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移观测工作过程简介
矿井岩移观测方案
矿井岩移观测方案矿井岩移是指由于围岩应力作用及其与巷道交界面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岩体破裂、滑动或变形现象。
岩移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导致采掘安全事故和资源浪费。
为了监测矿井岩移情况,制定合理的观测方案至关重要。
观测方案应包括观测的目标、观测的方法、观测设备的选择、观测频率和观测时机等。
1.观测目标:观测目标是了解矿井岩移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特征,预测岩移危险性,指导矿山安全生产。
观测目标应明确,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观测方法:观测方法可采用定点观测法、连续观测法和间歇观测法。
-定点观测法:选取固定点位,通过测量点位的位移变化来判断岩移情况。
可以采用GPS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等。
-连续观测法: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实现对岩体位移的实时连续监测。
传感器设备可以是应变计、位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等。
-间歇观测法: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岩体位移观测,可以利用全站仪进行岩壁测量、侧向位移测量等。
3.观测设备选择:观测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岩移类型和观测方法来确定。
例如,对于断裂岩体的观测,可以选用应变计观测设备,对于滑移岩体的观测,可以采用位移传感器等设备。
4.观测频率和观测时机:观测频率应根据岩移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来确定。
对于稳定的岩体,观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而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岩体,观测频率应增加。
观测时机可选择在矿山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等时期。
5.数据分析与报告:观测数据的分析是观测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测数据应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观测结果应及时编制观测报告,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和解释。
总之,矿井岩移观测方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测目标、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设备、确定观测频率和观测时机,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
这样可以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手段,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地表沉陷岩移观测研究报告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研究报告编制:审批:矿长:日期:第—章5201工作面观测站概况第一节概况益民煤矿于2011年12月正式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建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3条井筒,主、副斜井、回风斜井布置在工业场地内。
矿井开采标高为1195~1062m,4-2煤层已于2016年全部回采完毕,现开采5-2煤层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矿区的东南部,其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
矿井地理坐标:东经:110°17′45″~110°23′38″北纬:39°20′10″~39°23′36″井田东西长约8.46km,南北宽约6.34m,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面积为19.818km21、交通本矿井向西3km为包府公路213省道,该公路是区域的主要运输公路。
经包府公路向北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约68km,到包头市约170km,向南到神华矿区大柳塔约28km,本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地形地貌本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北部,从准格尔召到新庙,沿束会川一带,侵蚀构造比较强烈,多形成高原丘陵地形,沟谷纵横交错,均沿地表水系的各自区域流向。
本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最高处位于矿区的西南部茆梁之上,海拔标高为1260.2m,最低处位于区内东部的勃牛川沟内,海拔标高为1117.0m。
4、构造一、区域构造本区区域构造简单,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南南西,倾角1~3°,一般在1°左右。
区内无明显的褶皱和大的断层,仅有微波状起伏和断距较小的断层,对煤层无破坏作用。
二、井田构造益民煤矿井田构造简单,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宽缓的向斜,轴部走向为NE向,两翼地层倾角3°左右。
区内无断层,无岩浆岩侵入。
5、水文地质情况本地区属于干旱半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昼热夜温凉,日温差较大,秋季凉爽,冬季严寒。
矿山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
矿山地表及岩层移动观测为了保护井巷、建筑物、水体、铁路等免受开采的有害影响,合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并为留设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新建矿井应开展地表及岩层的移动观测工作。
地表及岩层的移动观测工作设置的各种观测站必须编写岩移观测方案,并报请集团公司地质勘测处审批。
观测站设计由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包括观测站设计书。
图纸包括井上、下对照图(包括观测线和观测点的位置)、观测线剖面图(包括观测线长度的确定)、岩层柱状图、观测点的构造图等。
矿区设置观测站时应统一规划,并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设置。
地表移动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初次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位置应满足:煤层走向、倾角及厚度均稳定,地势平坦,无大断层,单煤层开采,四周无采空区。
地表移动观测站一般可设走向观测线和倾斜观测线各一条,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位置。
如回采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大于1.4H0+50m(式中H0为平均开采深度),亦可设置两条倾斜观测线,但至少应相距50m,并且应距开切眼或停采线0.7H以上。
观测点间距离应根据开采深度按下表21确定。
表21矿山企业应根据矿区地面控制网,按5″级导线(网)精度要求建立岩移观测控制网。
各控制点和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应组成水准网,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观测。
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埋设的控制点和观测点必须用全站仪按设计标定,并应尽可能使观测点中心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二)在非冻土地区,测点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0.6m。
在冻土地区,测点的底面一般应在冻结线0.5m以下。
测点可采用浇注式或混凝土预制件;(三)当地表至冻结线下0.5m内有含水层时,一般应采用钢管式测点;(四)埋设的测点应便于观测和保存。
如预计地表下沉后测点可能被水淹没,则点的结构应便于加高;(五)在一般情况下,倾斜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走向观测线上观测点编号应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增加。
地表岩移观测制度
地表岩移观测制度(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地表岩移观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矿山在前期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量的采空区,对地表构建筑物构成一定危险。
为搞好事前预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矿山生产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定义第二条岩移是指岩石由于天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其失去原始的平衡状态,而产生新的移动。
第三条塌陷是指地表岩石或土层,由于地下矿物质被采空或溶洞的继续发展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地表的下陷或塌落。
第三章岩移观测站设置第四条观测线位置的确定:观测线设置在矿区的主断面上,且不受邻近采区开采的影响。
主断面的位置,用本矿区现有的角度参数和已知的地质采矿条件以做图的方法来确定。
主断面与地表的交线就是观测线的位置。
观测线位置的确定,是在观测站设计图上进行的。
1、倾向观测线的位置的确定倾向观测线的位置,在观测站的平面图和走向主断面图上来确定。
在观测站的平面图上,做采区走向的中分线,此中分线即是倾向观测线的位置。
在平面图上,按比例尺量取由中分线到采区的停采线和开切眼的水平距离D1和D2。
当最后确定的中分线的位置满足条件时,此中分线即是倾向观测线的位置。
2、确定走向观测线的位置走向观测线的位置,可以根据平面图和倾向主断面图来确定。
在倾向主断面图上,由采区中点作一水平线,并按最大下沉角θ作一斜线,交地表于0点,此0点即是走向观测线与倾向主断面的交点。
将此0点投影到平面图的倾向观测线上,并过此投影点作采区走向点平行线,此平行线即为走向观测线的位置。
第五条观测线长度及测点数目的确定:在观测线的位置确定之后,即可确定它们的长度。
观测线的长度应保证观测线的两端稍微超过地表移动盆地边缘一段距离,以便能较可靠地确定移动盆地边界及有关参数。
观测线的长度可以在观测站设计图上图解求得。
1、倾向观测线长度的确定在倾向主断面图上,由采区上,下边界点,分别按(γ-Δγ)和(β-Δβ)角向上作斜线,与基岩和松散层的界面相交,再由交点在松散层中按松散层移动角φ向上作斜线,分别交地表于b和a 二点,线段ab即为倾向观测线的长度。
岩石移动观测
关于岩石移动一.岩石移动的测量第一节基本要求各生产矿山,应根据本矿山地质采矿条件,开展岩石移动和边坡滑动的观测研究工作,其目的是:1、通过岩石移动和边坡滑动的各种测试手段(仪器观测和现场调查),及时掌握井下、地表岩层移动及露天采场、尾矿坝边坡滑动征兆,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2、对矿山不同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表岩层移动、变形和破坏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进行观测和研究。
并验证、修改和确定岩石移动角值等参数;3、研究露天采场、尾矿坝边坡的稳定性和边坡角的经济合理性;4、观测采空区各种不同处理方法和边坡治理工程的效果;5、总结岩石移动观测研究工作的经验,不断改进观测方法;岩石移滑动观测的主要手段:(如:井下、岩层内部、地表及各种专门观测站等),定期观测平面和搞成位置的变化,掌握岩石移滑动饿基本特征与规律。
岩石移动观测站饿设计,应从矿区的整体规划出发,根据矿床地质开采条件,采取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分期设置观测站。
除对观测站定期观测外,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借助简易方法(如:滑尺、垂球投点等),测量采区顶板岩石移量,倾听岩体音响,观察裂隙、错动及坍塌等现象,并作文字描述,必须时测绘成图或拍摄照片。
第二节地下开采的岩移观测开采缓倾斜层状矿体时,地表岩移观测线,一般沿矿体走向和倾向各设一条,应分别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和采空区正上方。
如果回踩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大于1.4H0+50米(H0为平均开采深度),可设置两条倾斜方向的观测线,一条在采空区正上方,另一条在其相距50米以上的任一侧,但至起始开采或停采线的距离必须大于0.7 H0。
开采急倾斜矿体时,沿矿体走向的观测线以不知两条为宜,一条在主断面位置上,另一条在采空区正上方,两观测线艰巨应不小于30米。
沿倾斜方向的观测线布置两条,即在采空区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1.6 H0+100米,应布置三条或三条以上垂直走向的观测线,一条在采空区中央,其余的在两侧相距约50米,且距左右开采边界0.8 H0以上。
采煤岩移观测总结
采煤岩移观测总结引言采煤工程中,采煤岩移观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采煤岩移观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采煤过程中岩体的位移情况,从而减少采煤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总结了采煤岩移观测的方法、技术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采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采煤岩移观测的常用方法包括测量、监控和分析三个环节。
1. 测量采煤岩移观测的第一步是进行准确的测量。
测量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通过在岩体表面设置测量点,利用测距仪、测角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直接测量的优点是准确度较高,可以直接获得岩体位移的具体数值。
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岩体周围的地表变形情况来推测岩体位移。
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包括水平测斜仪法、地下水位法和地下压力法。
间接测量的优点是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获取更多的数据。
2. 监控监控是采煤岩移观测的核心环节。
监控主要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岩体的变形情况。
常用的监控手段包括倾斜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等。
倾斜传感器可以测量岩体的倾斜角度,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岩体的位移量,应变传感器可以测量岩体的应变值。
这些传感器可以与计算机和监控系统连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3. 分析分析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的过程。
分析的目标是了解岩体的变形趋势、规律和危险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采煤过程的安全。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统计、趋势分析和模拟仿真。
数据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岩体变形的平均值、方差等统计指标;趋势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岩体变形的发展趋势;模拟仿真可以根据采煤过程的参数来模拟岩体的变形情况。
技术采煤岩移观测的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技术。
1. 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纤传感器对岩体进行监测的一种新技术。
光纤传感器可以将位移、变形等物理量转化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检测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总结】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
【关键字】总结岩移观测站观测总结,资料篇一:七公里煤矿11606面岩移观测站设计织金县城关镇七公里煤矿116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编制:总工:矿长:二0一四年四月八日七公里煤矿116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一、概述:七公里煤矿11606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的北部,工作面上方地表大部分为农田及其树林,观测站的布设时可根据地面实际情况作调整。
本次观测站位于11606工作面(一采区西南部)的正上方,地势平坦,另外该工作面为一采区接续工作面,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龙潭组16号煤,地质构造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大部分煤厚在0.82m以上,最大厚度2.2m,平均厚1.64m,倾角4°~10°,平均为7°。
16号煤底板为浅灰色团块状泥岩,16号煤顶板为粉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粉砂岩夹薄层菱铁岩。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预计出现顶板淋水或采空区涌水,以淋水水为主。
预计11606工作面最大涌水量1m3/h,正常涌水量0.1m3/h。
2、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根据有关规程也必须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有:(1)由于本矿16号煤采用炮采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和矿井设计时,对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价依据;(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预计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4)由于炮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殊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1105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方案
3-3-2盘州市煤炭开发总公司盘县老沙田煤矿1105采煤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方案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日期:2021年04月05日老沙田煤矿会审意见表老沙田煤矿1105采煤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方案对煤矿地下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陷进行观测站设计并进行地表移动观测与分析,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预测地表沉陷范围、降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了地表移动站设计,采用实地观测法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地表移动观测,以获取本矿区特有条件下,因地下煤层开采后,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并计算获得各种移动角、边界角、最大下沉角、充分采动角等数据,提出适用于本矿的地表移动参数及预计方法,为矿区规划、环境评价、矿井设计、以及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
一、采煤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老沙田煤矿地面工业广场,有2020年8月2日由中介公司卫星定位坐标共4个GPS点,点位保存完好,成果可靠,可作为本项目连接测量工作的起算数据。
1105采煤工作面对应地表部分基本为坡地、山林,观测站埋设比较困难,地形陡峭,工作难度大,观测线尽可能布置成直线,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观测站、控制点距离可适当调整。
因此布设方案拟定为:沿走向每50m布设一个控制点,布设三条走向观测线(A、B、C),布置14个控制点,每条长度约200m,尽可能布置成直线,贯穿整个1105采煤工作面对应地表位置,受地形及工作面斜长影响,不布置倾向观测线。
(具体见1105采煤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布设图)二、观测内容、方法及精度要求(一)观测的主要内容地表移动观测的基本内容是在地下开采过程中,定期地、重复地测定观测线上各测点在不同时期内空间位置变化。
(二)观测的方法及精度要求地表移动观测工作可分为:观测站的连接测量、全面观测、控制点联测、地表破坏的测定和编录。
1、连接测量为了确定观测站与开采工作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应在观测站的所有控制点与矿区控制网之间进行测量,以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矿山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规程
矿山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规程(一)为了便于矿山摸索岩石移动规律,掌握矿区地压动态,确定岩石移动角度,研究保护井巷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开展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工作,建立岩石移动观测站。
(二)根据我矿山矿体形态,地表要布置两条观测线,一条在沿走向的主断面上,另一条在倾斜方向上穿过采空区中央布置;如回采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1.6Ho+100米(Ho为平均开采深度)时,应布置三条或三条以上沿倾斜方向的观测线,其间距约50米。
且距起始与回采线均在0.8Ho以上。
(三)确定观测线长度的角值,尽可能采用本矿山已求得的各种角值。
各移动角的调整值取15°。
(四)每条观测线两端各设两个控制点,如因条件限制每条观测线不能少于3个点,控制点应设在整个观测段不受影响的稳定区。
控制点距极限移动边界30--50米;同一端控制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米。
每条观测线上的其他观测点应尽可能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偏离连线方向的距离应不超过5厘米。
(五)观测站与矿区控制网的联测工作应在所有测点埋完5-7天之后进行,按1:1000比例尺测图,图根控制要求测出观测线的一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其余控制点则以该点为基础按5″导线的要求进行测量。
(六)水准观测须以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
(七)观测站的第一次全面观测应进行两次,两次观测的间隔时间不超过5天。
两次观测的较差高程应不大于10毫米,偏距应不大于20毫米,边长应不大于4毫米,取两次平均值作为各观测点的起始数据。
(八)回采工作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水准测量的警戒观测,如发现一些测点有明显下沉时(大于50mm),可认为地表已开始移动,需进行全面观测。
全面观测应包括:1.由控制点测出该观测线各测点的高程;2.由控制点测出该观测线各测点间的距离;3.测量各测点偏离观测线的距离;4.测量地表和建筑物,因移动所造成的裂缝、断裂、塌陷,并绘制草图及拍片。
(九)进行全面观测或高程测量时,同一观测线的各测点高程,边长和偏距应尽量在一日内完成。
岩体移动的预报和探查
工程地质学报告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采矿1001任课教师于明旭姓名赵一凡学号 20101234__2010年 10月 10日岩体移动的预报和探查随着地下矿山的开采深度的加深,特别是岩体移动所致矿山灾害的频繁出现,岩体移动的地质因素影响问题,愈加引人注目,并已成为许多矿山面临的重要问题。
岩体移动会引起人身、设备的安全事故,会造成采矿设施的破坏。
进行岩体移动规律的研究,其目的是运用这一规律,提出岩体移动的预报、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岩体移动的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总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提出岩体移动预报也是有可能的。
岩体移动大体上经过初期变形阶段(或称岩体移动的预兆阶段)、局部移动(可称为大规模移动的突破口)到大规模移动阶段、相对稳定阶段等。
抓住各阶段活动的特点,就可以从其最初的现象,作为发出预报的有利时机。
提前进行包括必须的工程手段在内的地质因素调查及分析,对不同采掘状况的区段作出稳定程度分析,不仅有利于包括地压管理在内的矿山技术管理,也可避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国内外许多矿山的事件也证明地质因素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1963年8月19日至25日在弓长岭矿山后台区东部发生的岩移活动,就是在事先毫无预料,更无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
铁山垅,画眉坳等钨矿发生的岩移,造成了大量采场停采;盘古山钨矿,在回采埋藏深度400m矿段时,于1967年9月发生大规模岩移,除了4个中段、7条生产系统被破坏和造成矿损外,价值200余万元的器材、设备、均陷入岩移区。
与弓长岭矿山地质条件类似的原苏联北佩斯铁矿,也发生类似问题,甚至埋藏深度250m的矿块,也有27.3-39.8%的底部采准巷道全部破坏。
一、岩体移动的征兆1.初期变形阶段的征兆局部的或大规模的岩体移动,在剧烈运动前都有其征兆,例如:(1)岩层发响:这是岩体移动的早期现象,从某个中心位置向外逐渐扩大,神像的次数由少到多,移动前数日可急剧增加。
岩移观测实施方案
岩移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岩移是指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的现象,岩移观测是对岩体位移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岩体稳定性和灾害风险。
本文档旨在介绍岩移观测的实施方案,以指导相关工作的进行。
二、观测设备选择。
1. 岩移仪,选择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岩移仪,能够实时监测岩体的微小位移变化,常用的有电阻应变式岩移仪、压缩式岩移仪等。
2. 定位系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全站仪等设备,用于对岩体位移进行精确定位和测量。
3.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选择可靠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岩移仪和定位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三、观测方案制定。
1. 观测点设置,根据岩体的特征和岩移的可能性,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覆盖岩体的关键部位和潜在滑动面。
2. 观测频率,根据岩体稳定性和监测要求,确定观测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应进行连续观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观测频率。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位移数据的趋势分析、异常变化的识别和预警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观测实施流程。
1. 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实际情况,在观测点上安装岩移仪和定位系统,并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2. 数据采集与传输,启动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岩体的位移变化,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3. 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岩体的异常变化和预警信息。
4.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岩体稳定性的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报告和应对措施。
五、观测结果应用。
1. 风险预警与防范,根据观测结果,对岩体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周边区域的安全。
2. 工程设计与施工,结合观测结果,对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减少岩体位移对工程的影响。
3. 灾害应对与救援,在发生岩体灾害时,根据观测结果,及时进行灾害应对和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鹤岗矿区富力煤矿岩移观测
如图 1 所示 。 3 沉 降观测控 制 点和 观测 点的设 置
控制点包括基准 、 工作基 、 联系点 、 检核点等工作点。 基准点是 指在变形测量中,作为测量工作基点及观测点依据的稳定 的可靠的水 准J 或控制点 , 工作基点是指作为直接测定观测点较稳定的控制点。 观 测点是指设置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及变形量的点。作为变形量 用的固定标志。 水准基点腔 制点) 廊尽可能地埋设在基岩上或原状土层中, 确保稳 定不变和长久保存。工作基点就选在通视条件好, 无屏碍物遮档 , 利于 保存和埋设的地方。 高程控制点 的标石的选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 1 冰 准基点的标石 , 可根据点位所处的不 同地质条件选埋岩层基 点标石 , 深埋双管金属管水准标石 , 深埋钢管水准基点标石或混凝土基 本水准标石。本测区选用 的是双金管水准标石。 ( 2 ) 工作基点标石 , 可按点位的不同要求选埋 , 本测区的工作基点标 石是钢筋水准标石 , 标石埋设后, 应确定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使用。 4观 测方 法 地表移动观测的基本任务是定期地 、周期性地测定所埋观测点在 采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 首先要进行基础数据的观测 , 观测站的连测应 独立进行 2 次 ,连测的目的是根据矿区控制点测定观测基点的平面坐 标和高程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 G P S静态测量 , 按 D级标准进行平差解 算。 达到精度要求后可作为起算基础数据。 高程控制测量是在矿区三等 作者简介 : 张 美杰( 1 9 6 4 一 ) , 男, 毕业 于黑龙 江工程 学院测绘 工程 系, 现在 黑龙 江龙煤地质勘探公 司物测分公 司鹤 岗测量队工作 , 工程
科 技 论坛
・ 3 ・
鹤 岗矿 区富 力煤矿岩移 观测
张 美 杰
( 黑龙 江龙煤地质勘探公 司物测分公司 , 黑龙江 鹤 岗 1 5 4 1 0 0 )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讲解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部门:地测科2016-1-1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对5201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编制:总工:矿长: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
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目录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 (1)一、前言 (1)二、工作面概况 (1)三、基本要求 (2)四、建立观测网 (3)1、建立观测基准点: (3)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3)3、设置观测点线: (4)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五、施工标准 (5)六、观测工作 (6)七、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八、成果的提交 (9)附录1:《52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0)附录2:观测站设计图 (10)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一、前言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可靠完整的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工作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二、工作面概况首采5201工作面的大概情况: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为250米。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讲解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部门:地测科2016-1-1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 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 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 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 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对5201 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编制:总工:矿长: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
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目录5201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 . (1)一、前言 (1)二、工作面概况 (1)三、基本要求 (2)四、建立观测网 (3)1、建立观测基准点: (3)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3)3、设置观测点线: (4)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五、施工标准 (5)六、观测工作 (6)七、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八、成果的提交 (9)附录 1:《 5201 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0)附录 2:观测站设计图 . (10)5201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一、前言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 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可靠完整的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工作站,详细了解5201 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 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二、工作面概况首采5201 工作面的大概情况:顺槽长度1300 米,工作面长度为250 米。
岩移观测管理制度
岩移观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岩移观测工作,加强岩移管理,确保工程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岩移观测的工程项目。
三、岩移观测的目的1.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预防岩体滑坡等岩移灾害的发生。
2.监测岩体的变化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及时发现岩移风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损失。
四、岩移观测管理机构1.在项目单位建立岩移观测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制定观测计划、组织实施观测工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汇总。
2.管理机构设立岩移观测负责人,统筹协调各岩移观测小组的工作。
3.岩移观测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有岩石力学、地质勘查等相关专业背景。
五、岩移观测工作流程1.编制岩移观测计划在项目前期,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方案,制定岩移观测计划,明确观测目标、频次、方法等。
2.选择监测点位根据岩体的特性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布设监测设备。
3.实施观测工作按照计划,定期进行岩移观测工作,采集监测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5.汇总报告将各岩移观测小组的报告进行汇总,形成综合报告,向项目单位和相关部门汇报。
六、岩移观测设备1.应根据观测要求和岩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岩移观测设备,如位移仪、倾斜仪、应变仪等。
2.观测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设应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七、资料保存与备份1.岩移观测的原始数据应保存完整,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岩移观测报告和数据资料应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毁。
3.资料保存应符合相关规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八、岩移观测应急应对1.一旦发现岩移风险较大或发生紧急情况,应及时向项目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严格执行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不受影响。
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取得支持和指导。
九、责任制1.项目单位应切实履行岩移观测管理制度,确保观测工作的有序开展。
岩移观测施工方案
岩移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岩移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移现象。
由于岩石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岩石体的移动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岩移观测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能够提供及时的预警和监测数据,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岩移观测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对岩移进行准确、全面的观测,并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操作说明。
2. 观测设备及仪器岩移观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仪器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主要的观测设备及仪器包括:•岩石位移仪:用于测量岩石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岩石裂缝计:用于测量岩石的裂缝宽度和长度。
•岩体应变计:用于测量岩体的应变。
•地表水位计:用于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多参数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
以上观测设备及仪器的选型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的布设是岩移观测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确定观测点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工程的地质特点: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实地勘察结果,确定可能发生岩移的区域。
•工程的施工进度: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和相应的施工工艺,确定观测点的布设计划。
•观测点的数量和分布:观测点的数量和分布应充分考虑岩体的变形情况,以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观测到岩移的变化。
观测点布设完成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编号和标识,方便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4. 观测数据采集与记录观测数据的采集是岩移观测工作的核心环节。
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检查观测设备和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按照预定的观测计划和频率进行数据采集。
3.记录观测数据的时间、地点和仪器型号等信息。
4.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相应的曲线和图表。
5.定期对观测点的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观测数据的记录应采用数字化方式,可使用电脑或移动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存储,并进行备份,以防数据的丢失。
3-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岩移监测方法-编制说明
3-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岩移监测方法-编制说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岩移监测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露天矿边坡稳定及岩移监测方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1年下达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11-MT-29,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起草单位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起草小组对本标准进行起草,起草人员主要为祖国林、韩猛、缪海宾等人。
3 工作简要过程3.1 成立起草工作组,编写讨论稿《露天矿边坡稳定及岩移监测方法》于2011年7月成立起草工作组,2012年1月完成工作组讨论稿。
期间,起草小组成员通过调研、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8次内部讨论,2次专家讨论,于2012年1月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3.2 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2月开始征求意见工作,在此期间起草小组共进行6次内部讨论,1次专家讨论,邀请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延寿等专家对征求意见稿提出相关意见,并加以修改,于2015年6月向全国典型露天煤矿、高校、科研等单位17位从事露天开采和边坡稳定性研究与工作的专家发出征求意见稿。
3.3 形成送审稿征求意见稿回函单位17家,提出意见单位11家,修改意见总数44个,起草小组讨论后采纳18个,未采纳26个。
起草小组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讨论、修改,于2015年8月向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露天煤矿安全及设备分会提交送审稿。
3.4 审查阶段2015年8月27日~28日,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露天煤矿安全及设备分会在沈阳召开该标准审查会,通过了标准审查。
3.5 报批起草小组按照审查会会议纪要和专家意见完成对标准送审稿的修改,于2016年1月18日形成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岩移监测方法》报批稿。
3.6 报批稿再报批审查2019年12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煤炭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会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总数6个,起草小组成员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8次内部讨论,1次专家讨论,采纳修改意见6个,未采纳0个,于2020年1月14日形成了标准最终报批稿。
矿井岩移观测方案
****煤业矿井岩移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及主要岩移观测内容1.观测目的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我矿采动岩移范围与地面地貌的空间位置关系越来越密切。
为了掌握我矿地下开采与地表变形位移之间的一般规律,主要参数,科学合理地解放和开采煤炭资源,为此,开展本次岩移观测。
2.主要观测内容(1)地表移动稳定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范围及其主要参数;(2)地表在移动过程中的特点;(3)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
二、观测站地表类型和观测线的确定1.地表观测站位置、类型我矿目前开采矿井东翼二采区5#煤层****综采工作面,接替工作面为本采区5#煤层****和****两个综采工作面。
采煤方法****工作面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为倾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均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西翼开采二采区****综采工作面,接替工作面为该采区5#煤层****工作面。
由于矿区内多为丘陵地带,故观测站位置分别布设在工作面附近的地表上。
****综采工作面回采后为走向矩形采空区,预计采空区地表沉降大体以工作面走向为长轴,倾向为短轴的移动盆地。
因此,将观测站的观测线设置为半盆地观测线,即采面下山侧倾向观测线和采面东头走向观测线。
2.观测线设置2.1 ****工作面地表观测站地面标高在985 m-1017m之间,综采面可采走向长333m,标高为682m-651m,平均采深H=302m,****综采面煤层平均厚度5.5m,倾角(α)8°。
(1) 走向观测线A.走向(长轴)观测线位置最大下沉角(θ)按70°确定。
走向观测线偏离回采工作面中心线距离OMOM=H×ctgθ=285×ctg70º=25.4(m)走向观测线位置:距离工作面走向中心线下侧25.4m,方位38º的直线上。
见《****煤业矿井岩移观测设计平面图》B.走向(长轴)观测线长度走向观测线以采面停采线沿走向观测线东去333m处为界,控制测点在工作面以外附近山梁稳定、地势平缓地段,为便于检验和控制,可在山梁平缓地段布设两个控制点,两控制点间距不小于45米,即图上位置5、6号控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煤矿地表岩移观测点及观测线设计一、参数取值由于煤矿过去未开展过岩移工作,没有地表移动各项参数,因此采用类比的方法取用各参数。
该煤系地层上覆岩性可定为中硬,参照《煤矿测量手册》取定各参数如下:走向移动角:δ=550上山移动角:γ=550下山移动角:β=550最大下沉角:θ=90-0.6α松散层移动角:Φ=450煤层移动角的修正值:Δγ=Δδ=Δβ=200α――为煤层倾角二、平面位置设计1、走向观测线的设计根据最大下沉值,在倾向主断面上确定出地表最大下沉点,通过该点沿矿体走向做剖面线,即得到走向观测线平面位置,并且依据移动角值确定开采影响围的边界点。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沿走向布设一条观测线。
2、倾向观测线的设计倾向观测线位于主断面,和走向观测线垂直,在走向主断面图上自开切眼用(δ-Δδ)角和Φ角向工作面推进方向划线交地表于E点,倾向线必须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超过E点的位置。
观测站布设两条倾向观测线。
3、观测线的长度设计观测线的长度应保证两端(半条观测线时为一端)超出采动影响围,以便建立观测线控制点和测定采动影响边界。
设站时移动盆地边界是根据地质采矿条件类似的其它矿区的沉陷参数类比确定的。
设置走向观测线的具体做法:自开切眼向工作面推进方向,以角值(δ-Δδ)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交接面相交,再从交点以Φ角划线与地表相交于H 点。
H 点便是不受邻区开采影响的点。
在工作面停采线处,向工作面外侧用(δ-Δδ)角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的交接面相交于一点,再从此交点用Φ角划线与地表相交于F 点。
在HF 方向上设走向观测线。
要求走向观测线和倾斜观测线垂直、相交,并稍微超过交点一段距离得G 点(G 点不得超过E 点),HF 便是走向观测线的工作长度,如图(2)。
走向观测线长度HF 按下式计算:l ctg h H ctg HF +∆-⨯-+=)()(220δδϕ式中: h —表土层厚度H 0—采深l —工作面走向长度工作面观测站沿走向布设一条观测线长约1000m 。
倾斜观测的长度是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确定的。
具体办法是:自采区的上、下边界分别以(γ-Δγ)和(β-Δβ)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交接相交,再从交点以Φ角划线交于地表A 、B 点,AB 即为倾斜观测线和工作长度。
如图(3)。
走向主断面图(2) 倾向主断面图(3)AB段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AB=2hctgΦ+(H1-h)ctg(β-Δβ)+(H2-h)ctg(γ-Δγ)+Lcosα式中:L—工作面的倾斜长度β,Δβ—下山移动角及其修正值;γ,Δγ-上山移动角及其修正值;H1,H2—分别为采区下边界和上边界的开采深度。
观测站布设一条倾向观测线长约600m。
共布设两条倾向观测线。
4、控制点与工作测点设计为了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观测站的控制点应布设在地表不受采动影响的稳定区域,由于本次采用GPS-RTK技术观测,观测的基准点布置在工广已知的GPS点上。
为了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观测站的控制点应布设在地表不受采动影响的稳定区域,控制点与相邻工作测点之间的距离;可在50—100m围选定。
工作测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采区的平均开采深度来定,如表(2)所示。
开采深度与工作点间距关系表(2)控制点间的距离,在一条倾向观测线和走向观测线的两端设置边长为50m的控制点。
将工作测点间距离布置为25m。
工作面测点埋点,考虑到赔偿经费问题以及村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本观测站的观测点间距本着尽量缩短的原则,将点位选择在路旁,水沟及田垅上。
共布设约70个测点。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布设如图(4)所示。
工作测点的编号,倾斜观测线按自下而上的方向顺序编号,走向观测线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编号。
在测点制作方面,采用0.5m高的矩形的水泥桩,并且再开采过程中,通过当地农民来保护埋设的测桩。
三、观测站的标定在观测设计图上量取计算各观测线控制点及交叉点坐标,解算出标定参数(即角度,距离)。
在观测站测点及测线控制点标设时,采用矿GPS控制点“程寺南”为起始点,“程寺南”至“楼南”为起始方向,采用尼康530型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标设出各测线控制点及交叉点,然后在测线上依照实地情况选择设点。
第二节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工作地表移动观测的基本容是:在采动过程中,定期地、重复地测定观测线上各测点在不同时期空间位置变化。
地表移动观测工作可分为:观测站的连接测量,全面观测,单独进行水准测量,地表破坏的测定和编录。
一、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方案的选择由于实时动态GPS(即GPS-RTK)技术的出现,使开展该项变形测量工作成为现实。
GPS-RTK 技术的基本方法为:将两台GPS接收机分别置于两固定点上,进行一段时间观测,获得坐标转换参数,然后保持一点的接收机不动,作为基准点,另一台接收机放于行驶在水中的船上,观测各监测点坐标(X,Y,Z),由多期观测数据分析地表移动规律。
其精度如下:m x≤±15㎜,m6≤±15㎜,m z≤±20㎜。
由此可见,其平面观测精度与全站仪观测精度相当,而高程观测精度比水准测量精度要低,由于矿山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属于大变形,GPS-RTK监测精度能够满足确定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及求岩移参数的要求。
在观测中使用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的先进的GPS-RTK接收机,以提高GPS-RTK观测精度。
二、测量过程由于地表移动观测水域的特殊性,观测安排大体如下,采前与采后进行GPS-RTK观测,在地表移动活跃期进行一周的地表移动GPS-RTK连续观测。
并进行多次GPS-RTK日常观测,以保证该项岩移观测的研究项目完成。
1、连接测量在井下未采动前(或观测点未采动影响前),为了确定观测站与开采工作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首先需要测定各控制点的坐标。
本次连接采用矿GPS点为起始点与起始方向,尼康530型全站仪一次测至工作面观测线的控制点上。
2、全面观测为了准确地确定工作测点在地表开始前的空间位置,在连测后,地表开始移动之前,应进行全面观测。
全面观测的容包括:测定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各测点的距离,各测点偏离方向的距离,记录地表原有的破坏状况,并作出素描。
(1)、高程测量在确认观测站控制点未遭碰动,其高程值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可直接从观测站控制点开始进行水准测量。
所布设的走向观测线的两端和倾向观测线两端设有控制点,水准测量应附合到两端的控制点上。
高程测量S3型水准仪配合红黑面尺按四等水准的测量规要求采用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的。
(2)、平面位置测量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按Ⅰ级导线规要求,采用日本尼康厂生产的DTM830观测一个测回,允许闭合差±10√n。
倾角观测一测回。
3、日常观测工作所谓日常观测工作,指的是首次和末次全面观测之间适当增加的水准测量工作。
首先,为判定地表是否开始移动,在回采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相当于0.2-0.5H0)后,在预计可能首先移动的地区,选择几个测点,在短期的时间间隔进行多次水准测量,以便及时发现测点下沉的趋势,确定地表开始移动的时间。
开采过程中,仍需要进行日常观测工作,即重复进行水准测量,重复测量的时间间隔视地表下沉的速度而定,一般是每隔0.5-3个月观测一次。
地表移动全过程,按下沉速度划分成三个时期:(1)初始期:<50mm/月(2)活跃期:>50mm/月(3)衰退期:<50mm/月在地表移动活跃期,要进行加密水准测量,以便确定下沉的动态过程,同时,还经常地进行巡视观测,为确定地表动态移动与变形提供依据。
根据煤矿观测线垂直和平面变形观测数据得到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值分布如下:1、走向线最大下沉值: 1744mm 在27号点上最大倾斜值: 7.64mm/m 在17~18号点上最大曲率值: -0.275mm/m/m 在20号点附近最大水平移动: 654 在17号点上最大水平变形: 3.29mm/m 在4~5边上-3.26mm/m 在20~22边上最大下沉速度: 32.6mm/d 在18号点 2004年4月18日2、倾向线最大下沉值: 1626mm 在22号点上最大倾斜值: 8.34mm/m 在5~7号点上-7.64mm/m 在11~12号点上最大曲率值: 0.224mm/m/m 在5号点附近-0.652mm/m/m 在10号点附近最大水平移动: 528mm 在5号点附近-429mm 在10号点附近最大水平变形: 4.58mm/m 在2~4边上17.79mm/m 在9~22边上最大下沉速度: 13.57mm/d 在10号点在2004年5月2日由走向与倾向下沉曲线图知各种角值如下:1、走向线走向综合移动角:δ=69°走向综合边界角:δ0=64°2、倾向线倾向上山综合移动角: r=66°倾向上山综合边界角: r0=61 °倾向下山综合移动角:ß=65°倾向下山综合边界角:ß0=62°3、其他参数最大下沉角:θ=87°走向充分采动角: =550走向拐点偏移距: S走=100m=0.2H 偏向采空区倾向上山偏移距: S上=24m=0.06H 偏向采空区倾向下山偏移距: S下=62m=0.14H 偏向采空区外第三节地表移动的特征参数一、起动距起动距通常是指地表开始下沉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
地表下沉是以观测地点的下沉值达到10mm为标准。
一般在初次采动时,起动距约为(1/4~1/2)H0(H0为平均可采深度)。
起动距的大小主要和开采深度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根据煤矿工作面垂直成果表中的下沉值,并结合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平面图,我们可得到每当工作面推进90m左右时,地表上的测点下沉值达到10mm。
由于该工作面的平均采深为431m,所以该矿的地表移动起动距约为0.21H。
二、超前影响距和超前影响角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的地表随采动影响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超前影响距。
将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即下沉10mm)的点与当时的工作面开采位置连线,此连线与水平线在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为超前影响角,用w表示。
开始移动的点与工作面的水平距离称为超前影响距。
若已知超前影响距和开采深度,便可计算超前影响角,其公式为:Harctgw=l(0)/式中:l——超前影响距离H0—平均采深根据工作面垂直变形成果表中的下沉值表,并结合煤矿地表移动观测站平面图,我们可得到工作面前方85m看作为超前影响距。
已知该工作面的平均采深为431m,所以超前影响角w 可由下式求得:)arctglw=/(0H因此,该矿的超前影响距为85m,超前影响角为79°。
三、最大下沉速度及其滞后距当地表达到充分采动后,在表下沉速度曲线上,最大下沉速度总是滞后于回采工作面一个固定距离,此固定距离称为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用L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