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第8章现代企业组织效能理论

第8章现代企业组织效能理论

第六章组织的效能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成功呢?所谓成功,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其中有一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吗?是何种因素造成组织的成功与失败呢?以上一连串的问题,都与组织效能(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的概念有关。

了解组织宗旨(purpose)、目标(goalorobJectives)、政策(policy)和战略(strategy)是了解组织效能的第一步。

组织目标反映组织存在的原因和它寻求实现的结果。

本章将讨论组织的效能及在组织中如何衡量它的问题。

一、组织的效能概述(一)组织效能的含义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某一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能导致高效率的运作与管理,从而提高组织的效能。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和讨论,大都以上述假设为前提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的目标是组织试图达到和所期望的状态,①或者说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希望达到的结果。

在实践中,目标是组织在未来某一时间的业务活动应达到的预期成果,是制定组织管理构架和计划的依据,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目标来进行。

确定目标成为管理工作中的第一任务。

组织效能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②彼得·德鲁克认为,效能是指选择适当的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能力。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去做(并完成)正确的事情(togetlhe吨htdone)的能力。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设定目标必须适当;二是目标必须达到。

彼得·德鲁克认为,效能是知识工作者(knowledgeworker),包括管理者的一种特殊技术,他们只有对组织真正有所贡献,才算是有效。

不能假定管理者一定是有效的,所以需要研究其效能问题。

③事实上,组织效能这个概念颇为复杂,含义甚广,因而在学术界内仍是众说纷纭,百花齐放,并没有出现一套主流的看法-o斯坦利·E.西肖尔⑤在《组织效能评价标准》这篇著名论文中,探讨了组织的目标类型及其特点,并对衡量各种组织目标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见解,引起了管理学家们的极大重视。

第6讲 20世纪50-60年代的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第6讲   20世纪50-60年代的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规律的理论。
6.突变论
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五、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认识论基础 :现代科学思想
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 孔茨发表《管理 理论的丛林》,指出在西方,只是到了本世纪,特别 是到了40年代,才对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 最早的一批著作都是由一些富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 写出来的,如泰罗、法约尔等人。到了60年代初期, 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却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带来了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 20世纪初,泰勒对车间一级管理所进行的有条理的分 析和法约尔从一般管理观点出发对管理经验进行的深 刻总结等。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萌发得过于滋蔓, 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 林。
得了巨大的突破,推动了整个世 界经济的发展。
(1)蒸汽机的发明,是能源的第一次革命,将人类领进了工业文 明时代。(2)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 方面面,使人类的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对管理理论也是一个 巨大的推动力。(3)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给工业和生活带 来了巨大的变革。(4)人类的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发展, 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
现代管理理 论的主要特 征和内容
现代管理理 论对管理思 想的发展
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1.战后经济的重建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的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过程当中 所形成的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 对现代管理理论有重大影响。 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中得到了繁荣,成 为超级大国,而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的国家。
“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是指耗散结 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

公共组织效能

公共组织效能

公共组织效能第七讲公共组织效能第一节组织有效性的评价思考:评价组织有效性的根据是什么呢?1.根据目标评价组织有效性的观点根据组织目标评价组织有效性的观点认为,任何组织都具有一个或多个目标,而组织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存在。

达到目标是评价组织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根据。

所以,这里所说的组织有效性,就是指利润的最大化、赢得竞赛、恢复健康等最终结果。

也就是说,在这里,组织的有效性是达到组织目标的程度。

2.根据系统论评价组织有效性的观点根据系统论评价组织有效性观点认为,组织是获得输入,并通过转换过程而生产组织产品,然后把这种组织产品输出到环境中去的整体。

正因为这样,在评价组织的有效性上,应该把这种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维持组织的稳定和平衡的能力当做组织的有效性。

因此,这种能力是组织整体的有效性。

3.战略一环境的观点战略一环境观点认为,评价组织的有效性应该从如下方面出发,即要满足存在于组织周围,并对组织的生存发挥决定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要求。

如何把战略一环境观点具体化呢?第一个阶段,列举关系到组织生存的各种环境因素。

第二个阶段,弄清各要素的相对影响力,要分清组织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

第三个阶段,确定这些因素对组织期待什么,或者从组织那里要得到什么的问题。

第四个阶段,通过比较确定这些因素在相对重要性方面的先后顺序。

根据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可以推理出八项价值因素。

这就是:①生产性和效率性;②制定计划和目标;③获取资源;④灵活性和反应性;⑤稳定与控制;⑥信息管理与信息沟通;⑦开发人力资源;⑧凝聚力和士气。

把这八项因素又重新组合成四种关于组织有效性的如下四种模型:人际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人和组织的灵活性,并以凝聚力和作为手段的士气,以及开发人力资源为评价组织有效性的标准。

开放系统模型强调的是组织的灵活性,并以灵活性、作为手段的反应性、组织成长、获得资源、作为目的的外部环境支持等为评价组织有效性的标准。

合理模型强调的是组织和控制,并以计划、制定作为手段的目标、生产性、作为目标的效率等为评价组织有效性的标准。

100本必读的管理学书籍推荐

100本必读的管理学书籍推荐

100本必读的管理学书籍推荐100本必读的管理学书籍1、《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2、《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3、《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4、《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5、《组织与管理》巴纳德 1948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7、《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8、《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9、《思考的技术》介绍10、《领袖论》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11、《个人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12、《如何选样领导模式》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13、《管理行为》[美]赫伯特·西蒙14、《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15、《组织》赫伯特·西蒙16、《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 197317、《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18、《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19、《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20、《营销大未来——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特著21、《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22、《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23、《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24、《工作与人性》[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25、《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26、《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27、《公司战略计划大败局的分析》亨利.明茨伯格28、《管理实践》[美]彼得·德鲁克29、《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30、《有效的管理者》[美]彼得·德鲁克31、《公司的概念》彼得.F.德鲁克32、《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F.德鲁克33、《不连续的年代》彼得.F.德鲁克34、《工业人的未来》彼得.F.德鲁克35、《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新革命》彼得.F.德鲁克36、《二十一世纪管理面临的`挑战》彼得.F.德鲁克37、《旁观者》彼得.F.德鲁克38、《管理论的丛林》[美]哈罗德·孔茨39、《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40、《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41、《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42、《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43、《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44、《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美国1943—)45、《转危为安》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46、《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47、《乱中取胜》[美]汤姆·彼得斯48、《志在成功》美]汤姆·彼得斯49、《领导者:成功谋略》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50、《巨人学舞》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51、《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美国1947—)52、《第五代管理》查尔斯.萨维奇53、《企业再造》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54、《企业行动纲领》迈克尔.哈默55、《企业X再造》詹姆斯.钱匹56、《改革公司——企业改革的宣言书》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匹57、《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58、《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59、《渴求成就》[美]戴维·麦克利兰60、《权力的两面性》[美]戴维·麦克利兰61、《帕金森定律》[英]诺斯古德·帕金森62、《普通企业管理学》[德]京特·沃厄63、《现代管理原理》[美]亨利·艾伯斯64、《高度生产率的秘密——巴克制——工作效率分析与管理》[日]门田武治65、《生产管理基础》[美]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66、《工业管理与组织》[美]亨利·西斯克67、《管理思想的演变》[美]丹尼尔·雷恩68、《组织行为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69、《组织心理学》艾德佳.沙因70、《人类动机理论》马斯洛 194371、《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英]约翰·邓宁72、《寻求优势——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美]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73、《超前管理——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决策》[美]L·普拉凯特和G·黑尔74、《现代管理论》[日]占部都美75、《当代管理学》[美]戴维·R·汉普顿76、《管理华尔兹》[澳大利亚]G·辛格和M·华菜士77、《管理诀窍》[美]诺斯古德·帕金森和拉斯托姆吉78、《开发科技人员的管理才能》[美]M·K巴达维79、《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美]约翰·科特80、《权力与影响》[美]约翰·科特81、《变革的力量》[美]约翰·科特82、《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美]约翰·科特83、《新规则后工业化社会制胜策略》约翰.科特84、《总经理》[美]约翰·科特85、《合作竞争大未来》[美]尼尔·瑞克曼、劳伦斯·傅德曼、索察·鲁夫86、《企业倒闭——原因和对策》[日]安田龙平87、《董事》[英]鲍勃·特里克88、《看得见的手》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89、《企业生命周期》伊查克.爱迪思90、《跨边界管理跨国公司的经营决策》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苏曼特拉.高沙尔91、《定位》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92、《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丹尼尔.鲁斯93、《新管理方格》罗伯特.R.布莱克简.S.穆顿94、《领导难题——方格解法》罗伯特.R.布莱克简.S.穆顿95、《非理性的时代——掌握未来的组织》查尔斯.汉迪96、《把握创新》詹姆斯.M.阿特拜克97、《彼得原理》劳伦斯.J.彼得98、《君主论》马基亚维利99、《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卡内基100、《动机与人格》马斯洛网友推荐管理学书籍排名名单1、《工作的激励因素》赫茨伯格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2、《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美)帕斯卡尔,(美)阿索斯3、《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梅雷迪思·贝尔宾4、《跨国管理教程. 案例和阅读材料》(美)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5、《产品创新战略》罗杰斯6、《超越确定性——组织变革的观念》:(英)查尔斯·汉迪7、《管理备要》厄威克8、《工作绩效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劳勒波特 19679、《组织发展与官制体系的命运》本尼斯1966组织结构与设计洛希 197010、《关于领导方式的目标--途径理论》豪斯米切尔197411、《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海能12、《西方企业文化》肯尼迪.迪尔13、《知识经济》D.尼夫14、《未来的组织》赫塞尔本15、《美国精神》米勒16、《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麦耶斯17、《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戴维斯18、《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史蒂文·L.戈德曼,罗杰·N·内格尔,肯尼思·普瑞斯19、《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纽曼.萨默20、《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约瑟夫.派恩21、《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沃麦克22、《经营管理理论》宫坡纯一23、《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OECD企业管理十大经典书籍1、《基业长青》作者:(美)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著;真如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影响一代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念“世界上每一位CEO、经理人和企业家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汞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曾担任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七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

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

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原因在于:⑴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

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管理者必读的十本管理学书籍:1.《有效的管理者》在这本薄薄的书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一个重要的定律: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

因此,在管理别人之前,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

德鲁克也给出了有效管理者必须养成的五种习惯:正确统筹时间;致力于对外界的贡献;重视发挥长处,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集中精力在少数主要领域;做有效地决策。

2.《孙子兵法》企业管理中,战略制定与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是一部兵书,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兵者,诡道也”,“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等战略思想经历2500余年检验,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等奉为至宝。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将《孙子兵法》融入MBA战略课程中。

3.《领导力21法则》“领导力就是领导力,不论你身在何处或从事怎样的工作。

时代在改变,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也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差异。

但是真正的领导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美国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如是说。

在本书中,麦克斯韦尔先生描述了影响力法则、过程法则、哈顿法则、根基法则在内的21项领导力法则,想拥有非凡的洞察力,想要修炼所向披靡的实战能力,马上开始21法则训练。

4.《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1994年,通过对包括惠普、宝洁、3M和索尼等18个行业领袖成功企业的研究,吉姆·柯林斯给出了伟大的公司何以伟大的答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反省,使优势成为公司的特性。

其人性化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5.《从优秀到卓越》2001年《商业周刊》十佳商业书。

吉姆·柯林斯耗费5年时间,对1965年来《财富》杂志列入500强的1400多家企业进行分析,得出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只有11家公司实现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

亚马逊书店评价本书说:“这是那种经理人和CEO们在若干年内需要一读再读的书。

”6. 《360度领导力》如果不是老板,你也可以领导吗?如果不是最高领导人,你的上司是个不好的领导者,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吗?约翰·麦克斯韦尔告诉你如何克服挑战,360度全方位运用技巧,对老板、同级、下层产生影响。

绩效管理试题

绩效管理试题

选择题1. 1.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因素,这体现了绩效的那一特性:A.多维性 B。

动态性C。

多因性D.多元性: C2. 2.最早根据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人力资源优势”概念的学者是:A。

佩迪格鲁 B.巴尼和莱特 C。

拉杜D.博克塞尔答案: D3. 3.让组织发现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那一目的:A.管理目的B.战略目的C.评价目的D。

开辟目的答案:D4. 4.对同一组被试者先后两次实施统一测验,计算两次得分的相关系数,这是哪一种信度:A。

复本信度 B.分半信度C。

再测信度D。

同质性信度:C5. 5.在对被测者实施测试后,再进行一次与前一次测评平行的测试,计算两次得分的相关系数,这是哪一种信度:A。

分半信度 B。

再测信度C.复本信度D.同质性信度6.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著名的管理学家:dA。

佩迪格鲁 B。

卡佩利 C.伯曼D.德鲁克6. 7.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将评价对象分别分配在各个绩效等级上,这属于哪一种绩效评价方法:A.配对照较法B。

强制分配法C.人物比较法 D.排序法答案: B7. 8.评价者根据所记录的实施及各类评价标准进行绩效评价,最后把评价结构反馈给评价对象的绩效评价方法是:A。

工作业绩记录法 B.关键事件法C。

指导记录法D.能力记录法答案:B8. 9.某位管理者对下属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导致其对员工其他绩效要素的评价也比较高,这属于A.评价者逻辑效应 B。

评价者首因效应C。

评价者晕轮效应D。

评价者近因效应 C9. 10.采用带有程度差异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词组表示不同等级水平的评价尺度是:cA。

等级式评价尺度 B。

数量式评价尺度C。

量词式评价尺度D。

定义式评价尺度11.一位员工刚刚进入某一部门之初热情高涨,一下子达到了很好的业绩,给上级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容易产生: aA.评价者首因效应B.评价者逻辑效应 C。

评价者晕轮效应 D。

华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华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1.领导情景理论的提出者是:B.保罗·赫西和肯·布兰查德2.检验同一测试内部的一致性程度的信度是指:D.同质性信度3.将员工按工作绩效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是:B.排序法4.使用具有量的意义的数字表示不同等级水平的评价尺度是:C.数量式评价尺度5.将每一个评价对象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与其他评价对象意义进行对比。

这属于哪一种评价方法:B.配对比较法7.一名员工刚刚进入某一部门之初热情高涨,一下子达到了很好的业绩,给上级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容易产生:A.评价者首因效应8.领导对下属很友善,而且更多地考虑下属的要求,关怀下属的领导风格是:C.支持型领导9.采用带有程度差异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词组表示不同等级水平的评价尺度是:C.量词式评价尺度10.适用于生产性工人的工资制是:A.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制度11.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B.弗鲁姆12.由评价者通过对评价对象日常工作情况的观察,将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记录下来的绩效评价方法是:A.能力记录法13.让组织发现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那一目的:D.开发目的14.评价者填写工作业绩记录卡,观察并记录评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事实,分阶段记录所达到的工作业绩的绩效评价方法是:C.工作业绩记录法15.目标管理的的理论基础是:A.X理论Y理论16.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受制于主客观因素,这体现了绩效的那一特性:C.多因性17.适用于企业职能管理类人员的工资制是:D.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18.绩效薪酬的提出者是:A.泰勒19.路径——目标理论的提出者是:C.罗伯特·豪斯20.管理者提出明确的指示,下属不参与决策的领导风格是:A.指示型领导1.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C.斯金纳5.最早利用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人力资源在战略制定与实施中作用的学者是:B.卡佩利6.最早根据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人力资源优势”概念的学者是:D.博克塞尔7.提出管理者日常管理活动中10种不同角色的学者是:C.赫茨伯格9.《组织效能评价标准》的发表者是:A.西肖尔10.使用能够体现等级顺序的字词、字母或数字表示不同评价等级的评价尺度是:A.等级式评价尺度12.需要从多个维度或方面去分析和评价绩效,这体现了绩效的那一特性:D.多维性13.最早建立VRIO架构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学者是:B.巴尼和莱特14.领导者为下属设置挑战性的目标,并相信下属能达到这些目标的领导风格是:B.成就指向型领导21.组织绩效评价系统设计应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可控性与不可控性B.量化与非量化C.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性指标D.单一性与多重性22.绩效薪酬的理论基础包括:A.强化理论B.期望理论C.代理理论23.系统应具备的特征有:A.目标一致性B.层次性C.开放性D.要素区别与相关性E.动态性与静态性24.网络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有:A.公开、公平、公正原则C.业绩、态度和能力并重D.分级分类评价原则25.绩效计划的步骤包括:A.准备阶段C.沟通阶段E.制定计划阶段26.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维度包括:A.财务层面B.客户层面D.内部流程层面E.学习与成长层面27.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遵的原则包括:A.目标一致性原则B.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C.可测性原则28.评价尺度包括:B.量词式评价尺度C.等级式评价尺度D.数量式评价尺度E.定义式评价尺度29.效度标准包括:A.内容效度B.效标效度D.构念效度30.绩效评价的过程包括:A.确定目标B.分析判断C.建立评价系统D.整理数据E.输出结果31.对错误行为进行反馈的方法包括:B.负面反馈C.中立反馈E.正面反馈32.建设性沟通的合理定位原则包括:C.对事不对人定位原则D.责任导向定位原则E.事实导向定位33.设计面谈过程包括:C.如何进行开场白D.明确面谈目的与预期效果E.确定面谈顺序34.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包括:A.市场定价法C.工作评价法35.四种竞争战略包括包括:A.总成本最低战略B.产品领先战略C.全面客户解决方案E.系统锁定战略36.盖斯特的战略匹配类型包括:A.战略互动性匹配B.突发性匹配C.理想实践匹配D.整体性匹配E.捆绑式匹配37.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包括: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E.描述法38.基本薪酬制度包括:A.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E.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制度39.绩效的性质包括:B.多维性C.多因性D.动态性40.根据领导情景理论,领导风格包括;A.指示B.推销C.参与E.授权16.绩效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A.指标名称B.指标定义C.标志E.标度17.建设性沟通强调沟通信息的原则包括A.完全性原则B.对称性原则18.描述法包括:A.能力记录法B.态度记录法C.工作业绩记录法D.指导记录法E.关键事件法19.绩效结果决策应用包括:A.员工报酬的分配和调整B.招聘与甄选C.人员调配E.培训与开发20.一般而言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的直接薪酬包括A.基本工资B.绩效工资D.利润分红E.股票期权21.工作设计的主要方法有:A.工作专门化B.工作轮换C.工作扩大化D.工作丰富化24.可接受性标准的公平类型包括:A.程序公平C.人际公平E.结果公平25.内部流程包括:A.运营管理流程C.客户管理流程D.创新流程E.法规与社会流程26.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包括:A.内涵明确清晰C.具有独特性E.具有针对性27.建设性沟通的合理定位原则包括:C.对事不对人定位原则D.责任导向定位原则E.事实导向定位28.绩效反馈面谈的前期的准备包括:A.选择合适的面谈时间C.选择合适的面谈地点和环境D.收集整理面谈所需要的信息资料29.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包括:A.市场定价法C.工作评价法30.绩效薪酬制的基本类型有:A.适用于生产工人的绩效薪酬制度B.绩效工资C.绩效调薪D.个人长期激励计划E.团队激励计划二、判断题1.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绩效的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绩效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书籍

管理学书籍

管理学书籍1、《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2、《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3、《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4、《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5、《组织与管理》巴纳德 1948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7、《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8、《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9、《思考的技术》介绍10、《领袖论》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11、《个人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12、《如何选样领导模式》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13、《管理行为》[美]赫伯特·西蒙14、《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15、《组织》赫伯特·西蒙16、《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 197317、《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18、《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19、《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20、《营销大未来——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特著21、《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22、《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23、《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24、《工作与人性》[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25、《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26、《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27、《公司战略计划大败局的分析》亨利.明茨伯格28、《管理实践》[美]彼得·德鲁克29、《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30、《有效的管理者》[美]彼得·德鲁克31、《公司的概念》彼得.F.德鲁克32、《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F.德鲁克33、《不连续的年代》彼得.F.德鲁克34、《工业人的未来》彼得.F.德鲁克35、《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新革命》彼得.F.德鲁克36、《二十一世纪管理面临的`挑战》彼得.F.德鲁克37、《旁观者》彼得.F.德鲁克38、《管理论的丛林》[美]哈罗德·孔茨39、《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40、《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41、《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42、《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43、《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44、《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美国1943—)45、《转危为安》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46、《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47、《乱中取胜》[美]汤姆·彼得斯48、《志在成功》美]汤姆·彼得斯49、《领导者:成功谋略》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50、《巨人学舞》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

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多阅读一些经典的管理学书籍,从中积累一些管理之道。

店铺为大家汇集了管理者学必读的管理学经典书籍,希望大家喜欢!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精选:1. 《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新革命》彼得.F.德鲁克2. 《二十一世纪管理面临的挑战》彼得.F.德鲁克3. 《旁观者》彼得.F.德鲁克4. 《管理论的丛林》 [美]哈罗德·孔茨5.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6. 《管理学》 [美]哈罗德·孔茨7.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8. 《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9. 《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10. 《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美国1943—)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大全:1. 《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2. 《组织》赫伯特·西蒙3. 《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 19734. 《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5. 《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6. 《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7. 《营销大未来——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特著8. 《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9.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10. 《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11. 《工作与人性》 [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12.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13. 《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14. 《公司战略计划大败局的分析》亨利.明茨伯格15. 《管理实践》 [美]彼得·德鲁克16.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17. 《权力的两面性》 [美]戴维·麦克利兰18. 《帕金森定律》 [英]诺斯古德·帕金森19. 《普通企业管理学》 [德]京特·沃厄20. 《现代管理原理》 [美]亨利·艾伯斯21. 《高度生产率的秘密——巴克制——工作效率分析与管理》[日]门田武治22. 《生产管理基础》 [美]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23. 《工业管理与组织》 [美]亨利·西斯克24. 《管理思想的演变》 [美]丹尼尔·雷恩25. 《组织行为学》 [美]斯蒂芬·P·罗宾斯26. 《组织心理学》艾德佳.沙因27. 《人类动机理论》马斯洛 194328. 《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 [英]约翰·邓宁29. 《寻求优势——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 [美]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30. 《超前管理——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决策》[美]L·普拉凯特和G·黑尔31. 《现代管理论》 [日]占部都美32. 《当代管理学》 [美]戴维·R·汉普顿33. 《管理华尔兹》 [澳大利亚]G·辛格和M·华菜士34. 《管理诀窍》 [美]诺斯古德·帕金森和拉斯托姆吉35. 《开发科技人员的管理才能》 [美]M·K巴达维36. 《有效的管理者》 [美]彼得·德鲁克37. 《公司的概念》彼得.F.德鲁克38. 《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F.德鲁克39. 《不连续的年代》彼得.F.德鲁克40. 《工业人的未来》彼得.F.德鲁克41. 《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42. 《经济与社会》 [德]马克斯·韦伯43.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44. 《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45. 《组织与管理》巴纳德 194846.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47.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48.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49. 《企业中人的方面》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64)50. 《领袖论》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51. 《个人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52. 《如何选样领导模式》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53. 《管理行为》 [美]赫伯特·西蒙54. 《转危为安》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55. 《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56. 《乱中取胜》 [美]汤姆·彼得斯57. 《志在成功》美]汤姆·彼得斯58. 《领导者:成功谋略》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59. 《巨人学舞》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60.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美国1947—)61. 《第五代管理》查尔斯.萨维奇62. 《企业再造》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63. 《企业行动纲领》迈克尔.哈默64. 《企业X再造》詹姆斯.钱匹65. 《改革公司——企业改革的宣言书》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66. 《基业长青》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67. 《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68. 《渴求成就》 [美]戴维·麦克利兰69. 《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 [美]约翰·科特70. 《权力与影响》 [美]约翰·科特71. 《变革的力量》 [美]约翰·科特72.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美]约翰·科特73. 《新规则后工业化社会制胜策略》约翰.科特74. 《总经理》 [美]约翰·科特75. 《合作竞争大未来》[美]尼尔·瑞克曼、劳伦斯·傅德曼、索察·鲁夫76. 《企业倒闭——原因和对策》 [日]安田龙平77. 《董事》 [英]鲍勃·特里克78. 《看得见的手》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79. 《企业生命周期》伊查克.爱迪思80. 《跨边界管理跨国公司的经营决策》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苏曼特拉.高沙尔81. 《定位》阿尔.里斯杰克.特劳特82. 《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丹尼尔.鲁斯83. 《新管理方格》罗伯特.R.布莱克简.S.穆顿84. 《领导难题——方格解法》罗伯特.R.布莱克简.S.穆顿85. 《非理性的时代——掌握未来的组织》查尔斯.汉迪86. 《把握创新》詹姆斯.M.阿特拜克87. 《彼得原理》劳伦斯.J.彼得88. 《君主论》马基亚维利89. 《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卡内基90. 《动机与人格》马斯洛91. 《工作的激励因素》赫茨伯格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92.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美)帕斯卡尔,(美)阿索斯93. 《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梅雷迪思·贝尔宾94. 《跨国管理教程. 案例和阅读材料》 (美)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95. 《产品创新战略》罗杰斯96. 《超越确定性——组织变革的观念》:(英)查尔斯·汉迪97. 《管理备要》厄威克98. 《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沃麦克99. 《经营管理理论》宫坡纯一100.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OECD101. 《工作绩效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劳勒波特 1967102. 《组织发展与官制体系的命运》本尼斯1966组织结构与设计洛希 1970103. 《关于领导方式的目标–途径理论》豪斯米切尔1974104. 《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海能105. 《西方企业文化》肯尼迪.迪尔106. 《知识经济》 D.尼夫107. 《未来的组织》赫塞尔本108. 《美国精神》米勒109. 《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麦耶斯110. 《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戴维斯111. 《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史蒂文·L.戈德曼,罗杰·N·内格尔,肯尼思·普瑞斯112. 《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纽曼.萨默113. 《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约瑟夫.派恩企业家传记(最好是自传)十部,(如《谁说大象不能跳舞》、《松下企业经营谈》、《杰克·韦尔奇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等) 知名企业研究专著十部(如《海尔是海》、《联想为什么》等)以上推荐的管理学经典书籍是结合《世界管理学名著导读》卢大振、《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孙耀君、《世界管理学名著精华(全球商界大师48部经典管理学巨著)》李津、《西方工商管理学名著提要》吴晓波、《管理学——教与学导引》周三多五本权威著作整理而成,几乎囊括了管理学历史上的所有经典著作,作为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必全读,但不能一本也不读。

改造我们的学习

改造我们的学习

1、管理运动(1886) 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 3、吉尔布雷恩夫妇的动作研究 4、韦伯的组织理论 5、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思想 6、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7、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8、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 9、勒湿的领导风格类型理论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943) 11、团体力学理论 1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3、阿吉里斯的‚ 不成熟-成熟‛理论 14、坦南鲍姆的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 15、戴尔的比较管理经验研究 16、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 17、利克特的管理新模式
人脑类似由100~140亿台微型计算机所组成的庞大的 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处理系统。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可 储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相当于一般电子计算机储量 的100万倍,如果全部用来储备知识,人脑的记忆容 量相当于5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 人脑的功能非常强大,俄罗斯学者伊.尹尔菲莫夫研究 指出:人的大脑可以同时学习40种语言,默记一套大 英百科全书所容纳的全部内容,还可以有余力去完成 十门大学课程的教研活动。
正确 B是唯一一个仅由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正确 A是唯一一个 正确 C是唯一一个 正确 D是唯一一个由曲线和 直线构成的图形 没有角的图形 不对称图形 直线共同构成的图形

3.3

足 于 实
习(習),数飞也。—
—《说文》。会意。 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 关。本义:小鸟反复地 试飞。

︱ 陆 游 冬 夜 读 书 示 子 聿
學者 Turban(1992) Drucker(1993) Wilkinson&Willmott (1994) Bellinger(1997) Stewart(1997) Nonaka(1998) Lundvall與Jojnston (1998) Broadbent(1998)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推荐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推荐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推荐工商管理是一个内容很庞杂的学科,在本科生学习阶段可以多看书。

下面店铺为您整理归纳的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工商管理专业必看的书籍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一、西方经济学名著1、《国富论》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2、《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杜尔哥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3、《经济分析的基础》萨缪尔森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4、《通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5、《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熊彼特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6、《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7、《人口原理》马尔萨斯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8、《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04年版9、《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二、西方管理学名著I、《组织效能评价标准》西肖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管理决策的新科学》西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3、《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梅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4、《人类动机理论》马斯洛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5、《渴求成功》麦克利兰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6、《企业中人的方面》麦格雷戈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7、《组织结构与设计》杰伊·洛希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8、《管理思想的演变》雷思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9、《管理的新模式》利克特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10、《经理工作的性质》明茨伯格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1l、《组织与管理一系统与权变的观点》卡斯特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12、《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中国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13、《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14、《z理论》大内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版15、《经理人员的职能》巴纳德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年版1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三、MBA类教程1、《哈佛商学院MBA教程》圣丁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2、《组织行为学》斯蒂芬.P.罗宾斯人大出版社 19973、《营销管理》科特勒新千年版4、《宏观经济学》鲁迪格.多恩布什人大出版社 1998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书四、新知新论综览1、《第五项修炼》波德 .圣吉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2、《脱胎换骨的管理人》丹尼尔 .阿洛兹西南财大出版社1998年版3、《红色地带》刘士平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版4、《活力企业》赫尔曼 .基尔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现场管理者才干增长必读》(日)新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6、《杰克.韦尔奇自传》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7、《创业管理人》文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8、《领导引擎》诺尔.M.蒂奇9、《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德鲁.葛洛夫10、《再造宏基》施振荣11、《道路,只有一条》具滋暻12、《惠普之道》戴维.帕卡德13、《王永庆谈中国式经营管理》王永庆14、《发现利润区》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15、《巴菲特投资策略》巴菲特16、《李嘉诚传》李嘉诚17、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美] 罗塞尔·罗伯茨译者: 张勇 / 李琼芳,中信出版社, 2002-1-118、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韩)金,(美)莫博涅著工商管理专业推荐的十本书1. 《人性的弱点》作者:[美]戴尔·卡内基“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被称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他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leavitt's组织效能模型

leavitt's组织效能模型

Leavitt's组织效能模型是由哈罗德·J·李维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组织分析工具。

该模型通过分析组织的四个主要要素,包括任务、技术、人员和结构,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从而指导组织进行改进以提高效能。

1. 任务任务是组织的核心目标和活动,它决定了组织的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向。

Leavitt's模型强调,任务的明确性和合理性对组织的效能至关重要。

管理者应该清晰地定义组织的任务和目标,确保其与组织的资源、能力和市场需求相匹配。

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对任务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一致。

2. 技术技术是指组织所采用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方法。

Leavitt's模型指出,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对组织的效能有着重要影响。

管理者应该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管理者还需要关注技术与组织其他要素的协调性,确保技术的应用与组织的目标和人员能力相匹配。

3. 人员人员是组织的核心资源,他们的能力、态度和行为对组织的效能产生重要影响。

Leavitt's模型提出,管理者应该重视人员的培训和激励,以提高其能力和工作动力。

在组织设计中,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确保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工作潜力。

管理者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协作机制,以促进人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4. 结构结构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和分工,它对组织的协调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Leavitt's模型提出,管理者应该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权力的合理分配。

管理者还需要重视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以促进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Leavitt's组织效能模型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分析框架,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指导组织进行改进以提高效能。

在实际应用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任务、技术、人员和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识别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从而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组织管理及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组织管理及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组织管理及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担利E·西肖尔: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当代某种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她提出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对管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她所提出的指标层次体系为公司运营指明了正确方向。

【思想概述】西肖尔经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做出的主要贡献,是将衡量企业经营效能的各种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为原先处于完全混乱状态的集合体注入了逻辑性和秩序。

从而成为企业管理组织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的主要著作有:<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如何有效发挥企业的组织效能>等。

【背景故事】西肖尔,出生于1920年,曾任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的项目主任和心理学教授。

她曾在衣阿华州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州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并担任过的人事主管经理和管理顾问,尔后又在密执安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

她的学术研究跨越了不同领域。

她于1965年发表的论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很大重视。

在这篇论文中,西肖尔控讨了组织的目标类型及其特点,并对衡量各种组织目标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看法,引起了管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

西肖尔发表过4部著作和100多篇文章。

她的著作及贡献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

在企业管理方面,她从社会心理学的许多不同角度对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

【思想精要】西肖尔的著作及贡献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

在企业管理方面,她从社会心理学的许多不同角度对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结论。

西肖尔在<组织效能评价标准>中提出的许多原则已经为尔后的实践所证明;担也有一些诊断后来显得过时了,因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得人们把组织放到社会和其它各种环境因素中去考察,用开放系统的模式取代了封闭系统的假设,这是西肖尔当初未曾充分认识到的。

下面分五个部分介绍组织效能评价标准理论的主要内容:多重及互相冲突的目标体系评价一个组织的经营活动,必须考虑众多衡量标准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Stanley E.Seashore)是美国当代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密执安大学教授。

他的学术研究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

他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很大重视。

论文将衡量企业组织效能(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的各种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从而使原先处于完全混乱状态的集合体有了逻辑性和秩序。

组织的目标是多种多样并相互矛盾的,它们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

西肖尔举了一个例子对其加以说明,一个经理希望自己的公司获得高额利润,同时又能使规模进一步扩大;他希望通过改进产品来确保将来的利润;他还希望公司能避免财务上的风险,要付给投资者大笔红利;并且使雇员们感到满意,维持良好声誉,受到公众尊敬等等。

但是他不可能同时使所有这些目标值都达到最大,因为有些目标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增加红利可能意味着新产品开发资金的减少,所以他必须权衡众多目标的价值。

对各种衡量标准以什么方式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经营状况的全面评价,需要一种模式。

一.衡量标准及其应用西肖尔认为要评价各种衡量标准的相依性和相关性,首先应该把不同的标准及其用途加以区分。

根据各种标准的性质、特点和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具体区分如下:1.目的与手段有些衡量标准代表的是经营活动的结果或目标(例如高额利润),它们可根据自身的实现程度予以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很接近于组织的正式目的。

而另外一些标准之所以具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达到该组织主要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条件(例如经理人员的责任心)。

2.时间范围一些标准考察的是过去(例如去年的利润),另一些标准则涉及到现在的状况(如资本净值),当然,还有一些标准是预期未来的(如计划中的规模增长率)。

无论这些标准涉及到何种时间范围,在对过去或将来的情况,以及对发展变化趋势作出推论时都可能要用到。

(1965)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1965)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1965)斯坦利·E·西肖尔(Stanley E.Seashore)是美国当代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密执安大学教授。

他的学术研究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

他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很大重视。

论文将衡量企业组织效能(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的各种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从而使原先处于完全混乱状态的集合体有了逻辑性和秩序。

组织的目标是多种多样并相互矛盾的,它们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

西肖尔举了一个例子对其加以说明,一个经理希望自己的公司获得高额利润,同时又能使规模进一步扩大;他希望通过改进产品来确保将来的利润;他还希望公司能避免财务上的风险,要付给投资者大笔红利;并且使雇员们感到满意,维持良好声誉,受到公众尊敬等等。

但是他不可能同时使所有这些目标值都达到最大,因为有些目标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增加红利可能意味着新产品开发资金的减少,所以他必须权衡众多目标的价值。

对各种衡量标准以什么方式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经营状况的全面评价,需要一种模式。

一.衡量标准及其应用西肖尔认为要评价各种衡量标准的相依性和相关性,首先应该把不同的标准及其用途加以区分。

根据各种标准的性质、特点和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具体区分如下:1.目的与手段有些衡量标准代表的是经营活动的结果或目标(例如高额利润),它们可根据自身的实现程度予以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很接近于组织的正式目的。

而另外一些标准之所以具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达到该组织主要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或条件(例如经理人员的责任心)。

2.时间范围一些标准考察的是过去(例如去年的利润),另一些标准则涉及到现在的状况(如资本净值),当然,还有一些标准是预期未来的(如计划中的规模增长率)。

无论这些标准涉及到何种时间范围,在对过去或将来的情况,以及对发展变化趋势作出推论时都可能要用到。

著名管理思想-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著名管理思想-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斯担利E·西肖尔: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当代某种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他提出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对管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他所提出的指标层次体系为公司运营指明了正确方向。

【思想概述】西肖尔通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做出的主要贡献,是将衡量企业经营效能的各种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为原先处于完全混乱状态的集合体注入了逻辑性和秩序。

从而成为企业管理组织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主要著作有:《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如何有效发挥企业的组织效能》等。

【背景故事】西肖尔,出生于1920年,曾任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的项目主任和心理学教授。

他曾在衣阿华州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州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并担任过11年的人事主管经理和管理顾问,尔后又在密执安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

他的学术研究跨越了不同领域。

他于1965年发表的论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很大重视.在这篇论文中,西肖尔控讨了组织的目标类型及其特点,并对衡量各种组织目标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见解,引起了管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西肖尔发表过4部著作和100多篇文章。

他的著作及贡献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

在企业管理方面,他从社会心理学的许多不同角度对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思想精要】西肖尔的著作及贡献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在企业管理方面,他从社会心理学的许多不同角度对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结论。

西肖尔在《组织效能评价标准》中提出的许多原则已经为尔后的实践所证明;担也有一些诊断后来显得过时了,因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得人们把组织放到社会和其他各种环境因素中去考察,用开放系统的模式取代了封闭系统的假设,这是西肖尔当初未曾充分认识到的.下面分五个部分介绍组织效能评价标准理论的主要内容:多重及互相冲突的目标体系评价一个组织的经营活动,必须考虑众多衡量标准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B H E
中国企业报/2001年/10月/24日/第006版/
管理前沿
西肖尔的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西方
一个经理希望自己的公司获得高额利润,同时又能使规模进一步扩大;他希望通过改进产品来确保将来的利润;他还希望公司能避免财务上的风险,要付给投资者大笔红利;并且使雇员们感到满意,维持良好声誉,受到公众尊敬等等。

但是他不可能同时使所有这些目标值都达到最大,因为有些目标是互相冲突的,例如增加红利可能意味着新产品开发资金的减少,所以他必须权衡众多目标的价值。

西肖尔认为,对各种衡量标准以什么方式综合起来才能形成对经营状况的全面评价,需要一种模式。

衡量标准
西肖尔认为要评价各种衡量标准的相依性和相关性,首先应该把不同的标准及其用途加以区分。

根据各种标准的性质、特点和所涉及的时间范围,具体区分为:目的与手段、时间范围、长期与短期、硬指标与软指标、价值判断等。

指标层次体系
全面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组织的长期总体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第二,由若干项短期指标衡量的短期经营业绩,这些指标通常代表着经营的成果,可以由其自身的数值加以判断,将它们综合为一组指标后,往往决定着组织的最终经营情况;第三,许多从属性低层次子指标群所反映的当前经营效益状况,这预示着实现最终目标或结果的可能性和迄今所取得的进展。

西肖尔提出,衡量组织经营活动的标准可以组成一个呈金字塔型的层次系统。

位于塔顶的是最终标准。

它们反映了有效地运用环境资源和机会以达到其长期和正式目标的程度。

一般而言,最终标准除非由历史学家们去作结论,否则是无法衡量的。

但是最终标准的概念却是评价那些直接衡量组织经营业绩的较次要标准的基础。

位于金字塔中部的是一些中间标准。

这些标准是较短期的经营效益影响要素或参数,其内容不超出最终标准的范围,它们可以称作结果性标准。

这些标准的度量值本身正是企业要追求的成果,在它们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权衡和取舍。

将它们以某种方式加权组合起来,其总和就决定了最终标准的取值。

对经营型组织来说,在这一层次上的典型指标或变量是:销售额、生产效率、增长率、利润率等,可能还包括通常行为学方面的软指标,比如职工满意度、用户满意度。

而对于非经营型的组织来说,这些中间标准可能主要是行为学方面的。

位于塔底的是一些对组织当前的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是经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践经验确定下来的,它们大体上反映了顺利和充分实现上述的各项中间标准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在这些标准当中,有一部分是将一个组织描述成一个系统的变量,有一部分则代表与
中间标准相关的分目标、子目标或实现中间标准所必须的手段。

属于这一层次上的标准数目很多,它们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

在这个关系网中,包括有因果关系、互相作用关系和互相修正关系,其中也还有一些标准是根本无法评价的,它们的作用只是减少这个关系网中的不可控变化。

对经营型的组织来说,在这一层次上的硬指标可能包括:次品数量、短期利润、生产进度、设备停工时间、加班时间等等。

这一层次的软指标可能包括:员工士气、企业信誉、内部沟通的有效性、缺勤率、员工流动率、群体内聚力、顾客忠诚度等等。

行为学标准的主要作用在于能改善硬指标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所做出的预测。

也就是说行为学标准能够预示即将来临的机会和即将发生的问题,而且为管理者制订决策提供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广泛的信息基础。

可供选择的理论方法
西肖尔最后提出在评价经营业绩的时候,要用到描述评价标准体系的系统模式。

他认为有三种理论方法可以用来建立这种系统模式。

第一种理论方法主张一个组织要想实现其长期目标,必须连续不断地满足9项基本要求或解决9种基本问题,其中包括:充分的资源输入、充分的规范的整体化程度、缓解组织内紧张和压力的充分手段、组织内各个部分之间充分地协调等等。

第二种理论方法以组织的领导人或经理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念为出发点。

第三种理论方法目前正在研究之中,它主要是利用一批保险公司的销售部门近12年来的实际数据资料来进行实验,有可能确定大约10项判断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的中间标准。

这些标准相互独立,对公司最终经营业绩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而且每一项标准都可借助于一批子标准或分标准进行度量或统计综合。

斯坦利・E・西肖尔(S t a n l e y. E.S e a s h o r e)是美国当代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密执安大学教授。

他的学术研究跨越了许多不同领域。

他在1965年发表的论文“组织效能评价标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很大重视。

论文将衡量企业组织效能(O r-g a n i z a t i o n a l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的各种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组合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层次结构,从而使原先处于完全混乱状态的集合体有了逻辑性和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