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九章《力和运动》第三节《摩擦力》。

详细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掌握摩擦力的分类。

2. 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计算。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仪,弹簧测力计,滑块,毛巾,砝码。

学具:弹簧测力计,滑块,砝码,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摩擦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滑块在不同材质表面(如木板、毛巾)的运动情况。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滑块在不同材质表面的运动情况不同?2. 教学内容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教师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

(2)摩擦力的分类教师讲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区别,举例说明。

(3)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摩擦力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解答疑惑。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分类3.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4. 摩擦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简述摩擦力的分类及各自的含义。

(3)列举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举例说明摩擦力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教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八年级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觉得针对科学课注重探索发现的学科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得尤为明显,科学课更需要探究学习。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更是科学的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这种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学环节设计科学,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冷热与温度》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什么是温度,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连续测量一杯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水变凉的规律。

为了落实这三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首先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对温度及温度的单位已有所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帮学生整理模糊的概念。

接着认识温度计,学习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突破教学重点,最后以实验探究热水降温过程,在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通过测量、观察、分析、引导发现降温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首先让学生玩一个游戏。

蒙上眼睛,两个手的食指分别同时插入冷水和热水中,等老师数到5时取出并且马上把他们同时放入温水中再等5秒钟,说出两个手指的感受。

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在同一杯温水中两根手指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从活动中体味发现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想、积极地学。

2、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形成温度概念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在学习温度计测定水温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在探究热水降温规律时让学生亲自测量、观察、分析,得出规律,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10篇)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篇1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准备:1、教师演示用:一块木板,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放大镜、砂纸、线绳、VCD光盘、橡皮泥、水槽。

2、小组:每组记录纸1张教学过程一、导入:感知神奇的摩擦力1、老师借学生两本科学书,相互一页一页交叉2、你们能把这两本科学书分开吗?3、请学生上来试试4、为什么会拉不开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学生说说道理-引出课题(摩擦力))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学生举例6、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点摩擦力吗?学生尝试(用手、书本、笔盒、脚、身体:用手擦桌子、脸等) 7、在制造摩擦力的观察中,你说说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主要讲摩擦力发生的条件:静止的物体没有摩擦力,当物体运动或将要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体且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能产生热等)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二、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教师演示:一块木板一端放上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试验后再定)2、猜一猜:把木板一端抬高,那块物体先滑下来?学生猜测3、教师演示抬高一端,不掉下来时,问:这时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吗?(有)继续抬高,观察哪样先滑下来。

4、为什么它们滑下来有快慢说明什么?学生说出理由(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大小)你们认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看法:(如: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物体的轻重、运动速度速度、用力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等)5、谁能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提出建议:实验)三、实验验证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每组选择一个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成立。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篇1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然后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应使学生能直观看到由于物体运动,在物体的表面上产生了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通过直观地了解厚海绵在桌面上的运动,感觉摩擦力的存在,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及作用点。

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理解增加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具准备下部间隔镂空的厚海绵、木板、投影仪、毛巾、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班力气最小的女生将要和班里力气最大的男生大力士利用一根不锈钢棒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请二位运动员上场。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精品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精品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力和运动》,具体内容为第一节《摩擦力》。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摩擦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及特点。

2. 使学生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计算。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装置,滑块,弹簧测力计,斜面等。

学具:练习册,计算器,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摩擦力演示装置,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计算静摩擦力:给定物体质量、接触面粗糙程度和斜面角度,求静摩擦力大小。

(2)计算滑动摩擦力:给定物体质量、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相对速度,求滑动摩擦力大小。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摩擦力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摩擦力的应用,分享生活中的摩擦力实例。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分类3. 摩擦力的大小4. 摩擦力的计算5. 摩擦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斜面(角度为30°)上,斜面与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3。

(2)质量为3kg的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摩擦系数为0.5,物体与地面之间的相对速度为2m/s。

2. 答案:(1)摩擦力大小:5.88N(2)摩擦力大小:7.5N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大小及计算方法。

摩擦力教案模板8篇

摩擦力教案模板8篇

摩擦力教案模板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学教材第九章第三节,主题为“摩擦力”。

详细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及生活中的摩擦力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及作用效果。

难点: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尤其是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仪、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等)。

学具:学习资料、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摩擦力演示仪,展示不同摩擦力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摩擦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

(2)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3. 例题讲解(15分钟)(1)静摩擦力的计算。

(2)动摩擦力的计算。

(3)生活中的摩擦力实例分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间的摩擦力,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概念、分类、计算方法。

2.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3.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求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

(2)分析题:生活中的摩擦力实例分析。

2. 答案:(1)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求解。

(2)结合实例,分析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研究摩擦力的应用,如汽车刹车、鞋底花纹等。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摩擦力的分类及计算方法。

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尤其是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

摩擦力教案(通用13篇)摩擦力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试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试验技能和探究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同学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试验态度,熬炼思维力量、抽象力量,运用物理学问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计算式。

(2)难点:试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观看法、试验法、争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展现几个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车急刹车、冰壶运动等。

通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现象,引导同学思索,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导出新课。

环节二:科学探究问题1:滑动摩擦力什么状况下才会消失?结合前面学的静摩擦力条件进行争论。

同学争论:需要有压力、粗糙的接触面以及相对运动。

问题2:为什么冰壶、火车、孩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呢?试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速度有关,与质量有关,与粗糙程度有关等等。

2.设计试验: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可通过加减砝码转变压力,转变拉动速度,更换接触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

弹簧秤示数便是滑动摩擦力示数,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3.进行试验:6人一组进行试验,留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老师巡察。

4.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沟通争论:共享试验中的数据和试验细节,误差处理等;争论掌握变量法的留意事项,即掌握无关变量相同,只转变探究的'物理量等;试验平安问题、爱护器材问题等等。

6.总结:结合试验结论和教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问题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推断呢?结合示例分析并争论。

示例:木块在地面上滑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并带动木板一起滑动。

同学争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方向有时并不是运动方向。

《摩擦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摩擦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摩擦力》教学设计《摩擦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摩擦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教学设计1一、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本课以新课标要求为理念,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效果。

通过探究实验来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物理也在改变或影响着生产和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

处于弹力、重力两种力之后,又处于力与运动之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对前两种力介绍完的延续又是认识阻力对运动物体影响的铺垫。

本课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申。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在阻碍物体运动的。

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好通过例证讲述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3、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对于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

能举出生活中和摩擦力有关的例子。

但对于摩擦力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此而已。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精选10篇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精选10篇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精选10篇摩擦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教学过程】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题:运动与摩擦力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2、学生交流、讨论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记录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不改变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 摩擦力大小(牛)3、学生实验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摩擦力》的教学设计篇二第4、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思想】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引出生活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教材分析】教材出处: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摩擦力》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知道这两种摩擦力的分类2. 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5. 了解动摩擦因数μ的决定因素,会用实验测量计算μ6. 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和利用摩擦力。

二、课前预习1、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摩擦力,请大家回忆一下,摩擦力可以分为哪三类?2、请同学们利用你们的课桌和书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给书本一个初速度,仔细观察书本滑出后在桌面的滑行情况是怎样的?3、书本在滑动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减小并最终停止下来。

是什么原因导致书本的速度越来越慢呢?4、你能概括出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吗?我们可以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两手相互对搓来感受滑动摩擦力。

5、当我们用手掌压着桌面滑动时,桌面给手掌的摩擦力向什么方向?6、手掌在桌面滑动时,桌面对手掌有摩擦力作用,那手掌对桌面有摩擦力作用吗?为什么?7、那手掌给桌面的摩擦力向什么方向?8、那桌面对手的摩擦力是三种摩擦力中的哪一种?手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三种摩擦力中的哪一种?9、大家还可以再做一个实验体会一下:左手压在一本书上,右手将书抽走,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左手不动,由于书本与左手间是相对滑动的,所以无论是书给手的摩擦力还是手给书的摩擦力均是滑动摩擦力。

10、你能说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吗?11、试比较说明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在产生条件及力的方向上的关系。

1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吗?一三、请以左手压书,右手抽书的实例来体验滑动摩擦力方向。

14、有一种野蛮缺货法,就是卡车加速后退,突然刹车,则货物由于惯性会滑出车厢,试分析此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壹五、请写出滑动摩擦力的严格定义。

16、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计算?一qi、公式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看下面三个图。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中的第三节“摩擦力”。

具体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器、弹簧测力计、滑块、木块、砝码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摩擦力演示器、弹簧测力计、滑块、木块、砝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提出问题: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何关系?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情景,理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3. 分类摩擦力:介绍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5.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讲解并演示如何通过改变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

6.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2. 内容:(1)摩擦力的概念(2)摩擦力的分类(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摩擦力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摩擦力有哪些分类?各分类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

《摩擦力》教案(精选13篇)《摩擦力》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学习方式:探究式启发式二、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我在上学校的路上拾到了几个脏兮兮的小玻璃球,老师用水给它们洗干净了。

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容器中请出来。

(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但不易夹出)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太滑,摩擦力小。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1、认识什么叫摩擦: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 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

并请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的手、脚运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和运动》第三节《摩擦力》。

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摩擦力的应用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定义,了解摩擦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3. 了解摩擦力的应用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仪、弹簧测力计、滑块、木板、毛巾、实验数据记录表。

学具:每组一套摩擦力演示仪、弹簧测力计、滑块、木板、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走路、骑车、写字等)引出摩擦力,让学生初步认识摩擦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实验:使用摩擦力演示仪,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4)摩擦力的应用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摩擦力》2. 板书内容:(1)摩擦力的定义(2)摩擦力的分类(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4)摩擦力的应用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摩擦力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2)摩擦力分为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计算摩擦力?(4)列举摩擦力的应用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摩擦 《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

摩擦 《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

摩擦《摩擦力》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这4篇《摩擦力》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摩擦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摩擦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既有利也有弊。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辩证观点;2.通过生活中实例的研究,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本专题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

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由“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内容组成。

教学的重点是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这个实验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做的测定性实验。

为突出重点,选取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作为探究性实验,这需要学生具有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难得的训练学生开展科学猜想、实验检验、分析论证的好选题。

因为学生虽然对摩擦现象不陌生,但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却不清楚。

摩擦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摩擦应该增大,有害的摩擦应该减小。

《摩擦力》教学设计(精选3篇)

《摩擦力》教学设计(精选3篇)

《摩擦力》教学设计〔精选3篇〕《摩擦力》教学设计篇一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表达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的道理。

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透镜式教学。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物体受摩擦力的事例,学生讨论、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给摩擦力下定义。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

通过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

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节设计的一个亮点。

将辩论引入课堂。

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沦。

通过辩论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增、减摩擦力的方法。

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三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结不仅让学生总结本节学到知识,而且提炼出了所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程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②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①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②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理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池原理的兴趣,表达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摩擦力的定义。

教学方法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透镜式教学模式“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采用猜测与反驳教学模式。

教具和媒体教师演示用:小车、弹簧秤、木块、金属块、实物投影。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3.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大小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4.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摩擦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实验演示:使用摩擦力演示仪,让学生直观感受摩擦力的变化。
6.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下摩擦力的大小。
7.结果讨论: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充分的耐心和肯定,即使答案不完整或不正确,也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
四、情景导入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情景导入,增强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兴趣。
-通过互动游戏或小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教案反思
-静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阻止物体开始滑动的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已经滑动时,作用于物体上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趋势相反。
四、实验演示与学生实验
实验环节是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理解的关键,以下要点需要强调:
-演示摩擦力随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变化的实验,让学生直观看到摩擦力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2.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3.知识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分类以及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实验演示与学生实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直观感受摩擦力的变化。
5.作业设计:题目应紧密结合实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物理课《摩擦力》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摩擦力》章节,详细内容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摩擦力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摩擦力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摩擦力教学设计(通用2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摩擦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摩擦力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学习了重力与弹力之后,教材以生活事例展开,以实验探究摩擦力的规律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掌握方面: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大小和方向规律,难点是滑动摩擦中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静摩擦是否与重力有关?能力培养方面: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探究过程中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以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探究了有关静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启发学生说出生产生活中应用静摩擦力的例子,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将全班分为三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四、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知道两种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如何判断;了解滚动摩擦;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通过探究教学,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养成动手、动脑、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

使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学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最新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6篇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教法和学法:引导法、讨论法、示范讲解法。

教具或学具: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球10个、筷子一双、橡皮泥、棉布、线绳、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一100目砂纸一张。

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⑵、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⑷、15秒夹玻璃球比赛。

思考:对筷子怎样改动能在15秒内夹得更多?⑸、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教师板书)(二)物体运动与摩擦力1、测量摩擦力⑴、出示鞋子请学生思考鞋子往右运动时,摩擦力会朝哪个方向?(左)⑵、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会是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用测力计测量)师示范,“一小格,两小格,三小格……六小格”(物体刚运动时读数)⑶、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这是刚刚能够使鞋子运动起来的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下这个实验
演示牛一律实验
提问: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为什么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结论不一致
1.摩擦力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个小实验,将一只手按在课桌上向前移动,感觉桌面对于手的前进有什么样的作用。
通过活动得出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对于摩擦力的定义,同学们特别要注意“相对”这个词,为什么要加“相对”这个词呢?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像同学们刚才做的这个小实验,手受到的摩擦力只是摩擦力大家庭中的一种,叫滑动摩擦力,即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
(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引导:我们今天重点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大胆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对于有益摩擦,要设法增大它,对于有害摩擦要设法减小它。那么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总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哪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小结:
1、知道了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问题
情境
一、复习提问
二、引入课题
三、新课教学
四、课堂小结
教 师 活 动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研究力常用的三个角度)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测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原理)
3.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如何?(测滑动摩擦力时动作要领提示)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远离地球而去
4.下列关于摩擦力认识正确是
A.摩擦力总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C.增大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D.常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课外
练习
1.放学回家后找一根筷子,一只茶杯,适量大米,不借助其他工具,请设法将茶杯提起来,提起时手不能接触茶杯。
课 题
摩 擦 力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常见的事例知道摩擦力的应用
(2)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补充:要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
师总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作用;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
(1)定义
2.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3.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发生
A.吃饭时,饭将从我们的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问题1、滑动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问题2、要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木板表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 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针对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找到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设计实验及实验数据表格,完成实验后,写出探究报告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2、知道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摩擦力。
3、知道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知道了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生活动




课内
练习
1.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同学们的活动)
归纳总结:我们将各个课题小组的结论归纳一下,能得到什幺结论?同学们讨论。
交流:在实验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你在解决了问题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4.摩擦力的应用
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通过分类研究,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摩擦有了粗浅的了解,请同学们思考:摩擦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2)增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意识
重点
1、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增大、减小摩擦。
难点
学生通过猜想和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学习
方法
自主探究,当堂达标
手段
长木板、长方体木块、棉布、弹簧测力计、细线、身边的可用器材


设计
摩擦力
1、定义:摩擦力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课堂上会出现很多上课前预想不到的情况,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是否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就有很多组学生由于没有控制好条件而选用正方体和长方体两个不同的木块进行实验,从而得到滑动摩擦力与面积有关的结论。作为教师,这时候不要以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去折射学生,更不要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不应该让学生无条件地被动接受,而应该及时指导,进一步强化“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意义和要领。
2.你还能举出那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最少五个


思考
【教学反思】
1.教材中对静摩擦、滚动摩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等内容放在“科学世界”栏目中。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可见课程标准给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对摩擦力分类后再分别研究更利于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摩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