也叠成纸船。

三、实验操作:
把两只纸船同时放入水盆中,让学生们观察一段时间,比比看哪一只纸船最终不会沉入水底。

四、指导建议:
1、用蜡笔涂色时,应注意提醒学生们涂色要均匀、饱满,以保证实验的效果。

2、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涂了蜡的纸船不下沉的原因,可以同时把水滴在蜡笔和纸上,让学生们观察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

五、拓展与替代:
1、请学生们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如牛皮纸、挂历纸、硬卡纸等,做成大小一样的纸船进行对比实验,看哪一种纸船下沉速度最慢。

2、请学生们想办法把这些怕水的纸船变成不怕水的纸船。

除了各种各样的纸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如海绵、毛巾、布等进行对比实验。

(为了使实验观察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建议使用相同大小的材料。


附:科学小知识
当我们用蜡笔把白纸涂满色之后,就相当于在白纸上覆盖了一层蜡。

因为蜡的密度比水小,并且蜡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所以涂了蜡的纸船不会被水浸透下沉,所以船也就不渗水了。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一、实验名称。

[具体的实验名称]
二、实验日期。

[年/月/日]
三、实验目的。

[阐述进行该实验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者想要探究的科学问题]
四、实验器材。

[列出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如:放大镜、磁铁、各种岩石标本、水、杯子等]
五、实验步骤。

(一)步骤一。

1. [详细描述第一步操作内容]
2.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在这一步骤操作过程中看到的情况,如:物体的形状、颜色、状态变化等]
(二)步骤二。

1. [详细描述第二步操作内容]
2.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现象]
(三)步骤三(如果有更多步骤,依次按照上述格式记录)
1. [操作描述]
2.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六、实验结果。

[总结通过实验观察到的最终结果,例如:发现某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某种变化,或者验证了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等]
七、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应该回答实验目的中提出的问题或者对探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总结性回答]
八、实验人员。

[小组或个人的名字]
如果能告诉我具体的实验主题内容,我可以为你生成更详细准确的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如何分离沙子和白糖的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如何分离沙子和白糖的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如何分离沙子和白糖的实验
分离沙子和白糖的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材料:沙子、白糖、水、玻璃容器、过滤纸、漏斗、玻璃棒等。

2. 将一些沙子和白糖混合在一起。

3. 将混合物倒入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沙子和白糖溶解在水中。

4. 准备一个漏斗并在漏斗上放上过滤纸,将漏斗放在另一个容器里。

5. 将溶液缓慢地倒入漏斗中,让溶液通过过滤纸的孔,沙子会留在漏斗上,而溶解于水中的白糖会通过过滤纸流入另一个容器中。

6.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白糖完全通过过滤纸。

7. 取出漏斗上的沙子,晾干后即可得到沙子和白糖的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材料: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4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在桌上放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分别标上1、
2、
3、4号。

2、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温水、烫手的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都下降了,其中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下降最多,自来水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水自然降温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3-3、水结冰了
实验内容:冰的观察
实验材料:冰、玻璃盘子
实验步骤:取一些冰块,放在玻璃盘子上,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冰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实验内容: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材料:试管、水、碎冰、保温杯、温度计、盐。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现象:试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4、冰融化了
实验内容:观察冰的融化
实验材料:碎冰、烧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冰块放入烧杯里,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如1分钟)测量温度。

3、用手感受盛有冰块的烧杯内、外、远处的空气的温度。

4、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实验现象:冰还没有融化之前,温度低于0摄氏度,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摄氏度,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实验内容: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材料:冰块、1个透明的塑料袋。

实验步骤:
1、取一块冰块,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封好袋口。

2、用两只手来回摩擦冰块。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的冰不断地融化成水。

塑料袋外壁上湿漉漉的,有水珠出现。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实验结论: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5、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内容: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实验材料:3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只装冰块、一只装清水、一只什么也不装。

实验步骤:
1、在桌子上放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冰块、一杯装清水、一杯什么也不装。

2、隔几分钟后,观察三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会出现小水珠。

实验现象:装有清水的玻璃杯和空玻璃杯的外壁都没有小水珠,装有冰块的玻璃杯的外壁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3-6、水和水蒸气
实验内容:水到哪里去了
实验材料:浅碟子1只、水、记号笔1支。

实验步骤:
1、往浅碟子里倒入少许水,用笔做好水面标记。

2、把装水的碟子放到阳光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水量的变化。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碟子里的水减少了。

实验结论:水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内容: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实验材料: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2只、水、书本、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
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大半勺水。

2、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另一只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3、观察两只汤勺中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的水里不多时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

过几分钟后,汤勺里的水就干了。

而另外一只不加热的汤勺里的水量几乎不变。

实验结论: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内容: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
实验材料: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热水
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

2、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4-2、磁铁有磁性
实验内容: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实验材料:磁铁、被测物体。

实验步骤:
1、把被测物体放在桌面上,对每一样物品进行预测。

2、用磁铁去靠近被测物体。

实验现象:铁材料制成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

实验内容: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实验材料:磁铁、铁制品、纸、布、塑料片等物体
实验步骤:在磁铁和铁制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塑料片等物体,观察磁铁能不能吸铁。

实验现象:在磁铁和铁制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塑料片等物体,()把物体吸住。

实验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4-3、磁铁的两极
实验内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材料:回形针、条形磁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1、用线的一端绑住条形磁铁,另一端绑在铁架台上,使其悬挂起来。

2、把条形磁铁分为5部分测量,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挂回形针,测量各部分磁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磁铁两端所挂的回形针数量最多,中间最少。

实验结论:磁铁上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强。

实验内容: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材料: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
实验步骤: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

实验现象: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有时会往两边推。

实验结论: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4、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内容:磁极与方向
实验材料:条形磁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在铁架台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2、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3、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实验结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称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称北极,用“N”表示。

实验内容: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实验材料:两块有标识的磁铁
实验步骤: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

实验现象: S极与S极排斥;N极与N极排斥;S极与N极吸引;N极与S极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实验内容: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实验材料:两个杯子、木条、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4块、回形针。

实验步骤:
1、在两个倒扣着的杯子上放一条较薄的木条,在木条上面放磁铁,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小钩上挂回形针,做好记录。

2、在木条上依次放2个、3个、4个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小钩上挂回形针,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木条上放1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2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3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4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

实验结论: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4-6、指南针
实验操作:用指南针定方向
4-7、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内容: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材料:磁铁、钢针、大头针、塑料泡沫、水
实验步骤:
1、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2、用大头针检测钢针是否变成磁铁。

3、用指南针来检测磁针的南北极,即与指南针南极相吸的一端是北极,另一端则是南极。

4、把钢针放在塑料泡沫上,标出南北极,做成一个指南针,放在水中央,使其自由旋转。

实验现象:用磁铁的磁极摩擦,能使钢针带上磁。

用钢针做成的一个指南针具有指示南北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