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测试题1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第 I 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A. 孟子B.荀子C.韩非子 D庄子5.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B.民贵君轻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D.君民平等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9.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A. 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C. 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10.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B.“积极有为”C.毫无作为D.“待时而动”1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1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仍占绝对统治地位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1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1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 B.“仁” C.三教合一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8.明代万历年间反对封建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是A.李贽 B.唐甄 C.陆九渊 D.顾炎武19.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0.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A.启发诱导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B.对平民进行教育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不应分类别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B.维护奴隶制度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D.主张“百家争鸣”5.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制天命而用之”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
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C.“三纲五常” “独尊儒术”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10.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11.(2007年宁夏文综)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题一、单选题(30道试题)1.《春秋》原是鲁国国史,后经孔子修订整理,成为儒家经典,并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这一现象反映了A.鲁国史官记史最为真实B.重史传统影响现实政治C.孔子借助史书治理国家D.儒家高度重视编撰史书2.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
这说明A.百家融合的趋势B.“尚同”的治世理想C.人性本恶的思想观念D.依法治国的合理性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远远超越了西方科技的发展水平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智慧D.包含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4.“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思想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事物自相矛盾C.事异则备变D.逍遥无为5.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A.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6.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道:“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
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这一评论针对的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荀子曰:“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董仲舒曰:“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
二者关于“天”的论述的主要区别是A.“天”是否有意志B.“天”是否客观存在C.“天”是否施行“仁政”D.“天”是否高高在上8.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35*2=70分)1、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轻徭薄赋④“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4、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一认识表明: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5、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8、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都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完整word版)【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每小1.西方学者,公元前2 分,共 48 分)6—公元前 3 世是人文明的“ 心代”( Axial Age),“人意” 首次醒,理性思所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的中国,最具典型意的象【】A.子并立,百家争B.以法教,焚坑儒C.黜百家,独尊儒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国期学派林立,学点异彩呈,然“天下一致而百,同而殊途”。
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B.关注社会C.人与社会的和D.关注人的价3.思想家在世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孔子世家》,周游列国推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而之”的孔子受到了多同代人的嘲笑和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家之狗”等。
致扎子如此尬局的主要原因是【】A .他的宣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不符合当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治固治D.他的思想念相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之也⋯⋯隆礼至法国有常,尚使能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民而霸⋯⋯”下列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的主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犬之声相,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社稷次之,君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舟,水覆舟D.利用大臣,以的威来震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不弱,众不劫寡,富不侮,不敖,不欺愚。
凡天下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生也”。
以上言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6.儒家典著作之一《尚》中最早提到“民主”一,:“天惟求民主,乃大降于成。
”含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才是民主。
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B.肯定了成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C.明早期儒家已有“天人感”思想D.“主在民”,人民有推翻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侯者,以其威也。
”下列各中,与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天地之人,众人之中王本”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从道不从君,从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者勉以分人”8.右《三教》。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
本大题共60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据此回答1~9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中国历史上一场A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 C思想文化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墨子 C孔子 D荀子4.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C把孔子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5.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6.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A“克已复礼”B“民贵君轻”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以德服人”7.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8.下列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绝对统治地位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9.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8 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 Axial Age ),“人类意识” 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关注社会现实C .人与社会的和谐 D .关注人的价值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 •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 •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 •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 •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4.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 禾U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5.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 B .墨子C .孟子D .老子6.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
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2、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3、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5、(2015•安徽)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2015浙江)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5 浙江)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3江西上饶模拟)〈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 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 .仁爱思想B .忠恕之道C.等级秩序D .以德治民2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 .'民贵君轻”属于史料B .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D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3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 .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 .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4 .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 .礼之用,和为贵”B .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养心莫善于寡欲”5.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教育思想 B .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 .重农抑商6 .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
”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A .老子B .董仲舒C.李贽D .梁启超7 .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历史必修3一单元测试卷
历史必修3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B. 唐朝D. 宋朝2.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皇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3.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指:A. 唐太宗时期B. 唐玄宗时期C. 唐高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4.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A. 考试内容的丰富B. 考试制度的规范化C. 考试范围的扩大D.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5.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其主要目的是:A. 展示国力B. 促进贸易C. 传播文化D. 探索新航路6. 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A. 诗歌集B. 史书C. 百科全书D. 法律文献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8. 元朝时期,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融合B. 民族隔离C. 民族平等D. 民族歧视9.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 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D. 民族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10.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历史意义在于:A.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______。
2. 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年被称为______。
3.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史称______。
4.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______。
5.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为______。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第 I 卷(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①②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③④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A. 孟子B.荀子C.韩非子 D庄子5.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B.民贵君轻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D.君民平等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9.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A. 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C. 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10.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B.“积极有为”C.毫无作为D.“待时而动”1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1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 仍占绝对统治地位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1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1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B“仁” C.三教合一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8.明代万历年间反对封建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是A.李贽 B.唐甄 C.陆九渊 D.顾炎武19.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0.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
这说明孔子的“仁”()A. 思想引领很不到位B.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C. 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D. 是具体的行为规范答案:B2.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A. 阴阳相生B. 三纲五常C. 君权神授D. 以德治国答案:D3.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A.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 倡导君民共主C.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 挑战正统儒学权威答案:D4. 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A. 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B. 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 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答案:C5.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 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 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答案:D6.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
”该思想家应该是()A. 王阳明B. 李贽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D7. 《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 以民为本B. 关注民生C. 人性向善D. 关注现实答案:D8. 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从分到合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思想上的统一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B9.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doc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3分X24题,共72分)1,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啊, 要不这样,即使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么?”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有利于:A.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B.培养和选拔治国贤良C.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D.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庄子C孟子D墨子4,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5,在人性论问题上观点对立的思想家是:A.荀况和孔子B.墨子和韩非子C.孟子和荀子D.孟子和庄子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旦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7,下列关于黄老之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学派B.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C.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D.“黄”指黄帝学说,“老”指老子学说8,“君权神授”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A.限制君主权力膨胀B.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C.有利于推行仁政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9,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是在A.元朝B.北宋C.南宋D.明初10,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
”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A.“理”是世界是本原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 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③2.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 爱无差等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3. 如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 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A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 .“兼相爱,交相利”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5.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两种分歧的根源是()A. 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 学术思思想不同D.讨论的话题不同6.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 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说D.大一统思想7. 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 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 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的“仁政”思想D. 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8.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中华龙文化历史悠久,考古发现中华龙的起源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仰韶时代以单一动物为原形的龙纹;龙山时代以鳄鱼、蛇纹为主体兼取一两种动物特征的龙纹;夏商时期以鳄、蛇为主体,兼容鱼、虎、鹿、鸟等多种动物特征的龙纹。
龙纹的演变折射中华文明的()A.开放与扩张B.融合与涵育C.统一与兴盛D.神秘与朦胧2.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依据是()A.理气关系B.本体论C.道统论D.格物致知4.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诸侯争霸礼崩乐坏B.南北对峙政治分裂C.中华文化多元交融D.农耕文明世界领先5.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
”这种思想主要是指()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6.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7.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8.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必修三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7分)1.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
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
”下列主X体现打开“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者,爱人”③“天人感应”④知德合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古代历史建筑见证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A.登封少林寺 B.曲阜杏坛C.某某白马寺D.某某武侯祠3.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B.其政治主X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X顺其自然4.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某某“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某某,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某某。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文中的“某某”,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C.其“某某”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某某思想5. 以下主X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以法为教,今必胜昔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仁者爱人,民贵君轻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X“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练习题
04
启蒙运动对法国 大革命产生了直 接影响
全真模拟试题 三
1. 选择题:关于工业革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B. 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全真模拟试题 三
C. 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D. 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 简答题:简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 响。
材料解析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 时期和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对 社会变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 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儒 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二: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许多宣 传西方民主思想的刊物和社团,如《时务报》、《国闻报》等。这些刊物 和社团宣传了西方民主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材料二:中 国近代史上,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进行了不 懈探索。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制度,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这些探索并没有成功。请回答
论述题三
请阐述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对中国社 会变革的影响。
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如儒家、道家、法家等。这些思想流派 在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主张,对社会变革产生了 深远影响。材料二:明清时期,儒学思想逐渐僵化,八股取士制 度盛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对思想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请回答
问答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出题人:邵文俊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
其核心是()
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独尊儒术”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
10.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2.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三教合归儒” C.君权神授 D.人无有不善
13.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①春秋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三教合归儒”④“三纲五常”、“孝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读图,下列哪一思想家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A.董仲舒B.程颐 C.孟子 D.庄子
15.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A.南北朝时期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D.明清时期
1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1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18.下列各项中,发挥和光大儒家思想的是()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焚书坑儒”③“天人感应”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 B.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C.社会环境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20.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
A.明朝后期B.鸦片战争时期C.维新运动时期D.新变化运动时期
21.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
A.主张工商皆本 B.主张学以致用 C.主张追求人性 D.主张君主立宪
22.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王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3.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25.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其中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共50分)
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8分)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8分)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8分)
27.(26分)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几经变迁,试简要概述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演变过程。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C 4.B 5.D 6.A 7.D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D 15.B 16.D 17.D 18.C 19.C 20.A 21.D 22.A 23.B 24.A 25.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其中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 (24分)
(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
(4分)
材料二: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4分)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分)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4分)(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
(4分)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4分)
27.(26分)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是诸家之一:
①创立:春秋时由孔子创立;(4分)②发展: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百家中著名的一家。
(6分)
(2)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和排斥。
(4分)
(3)西汉:董仲舒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其加以改造,其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儒家学说自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分)
(4)宋明时期,经朱熹和王阳明的发展,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和心学,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
(4分)
(5)明清时期:经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的批判继承,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启蒙思想产生,其正统地位受到批判。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