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大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大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大全实验一:水的存在形态目的:观察不同物质中水的存在形态,并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材料:冰块、水、水蒸气(烧开的开水)实验步骤:1. 将一块冰放到中,观察冰的形态。

2. 加热水使其沸腾,观察水的形态。

3. 将烧开的开水冷却,观察水蒸气的形态。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看到水存在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实验二:光的传播目的:观察光的传播方式,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材料:手电筒、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墨水实验步骤:1. 打开手电筒,照射在不透明物体上,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2. 将手电筒对准透明物体,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3. 在透明物体上滴上墨水,再次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光无法穿透不透明物体,传播路径被阻挡。

- 光能够穿透透明物体,并呈直线传播,无法弯曲。

- 当透明物体受到墨水等阻挡时,光的传播路径会被阻碍或改变。

实验三:空气的存在目的:观察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透明性。

材料:透明玻璃杯、水、纸张、吸管实验步骤:1.将透明玻璃杯倒置在水中,观察玻璃杯内是否有空气存在。

2.将纸张放在透明玻璃杯口上,用吸管吹气,观察纸张的情况。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透明玻璃杯倒置在水中,可看到玻璃杯内有空气存在。

- 当用吸管吹气时,气体通过吸管进入玻璃杯内,使纸张受到气流的作用。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了解不同科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

希望本文档对教学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对比实验有哪些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对比实验有哪些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对比实验有哪些摘要:一、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对比实验概述1.课程背景2.对比实验的意义二、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对比实验实例1.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2.实验二:研究声音的传播3.实验三:探索空气的浮力4.实验四:观察光影现象三、对比实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设计探究方案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4.交流与合作正文:一、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对比实验概述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对比实验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和光学等。

这些实验既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又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对比实验实例1.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种植同一种植物,但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如光照、水分和土壤。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学生可以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实验二:研究声音的传播学生将通过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声音传播的距离和音色。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和不同材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3.实验三:探索空气的浮力学生将用气球和石头进行实验,观察空气对物体重量的改变。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浮力的原理和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实验四:观察光影现象学生将通过在同一光源下放置不同物体,观察物体的影子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和物体形状对光影的影响。

三、对比实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与实验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应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交流与合作: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结论。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活动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质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性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性质的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纸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力活动一: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作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起学生对力作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作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绳子等。

-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活动二:力的转换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转换。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转换现象,引起学生对力转换的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亲自观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我所工作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我们为三年级的学生准备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实验,下面我将总结一下三年级下册的实验使用记录。

实验一:水的运动轨迹这个实验活动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运动轨迹并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我们准备了一个大盆装满水,然后在水中加入一些颜料,让颜料染色的水中加入一点洗洁精来增加水的表面张力。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棉签沾取些许洗洁精,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洗洁精是如何让颜料形成奇妙的花纹和形状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水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观察能力。

实验二:天平称重天平称重实验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重量的基本概念和称重的方法。

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小的天平和一些小石块、纸张等物品,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称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填写在记录表上。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重量,并且掌握使用天平进行称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三:轻重物体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重量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来研究物体的轻重特性。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然后让他们看看谁可以最快地将物体分成轻和重两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触摸和称量等方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并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重量的概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

实验四:发光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探索物体的发光原理和条件,并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我们在实验室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发光物体,如荧光棒、LED灯等。

学生们被要求在黑暗的实验室中观察和描述这些发光物体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物体发光的条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简单的小制作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简单的小制作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简单的小制作一、简单小实验:会跳舞的盐。

1. 实验材料。

- 一个碗或者盘子。

- 保鲜膜。

- 盐。

- 一个小音箱或者手机(用于播放音乐)。

2. 实验步骤。

- 把碗或盘子放在桌子上,用保鲜膜紧紧地覆盖在碗口或者盘口,确保保鲜膜平整无褶皱。

- 在保鲜膜上撒上少量的盐,盐粒要均匀分布。

- 将手机或者小音箱放在碗或盘子旁边,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3. 实验原理。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当音乐响起时,音箱或手机的喇叭振动,这种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传递到保鲜膜上,保鲜膜也跟着振动,从而使撒在上面的盐粒也跟着跳动起来,就好像盐在跳舞一样。

二、简单小制作:自制纸飞机。

1. 制作材料。

- 一张A4纸。

2. 制作步骤。

- 取一张A4纸,将纸张竖着放置(较长的边为上下方向)。

- 把纸张的上边缘向下对折,使纸张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对齐,然后展开,这时纸张中间会有一条折痕。

- 接着将纸张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向中间的折痕对折,形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要刚好碰到中间的折痕。

- 再将纸张沿着中间的折痕对折,使刚刚折好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

- 然后把纸张的下半部分向上折起一小段,这部分将作为纸飞机的尾翼,折起的长度大约为1 - 2厘米。

- 将纸飞机的机翼稍微整理一下,把机翼的边缘稍微向上折起一点,这样可以让纸飞机飞得更稳。

3. 飞行原理。

- 纸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主要受到重力、升力、阻力和推力的作用。

当我们投掷纸飞机时,给予了它一个初始的推力。

纸飞机的机翼形状使得空气在流经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速度不同,根据伯努利原理,空气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纸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共43个)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共43个)
6、
实验名称
观察前三周凤仙花的生长变化(D)
实验器材
凤仙花植株、记录表
观察步骤
1、凤仙花破土而出的时间。
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样子。
3、刚出土的凤仙花茎的颜色。
4、刚出土的凤仙花叶的样子。
5、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6、凤仙花的叶在茎上是怎样排列的?
观察记录
出土时间
植株的样子(图)
茎的颜色
叶的样子(图)
1、第一对叶子是椭圆形的,表面光滑,没有叶脉。
2、叶子的排列(画图):
7、
实验名称
观察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D)
实验器材
凤仙花植株、记录表
观察步骤
1、现在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将它们的样子画下来或拍下来。
2、描述茎的颜色,测量它的粗细和高度。
3、数一数,植株上有多少片叶子。
4、观察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画一条蚕宝宝
16、
实验名称
观察蚕吐丝前后的变化(A)
实验器材
快吐丝的蚕
实验步骤
1、观察吐丝前蚕的特点;
2、吐丝后蚕的特点
3、蚕怎样吐丝
观察结果
吐丝前的蚕
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食量减退直至停食,身体透明。
画一个蚕茧
吐丝后的蚕
身体短缩,发黄而透明。
蚕怎样吐丝
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其他发现
2、每过2分钟读数一次,并记录。
3、分析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1、温度记录表(参看书本47页)
2、自来水的温度基本没有变化;另外三杯水的温度逐渐下降,一直降到室温为止;与室温的温差越大,温度下降速度越快。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实验一:水的沸腾温度的测定
实验材料:
- 水
- 电热水壶
-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水倒入电热水壶中。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浸没在水中,但不接触底部。

3. 打开电热水壶,调至最大加热状态。

4. 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温度为 _______ 摄氏度。

实验二:物体的浮力
实验材料:
- 一个空的透明
- 水
-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小玩具、纸片、塑料瓶盖等)
实验步骤:
1. 将透明填满水。

2. 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

3.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如下:
- 物体1:浮/沉(填入具体结果)
- 物体2:浮/沉(填入具体结果)
- 物体3:浮/沉(填入具体结果)
...
实验三:水的蒸发速度
实验材料:
- 透明的玻璃
- 水
-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将透明玻璃装满水。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

3. 将放置在室内,并等待一段时间。

4. 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蒸发速度如下:- 初始温度: _______摄氏度
- 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温度: _______摄氏度...
(继续编写更多实验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二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三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四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五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六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践归纳整理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践归纳整理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践归纳整理一、实践活动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1.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2.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2)用适当的方法种植种子,并给予适当的养分和水分;3)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生长过程中的变化;4)总结观察结果,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3.实验材料:- 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 盆土- 盆子- 水- 养分- 记录表格二、实践活动二:认识动物的生存环境1.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了解动物的适应能力。

2.实验步骤:1)选择不同类别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2)观察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性;3)分析不同动物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适应能力;4)总结观察结果,了解动物的适应性。

3.实验材料:- 图书资料- 视频资料- 记录表格三、实践活动三: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2)在中加水,将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3)记录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观察物体浸泡水中的部分;4)分析物体的密度和浮力之间的关系;5)总结观察结果,了解物体的浮沉原理。

3.实验材料:- 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 水- 记录表格以上是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践活动的归纳整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适应能力以及物体的浮沉原理。

这些实践活动将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真实的科学认知。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二、实验器材。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小球、圆柱体铅笔等。

2. 一块木板,可以搭建斜面。

3. 书本若干,用于调整斜面的高度。

三、实验步骤。

1. 用书本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搭建一个斜面。

2.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顶端,观察它的运动方式,记录木块是滑动还是滚动,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可以简单描述为快、中、慢)。

3. 重复步骤2,分别对小球和圆柱体铅笔进行实验,同样观察并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情况。

4. 改变斜面的高度(增加或减少书本的数量),再次分别对三种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斜面高度下的运动变化情况。

四、实验记录。

物体形状斜面较低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低时的速度斜面较高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高时的速度。

立方体木块滑动慢滑动快。

小球滚动快滚动更快。

圆柱体铅笔滚动中滚动快。

五、实验结论。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小球和圆柱体铅笔主要是滚动,立方体木块是滑动。

2. 斜面高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一、实验目的。

比较纸、塑料、布这三种常见材料的吸水性强弱。

二、实验器材。

1. 同样大小的纸片、塑料片、布片各一片。

2. 三个相同大小的透明杯子。

3. 水、滴管。

三、实验步骤。

1. 在三个透明杯子中倒入等量的水。

2. 用滴管分别在纸片、塑料片和布片的中心滴上相同数量的水滴(例如10滴)。

3. 观察水滴在三种材料上的变化情况,记录水滴被吸收的时间(从滴上水滴到完全被吸收或者不再有明显变化的时间)。

四、实验记录。

材料水滴被吸收的时间。

纸约30秒。

塑料长时间不被吸收(10分钟后仍无明显变化)布约20秒。

五、实验结论。

在纸、塑料和布这三种材料中,布的吸水性最强,纸次之,塑料几乎不吸水。

实验名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模板〔通用 5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规律的合理性。

我敢确定,大局部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篇 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构造模型的制作【试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构造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试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试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就制好了。

【留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看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试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试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外形,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试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局部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试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局部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试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试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试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试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试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看发生的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球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路线,认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将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观察它们的运动路线。

(3)将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观察它们的运动路线。

(4)比较小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的不同。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实验目的: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

实验步骤:(1)在斜面上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实验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实验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运动相同距离所花时间较短的小球,运动的较快。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科学小实验酒精灯三年级下册作文

科学小实验酒精灯三年级下册作文

科学小实验酒精灯三年级下册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科学小实验酒精灯三年级下册作文1那天科学课上,老师提问说:“如果将一只杯子装满水,并用纸片盖住杯口,然后倒置过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杯子里的水会洒下来,有的说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说纸片会被水浸湿,然后与水一同掉下来……老师听后都摇摇头,然后温和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知道事实真相,只有我们自己亲手做一做。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于是老师安排我们回家后一定要认真完成这个实验,而且他说只要认真做了,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做实验。

首先我拿出一只玻璃杯,接着又找来一张纸,并根据玻璃杯杯口的大小,剪出一块比杯囗大的纸片,最后还往玻璃杯里灌满了清水,并把剪好的纸片放在灌满水的玻璃杯杯口上。

一切准备就绪,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图片我拿起水杯,手腕一转,“哗啦”,水比纸片落得还快。

没有什么意外啊,真不好玩。

幸亏是在水池子上面,若在地板上,洒落的水就够我收拾半天。

我很失落,甚至有些生气,不会是老师骗我们吧!这时爸爸走过来问我:“你不写作业,在干什么?”我告诉他,我在做实验,但没成功,不知道什么原因。

爸爸问我是什么实验,我给他大概介绍了一下,没想到爸爸竟兴致勃勃地说:“简单,我做一遍给你看!”我高兴地跳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的每一个动作。

爸爸往那个玻璃杯里重新灌满了水,另外找了一张纸,小心地盖在杯口上,又用手将纸顺着杯沿轻轻地压了一圈,我看到已经有水被挤压出来。

然后,爸爸左手按住杯口,右手端起水杯并快速将其倒置。

当他慢慢地把左手拿开时,奇迹真的出现了,杯子里的水竟没有掉下一滴,那张纸像被水吸住了似的,紧紧地蒙在杯口上。

我很好奇,恳求爸爸教我。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也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真是令人欣喜。

我问爸爸,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爸爸告诉我,这是大气压力作用的结果,要想让杯子里水不洒出来,关键是要排空纸片下面的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实验现象:第一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第二次用手指感受4杯水的温度: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2号杯的水比3号杯的水冷。

实验结论:同样的四杯水,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

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有时是不准确、不可靠的。

3-2、测量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气温计、室温计、体温计实验内容: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材料: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4支温度计实验步骤:1、在桌上放1杯自来水、1杯温水、1杯烫手的热水、1杯热水瓶里的热水,分别标上1、2、3、4号。

2、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温水、烫手的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都下降了,其中热水瓶里的热水温度下降最多,自来水的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水自然降温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3-3、水结冰了实验内容:冰的观察实验材料:冰、玻璃盘子实验步骤:取一些冰块,放在玻璃盘子上,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冰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实验内容: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材料:试管、水、碎冰、保温杯、温度计、盐。

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实验现象:试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4、冰融化了实验内容:观察冰的融化实验材料:碎冰、烧杯、温度计、实验步骤:1、把冰块放入烧杯里,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如1分钟)测量温度。

3、用手感受盛有冰块的烧杯内、外、远处的空气的温度。

4、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实验现象:冰还没有融化之前,温度低于0摄氏度,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摄氏度,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待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实验结论: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实验内容:加快冰的融化实验材料:冰块、1个透明的塑料袋。

实验步骤:1、取一块冰块,装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封好袋口。

2、用两只手来回摩擦冰块。

实验现象:塑料袋内的冰不断地融化成水。

塑料袋外壁上湿漉漉的,有水珠出现。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实验结论: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5、水珠从哪里来实验内容: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实验材料:3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只装冰块、一只装清水、一只什么也不装。

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放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冰块、一杯装清水、一杯什么也不装。

2、隔几分钟后,观察三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会出现小水珠。

实验现象:装有清水的玻璃杯和空玻璃杯的外壁都没有小水珠,装有冰块的玻璃杯的外壁有小水珠。

实验结论: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3-6、水和水蒸气实验内容:水到哪里去了实验材料:浅碟子1只、水、记号笔1支。

实验步骤:1、往浅碟子里倒入少许水,用笔做好水面标记。

2、把装水的碟子放到阳光下。

3、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水量的变化。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碟子里的水减少了。

实验结论:水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内容: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实验材料: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2只、水、书本、蜡烛、火柴实验步骤: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大半勺水。

2、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另一只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3、观察两只汤勺中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的水里不多时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

过几分钟后,汤勺里的水就干了。

而另外一只不加热的汤勺里的水量几乎不变。

实验结论: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实验内容: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实验材料: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热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

2、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

实验结论: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4-2、磁铁有磁性实验内容: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实验材料:磁铁、被测物体。

实验步骤:1、把被测物体放在桌面上,对每一样物品进行预测。

2、用磁铁去靠近被测物体。

实验现象:铁材料制成的物体能被磁铁吸引,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

实验内容: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实验材料:磁铁、铁制品、纸、布、塑料片等物体实验步骤:在磁铁和铁制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塑料片等物体,观察磁铁能不能吸铁。

实验现象:在磁铁和铁制品之间分别放上纸、布、塑料片等物体,()把物体吸住。

实验结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4-3、磁铁的两极实验内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实验材料:回形针、条形磁铁、线、铁架台实验步骤:1、用线的一端绑住条形磁铁,另一端绑在铁架台上,使其悬挂起来。

2、把条形磁铁分为5部分测量,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挂回形针,测量各部分磁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磁铁两端所挂的回形针数量最多,中间最少。

实验结论:磁铁上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强。

实验内容: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材料: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实验步骤: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

实验现象: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有时会往两边推。

实验结论: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4、磁极的相互作用实验内容:磁极与方向实验材料:条形磁铁、线、铁架台实验步骤: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在铁架台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2、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3、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

实验结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称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称北极,用“N”表示。

实验内容:磁极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实验材料:两块有标识的磁铁实验步骤: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

实验现象:S极与S极排斥;N极与N极排斥;S极与N极吸引;N极与S极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实验内容: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实验材料:两个杯子、木条、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4块、回形针。

实验步骤:1、在两个倒扣着的杯子上放一条较薄的木条,在木条上面放磁铁,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小钩上挂回形针,做好记录。

2、在木条上依次放2个、3个、4个磁力大小相同的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小钩上挂回形针,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木条上放1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2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3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4个磁铁能吸住()枚回形针。

实验结论: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4-6、指南针实验操作:用指南针定方向4-7、做一个指南针实验内容:做一个指南针实验材料:磁铁、钢针、大头针、塑料泡沫、水实验步骤:1、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2、用大头针检测钢针是否变成磁铁。

3、用指南针来检测磁针的南北极,即与指南针南极相吸的一端是北极,另一端则是南极。

4、把钢针放在塑料泡沫上,标出南北极,做成一个指南针,放在水中央,使其自由旋转。

实验现象:用磁铁的磁极摩擦,能使钢针带上磁。

用钢针做成的一个指南针具有指示南北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